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少年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邓丁
老家的街坊妯娌对张云起兄妹俩格外的热情,喝了很多道茶,尝了很多村里特有的农产品,或许是庄稼人特有的淳朴热情,也可能是村里传闻老张家在市里发了大财。
张云起和春兰在村里,田埂上,江边晃荡了很久,看看景色,聊聊轻松的话题,其实张云起有这样的一种经验,他以前是个学霸,但每次考试前真不爱看书复习,尤其是大考之前,他喜欢去僻静开阔的地方呆着,现实的事儿都抛之脑后,想想自己还没有实现的梦,比如睡安吉丽娜·朱莉,然后,整个人都充满了为之鸡动的力量。
考试打个95分,不难。
中午是在以前的邻居纪灵的舅舅张海军家吃的饭,很丰盛,杀了一只土鸡,回市里的路上,张云起把车开的很慢,问春兰:“回老家逛逛感觉怎么样?”
春兰笑道:“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张云起骑着大幸福250,叼了一根芙蓉王说:“这才哪跟哪呀,等你哥坐着私人飞机来村里,往人群之中一指,每人每户奖励一套别墅,那才叫做衣锦还乡。”
春兰没好气说:“你在开车呢,白日梦麻烦到家后再做好吗?”
张云起只是笑。
春兰也沉默了一下,她看着路边不断倒退的绿色田野,突然说:“今天出来散散心还不错,脑子灵醒了很多,但是哥,如果我考试考砸了,你说怎么办?”
张云起还是笑:“我养你呀。”
……
……
Ps,说说心里话吧。
现在是凌晨三点半,或许大家不知道我这一章写的有多辛苦。
昨天晚上我没有更新,是因为我实在顶不住,前面几天天天都是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昨晚差不多八点半才到家的吧,一个字,就是累,趴在床上直接睡到第二天七点一十,路程有点远,上班要迟到,打的飙到公司的。
今天上班同样忙了一天,一直趴在电脑前写方案,没办法,刚进公司,你得努力,你得表现好,你得让领导认同你的能力,你才能稳定待在公司。
上家公司把我辞退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今天下午开新员工欢迎会,开到了七点多,路边随便吃了个饭,八点,做公交车到家里,九点多,还是一个字,累。
我在床上趴了十多分钟吧,怕自己睡着了不想起来写书,但昨天断更了,今天必须得码出来。
这一码就码到现在。
凌晨三点半。
估计搞一下得四点才能睡,明天七点我必须爬起来去上班,睡三个小时,稍微晚五分钟,就得打的士去公司。但今天打的士的钱让我心疼了十多分钟呢。
在这章节里面,我有写到龙应台的那句话:希望你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这样才能有成就感,有尊严,有快乐。
说实话,这三个我都没有。
这个大家应该都看的出来,书的成绩很不好,订阅惨淡,现在我已经连看订阅数据的勇气都没有了,看了心情更不好,更没有码字的动力,但我知道这个怪不了别人,写的不够好,更新又太慢,那么你就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家可以尽管放心,我会坚持的,至于更新,我只能说我已经在拼命了,我写一章别人可能已经写了三章,手残,没办法,看到一些书友的催更,我只能说抱歉。
第八十章 学霸就可以羞辱人?
春兰在封阳县三中参加中考。
说起来呢,封阳县三中以前比江川市一中还要牛逼,历史渊源更加悠久,它的前身是清乾隆四十一年的鹿峰书院,公历就是1776年,算算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个是因为封阳县是千年古郡,那时候的江川属于它的下辖地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太监、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发明者蔡伦就是封阳郡人,一身是胆的赵云也曾经在封阳郡当过太守,所以封阳县也叫做子龙郡,后世鼎鼎有名的,张云起贼爱吃的封阳特产坛子肉就是出自他之手。
直到民国二年,封阳直隶州废除,改成了封阳县,隶属衡永江封道,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封阳县变成了江川市的小弟弟。
虽然现在已经比不上江川市一中,但封阳县三中也并不差,封阳县人一向以考这所学校为荣,来这里读书的学生在县里面肯定算是出类拔萃,至于市一中,家境一般成绩不是超级拔尖的人家是不会去想的。
考试的那天上午,张云起骑车送春兰去的封阳县三中,张妈也来了,中考期间全市学生放假,张云起没什么事,家里的栖凤渡鱼粉店正常开业,张云峰守店。
那个年代的中考相较于后世更重要,家长们更加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那时候的中考和后世中考后的选择性不一样,后世的中考生肯定直接选择初升高,但是那个年代的中专非常吃香,一大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会选择中专,只要中考考的好,就有机会读一个好的中专,毕业一出来端铁饭碗吃公家饭,硬性的,可比后世的高考含金量高的多,在那个博士多如狗,硕士遍地走的年代,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事儿真不比狗毛少。
第一次面临这样的大考,春兰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紧张,张云起和张妈把她送到人山人海的校门口,看到到处都是家长和学生们,就更紧张了。
张妈拉着春兰的手说了不少的话,和那些普通的父母说的普通的叮嘱相似度达到了80%,叨叨叨叨叨……
临近考试的时候,校门打开了,春兰听老妈说完,就摆摆手走向学校,人太多,她的身影很快就被淹没在了涌向校门口的考生人潮里,张云起看着烈日炎炎下,额头见汗的张妈站在石阶上惦着脚尖朝春兰消失的方向努力张望,突然就觉得这一刻一点也不普通。
当年他这个封阳县中考状元参加中考的时候,一样在封阳县三中,一样在烈日炎炎之下,不一样的是他单枪匹马就来了,像个孤儿一样,没办法,家里没那个条件,张云起估计他考试的时候张妈正在烟田里一边采集烟叶一边为他的学费忧心忡忡。
印象比较深的一个事儿,中考让他这个活了十五年的祖宗十八代都是泥腿把子的瓜娃子有幸第一次进县城,当时特别孬,也特别好奇,走在路上东张西望,不小心撞到一个美女的屁股,用前面顶的,那个美女伸手戳着他的脑门用封阳土话说:“你他妈的找死啊?”
如果搁在现在,张云起一定会问她:“是在床上死呢,还是在呼伦贝尔青青大草原上欲仙欲死?要不美女你挑个地儿,咱们深入交流交流怎么个死法?”
不得不说所谓的情商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磨平自己的棱角,青少年的直、楞,还有羞怯,或许在当时是自己所痛恨的,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时候,你就会恍然大悟,卧槽!那才是最好最纯洁最帅气的自己。所以张云起每次看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吴彦祖。
春兰考试出来之前,张云起在封阳县三中附近找了一个大酒店开了两间房,给张妈休息,张妈没休息,一直捱到第一科考试结束,两人接春兰找了家大餐厅吃饭。
相较于进去考试之前,春兰神态轻松不少,下午考试结束之后,她就更轻松了,等到中考最后一科政治考完的时候,她满脸带笑地走出校门走向她的妈妈和二哥。
那天晚上,张家一家五口在南海渔村吃海鲜大餐。
中考结束,也意味着假期的结束。
马上就要期末大考了,张云起在学习上挺用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复习,联众已经走上了正轨,这样的贸易公司谈不上有什么远景规划战略发展,模式也简单,但赚钱是实打实的,尤其是现在正是小霸王电脑学习机正当红遍全国的时期,不缺分销商,不过有余林坐镇,他这个便宜大老板躺着数票子就得了。
这个周末的一天,张记栖凤渡鱼粉店和往常一样照常营业,张妈和张云峰去菜市场采购了,张云起和春兰守着店子,不过客人寥寥,他拿着初见的笔记本复习,忧郁的是春兰老是搁在旁边看他做试题,兴趣贼鸡儿浓,一旦他做错了一道题目,初三才毕业的春兰就开始指点说叨他这个高中生了,特么的,他很想问一句学霸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肆无忌惮的羞辱人吗?
直到下午五点多,斜阳正浓的时候,一个穿着休闲装看起来稀疏平常的中年男子来到店子里,他点了一碗张记栖凤渡鱼粉,张云起动手给他下的。
鱼粉上桌之后,张云起继续复习自己的功课,但是那个中年男子吃了几口鱼粉,就突然说:“这么好吃的鱼粉,为什么会有人污蔑它有蟑螂呢?”
张云起怔了怔,随后又笑了笑。
中年男人抬眼看着张云起说:“一个人吃东西很无聊,小伙子,介不介意过来陪我聊聊天?”
张云起点头,走过去,坐在中年男人的对面,问道:“想聊什么?”
中年男人说:“就聊你吧。”
张云起乐了:“我?”
中年男人笑道:“对,你这样的男生还挺少见的,一边上着学,成绩这么好,没记错的话你是封阳县中考状元吧,竟然还在外面开了一家贸易公司。”
张云起看着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两鬓斑白,有一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虽然穿着很寻常简单,但他手腕上带的那块欧米茄不简单。
张云起来了兴趣:“然后呢?”
中年男人笑:“大有前途,不可限量。”
张云起又问:“你认识我?”
中年男人答:“我儿子认识。”
“你儿子是?”
“高明。”
第八十一章 再回首
小霸王学习机的销售状况是喜人的。
自从推向市场之后,联众贸易的仓库大门口永远都有等着进货的货车,虽然比不了小霸王电子厂,毕竟现在的小霸王电子厂可是大年三十进货的货车都能排几里路远的主儿,但哪怕喝汤,这个赚钱的速度也大大出乎了联众一竿子股东的意料之外,一个半月下来,公司账上多了近三百万,搞得王贵兵每天晚上都要重温一下土大款的梦。
六月末梢的一天,张云起接到了孙希希的一个电话,孙希希就是香山市本地的一个女孩,张云起跟她在前往香山市的火车上认识的,这女孩性格外向,嘴巴挺大,后边在一起玩了好几次,关系还不错。
孙希希在电话里告诉他说:“那个你要找的胡志标回来了,他现在就在香山市的一家电器修理店打工。”
几个月前张云起去了香山一趟,拿下小霸王电脑学习机大湘东地区总经销权后,返程回江川市的前夕,张云起还通过孙希希打听前世爱多VCD的创始人胡志标,当时为了找到这个后世大佬,通过警察调查户籍所在地的事儿都干了一次,回头他人不在家。
离开香山市时,张云起并没有托付孙希希帮忙找人,孙希希倒是很热心,一直帮他留意这事儿。
现在有了胡志标的下落,数字压缩芯片的技术已经流入中国,万燕VCD现在也应该已经研发了出来,钱不缺,万事俱备,就差一股东风了。
这个和小霸王电脑学习机项目不同,如果能拉着胡志标合伙,他出资金,胡志标出技术,把VCD影碟机山寨出来,建林哥的先赚个一亿真的只是小目标。当然,前提条件是不重蹈胡志标的覆辙。
在电话里,张云起对孙希希说道:“那谢谢你了,七月底我会去香山,到时候联系你。”
孙希希说:“那胡志标不是骗了你的钱嘛,要不要我找我表哥先把他抓住,免得回头他又跑了。”
张云起哑然失笑:“不用不用,胡志标不会跑的,一点儿小事,估计他都已经忘记了,到时候我自己去找他吧。”
孙希希这才说好。
张云起又和她聊了会儿天,挂电话,回到家里已经是半夜,洗完澡回到房里,在书橱最下面一个上了锁的抽屉里掏出一个黄色信封。
信封里面装的全都是照片,不多,十来张,全都是马史在北城新林路小刘餐馆不远处拍的,当时是下午,事发突然,他拍的很急,一大部分的照片都比较糊,清晰的只有两三张,里面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国字脸,身材壮硕,手持一把自制手枪,杀气腾腾的从小刘餐馆冲出来。
虽然只是照片,而且里面的人也还很年轻,但张云起依稀能从他的眉宇之间看到这个九零年代末中国著名悍匪的一丝风采。
不过这个悍匪活不过明年了。
******
对于后世的高三学生来说,阳光浓郁的六月,离别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而在十多年前的九零年代初,仲夏的七月,学生们才能在心尖上咂摸这种并不好受但多年以后会时常回忆起来的莫名情绪。
或许整个高一年级,只有张云起能感知沉浸到这种离别的情绪中,其他人因为毕业还早,阅历不够,要么在游戏厅里忙碌,要么在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忙活。
即将高考的前夕,市一中的校园点歌台很应景地天天播放着一些离别的歌曲,歌词中的某一个段落细节,反复敲击着即将分飞的校园恋人的心坎。
一般来说越是临近高考人心越涣散,这个时候能够看进书的人寥寥无几,校外的烧烤摊上高三学生倒是越来越多,张云起经常能够听见喝醉了酒的家伙大声嚎叫,有时大笑,有时痛哭,有时半夜归来,搭着人梯翻墙而进,背上洒满月光,集体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谁来作我孩他娘?”
高考放假离校的那天,像流传了几百年的国际惯例一样,高三学生撕书从楼上撒纸片,那时候王小凯田壮壮和杨伟哥仨都围在走廊上凑热闹看人造大雪,张云起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羡慕的神情。
傍晚时候,校园各处的广播里,响起了一首因为在1991年的央视春晚上演唱而被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卢冠廷作曲,姜育恒演唱的《再回首》:
再回首,背影已远走
再回首,泪眼朦胧
留下你的祝福,寒夜温暖我
不管明天要面对,多少伤痛和迷惑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
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
歌声在空出一大块的校园里静静的流淌着,那时候斜阳正暖,张云起和初见一起放学回家,路的两边香樟树叶浓郁青葱,知了嘶~嘶~嘶地叫着,阳光透过香樟树的叶子洒在道路上,树枝摇曳,光点斑驳,一闪,一闪……
一路上初见都在愣神,张云起问她:“在想什么?”
初见摇了摇头,然后又抿嘴说:“过得挺快的呀,都一年了,不知道我们离开学校的那一天,会是怎样的一个模样情景。”
张云起笑:“怎么离开无所谓,留在这里的时候最重要,就像此时此刻。”
初见点头:“有道理。”
张云起又说:“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初见,上次说的去香山旅游的事儿考虑的怎么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