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恶贯满盈重生男[直播]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摩卡滋味
这一派丰景象也让如今一些聚拢在狄丘游学的文人们极为赞叹,纷纷相约一观采花胜景。
住在得胜坊黄豆街的厉老先生便受新结识的友人之邀,去赴文会之约。
“三娘,再给些银钱,这都不够吃一顿酒的,总是让刘贤弟相请,如何好意思。”厉老头瞪着手里不过二两的碎银,有些气不顺。
“你又未赚一分银钱,怎地还嫌钱不够花?狐朋狗友的,不交也罢,得万一……让孩子为难。”
闵娘子麻利地挽起散落的头发,将自家蒸好的“厉家秘方”发糕装到竹篮里,一把塞到夫君怀里,道:“吃什么酒,酒易误事,更误人!与朋友们多吃些我家的发糕罢。”
厉老头一脸黑气地抱着个竹篮,无奈地出了门,口中犹自喃喃念道:“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第151章故交
黄豆街本无名,是狄丘第一条兴建的城内水泥街道。
灰白色状如石、平如镜的长街甫一修好,就算是跟着厉大人时时开眼界、见怪不怪的狄丘民众们,也是叹为观止,轻易不敢踩上去,出行之时贴着街边长长的、盖着石板的阴沟小小翼翼地走路,没过几天倒把阴沟盖石踩烂了不少,还有几个倒霉的跌进阴沟里。
厉大人一看这状况不对,便亲自带着少年团的孩子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踩着军步,唱着军歌从街头走到了街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
这首军歌原出自上人们近代甚么影视剧的插曲,雄浑壮阔,更有渴望杀敌建功的激昂之情,当日听着钟恪一哼唱,厉弦便欢喜不已。
军歌为军魂,更是体现军人气神的乐曲。
拿这首《赳赳老秦》来作为狄丘军的军歌,却是厉弦与上人们再三商议的结果,厉弦在西北盘踞为王,却并未在明面上反了大燕,更未自立国号,无从以“国”之名来号召国人景从。好在西北之地有一大半,原就是当年大秦的所在,始皇一统华夏,二世而绝秦,但作为老秦人的后裔,西北之人心目中多少都有以秦自豪的情结。
以秦自诩,也是从心理底层暗示,我等仍是华夏子民,愿为华夏与蛮胡血战到底!另一层意味则是将西北隐隐与大燕放在了平等的位置,昔年燕赵等七国更以秦为雄……这一番机巧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颂唱老秦不犯忌讳,又透出一股明明白白的雄心壮志。知我心,愿追随者自当景从;知我意,忌惮者也无法以此来攻击西北的不臣之意。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厉弦以王霸之道同行。
在水泥长街之尾,轰轰烈烈、军乐齐歌之中走完全程的西北王,王霸之气大开,高声宣布,此街为民而建,就是让民众们走的,时值豆熟,便以“黄豆”为名,曰:黄豆街。
街边民众热血激昂,多少人热泪盈眶,以身为西北人而自豪,学自厉大人的“鼓掌”声突兀地零散响起,立时便如惊涛拍岸,随着欢呼声响彻长街。
自此之后,每个走在长街之上的西北人,都会挺胸自豪地向外来者介绍,此街名“黄豆”,是我王为我西北民众而建。
后来一条又一条的长街修成,厉大王自然没那闲功夫一一剪命名,可这起名





恶贯满盈重生男[直播] 分卷阅读223
的不成文规矩却悄悄传了下来,于是西北有了棉花街、冬麦街、水车街……
百姓们对此好念好记的街名喜闻乐见,少数风骚文人墨客却是不太待见这等俗之又俗、乡人阿猫阿狗般的土名字,简直糟蹋了此等烧石作泥、以水御泥却又化泥为石的神奇之路,可惜西北王俗人一个,听得此等吃饱饭没事干的酸儒之见,给的反馈意见便是翻了个白眼,依旧我行我素。
厉老头提着新竹编就的篮子,悠哉悠哉走在黄豆街上,默默地注视着平凡人的日常生活。
街头王七新学了一手勾兑甜浆的手艺,兑出来的甜豆浆醇而不腻,配着油炸的饼子果子,一口香酥一口甜香,招揽了不少新客。隔壁的陈三做了两年的咸浆生意,被这一挤兑,绞尽脑汁,弄出来咸豆花,撒了榨菜、肉沫子、葱花、香油在上头,老远便是一阵香气扑鼻,又争回好些客人。
街中小弄里几个孩童正在踢球,这球是用猪尿泡做的,如今狄丘畜牧司已改作了“西北畜牧司”,规模越发庞大,牛羊猪马以万而计,西北之地说是人人吃得上肉,也并不算夸张,猪尿泡自然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
正玩耍间,一个穿着幼护装的妇人匆匆奔出来,一边责骂,一边拎着孩童的耳朵将人拎了回去。西北的妇人们多半都有工作在身,往往不能在家照顾孩子,便会将孩童寄送到托儿所,请幼护照看。这帮调皮孩子这般偷溜出来,回头怕是要挨一番教训。
街上人人行色匆匆,却多是神色安详轻松、面色红润,只因此间可安居乐业,更是蒸蒸日上。
厉老头看着市井百态,有些楞怔神色不定,热血上涌,心潮澎湃,双颊隐隐泛起晕红。
他微一垂眼,眼角却扫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跟在他身后不远处,见他侧头,那人忙装作与街上的摊贩讨价还价。
是隔壁的“游手”成家子,二十郎当的年纪,说是闲来无事的青皮游手,行事却缜密又带军人之气。
厉老头淡淡扫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转过头来自顾自行走,只当眼中无有此人。
不肖子手下的干吏很是不足啊,连这等生手都派了出来,想必是甚么“舆情司”之人吧?
刘子昌约他己时末在钟楼相见,看看街中央石制的日冕,时辰也差不多了,厉老头加快步伐,往街尾拐角走去。
刘子昌是益州人士,士绅之族出身,家中颇有些闲钱,行五,又是个闲不住爱游山玩水的假文人,因而虽是父母在,他也有钱有闲仗剑到处游学。年前听得西北好大的名声,便循着商路来了此地,一见这百般新景、万样新奇,果断是“此间乐,不思益”了。
他虽读过几本书,对经卷典籍却是望之头痛,只爱读游记闲谈与史书,在狄丘偶遇厉老先生,老头稍露了点腹中的文华,便让他惊为天人,引为知已,当下入住狄丘宾馆,三不五时地邀约厉老先生会文谈心,同享佳肴。
只是聊了这些天,却还不知厉老先生名与字,也算是奇谈一件了。每每谈及,老先生便是郁然一叹,似有难言之隐,刘子昌也不再追问,君子相交淡如水,贵乎心,知不知名姓又有何妨?
钟楼高有五层,最顶上一层四四方方,飞檐翘角,角上悬铜铃,风吹铃响如奏宫乐。
顶层四面,每一面都镶嵌了一只若大的圆盘钟,上头画了十二格将圆等分,盘中两根长针自转而走,一长一短,指示“时”与“分”为了更确划分时间,厉大王将时辰一分为二,称为小时,每小时划六十分,每到整点,这大钟下面悬挂的钟摆便会“当当”敲响,声传几里,很是方便了狄丘工坊中工人的上下班。
钟楼便以此钟得名,据说下一步厉大王要将此等形制的钟楼推广到西北各个郡县,统一时制,这可又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西北民众闻之不惧反喜,拍手而庆。
与大燕和以往历代朝廷差遣劳役不同,西北如今虽也征发劳役,但不仅可以以银役,就算是穷人无银去服役的,不但管吃管住管发什么劳保用品,甚至还按工时和劳动强度发工钱!通盘一算,一年仅半个月的役时,都不是什么要命的苦役,每日辛苦劳作五六个时辰,不但省了家中吃用,甚至还能小赚一笔,还上以往落下的饥荒。
是以,如今西北“征役”,不但不是百姓躲着害怕的事,反而踊跃争抢,人人都想寻个轻省些的肥差。为了这事,还闹出几件贪腐案来,立时让厉大王以雷霆之势打压了下去,听说日后还要建什么监察司,以监察官吏贪腐不法。
钟楼四楼是机括和钟摆所在,四根巨大的石柱中间镂空放置着铁木制成的机械,远远看去有一种说不出的规则之美。
这底下几层官府也没浪,以拍卖形式卖了使用权,开出一家别有特色的观景食肆,因为风景别致,口味又佳,这两年渐渐传出了狄丘第一楼的美名,只是这楼虽好,里头的东西却也比别家贵上三分,不是殷足豪富的人家,哪里又舍得来此尝鲜。
刘子昌来了狄丘小三个月,也是第一次上这楼,宴请故交新友。
“刘贤弟,叨扰了。”厉老先生满面惭愧地递上自家婆娘手制的发糕,“这些日子屡受贤弟款待,我身无长物,家中贫寒,也无以为报,倒是老妻自制的糕点,甚是可口,要请贤弟尝一尝。”
“见外了不是?厉老哥,你我哪儿跟哪儿啊?!”
刘子昌笑容满面的接过竹篮子,用力一嗅,口中啧啧有声地赞叹道:“形绵色润,甜香悠远,哎呀!嫂夫人有一双巧手,虽未入口,看这样子就不逊于‘厉家秘制’的糕点了!哎?你老哥也姓厉,与那西北王……咳,岂不是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就称得上正宗‘厉家秘制’了么!哈哈哈!”
刘子昌自觉这玩笑很是有趣,笑得前俯后仰,厉老先生黑着张脸,也只得陪着干笑几声。
“走走走!今日恰好在狄丘遇到位故交,啧啧啧!有这位老先生和您,还开什么文会啊!那帮子酸儒加上我,十个捆一块儿也不及您二位啊!哈哈哈,来来来,我来与老哥引介一二……”
刘子昌一手挎着竹篮子,一手搀着厉老头的胳膊,也不要仆从帮忙,兴冲冲地携手同登钟楼。
钟楼三层临窗的雅座之上,正坐着位花白胡须的老先生,面前一壶香茗,他啜着茶水,出神地望着远方棉田采的景象。
他的身旁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厮,手中拿了把蒲扇,一会儿给自己扇扇,一会儿给主家扇扇,眼珠子四下乱溜,不住往别桌上色香俱全的好菜上瞅,悄悄吞下几口涎水。
听到楼梯口的声响,那小厮转过脸来,正看到上楼来的两人,他眼珠子蓦然瞪大,一声惊呼脱口而出:“厉……”
“咳!




恶贯满盈重生男[直播] 分卷阅读224
咳!”窗前的老先生回过头来,突然大声咳嗽几下,制止了小厮的失言,他脸上浮起一个别有意味的笑容,站起身来,道:“厉……老先生,别来无恙?能在此地看到您,当真是意外之喜,却也是……意料之中啊!”
刘子昌眨眨眼,惊喜地哈哈笑道:“您二位……原来是熟识,故交?!巧,太巧了!哈哈哈!”
厉老先生眼睛微微一眯,缓缓挺起胸,久居高位的显赫威势突地在他身上显了出来,他唇角微微一勾,也轻笑道:“果然是……巧。”
作者有话要说:《赳赳老秦》引用自电视剧《大秦帝国》主题曲,歌虽未听过,但这词实在是激昂,很喜欢。
第152章分忧
一个故交老大人,一个新友老先生,两人居然是老相识,刘子昌喜不自胜之余,张张口想彼此介绍,突觉有些尴尬,他自己还不知厉老先生名号呢!
这位厉老先生与他相交几月,一直是和煦儒雅,今日一见章大人却是突然气度骤变,倒叫他有些凛然,似是见到了什么高官贵人……莫不是,老先生原也是宦海沉浮之人?啧啧!意想不到啊!大约是阴沟翻船、官回乡以至宦囊羞涩?也怪不得羞于启齿了。
“老朽厉子布,归隐乡里,不愿多提往日是非,是以相交以来一直未通名,子昌多多见谅。”
厉昭微微一笑,既然在此地见到了章秉这老狐狸,再隐姓埋名倒让这老儿小瞧。世人皆称厉相,少有人知厉昭之名,更无几人有资格喊一声“子布”,如今说来,倒也不惧怕泄漏些什么。
更何况,厉昭长眉一扬,下巴微微抬起,这片西北之地掌在何人之手,章秉又怎会不知?他倒是该担心担心自己一把老骨头还能不能有机会回乡了。想到此处,厉昭清癯的面庞之上笑容更盛,难也有几分幸灾乐祸,却又诡异的自豪之情。
自家的不肖子,打下好大一片基业,倒是英雄犹胜老子了!
以这浑小子的惫懒性格,往日丝毫看不出他有这等本事,如今看来,这等浑不要脸又知人善用的德性却是肖似前汉高祖……咝,那自家岂不是“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的……那杯羹?!
这些日子来隐隐有些火热,蠢蠢欲动又不敢想的心思,突地被这话浇得透心凉。
长子一向放养,与他不亲,当年远任西北更是几近放逐,再想想被他“大义灭亲”,如今形同陌路的二子……
如今自己也已年过五旬,一群庶子女风流云散,一别如雨,唯有继妻相守,还有什么好不甘的?
厉昭颓然坐下,喊了一声:“酒来!”
“好好,子布兄!哪有什么见谅不见谅的,你当我是朋友,那就不要再提这等酸话!章大人也与您旧识,我就不再赘言多语了,来来来!今日秋高气爽,狄丘丰欢庆,我等也借这喜气,一醉方休。”
刘子昌高声一呼,店家忙拎了本厚厚的图册过来,笑道:“客官,此中是我店几个招牌菜,别有特色,东家大价钱请了狄丘中学的中学生来画的,您看看?”
狄丘这几年开了职业中学,的都是已有小学基本文化的少年,按各人的兴趣与能力分派到各专业,专业目前还不多,仅有财务、医技、工技、农技、美工等廖廖几个,但教出来的学生极为实用能干,各家工坊铺子和农场都争相高薪聘用。
小二一边小心地指着那厚纸本上栩栩如生、带着价码的名菜图介绍,一边又流水介似地报出一串普通常见的菜肴名。等到刘子昌赞叹着一溜点了三个招牌大菜,六七样普通小菜,又选了荤素干果几个冷碟,他这才小心翼翼地将那图册起,指着墙上的酒水牌道:
“客官我家有狄丘最负盛名的粟米酿文王酒、高粱酿的烧刀子,也有清淡些的水酒。茶水虽无新鲜的绿茶,却有用我王府上方子特制的红茶、黑茶,别有滋味,更有解腻助消化的功效,那些羌人们如今没有茶砖简直是连日子都过不下去。您看来点什么?”
听着小二笑嘻嘻又极为自然地说起“我王”的功绩,厉昭和章秉不约而同地眼眶一缩,彼此看了一眼,芒暗隐。
“……那倒是要好好尝尝,文王酒、烧刀子各来一壶,那个甚么黑茶也来一壶!”
刘子昌兴致勃勃地,也不管是酒还是茶,点这又点那,点了满满一单,这才让满面喜色的小二退了下去,根本没发觉两个老头之间的风云暗涌。
冷碟和酒水很快呈了上来,果然颇有狄丘特色,香酥牛肉干、芥末皮蛋、豆糕、凉拌千张丝,样样都是几人未在他处见过的风味。
“这几样都是我王为了让军旅的兵卒吃好吃饱,想尽办法琢磨出来的方子,耐放又好吃,咱们狄丘人都很是喜爱,其他地方可见不着。”
小二一边说着,一边为几位客官倒上澄黄的文王酒,又道:“这酒是我王用麦仁、粟米、谷子、黍子、豌豆等五谷所酿,据说用的就是当年文王的方子,用料到,香醇可口又不易上头,要不是这几年连着丰,官府怕粮食还不让酿呢!如今也要限量,几位客官只得这一壶,再多也没有了。”
“文王酒……呵!”章秉端起酒盏,浅啜一口,眼光扫过厉昭,忽地吟道:“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以先秦诗配文王酒,好!有韵味,更助酒兴。”刘子昌一拍桌子,兴高采烈地喝道,一口饮尽了自己盏中黄酒。
章秉所念为先秦诗《文王》,这一段的意思却是“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对着西北王的老子念这段,其意不言而喻:让你儿子安份点。
厉昭微微一笑,站起身来,眼望着章老先生,也接着颂道:“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这句原意即“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的。”
在大燕的命官之前,西北王的地盘上,吟此诗句却是比章秉所言更为露骨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老子能当相,儿子当个西北王又怎样?风水轮流转,天命也会变,日后,说不得会如何呢!
章秉沉默下来,静静看着窗外狄丘百姓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秋景象,思及来时路上,大燕腹地民生凋敝、灾民奔突,路有饿殍之状……他突地端起自己的酒一饮而尽,花白的胡须上酒水淋漓。
刘子昌干笑几声,虽不知为何念几句《文王》就气氛僵结,还是拎起酒壶为新朋旧友满上,道:“饮胜!”
***
秋时节,汉人粮仓里粮足畜丰,突厥又开始不安份。
突利图汗打




恶贯满盈重生男[直播] 分卷阅读225
了一年多的仗,打得草原上血腥满地,牲畜都少人饲养,部族里的勇士也损伤许多。此时汉人的粮仓丰了,不抢更待何时?突利图汗捏拢融合了几十支零散部族,凑出三个万人队遣发至故陈和大燕的边界打草谷。
燕国大将军刘琦在大燕皇帝的严辞诫敕之下,总算鼓足勇气,领十万大军欲阻敌于镇远关前,却在野战之中被一支突厥万人队打得落花流水,十万大军溃散殆尽。兵败如山倒,他只得领着仅剩的三千兵逃窜回边堡,死守不出,任腹地被蛮胡肆虐。
蛮过如梳,兵过如篦。溃散的败兵如蝗虫一般席卷大燕北疆,哀鸿遍野。
勉强能称得上一抹亮绩的,便是大燕西北突出三千骑,飘忽若鬼,在祁连山前将突厥一支万人队夹击割裂,一点一点蚕食而尽,如此辉煌的战绩震动天下,却无一人敢向皇帝道声贺。
只因这根本不是大燕的骑兵。
有人说这支骑兵是西北王的手下,也有人说这支骑兵是西突厥王子的复仇之军,看到的人都说这几千骑几乎都是蛮人,身上铠甲看上去却似汉人的形制,让人实在搞不清他们的身份。
是以,人人将此神出鬼没的骑称为“鬼骑”。
打了这一场大胜仗,鬼骑便又钻进山岭飘忽不见。
寒露初临,鬼骑的大胡子首领带着他的队伍钻出丛林,回驻地休整。走到自家与阿妹同住的小院子前,却见门旁站了一队侍卫,黑甲军的仲将军竟然也在当门神。
祝刀一楞,继而紧张起来,奔上前去,问道:“出什么事了?!”
仲将军的表情很奇异,他张了张嘴,似有些纠结又有点心虚,道:“……无事,我王在屋中与殊娘子商议,商议……大事。”
祝刀的眉头微蹙,眼睛眯了起来,既说无事又有大事,仲衡这个王之腹心“密友”,这般前言不搭后语的……
“烦请借过。”他胡子微微一抖,抿出丝笑模样,口中说着,脚步不停,坚定地迈进院门。
仲衡动了动,到底还是没拦他,那事当真要做,这位肯定是瞒不了的。
庭院之中,有一棵极大的古桑树,绿荫如盖,厉大王与阿殊正坐在树下品茗闲谈,更准确地说,厉大王正在絮絮叨叨说个不停,阿殊戴着条半遮面的丝巾与他盈盈相望。
她身前的几上放着纸笔,纸上四个墨迹殷然的大字“此生不嫁”。
祝刀脚步一凝,眼中酸涩,继而心中一揪,凛然而危阿殊为何对大王写这些?莫非是拒婚?!
他脚步一疾,快步走到两人面前,躬身一礼,正要开口,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厉大王虽是年轻气盛,这些年来私生活却风评甚好,不但不爱女色,连男色都只宠门外那一位,别说什么欺男霸女,赤禾堡里连母蚊子进出,都要让仲将军分辨一二。而他家的妹子当年虽是容色殊丽、倾国倾城,可如今……摘下面纱可止小儿夜啼。
不嫁?为何说起这等话?厉大王对他兄妹二人恩重如山,他实是不愿有什么触犯之处。
他有些踌躇,正思索着如何措辞,却见阿殊望了他一眼,无声地柔柔一笑,提起笔来,规规正正地又写了五个大字:“愿为王分忧”。
分忧?分什么忧?!
厉大王喜不自胜,咧开大嘴,一连串地道:“多谢多谢!”
他转头眨眨眼,有些尴尬地望着祝刀,笑道:“呃,阿殊她答应……帮我们生个孩子。”
祝刀眼前一阵发黑,他听到了什么?什么?!生孩子,还是“我们”!
他紧咬牙关,颤着手摸向了腰刀。
作者有话要说:先秦诗《文王》译文选摘自百度。
第153章入怀
[殊姬嘤嘤而泣,夺刀横颈,愿与我王共生死,建昌侯感而长叹,弃刀拜主……遂得鱼水欢,雄主出。]
[冠军侯力冠全军,祝刀不能敌,遂以殊姬奉主,媚上屈膝……后得封建昌侯。]
在后世的野史中,对厉大王一这段香艳又惊险的经历,说法千奇百怪,有说是殊姬惑王,祝刀媚上的,也有说是厉王强取豪夺,情人黯然伤神的,不一而足。相同的结果就是,殊姬生下了一代雄主,被奉为太妃,荣安一世。
事实上当时祝刀剑眉一竖,满面黑气,手握刀把杀气四溢,厉弦立时就警觉地往后一蹦,口中道:“你冷静,冷静!听我解释……”
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同一时,在门外贴着缝倾听良久的仲衡,也猛然破门而入,纵身跃在厉弦身前,眼泛寒光,手按长刀,警惕地瞪向欲行不轨的祝刀。
祝刀没有理睬挡在身前的仲将军,他缓缓屈膝跪下,双手高举,奉上长刀,盯着厉大王的眼,一字一顿道:“大王与我兄妹恩深似海,我愿以手中长刀为王建功立业,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纵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但阿姝她半生苦楚,没过过几天安生日子,求大王开恩……”
1...6869707172...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