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平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常叁思
先生得了满堂喝,笑眯眯地继续,他道:“众所周知,任阳县最厉害的风筝师傅,是柏松斋纸扎铺的马老头。这老师傅一年四季替人扎纸,只在开春的时候扎风筝,他的手艺不消多说,年年都是风筝会的魁首,今年自然也不例外,但例外的事,可就叫咱们的马师傅承受不起了,后果如何这里我先卖个关子,咱们话说回来。”
“那拔得头筹的大风筝,正在天上沐天风云露,谁料忽来一阵大风。这风可是古怪得很,任阳历年的风筝会,都是由内行人观了天向和风势,鲜少平地生风,这次的风可了不得,那串活的大风筝承了风力,少说也有百来斤,可硬是被它吹得摇摆打晃倒栽葱。”
“这风筝可万万落不得地,不然会叫天下人耻笑,而且任阳人以风筝技艺为荣,哪怕是天意,他们也要挣上一挣。说那迟那时快,掌线的两名好手随绷放线、随松拽扯,一个前突又一个后仰,那大风筝在天上忽上忽下、左奔右突,啸声凄厉如同万鬼奇哭,听得人心里是直发毛。”
“好在百十个回合之后,掌线人好歹是稳住了局面,风停了,风筝也稳了,众人长出一口气,会上掌声雷动,为这险情,为这绝技。然而,就在这时……”
说书人脸上笑意忽敛,他话锋一转,语速变快变悬疑,多了几分吊人胃口的紧张性。
“人群里忽然有人尖叫起来,人们顺着她的指向看去,只见那几丈高空的大风筝上,嗨!你说奇也不奇,竟然凭空冒出了一具人骸骨,它的手骨在空中动啊动,一个鬼火颜色的‘冤’字,有脸盆那么大,就朝地上压了过来!”
茶馆里霎时一片哗然,其实这故事已经讲了多遍,但看客们还是大惊小怪,毕竟这事太过诡异,人们听一次就要议论一次,探寻这到底是什么玄虚。
寄声在黎昌的时候,天天满街浪荡,这事他听了没有十遍也有八遍了,觉得没意思,便靠在墙根上嗑瓜子。
可李意阑是第一次听,眼神很少离开说书人,一派津津有味的样子。
寄声看他专注得厉害,忍不住嘀咕道:“六哥,你不会真信了吧,什么妖风、骨头写字?那都是狗屁。”
李意阑侧过头来看他,一本正经地问:“为什么是狗屁?”
寄声拍掉指缝里的瓜子屑,做了个掐脖子的动作:“很简单啊,这些骷髅要真是地狱里来的冤死鬼,既然能飞上风筝能写字,干什么不直接出现在仇人的卧房里,照这么来一下,什么仇什么怨不能解决?还需要这么麻烦。这些死人骨头,不过是被人利用的棋子罢了。”
李意阑摸了颗干枣弹给他,夸赞道:“聪明,那依你看,是谁在利用这些故去之人呢?”
寄声抓住小枣,塞进嘴里咔嚓咔嚓地嚼碎了,完全不管什么食不言:“那我要是知道,咱们就不用跑到这里来了,但肯定跟那几个被刻在骨头上讨债的狗官脱不了干系,这是你的事,你到了去查嘛。”
这结论上一任提刑官已经得出来了,就是仍然没查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寄声的推断也是个狗屁,不过李意阑还是点了头,附和说:“有道理。”
留白的片刻过后,说书人开始继续讲述风筝落地后的奇事,才说到那骷髅四肢的骨头上都有刻字,茶馆外头忽然喧哗起来,有人在外头叫道:“不好啦,来人啊,快来救人哪!”
李意阑两人随人流涌出,插进由人织就的包围圈里一看,登时被入眼的血腥场景给震得眼皮一跳。
只见屋檐下倒着一个半身都是血迹的人,胸口不幸被落下来的冰勾划开,血如泉涌,一截肠子从下腹处溢出来,伤口处隐约能看见脏器,他双眼紧闭,浑身痉挛着摊在那里,进的气没有出的多,情况看起来十分危险。
有好心人跪在旁边想帮他止血,可因为伤口太长不知道该按哪里,只好手足无措地举着双手,惊恐而茫然地看着人们。
大伙懵了片刻,有人率先反应过来,喊着“大夫”冲了出去,然后他前脚刚走,后脚人群里就走出了一个中年人,他朝伤者靠近了几步,立刻就吸引了全场的注意。
这人神情严肃,鬓角花白,左肩上挎着个小药箱,是个朴素的医者打扮。
好心人见大夫来了,连忙将位置让了出来,这人也不客气,撩起衣摆就蹲了下去,一边放下药箱,一边伸手去翻伤者的眼皮。
围观者也渐渐止住了交头接耳,既然大夫来了,之后的治疗就该交给他,其余人安静地看着就好,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多时人群外脚步纷扰,紧接着一道呵斥炸了开来。
“孙桥,你这歪门邪道,不要碰他!”
李意阑询声看去,就见分开的人群处走来一名留着两撇八字胡的中年人,他怒气冲冲地指着正给伤者检查的那人,让对方赶紧走。
寄声莫名看不惯这八字胡的颐指气使,立刻就嘲上了:“人命关天呢,不急着救人就算了,还让救人的人滚,真是医者仁心,让人大开眼界,是不是啊公子?”
他嗓门故意没关好,周围一转的人都听到了,左手边的书生约莫是不敢苟同,和事佬地给他解释起来。
“话可不能这么说,小兄弟有所不知,其实不能怪杨大夫如此不客气,主要是这孙桥吧,确实也不是什么正经大夫。”
两人谈论间,书生口中的“不正经大夫”不避血污,隔了层纱布,直接将耳朵贴到了伤者的左心口,此举在李意阑看来,就是医者父母心,他回目光,不解地插了句话:“这位兄台,此话怎讲啊?”
书生:“这孙桥为人孤僻、举止吊诡,在城中人缘奇差。他表面





清平乐 分卷阅读5
以医者自居,实则痴迷于人畜的五脏六腑,最喜欢看血淋淋、开膛破肚的场合,眼下便是了。”
李意阑没想到这医者居然是这等怪人,听完这话再去观察,也许是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感觉那孙桥身上确实有股阴森的气息。
寄声骂错了人,又抹不开面子道歉,只好拐弯抹角地找补道:“世情复杂,看来有时,这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啊。”
撞上这么一出事故,这天过得便飞快,夜里停了风雪,翌日天刚亮两人就驱车赶马,继续取道北上,一路驰骋,两天后堪堪赶在饶临闭城时进了门。
彼时华灯初上,但城门口灯火稀薄,寄声牵着马车,先听见喊声,然后才看见站在城墙下的吴金。
李意阑听见自己人的动静,招呼吴金上了马车,半个时辰以后,五人在秋池客栈碰了头。
吴金是个纯粹的武夫,看见高手他就高兴,张潮腿脚利索,忙活着帮寄声搬行李,江秋萍为人周到,既是讼师也像管家,张罗起两人的沐浴和餐食来。
晚饭过后,小二上来拾完桌子,几人原地不动,还没开始共享讯息,江秋萍定的天字号客房就被人恭敬地敲开了。
寄声拉开房门,众人看见外头站着个鞠着躬的胖子,听他中气十足地喊道:“下官谢才,见过提刑大人,大人远道而来,有失远迎之处,还望海涵。”
看来自己的行踪,这郡守大人是上心得很,李意阑闷咳了几声,客套道:“谢大人客气了,这么晚了还专程过来,此心此意,李某谢过了。”
郡守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见这新官不主动问,只好自己开口了,他焦头烂额地说:“不敢不敢,不瞒大人,其实下官这么晚了还过来叨扰,实在是因为白骨一案,出、出现了新的变故。”
三刻钟以后,李意阑在衙门的牢狱中,见到了他口中的新变故。
寒衣节过后,饶临的监牢就人满为患了。
历时经久的馊霉味在鼻间肆虐,栅栏之后的人或抱怨或谩骂,或愤怒或无力,能心平气和、泰然处之的人很少,但却不是没有。
李意阑甫踏入牢房,隔着重重的圆木障,远远地一瞥,就看见了让谢才头疼的目标。
那是一个眉眼低垂的和尚,因多日没能剃头,头顶生了层黑色的发茬,但皮相并不能掩盖他身上的佛门清气,他腰直背挺,肩批佛门至宝云霓袈裟,阖眼坐在那里的模样,仿佛污秽之地也是净土。
李意阑心里忽然就冒出了一句话:超然物外者,唯圣贤与大能。
“那、那位就是,无功山慈悲寺的僧主,知辛大师。”
第3章牢狱
慈悲寺和知辛,随便哪个都是得罪不起的字眼。
慈悲寺自大瑞第二代起就是皇家寺庙,盛名威望又在本朝达到了巅峰,太上皇高乾因半生戎马,导致晚年噩梦频发,五年前忽见佛主入梦,早起时见到日照金顶,于万丈金光中悟了道,自从投入慈悲寺一心向佛,法号怒安,领职扫地僧。
前太上皇到了慈悲寺,见了这位能掌任十城寺庙的僧主,都得尊称一声长老,更别说知辛肩批七宝袈裟,这法衣在佛门,就好比朝廷的调兵虎符一样,拥有一呼百应的无上殊荣。
而传说中知辛出生在水灾肆虐、石佛睁眼之时,是天命所归的“活佛”转世,拥有十二相中最上等的胜应身,善男信女们慕名而来,几乎踏平了慈悲寺的过门石,可他一个不见,二十多年深居简出,鲜少踏出山门。
本来在客栈听说误抓了这位大师时,江秋萍还不信,知辛怎么说也是有德高僧,何以会被默默无闻地一关就是半个月,可眼下一来,那身法衣和宝相就已经将事态坐了个九分实。
世人皆知慈悲寺长老级别的大师都有皇恩加身,不需要经过三通六传,可以直接上京入顺天府,要是这大师参谢才一状,他这仕途就算是走到头了。
这也难怪谢郡守寝食难安,片刻都等不了,火急火燎地就找上了门来。
江秋萍朝李意阑凑去,耳语道:“大人,大师是贵人,既然是郡守请来的,按理来说也该由郡守来送走,我们还是不要插手为好。”
李意阑废话不多,因此没有落井下石的习惯,他低声答道:“谢大人不是说了么,大师慈悲为怀,说众生平等,疑案未破之前,他该与大伙同等待遇。”
谢才见他们嘀嘀咕咕,生怕他们也深谙推诿之道,临门一脚又将他踢出去的难题给踢回来,按不住地催促道:“大人您看,这……知辛大师,该如何是好啊?”
李意阑咽了口唾沫压住咳意,抬脚走向了僧人的牢门:“我也不知道,谢大人在这里稍坐片刻,我去拜会拜会大师。”
谢才拱了拱手,但也不敢真的落座,他偏头一挥手,冲属下吩咐道:“快去把大师请出来。”
两名狱卒得了命令,摸索着钥匙就跑了出去。
寄声抬脚就走,李意阑头也没回,却冲背后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都不要跟来。
察言观色是人之常情,栅栏后的不少百姓看郡守在他面前都点头哈腰的,明白他是新来的大人,便陆续扑向栅栏,扒在上面喊冤。
牢狱封闭,回音响而嗡杂,谢才本来就烦得很,被这么一吵直接恼羞成怒,威严地吼道:“都吵什么吵,给我安静!”
牢里清净了一瞬,接着喊声更加喧闹了。
李意阑目光过处,看见了许多陈旧的伤口和乌黑的冻疮,下一刻他目视前方,跟抬眼的僧人对了个正着。
知辛在佛门德高望重,不知道的会以为他今年已经七老八十,实际上他还不到而立之年,加上佛门茹素,看起来比实际还要年轻很多。
他面容洁净,眼仁清白分明,若是顶上生发,差不多也该是一名端秀的公子,可黄金白玉贵,袈裟更难披,佛者耳珠上有垂,天生就该是佛门中人。
李意阑停下来,冲他拱了拱手,僧人头颅微点,回了他一个双掌合十礼,接着又阖了眼,手臂自然垂下的过程中将腕子上的念珠握到了指尖。
狱卒打开了牢门,恭恭敬敬地在门口喊:“大师,请出来吧。”
出家人的定力向来高深,和尚充捏着那颗珠子充耳不闻,身体分毫不动。
他上午时说过,等到郡守破了案,确定了谁是案犯,他再与不是之人一同离开,他说话也不如何大声响亮,但狱卒听得清清楚楚,这时请不动他,为难地左顾右盼,频频去看李意阑。
山不就我便由我来就山,李意阑狱卒说:“无妨,将除大师以外的其他人,先请到其他间里去吧。”
这倒是好办,狱卒回身吆喝来几名同伴,一起讲百姓们分散到了其他几间牢房里,原地很快只剩下和尚一人,李意阑低头钻了进去。




清平乐 分卷阅读6
人来人往,这大师都闭着眼,只有指尖的念珠转了一颗,李意阑不知道他念了几遍佛,念的是什么佛。
他在和尚对面盘腿坐下来,盯着对方手里的念珠,等到下一颗捻过的瞬间才开口:“大师能否抽出片刻,与我一谈?”
和尚很快就睁开了眼睛,他道:“施主请说。”
这么近的距离,能看见他虽然被冻得唇色泛乌,但眼底绀青,神色清澈柔和,不像是刻意刁难之辈,李意阑觉察到他似乎只是想与百姓共同进退,不由对这位年纪轻轻的大师多了两分敬意,他笑着道:“大师用过晚饭了吗?”
知辛平静地说:“多谢关怀,用过了。”
牢饭简陋,荤不荤素不素,乱七八糟地混在一处,佛门戒荤腥,他的身份又是今天才被道破,这些天以来想必都是有饭无菜,李意阑并不戳破,只是打通了话题,继续往下说:“牢中阴寒,不是清修之地,不如我送大师离开,这些百姓稍后等讼师问过,我也会一一放他们归家,您看如何?”
知辛合起掌,念珠在他袖间轻晃:“施主坦荡,贫僧信得过施主,只是出家人不打诳语,我已向郡守许下了承诺,待讼师问过后再走也不迟。”
和尚在民间有臭秃驴的美名,万般顽固,一般人根本撼他不动,李意阑不是大罗神仙,而且说多了也讨人厌,闻言不打算再劝,只道:“既然大师坚持,那我尊重大师的意思,有何需求您都可以差人叫我,在下叫李意阑,相逢即是有缘,幸……”
“会”字来不及出口,喉中的瘙痒却涌如狂潮,李意阑岔了口气,不由自主咳得撕心裂肺,他迅速伸手去摸袖筒里的瓷瓶,谁知斜刺一只并做二指的手悄无声息地朝他的咽喉探来,李意阑皮肉绷紧,手臂改道,刹那间就将那只手腕给擒在了手中。
扣住之后他都不用看,都知道主人就是身旁这位大师。
和尚猝不及防,被他扯成了弯腰驼背,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犯了习武之人的忌讳,不过李意阑咳势未止,胸膛里还响着一股破风箱似的杂音,知辛凝会神,忽略了右腕上禁锢的闷痛,用另外那只手在李意阑手臂轻轻拍了两下,然后慢慢地一压,示意他稍安勿躁。
李意阑虽然不明白对方为何忽然摸他脖颈,但对方应该并无恶意,因为空中没有杀气,而且大师反应不及自己,武学上的修为并不算高。
而且知辛最后那一腕子似乎带着某种奇异的定力,李意阑的危机意识平复下来,虽然仍没止住咳,但也配合着没动,看知辛低下头来,若有所思地将右耳贴到了自己的胸膛上,同时,对方头顶的短发硬茬无意间刮到了他的下巴,激起了一阵陌生的痒意。
此生还没人这样贴近过他,李意阑垂下眼帘,忽然发现大师自这个角度看起来居然十分眉目如画,这猛不丁的邪念将他吓了一跳,对方的手腕还被他握在手中,肌理柔软,又因寒冷而批了一层凉意,李意阑心虚地漏跳了一拍,猛地松开了手指,并且不自在地朝后避了避。
知辛正在听他肺腑间的动静,没料他会忽然躲开,便举起解放出来的那只手在李意阑面孔的高度上摆了摆,让他不要动。
也许是禅宗讲求一个静字,和尚干什么都慢斯条理的,李意阑不知怎么又注意到人手指纤……他皱了下眉,干脆将目光拿去看牢房墙上的青砖,坐直不动了。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后,知辛坐正起来问道:“施主的肺脏,可曾仔细看过大夫?”
结合他方才的动作,李意阑感觉这大师除了佛理,似乎医术也颇为湛,真是让人佩服,他笑了笑,简单地说:“看过。”
他胸口曾受过重创,就在有五脏华盖之称的肺部,皮肉伤愈合以后就落下了咳嗽的毛病,这几年越演越烈,虽然大夫个个都说好好调养,但李意阑自己能感觉到,他的元气正在逐渐流失。
知辛见他不欲多说,也没戳人伤疤,只是在心里叹了口气,将两手放在腿上,默念了一句佛号。
此人卫气郁遏、腠理闭塞,百脉之气已断,若无机巧奇遇,怕是见不到明年的冬雪了。
这番交谈停止以后,李意阑很快站了起来:“时候不早了,我还有公务,这便走了,最多再委屈大师两天,怠慢了,告辞。”
知辛没起来,双手合十地点了下头,就当是别过了。
李意阑离开后,狱卒依照他的吩咐,将之前分出去的百姓又带回了原来的牢房,陆续又送了些铺盖过来,人手一件是远远没有,但几人共用一床挡挡风寒却足够了,随行的还有两位大夫,来给那些在寒衣节上抓捕时伤到的人清理伤口,并且在走廊里点了几盆炭火。
谢才嘟囔着说应该给知辛弄个单间,打两床铺盖,再送上几卷经书……时间紧迫,李意阑没工夫也没耐心听他妆点牢房,给寄声打了个手势,寄声会意,一转身将人堵了个结实。
“谢大人您真是太客气了,我们知道客栈怎么走,您留步您留步……啊公务?有公务也得休息好啊,您不知道我们公子啊不能熬夜,熬夜就会吐血,吐了血就会昏迷不醒,昏了那可就查不了案了,明日再会,回见了您。”
谢才追赶不及,又被他唬得目瞪口呆,等回过神那小子和他口中一熬夜就会吐血的公子,已经拐了个弯不见了。
一个时辰后,阴风飒飒,城南义庄。
守庄的老者听见敲门声,掌着烛台起来拉开门一看,外头站着五个男人,他还没问来者是谁,一块冷冰冰的令牌就亮在了他的脸跟前,执令的是个壮汉,他沉沉地说:“开门,提点刑狱公事办案,我问你,自各郡调来的五具白骨是不是存放在这里?”
第4章沉冤
十二月初二,亥时五刻,义庄停尸堂。
室中有种腐烂的臭味,灵幡无风自舞,看守的老人停下脚步,指着墙角道:“大人,这些就是了。”
李意阑顺他指向看去,五具棺材并排齐列,既不发响也不放光,与其他葬具无异,看不出什么妖魔鬼怪的异样气息来。
寄声不想去掀棺材,眼珠子一转,先后使小动作推了下吴金和张潮。
被推的两人顺着手寻去,就见那小厮冲他俩将眼神和下巴一起往棺材那儿一甩,李意阑不爱说话,倒是这小厮整天叽叽喳喳,两人会错了意,还以为这是公子的意思,二话不说上前搭伙,问看守要了工具,砰砰哐哐地开始卸最外侧那具棺材的九根钉。
李意阑见状,不由感叹了一句老父选的人就是靠谱,好些事不需要吩咐就主动上了手,有了这些人的相助,一个月即便紧凑,但应该也能查出些东西。
送葬的九根钉向来钉得牢实,棺材又有人小腹高,吴金使不上力气,跟张潮低语了两句




清平乐 分卷阅读7
,忽然对着棺材说了声“得罪”,手一撑顶部跃了上去,站在上面拉拔起来。
随着他们的动作,挂在棺材侧面的火纸草签晃动,引起了李意阑的注意,他弯下腰伸手捞住,看见上面写了一排竖字。
崇平,许致愚。
这应该是白骨生前的故乡和名讳,李意阑脑中光影一闪,往事忽然被勾起,让他连身都来不及起,就那么陷入了沉思。
江秋萍以为他是发现了什么线索,眉间泛出喜色就要问话,寄声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抢在他开口之前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外人不知道,他却清楚得很,李家一门人都没多大脾气,但都不喜欢想事的时候被人打断,因为人要抓住脑中纷至沓来的短暂闪念并不容易,而那些直觉又或许正是事情的关键。
江秋萍是个聪明人,立刻反应过来,将疑问暂且含在了口中。
李意阑并没注意到这些细节,也没发现什么关键,只是忽然想起了一些家中的憾事。
十二年前,他刚及束发,他大哥李遗也还健在世上。
那时李遗还没当上提刑官,身上担着两西按察使的僚属一职,在西南停留过一段时间,当时他写信回来称,崇平山林毓秀,养出来的人也妙,等到岁末年关他从外头回来,一家人才知道他夸的妙人,居然是个女人。
李意阑的大嫂王锦官就是崇平人,与他大哥相识以前在当铺女扮男装做打手,婚后换上官服,当了李遗五年的护卫。
夫妇俩志同道合,感情也很和睦,母亲却不喜欢这个不安于室的媳妇,王锦官虽然是一介女流,行事确是男子做派,对婆婆只有客气。李遗去世以后,她受不了母亲天天埋怨她婚时不孕子嗣,导致如今夫子两失,于是夜里打了个包袱留下一张信纸,孤身回了崇平。
然后这一晃就是五年,岁月不饶人,他自己也到了黄泉路口,李意阑心中有些惘然,又察觉到耳畔的捶打声似乎停了,他眨了下眼睛,回过神来发现吴金两人已经拔完了钢钉,正喊着声口令一起发力。
棺盖徐徐移开,惹得人心惶惶的祸首之一慢慢露了出来。
由于归去已久、血肉凋零,白骨不腐无臭,对视觉的冲击力比那种土化过程中的尸体要友好太多,有胆量的人做好了准备,一般都不至于大惊小怪。
然而这具白骨却不是寻常的骸骨,虽然来路上已经听江秋萍讲过古怪和特征,可开棺的瞬间,第一眼见它的另外四人仍然是反应各异。
吴金眼珠子瞪大,表情不像是受惊,而是疑惑,他茫然地说:“这是……啥啊?”
12345...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