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身娇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喜糖123
本王身娇 分卷阅读33
。
梁检被这一笑闪了眼,用力捏了下他的掌心,“还笑,没心没肺的。”
叶眼中含着温柔的光,平静地说道:“他们要敢碰你,我就把你抢回西北去。”
刚喝了一口药的郡王殿下险些被呛死,咳得上气不接下气,怒道:“你要上天啊!还想造反不成!”
“随口说说,你怎么还当真呢。”叶拍着他的后背,给他顺气。
梁检低头叹气,愁得喝不下药,叶性格看似端方持礼,但从做过的事就知道,他身上那堆反骨拆下来足够修葺太和殿,十岁离家出走跑去喝西北风,三四年不着家门,不孝父不敬祖,荣康侯没打断他的狗腿,那真是亲生的。与还是反贼头目的陆泽合伙,差点炸了西海三卫,力排众议任用有造反案底的陆泽做前锋大将,嘴上都是君臣父子,写得都是道德文章,干得都是离经叛道。这样的叶,那句话可不是开玩笑,他能说就绝对干得出来。
梁检将他的手腕扣在掌心里,敛了愁绪,正色道:“平云,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你都要记着你是为何而战,你手中兵戈所向何方,守护何人。人越是有力量,越是有权利,心就要越柔软,越要明白进非胜,退不败,越要心怀敬畏,行有所止。大将军当胸怀四方,心系河山,视己为公器,为国器,不能放乎私而忘天下。”
叶感觉心底最柔软的恨被揪了起来,一种半酸不苦的味道涌上来,好生难受。梁检的手段再霸道霹雳,心思再诡计多端,却难掩一腔热血灌注的天地脊骨,也正是如此,叶才恨才怕,才会想放乎于私,这样的人怕是从来都没想过全身而退,盛衰荣辱之后,又该如何场?
“没想到,殿下还是个假不正经。”叶的心思被看个对穿,有些恼羞成怒地说道。
梁检在他腰后掴了一下,若有所指地说道:“嗯?将军也是个假正经啊。”说罢,轻浮地攀住叶的肩,“你看,像你这种乡下狐狸,就是没见过大场面,稍微一吓唬就容易炸毛,你说你以后跟了我,会不会被吓秃?”
叶冷着脸,一把拍掉他的爪子,揪着他摁回被子里,“睡觉!”
***
卢钊撑着最后一口气,按照梁检的指示以血代墨,写好遗书,之后就死了个干净。
梁检盘坐在榻上,让亲卫拎着已成深褐色的血书,站远了,眯起眼看着,一脸被恶心到的表情。
经过陆翰林瞎编的语谱,和密信就摆在手边的榻几上,梁检让人了血书,挑起一本翻好的密信,细细看了。
陆翰林可能是第一次伪造物证,写得比较含蓄,有种雾里看花,似是而非的感觉。
梁检想了想,不置可否,其实证物的内容始终不是重点,重点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样的时间,让这些东西出现在皇上面前。
“传笔墨。”梁检扶着榻边站起来,让过亲卫搀扶的手,慢悠悠地走到桌边。
得罪了胡庸医,他每天喝得好像都是十香软经散,下地走两圈好似在腾云驾雾,胸口还是气闷得紧,真不知道这个蒙古大夫怎么治病的。
叶进来,便见梁检坐在书案前,辛苦地写着寸宽的一张短札,密密麻麻的蝇头楷,整齐地码在上面。
梁检心脉之毒未除尽,不耐久坐久站,前边看了有一阵子语谱密信,都是耗神的事,没写一半,额角就渗出汗来。
叶走过来直接抽走他的笔,说道:“殿下要写什么,臣代笔。”
“啧,别捣乱啊,给洛常的密札,不是我的字,他不会认的。”梁检回笔,边写边骂,“胡未迟这个庸医,一点余毒都处理不了,我看他就是个江湖骗子。”
叶哭笑不得,“殿下,你也太不讲道理了,药你都不按时喝,怎么还怪大夫。”
梁检用笔指着他鼻尖,咬牙问道:“你到底是站哪边的?”
“怕了你们了,我不说话成吗?”叶直摇头,没见过大夫和病人掐成一团的。梁检只要不按时服药,胡未迟就敢下顿药让他睡到与世长辞,也是个厉害人物。
梁检撩袖晾了晾墨迹,将密札卷好,对叶说道:“你叫人让沈九娘悄悄来一趟。”
叶道:“若是怕信件泄漏,可以用西北军的飞马营。”
“飞马营只传军报,送这个成何体统,也不怕被人拿了把柄,胡闹!”梁检在细微末节上尤为慎重,更是不愿牵涉西北军。
叶看着梁检依旧没啥血色的脸,唇间藏着的心事,几乎脱口而出,他两手缓缓地撑住椅背和书案,将梁检圈在其中,皱眉问道:“阿越,你身上的金蝉毒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已经做好了梁检顾左右而言其他,或是干脆逞凶骂人耍不要脸,但从胡未迟那里听来的这根刺,扎的他鲜血淋淋,痛不欲生。
“小时候,我母妃受宠,连带着我也颇得父皇垂爱。父皇爱修道,喜金蝉香,我便得了许多,宫内经常燃着。后宫的女人,可怜也可恨,便有人寻来金蝉毒,后来一场寻常的小儿风寒,我就不能说话了。”梁检坦白地又快又彻底,丝毫不带掩饰,仿佛说着隔壁家的事情。
他这一通大大方方,倒是把叶噎住了,过了良久才又问道:“是良贵妃吗?”如果黄雀的毒是宣王下的,知道这种内宫阴私,只可能是他母妃。
“胡未迟这个三八漏勺嘴,他不怕掉脑袋吗?”梁检将手中的一本素章撇到桌案上,忍无可忍地骂道。
叶忙道:“胡先生没说,是我猜的。”
梁检皱着眉头,眸中聚了寒光,低声说道:“别瞎猜,我都不知道是谁。”
“那后来呢……”叶的手臂向前一,几乎是将他圈在怀中。
梁检迎着他的目光,若无其事地伸手帮他整理襟口,“后来啊……后来不就遇见你了吗?”
他幼年的记忆多半都随着母妃的亡逝,烧毁在宫墙内的熊熊大火中,傻气的小世子,是他浸在五感渐失的恐惧中,最温柔的慰藉。他不是个愿意将悲苦愁绪挂在嘴上的人,伤疤多了,就会一层层累起来,变成外露的骨,包裹住一腔热血,一颗热心,一段寸长的念想,一条向死而生的短路。
“这些年,平云有没有想我?”乘着叶发呆的间隙,梁检摸摸他的脸,拇指从脸颊滑到耳根,温柔的像雏鸟的绒毛抚过。
笨嘴拙舌、不堪调戏的叶将军呼吸一窒,把自己正在问的事忘了个光,只磕磕巴巴地回道:“有……有想。”
老奸巨猾的老流氓梁检,得寸进尺,一只手环住他的腰,一只手在他脖颈后轻抚,起身将叶逼靠在桌案边,凑近了又问道:“哪里想我?都怎么想的?”
叶被他摸得头皮发麻,心中堵了百般滋味,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本王身娇 分卷阅读34
“小时候那么聒噪,对着只兔子都能说一天话,长大怎么倒成了哑巴?”在任何不利条件下,都能用调戏叶翻转局势的梁老流氓来劲儿了,照着他后腰拍了一巴掌,凶巴巴地逼问:“嗯?说话!”
可怜叶将军又被摸又被打,脑子都是乱的,阿越、殿下乱叫了一串,一边左支右绌地躲着梁检到处点火的手,一边心火难耐、焦唇干舌,进退维谷之下第一次怂得想要夺路而逃。
“你不说,那我说,我来教教你……我是怎么想你的。”梁检的气息擦着他的鬓边,有种耳鬓厮磨的滋味溢出来,细声软语地哄道。
话音未落,梁检便在他唇尖上软啄几下,下一刻,毫不迟疑、柔情脉脉地舔开他微抿的唇角,给了将军一个极尽温柔而又缠绵缱绻的漫长深吻。
叶觉得自己炸成了天边一簇四散的烟花,一身热血全冲上了天灵盖,扶在梁检腰侧的手颤抖地紧,几乎是将人掐在了怀里。
二人胸口相贴,鼻息互抵,叶低下头,开始章法错乱而又一本正经地回应。将军技术太差,郡王殿下被狠狠咬了两口,舌尖、唇角都是麻的,而心头的那把火却越烧越旺。
就在此时,帐门外传来一声猝不及防地通报:“世子,府州安置流民的治报。”
梁检含着他的唇尖退了退,叶急喘一口气,唇舌本能地追上去,心道:“什么狗屁治报,陆元南是凉透了吗?非要往这儿送,这帮饭桶!”色令智昏的叶将军,非但不准备接报,还变本加厉地在心里骂街。
朝思暮想了四年,做个春梦能被吓成狗的叶将军,都快被憋成和尚了,一朝还俗,就开始丧心病狂地不务正业。
可惜帐外通传的亲兵也是个胆壮的主,又不依不饶地喊了一嗓子:“世子,府州治报。”
叶轻拿轻放地将梁检拎回椅子上,疾步走到门口,怒火中烧地掀开帷幔,恼羞成怒地憋出来一个字“滚!”
门外,端着药碗的胡未迟和送奏章的陆泽,齐齐扎住脚步,看着急赤白脸的叶,一脑门子雾水。
“殿下的汤药好像还有点烫。”投机倒把犯胡未迟,一见情形不对拔腿就溜。
“胡大夫,我……我帮你吹吹。”陆将军也不甘示弱,把一沓奏章硬塞进袖子里,一溜小跑追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前两天坐高铁去武汉出差,车上晚餐供应小火锅……这操作太牛逼,尝了尝味道还不错,一份米饭,火锅菜有豆皮、笋子、午餐肉、鸡肉、鱼豆腐、金针菇……
话说我坐了好几次川航,除了老干妈从来没有遇到过网传的好吃的,大概我坐的川航餐车都留在地面上了_(:3」∠)_
第23章骂街
梁检将几份折子,安排好公私顺利,分头由沈九娘和驿马通传京城,自己和叶则以流民安置,处理善后为由,暂缓回京。黄蒲押着吴弛瑞等私鬻屯粮案的首犯,启程归京,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朝堂骂街狂潮,在暑末拉开帷幕。
永宁帝最先接到的是黄蒲的密报,吴弛瑞等人私设太子屯仓,私鬻屯粮与关外,致晋南、陕北多地官粮无储,无以赈灾救民。
老皇帝气得肺都快炸了,把内书房砸了个底儿朝天,恨不能把太子攒成个球塞回叶皇后肚子里,要不是王巧拼了老命,抱住龙腿,永宁帝得把玉玺从门里扔出去。
而后叶、陆泽二位将军的乞罪折子,通传六部,上达内阁,更是如推来了一百门将军炮,空穴来风地对着宣王狂轰滥炸,朝堂像沸腾的油锅,跳下去就能被炸个骨酥肉脆。
从来没在嘴上占过便宜的六部太.子.党,揭竿而起,一点都没有自知自明地痛打还没落水的狗,真是一群名副其实的年夜饭。
宣王的都察院、御史台都是常年奋战在骂街一线的模范衙门,从来不骂没有把握的街,从来不搞没有把握的事,在经历了起初狗咬王八找不到头的状况,迅速冷静地分析了局势,太子这回屁股上的屎都快糊到脸上了,看起来是要拉宣王下水,闹个我脏,你也不干净。
于是,骂街搞事的骨灰级大哥王元凡率先出场,文辞犀利的一份奏疏,先请罪认错,言官集体失察,统统该撞死在太和门上,上完书,自己就带头,第一个去撞死。而后笔锋一转,怒斥太.子.党地方官员手段恶劣防不胜防,暗指东宫一手遮天。最后感叹,太子自幼骄奢,裤衩都是金的,地方搜刮民脂民膏皆为讨好东宫,有钱才能使鬼推磨。连带叹息,言官清贫乐道,吐沫不值钱,命更不值钱,暗指言官头头宣王又怎么可能有钱指使地方作妖呢?最后道一句,皇上啊,没准,您还没您儿子有钱呢,这天下的钱粮都在太子东宫里呢!
王元凡这个头一带,怒斥太子力挺宣王的奏疏,带着没干的吐沫星子,铺天盖地的在皇宫大内里开始盖房。那些个还没上奏疏的,朝堂墙头老草,一看情势不对,慌忙上书力捧宣王臭脚。
永宁帝被气了个四仰八叉,浑身发麻,感觉自己要中风。
就在永宁帝站在龙榻上,咆哮着让人把王元凡拉去太和门外,扒了裤子狂打屁股的时候,叶的密折,在王巧安排下,绕开内阁,由司礼监送入内书房。
永宁帝抖着手打开密折,生怕太子这回连后院都不保。而映入眼帘的是叶毫不客气地怒参宣王,参他阻塞言路,放纵地方,戕害太子,助民为乱等。而最后一句话让老皇帝浑身一颤宣王不恤父,不敬兄,衅发萧墙,祸延四海。
永宁帝怒气渐退,脸色却凝重似铁,太子虽被养成了个和尚,但他绝对不会剑指老父同胞,而宣王呢,今日煽动朝野欲废太子,明日是否就是清君侧了?自私的老皇帝,终于有点怕这个儿子了。
其实,宣王已经有点回过味儿了,他连夜召集亲信,要求停止一切上书保奏行为,大家赶紧组织起来,合伙骂他。但一切都晚了,并且向着宣王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狂奔而去。
王元凡,言官清流的中流砥柱被拉出去打屁股,打了个半死。大家一看,皇上开始打杀御史了,顷刻间,都察院、御史台、六科给事中,连带北直隶地方言官,纷纷沸腾了,奔走相告兄弟们!皇上开始打杀言官了,我等扬名立万,青史留名的机会到了!快,太和门外但求一死啊!
永宁帝是个比较克制的皇帝,在位三十多年,就没给过言官出名的机会,这帮疯狗想出名都想疯了,于是,三百多名不怕死的京官啊,黑压压的脑袋聚在太和门外,连骂带哭,永宁帝一大早上起来,差点以为自己驾崩了!
六十岁高龄的永宁帝,颤抖地扶着跟自己同龄的伴当王巧,拍着汉白玉栏杆,痛心入骨地吼道:“贼不在野,贼在膝下啊!
本王身娇 分卷阅读35
”
***
宣王跪在永宁帝修道的斋宫大殿前,已是立秋时节,满阶梧桐未见,秋老虎耍着威风,毒日当空,邪燥侵体。
永宁帝戴香叶冠,着素丝道袍,赤脚打坐,玄玉真人带弟子侍候左右。
宫内外各有一只巨型铸铁天师丹炉,此时,烧得轰轰烈烈,旺得仿若太上老君的六丁神火下凡。
宣王连续三天,被永宁帝叫来斋宫,没有只言片语,就是跪着看老爹修仙,他每天顶着毒燥的日头,挨着烟熏火燎,跪得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他知道,自己被老七玩了,再不装孙子,怕是得投胎给别人当孙子去!所以,他玩命的跪,不叫任何人给自己说情,不辩驳,晨昏请罪,甚至每日除冠去带,只着衬袍,赤足从午门西侧门走到斋宫。
而宣王的母妃,良贵妃更是个厉害人物,既不哭也不闹,更不为儿子求情,还亲自写了一封信,痛骂宣王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有何颜面苟于世,不如还血肉与父母,言辞之重,看得永宁帝牙都疼。良贵妃还自请去珠卸玉,在大佛堂茹素诵经,替宣王消业,祈求上苍,降福人间。
要不是这对母子得当的紧急灭火行动,给好面子的永宁帝顺了口心头恶气,宣王大概早就进宗人府住单间了。
永宁帝拖袍甩袖,走到宣王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问道:“皇儿心可有静?”
宣王面容憔悴,稽首于地,哽咽道:“儿子不孝,恳请父皇废除王位,儿子愿永留斋宫,伺候父皇修行。”说罢,捧起置于身旁的亲王九梁宝珠金冠。
永宁帝听他一口一个儿子,不称臣,内心感慨万千,太子与宣王前后脚出生,当时皇后与良贵妃斗得像两只秃毛孔雀,谁也没能搞掉谁的孩子,还一块临盆。
说实在的,皇上年轻的时候真是不偏不倚,东西两头跑,累得跟三孙子似的,最后一口气抱俩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
对宣王也没得说,习字读书都亲自过问,十岁封王,从大婚到抬妾,生儿育女,没有皇上不操心的,也是放在心尖儿上疼爱过的儿子。
如今搞成这幅模样,老皇帝回忆往昔,意气风发,幼子在怀,突然觉得秋日艳阳里,已是一片萧萧之色。
老皇帝摆摆手,对隐于十步外的内永林说道:“宣王被诬秽魇镇,朕与大真人为其设坛施法,近日大好,命其回府休养,就不要出来走动了。”
他说罢看了一眼斋宫门前侍立的玄玉真人,玄玉最近深得帝心,因他已是真人,进无可进,永宁帝自设大真人之位,以表厚爱。
玄玉真人将永宁帝亲自画的鬼符,恭敬地递给泪流满面的宣王,说道:“殿下贵重,受上天护佑,乃是一时迷魇,不碍事的。”
永宁帝听罢,长叹一口气,天家的老家翁,有情中得无情,无情时得想通,想通后还得不悔,但人间不悔者几何?
宣王感泣不已,狠狠在青砖地上,给爹磕了仨响头,咚咚的,听得永宁帝脑门直跳,赶紧叫内侍给人弄回去。堂堂亲王,除冠素袍满宫跑,成何体统,永宁帝只觉得百官刚让自己驾崩,儿子就来给自己守孝了,气得胡子一翘,都是废物、饭桶!
宣王魂不守舍地回府,永宁帝叫玄玉真人设坛,扶乩问天谕。
玄玉开坛引神灵降于乩杵之上,便给扶乩副使降鸾递了个眼神。
乩杵置于沙盘上,降鸾五指一根根离开,那乩杵犹如乱灵入体,微微一震便摇摇欲坠地立在了薄沙之上。
降鸾撩起袍角跪地说道:“请陛下书问签。”
片刻,内永林便托着一张蜡封的签封,捧到降鸾面前。
问签凡人是不能看的,此时只有通天灵的扶乩副鸾一个人能看,他看完便焚烧传于神灵。
降鸾瞄了一眼明黄的签纸,心中大惊,几乎变了脸色,平日就面白如好女的颜色,此时近乎惨白。
玄玉看他的模样立刻反应过来,怕是问签与他们设想的,求问宣王之事有出入,但何事会让降鸾如此乱了阵脚?
玄玉毕竟是装神弄鬼的祖师爷级人物,轻飘飘地说了一句:“陛下今日所问怕涉天机,徒儿怕是起不了乩,请许贫道亲自为陛下扶乩。”
不管怎么样,能把降鸾吓失了分寸,问得绝不是小事,玄玉与鬼神为伍多年,是搓揉人心的高手,故弄玄虚信手拈来,一张嘴皮子打天下。
永宁帝对他深信不疑,立刻许了。
玄玉从降鸾手中接过问签,狠狠瞪了他一眼,低头一看,朱笔上书临江郡王何如。
他心头一跳,“何如”这个词儿,太他娘的玄了,好坏皆包含,可皇上到底是要好还是坏呢?
玄玉轻捋一下美须,眼神清静从容,手中搓起簇轻薄的真火,签纸化灰飘摇而去。
仙姿摇曳的大真人,一指点上乩杵,那乩杵像成了似的,晃晃悠悠在沙盘上挪动。
永宁帝凑近了,只见清晰可辨地几个大字出现在沙盘上孤苦无依。
老皇帝顿时觉得心头软肉跟着疼了一下,差点哎呦出声。
黄蒲的密报里,平实端正地描述了郡王殿下的所作所为,包括与沈家和巴部的来往。永宁帝多少是了解小儿子的,平日不着调惯了,其实是个扮猪吃老虎的主,并且这头猪还是只心机猪,这次对太子也是一点没留情面,手黑得令人发指。
但永宁帝又一想,他能把山西上下耍得跟孙子似的,黄蒲算个屁啊,明知黄蒲是自己眼线,可他并没有藏着掖着,心里还是顾及自己的,老皇帝微微心安,觉得这孩子还是太狂,欠磨。
永宁帝此番对小儿子的评价毁誉参半,便来问问神明,结果得到这么四个字,他想想阿热,想起幼时中毒失去声音,不肯出琼华宫一步的七郎,想起漂泊江南四年,差点就见不着了的小儿子,朝中没有母族,血统不受待见,身中奇毒。
老皇帝一时悲从心来,用袖子蹭了蹭眼角,对玄玉说道:“七郎命苦,母妃仙逝过早,还请大真人为他守福。”
玄玉已知涉险过关,施礼道:“民间有讲,幼子之福多来自老父,陛下拥天下之福,殿下自是有福之人。”
被儿子们折腾的老了十岁的皇帝,满面悲苦,疲惫不堪地回了宫。
第24章会审
半个多月后,黄蒲押着吴弛瑞等重犯抵京,这件天案,在京城又掀起了轩然大波。
囚车自永定门入外城,京城百姓像过节似的,铺天盖地聚过来,把正阳门大街里外围了个水泄不通,顺天府、五城兵马司如临大敌,倾巢出动,一通鸡飞狗跳,囚车终于进了大理寺监。
永宁帝各打五十大板,太子饮食失调,东宫闭门谢客,宣王神失调,宣王府狗都不许出来一条。确保这两个作
本王身娇 分卷阅读36
神儿子都老老实实在家当孙子后,老皇帝亲自挑选主审人员,并司礼监观审,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三法司会审提上日程。
***
潼关西北军大营,飞来一只奇怪的鸽子,与常用的杂灰信鸽不同,这只鸽子火嘴,浑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长得又美又邪性,性子也霸道无比,一头冲进西北军鸽舍,一脚踹飞一只丑八怪,牢牢霸占食盆,跳进去连吃带糟蹋,西北军的老实信鸽被吓得扑啦啦全都离家出走。
养了半辈子信鸽的鸽官惊呆了,正在想这是个什么玩意儿的时候,叶走进来,翻开手掌,里面搁着个紫绸小香囊,却没有什么味道,而那只邪门的白鸽倏得抬起头,临走还一脚踹翻食盆,展翅飞到叶怀里,不怕生地蹭了蹭。
叶心道:“真像,八成是殿下孵出来的。”
梁检刚沐浴完,中衣外只一件素丝海清,黑发披散水汽腾腾。
叶递给他飞鸽的牙骨笺筒,抱怨道:“你就不能把头发擦干吗?”
梁检坏笑,拽住他的手腕,低头轻飘飘地在指尖亲了一下,这才慢条斯理地解开蜡封。
湿软的发丝漆黑如墨,带着水珠从手上滑过,叶心头一麻,赶紧回头拿了布巾,拢起他滴水的发梢,说道:“你这鸽子长得这么扎眼,不怕被人打了去?”
“它可以日飞千里不歇,没人抓得住。”梁检边回他,边展开了信笺,是一张符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