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让你窝心
因宋州是赵匡胤的龙潜之地,所以真宗景德三年宋州升格为“应天府”,取“顺应天命”之意。后于大中祥符七年,又诏升应天府为南京,与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共为北宋陪都。升格后在商丘修建宫室,建设宗庙,奉安了太祖太宗和真宗的御容。
宋在都城及一些重要地方多建有神御殿,但多数只有一位或两位皇帝的御容,而南京同时奉安了三位圣君,由此可见在诸宗庙中占据着原庙圣祖殿的重要地位。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宗被女真人掳走。高宗赵构奉太后懿旨在应天府筑坛登基,可称帝不到半年,迫于金兵强大的军事压力,不得不迁都杭州,与金国隔江相峙,开创了南宋。随之金军大举过境,应天府失守,后曾在金末短暂收复后,又陷于蒙元手中。
不过商丘出了两位‘开国之君’,其重要地位依然不失,若是赵昺再次收入手中,正可彰显自己‘中兴’之功。但是商丘距离盱眙尚有七百里之遥,若是沿运河孤军深入即便收复商丘,而周边的重镇仍处在敌军之手,很容易被截断后路,坐守孤城也难以长期坚守。
因而赵昺在次日又发布诏令,命陈凤林兵出山阳,渡过淮河攻打下邳,取得前进的桥头堡,并阻挡蒙元水路敌军顺河而下;又命都哥率兵五千出泗州沿淮河向西攻取符离,阻敌出援寿州;同时严令禁军第二军都统刘志学加紧攻城,采用一切措施尽快收复寿州,保护大军的侧翼,并伺机渡河北上收复淮南……
“诸位以为如何攻城”刘志学接到圣旨后,立即召集众将议事,商讨如何尽快攻取寿州,但是半天众将都沉默不语,他只能出言问道。
自他率部出芜湖北渡长江后一路向北攻击,由于两淮敌军主力皆被皇帝用计吸引到江东,镇守地方的只剩下屯兵,他们形同本朝的州军,编制虽大却多少不一,上万户统兵七千人,中万户统兵五千人,下万户统兵只有三千人,主要用于维护地方治安,缉拿匪盗,战斗力并不
第1175章 不死不休
刘志学考虑着众将的话,同时思索着如何破城。寿州城池略呈方形,城周近十五里,高二丈八尺,城底宽六丈至七丈,顶部宽一丈三尺到三尺。墙体以土夯筑,外侧包城砖,并修有城楼和瓮城。又因为淮河水患严重,为了防洪,西侧城墙自城门两侧将墙垣改用石块垒筑,后又以石条加固。
另外寿州城又采用与其它城池不同的垒砌方式土坡战城。此种做法的特点是内侧不包城砖,且不修上城马道,而是用土修成斜坡。这样的设计,在战斗中士兵即可以隐蔽于城下躲避敌军石和弓弩的攒射,减少伤亡,又能在战斗开始后由斜坡直接上城,在短时间内能够使大量士兵快速展开投入战斗。
再有寿州城城壕深阔,南有淝水西有寿西湖北有淮河,三面有江湖环绕,水面宽阔,成为天然的屏障,只有城东便于用兵。入元后,从理宗绍定五年到度宗咸淳十年的四十多年间,蒙古军曾先后五度攻打寿州城,但是皆无法破城。
刘志学也明白要在短时间内攻克这座坚城,传统的攻城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寿州城作为一座府城,城内人口众多,储存的物资丰富,可以不依靠外界做长时间坚守。且己方兵力号称三万,但根本无法做到将城池围的水泄不通,此为城中有水门与外界相连通,没有水军助战,他们也无法控制水道,阻挡他们的往来。
其次己方远来,缺乏大型攻城器械,仅凭简单的器械是难以逾越高耸的城墙,而火炮对厚重的坚壁同样无能为力。采用爆破手段,城基为巨大的石条垒砌,仅凭锹镐是难以做到的。挖掘地道,不及三尺就会有地下水涌出,同样是白费力气。
强行攻城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那不仅要承受惨重的伤亡,还因为地形所限,他们只能选择从东城一面展开,无法采用正奇相互掩护的战术,与敌硬拼。可敌人却能集兵力于一处作战,而不需四面防守,并可弥补兵力上的劣势。
此外他们也并不是没有想过将敌诱出城外予以歼灭的战术,可敌军在伏击失败后就学乖了,无论如何就是不肯出城。而坚固的城池及历次大战中守城的成功,也让守城的敌将,甚至城中的百姓皆相信寿州城是不可能被攻克的,因此煽动城中军民,制造混乱,引发动乱的方法同样无法实现。
“今日准备器械,明日强行攻城!”刘志学想了良久,又扫视了一眼还窃窃私语的众将拍案道。
“都帅,强行攻城必然伤亡惨重……”一师师长严峰听了一惊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陛下严旨命我部迅速破城,歼灭盘踞淮南的残敌,以掩护大军侧翼,没有什么可是!”刘志学不待其说完便厉声打断道。
“都帅,我们缺乏器械,强行攻城必然会造成重大伤亡的,难以再战!”二师师长周复看都统似已经下了决心,赶忙劝道。
“从军之始,就应明白时刻准备为国捐躯,本帅在入了帅府那一天,早就将命交给了陛下,为国为君战死沙场,死的其所!”刘志学看向众将道。
“都帅,末将等非是贪生怕死之徒,只是想死的值得,而不是想做无益的牺牲!”严峰见都帅眼露鄙夷之色,起身敬礼瞪着其道。
“无益的牺牲”刘志学冷哼声道,“你们之中也有人出身帅府军,当知陛下彼时仅有六岁,大家在那个年纪只怕还撒尿和泥,上树掏鸟。但陛下又做了些什么他本可以跟在太后身边锦衣玉食,却毅然舍弃安逸的生活前去琼州那荒蛮之地,与众人同甘共苦,食白饭穿布衣,亲临锋矢引军作战,直至今日尚是如此。”
“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富有天下,自可日日笙歌,美酒佳肴,谁又能说些什么。可陛下牺牲安逸的生活,御驾亲征亲领大军北伐,爬冰卧雪,风餐露宿,甚至独领一军深入敌境腹地。而身边只有不足千人的卫队,余者皆是刚刚收编的随时可能复叛的降军,只为吸引敌军注意力,为我们攻略淮南赢得战机和时间,难道他不知危险吗”刘志学也站起身双手扶案对视着其,见其低下头又道,“陛下深谋远虑,心藏奇谋,只怕比我等都更明白其中蕴含的危险。但陛下为了大局依然甘冒奇险,难道尔等的性命比之陛下还要高贵吗”
“陛下乃是天上的日月,末将不过是萤火之光,怎敢与陛下相提并论!”严峰听了倍感羞愧,低头道。他们这些将官都是早年投入帅府军的老人,对陛下的事迹自然十分清楚。
“都帅,陛下也曾言,为将者要珍惜士卒的性命,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而寿州城池易守难攻,强攻之下必然会造成惨重的伤亡,末将只是想请陛下宽赦数日,以便做好充分准备再行攻城!”李挺觉得气氛尴尬,起身解释道。
“如此而言,汝已有破城良策啦”刘志学扭脸看向其问道。
“末将……
第1176章 百炮轰城
现代人受影视剧的影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攻城作战模式是:敌人一来,防守方立刻关城门,然后就是一顿放箭扔石头或者倒热油;而攻城方就是拿个梯子就上,好一些的就配些投石机。其实虽然这些场景是古代城市攻防战比不可少的形式,但真正的战斗却要复杂的多。
首先攻防战不会像电视剧中那么草率,而是有着严格的部署。守方要侦察敌情,清查储备,准备并制造各种守城工具,派遣信使联系周边援军。而守城武器也不只是弓箭礌石和热油必备的三件套,蒙元在攻取中原和对中亚的征战中,不仅学会了使用攻城器械,也学会了使用守城器械。尤其是在蒙元攻陷江南后,接收了宋朝的降军,也一并继承了遗留下来的各种武器装备。
城市是周边抵御的政治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军事要塞,在一般的城池中皆会设立武库,储备大量的军械以备战争。而作为府城更是如此,宋朝武库中不仅有常用的刀枪弓箭盔甲等军械,还有床弩抛石机五梢炮七梢炮等远程重武器。此外火药箭蒺藜火炮皮大炮等各种火器也会大量储备。另外也会布置像水缸水桶唧筒麻搭等消防设备,用于防备火攻。
总之,一个城中的武库就像杂货铺,凡是能用于战争的物资,上至最为笨重的抛石机,下至一根皮绳都不缺,且数量会很多,尤其是处于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据说在元末明军攻陷西安时,城上还摆放着百多年前宋代制造的百余架床弩,由此可见武备之丰。
寿州千百年来这里一直都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在这片土地上,曾出现过多次“落日照大旗,马鸣风箫箫”的惊世之战;更有无数响当当的名字于此地成王败寇。有史为记的就有著名的东晋时在寿州城外八公山下,淝水河边发生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
秦灭楚时两军在此决战,秦王嬴政终破楚国都城寿春,而完成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大业;刘邦项羽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据八公山断了楚王项羽的后路,逼其败走乌江,自刎以谢江东父老,终成汉室大业;“赵匡胤困南唐”的故事至今还流传在寿州的街头巷尾。
作为一座屡毁屡建的城池,历朝历代也都进行修缮,寿州也形成了以楚王城为基础的王城,内城和外城三道城防,所以在周边要点失守情况下,这座城就是最后一道防线。而攻城也不是影视剧里那样简单,先要清除周边据点,然后才能到达城墙下面,也不是在底下搭个梯子架个投石机就可以了。双方还会爆发激烈的投石机对战和土工作业。真正的攻城战,比影视剧中复杂得多,也惨烈得多。
在宋军渡江北伐后,主力被抽调一空的两淮自然无力抵抗,因而第二军一路北上还算顺利,直到进至寿州。得到消息的元军早已进行布置,双方在城外进行了一场伏击和反伏击之战后,由于兵力和战斗力相差悬殊,失败的元军便放弃外围的争夺,转而依托城池坚守等待局势的改变。
刘志学则是一边扫荡城周的村镇,肃清小股抵抗力量,一边进行侦察。而获得的消息显示,元军退守城池后,立刻征调丁壮,发放武器备战,仅一次性就拨付了出弩火药箭七千只,弓火药箭一万只,蒺藜火炮三千只,皮大炮二万只,分造五十三座战楼,准备不测。又给木杆铁枪一千条,盔甲三千副,分发给上城守御军民。并发铁蒺藜三十箩。又造了大麻搭五百四十副,竹唧筒一千一百副,城上放置水缸五百只,贮水以防不测。
刘志学在进入帅府前只是一个低级军官,参加过与蒙元的攻守战,自然清楚其中的残酷。所以在侦知寿州敌军已经做好完善的准备后,他也犹豫再三,打算采用长期围城的方式,或在打造好器械之后再发起攻击,以此来减少己方的伤亡。
不过小皇帝的一道圣谕让刘志学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作战计划。对于仓促攻城,众将也是反对的,建议向陛下禀明实情,请求延后攻城。但是刘志学毕竟不是当年的小军官了,而是独挡一面的高级将帅,不能再只是考虑自己小集团利益,却是要顾及整个全局,因而毅然说服众将执行陛下的命令。
说是仓促,其实刘志学也竭力在短时间内做好了准备,打算在器械不足的情况下以火器来弥补不足,对敌进行沉重打击后再发动攻城,以此来减少士兵的伤亡。他们集中了军中所有的大小火炮,根据前期的侦察情况划定了各自的射击区域及打击的目标,又据火炮的射程和性能布置了阵地。
在劝降失败后,中军升起了高有数丈的瞭望塔,观通哨居高临下将城中的情形尽入眼中,他不断的
第1177章 出人意料
猛烈的炮火持续了半个时辰才渐渐停息,风吹散了硝烟,此时雄伟的东城楼已然坍塌,冒着熊熊大火,难逃成为废墟的命运;城垣上搭建的战棚等防御措施几无完好,帷幔燃烧后的灰烬犹如黑色的蝴蝶在风烟的催动下漫天飞舞;至于投石机和床弩几乎没有发射便被摧毁在阵地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战力;而守城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的散布在城上,脸上还带着震惊和绝望。
‘咚咚咚……’鼓声骤然响起,士兵的呼喝声也随之响起,待命攻城的兵丁们开始集结,并向城下运动。随之城上又涌现出蒙元兵丁,他们一边忙着扑火,一边纷纷隐在城垣后弯弓搭箭准备阻击攻城的士兵。而同时大批协防的丁壮也纷纷上城,抢救伤者,清理阵亡者的尸体。同时修理毁坏的防御器械,搬运滚木石,补充被炸毁的作战物资。
‘轰轰轰……’正当城上的蒙元军民有条不紊的清理战场,准备抵御宋军攻城时,城下集结的宋军士兵却停止了脚步,而炮声又骤然响起。愕然间,铺天盖地的炮火已至,在城上城下炸响,城上的人瞬间便被火光和硝烟吞没。此时他们明白过来了,宋军这是在使诈,故作攻城状来吸引他们上城,然后再突然发动炮火急袭。但明白过来也已经晚了,上城的军民死伤多半,逃下城的人也是人人带伤,城外却传来宋军的大笑声。
刘志学十分明白战争的目的就是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和后勤补给,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因此他定下计策,在炮击后以进军鼓声诱使敌军上城防守,然后再次实施炮火打击,杀伤敌军士兵,消耗其守城力量,以减少攻城时受到的阻力。
这次炮击不仅迫击炮参加了轰击,连前沿步兵配置的百子铳和奔雷铳也加入其中,这些发射霰弹的炮虽然威力,却杀伤面大,反而能取得更大的战果。而威远炮也改换阵地,在临时堆砌起的几与城墙平齐高台上平射,并加装霰弹。飞射而出的弹丸也可轻易洞穿盾牌盔甲,中者几无生还可能。
接下来,宋军又故技重施,诱杀守城的敌军。这就像一个难解的死局,若是不上城,敌军可能会顺势发起进攻,夺占了城头。可若是上城,谁又能保证宋军此次不是弄假,且上去了就回不来了,与送死无异。如此以想见那些被催着上城的士兵心里阴影面积有多大,毕竟死的滋味也许并不难受,若明知是死却还要去的滋味肯定是生不如死,士气为之大降。
几次反复下来,蒙元守军也学聪明了,不再往套里钻,而是每当宋军炮击停止,只是遣少数敌兵上城察看虚实,大部分兵力则伏于城墙之后待命,却不再一窝蜂似的冲上城去。城内的变化被望哨看在眼中,以火炮去轰一个人,宋军还没有奢侈到如此地步。
但宋军的炮击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反而更加猛烈。刘志学知道以攀登城墙的方式攻城,不仅需要反复争夺,付出极大的伤亡,也会拖延时间。而城门向来是城池最为薄弱的地点,因此他决定集中力量攻破城门,所以在全面压制城垣上的敌军同时,集中数门威远炮轰击东城门,又令以火箭炮向城内射击,以进一步打击敌军的士气,引发混乱,为攻破城门赢得战机。
既然每座城池的城门是防御最薄弱的环节,攻城也会是以城门为重点,守城也想当然的也会以城门为重点。于是加强城门的防御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古人便在城楼的左右两侧建有城墙与相对应的城楼和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在城门处形成了一个个向外突出,称为“瓮城”的封闭区域城,起到即把城楼的防御线外移,增强了保护城楼安全的双重作用。
瓮城的城门不会与正门相对,而是需要绕过一个弯才能进入正门,以减少敌军的冲击力。人员和物资入城就必须就通过瓮城门进入瓮城后,再经城门入城,反之是通过城门瓮城门出城。而瓮城还能起到‘瓮中捉鳖’的作用,当敌军进入瓮城后便关闭城门,将敌军困在瓮城中,然后自伤而下的给予杀伤。所以瓮城的城门也与常规门扇式对开大门不同。
瓮城的城门是垂直起降的,形如闸门,也就是俗称的‘千斤闸’,作用相当于如今家庭里的防盗门。在城门后两三米的地方,修有一道宽半尺左右的石槽,这个石槽就是千斤闸起降的轨道,直通到城墙顶端,白天城门开启时,千斤闸就被收到城墙顶端。这样战争来临时就可放下千斤闸关闭瓮城门通道,用来防守阻挡敌军入侵,也不怕敌方利用火攻撞击等手段进攻。平时可以吊起,开通瓮城门通道,便于是城内外的物资出运人员交通往来。
&n
第1078章 烈焰焚城
城中大火熊熊,刘志学几次派人试图进入城中,但是皆被逼出。他只能下令暂缓入城,而此时即便在城外也感受到热浪扑脸,整个寿州城池仿佛都在燃烧,上空火红一片,浓烟在空中激荡盘旋,犹如一条火龙在空中飞舞,升起落下火星四处迸溅,甚至落到了城外。
刘志学意识到城中之火已经无法扑灭,且很可能还会殃及自身,而己方阵地上摆满了火药,士兵身上也皆携带着弹药,一旦遇火就会燃烧爆炸,无法控制,于是下令后撤三里待命,只遣哨探绕城查看情况。午后大火依然没有熄灭的迹象,反而有愈燃愈烈之时。
傍晚时分,哨探回报城中有人跳城逃出,被我军俘获。刘志学急忙令人将逃人带到帐前亲自讯问,只见被被带来的十数人皆是衣衫褴褛,头发眉毛皆被烧焦,看不清本来的面目。且这些人皆神情呆滞,眼神中带着惊恐,话都说不清楚。
刘志学令人送上食水,又安抚了一番才再次询问。如此才知,战斗开始后城中守军在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士气极为低落几近崩溃,全赖守将以死相胁和开出重赏才没有立时崩溃。而助战的丁壮们同样死伤不少,不断有人趁乱逃走,起初还有兵丁拦截追捕,后来已是无人顾及。
待后来火箭炮轰城之时,四处飞落的火箭弹引发了火情,起初官府还组织人灭火,可随着起火点的增多根本扑救不及,火势渐渐失控。而火箭弹的轰击也让城中大乱,人们四处躲避,扑火也陷入停滞,于是乎火势蔓延,已经无法扑灭。至后来城中已如同一座火炉,人们纷纷逃到水塘边躲避,却被拥挤入水淹死者甚众。
避无可避之人便涌向城门,试图逃到城外躲避,但是为了防止攻城,四处城门皆已经被封堵,一时无法打开,又遭到守军拦阻,许多人被射杀不少。而急于逃命的人哪里还顾得上,纷纷向前拥去,竟然将守城的兵将冲垮,但数不清的人被踩踏而死,人们依然前赴后继攀爬而上,以致尸体堆积如山,几以城门齐高,竟然将路都堵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