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河边草
如今唐军再来,能不能改变这种状况其实也在两可之间,和前朝不同的是,唐军先在半岛南侧登陆,有吞并整个半岛之心。
而李年所部和西边的唐军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会修建那么多的营寨,随军便带了许多的粮草,行进比较缓慢。
当务之急,他们要寻找一处可供大军停驻的落脚之地,查找敌人踪迹反在其次了。
当然了,这个落脚之处在之前就已经选定好了。
几百年前,盖马原是秽貊族栖息之地。
说起秽貊这个部族来,只能说它分布的很广。
秽貊是个非常古老的东北土著民族,他们原来也在辽东地区生活,因为受到匈奴人的压迫,一部分人陆续南迁到了半岛之上,据说建立了盖国和马国,所以后来人便称呼这里为盖马原。
而不管之后他们是被前汉所统治,还是后来为高句丽人所征服,嗯,很多人都说高句丽的主体民族扶余人,其实是秽貊一族的分支,这么说来的话,其实是这个民族又融合在了一起罢了。
反正和炎黄部族相类,秽貊族分支极多,后来人已然无法考究,只是和炎黄子孙不同的是,秽貊族的后代们并不在意他们起源于何处,秽貊这个名字也就早早成为了历史,如今的高句丽人已不再提起,贵族和平民们更不会承认他们是秽貊的子孙。
只是说起高句丽国由来的时候,人们才会略微提到,扶余王南下征服了秽貊之事。
如今在盖马原上生活的人,民族属性依旧杂乱无比,但因为高句丽立国已久,倒是都可以统称为高句丽人。
李年率军北来,选择的落脚之处在盖马原中部,这里有一座高句丽人建立的城寨,叫浦石城。
不知高句丽人怎么想的,反正高句丽人占据了半岛北部之后,并没有修建多少城池,反而是辽东那边,他们建了不少,这可能和扶余人起家在辽东有着些关系吧?谁知道呢。
浦石城说是城池,其实是几个寨子连在了一起,位置在狼林山西北延麓,北边则是摩天岭,白头山,其实都是太皇山余脉。
高句丽人则称之为盖马大山,半岛这边则是盖马原的一部分。
浦石城便位于半岛东北部的山脉丘陵地段,城池多为木石结构,和中原的城池不一样,它只能说是一处寨子而已。
但它的作用却不小,高句丽东部的各个部落,或是行政区域,和西部平原往来,大多要从浦石城中转。
李年率军到来,除了寻一处落脚之地外,自然也想要掐断高句丽人东西往来的咽喉要道。
而李年所部到来之后,面对的就是连绵不绝的群山以及起伏不定的丘陵,地形之复杂,以如今的地图绘制手段,在纸面上是根本无法体现出来的。
即便李年等人有着心理准备,到了地方也是一筹莫展。
李年知道,敌人就藏在群山之中,可唐军再是精锐敢战,也不可能钻进这样的深山老林之中,跟当地土著去纠缠。
李年当年是以营尉的身份,跟随李碧,李破两人随军来到辽东。
如今算是故地重游,当年三十万大军溃败之处,就在盖马原西侧的平原地带,他们这些从马邑过来的一千多人没有深入这么远,而是明智的在萨水便停住了脚步。
当前方大军一溃,他们立马跟着李破钻进了山林之中
山中的情形是怎样的呢,李年从来不愿多做回想,即便是高句丽的那些土著猎户,想在山林之中把隋军溃兵一一剿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李破带领他们在山林中跟敌人左右周旋,屠灭山中村落十余个,追逐而来的敌人更不知杀了有多少,这才脱围而出,逃回到了鸭绿水北岸。
这个过程当中,到底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鲜血,谁也说不清楚,不过大家都能肯定的说一句,那是一个地狱一样的旅程,走过一遍就再也不想走第二遍的那种。
给李年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在山林之中奔走如飞,设置陷阱,施放冷箭,神出鬼没的可怕敌人。
在平地上遇到那些人不算什么,可在山林之中他们便也变成了最为难缠的敌手。
当然了,更为可怕的是带领他们逃出生天的那个人,不论多狡诈凶狠的敌人,在他面前都要俯首称臣,跪在地上叫上一声爷爷,所以大家行走在地狱的时候,还能笑的出来。
因为皇帝陛下把大家也变成了地狱鬼卒的一部分
高句丽人的想法也很明确,他们就是想让唐军入山一战。
见到已被烧成白地的浦石城的时候,李年默默念叨了一句,“狗崽子们倒是没变,还是那般贼头贼脑”
之后数万唐军便在浦石城遗址上驻扎了下来,顺便重新修建了一座营寨。
西边的唐军面临的是攻城战,东边这里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考验的是领兵之人的耐心。
高句丽人的战略在李年看来不值一提,高句丽的王城就摆在那里,只要攻破了平壤城
高句丽人在山中躲藏的再深,又能如何?
从灭国之战,也就转变成了剿匪平乱,看看谁能熬得过谁罢了。
所以李年并不着急,一边命人修建营寨,一边派人出去打探,做好了长期在此驻守的打算。
只是刚过了两日,赵世勋部首战告捷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李年军中的时候,他这边便有了收获。
“只有四万人,要是给人断了后路,也就成了一支孤军,李将军可要小心些。”
“咱们身后有二十余万大军,想要截断俺的后路可不那么容易,嘿嘿,倒是寻将军所部都是四条腿走路,遇险之时许会跑的快些?”
“李将军安心便是,大都督给俺的军令虽是见机行事,但俺却没有抛下同袍逃走的习惯,所以遇敌之时李将军千万别慌,俺肯定就在附近,只等俺率军来援即可。”
“哼,寻将军这么说的话,不如咱们换上一换,俺又不是没领过骑兵”
这就是寻相领三千骑兵与李年所部分开的时候,两人的对话,听上去有点火气,实际上大家都有所预感,这仗不太好打了。
尤其是之前他们还都得了李靖的吩咐,各自行事,互不统管,按照军中的习惯,寻相这厮也就能跟李年这个大将军呛呛几句了。
到了浦石城,先一步到达此处的寻相跟李年稍微打了声招呼,便率军继续沿着山麓向北而去。
直到这一日,浦石城唐军中军。
“大隋右翊卫府麾下,领兵校尉林正德参见将军。”
“大隋左御卫府辖下勋卫高弘参见将军。”
两个头发已然花白的汉子,敲击着胸膛,随即便拜倒在了李年面前,高弘更是涕泪横流,痛哭失声。
不用多说什么,这显然是当年隋军败退之时,被留在了半岛上的隋军败兵。
当年一溃千里的三十万隋军,多为左右翊卫麾下,宇文述为左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则是右翊卫大将军。
这两位大将军一战而败,率亲信狂窜数百里逃了回去,却把大军扔在了身后,可谓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而那三十余万大军,战死无数,冻饿而死者更多,剩下的人能逃回大隋的也就李破所率的两千多人,其余都留在了高句丽的山林之间。
北雄 第1540章残烬
高弘,林正德分属前隋左右翊卫,前隋时,左右翊卫是京师驻军,是杨广推行的重首轻足的军事布局的产物。
什么叫重首轻足?和杨广建洛阳城的思路差不多,在洛阳,长安这样的地方布置重兵,邀领天下府兵,制约边塞驻军。
这和另外一个时空当中,大唐后期的战略完全相反,那时大唐设置各路节度使,藩镇,明显是一副内轻外重的局面,安史之乱就是由此而生。
这个上面杨广的所作所为没什么好指摘的,为了防范关西世族,以及北齐,南陈余孽作乱,朝廷自然要握紧兵权,这也是中央集权的先决条件。
只是不论是重首轻足,还是内轻外重,最终还是要看皇帝以及臣下们的治理水平,结果不好的话,你做的再对,在天下人眼里也将沦为昏聩之举。
比如说唐玄宗,铲除韦后势力,中兴唐室,开创开元盛世,功绩不可谓不著,只是安史之乱一起,大唐由盛而衰,把京师都给丢了。
难免就给人和后来的乾隆相仿,吃前人的老本,强行弄出了一朝盛世的印象。
最后推给了美色误国,文人们的老套路了,却难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
高弘和林正德在左右翊卫中任职,都是关西人。
随军出征时都是二十多岁年纪,正值青壮,可二十载之后,两人头发花白,老态毕露,配着他们身上褴褛的衣衫,粗糙的皮肤,比乡野村夫看着还要凄惨几分。
只是当他们来到李年面前,努力的挺直身躯,大声报出自己所属的时候,还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些隋军将士的影子。
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
大好年华,随军而征,未立寸功不说,还落得如此下场,简直悲剧的一塌糊涂,凡有志男儿,见了他们估计都得感同身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有的人高居车上,意气风发,但更多的人则是沦落成泥,被历史的车轮碾的粉碎。
李年也是地道的关西人,只是当年关西群雄傲独领风骚的时节早已过去,因为如今当了皇帝的人是李破。
李破的来历是什么呢?祖籍关西,起兵于晋地。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大致上就是关西人对他不好,晋地才是他的老巢。
如此一来,局面也就和杨坚,李渊等人在时不同,关西人虽说还在朝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可再想形成像前隋那样,军政大事皆出关西众人之手的格局就不可能了。
从龙之臣,多出晋地,十几个大将军,一多半都是晋人,就足以说明问题。
李年跟随李破多年,状况也差不多,虽然他是关西人,但跟朝中的晋人派系走的更近一些。
南征北战这么多年下来,他对当年关西世族搬弄权柄的故事也非常反感。
尤其是当年随军征伐辽东时,眼见关西众人在军中耍弄手段,把其他人都当做傻子,和可供支使的鹰犬的行径,让他尤其厌恶。
当然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统兵将领了,他也便知道,当年征伐辽东之时,关西众人也有着无奈之处。
和皇权的斗争,哪是退一步两步就能消弭的了的?当年的辽东之战,俨然就是杨广和关西世阀交锋的舞台。
而他们这些无名小卒,在当时根本无足轻重,死也就死了,没人会为他们掉上哪怕一滴眼泪。
眼前这两位,如今看着可怜,但当年他们都是左右翊卫辖下,那几乎就是皇帝亲军。
一个领兵校尉,倒是不算什么,可高弘是勋卫,正六品武职,加上他的姓氏,正是关西人中坚的样子,当年不定怎么意气风发,颐指气使呢。
李年滋味难明的看着高弘两人,脑海中不知转过了多少念头。
两人的到来,其实并无令人意外之处。
不论是新罗人,还是百济人都说过,高句丽境内一直有人叛乱,说是叛乱其实也不准确,就是前隋征伐辽东的后遗症在一直困扰着高句丽人。
三十余万隋军进入到了高句丽腹地,虽然一战而败,之后让高句丽的自信心膨胀到了一定的程度。
但实际上,前隋第一次征伐辽东之战,给高句丽的国力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在战事当中死伤的高句丽人不下去隋军。
更为可怕的是,三十多万隋在高句丽腹地一溃千里,除了死伤和被俘的隋军将士,还有十几万人散于高句丽的山川旷野之中。
十几二十年下来,这些败兵一直给高句丽人制造着麻烦,持续的破坏着高句丽的社会架构。
就像是一剂慢性毒药,侵蚀着高句丽的躯体。
直到近些年,这种局面才算有所好转,主要还是在于当年的那些隋人败兵多已老去,他们的后代对高句丽没有那么仇恨,招抚起来要容易的多。
如果再给高句丽人十年的时间,没有人来打扰的话,伤口总会慢慢愈合,说不定还能增加高句丽社会的活力。
毕竟这些外来带来的不止是战乱和厮杀,还有先进的政治军事思想,以及高句丽人所缺乏的各种工匠技艺。
可唐军来了
李年上前,一把将两人扶住,“两位快快请起,这么多年,两位对故国还能念念不忘,足见男儿肝胆啊。”
高弘伏地不起,嚎啕之下,连话都说不清了。
林正德好一些,顺势起身哽咽道:“吾等在此如离群孤雁,日夜期盼王师重来,今日终能得见将军,可见老天待吾等不薄矣。”
听这说话就能明白,两人都非平民百姓出身,听见李年的关西口音,心情更是激荡不已。
高弘终于止住哭声,抹着眼泪道:“让将军见笑了,俺离家已久,在这鬼地方待了好多年却是不得脱身,前些日偶然听闻将军率军至此,便召集了些人来投,望将军念我等还有那么点忠心,能收留于俺”
李年让他们坐下,摇头叹息一声道:“好叫你们得知,大隋已经亡了,如今来此的是大唐将士。
俺是左武卫大将军,开国公李年”
高弘两人听了,相互对视了一眼,目光复杂的估计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其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情绪。
大隋亡了,大唐代之而起。
之前他们在山林之间倒也听到了些这样那样的风声,算不上是一无所知,尤其是率人来到这里之后,也跟唐军将士略略交谈过,倒是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前隋余孽,见到了大唐官兵,怎么说好呢?就像大树之上掉落下来的枝叶,眼见大树被人给砍倒了,对于流落敌境已久的他们来说,无疑是受到了又一次重击。
就像是后来前苏联宇航员上了空间站,前苏联却解体了,你能体会宇航员的心情吗?恐怕不是一声mmp能够形容的了的吧?
两人听到这话黯然无语,却是想起了唐军大营之中悬挂的日月星辰旗,虽与大隋旗帜略有不同,可在上面还是能看到些大隋的影子。
他们还是齐齐起身,敲击着胸膛给李年施以军礼。
李年按了按手让他们重新坐下,“说起来,俺与你们也算同袍,当年进军平壤城,俺就在军中效力”
两人听了睁大了眼睛,脸上不由露出了些许的喜色。
关西人,大家又并肩作战过,大隋亡的不很彻底嘛
当然了,对于世族中人来说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北周亡后,大家不还是一样要做大隋的官儿?
高弘搓着粗糙如树皮的双手,喜道:“原来将军与吾等还有同袍之义。
之前还有人说咱们流落在外这许多年,早已被人忘了干净,俺就不信,咱们那么多人死在这里,难道没个人想来收拾尸骨?就那么轻易的忘了血仇?看来俺们是来对了。”
林正德也重重点头附和,“此仇不报,枉为人也,将军,咱们人虽不多,如吾等也已老迈,不堪驱使,可我等跟高句丽人仇深似海,在这里已经纠缠多年,对这片山林早已了如指掌。
由吾等指路,定能助将军杀光了他们。”
稍稍平静下来的两人,仇恨的火焰开始在他们胸中熊熊燃烧,回不回得去中原已在其次,功劳什么的更是不在他们眼中。
他们只想给这些年死去的人,他们受到的伤害,以及那困苦无着的生活一个交代而已。
这也正是李年所需要的。
“像你们这样忠义之人,如今还有多少?”
高弘摇了摇头默默道:“不多了,将军若能早来十年,也许挥手之间数万人便可前来为将军效力。
可如今嘛,人不多了,日子太难过,有的人在这里娶妻生子,就像俺们两个,也抢了几个高句丽婆娘,有了儿女”
说到这里,两人都羞愧的低下了脑袋,高弘咽了口唾沫,才继续道:“有的人更是投了高句丽人,更多的人还是战死了。
只剩下咱们这些孤魂野鬼,没什么骨气,却又心有不甘,勉强熬到了现在,再过几年,等咱们死了,怕是也就再没什么人记得那些鲜血和仇恨了吧?
彷如残烬,遥遥欲灭啊。”
北雄 第1541章狼狈
高弘,林正德两人带来的人确实不多,只有四百多人,其中一些还是高句丽人。
比如高弘的女婿,那就是个沃沮人。
沃沮人是秽貊人的分支,生活在辽东的东北地区,因为近海,所以大多以渔猎为生,后来扩展到了辽东东部,就是汉时玄菟郡所在。
他们被高句丽人征服也有一百多年了,无论穿着,语言,习俗等等,都已与高句丽大同小异。
高弘和林正德带来的队伍当中,像高弘女婿这样的人还有不少,多数都可以归为高句丽山民之属。
他们在高弘,林正德这些人的“感化”之下,成为了高句丽人当中的叛逆。
实际上,他们就是被高弘等人给裹挟了,再加上一些高句丽“逃人”,合在一处也就成了让高句丽人头疼不已的山匪。
高弘,林正德等前隋败兵就是山匪首领,和当年那些隋末乱军的性质差不多,到处袭击高句丽人的村落,躲藏高句丽人的围剿,这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据说早前人还多些,只是近两年高句丽的东部大人渊盖苏文执掌了剿匪之事,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起来,人数锐减,如今只剩下了几百人还在艰难支撑。
而在这期间,仇恨是越来越深,比如说林正德的妻女就被人捉住,死的凄惨无比,高弘的两个儿子也相继被人所杀。
确如高弘所言,彷如残烬,摇摇欲灭。
高弘,林正德来投,对于现下的唐军而言自然是好消息,李年也相信,会有更多像高弘,林正德这样的人来投靠唐军。
有了这些熟悉当地地形的人的指引,再跟高句丽人作战,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只是话说回来了,李年还不很信任高弘等人。
即便两个前隋余孽看着还成,但他们带来的人太杂了,若有一二高句丽人的细作掺杂进来,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为高句丽人所乘。
尤其是李年屡次听闻其姓名的渊盖苏文,至今的表现都颇为狡猾,李年自然不会掉以轻心。
所以即便高弘两人指点出了几个山中平地,说那里都是高句丽人聚居之所在,他们完全可以带领唐军过去给高句丽人来上几下狠的,可李年最终还是选择了按兵不动。
进山跟高句丽人厮杀,现在根本不在他考量之中,谁知道这是不是高句丽人的诱敌之计呢?
只是李年不知道的是,那个年轻的高句丽贵族可比当年被高句丽人吹成战神的乙支文德强多了。
乙支文德的那点功绩,其实都不是他自己的,杨广才是葬送数十万隋军的罪魁祸首。
渊盖苏文则不同,这是一位有着蓬勃的野心,在战略战术,乃至于政治上都有自己见地的高句丽贵族。
如今高句丽人的所有战略布局,都由渊盖苏文亲自策划,到此时为止看来虽无亮点,可却勉强维持住了局面。
让二十余万唐军精锐无法达到速战速决的战略目的,大致上拖住了唐军进兵的脚步。
而且,此时此刻,他并不在东部高句丽部落联军军中。
八月已经过半,冬天的气息越来越浓。
鸭绿水,高句丽人称之为马訾水,它用长长的身躯把辽东和半岛分割开来,而在汉时,鸭绿水北岸,便是玄菟郡,南边则是乐浪郡所在。
八月间,北风渐起,寒气已重,江水不知忧愁,依旧默默流淌而过。
年轻的渊盖苏文驻足江畔,遥望南岸,神情肃穆,幽深的目光中带着些焦灼。
而在这里方圆十数里的范围之内,成群的突厥骑兵已经聚集在了江畔,人喊马嘶,沸反盈天,连平静的江水好像都已在瑟瑟发抖。
有人在渊盖苏文的旁边嘟囔,“要是再等上一个月,江水都冻住就好了,天神啊,这么冷的天,还要人去水里泡着,也不知是哪个狗东西想出来的主意。”
粗鲁的突厥语飘进渊盖苏文的耳朵里,即便听不懂那个突厥将军在说什么,渊盖苏文也能从其瞟过来的眼神中体会到浓浓的恶意。
渊盖苏文心中恼怒,却也不得不忍耐下来,心里暗骂了一声突厥崽子,转头看向身边的突厥东方汗阿史那多闻。
这才是能够做出决定的人,他的每一个命令,也许在之后都能决定高句丽的存亡,是他该奉上谄媚笑容的大人物。
阿史那多闻看上去比两年前老了许多,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隼,自从晓得后路已断的他受到了不少的煎熬。
不过这些他都有所预期,而他预料之中最糟糕的情形还并未发生,那就是坐在突厥可汗位置上的那个女人没有跟唐人狼狈为奸,一起来对付于他。
只是这一年来,情形越发不妙而已。
他在西边的东方汗汗帐已被人占据,还在为辽东战事收尾的他却不敢回军去杀死那些背叛者。
那个女人就像是藏在暗处的毒蛇,突然窜出来咬了他一口,他也不知道那个女人许下了什么好处,竟然让他的兄弟子侄们背叛于他。
在他得到消息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不是突厥的突利汗大人了。
不过这样也好,只要他能占据辽东,以后便能像扶余人的祖先那样,在辽东建国,等那个女人平静下来,他便可以派出使者到王庭去,让她接受这个现实。
还有南边的唐国,一样可以交好一番,毕竟大家没什么仇怨嘛,应该比那个女人更好对付一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