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尹姁眼神灵动。“嘻嘻,我可写不到这么好。”
“那是阿楚的也不像。阿楚的字有古风,没这么妍秀。”
黄月英撇了撇嘴,翻了个白眼。“什么古风,说我写得不好看就不好看,偏生作怪。我知道你的书法好,看不上我写的字,实话告诉你吧,这书法另有其人。不仅书法好,长得更好,就是不让你看。”
孙策哈哈一笑。“怪不得有五副笔墨,原来还有人在,那我就不打扰了。阿姁,你今天回去睡吗回去的话就跟我一起走,顺便说说话。如果不回去,我就一个人走了。夜里凉,你注意点,别冻着。”
尹姁冲着黄月英挤挤眼睛,笑道:“阿楚,你们慢慢聊,我先回去了,明天再来。”说着,拿起挂在一旁的衣服,跟着孙策出了门。黄月英仰着头,转着眼睛,就是不看孙策一眼。孙策忍着笑,走到门口,又回头说道:“阿楚,你也是,别冻着。”
“不要你管。”黄月英斜睨了孙策一眼,忍不住笑了起来。
孙策扬扬手,带上了门。走到院中,黄月英却拉开窗户,问道:“你不想知道我用什么取暖的吗”
孙策停住脚步,想了想。“既然不是木柴,那是煤”他知道南阳产煤,而且在汉代已经用于冶铁。
“再猜。”
“那……”孙
第216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尹姁在门口等着,等孙策走来,并肩而行,却不说话。
孙策也不说话。
两人出了木学堂,进了太守府,穿过前庭、中庭,来到后院,进了房间,关上房门。尹姁终于忍不住了。“将军,那什么地脂真的这么贵重吗”
“嗯”孙策回过神来。他其实没有在想石油的事。提炼石油要有庞大的工业基础,以目前的科技实力,别说一个黄月英,就算十个黄月英也做不到。或许她能完成实验部分,工业化是不可能的。最实际的想法是搜集一些地脂用于攻战,或许能帮他打败徐荣和西凉兵。
他想的是那张惊鸿一瞥的脸。
后世娱乐业发达,长得漂亮的明星天天能见到,他一直觉得美女对他来说是一种传说,毕竟大明星卸了妆也就那么回事。到了这个时代,他看到不少漂亮的女子,比如尹姁就长得不错,袁权虽然冷若冰霜,相貌不比他见过的很多明星差,黄月英、袁衡年纪小,却天真可爱,但让他觉得惊艳的却一个也没有。
但刚才他真的被惊艳到了,原来真是这么漂亮的女子。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谓的国色。国色,自然不是万里挑一那么简单,至少也是百万里挑一。
三国时堪称国色的人就那么几个,结合实际情况,他已经猜出了那人是谁。
冯方之女,历史上差点做了袁术皇后的绝色,最后却被人害死的无辜女子。
相比于后将军、荆州刺史两枚有名无实的官印,孙策觉得这个美女更实惠。冯方不厚道啊,有这么漂亮的女儿居然不吭声。咦,不对哟,冯方一向对周瑜青眼有加,他不会是和蔡邕一样看中了周瑜,要将女儿嫁给周瑜做老婆吧
孙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心里不免有些酸溜溜的。和周瑜一比,我简直连预备队员都算不上啊。可不是么,我孙策有的,周瑜都有,我孙策没有的,周瑜还有。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而我偏偏就是该死该扔的那一个。
嘿嘿,那又如何周瑜这么优秀,不一样给我打工。不行,蔡琰估计是抢不到了,这冯姑娘不能再让。小乔过了年才七岁,将来再说,先将这冯姑娘拿下。
话虽如此,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冯方是部下臣属,总不能强抢他女儿吧。嗯,既然她和黄月英、尹姁走得近,我就从她们这儿下手,近水楼台先得月,靠近我媳妇儿的都是我媳妇儿。
“刚才屋里除了你们俩,还有谁啊”
尹姁瞅了孙策一眼,无声地笑了,眼神狡黠。“将军,你虽然还没有正式成亲,却是有妻有妾的人了。”
孙策的脸顿时黑了,恨不得追上袁术,把他从棺材里拖出来打一顿。你看你都整了些什么事啊。他眼珠一转,抱住尹姁的小蛮腰,坏笑道:“那你说说看,我的妻是谁,我的妾又是谁你是妻呢,还是妾呢”
尹姁撅起了嘴,酸溜溜地说道:“我什么也不是,我只是将军的战利品。”嘴里说着,眼睛却瞟着孙策,水汪汪的,有些说不出的紧张,还有一些期望。
孙策坐在榻边,将尹姁抱在腿上,凑在她耳边,咬着她的耳垂,轻声说道:“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如果答得上来,你想做妻就做妻,想做妾就做妾。”
尹姁柳眉轻耸,盯着孙策看了片刻,脸渐渐红了起来,呼吸也有些急促。
“将军,你想问什么”
“如果封了王,最多又能娶几个妻”
“封王”尹姁掩住了嘴,杏眼瞪得溜圆。
第217章 祸不单行(书友兢兢业业寂寞哥万点打赏加更)
“她们想进木学堂”孙策双手抱头,躺在床上,想起黄月英屋里案上的五副笔墨,有一种很古怪的感觉。怪不得那么热闹,原来不仅仅是姐妹淘这么简单,这几个姑娘都动心了,不想学女红,要做工程师。
实事求是说,女人做工程师不是很适合,特别是对于这个时代的木学来说。一来女子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都相对偏弱,二来工程学需要大量的实践,黄月英有一个开明的父亲,让她整天厮混在辎重营里,再加上她的高智商,才成就了这么一个奇女子,其他人没这条件,效仿她成功的机率太低。
但是孙策没有简单的拒绝。他不喜欢简单的说好还是不好,他更喜欢引导,就像对付世家一样,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提刀杀人,他更希望树立一个榜样让其他人看。蔡瑁是榜样,黄月英也是一个榜样。现在有人想效仿,正是他所希望的,岂能简单的说个不字就行。
更何况这是尹姁自己的猜测,那几个少女并没有明说。尹姁是个探路的,他不能把她吓回去。这些家境良好,衣食无忧的女子不想做寄生虫,愿意做学问,自立自强,他应该支持。
“阿姁,木学很辛苦的,你看阿楚一不小心,手臂都折断了,她们能吃这个苦”
尹姁侧着身子伏在孙策身边,像只小猫。“也许行吧,关中女子与我们中原人不太一样,看起来都有丈夫气。我听她们说,塞外的女子更厉害,还能骑马射箭的呢。”
“说得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尹姁一骨辘爬了起来,撑着双臂伏在孙策面前,丝毫没意识到这风景有多么诱人。“这么说,你答应了”
“这么好的事,当然答应。”孙策眨眨眼睛,觉得嘴有些干。这小媳妇这段时间又发育啦,胸襟很伟大嘛。“我再提个建议,行吗”
“当然行,你眼光这么好,一个建议就让蔡家赚得盆满钵满,说不定也能给我们指一条发财的路子呢。”
“你缺钱花”
“不缺,可是自己赚的钱花起来更开心啊。你看阿楚,她就可以给自己的房间装什么地暖,大冬天的都不用穿冬衣。”
“也行,我要说的事正好和这穿衣也有关系。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穿衣和吃饭一样重要。你们女子多少都学过一些纺织,对织机应该不陌生,如果你们将方向放在改进织机上,不要多,只要能将织机的效率提高个一两成,就能让你们赚得荷包鼓鼓。”
尹姁不说话,但睫毛忽闪,眼睛发亮。
“你们不要小看这件事,新发明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们可以从搜集资料开始,先把织机的发展溯根求源,然后再对现有的织机进行分析,仅这一点就是一篇不小的文章,够你们忙活大半年的。趁这段时间和阿楚学习做模型,然后……”
尹姁一跃而起,急急忙忙的穿上衣服,摇摇手。“嘻嘻,我告诉她们去,让她们也高兴一下。”
“嘿,你就这么走了”
他还没说完,尹姁已经拉开房门,一溜烟的跑了。孙策看着出鞘的长矛,懊丧的抽了自己一个耳光。
“让你得瑟,让你显摆。”
“将军!”庞统突然出现在门口。孙策吓了一跳,连忙拉上被子,盖住身体。庞统一步踏了进来,急急地说道:“将军,文校尉急报。”说着,递过来一份军报。
孙策不敢怠慢,连忙披上衣服,接过军报。文聘刚刚出发两天,应该还没有赶到武
第218章 杜畿
张勋看过军报,知道自己误会孙策了。
真正的麻烦是徐荣和牛辅,特别是徐荣。如果被他突入南阳,就算城池可守,城外的百姓也会遭殃。西凉兵的凶残有目共睹,他们在洛阳时已经见识过了。
阎象也赶来了,看完军报,眉头皱得紧紧的。孙策一看就知道他这个南阳太守当得不顺心。
“怎么了,你又遇到了什么麻烦”
“周边各县一个回复的也没有,没人把我这个太守放在眼里也就算了,连西凉兵将至的警告也充耳不闻,都在准备过年呢。西凉兵如果突然出现,伤亡肯定不会小。”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眼看着麻烦接踵而至,孙策反而冷静下来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着急是没有用的,想办法解决才行。
“别急,麻烦再多也要一个个的来。先说鲁阳,舒邵这个人怎么样,能不能守住鲁阳,又能坚持多久”
阎象摇摇头。“舒邵为官有惠声,但他不擅长兵事。之前能挡住张邈,是因为张邈是个坐谈客,手下的郡兵也没什么战斗力。换成牛辅,他肯定守不住。”
孙策看看张勋,张勋也赞成阎象的建议,觉得舒邵虽然是个好官,但他挡不住牛辅。可他还有另外一个担心,孙策接任的消息虽然已经送出去了,可是从时间来看,舒邵发出这封急报的时候还没有收到,等他收到了,是不是还能听孙策的命令,不太好肯定。
张勋说得很隐晦,但是孙策听得懂他的意思。舒邵应该是袁家故吏,可以认袁术,却未必认他孙策。时间太紧张啊,如果不是西凉兵逼近,他还可以慢慢的替换,现在嘛,千疮百孔,处处是破绽。
“要换人吗”
周瑜皱着眉想了片刻。“是那个兄弟争死的陈留义士舒仲应吗”
“没错,就是他。”
“那不用换,给他增援一个助手就行。”
见周瑜胸有成竹,孙策不由得笑了一声。“看公瑾这意思,你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
“没错,也是巧,刚刚碰到的。傍晚巡城,听到有人在城下高谈阔论,声音大得我在城上都听得清楚,听了两句,觉得有些道理,就和他多说了两句,正打算明天引荐给将军呢。”
张勋抚着胡须。“这么说,你们认识还不到一个时辰”
周瑜笑道:“张公,是不是人才,见一见不就知道了。”
孙策也觉得有点不靠谱,不过话又说回来,汉人就是这么自信,周瑜也不例外。“是谁啊”
“阎府君也许认识,京兆杜陵人,杜畿杜伯侯。”
“他啊。”阎象哈了一声,却没下文了。孙策一看,知道阎象认识此人,但印象不怎么好。不过他知道杜畿是谁。如果史书实录,别说协助舒邵守鲁阳,就算让他做南阳太守,杜畿都是妥妥的够格。阎象对他印象不好,一可能是知道得有限,二可能有偏见。
杜畿有能力,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循吏,史书载他疏阔,不拘小节,但荀彧说他有勇有谋,能当大任,后来的经历证明荀彧看人很准,至少比阎象准。
没想到杜畿就在宛城。
“请来看看吧。”孙策说道:“如果真有才,让他试试也无妨。”
孙策发了话,阎象和张勋都不好说什么。周瑜立刻派人去请。等待的时候,阎象把他了解的情况简略的介绍了一下。杜畿说起来也
第219章 英雄坎坷
如果不是忍着,又要照顾阎象的面子,孙策差点笑出声来。
杜畿这张嘴很不好,不仅说话声音大,还刺人。老乡见老乡,汪汪对汪汪,居然顶起来了。阎象算是脾气好的人了,也被他顶得大为失态。
“杜伯侯,你这么说,我以后和阎府君还怎么相处”孙策打了个圆场。“来来来,大半夜的把你们请来,很不好意思,我请你们吃夜宵。一边吃,一边谈。”
阎象也很尴尬,狠狠地瞪了杜畿一眼,又忍不住笑了。“竖子,不改改你这张臭嘴,到死也别想佩上青绶。待会儿若说不出道理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杜畿哈哈一笑,坦然入座。一会儿功夫,夜宵送了上来,也没什么东西,每人一碗汤饼。没有肉,但连汤带水,热乎乎的,很提精神。杜畿大概是饿得狠了,吸吸鼻子,就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他搓搓手,却没拿筷子。
“将军,还有多的吗”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丢脸”阎象放下刚刚端起的碗。“喏,把我的拿去,我不饿。”
杜畿也不客气,伸手将阎象的碗端了过来,又问道:“将军,还有吗”
孙策有些不高兴。这货也太放肆了吧他放下了碗。“要不,我这碗也给你”
“那就不用了。”杜畿搓搓手,将两碗汤饼放在一张食案上,端起来就走。“请将军稍候,我先把汤饼送回去,免得凉了。将军且宽坐,最多半个时辰我就回来为将军献计,区区几万西凉兵,不足为患。”
孙策一扬眉。“等等,你怎么知道是西凉兵”
杜畿笑道:“前两天阎府君派人行令各县,说西凉兵将至,我听到了。今天将军半夜召见,除了西凉兵将至,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事。”
孙策点点头。这才是聪明人,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他站了起来,拉住杜畿的手臂。“你家里还有两个人断粮几天了”
“还有继母与内人,昨天早上吃了一顿,一直饿到现在。”
孙策回头看向阎象。“阎府君,明天一早就派人巡视全城,看看有多少客居之人。他们背井离乡,没有积储,这个冬天怕是难熬。”
阎象收起笑容,正色道:“这是我的失职,我立刻去安排。”他又冲着杜畿拱拱手。“象有失乡党周护之义,致使伯侯家人饥寒,惭愧,惭愧。请伯侯告知住所,我现在就派人去请。”
“有劳。”杜畿叹了一口气。“就在内城东门外的窝棚里,阎君到那儿一问便知。”
阎象应了一声,匆匆去了。杜畿转过身,放下食案,低着头,几滴泪水从脸上滑了下来,滴在汤碗里。孙策心酸不已。他能猜到杜畿此刻的心情。正如他之前猜想的那样,杜畿去见周瑜并非偶遇,也不是想做官,实在是没办法了。真想做官,他早就登门自荐了,何必等到现在。名门之后,而立之年,仕途蹉跎也就罢了,现在连家人的温饱都不能解决,对他的信心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杜畿看着汤饼慢慢冷了,一直没有吃,直到阎象回来说已经派人将他的继母和妻子接到了太守府里安顿好了,才捧起汤饼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他吃饭和走路一样,极有气势,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片刻间就将两碗汤饼吃得干干净净。他一抹嘴,站起身来,拱拱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