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让你窝心

    “唉,你们过去紧张了,朕说他们的炮不行就是不行!”赵被侍卫们几乎架了起来,脚不沾地地前行,让他十分无奈,“你们听他们的炮声沉闷,再看发射后烟雾也很大,显然是火药的质量不行,威力不足,即便飞到这里能砸破帐篷就不错了!”

    “陛下,心疼下属下吧,即便伤了陛下曾油皮也是属下的罪过,待上了船陛下再观战不迟!”谭飞有些无语了,这个时候陛下还有心思研究敌人的火炮。

    “再看他们炮兵发射的姿势和转换阵地的情形,也能判断出他们的火炮身管短,射程和命中率都不高,又是发射实心弹,杀伤力有限。诶,你们这是干啥,朕会走……”赵跟众人解释着,但忽然惊叫起来。

    “请陛下登船!”谭飞本就心急火燎的,可陛下依然不在乎,他却是明白陛下不在乎可以,而自己作为侍卫营统领的职责就是要保证陛下的安全。所以虽然赞成陛下的吩咐,可还是那句话事有万一,敌军的火炮不需有多高命中率,便是有一发乱飞的流弹就都够了,因而直接上手,抄起陛下的双腿将其抬上了船。

    赵常年习武,可身边的侍卫们也不是庸才,况且人多势众,哪里挣的开,只能无奈的任大家将自己抬上了船。他刚刚站定,随行的侍卫们也快速登船,不等整队御舟就收起了跳板,起锚收缆,桨橹齐动离开了码头,根本不待他说什么。

    ‘轰、轰、轰……’

    ‘砰、砰、砰……’这时传来一阵爆响,接着在御舟附近的水面上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水声,随之溅起几根水柱。大家都意识到,这是敌军在向御舟集火射击,可惜他们的火器威力不足,难以触及,否则真能伤到还站在甲板上的人。可如此也把众人吓了一跳,加速出了水寨向深水中驶去。

    “南朝小皇帝已被击伤,乘船远遁了!”

    “南朝小皇帝已被击伤,乘船远遁了!”

    “南朝小皇帝已被击伤,乘船远遁了!”……

    “嘿嘿,这蒙元领兵之将还有点儿意思,知道以此乱我军心!”枪炮声过后,又传来一阵北方腔的喊声,赵听了却被气笑了,但也不得不佩服这蒙元的领兵将领。

    要知道无论古今在战场上,主帅阵亡或是逃走不仅使指挥中枢失效,部队陷入混乱,也是极为影响军心的大事,否则也就不会有专门针对主帅的‘斩首行动’了。而在古代的军事体制下,主将的阵亡或逃离战场对于战争的影响更为严重,更不要说皇帝逃走了,这足以使在通信手段极为落后,短时间内难以验证真实性的各部发生混乱,进而导致大军崩败。

    不过赵却并不大担心,毕竟御前护军是精锐,且军纪森严,即便主帅阵亡,没有主将的命令依然会坚决执行命令,并不会一听到消息就即刻崩溃的危险。再者,谁都知道陛下久经战阵,经历过比这更危险的情况都多,怎么会在众军的保护下却轻易被敌军击伤呢!

    “升起皇旗,昭告各部,陛下平安,转上御舟指挥战斗!”谭飞却是不敢大意,立刻命令在御舟上升起皇旗,表明身份,并告之各部陛下平安。

    “给朕轰他们,居然敢造谣朕临阵脱逃了!”而赵这时却愤愤然地道。

    “陛下,那边的敌军尚未全部入网,现在将他们歼灭,不会让路上之地逃遁吧!”谭飞这时建议道。

    “哼,朕若是不发声,他们还真当朕被吓跑了,这只能让他们更加卖力的赶过来!”赵冷哼声道。

    “是,属下遵命!”在旁迎候的郑永立刻传令下去。

    起初因为战斗发生在军营中,




第1208章 事无万全
    赵昺在御舟上观察着整个战场,虽然距离稍远看不真切,但也能了解战局的发展。在那日发现有敌军探营后,他便心生警惕,在加强防御的同时也令在符离前线的倪亮加强对敌侦察,看其是否有什么异动。很快其便发现蒙元敌军在大肆征搜船只的情况,便将情况上报给行营。而水军也发现有船只在大营附近湖面出没,且在营周也有不明身份的人试图靠近大营。

    在接到各方的报告后,赵昺基本就可以断定敌军企图袭击己方后军大营,目标无外乎是囤积在零壁的粮草和自己这个头号‘侵略者’。获得敌军的意图后,他并没有惊动敌方探子,反而频频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内,而暗中却展开了布置。粮草辎重是二十万大军作战的保证,赵昺自然不敢等闲视之,也不会用此冒险。

    俗话说‘狡兔三窟’,在军事上其实也同样适用,在选择营地时,非特殊情况主将皆会挑选数处预备营地,然后从中选一,但同时还会建一个备用营地,以便有变时可以及时转移。所以他立刻启动应急计划,趁夜暗将漕船分批悄悄转移到备用营寨,而将旧寨当做诱敌的香饵,在外人看来一切如常,甚至行营都没有移动。

    两面作战最大的弊端就是兵力不足,当前留守零壁大营的兵力为御前护军的一旅两团和御前水军及担任护航的内河水军一个分舰队,兵力在一万五千左右,再便是数千随军民夫。而分兵两处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兵力不足,但是也不可能从前线抽调兵力,因此这场反偷袭作战就是看米下锅。

    不过赵昺并没有主持此次作战,由于在零壁御前五旅兵力最多,旅率罗大同职务最高,便由其进行组织反偷袭作战,其他人为辅。而他只是作为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此次作战,对如何分配兵力和组织防御,乃至反击作战皆不干涉,更不会提出具体的建议。

    “陛下,这股蒙元敌军作战十分凶悍,兵力已经损失七成以上,还依然能够组织进攻,实乃在近几年作战中少见!”在旁随扈的谭飞也时刻关注着战场的变化,当看到潜入大营的那股敌军在攻击行营失败后,虽然损失惨重却依然不降试图突围的情形,不禁啧啧有声地道。

    “嗯,蒙元的侍卫亲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不愧是亲军之名!”赵昺也端起望远镜顺着其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股残兵已经陷入重围之中,已然是突围无望,但依然在左冲右突寻找己方防守上的漏洞。若是不谈立场等其他,只论战斗精神确实令人佩服。

    在前世赵昺混迹各种军事论坛时发现曾有个说法,在古代的冷兵器战争中,一旦兵力伤亡一成就会崩溃,损失三成依然能坚持战斗就可称谓精锐。由于这个说法流传甚广,且言者言辞凿凿,以致他也深信不疑,来到这个时代后初时也以此为标准进行估算。

    但是在经历过一系列的战斗后,赵昺就对这个标准产生了质疑,因为在蒙元交战中很多战例皆是经过苦战,而敌方损失三成、过半依然死战不退的情况十分常见,在千人规模的战斗中伤亡过半,乃至战到全军覆没的情况也多次发生过。

    如此让赵昺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经验之谈’。他以为从宏观上讲同一个王朝的军队前期和后勤的战斗意识及战斗力会有很大的差距。而宋朝数次反侵略战争面对的对手除了契丹外,皆是以冗沉之身面对女真、蒙古这样的新生政权,从而出现数千人被敌人几十个人追着打,对战之时稍有损失便会崩溃的情况发生。

    赵昺当前面对的蒙元军队虽然已经出现颓势,但也只是与其全胜时相较,因而其出现高级军官贪腐,追求享乐等诸多原因导致战斗力下降,可必定底蕴雄厚。其次蒙元自立国开始就四处征战不止,长期的战争也锻炼出来一支善战之军,不但有着诸多精于指挥的军官,也有着大量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而这点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军队皆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军官作为传递命令的网络负责将指挥官的意志传达到每一个士兵那里,作战时下级军官的阵亡就意味着不能排布成预定的阵型,不能执行预定的作战计划,然而一小部分低级军官的阵亡不会影响大局,因为还有别的下级军官兼顾指挥,或是有上一级的军官越级指挥。但若是随着大规模的低级军官的阵亡,无人指挥的士兵无法发挥出集体的力量,从而依然会产生溃退。

    所以他的理解是:古代军队由于技术的落后,需要更多的下级军



第1209章 好大的火
    为了整个歼敌计划的顺利执行,主持作战的罗大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侵入大营的敌军‘肆虐’,而不能妄动大军围剿,只能派出小股部队围追堵截,将他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当其发现这股亡命之徒居然将行营作为主攻目标时,又担心皇帝有危,慌忙请陛下上船‘避难’。

    不过在此时陆路来袭的敌军已迫近大营,且来袭敌军的兵力超出了众人的预估,便又将预备队皆投入战场,使得留守大营的兵力匮乏,好在水路敌兵大部被歼,使之后援乏力,才得以用少量兵力控制住局势。但是这股敌军甚是悍勇,明知突围无望还在垂死挣扎。

    突围的敌军在丢下重伤难以行动的士兵,打光了所有的弹药后开始突围,整个过程可谓悲壮。他们以手中的冷兵器居然突破了宋军的火枪阻击,冲进阻击阵地与对方展开肉搏。御前护军中的官兵也皆是精选的百战之士,训练有素,也以刺刀与敌拼杀,将敌堵住难以寸进。

    为了打开通路,一些敌兵点燃身上携带的火蒺藜冲进人群,不惜牺牲自己生生炸开一条路。但是他们依然难以突破宋军的层层阻击,于是他们化整为零开始分散突围,并在营中四处放火制造混乱,借此突围。可他们终归势单力薄,多数被宋军围住歼灭,而如此也牵制了己方近千的兵力来围剿这股顽敌。

    “陛下,前方来报,侵入大营的敌军降了!”谭飞向陛下禀告道。

    “降了”赵昺放下手里的望远镜,扭脸皱着眉问道。

    “陛下,据来报的信使说敌西路军达鲁花赤贺惟贤杀了主将请降!”谭飞看着陛下的脸色回禀道。在侵入大营的敌军发起最后的突击时,陛下便令移舟西岸,这已让谭飞心生不安,他弄不明白是陛下不满仗打得稀松,还是因为觉得这股敌军败亡在即,不值得再浪费心神。可他心中更偏向于前者,毕竟不过区区数百敌兵,在己方预知并设下埋伏的情况下,仍让敌军在营中横冲直撞多时,还迫使皇帝上船避难,无论谁也不会高兴。

    “哦,达鲁花赤杀了主将,居然还有这种事情”赵昺有些好笑地道。

    “是的,陛下是否要亲自问话”谭飞见陛下似有不解,赶紧问道。

    “不必!”赵昺听了沉吟片刻,转而道,“立刻令田琦接管此人,对此战前后详加讯问,速报朕知。并严令所有知情者不得将此消息泄露,同时严密搜索,务必将潜入营中的敌军尽数清理干净,不漏一人!”

    “是!”谭飞答道,立刻下去安排。他只知道田琦是事务局的人,但是此人神秘兮兮的,深居简出,虽同在御前当差,却与难见一面,人前也从不多言,仿佛一个透明人一般。当下陛下却将审讯之责赋予其,让他不得其解。而封锁敌达鲁花赤杀将投降的消息也让其不懂,此时不正应当令其招降来袭敌军吗可他知道规矩,不该问的就不能问,不能说的也绝不能露出一字,即便有疑也得埋在心底。

    军情、战报不断的由快船送到御舟之上,让赵昺对当下的这场战斗有了基本的了解。来袭的陆上敌军在到达大营附近后,并没有多做停留,而是立刻展开攻击。宋军则佯装不敌向后退去,将敌军引向西营,然后暗伏在外的宋军杀出截断敌退路,把敌军围住。

    领军的玉哇失在后军被截断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己方的计划泄露,而奔袭作战精髓就在趁敌不备,敌一旦有备则是必败之局。因此他即刻放弃原计划向来路突围,但是此时已晚,且地形极为不利。西营的位置正处于一处凸入湖中形似半岛之地,正可庇护水寨。按照计划他们夺下西营后,便可协助水路友军夺取水寨,焚毁漕船,可此时对于元军来说却成了绝地。

    由于西营近邻湖泊,营边皆是大片的滩涂,现在正是枯水季节,湖滩看似干燥,其实下边皆是烂泥,人可以在上行走,却不能走马。在组织多次突围未果后,宋军在炮火的掩护下收缩包围圈,逐步挤压敌军,迫使他们退入湖滩。而元军前时侦察时由于时间仓促,又靠近宋军大营未能靠近仔细勘察,加之现在天黑不查,在进入湖滩后战马皆被陷住。

    “报陛下,敌军弃马退入苇荡之中,现在天光未亮,情况不明,大军难以进入。罗都统令各部团团围住,待天明再行进入围剿!”经过近两个时辰的激战,枪炮声渐渐稀落,又有战报送到。

    “唉……”赵昺听罢却叹口气。

    “陛下为何叹气”谭飞见状问道。

    “苇荡浓密,可藏兵十万,区区几千人进入便如泥牛入海。且其中河汊纵横,四通八达,待天明之后去哪里寻,敌军早就溜走了!”赵昺苦笑着将战报掷于岸上道。

    “如此属下立刻知会罗都统,命其即刻展开围剿!”谭飞也立刻醒悟,建言道。

    “苇荡中地形复杂,你打算派



第1210章 是否正确
    这把大火烧的可谓是惊天动地,空中的浓烟遮天蔽日,熊熊火光二、三十里外都清晰可见,而燃烧后的灰烬飘飘洒洒铺满湖面,即使周边十数里也有黑灰落下,就像是天降了一场黑雪。直至两日后下了一场雨,烧了一天两夜的大火才渐渐熄灭。

    宋军大营虽也遭波及,但因为早有准备,并未造成什么损失,可营地已经暴露不易再留。而当时火势太大,人员无法进入,赵昺下令留少数战船和骑兵在外围监视,捕捉逃出的残敌,全军转往备用营地,重新下寨。而他则暂时留在御舟之上。

    “陛下真是好手艺,这才半日便钓了这么多鱼!”罗大同在侍卫的陪同下上了御舟的后甲板,见小皇帝正在钓鱼,其光着脚,两条腿卷着裤腿耷拉舷外,头上戴着一顶大斗笠,身上穿着件小褂,若是不明真相,谁能知道这农家打扮的小子会是手握亿万人生杀大权的皇帝。而在其边上的几个大木盆中盛放着十余条大鱼,目测小的也不下七、八斤,显然收获颇丰,他连忙上前笑着施礼道。

    “非是朕手艺好,实在是湖中的鱼傻,见饵就吃!”赵昺扭脸看了其一眼,脸上波澜不惊地道,“战场打扫完了,你是来向朕报捷的!”

    “禀陛下,今日属下遣兵进入苇荡,里边敌军遗尸无数,可是皆被烧的面目全非无法分辨,大略点检约有二千余具。侵入营中之敌大部被歼,得首级八百余,俘敌五十余人。水军在昨日天明后搜索湖面,又俘获失散的敌船二十余艘,俘敌四百余!”罗大同面带喜色地报告道。此战不仅保住了粮草辎重,还歼敌三千有余,这战绩说起来也算不小了。

    “嗯,成绩还算勉强。”赵昺点点头,将鱼竿交予身边的小黄门站起身,然后又看看今日所获道,“挑几条大的,收拾干净,朕亲手烹煮为罗都统及诸将庆功!”

    “是,属下也是很长时间没有尝过陛下的手艺了!”罗大同听了兴奋地道。时间不长,除了值守的官员外,罗大同将旅中的统制以上官员悉数召集一起上了御舟,将刀枪等违禁物交予侍卫暂时保管后,在小黄门的引领下登上御舟的顶甲板。

    但见此时的甲板上已经支起了两口大锅,郑永已经在边上收拾几条大鱼,其是疍人出身常年在海上生活,收拾鱼获十分在行,刮鳞、破膛极为娴熟。而谭飞在旁劈柴、生火。小皇帝则挂上了围裙切葱、拍蒜,准备调料。而大内总管王德正刷洗盆盏,连御前办的几个人也是忙着打水、煮茶,摆放几凳,搭凉棚。

    “快、快、快……自己找活干,否则有饭吃,没酒喝!”诸将见状有些发呆,从前这些人皆是高高在上的人物,他们只有仰视的份儿,而此时却都干着杂役的活儿,实在让他们难以相信。而罗大同是老营出身,又在小皇帝身边当过侍卫,眼前的情形却是熟悉又亲切,连忙卷袖子招呼众人上前干活。

    “这……”众人听了确是有些发懵,他们虽然也是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即便也曾帮过厨,但是在家中是从来不会进厨房的,更不要说那些出身俚族的人了,嘴里答应着却是无从下手。

    “呵呵,你们这些人看样子就没下过厨,去那边喝茶吧,否则也是帮倒忙!”赵昺扭脸看着众人的囧样,挥挥手笑道。

    “陛下有事尽管吩咐,我们怎么好……”

    “去吧,你们尽歼来袭敌军,乃是功臣,等着吃喝便是了!”赵昺看他们拘谨的样子,点点罗大同言道。

    “那属下就受之不恭了!”罗大同瞪了眼一帮不知所措部下,有些恨铁不成钢,将如此亲近陛下的机会丢掉了。但也只能无奈领着一帮部下,协助一边同样不通厨艺的御前办一班人支搭凉棚,这些活儿对于出身行伍的他们倒是擅长。

    “陈主事,还是我来吧!”这些杂活本就没多少,十几个人七手八脚就做完了,他们便聚在凉棚下席地而坐等着开饭,罗大同见陈识时将煮好的茶拿上来,急忙起身道。

    “不必客气,我也只能做些煮茶端水的事情,不比诸位能上阵杀敌,只要不嫌就好!”陈识时拦了下,示意其坐下轻笑着道。

    “谢过陈主事了,我们皆是粗人,哪里懂得品茶,反而糟蹋了主事的美意!”罗大同确是笑着道。他知道御前办这些人皆是陛下心腹幕僚,且皆家世高贵,而这陈识时的父亲乃是户部尚书,叔父是兵部尚书,其也是前途无量,自不敢轻慢。
1...487488489490491...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