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一枕清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悠扬萱草
周牧白从朝堂回来时沈佑棠与许攸辞也一并来了王府,几人径直去了书房,小丫头奉过茶便退了出来,两扇万福门紧闭,直过了晚膳时分,三个人都没从书房里出来,期间只有书瑶进去换了一轮茶。
待得沈佑棠与许攸辞告辞离去,天色都暗沉了。
沈纤荨吩咐下人准备了一屉点心,自己端着进了书房。牧白坐在书案后,见她进来,展了展眉。
纤荨捻着一块小小的翠玉豆糕递给她。
牧白不接,只凑过来就着她的手上吃了。舔舔唇,还要。
纤荨嗔她一眼,又递了一块,问道:“可要传膳?”
牧白道:“晚点儿吧。现在不大想用。”说着起身走到纤荨身旁,自她身后搂住了她。
“是母后的寿诞大典筹备得不顺利么?”纤荨在她怀里动了动,窝到一个舒适的位置。
“不是为这事儿。”牧白叹了口气:“是卫国公病了,卫瑾鹏将军奉旨驻守铳州,而今听闻老父亲病笃,为人子女,总是想能守望榻前一尽孝道的。他上书给朝廷请愿回乡,为卫国公侍疾,陛下未置可否,朝里大臣们要么事不关己作壁上观,要么明里暗里要陛下就此回兵权。”
“如今西陲战事已歇,荼族退避百里,今岁已向我朝进贡,并再三请求开通两国互市,朝臣们属意兵权回撤于内,也是人心常理。”纤荨攒着眉与她分析,却见牧白抿了抿唇,要说不说的样子,颇有几分为难。纤荨侧过头望着她近在咫尺的俊俏脸蛋,刚要说句什么,忽然心中一动,迟疑着道:“莫非……他们要的不是卫瑾鹏将军的兵权,而是……卫国公的?”
周牧白用下巴抵住她肩膀,蹭了蹭,闷闷的道:“嗯。”
只一句,不再深谈。
纤荨虽不在朝里,但自幼熟读史册典籍,此时想通了关隘之处,自然一理通而百理通。
敏亲王叛乱,崇海郡一役眼看可克竟全功,忽然杀出个靖远侯黎少磬,领着靖州十余万大军助阵敏亲王,险致朝廷颠覆。而今卫瑾鹏虽只封了三品轻车将军,可一旦卫国公离世,卫瑾鹏袭爵,便是当朝一品大员,焉知不会成为下一个靖远侯。
更何况,赤翼军多半在他麾下拜职多年,与他情谊深厚,如今周牧宸掌朝,也许是可安心任用,但有朝一日,太子继位,卫瑾鹏成了国舅爷,加上手中握着西北两端合计三十余万的兵权时,世事是否会变迁。
谁都不敢冒这个险。
纤荨转过身,搂着牧白的腰,倚进她怀里。她无须再问,因为牧白也无法再说。
七月未末,接天莲叶无穷碧。
睿王府小小姐周岁,周牧白在府中摆了几桌宴席,请了座上亲朋。皇帝和太后未曾亲临,却都派人送来了赏赐,其贵重珍稀之处几乎与周远政两周岁时御赐觞礼不相上下。
席上尽欢,周牧白让人将天下所有之物尽摆在眼前,沈纤荨抱着周晚来到青玉长案,将她放到锦绣铺毯上。小家伙左看看右瞧瞧,回头冲着娘亲眨眼睛。纤荨鼓励的抬了抬下巴,晚在绣毯上爬了几步,随手抓过一物,举在手里咿咿呀呀的叫。纤荨笑着抱她回来,牧白自她手里接过细看,正是方才皇帝赐下的一枚暖玉。
她与纤荨对望一眼,身旁沈佑棠已高声贺道:“怀瑾握瑜,明德惟馨。”
牧白放下心情,与席上众人举杯,举座同贺。
自晚周岁后,牧白渐渐留心有大才学之士,又托了岳父沈琪轩和内兄沈佑棠,一心要给周远政延请一位大儒为其开蒙。纤荨笑她杞人忧天,远政还年幼,何必这般操之过急。
“三岁开蒙,五岁出言。七岁对奏,九岁成诗。”牧白曲起长腿在案前跽坐
,一字一句说得认真。
纤荨眉梢轻挑,望着她道:“我倒愿意政儿自自在在的肆意两年,只教些寻常孩子该懂的事物,其它的,待五岁进学,犹未晚矣。”
牧白一怔,纤荨绕过案几,走到她身边还是放低了声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朝中深忌亲王之子嗣过于勤勉





一枕清秋 分卷阅读176
优越,你真心疼政儿,又何必为他招来隐祸。”
“可他是皇兄的……”话未说完,被纤荨捂住了嘴巴,手心柔柔软软的,尽是扑鼻的香气。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也知道陛下心里清楚。可是满朝文武可清楚?”
牧白眨眨眼,方没了言语。
俩人静静的呆了片刻,纤荨又不欲她为朝中事情烦心,便拉着她的手说了几句软绵绵的话,牧白看她眉眼生动,俏丽非常,不觉也陪着她弯了弯嘴角,凑过来亲她脸蛋。
纤荨眼里含着笑,任她亲了,又道:“前些日子思源求我一件事。”她说着,眼睛都弯了起来,“这两个月我与她回了沈府,事儿有些眉目了。”
“我说你近来怎的总回娘家,有时还带了政儿儿回去。”牧白在弹墨环椅上坐下,展开手臂拉着她也坐到自己腿上,畅意道:“是何事?”
纤荨半枕着她肩头说了几句话,脸上的笑意慢慢敛了些,倒有几分慎重似的。
牧白眨眨眼,故作不乐意:“就这般?她就想将我睿王府的人拐回家去了?”
纤荨想了想,已知她心意。书瑶和思源都是贴身伺候的,以这情形看,往后必也是常伴在身旁。她觑笑一声:“睿亲王殿下想要为丫头撑腰么?你要如何,就如何便是。”
牧白一听,倒想起前儿的事,笑得眯了眼,揽着她的腰在她耳边道:“你说的啊,我要如何,便如何。”
直到夜里就寝时,纤荨才明白过来牧白此话的含义。
彼时丫头们早已退出去了,床榻上低垂蔓帘里透着隐隐约约的光,纤荨微喘着捉住牧白兴风作浪的手,低声道:“昨日里不是才……么。。”
牧白咬着她圆润的耳珠使坏道:“昨日里不是才……什么?”
纤荨狠狠剐她一眼,俩人贴得极近,纤荨脸上粉粉的红着,这一眼,没剐出意想中的气势,落在牧白眼里,倒像是欲扬先抑一般。
她反手捉着纤荨的柔荑,举到唇边亲了一下,语音缓了下来,像糖丝粘在舌尖似的:“我的伤好了。”
纤荨微怔,牧白滑唇一笑,抱持着她一手沿着寝衣下摆钻了进去,温热的掌心贴在她细腻柔软的腰肢上。纤荨红着脸刚要推她,她已半伏上前,暖暖的呼吸落在她耳畔,嗓音略低哑了:“你说过,待我的伤好了,我想怎样,都可以。”
话音未落,牧白已吻住她的唇,长指轻挑,解开了系着的丝绦,手掌在寝衣中如游鱼滑过,辗转徜徉到纤荨柔软的玉丘上,渐渐合拢了五指。纤荨的目光已迷离,却听到牧白低低的沉吟一声,含着她的唇,炙热的气息彼此纠缠:“我想与你,再试一试那晚的新花样儿。你说,可好。”
纤荨在她怀里微颤了一下,咬着唇还不肯说话,星眸中水色流转,脸上越发红了起来。牧白心意动,拥着她在她脸上又亲了亲。
帐蔓外兽炉沉水烟,雅致的香气缭绕在玉枕纱橱间,珠帘环壁后偶尔逸出几声细碎清浅的低吟,摇落了一地梧桐疏影。
月朗星稀,夜色漫长,我陪你到地老天荒。
作者有话要说:嗯,技术菌弄了个企鹅群:361195316。前边不好意思写在这儿的(主要是被河蟹了啊啊啊)内容被她羞答答的放到群里去了。(回来补充一下,我说的不是现在这章啊喂,是前边某些章节啊~~)
作者菌也羞答答的回群里潜水了。
蓝雨砸来手榴弹一枚;
毛豆owo砸来地雷一枚;
毛豆owo砸来地雷一枚;
蓝色是温暖的颜色砸来地雷一枚;
莫方抱紧我砸来地雷一枚;
七月未末砸来地雷一枚;
七月未末砸来地雷一枚。
()诸位小主破了。谢谢。
第125章寻常风景
八月初二,棠梨叶落,荞麦花开。
大清早,书瑶从自己房中出来,一路遥遥的走到寝殿,伺候主子和殿下更衣洗漱,睿亲王用了早膳出门去了,临走前,对睿王妃眨了眨眼。
睿王妃吩咐道,今日要往沈府探望父母长辈,让书瑶和思源都一道回去,书瑶福身应了,思源几乎要跳起来,书瑶瞥眼看她,却是一脸的羞涩雀跃。
书瑶用眼神问她怎么了?
思源眼睛亮亮的,只抿着嘴笑。
将出门时,睿王妃忽然道:“临近中秋,你俩也须得随我去给长辈们磕个头,去换一身衣裳吧,庄重些的。”
两个丫头会意,回房换了行头,出门时彼此遇见,相视一笑。
管家很快备好了轻便的马车,点了两队侍卫,并点了跟着主子出门的丫头仆从。
马车是宝顶双驷的,车门左右挂着两只小小的铜铃,上边书了宫体的“睿”字。再有一溜蓝顶骡车,是给丫头们乘的。
几个管事的婆子垂手站在仪门边,见着睿王妃出来了,都笑嘻嘻的迎了上去。沈纤荨让思源与书瑶坐后边那辆车子,思源“呀”的一声,上前两步道:“我……我还是与小姐同一车吧,路上小姐要饮水饮茶,也好有个伺候。”说着又红了脸。
沈纤荨一副心如明镜般的揶揄,思源低着头赶紧搬出小几子,托着纤荨的手肘扶她上车。才刚坐定,纤荨仍是道:“去罢,陪陪她。”
隔着帷幕,外头不大听得清,只见思源又钻了出来,往后头的车子去了。
书瑶站在车边,见她过来也不意外,掌着一个婆子的手掌也登上了车子,骡马纷纷,一路往沈府行去。
睿王府和沈府隔着好几条大街,街上喧喧嚷嚷,往来热闹。书瑶倾着身子,掀开车边的小帘子往外张望。
今儿个也不知是什么日子,不过一个多时辰的路,竟遇上好几家婚嫁的队伍,新郎官穿着大红喜服,骑着高头大马,脸上一派喜气。迎亲的乐手一路吹吹打打,另有婆子妇人插科打诨,说不尽的喜气洋洋。
书瑶看了好一会,直到那队伍转了个弯,往另一个方向去了,她才转回身,才发觉思源一双亮亮的眸子也正望着自己。
“怎么了?”她脸上有点儿烧起来,摸了摸垂在肩头的一缕发。
“书瑶……”思源道:“你是不是也想做新嫁娘?”
书瑶玩着头发没抬头,这让她怎么回答呢。说不是吧,有些违心,哪个女孩儿不想要风风光光的做一会新娘子呢。可要说是吧,又总觉着哪儿不对。
思源看她不说话,也只伸出手,放在她膝头。
书瑶将手心叠在她手背上,慢慢道:“从前有想过。可是与你在一起之后便觉得,即便做不成新嫁娘,也没有什么。世事难两全,能得到最想要的,便已是极好。”
“我是你最




一枕清秋 分卷阅读177
想要的么?”思源关注的事儿又给带偏了。
书瑶面上薄红,侧过头看着思源璀璨到发光的眼,她故意停顿了好一会,思源没催她,只是眼中的期待更盛,书瑶紧了手心,握着她的手柔柔的道:“是。你是我最想要的。”
说了这话,她满以为思源会扑上来啃她,毕竟她是有过好几次前科的,岂知这一回,思源只是略低着头坐正了身子,脸蛋红扑扑的,手腕翻转过来,热热的手心枕在书瑶的手心下,与她十指相牵,如同枝蔓交缠。
马车从西角门直接驶进了垂花门外,侍卫们都被留在了外庭,只有丫头们陪着睿王妃进了沈府内院。早有沈家的一众婆子迎了出来,轻车熟路的将小丫头们领去休息。
沈纤荨带着书瑶思源一径往正房走,先去给沈太傅请了安,再绕回爹娘住的屋子。
思源从小在此长大自不必说,书瑶也陪主子来过数次,都是惯熟了的,却不知为何,沈老爷和沈夫人今日看着她们的眼神有点儿怪怪的。书瑶和思源一齐跪在堂前磕头的时候,沈老爷摸着下巴意味不明的“唔”了一声,沈夫人倒是和颜悦色,还叫人赏了一人一个福袋子。
沈纤荨看着她们起身,谦和的道:“我陪爹娘说会儿话,思源领着书瑶在府里转转吧。”
俩人福身称“是”,一齐徐徐退后,到了门前,才转身出去。刚转过门槛,便听沈夫人的声音隐约传了出来:“思源这丫头眼光不错,也是个有福相的……”
书瑶听得呆了一呆,还没回过神,已被思源拉着走了。
因着她们俩都是睿王妃的贴身丫头,沈府里的从人们见了她们都施着半礼,思源起先开点头,后来干脆拉着她一径走得飞快。
转过绵长曲折的回廊,绕过百花盛放的花圃,快走到听风戏雨楼了,思源的脚步才慢了下来。
书瑶只当她要带自己赏景,岂知思源握着她手的手心,渐渐出了汗。她终是觉出不对劲,拉住了她,问道:“你怎么了?”
思源望了她一眼,咬唇道:“小瑶,我不是沈府的家生子儿。”
“嗯。我知道呀。”
“我爹娘在府外住着,离这儿不远,转过街口再走几步就到了。我小时候,家里穷,爹娘就把我卖到了这里。他们不是不疼我,只是……只是……”
书瑶捏了捏她掌心,柔声道:“我知道。他们是不得已。你已经很好了,我连我爹娘长什么样儿都不记得了。”
思源回手握紧她的手,俩人走着走着,从角门出去了。思源深吸一口气,徐徐的道:“我爹娘就是很寻常的人,自打我长大之后,就常常把小姐和老爷太太赏给我的东西省下来,多半给了爹娘,现在家里也比从前好过多了。我还有个哥哥,已经娶了嫂子,生了个小娃娃,是个女孩儿。他们……他们兴许过些时候还会再生一个。”
她说着说着渐渐语无伦次,书瑶却听出了端倪,她拉着她停下脚步,刚要开口,思源已定了定神,大眼睛亮亮的直望进她眼里:“小瑶,你可愿与我回家,见见我爹娘,见见我家里人。”
书瑶愣住了。
远方流云朵朵,街上人来人往。佳节将近,小贩们都推着板车沿街叫卖,转角处伸出来一丛枯木古藤,藤下摆几张桌子,琳琅满目的小小玩意引得半大不小的孩童尖叫着打闹追逐,一派欢欣,热闹非凡。一声一声,都是寻常的风景。
然而又似乎有什么不寻常。
书瑶想着,将思源看了又看。思源与她差不多高,今日穿了一身浅蓝色锦衣,颊上脂粉嫣红,耳中坠了王妃新赐的珍珠。并肩立在她身旁,眸光温柔缱绻,盛着满满的期待。
“这样……好么?”她垂下眼帘,遮住了羞涩。
思源听出来了,唇边绽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你愿意,就好。”
说完这一句,思源带着她转了个弯,走进一个巷子,书瑶心里怦怦直跳,她忽然想起来自己两手空空,什么礼物都没带,正要说改日再拜访呢,思源已经抬起手,敲开了一扇门。
作者有话要说:技术菌用大吃一惊的语气问我,小白怎么越来越色了!(诶哟,捂脸)不行,我是那么一本正经的作者菌,我要把她掰正回来!
莫方抱紧我砸来地雷一枚;
十四砸来地雷一枚;
?砸来地雷一枚;
谢谢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很感激。抱。。
第126章守望相助
小院子并不大,迎面三间正屋,是思源爹娘的起居之处,东边厢房里住着她哥哥一家,西边厢房紧连着柴房,看着像是下人居住的屋子。
开门的是个小丫头,十一二岁的模样,见着思源就笑:“思源姐姐回来了。”小门小户的,也无所谓称呼,只是边说着边悄悄打量了一眼与思源一道走进来的漂亮姑娘。
“我娘呢?”思源走了两步,看到老槐树下的水井旁置着一盆衣物,想是小丫头方才在浆洗衣服。
小丫头道:“屋里呢。”凑到身边压低了声音:“想是等了好一会子了。”
思源冲她眨眨眼,拉着书瑶往正屋走,将到门口时书瑶的手紧了一紧,思源回过头,看到她脸色俏红,手心都微微出了汗。
她略想想已知就理,也紧了手心,对书瑶柔柔一笑:“别怕。”迎着她目光坚定的道:“此后,我爹娘就是你爹娘。”
正屋的木门是古老的式样,雕着金翠叠屏的花色,微有些门槛,书瑶提着裙摆,低着眉走了进去。
“爹,娘。”思源甜甜一笑:“这是书瑶。”
书瑶微抬了头,看到正堂上两人端坐着,都是四十开外的年纪,男子眉头皱着,女子倒是慈眉善目,也正打量着她。
毕竟自小在宫里长大,已走到这一步,书瑶是不怯场的。她大大方方走上前,福身行了晚辈的礼数:“伯父伯母安好。”
思源的娘听了这一句,看了看她,又看看自己的女儿,思源羞红了脸道:“我……我还没与她说。”
她娘亲脸上的表情便有些微妙起来。
书瑶也拿眼神问她,说什么?
思源眼神乱晃,不大敢看书瑶。
她娘亲叹了口气,道:“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当真想好了?”
思源立即点头:“嗯!”
书瑶惊住了,不得不出声问:“想好了什么?”
思源捉着她的手道:“想好了,要与你一辈子在一起呢。”
书瑶脸上飞红起来,“你这……!!!”原本还平静的心跳一声声跳到飞快,偏在这时进来了个小丫头,还不是在院子里见过的那个,看着年岁更小些。
小丫头抱着两个蒲团,放到堂前




一枕清秋 分卷阅读178
,笑嘻嘻的瞅了思源一眼。
思源拉着书瑶的手一齐跪在了蒲团上,堂后转出一个年轻妇人,领着方才她们刚进门时见到的丫头走了过来,丫头手里托着一只大红漆盘,盘里两盏热茶,盏上还盖着盖盅。
妇人取了一盏茶,递给思源,思源跪着接了,悄声道:“谢谢嫂子。”转而又恭恭敬敬的举着茶,朝座上男子道:“爹,喝茶。”
男子哼了一声,思源也不惧他,只是举着,半晌,手都有些抖了,她嫂子帮了一句:“爹,茶要凉了。”
男子不情不愿的接过茶,作势在唇边一碰,放在了扶手旁的高几上。
年轻妇人又取了一盏茶,这一回,递给了跪在思源身边的书瑶。
书瑶接了过来,也低声道:“谢谢嫂子。”说罢将茶递上前,做好了要举半天的准备,也恭敬道:“伯父,请用茶。”
男子眉头一竖,思源立即在下边扯书瑶的衣摆,书瑶怔了一下,看到思源杀鸡抹猴的使眼色,旁边她嫂子噗嗤一笑,温和的道:“既然敬茶了,自然是要叫一声爹的。”
书瑶才刚恢复寻常的脸色又飞快的红了起来,而且越来越红,直漫过了耳尖。她已有二十年没喊过爹娘了,亲生的爹娘长什么样她都完全不记得了,此时要开口,实在有些说不清的滋味。
男子的面色一冷,第一次开了口,声音粗轧:“姑娘是皇宫里出来的贵人,想是看不上我们这小门小户的人家。”
思源一抬头,就要争辩,书瑶已垂下了眼睑,谦恭的道:“书瑶自小被领到宫里,对亲生爹娘早已没了印象,见得高堂在上,难自伤。不想书瑶也能有这等福气,今日还能再唤一声爹娘。”她说着声音渐渐哽咽,举高了手臂托着茶盏道:“请爹爹用茶。”
堂中一时静默,男子仿佛也愣住了,好一会,才长长的叹了口气,接过茶,当真抿了一口。
这时小丫头已经又端了两盏茶出来,思源起身扶着书瑶,俩人都挪了挪,端端正正的跪在堂上她娘亲面前,从她嫂子手里接过茶盏,敬了过去。
思源的娘亲倒没为难她们,只是书瑶开口唤娘亲的时候,默默的红了眼圈,招了招手,书瑶跪行到跟前,她拉着书瑶的手,又向思源伸出手,思源乖觉的把手递到她娘亲手里,她娘亲将她俩的手叠在一块,拍了拍,柔声道:“虽是对食姐妹,可也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此后你俩守望相助,莫不可负了对方。”
思源与书瑶对望一眼,点头应了,又退后一步,朝两位高堂郑重的磕下头去。
她嫂子拿巾帕抹了抹眼睛,吩咐两个小丫头抱着两只珑盒出来,都走到思源娘亲身边,她娘亲亲手打开了珑盒,指着里边的首饰道:“这一盒是上回睿王妃来时留下的,说是沈府给的……额……礼物。”再指着另一盒,道:“这一个,虽不甚贵重,却也是我和你爹给你们俩准备的,你们着,好好过日子罢。”一壁说一壁不知想到了什么,眼泪又扑簌扑簌掉下来。
思源扑上前抱着她娘亲的腿道:“娘亲,别哭。你今日多了个女儿了。往后我们和哥哥嫂嫂一齐孝顺你和爹爹。”
她娘亲破涕为笑,指尖在她额头上点了一下。
她爹爹装着咳嗽一声,书瑶听到了,朝他又拜了一拜,认认真真的道:“女儿给爹爹磕头。往后女儿会和思源一道孝顺爹娘,愿爹娘福寿安康。”
男子听了,才“唔”了一声。片刻又道:“让孩子们起来吧。”
一直站在身旁的嫂子忙上前扶着书瑶,小丫头扶了思源起来。她娘亲拍着思源的手道:“家里备了饭食,你们俩用些饭菜再走。”
思源眼睛也红红的,点点头,还没说话呢,就听到外头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诶呀,你怎么就回来了,害我好等!”说着一头扎进来,是她哥。见着一屋子红眼圈,她哥摸了摸鼻子。
她嫂子道:“不是让你请轿子去了吗,怎么人都回来这般久了,你倒才回来。”
她哥跺脚道:“可不是!我请了两顶轿子到沈府接人,在角门等了老半天,进去传话的丫头出来说这小妮子早把人拐跑了!”
1...5354555657...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