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起居注
作者:三缺嘤嘤嘤
朝代架空,皇太女冯献灵殿下的吃喝♂日常。这是一对小夫妻彼此磨合,终成眷属的故事,没什么大起大落(应该),主要的排雷点就是……女主这个身份,不要指望她在心心相印之前会为男主守身,不可能的。缘更。更多小说请
皇太女起居注 正嫡
寅时三刻不到,四更的梆子响过不久,东宫承恩殿便自内而外一层层点起了灯笼。一名二十五岁上下的青衣女官隔着珠帘轻声道:“殿下,该起了。”
天还没有亮,明晃晃的烛火灼破暮春清寒的早晨,床榻上锦衾微动,过了一会儿冯献灵才揉着眼睛坐直身体,两列宫娥奉上衣裙鞋袜、钗钏漱沐等物。被人伺候着洗完脸,又用牙粉——青盐、醋石榴皮、荷叶灰、川苦楝、香附子、细辛、龙脑、麝香、沉香等磨成粉状,按比例调配而成——洁牙,香茶漱口,最后用牙香筹擦牙尾,这一整套流程全部做完她才彻底清醒,扶着女官的手跪坐到胡床上,令人梳妆挽髻。
过了年圣人便开始称病,她一贯体弱,少年时穷极劳神,伤了根本,储君监国也不是一遭两遭了。皇太女殿下倚着隐囊打呵欠:“太极宫点灯了吗?”
这话问的笼统。太极宫是当今正宫、天子居处,不算掖庭也占地百顷有余,那么大一座宫殿,哪里没人点灯值夜呢?偏偏有人听懂了,一个模样伶俐的小太监垂手上前:“回殿下,还没有听到动静。”
前朝后寝,寝区正中的甘露殿是至尊寝殿,按周律,不论内臣外臣,擅自探听帝王起居就是死罪,东宫太女也不能例外。是以冯献灵含笑看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穿戴整齐后一行人自崇教门、明德门、右永福门穿行至太极宫一侧,最后这道门名为道训,是偌大东宫与太极宫唯一连通之处。每天早上皇太女都会经行此门去甘露殿向母皇请安,侍奉汤药,如果皇夫薛廷传召,还得再绕一趟清宁殿,向父君问安,承父君训,然后才能回到东宫用饭,辰初于东宫明德殿升座议事。
想当年圣后崩逝,八王谋乱,先帝——也就是圣后所出的嫡幼女、高宗大帝仅存于世的骨血升平公主当机立断,联合禁军统领抢先控制了皇城,凭一道遗旨登基为帝。彼时是什么年月?天下大乱、硝烟四起,每天一睁眼外面就多出几支造反大军,前朝的刘姓宗室、本朝的冯姓宗室、各路长公主的夫家舅家、乃至山贼水匪,扯面旗子就敢自立为王,先帝在位仅两年便积劳病故,年方十二岁的皇六女冯令仪登基继位。
今上是先帝与第二任丈夫冯攸暨所生,也是当时唯一长成的皇嗣,自幼聪敏,博学多识,登基后勤于国政、广纳良谏,到底还是将这个破败分裂的帝国重新凝合为一了。至此,女主天下不再是悖逆笑谈,孝诚十五年女帝于泰山封禅,追封先母为大周国承天顺圣兴孝皇帝。
周朝以孝治天下,倒霉的是……皇室总是子嗣不丰。圣人十六大婚,二十七岁才艰难诞下了嫡长女献灵,怕养不活,又给取了个小名作懿奴,命宫人日夜呼唤。懿奴九岁封太女,十一岁出阁读书,经历了数次代母监国,终于于今岁二月及笄大婚。
进殿就闻到一股药味儿,冯献灵脱了斗篷,熟门熟路的接过玉碗试温度,觉得烫了些就又小心搁下,盘腿跪坐到母皇床前:“阿娘万福。阿娘今日觉得怎么样,身上可好些了?”
圣人这病来的突然,尚药局两位御奉都说是体虚造成的风寒,问题是风寒哪有一寒三个多月的?那两位都是宫中的老资历,执意三缄其口,皇太女也不敢触其霉头,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万幸病了这么久,女皇的气色不见灰败,反倒有些荣养出来的丰腴。母女两个寒暄一番,话题转到了山东、河南的蝗灾上,冯献灵斟酌道:“同平章事裴如意昨日上疏,奏请朝廷下派御史,一来都督州县设网捕蝗,得他们怠惰懒政,二来有人看着,不叫百姓饿昏了头,拿明年的麦种果腹充饥。”
冯令仪已经洗漱过,只是没有梳妆,歪在枕上懒懒一笑:“准他,另着户部郎中随行,叫他们报个数字上来,夏秋救灾心里也有数。”
太女殿下卖了个乖:“还是母皇想的周全。”
女帝拍了拍她的手背,一副闲话家常的架势:“朕这一病,辛苦咱们懿奴了。你阿耶好?”
皇夫失宠已久,如今内闱是一位小薛君正当红,摸不准母皇是什么意思,她只模棱两可的抱怨说:“阿娘还不知道耶耶?儿去看时,他只说好、无事、不妨,非得等儿走了才肯捧着胸口咳出声来。”
春日咳是顽疾,薛廷这病也有十多年了,实在算不得新闻。四十有二的女皇陛下边喝药边嗔笑:“你耶耶年轻时吃了不少苦头,才养出这么一副怪脾气,有空你多去瞧瞧他,宽宽他的心。”
这话意有所指,殿下不敢造次,无比恭顺的低眉道:“是,谨遵母皇圣训。”
有这道口谕,皇太女的舆轿出了甘露殿便往清宁殿去。路上一位服朱的小宦官跟在轿边,没头没尾的小声通报:“昨日午后,至尊于两仪殿东召见了王公。”
冯献灵没说话,只是靠在肩舆上敲了敲手指。内宫上下,配称一句‘王公’的只有前尚书省左仆射王昴,此人出身琅琊王氏,早年在扬州平乱有功,一路官升宰辅,算是母皇起家的班底,长子还因此被封为了含象殿贤妃君。不过贤君早就失宠了,他也于去年告老辞官,无缘无故召见他干什么?
不多时抵达清宁殿,这时天才蒙蒙亮,太监通报后冯献灵变脸似的变出一身乖巧女儿态:“阿耶万福。”
殿里的长案上摆满朝食,有热腾腾的汤饼、胡饼、面点毕罗,还有致的酸橙齑、新鲜的鱼脍,香喷喷的羊肉和各色果品,想是得了消息,皇夫殿下特意准备的。一位身穿象牙色圆领袍的中年男子正在案边临帖,他约莫四十年纪,眉清目秀,身如劲竹,只可惜两鬓早早染了白霜,看上去有点老态:“倒春寒呢,跟着你的人也不知道提醒你加衣裳。”
轻飘飘一句话,吓得几位近身女官冷汗涔涔,立刻伏地叩首。太女道:“父君息怒,是儿的不是,一天到晚忙个没完,也不觉着冷,他们自然想不到这个。”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薛廷更添忧色,屏退了众人,他轻声垂问:“大婚也有两个月了,你与太女妃——”
一听‘太女妃’三个字就头皮发麻,也不管合不合规矩了,冯献灵鸵鸟似的垂着脑袋,只想赶紧蒙混过关:“阿耶,儿还小呢……”
说出去恐怕没人相信(也没人敢信),大婚至今她与太女妃姚琚同床的次数一只手就数的过来。盖因周朝的开国皇帝、人称天后的泽玉圣后就是以前朝高宗继后的身份临朝称帝,直到今天刘姓遗族还贼心不死,削尖了脑袋想往母皇后宫塞人,好延续刘氏血脉,伺机复国。几大世家未必没存着浑水摸鱼的心思,所以当年小族出身的薛廷才能脱颖而出,入主凤座。同理,她的太女妃出身也不会高,族中出过两个名臣,也没掺和早年的冯胥、刘容的谋反大案,勉强能够上世家郡望、清贵大族的门槛儿。
出身低有出身低的好处。姚琚其人,人品相貌、才学德行都是上上,毕竟是母皇亲自选的,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冯献灵对这桩婚事没什么不满,她虽然更喜欢纠纠武将,也没想过要亏待结发正夫——闹出东宫不和、帏薄不修的坏名声不是害人害己么?只是那个人吧……实在是不知好歹。
寻常人家婚娶,男尊女卑,夫荣妻贵是常理,可如今女皇当政,太女作储,还想着这套就太恶心人了吧?一次两次还好,次次都这样,她就不想忍他。那傻子自以为演的很好,没人能看出来,殊不知她会走路起就在母皇膝下学着琢磨人心,这点小心思还想瞒过她的眼睛?女官姑姑们深知她的脾气,劝也劝过,哄也哄过,不巧又赶上监国,多少焦头烂额的麻烦事办不完,难道还要她堂堂皇太女去俯就他、体谅他不成?
她父君做了几十年中宫皇后,少年时也是薄有才名的一代名士,难道就他姚琚一个人委屈?母皇的后宫里,五姓郎君比比皆是,就没见过那么不知变通的猪脑子。
谁的女儿谁知道,薛廷一看就明白她这是犟上了。本来嘛,一国储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指望谁也不能指望她去赔笑脸,做低伏小的讨丈夫欢心,可他们相处不好,吃亏的是她自己。皇夫无奈的叹了口气:“阿耶知道,咱们懿奴委屈的很了,可他毕竟是正嫡。你母皇子嗣不丰,膝下统共三个女儿,那两个都是庶出,封个公主就到头了。东宫若有喜信,才是众望所归。”
最后四个字他咬的很轻,砸进耳里却有如惊雷。顶着一头冷汗回到承恩殿,宫娥顷刻来报:“殿下,妃君殿下派人来问,说早膳已经备好,看您几时方便?”
衣服上沾了一点淡淡的墨香,冯献灵若有所思的命人更衣。不是不知道父君每日习字不辍,也不是没见过他在御书上做的批注点评,怀才不遇、弹剑作歌是所有后宫男子的宿命,只能自己想通排解。大周,会永记后妃之祸。
可他从未如此直白露骨的明示过,稳坐中宫二十年的父君不是如此轻率的人啊,众望所归、众望所归……他想提醒她什么呢?
“懿奴”没有奴婢的意味,就是“阿懿”、“懿儿”之类的意思,是小名。
皇太女起居注 姚琚
很快宫女复命而归,几个小太监眼神一亮,更加起劲的举着华丽繁复的袍子往他身上比,姚琚木然站着,竭力不让自己表露出抗拒、厌恶之类的情绪。
虽说后宫服侍多用宦臣,但也没谁死活不让宫女近身的,东宫这位太女妃算是开了先例。值得一提的是,他绝不是恶心女人——吴兴姚氏也算一方望族,嫡支庶支、本家分家,林林总总约有二百余人,姚琚若有这个毛病,打死姚家也不敢送他进宫。太女妃在家时与母亲、婶母、舅母、姊妹们关系都不错,这点扭捏被近侍女官们非常合理的曲解成了‘脸皮薄’和‘初初进宫,难不适’。
两年前皇太女年满十三,宫里透露出要为太女选妃的意思,几大世族闻风而动。谁知经过几轮选看,五姓郎君无一入围,前朝得意的李姓、尉迟、杨、房等子弟也各有缺憾,纷纷被刷,至尊最后挑中了姚家,选了本家这一辈的嫡长子——芝兰玉树、潇洒清举,又比太女虚长两岁,堪称良配。接旨当日祖母和母亲都吓白了脸,有受宠若惊,也有不敢置信,他们猜不到沉寂已久的姚氏为何重获陛下青睐,居然能交上这样的好运?
只有他心知肚明。
太极宫选看郎君不会降下明旨,他、元木兰、郑立人等适龄少年都是以选拔挽郎为名义进的宫,女皇虽未出面,却也贴心无比的安排了娱乐活动,投壶、赛马、下棋、作诗,最后一次还请来了冯姓宗室做陪客,两拨人打了场酣畅淋漓的马球赛。当日四名女官奉旨为他更衣,从头发、肩颈一路品评到腰肢、大腿,甚至……甚至仔细勘验了那处。‘状貌伟岸,色如樱桃,垂累昂扬’,她们一本正经的记录下评语,迎着他羞愤震怒、青白交加的脸色淡淡道:“郎君天资过人,太女殿下若得知,必定十分欢喜。”
欢喜……欢喜?!从舅舅花钱买通侍郎石鹏,请他在简相面前提一句‘姚门琢玉郎’的那刻起,姚琚就知道自己肩上担着什么样的责任,如果侥幸中选,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只看清宁殿薛皇夫就知道了。他天真的以为圣旨册定,三书六礼,就算不能像寻常百姓夫唱妇随,至少也该是互敬互重、齐眉举案,怎么也不会沦为……大宅院里供人取乐的玩意儿。
“妃君,”殿前守门的小太监低声通报,“太女殿下到了。”
冯献灵换了一身雀蓝的春装,她不像今上,少年时爱作男装打扮,她就喜欢裙子,团花、妆花、刺绣、织金,东宫内直局每旬都会奉上二十套新制衣履。
被小太监们用殷切焦急的目光看着,姚妃君终于僵硬的开口:“殿下……请坐。”不是不明白要讨好她、取悦她,只是每每下定决心,事到临头仍软不下身段,要他学那些奴颜媚骨的兔儿爷小相公,他做不到。
姚琚其实很怕她。
酷吏横行的通天年间似乎已经过去了很久,祖父、叔祖横死狱中的惨状却仍能通过祖母的皱纹、父辈的佝偻显现出来,大婚时他被教导目不斜视,只能用余光瞥见一袭黛色翟衣,金银线绣成的、象征东方的发明神鸟盘踞在裙裳上,辅以龙、山、华虫、火、宗彝等九章图纹。礼官尖利肃穆的唱赞声提醒着他,他的妻子姓冯。
“你也坐吧。”平心而论,冯献灵长得不丑,眉眼秀丽,气蕴天成,如一把玉质的上古宝刀。他少年时离家远游,听说过不少‘宫廷逸闻’,有说太女殿下美若天仙的,也有说她青面獠牙,形如男子的,历经三代女皇,人们对于女子为君不像从前那么抵触,只是当今青春不再,俚俗笑谈的主人公被悄悄换成了皇太女。
“十一岁还跟外男同吃同坐,谁知道会不会叫人白占便宜?”
“什么同吃同坐,那是读书!都是女皇陛下挑细选的侍读和侍讲,领朝廷薪俸的,敢不肝脑涂地?”
“书读的不好总得罚吧?那白生生的小手板伸出来,你摸一下、我摸一下……”
余光触及她的手背,又闪电般缩了回去,皇太女按捺住翻白眼的冲动,只当没看到,自顾自的坐下吃饭了。刚才在父君处垫了些点心,到底没吃饱。
姚琚轻咳一声,也慢慢吃起了朝食。
这顿饭用的各怀鬼胎,她满腹心事,还在思量前朝后宫的动向,他的全副心神也在折腰与不折之间纠结徘徊,彼此都没发现对方不对劲。
“对了——”
“近日——”
冯献灵刚漱完口,想到薛廷的劝诫,很给面子的让了一步:“姚君先说吧。”
要她当众称呼他为‘阿姚’或‘阿琚’,难度不是一点半点的大,暂时还是姚君好了,生疏是生疏了一点,起码足够庄重,不出东宫也没人知道。
姚琚倒没注意这个,两人现在只比陌生人好上那么一丁点,看他平时都是口称“殿下”就知道,再说进宫还不足三月,称呼、礼节方面的知识都停留在‘有点印象,但不知道如何使用’的阶段。满以为短短一顿饭的功夫,荒淫奸诈的皇太女已经看透了自己所思所想,存心折辱自己,话还没能说出口,澄白的面皮就涨成了猪肝色:“近日天寒……殿下、咳,当保重身体。”
皇太女漫不经心的嗯了一声:“春寒料峭,最容易生病伤风,这几天你就别往太极宫去了,”她神色微敛,“孤去同父君打招呼,万一病了反倒不美。”
男人请安能做什么?喝杯茶、下盘棋就回来了,宫里可能出了事,能躲还是趁早躲开的好。
姚琚一脸惊疑,连请安都不允许了,难不成还打算软禁他?直到拾桌案的太监故意发出一声轻响,太女妃才回过神来,面色平静的低头称是:“谢殿下体恤。”
皇太女起居注 内宠
自打彭公告老,东宫的三师三少——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都成了虚衔空名,参知政事简正夷身上倒是挂着一个太女太师的名头,至今太女殿下也就见过他三面(……)。东宫自有一套班底,不屑也懒得去跟一个宠臣进幸的糟老头子争论歪缠。
“殿下,”议定了巡察御史人选,又将今春贡马短缺之事商讨完毕,武殿司直李同兆上前一步:“还有一事须请殿下拿主意。安息王子不日就要进京,神都各处布防、觐见参拜等一应事宜尚无头绪,敢问殿下如何安排?”
他不说冯献灵差点忘了,去岁大军开驻张掖,就是为了替这位灰溜溜被灭国的西域王子壮声势。他本是安息王的第二个儿子,自小被送去突厥当质子,当然了,为表公平,神都这边也获了一名安息国质子,身份甚至比二王子更加尊贵——人家是大王子。这些年周与突厥冲突不断,互有胜负,都想通过傀儡安息达到遥控西域的目的,谁也不曾想到孝诚二十八年安息国大王子突然病逝于神都,又碰巧赶上了突厥四子争权,生生叫大食钻了空子,直接把安息灭了。
李同兆看出她今天心不在焉,有心提点,便又道:“邦交大事臣等不好插手,还是殿下代为通奏一声。”
大食这次出兵迅猛,他们接到消息时安息已被鲸吞了大半,都护覃愈领兵不力,这会儿正在碎叶城中卸甲戴罪,等候陛下发落呢。至于那个二王子,名为安息王子,谁知道内里是虎是羊?突厥王帐下长大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狼崽子!
“来人,速去甘露殿通禀一声,就说孤有要事奏报,问母皇几时得空。”这件事的确不容疏忽,别的不说,覃愈就等不得。此人不像尉迟信、步弘童等鲜卑出身的武将,自小操练、孔武有力,人家是儒将啊!彻头彻尾的汉人!扔去西域吃沙子不过是看中他曾治理凉州,这几年天下太平,母皇又渐渐老了,怀缅憧憬起‘礼教四方、天下臣服’的前朝天可汗……冯献灵清楚的很,她母皇绝没想过要将覃愈断送在碎叶城。
不多时一名六品宦官领命而归,伏在她耳边小声道:“甘露殿里正煎汤药,常尚宫道陛下近日疲乏,已经重又睡下了。”
这个时间?睡了?皇太女瞄了一眼窗外的天色:“常禄儿亲自出来回的话?”今上向来勤勉,辰时都还没过,怎么可能又睡下了?
气氛古怪,小太监的手心都被冷汗浸透了:“是。”
屏退东宫诸僚,冯献灵曲起食指,专心审问起眼前的心腹宦臣:“小薛君呢,没有随侍左右么?”
张君失宠后便是这位小薛君独占鳌头,虽然都姓薛,他和清宁殿薛后却没什么亲戚关系,据说是简相上香时偶然遇见,因这小沙弥行止俊雅、通晓经文,又有“庄严佛相”,特意引荐给至尊。这两年至尊对他宠爱有加,逢年过节恩赏不断,年后卧病更是干脆破例,直接把人带进了甘露殿,日夜随侍,可谓盛宠。
“回殿下的话,”鱼兴知道机会来了,吞了口口水,险些连话音都咬不住,“奴婢人小位卑,不曾有幸面见薛君,不过近来常听人说起……说薛君心忧圣人,数月来茶饭不思、形容消瘦,夏衣的尺寸都紧了不少。”
冯献灵嗯了一声。他是内宠,生死荣辱都系在陛下一念之间,陛下抱恙,担忧是分内应当的。只是担忧太过就成了作态,母皇又不是病入膏肓、性命垂危了,作出这副样子来,就不怕弄巧成拙、触犯天颜吗?
“等等——”殿下猛地抬眼,指甲几乎嵌进木案:“你刚才说,薛君不思饮食?”
甘露殿与别处不同,尚食局专有一个灶间负责天子日常餐饮,与用药的程序一样,几时、什么人掌勺、使用了何处采购、何处生产的菜蔬油盐、经何人检验试毒后呈上,这些都要记录归档。皇后有权调阅后宫所有账册,只有这个地方必须避嫌。
冯献灵的脸色难看起来,母皇是什么意思?不信任父君?还是小薛君犯了什么事,要秘密惩处他?怎么想都觉得不对,他一个无依无靠、以色侍人的小沙弥,纵有一二小错,也不过就是说了谁的坏话、贪了谁的份例之流,能翻出什么浪来?难道还敢谋反乱政不成?
一滴冷汗滑进衣领。久病不愈的风寒、刻意避开她召见王昴、还有今天早上父君若有所指的训诫……母皇怕不是,再次有孕了。
皇太女起居注 孕事
女皇抱恙,脾气也变得喜怒无常,好不容易服侍她睡下,常尚宫累出了一身大汗,令一名手脚伶俐的宫娥奉上茶水,酽酽的喝上一盏面色才逐渐好转,悄悄退回自己房中休息。
“人走了?”宦官隶属内侍省,与她们内宫局井水不犯河水,不是看在东宫的面子上,区区六品的小猴儿也配窜到她跟前?
立在下首的李尚仪年方十九,生的容长脸儿柳叶眉,以她的年纪,做到尚仪之位实属天方夜谭,外面都说李巧娘是常尚宫娘家亲戚,才肯如此提拔她。其实常禄儿只喜欢她懂事乖顺,长得又不算很美,趁陛下心情好时提了那么一句半句——尚仪掌起居礼仪,同为近身女官,与尚宫之间其实有些互相牵制的意思,与其叫陛下哪日兴起,点个刺儿头分她的权,不如推自己人上位。李尚仪年轻脸嫩,少不得仰仗自己。
这李巧娘果然上道,在她面前只有唯诺答话的份儿:“回阿姐,早走了。”
常禄儿揉了揉额头。坊间都道‘阎王易见,小鬼难缠’,东宫那位爱惜羽翼,向来是礼贤下士,谦温有礼的,只是她手底下的这些人……哼,没一个软面团儿。太女遣人送信,便是她们这些有品有阶的女官也得放下身段,好声好气道个万福,那猴子也会讨巧,左一个阿姐右一个姑姑,好赖混了一盏茶才肯离去。
“没叫他发觉吧?”
李尚仪浑身一抖:“阿姐放心。”
“东宫的人走了?”忍饥挨饿三个多月,盛宠加身、风头无两的小薛君也生生瘦成了一把骨头,此刻尖嘴猴腮、肋骨旁突的模样活像是山东奄奄一息的流民,“银子也了?姐姐没诳我?”
青衣女官头上点着一朵白蔷薇梳篦,本来寡淡的面容因这一点陪衬,微微透出些清怜妩媚的姿态来,李巧娘嗔道:“奴婢哪来的胆子,敢诳骗郎君?”一边说一边觑他,亲手打开食盒,捧出一碗半冷的槐叶汤饼:“昨儿郎君说淡,今日特地多加了一撮子盐巴。”
东西粗制滥造,食器也不够华美,一看就知道是底下奴婢们的吃食,薛夙却不以为忤,端过去就大口吃了起来。他还俗不满两年,如今堪堪二十岁,正是能吃、要吃的时候。满头青丝束成一个小小的鬏,用一根珍珠玉带总归在头顶,随着咀嚼、吞咽轻轻摇动。
“慢些、慢些!”李尚仪怕他噎着,忙忙沏了杯茶递过去,“仔细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