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0年做游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曾启动
而这个人,曾启居然认识,就是年前见过的智冠的副总裁薛文凯!
曾启连忙走过去,恭恭敬敬的说:“薛总,你好!”
薛文凯看看曾启:还是有印象的,毕竟大家吃过一次会,还听了曾启讲述制作网游的PPT(参见第四、五卷)……
薛文凯说:“是小曾啊,风闻你们的《原始时代》做的不错啊,把我们的老对手“花意国际”打的落花流水,是你的主意吗?”
当年新浪游戏制作论坛有个说法:“为人不识薛文凯,做了策划也无奈。”
意思是被薛文凯夸过的人,才有资格做一个好游戏策划。
如今的曾启,当然不是一两句好话就会飘飘然的,但心里还是很欢喜。
曾启说:“薛总太高看我了,我连去智冠做游戏的机会都没有!”
薛文凯说:“你写的项目是很有意思的,可是我们王老板已经开始做《金庸群侠传OL》,你说怎么可以开一个新项目的?”
曾启当然明白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也不想就这个会聊死的话题继续,赶紧说网游的事情。
曾启客客气气的问薛总:“我是替我们公司寻找代理游戏的,不知道薛总有什么推荐的吗?”
不等薛总说完,马上接着问:“莫非薛总今天来这里,也是找代理游戏的?”
薛文凯笑了指着韩国主管和展台:“我们已经代理了他们的游戏的台服了,价格很公道,产品很不错,游戏名字很长,英文名是‘The Tales of Mir’,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米尔的奇怪传说’,王老板说了这个名没法推广,我们已经改名叫做《奇传》……
一语激起千层浪,曾启指着边上屏幕的《奇传》,问薛文凯:“是这个吗?”
薛文凯扫了一眼说:“当然不是。然后薛文凯对着韩方的翻译说:“你们怎么把《奇传1》拿出来卖了,这压箱底的东西能卖出去吗?”
韩国主管不好意思的笑了,翻译回来的话是:“游戏虽然老,但是很完整,拿去赚点饭钱。”
薛文凯对曾启说:“他这里展示的是《奇传1》,我这个严格的说应该叫做《奇传2》,但是台湾地区有没有见过1,我们就把《奇传2》叫《奇传》直接运营了,王总连代言人都有计划,绝对闪瞎你的眼睛!”
曾启完全搞糊涂了,这到底有几个《奇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九章 版本迷局
9 版本迷局
关于《奇传》的版本和背景公司。
薛文凯简单的讲了来龙去脉。
话说亚多事是韩国比较资深的游戏公司,1998年他们就做了眼前这款《奇传1》,制作的负责人姓朴,读“piao”,韩国人姓这个的很多,《奇传1》在韩国不冷不热的运营,赚了点小钱,但是没什么太大影响,那时这个中国网络也不发达,更没人代理。
去年年初,在韩国政府支持下,很多知名的游戏制作人也出来创业,这位朴先生就从亚多事出来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叫御么哒。
亚多事给自己的制作人朴先生投资了一笔钱,占了40%的股份,有一个条件是朴先生的下一个作品要亚多事代销,智冠代理的就是朴先生的《奇传2》,这件事是亚多事谈的了,协议早就签好了。
曾启大概明白了,忍不住请薛先生:“薛总,能让韩国公司展示一下《奇传2》吗?
我十分想看看,对比《奇传1》,《奇传2》游戏,画面提高了多少?我们和贵公司未来,可能会有业务合作!”
薛文凯对翻译说:“这位年轻的先生也是同行,他想了解下我们代理的《奇传》,未来也许会有业务合作,可以给他展示一下游戏吗?”
翻译跟亚多事的负责人说了几句,负责人表示没问题,然后又说他们没有带《奇传2》的演示版本,有个PPT可以给曾启瞧一下,韩文的,看看图片的。
于是在韩国亚多事主管商务的三星笔记本上,曾启终于看到了游戏的界面图片
浓重的黑灰底色的创建人物界面:
游戏主界面,左下角是红蓝色半球组成的球体,表示生命和魔法。
右侧显示等级,经验,上面的四个按钮则是游戏的各个功能按钮。
中间则是白底色的对话框……
是它,是它,就是它……
曾启喃喃自语着,入了魔一般,把手伸向了屏幕,有如要被吸进去一
他想到了一个游戏首富的传说,一个庞大帝国的诞生。
曾启本来想直接问代理费用,又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太急,便赶紧收敛表情,装作有意无意的问薛文凯:“薛总,你们都代理台湾版本了,为什么不顺便把大陆运营权一起买了呢?”
薛文凯笑了说:“我们老大王总是很谨慎的人,他说台湾的网游市场没有那么大,大陆的市场已经有很多款这种暗黑的,三职业的网游了,去竞争成本太大,应该……后面是公司机密了。还有个重大的原因,我们评估这个游戏……”
薛文凯压低了声音凑近对曾启说:“实在素质很一般,美术可以,也没有那么出彩,再说这游戏在韩国的市场成绩也很一般。”
曾启说:“贵公司代理这游戏的台湾版多少钱,不是机密吧?我如果代理大陆的运营权要花多少呢,估估价!”
薛文凯笑着说:“实际价格当然是公司机密,对外吹八位数的新台币你也懂得。你想问个低价?我帮你杀价吧!”
薛文凯大声对翻译说:“跟你们老板说,我都买了台湾运营权了,把大陆的运营权打包买了多少钱,优惠些。”
翻译翻过去,韩国主管耸耸肩,摇摇手。
翻译说:“这个游戏的大陆区运营权早就卖出去了,差不多和智冠同时签订的。”
曾启一颗心突然从热水中又掉到冰窖里,难道自己来迟了吗?
曾启连忙问对方:“请问哪家公司代理了,正式签约了没有?”
这个讯问方法是黄老板最近两个月研究《华为的意志》,《华为行动法》等书的理解,里面特别强调:
如果听说单子被人抢了就后退,那是懦夫!
如果听说单子已经签了就认输,那是孱头!
签的什么单,意向单还是最终单,只要最后没结束,一切都可以扳回来。
用《灌篮高手》的话,就是“比赛还没有结束,如果你放弃,一切就结束了。”
韩国主管听到曾启的问题,愣了一下,和旁边的人叽叽咕咕说了几声。
聪明的欣欣悄悄对曾启说:“他们也在确认,是不是给一家什么的公司签了……
韩国主管回答:“这是御么哒公司告知的,他们已经和一家公司达成意向了,具体名字不好说,总之这家公司是韩国在北州的开的公司,很有运营经验!”
曾启脱口而出:“宇智波游戏?
薛文凯说:“我正想说呢,就这几个线索,一猜就知道是这家公司。”
“宇智波游戏”是最早进入国内的韩国游戏公司,他们直接在北州成立的公司做运营。2000年底引入的《黑暗之光》被誉为中国第一款商业运营的网游,一时颇为火爆。
当时著名的《家用电脑与游戏》的几个编辑很喜欢这款游戏,经常推荐下,也加上那时候确实没有什么网游,该游戏就红了起来。
但是这个游戏玩法,设计上都是半成品,比如有一个设定是如果角色死了(由于前期难度高和玩家没经验,很容易死)。角色死后要自己走回新手村,找一名祭司收费100个金币复活……
听起来很正常,要是玩家死的很远,灵魂不一定能找到路回来。
(没有自动寻路,那时真的没有,要凭借游戏里的小地图慢慢摸索着回来)
假使身上恰好没有100个金币怎么办,那就不能复活……
后来官方居然在祭司旁边坐了个npc,只要玩家灵魂金币小于100,点击即可回复成100,然后再去复活。气的有编辑问韩方,直接把祭司复活不收钱不就完了吗?韩方却坚持不这么做!
《黑暗之光》游戏的战斗方式是“战棋”,就是三国英杰传,炎龙骑士团,梦幻模拟战的那种战棋,随机踩地图遭遇敌人,战斗无比漫长……那时候网费贵,网络卡,一旦断线……
总之,《黑暗之光》是中国网游历史中必须书写的一个篇章,以先行和失败在开头的页面里。所以,听到国内很有运营经验的韩国游戏公司,行业人士很容易猜到是宇智波游戏。
薛文凯对韩国人说:“这家公司近况不好啊,我听北州分公司的主管说,他们最近招收了好几个“宇智波游戏”的运营人员,看似《黑暗之光》有可能要关服务器了。”
那韩国主管强自镇静说:“我们自己国家的游戏公司,我们要互相帮助的,他们会按时履约付款并运营游戏的。”
曾启听到翻译,明白,宇智波游戏只是达成意向,还是有机会抢过来这个游戏的!
曾启连忙问:“宇智波游戏付款了吗?如果没有履行合同,我可以出更高的价格来签订。
韩国主管说:“虽然是我们自己国家的公司,我们要互相帮助,他们违约了,我们是可以谈的,你们愿意出多少?”
曾启说:“《奇传1》你们要10万美元,那《奇传2》20万美元合理吗?
对方听明白了,回答说:“那要看分成!”
曾启正准备进一步交谈,韩国主管表示展会今天快结束了,可以明天再细细谈,《奇传》的制作人朴先生会来,他们还有一位《奇传》的技术人员会来。
会场人慢慢散去,曾启感谢了薛文凯的助力后。一行人走出来,外面的天还很亮,曾启让欣欣打车回去,留票报销。
欣欣点点头。突然想起来,问曾启:“曾老板,你给我安排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你说做的好就送我手机的任务。”
曾启一个字一个字的告诉你:“你说今天临时做韩语翻译的,有你的同学,有你认识的,多和他们聊聊,问下分别替什么公司,谈了哪个游戏,代理费用……”
欣欣说没问题,就调皮的掐了一下程博闻走了。
程博闻摇摇头:“你让一个女孩子做情报探子,也真想的出来。”
曾启说:“我就那么一说,谁知道有用没有用。”
程博闻问:“那么我么现在干什么?”
曾启拍拍自己的笔记本包,我的光驱底座在箱子里,回去试游戏。”
程博闻说:“旅馆没有网啊!”
曾启说:“谁去旅馆啊,继续去前天那个网吧,他们有上网服务的,2小时优惠券用完,剩下的花钱吧!”
这样,曾启在银河网咖度过了极其难忘,难受和心痛的一个晚上。
他心痛的不是两小时的优惠卡,也不是加了两个钟头的24元网费,而是自己的原装光驱。一次次的读取今天从韩国厂商那里拿来的游戏客户端光盘,然后听着嘶哑嘶哑的读盘声,装到电脑里,测试。
在单机年代买过一大堆藏经阁盗版碟的人应该深有体会,一个个游戏安装,配置,直到开始游戏,往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和等调试,经常一个莫名其妙的报错,连游戏真面目都看不到。
就算进入游戏,有的盛名难符,有的不合胃口,有的跑不动,有的玩不懂,那是单机游戏最丰富的年代,同样可选择的也未免太多。
好比一个古代人突然当了皇帝,获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要让他亲自全部安装(脱装)挑选一个侍寝的,也够累的。难怪当年汉帝王让毛延寿画宫女像来候选,这说明游戏,女伴第一重要的是外观。
第十章 单刀直入
10 单刀直入
外观是第一重要的!
因此无论会场内还是当下,鉴定游戏的第一要素是外观。如果一个网游连外观都不能让你满意的话,其实没有太多人会关注内涵了。
韩国网游的第一映像都不错,启动画面都很精致。比如一个叫《骑士》的游戏,启动后是3d骑士的旋转方盒,四面每个面都有一个英武的骑士,你以为是个3d游戏,错了,那是封面,进去后的3d效果惨不忍睹,主角是一个多边体勉强凑成的人,其他怪物都是一张纸,建筑也是一张张纸一样的贴在环境里,这显然是基本3d技术都没有掌握啊!
据欣欣qq发来的消息,有家著名的网站很有意向,据说该网站的派来的人对20万美元就能签下这款3d游戏觉得很划算,还跟老板汇报表功,用2d网游的代理金签下了3d游戏的代理,这买卖多合算!
曾启只能认为这些代理商根本不懂游戏,你用买摩托车的钱买了汽车值得炫耀吗,但是你是用买哈雷摩托的钱买了老年代步车,有什么可得意的?
曾启测试的游戏中有相当大一批都是这路货色,有个过得去的外观和启动界面,进去后居然只有一个职业,其它三个职业备注敬请期待(不是三缺一,是一缺三)就连这一个职业的技能只有一个,学会第二个技能,使用的时候居然弹出提示:开发中……
这样的游戏测试了几个后,曾启忍不住仰天长叹,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有这么多残次品,半成品堂而皇之的放到了站台上,开价都是至少十万美元起?
韩国前两年扶植游戏业,韩国游戏玩家在早期电竞比赛横扫千军,电子游戏大赛也是韩国三星公司赞助和举办的,星际争霸的职业联赛如火如荼,高级选手像明星一样受到欢迎,
在宽带建设和网吧普及上,韩国游戏发展也快,带动网游制作加速。有国家出资的孵化中心购买硬件欢迎人员入驻,还有官方购买游戏引擎供开发者学习研究的,很多没有游戏开发经验的年轻人都走入这一行,开发出大量游戏。绝大多数这种游戏没有商业价值,也根本不是完成的版本,于是2001年到2004年,把半成品游戏倾销给中国成为韩国游戏业的热门话题。
先拿一笔代理金,然后慢慢开发,还可以慢慢要钱,中国的代理商们,与其说是被坑惨了,倾家荡产的大有人在。要曾启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
本来就不知游戏为何物,网络游戏单机游戏分不清,游戏机游戏,电脑游戏更分不清的商人要从这一堆良莠不齐的韩国网游中找出精品来,怎么可能,赌运气罢了。
想想看,专门写游戏的记者分不清韩国大宇和台湾大宇的区别,会撰文哀叹仙剑这样的好作品是韩国公司出品,而五年后,最权威的媒体还是把魔兽争霸和魔兽世界分不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