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河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程小程1

    钟以士低声嘟囔了一句,“京城里的人说话原来都这副腔调。”

    那公子听见,笑道:“兄台,要不怎么叫京城呢,王气普照,万物沾光。人往高处走,哪有不学好的。”

    仉云燕冷笑道:“这叫学好穷端!”

    那公子瞥了仉云燕一眼,并不生气,笑了笑转身施施然向前走去。

    钟以士道:“这位公子,向您打听个道,请问肃亲王府如何走法。”

    那公子见问,回身道:“您是肃王府的亲戚”

    “京城里的人怎么都爱把自己当捕快,问个道而已,犯得着刨根问底么。”仉云燕道。

    “巧了,在下便是肃王府的人,不该问一问吗”

    此人叫徴宜,是肃王爷善耆的侧福晋之弟,关外奉天人,年方十八,寄居肃王府读书,人称宜公子。

    钟以士要找的是肃王府侍卫沈同,宜公子道:“我认得沈同。”

    沈同并非王爷府的侍卫,而是巡捕营的捕头。前年演武时,沈同因武艺高强被肃王爷相中,要到府里做轮值护卫,就是隔一段时间轮换一次的那种,不可常驻在王爷府上。

    钟以士不懂王爷府侍卫的规矩。王爷府的侍卫全来自八旗兵,除非包衣奴才出身,否则绝不会有汉人。

    何少白应该懂的,兴许是他口误。钟以士想着,并不往心里去,只是觉得请托一个巡捕营的捕头,办补缺调职的大事,有些不着调。

    走过几条胡同,前面转过弯去便是肃王府。宜公子很健谈,不停地向钟、仉二人说道着京城里的故事。

    年轻人碰到一起,开始时互相瞧着不顺眼,聊过几句找到共通之处,便又觉得格外近道,朋友都是这样处来的。

    宜公子虽也是八旗子弟,在京城却没几个聊得来的朋友,见到外面的人,觉得新鲜,而且钟、仉二人长得干净俊美,瞧着舒服,宜公子一见便喜欢上了。

    &n




第一百零五章 大明宝刀
    胡同像一个山洞,壮汉站在钟以士面前后,又从他身后的胡同里钻出四五个人,个个膀大腰圆,一望而知都是练过提举石锁的。

    京城的武行崇尚硬气功,以练出浑身的肉疙瘩为荣,打起架来相冲直撞,身板轻的被撞几下便能散了架。

    许多刚调任京城的外地官员,或是富商巨贾喜欢请这些人看家护院。一旦做了“支挂子”(护院),这些人便轻易不会与人起争端,怕的是失手后丢人丢差事。

    像这种能出来“打抱不平”的壮汉,大多是尚未出圈的,靠与人交手扬名,为的是能找个好主顾落脚。

    宜公子见眼前这几个壮汉着实有把子力气,不由害怕,想要搬出肃王府来息战,未等他开口,那个壮汉乜斜着眼睛盯着仉云燕道:“小子,知道这里是什么地儿吗”

    宜公子道:“前面不远便是肃王府……”

    “让你说着了,正因如此,才不许外地人在这里撒野。”

    “塔子爷,听人家说京城来了一些义和团的人,个个武功高强,刀枪不入,朝廷要用他们去打洋人,这两个也是的吧”

    被叫作塔子爷的壮汉啐了一口,道:“姥姥,刀枪不入的是石头,石头也抵不过塔爷我三拳头。小子,你是拳民吗”

    钟以士抱拳道:“这位爷,我们是来京城访友的,方才和几位公子有些误会。”

    被仉云燕打倒的那位公子爬起来道:“塔子爷,这个王八羔子是反贼,刚才说大清国气数要尽了!您捉了他送官,定是大功一件。”

    塔子爷道:“好大的胆子——”

    说着话挥拳冲仉云燕迎面打过来。仉云燕将头一偏,躲过去道:“白长了一身横肉,不长脑子么,小爷正是因为打抱不平才和他们动的手,你不问青红皂白出来裹什么乱!”

    塔子爷不理会他的话,一拳一拳击出来,要想在那几位官宦子弟面前露脸。

    钟以士最怕仉云燕下手不知轻重伤了人,京城不比别处,惹出事端来想脱身都难。

    “云燕,低一低头好走道。”钟以士提醒道。

    仉云燕岂是肯轻易低头的人,被塔子爷逼迫的热血上头,一路连环腿扫出去,风卷残云一般,莫说闪躲,便是想看清他的腿在哪里都不能够。

    塔子爷大约从未见过这种腿法,愣在原地,任着仉云燕的脚踢在胸口、腋下、裆部,眨眼之间身上便挨了四五下。

    好在他是练硬气功的,中了腿脚并不倒下,吸了口气,硬忍住了疼,招呼弟兄们道:“给我打——”

    同伴听到他要帮手,都明白遇到了强手,一哄而上,围住仉云燕拳打脚踢起来。

    宜公子看了看钟以士,道:“仉公子要吃亏啊,我去王府叫护卫过来劝架……”

    钟以士拉住他道:“不必惊动王府的人,他能招架得住。”

    钟以士知道这几个半吊子不是仉云燕的对手,因此不上去相助。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塔子爷更不愿认输,也不管什么套路了,只将拳头胡乱抡上去,心里想着只要有一拳落到对手身上,便够他喝一壶的。

    仉云燕也是个人来疯的性子,明明几个回合更能取胜的,偏要累累这伙壮汉,飘起身来,像一只上下翻飞的燕子,这个头上啄一口,那个腿上蹬一脚,用不多时,塔子爷等人便累得大汗淋漓。

    钟以士瞧着火候已到,道:“云燕,‘攒儿亮’(守江湖规矩)罢……”

    仉云燕过了瘾,见塔子爷不似先前那般嚣张了,收了拳脚拱手道:“承让承让。”

    塔子爷以多斗少,赢了也不算威风,如今仉云燕主动收手,那便是他栽了。

    看热闹的起哄,“好几个壮汉打不过一个小年轻,丢人喽!”

    钟以士拉了仉云燕便走,塔子爷上前拦住道:“这位兄弟,可否到舍下小坐片刻,在下有话要说。”

    “还不



第一百零六章 冤家路窄
    这是一把尊贵的蒙古刀,刀柄包银镏金镶大颗珊瑚,只有王公贵族才可拥有,大清王朝建立后,此刀成为皇帝赏赐“巴图鲁”之物。

    这把刀是当年塔子爷的老祖与清兵交战时缴获的。可见塔子爷的老祖当年是何等的英雄,只是由于被迫降清,晚节不保,满汉两族都不待见他,落落寡欢至死。

    宜公子知道此刀的珍贵,一看便两眼放光,忍不住接过来抚摸良久,赞道:“宝贝,稀世的宝贝!”

    仉云燕怎能不爱,习武之人哪有不爱宝刀的。

    塔子爷为拜仉云燕为师,竟然舍得献出祖传宝贝,这份心若是辜负了真叫人不忍。

    仉云燕瞧着钟以士,意思是问她该如何决处。

    钟以士道:“收徒之事你自拿主意,塔子爷的祖传宝贝却不能要。”

    仉云燕爱着那把刀,既然得不到宝刀,他年纪轻轻的收什么徒弟。道:“塔子爷,以年龄论您是云燕的长辈,我岂敢做您的师父。既然有缘,咱们就做个朋友吧,云燕愿意教您一路实用的拳法……”

    塔子爷听她这样说,急道:“道行深浅不在年龄,师门传承我是懂得的,不入师门怎敢领受师父的技艺。”

    说着话塔子爷等人将仉云燕簇拥进屋,硬按到椅子上,纳头便拜,磕得额头见了血丝,可见其心之诚。

    此人有些像赵凳,都是直肠汉子,只认自己的理,认准了便将心交出去,完全没有患得患失的顾虑。

    塔子爷再次将刀奉给仉云燕。仉云燕抽出刀,欣赏一番,走到院子里使了一套刀法,搁到桌子上道:“塔子爷,你们这些朋友仉某交定了,刀不能要,你好生收着罢。”

    “师父,我要这刀有何用,在我手这等粗人手里白瞎了,您一定要收下。”

    钟以士道:“既然头都磕了,再不认账便没道理啦。云燕,你便在此指点塔子爷等人功夫,我随宜公子办完事回来寻你。”

    今日正是沈同在肃王府当班,宜公子引着钟以士来见,沈同已接到何少白的书信,对钟以士很是亲切。

    沈同与何少白关系甚密,两人曾一同参加武举殿试,沈同中的是二甲赐武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衔,何少白中的是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二人一个留京在巡捕营做领班捕头,一个入军职,后为李鸿瀚选中随往南京。

    在地方总督府当差,远比在京城的油水多,且京城多八旗子弟,人际关系复杂,升迁极难。沈同以为大约是南方乱党频频闹事,何少白想进京躲个清静,既然他愿意来,在京城多个好友对他大有裨益,当然就乐得成全。

    应允下来帮忙,可并非立说立行,沈同还要瞧机会向王爷进言,运气好的话容易成事,运气不好等个一年半载的也未必能如愿。

    沈同见钟以士被宜公子领进王府,大为惊讶,心里说何少白的朋友既然与宜公子相识,何必多此一举求我。

    等宜公子识趣离开,钟以士将认识宜公子的经过一讲,沈同大笑道:“京城虽大,行走路过碰到位八旗子弟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不过宜公子不常出门,能遇到他,钟公子的福缘不浅。”

    钟以士笑笑,将何少白的礼物交到沈同手上,道:“您收好,在下告辞了。”

    “这就回去么钟公子是少白兄的朋友,自然也是我沈同的朋友,何不在京城多待上几日,我明日请个假,陪你逛一逛。”

    “沈捕头公务繁忙,在下就不多打扰了。”

    沈同送钟以士出门房,恰好有客来访,两人立在一旁让行,进来的却是兵部尚书刚毅。

    刚毅押运税银进京,因为耽搁得太久,慈禧太后大为不满,又因瞒报德州遇乱匪劫船,被一些官员和御史上折子参了,慈禧要治他的罪。肃亲王善耆向



第一百零七章 在劫难逃
    肃亲王善耆是王公大臣中的一个另类,表面上看是个老好人,上至总理大臣、六部九卿;下至微末小吏、兵卒百姓,他都待之如春风,示以笑呵呵的面孔。同时他又是一个难得的干才,凡他署理的事务无不井井有条。

    善耆的人缘好,做事周到,因此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将紫禁城的护卫事体交给他。

    善耆在骨子里不赞同慈禧擅权,他认为一国之君是皇帝,太后干政并非国家之福。可他能怎么办呢改变不了现状,又不敢赌上身家性命去和慈禧论个短长,只能隐忍不发,从长计议。

    善耆常与李鸿章讨论国家富强之道,也尽力学习西洋政治,有一套改革吏制的方略,只是不敢端出来,他要等着慈禧归天之后,归政于皇帝时再大干一场。

    眼下要做的是对慈禧言听计从,不与慈禧的宠臣交恶,以此保全自己。比如兵部尚书刚毅,此人虽贪婪无比,却是慈禧最为倚重的权臣之一。善耆不屑与之为伍,可还得处处维护着他。

    一个掌管兵部,一个掌管禁宫侍卫,二人形同慈禧的左右手,他们和睦相处,齐心合力是慈禧最愿意看到的。

    刚毅被参劾,别人不出面替他说话,善耆不能不站出来。

    善耆是正宗的爱新觉罗皇族,十二家之一,有他支持,刚毅的腰杆子便硬气。

    投桃报李,刚毅携了礼物过府答谢,善耆假称身体不适,不出来相迎,由管家将刚毅引至客堂。

    刚毅知道善耆不收重礼,便精挑细选了一对硕大的珊瑚珠子,瞧着不起眼却是价值连城。

    江南一行,刚毅个人的收获比催缴来的那些税银毫不逊色。善耆瞧着血一样红的珊瑚,心里极不自在,有心不收,又怕刚毅多心,只好勉为其难收下。

    两人客客气气地说了一会儿话,刚毅便将话题转到德州遇劫上,然后当作笑话讲道:“王爷,您说怪不怪,世上竟有两个长得丝毫不差的人。”

    “这有何奇怪的,一奶同胞的兄弟姊妹可不就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么。”

    “若是一奶同胞的两个人自然不奇怪。下官在德州见到一个女子,原是被革职的巡漕御史之女,方才在王府里,下官看见一个公子,这两个人风马牛不相及,却长得一模一样……”

    “有这样的事不知你说的是本王府里的哪个人。”

    “此人并非是王爷府里的人,而是来访友的,好像是宜公子的朋友。”

    肃亲王府有规矩,不许外人擅自入内,宜公子本就是客,他怎能引外人进来呢。善耆不悦,道:“哦,宜公子的朋友倒未听说他交了朋友。”

    “那位公子是沧州人,沧州离着德州不远,因此下官难免生疑,请王爷不要怪罪下官多嘴,外面的形势比京城乱上百倍,下官担心不明身份的人闯进京城生事……”

    善耆怎能不怪,心里说你管得好宽,竟然管到本王头上了。

    “你莫不是怀疑有乱匪混入本王府里了吧”

    “下官不敢,若真有乱匪混入京城,也是下官的失职。下官是想到德州遇劫,一个女子怎会误上官船这会儿又遇见一个和她长得分毫不差的人,下官着实担心……”

    “你担心什么担心他们本是一个人这个好办,将他叫过来审一审不就是了。”

    善耆说的是气话。刚毅为官多年,八面玲珑,按说不该讲出这种有失礼数的话来。

    刚毅不这样想,他由江南一路走来,深知外头的乱象,不能不多加小心。他和肃亲王一个掌握京城九门出入,一个是禁宫侍卫统领,况且肃亲王府不



第一百零八章 一日师徒
    塔子爷的小院中,仉云燕在悉心传授徒弟们武艺。

    突然做了师父,仉云燕很兴奋,想到自己的师父门下二百多弟子,皆是从空白处教起,历经十数年之功才有今日之盛,他觉得自己很是幸运。

    毕竟塔子爷等人都有一定的功底,不必从头练起,一路拳法练熟,再指点他们一些实战的技巧,拿出去便是武行的好手。

    自从被师父赶出师门,仉云燕无时不觉得孤单,有人肯追随他,对他来讲是莫大的安慰。

    塔子爷在仉云燕面前不能称爷了。他原本并不大,过个这个年节才三十岁,塔子爷是几个一起玩的弟兄们叫出来的。他的大名叫卢向塔,仉云燕便称他老塔,什么师门规矩,仉云燕不讲那些,亦师亦友,难得大家在一起玩得自在。

    卢向塔下面按年龄排开,依次是王老实、王大小、张家欢、徐腾等人,都比仉云燕长几岁,家境都不好,不是卢向塔把持着,这些人便是混迹街头的小混混。

    他们个个身材魁梧,有一把子力气,再练熟了拳脚套路,在京城找个安身之处并不难。
1...282930313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