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让你窝心
轻易放过这些人,赵昺又觉不妥,杀了一批人是让他们知道叛国是要掉脑袋的。但这些罪不至死的人也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不弄的他们倾家荡产,也得元气大伤,失去翻盘的能力。而那些掉脑袋的家眷也不能放过,两边已经成了死敌,必须采取措施,省的蒙古人回来的时候他们又当还乡团……
“殿下,已经封城五日,城外的柴草无法入城,城内的人又无法出城采樵。各行首肯定殿下开城放樵。”各项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次日各司首脑再聚帅府商讨下一步的工作,潘方首先言道。
“事关民生,本王以为可以寅时开城。日落闭城。”赵昺想想言道,城门总关着也不是事,现在该抓的都抓了,梁雄飞一气跑到了英德府,没必要封城了。
“殿下。首恶皆以处决,逆产亦以移交转运使及常平司,逆属如何处置还请殿下决断。”高应松起身言道。
“逆属皆充军发配琼州,另外收缴的粮食和响应物资立刻运往琼州,由水军和后军随行护卫,转运司和常平司皆派属员前往,便由江大人前往主持吧!”赵昺知道夜长梦多,快打快收,颗粒归仓才算自己的,他看看江璆说道。
“下官遵命!”江璆、刘洙和庄思齐接令道。
“现在提刑司还羁押着不少罪不至死者。大家以为如何处置比较妥当。”赵昺提议道。
“殿下,下官以为这些人罪有轻重,也应分别依律处置,不能一概而论。”应节严首先说道。
“抚帅言之有理,但帅府转移在即,难以一一仔细甄别,留之又会勾结鞑子,不若一并迁往琼州充军。”江璆言道。
“洒家看将他们都弄到琼州也是浪费粮食,不若一刀杀了干净,又能震慑宵小。看谁还敢通敌。”赵孟锦摆摆手说道。
“下官以为这些人多有些身家,又罪不及抄家。不若让他们捐献粮钱赎罪,即可补充军资,亦能给予惩罚。”蔡完义说道
第119章 施恩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议完这两件事,话题便转到对于那些不能带不走的逆产上,殿下已经下令将涉及侵占的田地和房宅返还苦主,但是仍有大量的地产存帐。对于如何处置众人议了几个方案可殿下又不满意,因而便提到堂议了。
“本王以为抄没的良田可以分成几部分使用:一部分田地和宅院赏赐给那些攻城有功和抚恤伤亡的义勇;再拿出部分用于招募军士补充军中缺员;剩余部分可以分给失地的贫民和原租种的佃户,安置军中不便前往琼州的伤病妇孺。至于宅院和商铺则可直接于市上售卖,所得款项用于购买牲畜和农具及招募流民所需。诸位以为如何”赵昺其实很想将这些东西都收入囊中,可蒙古人用不了几天便会回来,转眼又会被别人抄走了,还不如做了人情,让大家说自己个好。
“殿下如此安排甚善,布施于民,即可彰显朝廷的恩德,又顺乎民意。”江璆起身赞道,并暗道惭愧。
那日听了应节严的讲述后,江璆还是将信将疑,今日殿下当众将这么一大笔财产送出去使他心中最后一点疑虑彻底给打没了。想想这些田地足有千顷,商铺上百间,只占地几十亩的大宅也有十多所,即便贱卖也是一大笔钱,他如此安排等于全部拱手送人了。而赵若冈府中就是藏有巨款恐怕也不比一个零头,殿下怎会为那点钱撒谎,看来真是自己多心了。
“殿下仁义为先,真是广州百姓之福。”潘方随后也起身施礼道。
“殿下年纪尚小,言辞还需谨慎。”听到众人一致称赞,坐在一边的邓光荐不高兴了,冷着脸说道,一下将众人弄得悻悻然。
“邓师傅说得极是。也是教导有方。本王初涉政事,而各位大人理政治军经验丰富,颇有心得,还请不吝赐教。”眼见邓光荐给众人难堪。赵昺赶紧打圆场道,又将马屁反拍回去。众人见殿下如此也只能连称不敢,但大家心中都很受用,连邓光荐也撇了撇嘴角,而他才是里子、面子全有了。
接下来又议了招募士子。征辟贤士前往琼州效力的事情,大家都以为很难,因为那里一直被人视为传统流放之地,即便想去也会因为名声太恶而拒绝。随后赵昺再次强调此次筹措的军粮必须能达到十万人两年之用,只能多不能少;另外铜、铁、皮革、硝磺、战马和船只等军用之物是多多益善,将抄查的金钱消费殆尽也在所不惜。
众人对殿下所言十分不解,不知为何要筹集如此之多的物资,纷纷质疑。而这些只有应节严最为清楚,他知道殿下是在为最艰难的日子做准备,一旦如其所言蒙古人迅速平定内乱转而再行南下。便会彻底清除反抗势力,琼州也不再是独善之地,获得物资补给的渠道将被截断,尤其是粮食等军用物资获得将更加困难,那时便是有钱也难以换来东西。
可这些事情殿下又不便言明,应节严只能以局势若是恶化,以保证朝廷撤离所需为由搪塞过去。最后他又通报了军中有军兵私自外出生事的几个案子,虽不是杀人越货,妇女的大罪,可影响了帅府军的声誉。已自上以下都给予惩处,并赔偿了受害者的损失。他再次强调各部一定要严加约束士兵,不要因为小恶不惩,酿成大祸。届时人头落地悔之晚矣……
“殿下,请留步!”
“哦,瑞州先生,可是陈佥事病情又有变化”议事完毕众人散去,赵昺刚想离开,听到有人喊他。转身一看原来是陈则翁
第120章 奈何
小姑娘一句话让赵昺尴尬万分,闹了个大红脸,这些日子自己忙着审查公文,会见臣属,他都是一言九鼎,底下人也是毕恭毕敬的请示、听命,接触的人也多为成人。而他干的也是大人的活儿,底下的人更完全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孩子看待。这让他产生了种错觉,忘记了自己还是个孩子,而那小女孩只一句话便将他顷刻给打回了原形。
“这……也许吧”一向二皮脸的赵昺被问的张口结舌含糊地道。
“淑儿生于辛未年八月初一,殿下呢”小姑娘却不肯放过,一本正经地追问道。
“殿下是壬申年十二月生,却是小了一岁有余!”赵昺身后的倪亮插嘴道。
“住嘴!”赵昺仰着脖子横了倪亮一眼道。
“哼!羞不羞,比我小了一岁,还说我小!”小女孩却不肯放过他,以手指划着脸道。
“这……”
‘噗……’看着能号令众将的殿下被一个小女孩弄得手足无措,倪亮不但没帮忙,反而不合时宜的笑出了声,让赵昺更为不自在。
“殿下前来探病,快将淑儿带下去!”众人都被小女孩给弄愣了,还是陈则翁反应快,发现殿下极为难堪,指着一位下人厉声道。
“伯父,充大人没好人,一定要小心小胖子骗人!”淑儿被仆人拉着扭头又喊道。
“放肆,马上将她送出府去,不得再踏进府中半步!”陈任翁挣下床来,扭脸对妻子吼道,又屈身要拜,“殿下,小女实在是过于顽劣了,还请殿下勿怪。”
“唉,她说的也没错,谁让本王比她年纪小。长得胖呢!”赵昺急忙伸手相扶,无奈的苦笑道,心里也是苦涩,暗骂他娘的老天爷怎么不长眼。偏偏让自己充小孩,被个小女孩欺负还不能还手。
“哼,小骗子!”小女孩经过他身边猛地扭过身子不忿地喊道,把赵昺吓得向后猛地跳了一步,险些摔倒。
“嘻嘻。还是个胆小鬼!”
“淑儿,回家面壁两日,不得让她出屋半步!”女儿三番五次的针对殿下,陈则翁实在挂不住脸了,可当着殿下的面子又不能下手责罚,气得胡子冲天吼道。
“殿下,小妇人代淑儿赔罪了,还请殿下息怒!”陈氏却是吓坏了,花容失色道。她虽出门少,可也听下人们议论说殿下别看年纪小。却心狠手辣,几日间杀人无数,城墙上人头都摆不下了。眼看女儿连番冲撞殿下,想想其所为,不要说杀他们,便是不再为丈夫治伤便要了他们一家的命了。
“罢了,罢了!”赵昺摆摆手道,自己总不能与一个小女孩对仗,不仅丢了身份,还违背了自己两辈子‘好男不更女斗’的座右铭。可也让他有些后悔今天出门怎么没看黄历——犯了小人。
“殿下,今日实在抱歉,下官定会好好管教。”陈任翁挥手赶紧把女儿弄走,又抱拳施礼道。
“殿下。要不今日便到此为止,来日再看。”陈则翁也是一脸惭愧,本来殿下好心好意的来探伤,却被侄女给搅得乱七八糟,弄得殿下都成了苦瓜脸。
“不必了,即来啦。便看看,本王也好放心。”人家一个劲儿的
第121章 投靠
一番闲谈,陈氏哥儿俩对殿下真是刮目相看,他小小年纪居然胸有复国之志,只这份情怀就令无数人汗颜。而其取了广州这繁华富庶之地,却并不贪恋,仍不忘其志一意前往琼州,这种情怀更让人敬服。
“殿下,在下听言府中正在募军,可还顺利”陈任翁突然问道。
“唉,琼州乃是荒蛮之地,世人畏惧如虎,应募者并不踊跃。”赵昺叹口气道。
“真是世风日下,此国破之际正是一报君恩之时,小民却贪恋身外之物,真是可悲可叹!”陈任翁以手捶床悲愤地道。
“切不可如此说,人皆有怜乡之心,故土难离也是可以理解,不可一概而论。此次攻取广州各乡义民群至助军,才可轻取城池,足见他们亦怀有忠君之心。”赵昺摇摇手道。
“殿下真是仁义!”陈则翁感叹道,心中也起波澜,那些小民不肯从军报国,殿下不以为杵,反而为小民们辩解,比那些视民如草芥的官僚强太多了。
“即便他们如此,殿下还下令将抄没的田地分与那些失地的百姓和佃户,他们真是有负殿下一片爱民之心。”这时刚刚参加堂议的郝云通插嘴道。
“殿下,在下想入帅府为兵,可否”陈任翁心中一动问道。
“咝……陈佥事少年英雄,作战勇猛,治军有方,本王早有耳闻,能入我帅府正是求之不得,但如今你已是广东兵马佥事,并不归我帅府麾下,本王只能割爱了。”赵昺一脸痛惜地说道。他倒是真想将其召入府中,想想自己那里一堆老头子,而底下新生一代将领还未培养出来,已经出现断层,缺的就是年轻将领,其只有二十六岁,正好可以填补空缺。
“殿下。在下可以辞去佥事一职,再入帅府军。”陈任翁有些急了,出言道。
“陈佥事,那也不可!”
“殿下是嫌麟翁无能”
“陈佥事。本王拒绝并非如此……本王在甲子之时曾与张枢密副使有些嫌隙,话只能至此!”赵昺犹豫了下说道,“你就在府中安心静养,不要作他想,本王还有些事情。这便告辞了!”
“郝院长,殿下和张副使为何起了争执”送走了王爷,陈则翁问收拾药箱的郝云通。
“唉,此事说起来气人!”郝云通叹口气道,“当时殿下收留了众多义勇,朝廷以存粮紧张为由不予拨付。眼看粮食将要耗尽,殿下便倾尽所有遣人前来广州购粮,好在赶在陷落前买回了两船粮食。粮船却在入港时被郢州军拦截,要强取粮食,被殿下派人夺回。两府因此生嫌。此后张副使又想谋取,被殿下识破诡计,其不但没有沾到便宜,反而被殿下教训了,导致两府进而交恶。”
“哦,还有这种事情”陈则翁不敢相信地道。
“当时我就在府中,此事千真万确。殿下出镇琼州传闻也是张副使一力主荐,其就是存心报复,要将殿下赶出朝廷。”郝云通边说边不住摇头,背起药箱叹着气也走了……
送走了两人。陈则翁让下人收拾了,便将人全部打发出去,又关上门,兄弟相对而坐同时叹口气。他们明白了殿下不肯接纳的根儿在哪里了。陈任翁的广东兵马佥事当初正是
第122章 ‘分赃’
郑虎臣进的内院,王德已经等在门外引着他进了内院的小书房,他发现里面除了王德和倪亮这两个心腹亲信外,还有庄世林。众人相互见过礼,赵昺令人上茶后,屏退左右,屋里只剩下他们几个人。
“郑骑尉,此次攻打广州事务局的情报准确无误,能迅速抓住那些叛逆,查清逆产你们功不可没。”赵昺首先称赞事务局办事得力道。
“属下不敢居功,这皆是殿下调度有方!”郑虎臣赶紧施礼道。
“郑骑尉不必多礼,你们便是本王的耳目,没有你们准确的情报便不能轻取了广州城,本王定会重赏的。”赵昺虚扶道。此次进军广州最早参与的便是郑虎臣了,殿下命令事务局全力摸清广州的兵力配属和物资流通情况,并调查与敌勾结的商贾。在得到确切的情报后,赵昺才下定决心打广州,至于犹豫不决、反复研究只是在敷衍众人,以免暴露意图,走漏消息,给事务局的探子们造成麻烦。
“谢殿下,事务局上下无不感激!”郑虎臣谢道,他知道府中钱一向紧张,但殿下对他们却毫不吝啬。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只要张口都会满足,否则也不好这么快便完成组建并投入工作。
“琼州方面是否已经安排好了”客套完了,赵昺切入正题道。
“殿下,属下在广州事毕后,属下便将五部的大部分力量以为王府打前站的名义派往琼州加强那边的力量,相信他们在殿下到达后会有更为详细的情报禀上的。”郑虎臣报告道。
“嗯,调查要尽量详细,尤其是黎民各硐对朝廷的态度,这将关系到我们能否迅速控制琼州。”赵昺点点头道。
“属下知晓了,稍事便将消息送过去。”郑虎臣受命道。现在事务局已经在重要节点布下了联络点,可以迅速传递指令,交换情报。
“好,我们不日便将撤离广州,而这里也会在不久再次陷落敌手。但广州在此后将是我们王府。乃至朝廷所需物资的重要补给点和财源地,因而要做长远布局,埋下得力之人以备后用。同时要控制几条私路,便于物资和人员的转送。”赵昺又说道。
“殿下。收集情报和控制私路事务局可以做到,但是生财却不在行啊!”郑虎臣想了想有些为难地道。
“生财的事情不必你操心,这个由老庄来做,但这需要你们两局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把东西拿出来吧!”赵昺指指庄世林说道。
“是,这些都是经过属下筛选过的名单。这几位生意虽然做的不是最大,但路子却是最广的,什么东西都能搞到手。”庄世林拿过一本文卷,从中抽出一张介绍道,“这几个是专门做走私生意的,明里暗里都有关系,在江湖上也都有一号;还有这几个家道已经中落,全靠出卖祖产度日,可手里还有一批熟练的水手和伙计。尤其是这位许家的老掌柜不仅十分忠心,且对蕃货十分在行。只怪他命不好,摊上个败家的少主。”
“殿下,这是何意”郑虎臣猜度着殿下的心思想是和自己有关,但又猜不透,小心地问道。
“郑骑尉,这些在名单上的人手里都掌握着些资源,可以为我们所用,但是要用还得
第123章 顺者生
转眼有过了两日,帅府军入主广州城已有十天。此刻城中已经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解除海禁后不断有满载货物船只进入或是离开,各个港口和市场皆恢复交易。城中的大部分商贾们觉得与往年相比生意好做了很多,过去那些垄断市场的不法巨商几乎被一扫而光,杀的杀,流放的流放,给他们腾出了空间,不必再依附他们,自己便可从繁荣的海外贸易中分上一杯羹。
另外大家发现帅府军与其它朝廷的军队有所不同,不仅军纪森严秋毫无犯,且做买卖也十分公平,从不强买强卖。再有帅府军旺盛的购买力也给了他们赚钱的机会,其简直就像一个填不饱的恶汉,布匹、药材、铜铁、皮革和硝磺、战马等军需物资有多少要多少,以致有些物品脱销或是价格飞涨。
令人惊异的是粮食价格却相对平稳,帅府军只购进了相当于市面上大约一成的粮食,这对于存量巨大的市场来说并未造成多大波动,也使得百姓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而让他们兴奋的是帅府开始拍卖查抄的宅子和商铺,这些可都是寸土寸金的好地段。可起初众人还有些顾虑,担心帅府意在敛财迟迟不敢下手,没想到有胆大的,几个外地客商连连出手拍下了码头上最好的几处商铺,且都顺利成交,于是大家都坐不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