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玉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姒锦
“我记得阿拾说过,想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没有纷争,种花种菜。”
时雍愣了愣,看着他道:“侯爷怎么又提及此事了?”
赵胤将一杯酒递到时雍的面前,与她轻轻一碰,淡淡地问道:“阿拾可愿随我一同离开京师。”
离开京师?
仿若闷雷砸在头顶,时雍讶然地看着他。
“传闻当真?陛下确有此意,封王、赐你封地?”
赵胤顿了顿,轻嗯一声,片刻才道:“若爷要离开京师,阿拾可会随同?”
时雍笑了起来,慵懒地扫他一眼。
“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吗?侯爷去哪里,我自然是要跟去的。”
赵胤仿佛松了一口气般,俊朗的面容更为平静了几分。
“兴许可以过上阿拾想要的那种日子。”
天底下哪有没有纷争的地方?
时雍并没有破坏气氛,俏生生地笑道,“那可太好了,求之不得呢。我们什么时候启程?”
赵胤皱眉:“等圣旨。”
那天晚上两个人说了许多的话,大多是时雍在说,赵胤在听。时雍本想问他为什么突然想通了,接受这样的安排离开从小生长的地方,远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可是转念一想,天子要臣子做什么,也不需要臣子的意见吧?
赵大驴向来是服从的人,如果是光启帝的意思,那他肯定不会抗拒。
她不再多问,只是高高兴兴地侍候他喝酒,然后亲吻他,惹他情动,然后哄着他安睡。
……
这场雪下了整整一天,整个京城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情。
当诚国公府派人来传信时,时雍还以为宫中派人来传旨,出去见了国公府的小厮这才晓得是玉姬快要临盆了,小公爷派了马车接她过府,说是玉姬好似要生了,让她速去。
时雍顶着个“稳婆”的头衔重生到宋阿拾身上,接生的事情真没干过几桩。
“你稍等我片刻。”时雍回房披上厚厚的氅子,叫上娴衣和春秀,“拿上我的药箱。快着些!”
锦衣玉令 第869章 紫微星异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锦衣玉令最新章节!
这个雪夜寒冷异常,但诚国公府里却是热火朝天。
照明的、传水的、扫雪的,丫头婆子络绎不绝地川流在玉姬的卧房,雪地里一串串脚印,雪花飞舞的天地里,呵气成霜。
时雍乘坐的马车刚一落地,她便一跃而下,直奔玉姬卧房。
玉姬已经发作了,来的路上听小厮说,是夫人起夜时不小心滑倒导致的。
元驰在门口走来走去,诚国公夫人绞着手帕紧张得绷直了身子。
时雍来不及多说,也没有行礼,朝他们略一点头,便打帘子冲了进去。
房里的地龙烧得很足,丫头产婆都紧张得汗流浃背。玉姬躺在床上,咬着唇痛苦的呻吟,额头上是密密麻麻的冷汗,棉被早已滑落到腰下,地上的两个水盆里,清水被鲜血染红。
触目惊心。
“我来了……”
时雍打开药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手套戴上。
“眼下如何了?”
“郡主……”玉姬呻吟着唤她,“帮帮我,救我。”
产婆抢着接话,“胎儿头大,卡在产道里出不来,凶险呀……”
屋子里闷得如同一个蒸笼,时雍听着玉姬的喊声,心脏微微一抖,下意识想到赵胤先前说的那句话——他们的孩子。这个时代女人生孩子就真的是鬼门关。
女人生孩子的疼痛,时雍有理论,可理论和实践不同,看着玉姬撕心裂肺的哭叫,后背仍是一阵阵发麻。
“啊……好痛……我好痛。”
“夫人你忍一忍,再忍忍就好了。”
“看到头了,用力啊,夫人。”
“夫人,用力!”
“啊!”
鲜血崩泻而出。
一股子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床褥染得猩红一片,颜色近黑,惨叫声更是如入地狱。
“不行!出血太多,这样下去不行了。”
时雍抽出银针为玉姬连扎几针,护住她的心脉,转头吩咐丫头。
“找一个大浴桶,灌满温水,要快!”
丫头应声跑了出去。
旁侧的产婆却是愣了一下,“敢问郡主,做什么用?”
“分娩。”时雍简洁地回答,说完回头查看玉姬的状态,低头安抚:“你别怕啊,有我在,你会安然无恙的。”
玉姬双眼染泪,“痛……我好痛……”
“我知道。”时雍润了润嘴,“等下我把你放入水中,你会好受一些。”
玉姬满头大汗地抓紧她的手,不知听清她说的话没有,只会点头,两个产婆却是大惊失色,“从未听过在水中生孩子的,郡主,这恐怕不妥……”
“啊!”玉姬疼痛叫喊:“听……郡主的,听她的。”
产婆想说什么,却又忍住了。
时雍知道她们的顾虑,面色微微沉下。
“有事我担着,还不快去准备!”
……
玉姬已然耗尽了力气,在她的身体被抬入浴桶里时,她身子激灵一下,不知是水温的刺激还是情绪的波动,呻吟着,突然张嘴大骂。
“元……疾行!你是个混蛋!”
“混蛋……啊!”
凄厉地叫喊着,玉姬整个儿泡在水里,虚弱地张大嘴巴,感觉身子突然轻了不少,像是被水托举起来似的,而因为她的用力大骂,身下突然下坠,腹部松开,感觉有什么东西滑落下去,紧接着,耳边便传来“哇”地一声哭喊。
是婴儿的声音,雄浑、有力。
“生了生了!”
“哇……哇……”
外面的元驰早已等待不及,听着婴儿的哭声,像得了冲锋的号角一般,扒开帘子就冲了进来,扑向玉姬,紧紧抓住她的手。
“早知道骂我如此管用,你就该早些骂的……”
“滚!”玉姬像缺水的鱼,嘴巴一张一合,浑身湿淋淋地,双眼大睁着瞪着元驰。
元驰嘿嘿直笑,“等会子再滚。等你骂够了的。”
“我要看看……孩子。”玉姬转头看向丫头。
孩子的脐带已经剪断,时雍正在低头处理肚脐,闻声回头一笑。
“恭喜小公爷,是个小公子。”
“公子么?”玉姬喃喃一声,神色明显不如方才亮了,声音更是不无遗憾:“为何不是女儿……”
诚国公府都盼着生个大公子,但玉姬不同,狄人族以女子为尊,她最想要的是女儿。元驰看她失望的表情,连忙握着她的手安抚。
“无防,头胎生儿子,下一胎咱们再生个女儿,去做酋长……”
玉姬吸气,用尽力量推他。
“滚……想都别想了……”
……
多年以后,时雍看到玉姬左手牵一个,右手牵一个,元驰怀里还抱着一个的情形,总是回忆起今日在诚国公府为玉姬接生时的样子来。只是,彼时的玉姬和元驰,已经冰释前嫌,小日子更是如鱼得水,和和美美。
只说眼下,诚国公府上上下下欢天喜地地迎接着大公子的到来。
老诚国公更是欢喜得当场提笔写下孩子的生辰八字,交到元驰的手上。
“去!你亲自跑一趟庆寿寺,就说请大师为我家大孙子,赐一个小名,能补益八字的。”
元驰看了一眼,狐疑地道:“父亲难道不知道,觉远大师就在京中?”
诚国公愣了愣,又是一喜,“在京师何处?还不快去请!”
元驰笑道:“眼下人在宫中。我也是听靳薪说起的,觉远大师那日突然觐见陛下,不知是窥得了什么天机,陛下还专程留他下来,共事商讨呢。”
“那敢情好,不用我们跑那么远的路。明儿一早,为父去求赐字。”
诚国公父子二人说话的时候,时雍刚好从内室出来。
乍一听到元驰那句话,心里条件反射地一凛。
觉远入宫找皇帝,和皇帝突然要敕封赵胤为王,有没有直接关系?
…………
承干殿,灯火通明。
光启帝与觉远和尚相对而座,李明昌挑了挑灯芯,默默退到一旁。
“阿弥陀佛!”觉远打了个佛手,双眼幽深地盯着棋盘,突然叹息摇头,那模样颇有一种飘然若仙之感,“命数如此。贫僧道行浅薄,实在无他法可解。还望陛下见谅!”
光启帝眉头紧锁,慢慢捻起手上的黑子,落在棋盘。
“大师不必客气。既是天意如此,那朕便遵从天意罢了。”
唉!觉远长叹一声,“陛下圣明。”
恰在此时,小椿子低头小步入内。
“启禀陛下,大都督求见。”
光启帝抬头看一眼燃烧的烛火,“快请!”
觉远畏惧赵胤,身子下意识地绷起,看着光启帝道:“那贫僧先行回避……”
光启帝笑了,“大师不妨同朕一起见见阿胤?”
“这……”觉远迟疑,“贫僧还是不见了吧?以免大都督又责怪贫僧怪力乱神,搬弄是非。”
光启帝不着痕迹地勾起一侧嘴角,“你连朕都不怕,却是怕他做什么?除非你所言确实存疑,不然你秉承天道行事,为何要回避?”
觉远硬着头皮坐了回去,轻抚一下干净的僧衣,神色仍是有些不自在。
光启帝轻笑起来,“看来这个阿胤着实令大师头痛。”
觉远沉默一叹。
他那是怕么?是惹不起。
脚步声有节奏的传来,觉远手上的佛珠转动得越来越快,直到赵胤进入内殿,向光启帝请安,他的手指才骤然停下。
“免礼。”光启帝朝赵胤摆了摆手,叫李明昌:“赐座!”
李明昌应道:“是。”
赵胤看一眼觉远,并没有流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只是朝他平静地看了一眼。反倒是觉远大和尚,也不知是做了什么亏心事,看到赵胤出现,便不知手足如何摆放了一般。
“贫僧见过大都督。”
“大师有礼了。”赵胤淡淡道。
光启帝笑问:“阿胤此时入宫见朕,有何要事呀?”
赵胤的目光不紧不慢地扫过觉远,面无表情地望向光启帝,“臣此时入宫,原是有事相问。眼下看到觉远大师在此做客,臣已然有了答案。”
“哦?”光启帝道:“朕倒是好奇,阿胤想问什么,答案又是什么?”
赵胤突然冷笑一声,剜向觉远和尚。
“大抵又是掐指一算,国朝又有大事发生。或是夜观天象,发生紫微异动,帝星示警了吧。不然,陛下也不会这么急匆匆地想把微臣赶出京师,放逐天涯。”
觉远哑然。
因为赵胤的话虽然不是他原本的说辞,却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光启帝哈哈大笑起来。
“非也非也。封王赐地怎会是放逐天涯?我大晏自太祖爷起,便有亲王分封的传统。藩地繁盛、兄友弟恭,也是江山社稷之福……若能就此恢复阿胤亲王身份,朕以为这紫微星倒是动得好。哈哈哈。”
皇帝一个人笑得畅快。
就好像“帝星异动”这种危害江山社稷的事情出现,他竟像是快活得不得了。
觉远和赵胤谁都不说话,只是看着他。
光启帝终于笑完了,看了看相对无言的两个人,清了清嗓子。
“不必如此严肃。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个帝星它,它再怎么动,也是在咱们兄弟二人之间动,又没有动去外人家里,怕什么呢?”
觉远:“……”
锦衣玉令 第870章 骨肉兄弟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锦衣玉令最新章节!
觉远耷拉的眼睑飞快地颤动着,情绪复杂地看看赵胤,再看看赵炔。
他的存在,仿佛有些多余。
可他是个老实和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他的师父道常要实诚许多,素来是有一说一的性子,根本就没有道常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所以,“业障未清、紫微异动、帝星示警”确实是他的真实看法。
现如今,内殿里兄友弟恭,其乐融融,这些异数看起来就像一个笑话。
难不成是老天爷在逗他?
“陛下……贫僧尚有一言……”
老和尚颤歪歪的声音刚出口,就被赵炔摆摆手略过去了。
“大师,朕让御膳房备了斋饭,有什么,等吃完再说。”
觉远:……
吃饭竟比江山社稷更为紧要?
皇帝说的斋饭,是为觉远一人备下的。
同一个屋子,不同的炕桌,老和尚的面前是清汤寡水的斋饭,一片绿叶如飘萍,外加两块白豆腐,但是皇帝和赵胤面前的就是美酒佳肴,精致饮食了。
若非觉远修练多年,只怕单看这餐饭就得破功。
皇帝朝赵胤举杯,见他一动不动,随即又放下来,轻声一叹。
“朝野内外的流言,确实是朕有意为之。朕存了封王的想法,看看上上下下都有什么反应,不过封地就藩嘛……”他微微阖眼,看了一眼觉远。
“大师认为天有异动,想是命数重回轨迹……让阿胤最好远处就藩,以免冲撞紫微,引发纷争。”
赵胤眯了眯眼,没有说话,觉远却觉得脊背泛寒。
“贫僧之言,也并非己心。贫僧也不愿大都督远去千山万水,只是天道有轮回,乾坤有定数。明光郡主本非常人,更非大都督良配。有她夹于天道缝隙之间,必将引发煞气干戈,危及我朝江山社稷。大都督和明光郡主既放不下情孽,那远走避祸,不失为一条坦途。”
赵胤看着他,目光冷冷的,仍然不说话。
觉远脑门凉飕飕的,清了清嗓子,才又道:
“贫僧对天起誓,以上字字句句绝无半点私心,否则……”
“大师!”皇帝打断觉远的话,笑道:“朕与阿胤自是明白你的苦心。此事,你也无须多想。这天下是赵家的天下,这江山是赵家的江山,我与阿胤一母同胞,骨肉兄弟,有什么纷争是一杯酒一顿饭不能解决的?若是不能,那便再来一顿。”
他举杯,又一次敬赵胤。
“来。阿胤,喝。”
“谢陛下。”
赵胤端起酒杯,碰了碰嘴唇。
“又同我客气。”皇帝不悦地看他一眼,微微沉声:“封王之事,听我的。就藩之事,听你的。如何?”
之前赵胤并不愿意恢复身份,对此十分固执,赵炔以为要费好一番口舌才能说服他。
不料,赵胤闻声,只淡淡点一下头,便应了。
“好。”
光启帝大喜。
“阿胤这是同意了?诶,这真是一桩大喜事。父皇留下的空白血经总算能派上用场了……”
“陛下。”赵胤突然起身,打断了他的话,然后看着光启帝眉开眼笑的脸,冷肃道:“臣请就藩,远离京师。”
光启帝的笑容僵了僵,看着他。
“阿胤为何……”
赵胤看一眼同样吃惊的觉远。
“微臣以为大师之言,不无道理。阿拾确非常人,臣也着实放不下情孽,既如此,离开京师,换一条坦途,也无不可。”
殿内突然寂静。
觉远的手指再次转动起了佛珠。
光启帝的眼睛微微眯了眯,看了赵胤良久,目光复杂而柔和。
许久,他才是一叹。
“你决定了?”
赵胤轻嗯一声,说道:“先帝一生自负,若非信极了道常法师的国运推演,也不会出此下策。先帝信,臣与陛下,也应当尽信。”
打从赵胤小时候起,他就是先帝的头号信徒,先帝言,他必依,先帝令,他必从。赵胤从没有违抗过先帝的任何一条命令。以前是,现在也是。
赵胤拱了拱手,“臣愿远走他乡,换社稷一个安稳。”
“阿胤……”
光启帝突然有些心堵。
“你大可不必如此。”
“臣心意已决,望陛下恩准。”
光启帝很久没有说话。
殿内安静得一丝风也没有。
沉寂中,却听觉远突然一叹。
“贫僧记得,先师圆寂前曾叮嘱先帝,切不可感情用事,对小皇子可以怜爱、可以恩宠,可以给予万贯家财,却万万不可给兵、给势、给权。否则,宿命难逆,恐怕最终仍旧要走上兵戈相向的地步……”
皇帝问:“先帝如何说?”
觉远倏而一笑,宝相端庄,满腔感慨。
“先帝说,他相信他的儿子,绝非庸才,不会去自寻绝路。”
绝路?这话让赵炔怔忡了一下。
是指他,还是指赵胤?
随即,赵炔又释然。
无论指的是谁,足以证明父皇对他的信任。以江山社稷相托,也相信他不会对骨肉兄弟赶尽杀绝。
赵胤看一眼觉远:“那道常法师又是如何回答的?”
觉远念了一句法号,摇摇头,“先师什么都没有再说。这些年来,贫僧眼看先帝将小皇子亲自带在身边管教,不仅给权给势,还给兵,甚至以十天干相托,时常觉得唏嘘。不过,眼看小皇子长大成人,并未有负先帝所托,也不枉先师以肉身祭法一场……贫僧也是宽慰。”
光启帝长长一叹。
“长辈为我等操碎了心,我等必将不负。”
……
大雪还在下,纷纷扬扬,将天地裹了一层银装。
光启二十四年的年节,就这样过去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喜事接二连三。
其一喜,定国公府嫡小姐陈红玉“比文招亲”,终于觅得良人。不远千里前来大晏联姻的哲布亲王,也完成了李太后的夙愿,喜得佳人。没有人知道那一场招亲比试里,哲布亲王究竟是靠什么惊世绝艳的答案获得诚国公嫡小姐芳心的,坊间传闻也各有不同。
有人说二人早有首尾,比文招亲只是一个幌子罢了,定国公府把他们都耍了。也有人说,陈红玉就是看中了哲布,无论哲布答的是什么,入幕之宾必然是他。当然,也有人说这些人就是输不起,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无论如何,一桩甚嚣尘上的姻缘落下帷幕。
锦衣玉令 第871章 封王,落下帷幕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锦衣玉令最新章节!
第二喜,诚国公府喜得嫡孙,小公爷升职做了父亲,走路都带着风。年节后,他再回军中,整个人也是意气风发,有心人发生,这位令诚国公头痛的小公子,成熟了、也稳重了。
另外,玉姬产子,狄人族长老也领了人前来恭贺。
据说,原是狄人族准备了十辆驴车的贺礼而来,一听说玉姬生的不是尊贵的酋女,而是个赔钱货,长老的老脸当场垮下去,驴车上的贺礼也拉回去了一半。
其三,便是令大晏朝野,乃至全天下都震憾的封王一事了。
……
光启二十四年正月十七。
雪后初霁,冰雪融化,光秃秃的树枝有鸟儿欢快地啼唱。
这一天是年节后的第一个大朝,光启帝在奉天殿召见群臣商议国事。
诚国公陈宗昶当庭请旨道:五军都督、锦衣卫指挥使赵胤自小受先帝教哺,如同亲生,数年来为国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光启二十二年抗击兀良汗巴图来犯、青山镇粉碎邪丨教图谋,二十三年连破四夷馆藏尸案,狼头刺、双生鼓等多起大案,疫症时期更是兼任抗疫指挥,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银钱死最少的人,阻击了疫情,让大晏百姓幸免于难,可谓功勋卓著,理应加官进爵,大加封赏。
陈宗昶一提议,其余几个早已得到授意的人,也纷纷附议。
自从张普一党倒台,白马扶舟受伤后养伤不出,整个朝堂没有人能与赵胤抗衡。
这个除了打仗从来不过问朝中官员任免和勾心斗角那些倾轧之事的国公爷,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这个。更何况,和龙椅上坐着的那位,打小就好得穿一条裤子,陈宗昶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
众臣心里明镜儿似的。
一看有人带头,其他人等唯恐表忠太慢,抢着出例为赵胤头冠添功加赏。
光启帝端坐龙椅,见状大为满意。
“众爱卿皆是国之柱石,今日纷纷上表为东定侯请功,朕自然是不敢怠慢……”
明明就是他想给赵胤封赏,偏生要赖到臣公们身上,好像是听从了大家的谏言似的。
陈宗昶默默翻了眼皮,光启帝扫他一眼,面无表情地沉思着,掌心扶住龙椅的扶手,摩挲片刻,目光在大殿的臣子们脸上扫来扫去,揪着眉头,思考了许久,突然捋须一笑。
“自古明君善从谏,朕也当效法先圣,听从众意,任人唯贤。如此,那朕便敕封东定侯为锦城王,赐封地锦城。望愿从今以后,君臣一心,励精图治,立不世之功!”
奉天殿一片哗然。
都知道皇帝要封赏赵胤,谁敢相信居然给他封了个王?
历朝历代,公爵都是极少的,一般都只有开国时,随太祖打天下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才有资格被封为公爵,像诚国公、定国公这种世袭罔替的爵位,少之又少。除去开国年代,一般人能做到侯爵的位置基本已是顶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