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让你窝心
而对于古代海战影响最大的便是风和潮汐。海浪能改变舰船的航向、航速,甚至产生船身共振使船体断裂,破坏海港码头,水下工程和海岸防护工程。小浪利于战船隐蔽接近敌方,大浪便影响舰艇安全航行,不利于登陆作战。掌握潮汐发生的时间和高低潮时的水深是保障舰船航行安全,进出港口、通过狭窄水道及在浅水区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军港码头,水上机场,进行海道测量、构筑海岸防御工事,组织登陆,抗登陆作战和水下工程建设等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鹿耳门之战中,郑成功借助潮汐变化领军顺利通过鹿耳门登陆,造成对荷兰敌军分割包围的有利态势,保证了顺利收复台湾。也许不久后依然会发生的崖山之战,敌将李恒也是利用涨潮的时机率战船从宋军背后夹击。控制了另一条水道,切断了汲取淡水的通路,最终无水可饮的宋军兵丁战斗力锐减,从而间接的导致战斗失败。从而彻底亡国的。
正是由于天气
第135章 筹划
台风在广州盘恒三天后才逐渐减弱悄悄离去,而赵昺则在医药局的药房中也闭关三日。本来他以为制作风暴瓶并不是什么难事,所需的原料不过几种,天然樟脑这个时代想要合成的还没有;氯化铵这个东西自己已经在疫船上做出来了,再做也是轻车熟路;硝酸钾也可以通过提纯土硝获得;乙醇和蒸馏水获得更为简单。
本以为凑齐原料是最为耗费时间的事情,但没想到试制成功却耗费了赵昺三天的时间。风暴瓶制作攻略前世网上比比皆是,可惜的是他只记住了梗概没有细究,但这也怨不得他,谁能想到自己回跑到八百年前来造这小孩子的玩意儿。无奈之下只能试着来,好在手边还有一个成品可以做对比,不至于完全没有头绪。
赵昺先是采用不同的配比制作出多种溶液,发现并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于是又改变几种原料混合的先后顺序,再分别采用不同的配比进行实验。这样一来,所耗费的时间和原料就成倍的增长,绝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容易。他这几天困了就在药房席地而卧,睡上一觉,醒了接着做实验;饿了便让守在门外的小黄门们给自己弄些吃的;累了便在屋子里溜达溜达。总之他拿出了前世搞设计时候的精神,总算找到了合适的配方。
但好事多磨,赵昺忽略了这个时代根本没有玻璃瓶,即便有也是从波斯进口的那种像满是雾霾的琉璃。不过他很快发现药房中有许多盛着各式药丸、药水的玉瓶,水晶瓶,想想能用这些高级货盛放的东西肯定也不是普通药。如今的赵昺也顾不得许多,挑了几个透明度好的将里边的东西倒了,放入自己配好溶液兴致盎然的扬长而去,留下个烂摊子,还有敢怒不敢言一脸无奈的危氏兄弟……
当赵昺走出药房时已风停雨歇。大太阳晃得人睁不开眼,而地上却是一片狼藉,满是残枝败叶,破碎的瓦片,园中几棵有几十年树龄的大树也倾倒在地,看来这风暴不小,足以达到十一级以上了。府中一帮小黄门在忙着收拾打扫杂物,清理积水。看到殿下走过忙着行礼,眼中却平日少了敬畏,多了崇敬。就差拿他当神仙供起来了。
赵昺回到住处洗了澡,换了衣服,又吃了顿丰盛的早餐,觉得精神好了许多。想着自己手中有了风暴瓶,干湿温度计及简易的测风仪,应该可以组建一个简易的气象观测室了。然后再在琼州各处选址建些潮汐观测站,水文站,形成一个覆盖岛屿的网络,便可做些初级的气象信息收集工作。待有了积累,便又可能进行短期天气预报啦!
至于机构赵昺准备暂时挂在事务局,毕竟对于这个时代气象预报还是新生事物,由哪个部门主管也不大方便。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放在身边还是稳妥一些,自己也可以随时‘指导’工作。另外他觉得应该给自己建造一个工作室,医药局的地板太硬了。自己刚长腰芽子都受不了;再有工具也不全,没有工作助手,这都不方便;还有地方要大。自己不仅要搞实验,还得搞设计,试制新器械,否则耍不开。最好御船上也弄一个,以便有灵感时能随时投入工作……
“殿下,抚帅请您前往前堂议事!”赵昺正做白日梦,王德又不合时宜地进来通禀道。
“唉,一入江湖身不由己啊!”被搅了好梦的赵昺当然没好气,可想着这些只能等一切安稳下来才有可能实现,叹着气起身移驾。可当他一进议事厅便觉气氛有些不对,众人都似笑非笑
第136章 救灾
王府现在别看人手少,但人员精干效率并不低,吩咐下去后各司立刻派人前往各处查验灾情,驻扎城外各军也接到命令开始救灾,医药院留守的几位医士也在衙外设堂接诊,免费发放药品。到晚上情况已然汇总报了上来,由于离城较远的地方接到消息晚,措手不及之下受灾比城中严重的多,农田和盐田被毁不少,人员伤亡也较大。
赵昺便又召集诸官商议如何救灾,由于他们是客军,没有权力减免租赋,只能自己筹措钱粮和物资救灾。这次殿下没有像往日那样吝啬,主动从内府拨付五万贯资金,帅府总计司又拿出五万贯用于救灾,这笔钱虽说不能完全弥补灾后的损失,但也能借灾民的燃眉之急。稍后就如何调拨物资、发放赈济做了详细规定,会后相关人员便连夜出城,分赴各处展开工作。
府里的人大部分已经转往琼州,余下的几乎倾巢而出去救灾,府衙一下变得十分冷清。赵昺看了会儿书便觉得昏昏欲睡,可现在大家都在忙,想找个说话的都没有,只能在空荡荡的府衙中闲逛,说实在的他自住自住进来还真没有全部走过,现在就当参观文物古迹了。
“启禀殿下,有众多百姓向府衙涌来,不知予以何为,属下是否派兵拦截”刚刚走过一半,中军统领韩振突然小跑着过来禀告道。
“是饥民闹事,还是府中有人不法激起众怒”赵昺听了有些吃惊地问道,好端端的百姓们上衙门能干啥依照他前世的经验不是上访,多半就是请愿。
“殿下,下官不知。见情况不好便调兵分守府衙各处,未及查问便先来禀告。请殿下暂避。”韩振答道。
“嗯,应大人知晓了吗”赵昺点点头,这韩振还不错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安危,而不是贸然行动。
“下官已经禀告过抚帅,他已前往大门迎候。”韩振说道。
“好,你即刻命军兵全部撤入衙内待命。切不可与百姓发生冲突,更不得妄动刀枪,违者军法处置,本王稍后便到。”赵昺听闻应节严已经前往处置,心中暗松口气,其治理地方多年,经验丰富,定能有办法先安抚住百姓。但他突然想到军兵们都是些上过阵的厮杀汉,百姓们难免有过激行为。一旦激怒了他们起了冲突,伤了人那事情就复杂了,于是他严令韩振约束士兵不能动手。
“殿下,抚帅要殿下先避一避,万不可露面。”韩振却劝阻道。
“本王知道如何做,你即刻去保护抚帅,情况不妙便先将他抢下来。”赵昺催促道。
“是,末将遵命!”韩振犹豫了下答道。施礼后既往前去。
“倪亮,你带几个侍卫随我前去。看我的眼色行事,切不可妄动。”看韩振走远了,赵昺转脸对倪亮说道。他知道百姓们如果不是忍无可忍绝不会来找官府的麻烦,因此他还是决定亲自前去看看。但话又说回来,爱惜百姓可以,却也不想搭上自己的小命。于是吩咐倪亮跟紧自己以防有变。
“殿下还是等等,待情况明了再去不迟,万一……”倪亮对殿下是言听计从,王德却不能眼看殿下涉险,连忙阻止道。
“哪里那么多的万一。你去是不去”赵昺不想听他啰嗦,打断王德道。
“小的当然要随殿下同去,可……”王德知道殿下一旦打定主意,谁也拗不过他,而自己虽一万个不愿意,但又是殿下的总管怎能不去,刚想再争取一下,殿下已经迈开小腿先走了,他只能追上……
一伙人鬼鬼祟祟的摸到前衙却没有听到争吵和喧闹声,退守到衙内的军兵
第137章 只取一文
赵昺上辈子只经历过上百人追着自己上门讨账,还没见识过上百人上门给自己送礼,自然想感受下这场面,也好安慰下前世饱受惊吓的心灵。但上门给人送匾这种事情自己前世也干过,对程序门清。
雇个鼓乐队,领着人,这些人自然是穿着工装,面相朴实憨厚最好,但嗓门一定要大,演技要好,其中当然少不了还要夹杂着几位漂亮的女同志。大家一路敲锣打鼓、高喊口号,高举着匾额,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们去干啥。到了地方人是不能进大门的,先要放上几挂鞭炮,吹打上一通,院里自然有人出来询问。
那嗓门大的就该出场了,大声宣扬着领导的善政,感谢对自己的照顾和帮助,这时门口就已经聚满了热心群众,媒体记者也‘闻讯’纷纷赶到,架好摄像机开始采访。这时领导们闻讯小跑着迎出来大家进去,大家当然不能进去,客气一番就在门口上演一幕感人的戏码,接着自己出场宣读表扬信,向媒体介绍事迹。随后便是将表扬信张贴在大门口,由几位漂亮的女同志送上匾额,领导与大家合影留念,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最后压轴戏上演,大家都认为领导为企业服务很辛苦,为了表示诚挚的谢意送上一个大红包,至于里边有多少钱大家都心知肚明。一番推让后,红包收下大家走人,我出钱你得名利的和谐大戏终场。可每每演完,赵昺都要恶心好几天,因而他不愿意参与这种事情……
事情果然如赵昺所经历的,古今程序都是一个样子,目的就是表示感谢之余,还有希望继续得到关顾。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扛着摄像机、端着照相机的媒体记着。但少不了八卦群众的跟进宣传,很快大家都知道是殿下首先发现了风暴来袭的迹象,从而下令采取措施,才避免了损失。于是大家‘呼啦’跪倒一片,又是表示感谢殿下活命之恩。
赵昺既然来了,当然就要极力配合演好这场戏。表示帅府军就是为百姓谋福利,为国家而战的军队,要上报皇恩,下要对得起百姓。而功劳绝不敢自居,此乃是上天的怜悯,帅府军上下的功劳,风雨无情人有情,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大家如此盛情,那是受之有愧。绝不敢领。
应节严在一边看得是目瞪口呆,他本还担心殿下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会打怵,说出些不合事宜的话,没想到殿下真不愧是出身皇家,不仅举止稳重,且言语得体。说话间又是上前搀扶谢恩的乡绅耄老,又是大礼相还,说话时是慷慨陈词。该哭哭,该乐乐。表情极为丰富,更极具感染力,将在场的百姓说的无不感动涕零……
“上天看顾,皇恩浩荡,殿下有德,乃我广州城百姓之福。飓风袭城才得以脱难,财产无损。为谢殿下活命之恩,今城中各行会,乡绅耄老和百姓筹集些礼物特献于殿下,犒劳府军。还望殿下勿嫌微薄!”该说的都说了,广州船行的会首双手捧着礼单送上,后边的人将准备的各色物品抬至门前,摆满半条街。
“各位员外,乡贤,大家厚意,本王心领。但这些财物实不敢受,还请带回!”王德接过礼单递与殿下,赵昺接过打开看看,上面所列礼物绝不止韩振所说的那些,仅银钱就超过五万贯,真可谓是厚礼了。
“殿下,此乃城中上下的
第138章 肉疼
赵昺循声看去,只见人群中走出几个人,当先一人是个五旬上下的中年文士,风尘仆仆,头上裹着纶巾,身披蓑衣,脚上一双草鞋,裤脚上满是泥点。身后跟着几个壮汉牵着马,背着长刀,显然是他的随从。
“下官广南东路制置使张镇孙参见殿下!”那文士紧走几步来到阶前躬身施礼道。
“哦,你是张置使”昨日还说他需要几日才能到,没想到转眼出现在眼前,赵昺不确定地问道。
“这是下官的印信,请殿下验过!”张镇孙见殿下有疑,想想大家并不相识也不奇怪,便从一个随从腰间解下一个包裹,取出个匣子捧着说道。
“先生,可对”倪亮下去取过递给赵昺,他哪里认识,转手给应节严验看。
“殿下,正是!”应节严仔细看过后点头道。
“张大人到来也不通报一声,本王未及备宴接风洗尘,真是罪过!”这边确定了,赵昺立刻迎下去笑意盈盈地拱手道。
“殿下客气了,下官不告而至,还望殿下赎罪!”张镇孙急忙还礼告罪道。
“殿下,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请张大人进府叙话吧!”应节严跟下来言道。
“张大人请!”赵昺向其介绍了帅府的几位大佬,大家又相互见礼后说道。
“殿下,这还有许多百姓在此,还是先处理公务吧!”张镇孙指指阶下那些不知所措的乡绅百姓笑道。
“本王真是糊涂,不过张大人才是这里的父母官,就请大人处理吧!”赵昺听了笑着拍拍脑袋道。
“诶,下官刚到,不解内情,还是劳烦殿下吧!”这些人都是冲着殿下来的,人家客气,张镇孙怎敢越殂代庖。忙推辞道。
“即便如此,那本王就代劳了。”赵昺也不再客气,这么多人挤在衙门口也不是事,他便将为首的十几位乡绅耄老,连带各行会首一并请入府中……
刚才赵昺已经有了计较,不收众人的东西也是有目的的,待众人落座后便开了腔。他先向大家宣布了风灾给广州城造成的损失,并讲了府中救灾的安排,可帅府军撤离在即,他希望将众人捐些钱粮用以帮助灾民。
但此次官府并不参与其中。而是由他们选出公正清明之人主持,安排捐款的使用,负责安葬亡者,抚恤伤者,修补被毁的房屋、桥梁,重建冲垮的水坝、盐田,以求渡过难关。事后由官府出资将捐资者的名姓和款额刻于碑上,立在府衙大门前,以为褒奖。
赵昺如此安排等于将进贡给自己的钱用于灾民。并不需要他们另外出钱,而那些捐资者即得以善名远扬,又给王爷留下好印象。这样的好事大家如何不肯,纷纷表示愿意效劳。当下便在殿下和诸位官员的见证下推选出五人来办理救灾事宜。赵昺当然又是赞赏一番后才将他们亲送到府外,那是给足了众人面子。
送走了这些人,赵昺再回堂中与张镇孙叙话,这才搞明白怎么回事。原来张镇孙接到旨意后便会同王道夫和凌统以制置司的名义开始征缴税赋。招募士兵,收编散于各处的散
第139章 悄悄的走
景炎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更鼓敲过两遍,广州城早已关闭的水关再次开启,泊在内港多日的御船悄然离开码头,没有万民箪壶相送,没有锣鼓鞭炮,更没有百官长街相送的热闹场面,伴随他们的只有单调的浪潮声和水手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御船和随行船只依此通过水门与外港中杨帆待发的大队会合,出珠江口向西南方向驶去。
“抚帅,殿下真让人看不懂了,此次不但将府库里的钱粮全部留下,还命下官将近期市舶司收取的税金也全部转交给了广东转运司。”潘方苦笑着说道。
“是啊,虽说钱只有二十多万贯,可我们来时整个帅府的家底都没有这么多,殿下就那么一句话便都给了他人。抚帅得跟殿下说说,虽然现在宽松了些,但也不能这么个花法儿!”庄世林也忍不住抱怨道。
“抚帅,当初我们来时偷偷摸摸地取了广州城,如今走也是悄默声地离开,洒家怎么觉得咱们帅府军来去都跟做贼似的。”赵孟锦也不住摇头叹气道。
张镇孙来到广州后次日帅府便与广东制置司开始交接,殿下不顾挽留随即搬出广州府衙迁往它处办公。而殿下也并没有像此前所说的那样将府衙中所有的家什当做战利品搬走,反而按照入城初府库的账册补足亏空才办理移交。帅府各司离开时,殿下下令除个人随身物品和文档外带走外,衙中旧有之物及重新置办的一些物品尽数留下,全部交给广东方面,使其入驻后根本不需要另行布置便可开始办公。
随着广东军陆续到来,帅府军尽数撤出广州城,各防地也依序移交,军营中一应物品也依例皆转留给他们,而后全军集结于城南原敌赤马探军旧寨。殿下如此安排。不说广东方面惊叹不已,连帅府诸官也十分不解。过去大军移防无不尽搜刮之能事,能带走的绝不留下,带不走的也会转卖他人,能给后来者留下座空营就算对得起他们了。
东西给了就给了吧,而接下来的事情更让帅府众人心中不愤。即便不说广州城是帅府军打下来的,就凭殿下当朝亲王、天下兵马副帅的身份,地方上就得远接近送好好的招待,离开时也得送足仪程举城送别。殿下可好,在今日傍晚闭城后才下令全军登船。二更后开赴琼州,严令不准惊扰地方。
张镇孙等一干人等也是在应节严代王爷辞行,并请开水关时才得知殿下要率军离开。可这深更半夜的哪里来得及准备,只能亲领广东几位主官赶到码头送行,双方离别只有几杯清茶,几声珍重而已,帅府军和殿下就在这沉静的夜晚中悄然离开。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应节严听他们发完牢骚悠悠地说道。
“抚帅这是何意”赵孟锦打仗是把好手,可毕竟读书少。听了有些摸不着头脑地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