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只要发现一例瘟疫,马士英只会认真的吐出一个字,烧。

    在两人的通力配合之下,逐渐控制住了瘟疫。

    跟着四叔一起离开东厂私狱的宋士意,也不知道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还是祖宗显灵了,终于抓住了一闪而过的灵感。

    京师大学堂,篱笆院。

    朱舜拿着一套木匠工具,由他这个老师打下手,帮助二弟子宋士意打造各种零部件,幸亏朱舜钳工木工手艺都不错,不错到年纪轻轻的就能当上匠头。

    要不然还真的不一定能够打造出,二弟子要求的各种奇形怪状零部件。

    朱舜看着再次陷入沉思的宋士意,继续梳理踏板织机的优缺点,慢慢引导他打造出新的织布机:“士意,所有织布机织布的速度都一样吗?”

    宋士意家里就是开织布作坊的,从小在织布作坊内长大,有着很深的生**验,摇了摇头道:“先生,不一样。”

    “织布机一天能织多少布,那得看纺妇的动作快不快了。”

    “毕竟织出来一纬布,需要纺妇拿着梭子从右边穿到左边,再从左边穿到右边。”

    “纺妇手里的梭子不停的一来一回,才能一点一点的织出来棉布。”

    “等等!”

    宋士意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拿着梭子往左边飞快的扔了过去:“先生的意思是,织布速度的快慢,在于梭子左右穿过的速度。”

    “梭子左右穿过的速度,在于纺妇的动作是快,还是慢。”

    在织布的过程中,纺妇拿着梭子一点一点的穿过去,需要不短的时间。

    宋士意用手扔过去,只是一瞬间,梭子就把纱线从右边带到左边了。

    宋士意拿着梭子不停的扔来扔去,就这么傻乎乎的扔了有半柱香时间。

    朱舜笑着看了半柱香时间。

    忽然间,宋士意楞在了原地,喃喃道:“也就是说,只要加快了梭子的速度,就能加快织布速度。”

    “可是?一个人的动作再快,也是有限度的,而且就算暂时加快了,最多保持一盏茶功夫,就会因为手臂酸累变的更慢。”

    “等等!”

    宋士意突然又把梭子扔了出去,只不过不是在踏板织机中间穿过,而是扔给朱舜。

    换了别人肯定不知道宋士意这是什么意思,白白浪费这个千载难逢的新式织布机诞生机遇。

    朱舜在接到梭子的刹那,用最快的速度再次扔给了宋士意。

    就这样,师徒二人像是两个傻子,拿着一只梭子不停的扔来扔去。

    扔了有不到半柱香时间,宋士意骤然停止了动作,呆呆的站在原地,嘴里念叨不停。

    这次发呆的时间就长了,超过了一炷香时间。

    就在宋家的一名丫鬟和几名家丁,送来饭菜的时候,宋士意突然大笑起来:“哈哈,我明白了,先生我明白了。”

    宋士意转过脸看着朱舜,认真且郑重的说道:“我一直在想怎么才能让梭子变快,却忘了去想梭子慢下来的原因。”

    “梭子慢下来,那是因为纺妇的动作慢,所以说只要不让纺妇拿着梭子一点一点的穿过去,让梭子自己一来一回的穿过就行了。”

    朱舜也笑了,想通了这一点,距离新型织布机就不远了:“那怎么才能让梭子自己穿过去。”

    宋士意没有立刻回答朱舜的问题,目光炯炯的说道:“先生,能不能帮我打造一个笙的簧。”

    “就是乐器笙,发出声音的那个簧。”




第九十八章 新式织机诞生了
    笙的簧具有很大的弹性,吹动笙的时候,气流拨动簧会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朱舜招呼宋士意先吃饭,至于他的兄长宋士慧,跑去背泥土还没回来,给他留一口吃的就行,反正大少爷不吃饭,这些个丫鬟和家丁也不会走。

    朱舜宋士意师徒俩都没有心情在那细嚼慢咽,大口吃完饭菜,抓紧时间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京师大学堂就有打造簧的竹子,这个东西打造起来很简单,朱舜特意打造了一个大号的簧交给了宋士意。

    宋士意接过来笙簧,用两块青砖夹住固定好笙簧,拿出梭子扔了过去。

    梭子撞击在笙簧上面,立刻就被弹了回来。

    宋士意没去理睬飞过来的梭子,取下那片笙簧,像是在捧着宋氏宗族的族谱一样,放在踏板织机的右侧:“先生”

    想要请先生再打造的一片笙簧的话,还没有说出口,朱舜拿着提前打造好的第二片笙簧,固定在踏板织机的左侧:“赶快。”

    宋士意重重点头,趁着灵感还在,在两片笙簧之间加了一块光滑的木板,用力一推。

    梭子在踏板织机上开始快速的穿梭,一来一回。

    “成功!”宋士意跳起来欢呼了一声,在跳起来的一瞬间,紧握的拳头用力甩了一下。

    飞梭织布机的雏形。

    大明崇祯二年,七月初七这一天,正式诞生了。

    今天刚好是乞巧节。

    朱舜受到弟子的感染,平静的脸容也露出了笑意,走过去捡起来掉在地上的梭子:“这只是雏形,还有很多地方要改进。”

    “说说你对这个新式织布机的看法。”

    虽然此时此刻很值得庆贺,但是作为宋士意的老师,朱舜要保持冷静,为弟子完善这台新型织布机在他脑子里的概念。

    灵感对于一名发明家来说,来之不易,可以说是人生中最难遇到的机遇和最宝贵的财富。

    很多足以改变一个时代的发明,往往就在一瞬间。

    所以朱舜在第一时间遏制住了心中强烈的喜悦,还有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就像是一生郁郁不得志的落魄书生,把儿子从秀才、举人、进士一直培养为新科状元。

    其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朱舜现在恨不得买来一大批烟花,放它个三天三夜,虽然现在还没有烟花。

    喜悦、成就、自豪糅杂成了一股强烈的快感,充满了朱舜的脑子,但他还是及时的冷静了下来,做好善后工作。

    宋士意不愧是天生的发明家,听到老师的问话,果断中止了自己的喜悦,仔细分析起来:“第一,梭子容易从木板上滑下来,所有要想办法控制它的方向。”

    “第二,笙簧是一片薄薄的竹子做成的,用不了几下就会被撞烂,所以要找到一种材质更好的笙簧。”

    “第三,梭子在木板上滑不了几下,就会停下来,需要重新推动,所以说要想办法让梭子滑动的次数更多。”

    朱舜听到宋士意的分析,几乎是笑出了声,二弟子的眼光极其精准,只要解决了这几点,工业时代的织布机就成型了。

    “来人!”朱舜喊了一声,一直候在外面等着大少爷回来吃饭的丫鬟,缓步走了进来。

    丫鬟施了一个万福:“先生,请吩咐。”

    朱舜从怀里掏出来几粒碎银子交给丫鬟,笑着说道:“今天高兴,这是赏你们的,人人有份。”

    “另外去把三哥和老爷子,还有我爹和两位叔父请过来,就说有一件天大的好事,今天我请他们喝酒。”

    丫鬟再次施了一个万福:“谢,先生赏赐。”

    丫鬟离开京师大学堂去请人了,朱舜看着自己这名未来注定要改变纺织业的二弟子,笑着问道:“给这个新式纺织机取个名字吧。”

    宋士意早就想好了名字,挠了挠头,有些脸红的说道:“就叫朱宋飞梭织布机。”

    平时脸皮挺厚的宋士意,关键时刻却害羞了,因为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先生的引导,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发明新式织布机。

    加上一个宋字,有些占先生便宜了。

    朱舜揉了揉他的脑袋,淡淡笑道:“就叫宋氏飞梭织布机吧。”

    宋士意急忙抬起脸,准备拒绝先生的建议,不过看到先生脸上的淡然。

    宋士意突然心脾气和了,不去计较那么多了,傻笑着说道:“多谢先生赐名,以后就叫宋氏飞梭织布机了。”

    说完这句话,宋士意欢快的跑了出去,沿着永定河岸边畅快的撒欢。

    就这样。

    宋氏飞梭织布机诞生了。

    一处简陋学堂内。

    诞生了一位近代纺织之父。



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
    傍晚,京师大学堂篱笆院内的一张长条桌子上,摆放着一盆盆的酒菜,全是工厂主朱寿亲自下厨做的,满满的北菜风格。

    朱舜为了庆祝宋氏飞梭织布机的诞生,花费的银子可不少,十斤猪肉就花了二两多银子,还有两只鹅,两只鸡,五斤河间驴肉等等。

    其中拿来压轴的燕窝菜,更是高达八钱银子一斤,放在平时朱舜难等舍得吃这么昂贵的东西,今天可就不一样了,买了足足三斤,花了二两四钱银子。

    宋老爷子和宋应星早早就过来了,宋老爷子坐在长条桌子的主位,朗声大笑的说着当初皇帝怎么求他让宋家老幺出山。

    工厂主朱寿和不请自来的吕员外周员外,听的一愣一愣的,匠头朱忠仁则是一脸的不屑,再有本事也不是官,自家儿子可是正九品大使。

    朱舜坐在永定河边上的一个木墩上,看着一直不说话的宋士慧,准备安慰他几句。

    宋士慧很好面子,脸皮又薄,兄弟俩一起进的京师大学堂,舍弟已经发明出新式织布机了,他连一亩地还没有垄好。

    朱舜拿出一个布袋子,装着一分五厘银子一斤的柿饼,掏出一个放在大弟子手里:“士慧,从你第一天进入京师大学堂开始。”

    “先生大概就知道你要想要干什么了,士意想要通过发明出来新式织布机,让宋氏作坊更赚钱。”

    “你应该是想要发明一种堪比松江府紫色棉花的新型棉花,为师说的不错吧。”

    宋士慧点了点头,咬了一口柿饼,脸上出现了难以掩饰的自得表情。

    他不在乎舍弟比自己先一步发明了新东西,就在于这种新型棉花,新式织布机织的东西再多,织出来的也还是廉价棉布。

    只要这种堪比松江府紫色棉花的新型棉花发明出来,就会是一种高端棉布,一种畅销海外,欧罗巴上流社会争相购买的高端棉布。

    朱舜不想打击大弟子,但是有些话最好说清楚,总比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让他觉的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的青春:“士慧,但是你要清楚。”

    “像这种利用杂交的方式,培养新品种的研究,动辄都是十几二十年,甚至辛辛苦苦了二十年都不一定有会有成果,你可要想清楚了。”

    宋士慧嘴里的柿饼顿时没了滋味,别说十几二十年了,就是十年他也等不了。

    刚才脸上还带着得意的他,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不说话了。

    这件事对于好面子的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他想用最快的时间证明自己。

    朱舜担心大弟子从此一蹶不振了,拿出一个新的柿饼塞到他的嘴里:“这个你还没开始研究,完全可以换一个方向。”

    “你的聪明才智又不比士意差,也可以发明出来一种新式织布机或者纺纱机。”

    “这个人啊遇到了困难,一定不要放弃,要想办法把困难给克服了,等到哪天你回过头来一看,曾经的气馁原来那么的幼稚。”

    宋士慧的情绪很快又高涨了起来,从木墩上跳下来,欢快的说道:“先生我决定了,我要发明出来一种缫丝机。”

    说完这句话,宋士意没像舍弟宋士意那样小孩行径的蹦蹦跶跶,像个小大人一样一步一步的走了回去。

    这个时候,酒宴的最后一个客人百户朱忠义来了,朱舜站起来走回篱笆院,叹了一口气,这个大弟子性格还不如跳脱的二弟子,有些好高骛远了。

    缫丝机是一种把蚕丝纺成纱线的机械,蚕丝是用来干嘛的?可是用来纺织蜀锦宋锦这些绸缎的纱线,比起棉布要高端多了,比起松江紫花布还要高端。

    先不说缫丝机很复杂,就是朱舜都不一定能保证自己能发明出来,就是大弟子的这个好高骛远的性格,外加一个半途而废。

    朱舜真的担心大弟子到了最后,什么也干不成,白白浪费了世界级天才的天赋。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那么好改变的,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只能看以后有没有什么办法了。

    朱舜回到京师大学堂,刚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三叔寒暄着问了一句,士慧什么时候发明出来了新的棉花,到时候我们也跟着沾沾光。

    工厂主朱寿也就是随口一说,这句话的本意也是在夸赞宋士慧,可以发明媲美松江府紫色棉花的新型棉花。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宋士慧的脸色立刻拉了下来,说了一句我不吃了,拉着脸离开了这里,留下了面面相觑的一桌子人。

    宋老太爷才不会在意发明不发明东西的,在他们这些读书人眼里,在天下所有人眼里,发明出来再好的新式机械,也是个商人,哪里有做官好。

    现在家里的老幺可是入了皇上法眼的人,要知道在过去,别说是四品知府了,就是个七品知县都能拿捏宋家。

    在别的事情上,宋老太爷还可以谦让,唯独涉及到善继堂宋家的颜面,万万不会谦让。

    宋老太爷等到朱舜坐下,大家轮流给他这个长者敬酒,瞅着没把老幺放在眼里的匠头朱忠仁,抚须笑道:“以前啊,宋家邀请一位四品知府吃饭,知府都不一定会来。”

    “现在可倒好,朝廷里的中枢重臣,仅次于尚书的左右侍郎,经常邀请老夫吃饭。”

    “哎,酒宴太多,想不去都不行。”

    匠头朱忠仁咬了一口东坡肉,不屑的说道:“我儿子去王公公府上,每次都是王公公的菜户亲自接待。”

    宋老太爷脸上的得意顿时消失不见了,司礼监太监王承恩那可是地位不亚于六部尚书的大太监,左右侍郎还是稍逊了一筹。
1...4041424344...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