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垚辉
却见刘融那三人已不知在何时不辞而别了……
论道至此算是收场了,一边焦老板指挥着手下准备收拾台上物件,一边是王峥、许度、谢义将刘驸马围住你一言他一语极尽赞美之辞,刘惔也似乎极为受用,满脸上尽显着得意。台下的人群也在这时开始离去,唯独将桓温弄得不知所措,立刻抽身而去,不辞而别,太失礼数,继续待着又觉得自己本于那些人非属同类,再谈下去索然无味。
“哎,只怪自己还是太沉不住气,好生在台下看着就是了,非要入这浑局,到现在进退两难该如何化解呢”桓温本就不喜欢这种场面,而且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像物品一样被人展示。
“世人皆说桓温是英雄,而今日看却是一个毫无主见的莽夫也!”谁想,就在这时桓温身后响起一个人的声音。
那声音清脆有力掷地有声,立刻引得众人不约而同看了过去,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桓温。
那是一位英俊的世家公子,秀金白袍袭
第十九章 转机初现(一)
“牡丹亭”的遭遇,加速了桓温想离开建康这个是非之地的念头。不论这白衣青年究竟是谁,意欲何为,桓温都不想再与其纠缠下去了。于是,匆忙间与刘驸马打了个招呼便头也不回的走了,挤入人流中,还可听到刘惔仿佛挽留、遗憾的呼唤声。
“走便走了,所谓‘大丈夫顶天立地,何患天下无容身之所,何愁无用武之地。’离了此地,再寻施展之处。”
心中的愤懑变成了一种动力,促使着桓温尽快离开鱼龙混在的建康城,甚至这一次他连那征西将军府也不愿再回,因为他怕再见到瘐翼,瘐翼若又是一番说辞,真不知该如何应对与他。
年轻的桓温,气血上涌,脑子里全是腾腾火焰般的壮怀激烈,哪里会计算后果得失,誓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已证明自己。
头脑冲动之下,根本没了方向,只是沿着西街一路直下,竟然出了西门也未察觉,渐渐的只觉不仅路人稀少起来,就连道路两旁的景物也发生了改变。这时,桓温才意识到了什么,放慢了脚步,留意起周遭的状况来。
原先路边的商铺、酒肆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参天古木,地上的青石板很新,还雕刻着瑞兽图样。又往前走了一段,一座白石牌楼伫立眼前,而透过牌楼。放眼而望,远处则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青山。
“云深不知归处,
但问人间安好。”
牌楼左右的一副楹联吸引住了桓温。
“好一个超尘脱俗,虽在人间,却不问世事,闲庭信步悠哉自在。却不知此地乃是何处,莫不是自己胡乱走着竟然到了郊外……“
只是这样的景色,远离喧嚣,令桓温原本浮躁的心境顿觉宁静,心中的那股急火更是悄无声息的湮灭了。
“难怪有那么多大贤雅士会选择远离纷争遁入山林,原来流连于山水间自有其之妙处,可以少了许多烦恼。”桓温心中发着感慨,脚步却一直未停下,慢慢的穿过牌楼,又向深处走了。
“什么人,竟敢私闯禁地!”忽然,一声洪亮之声从上空响起。
来得突然,桓温惊讶不小,立刻抽身站定,四下观望却是无人。
“莫不是自己听错了不可能啊……方才分明有人喝止。”
“速速退了,免伤尔之性命!”桓温还在狐疑,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而且这一次桓温听得清清楚楚。
桓温警觉地仰头去寻那声音,一眼便看到了在一棵大树的树冠上立着一人。此人身穿黑袍,又用黑巾掩了面容,背后好像还背着什么兵刃。
“在下路过之人,无意冒犯,敢问此地乃何处”桓温看清了那人,便对着他拱手说道。
“我说了,此地乃是禁地,既然禁地便不是你能知道的。“黑衣蒙面人冷冷回答道。
桓温眉头微皱,心中颇为不满,心说”我已向你道歉,闯入此地并非故意,所谓‘不知者不怪’,怎的却如此不讲情理难道建康到处都是此等桀骜不驯之辈吗“
桓温不满为不满,却并非想将事情弄得复杂,于是又冲着那人拱手后,转身准备原路退了出去。只是他哪里知道,事情根本没有那么简单,桓温只走出去四五步,就感觉身后劲风袭来,心知恐遭了暗算,随即用力将身子闪向一边,几乎同时,只见一支雕翎羽箭竟已直直的被射入了地上两块青石板间的缝隙中。
“哎呀!”桓温大叫一声,看着那支羽箭心中后
第二十章 转机初现(二)
听了慕容真一番讲述,桓温这才明白原来父亲桓彝曾有恩于慕容真的父亲,如今慕容真是替父来报恩的。
“英雄万万不可如此,路见不平本是君子所为,何谈报恩呢”桓温拉起慕容真说道。
“诶恩公哪里话来,当年虽只是一饭之恩,但却保了慕容家的周全,若无当初桓公所为,安有慕容氏今日乎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有恩不报才非君子也。“慕容真态度诚恳,一再坚持。
”可是,我只身一人,居无定所,漂泊无定,也不知何处何时才有个着落,慕容公子却……“
”恩公,慕容真愿誓死追随左右,原为马前卒而绝无怨言。“慕容真不让桓温把话说完,再次单膝点地抱拳说道。
桓温一看慕容真如此真情,加上二人本就年纪相仿,所谓英雄相惜,再要拒绝便真是虚伪了,所以干脆连声允诺,双手拉住慕容真。
问清二人生辰,桓温长慕容真两岁,于是他便决定,从今往后二人以兄弟相称,慕容真自是欢喜。于是乎,桓温一次偶遇多了一位左膀右臂。
“贤弟,方才你曾说此地乃是什么禁地,为兄不知,可否讲与我听”
慕容真微微笑了笑答道:“兄长有所不知,此地位于建康西郊,紧挨皇家苑囿,其主人便是大晋朝第一大家族王氏。只因此地屡遭人偷猎,故而王家张榜寻觅看护之人,小弟也是因为暂时无所事事便接了这差事。说来今日还是第一天,不想就让小弟遇到了兄长,真乃天意啊!“
“哦,难怪我看这里景色超凡脱俗,原来是王家的领地。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皆透着灵动之气。”听了慕容真的介绍,桓温心中感慨。
“诶对了,说起来,兄长为何会到了这偏僻之所”
“哎!此话说来一言难尽啊!”桓温被慕容真问起之前境遇,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但还是将种种遭遇说给了慕容真,此时桓温心底坦诚,并不隐瞒,所思所感皆讲了出来。不过这一讲,他心中那种憋闷却似乎好了不少。
“原来如此,兄长不必灰心,小弟家乡有句俗语,叫做‘水有万千,终归于海。‘只要兄长雄心不灭,终究有一日定会建功立业的。而如今,无非是羽翼未丰,故而才会被他人所用。”
听到慕容真一席话,桓温深感欣慰,更仿佛迷雾之中有人秉烛在为自己指引着方向。
“贤弟说的是,多亏提醒,否则为兄定会心灰意冷就此放弃的。只待羽翼丰满之日,何愁报国无门。”
“兄长,小弟有闻,近来豫章有流民滋事,眼看气势日渐强大,而官府无力抵御,豫章属扬州治下,其与京都相距不远,倘若,兄长此去豫章平定了暴乱,便是为朝廷建了功绩,兄长从此就可立足了。”慕容真紧接着就为桓温献了一计。
桓温琢磨了琢磨,想想现在,又思量将来,连声叫好。
“好,就依贤弟,你我便从那豫章开始建功立业!”
……
豫章郡汉时起即为扬州治下,西、北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可谓是鱼米之乡。只因连年战乱,流民颠沛,而官府无所作为,不仅疏导不利,而且横征暴敛丝毫不减,导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再说豫章叛乱起初只是一小群北方流民因官府要征人头税而起,流民本就无所生计,此时又增新赋,无异于雪上加霜,事情就是这样,一旦民怨积聚到一定程度,倘若有人突然振臂一挥,立刻便有响应者从了。豫章滋事流民首领姓李名达,本为江北人氏,因北方战乱而逃至南方,李达曾在军中效力,当过统领,因此懂得些指挥之道。关键是民心所向,李达口号“杀贪吏,开粮仓,赠灾民”深得民心,故而所到之处无不所向披靡,豫章岌岌可危。
豫章郡守名为章伯钧,乃是文人出身
第二十一章 转机初现(三)
尽管章伯钧消极怠战,而且又生了逃遁之心,但豫章城却壁垒森严,气氛紧张,为防李达率暴民袭扰,府衙内外大小差人早已枕戈待旦多日,人心惶惶草木皆兵,加之如今孤城被围,生死存在只在旦夕之间。
谁知这一日,那始终无人问津的英雄榜竟被两个少年揭了,众人自是好奇,除去有人急忙向大老爷报信不表,再说府衙其他差人,都三三两两聚拢而来。
“这两位少年气度非凡人可比,够胆,有豪气,说不定真有平定暴乱的本领。”
“那也未必,你看那为首的大个子,虽是生的气宇轩昂,但周身打扮看去就是个读书之人,文弱书生怎能对抗暴徒,那不就是以卵击石吗……”
“哎!不管怎说,总比什么都不做,等死要强吧……”
差人们小声议论,对着桓温和慕容真指指点点。
桓温当然知道他们的疑问,与慕容真对视了一眼后,桓温对着众差人抱拳说道:“诸位差人大哥,为保一方安宁辛苦了。在下龙亢桓温,携义弟慕容真,今日揭了英雄榜,愿为平定豫章暴乱尽绵薄之力。”
桓温讲话本就铿锵有力,何况他还特意体恤了差人们的艰辛,仅这一句便拉进了之间的距离,关键是桓温表明了身份。桓温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惊得众人立刻肃然起敬。
“原来是桓英雄到了豫章,那这下可好了,豫章有救了……”
这个消息也有人报与了郡守章伯钧,章伯钧原本计划着在大堂接见二人,好借着衙门的威严吓跑了不知天高地厚的两个小子,谁料,接着得到消息,来人其中之一竟然是那替父报仇连杀江氏三子的龙亢桓温。
“大人,那桓温虽说无官无职,但却袭了祖上的爵位,那便是有身份之人,故而大人见他不可怠慢啊!”见郡守犹豫,孙然忙低声提醒。
“况且学生听闻当今陛下似乎也垂青桓温之才,您说这个时候,他来到豫章是不是其中另有文章呢”孙然又嘀咕道,明显他把问题想复杂了。
“嗯!先生言之有理,据说京中权贵多有拉拢桓温之意,其中征西将军府更是在御前力保此人,难不成桓温到此是代他人微服私访的……”章伯钧接过孙然的话又分析道,这两个庸吏,你一言我一句反倒将一件简单的事情弄的煞有其事,扑朔迷离了。
既然如此,便不能怠慢了尊客,章伯钧只好命人打开府衙大门,他则换了官服,领着幕宾孙然亲自出迎了。
“哎呀,不知万宁男至此,章某之过啊!”离着老远,章伯钧便高声的与桓温打起招呼来。
桓温虽然也被这阵仗搞的懵了,但见到郡守亲自迎接,自然不能失了礼数。于是,连忙躬身施礼,道:“在下桓温,郡守大人屈尊相迎,受之有愧。”
桓温这边一说话,章伯钧才分清楚了两个年轻人中谁是万宁男,心中不由的暗暗惊叹“好一个桓温,雄姿英发,果真名不虚传!”,再往桓温身后看,又是一个俊朗的少年郎,同样英气勃勃。
“诶万宁男哪里话来,你乃是当今英雄,能来我豫章,实为豫章之幸也!只不过,如今有流民滋事,豫章并不太平,万宁男还应早做防备啊!”章伯钧句句恭维,只是弦外之音却是说我这里不太平,你桓温来得不是时候,还是哪里来哪里去吧……
&n
第二十二章 转机初现(四)
“兄长,方才在郡守府衙门外,那位章郡守言语尽管周全得体,但小弟却看他眼神游移透着狡黠,兄长还应小心为妙。“离了郡守府衙,慕容真与桓温提醒说道。
桓温点点头,看了看前面带路的差人,低声说道:”你我刚到豫章郡,见到府衙中公人精神萎靡斗志全无,哪里有抵御贼寇一丁点的精气神,而那豫章郡守却满口大义,足以说明他在说谎,说不定他已决定投敌或者准备逃遁了。“
“倘若如此,那兄长签下的军令状不就危险了吗要不,咱们趁着他们松懈速速离了此地,否则便可能做了那豫章郡的替罪羔羊了呀!”
桓温冷冷了笑,说道:“哼,无妨,为兄既然敢签下军令状,自然胸有成竹,只待一会儿还要仰仗贤弟背后的宝弓了。”
这时,领路差人已经将二人领导府库门外,兄弟二人则不便再继续说下去了。
“英雄,这便是豫章府库了。”领路的差人抱拳对桓温说道。
桓温看着高大厚重的府库大门,示意差人将库门打开。
由于已有大老爷的吩咐,差人不敢怠慢,随即将章伯钧手书交与了库吏,库吏见到郡守文书自然不能阻拦,一边命人打开库门,一边将造册账目呈递给了桓温。
桓温翻看账目只看了几页,便想破口大骂那章伯钧无能,原来豫章府库钱粮物资极为充盈,倘若衙门可以稍微体恤一下民情,也不至于造成民变。
“兄长,这豫章郡真是富庶之地,难怪会被称为鱼米之乡,这库里的库粮简直堆积如山啊!”巡视一圈回来的慕容真也向桓温说道。
桓温指了一下库吏,问道:“库存如此充实,为何不开仓放粮赈济流民”
“这个……英雄有所不知,那李达等人乃是北方流民,在豫章既无居所,更无营生,却扰了本郡太平,如今他等如蝗灾过境,要官府减赋、放粮,您说哪里有此等道理”库吏答道。
“好个巧言令色,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其实皆是歪理。我来问你,那北方也罢,江南也好,是不是皆属我大晋疆土北方民众、南方百姓是不是都是我大晋子民”
“这个……那是当然。”
“好,既然如此,百姓有难,作为一方父母,安能袖手旁观,眼看着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况且这府库之中钱粮堆积如山,依我看如今民变,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你等庸官。”
桓温见到眼前满满的库存,又联想起刚刚他与慕容真在豫章城外亲眼所见的那些衣不蔽体,骨瘦如柴的难民,心中的不满再难以抑制,直接爆发了出来。
那库吏也有些良心,知道刚才所讲所言确实理亏,于是便不敢多言,将头垂了下去。
”我如今有郡守手令,可以调动府库粮草,你等只要从此尽心尽力办事,之前之事便可既往不咎。“
”是,英雄吩咐便是,小人定会遵命。“库吏抱拳答应道。
桓温不再啰嗦,将章伯钧拨与他那五百兵丁分成几组,令他们由府库搬运粮食至豫章四门,再在城门口处支起了数百口大锅熬煮米粥。
桓温则只领着慕容真登上了北门城楼。
……
再说,郡守章伯钧,自答应了桓温的条件后,便又回了府衙二堂,喝退了左右,心中怒气未消,竟将茶杯摔的粉碎。
第二十三章 转机初现(五)
桓温与慕容真兄弟二人心意已决,即便面前是刀山火海,也绝不后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