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凤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西木子
从发榜后络绎不绝的媒人提亲,还有本县各大地主老财们大费周章想知道她的学习方法,刘辰星已经意识到自己以十三岁稚龄,且一女子身份,夺得县试榜首到底有多轰动了。
可当步行来到村学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有多红。
只见村学外至少停了七八辆马车,良驹更是不下十匹之多。
这些一看就是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的,一旁自然少不了马夫、小厮等奴仆之流。
加之还有些贫家子,或三五结伴,或单刀赴会。
总之,村学的四合院外人潮涌动,尽是为听刘辰星分享学习心得的人。
也不知谁眼尖,老远就看见刘辰星走过来了,大声喊道:“刘榜首来了!”
如是,刘辰星才随柳氏和刘青山走进,就感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向她看来。
柳氏显然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不用微微一讶,低呼出声。
男子心大,刘青山又在学馆混,当然知道自家阿妹时下乃红人,对这样的场景也有一定的准备,倒也不甚惊讶,也就微怔了一怔。
随之便念及刘辰星别看未像其他小娘子一样尽想着如何打扮,其实爱美之心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居然愁练字手指生了硬茧,不是拿淘米水洗手,就是拿蛋清和蜂蜜这等矜贵物什敷手,还让节俭如他阿娘都跟着一起胡闹,拍一根黄瓜敷脸!
也亏得一位是他的亲娘,一位是他的亲妹,若换成他的女儿,定是不能轻饶!
想到这些年来刘辰星的各种臭美举动,刘青山就不禁莞尔,当下便凑近刘辰星耳边戏谑道:“阿星,早知道有这么多人来,为兄也该学你一早就起来沐浴捯饬自己
第九十六章 第一次被告白?
十三岁少女的声音还十分稚嫩,除了仿若珠落玉盘般,脆生生的很是清脆悦耳,并不能让人信服。
四下在座之人,不少窃窃私语。
然,随着少女所讲渐渐深入,逻辑关系越加环环相扣,加之少女不时穿插一些趣闻趣事,众人不由自主地安静了下来,开始认真倾听。
少女清悦的声音,一直从午后持续到日头偏西,待少女停下讲课,众人不由意犹未尽。
这时再看向少女的目光,便不觉深远了。
身边四五岁的小毛孩是什么样
整天不是挂着鼻涕,就是四处捣蛋,如何不分春夏与秋冬,每日卯时初刻,已雷打不动地开始练字背诵,怕是成人亦难以长久以往的坚持下去。
何乎一个当时尚不及五岁的小女孩
甚至那时女皇尚未设女子科举,没有科举出仕的巨大利益诱使,又如何坚持的得下去
而眼前这位容貌不俗的少女,从不足五岁开始,一坚持就是八年有余,从未间断。
又从前朝始科举至今,不过百余年之久,之前取仕都为士族门阀所垄断,科举的出现给了广大地主阶级获取权利和地位的希望。
他们蛰伏了数个世纪之久,渴望参与政权的愿望早已根植于骨髓之中,是以即使刘辰星不过一个十三岁的小娘子,他们也愿意一听。
本拿了刘辰星亲手写的学习方法,看完后倒觉得有几分可取性,但认为价值也就那样,如今听了刘辰星一下午的现身说法,再联系手稿所见,不觉恍然大悟,暗暗点头,此女倒是没有诓他们,将肚内之货哪怕没有交代出十全十,也有八成了,而且果然如序所写——天道酬勤。
与此同时,刘辰星当日所言的佳句也被广为流传了出去。
诸如书法: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
诸如作诗:熟读汉魏五言诗,不会作诗也会吟。
诸如帖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诸如墨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如是,前世各类名言警句,就被刘辰星或直接搬了用,或略加改变一二给顺口溜般说了出来,然后就一传十、十传百,青阳县老百姓们都知道了十三岁女榜首是如何学习的。
既然都是后世众所周知的名言,必然经过了百般考验和推敲。
一时间,青阳县当地的老百姓不由对刘辰星颇为推崇,直认为刘辰星确有奇才,难怪能小小年纪就中县试榜首,也让一些眼红的嫉妒者彻底找不到话说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
刘辰星也没想到这些话会被如此流传赞誉,让她也赶了一次潮流,只不过不是将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赋据为己有,而是用了名人名言。
彼时,夕阳西下,当是众人归家之时。
为了赶在城门关上之前到家,村学外的马车、良驹早已在刘辰星讲课结束一刻不到,相继离开了。
至于周边的邻人,坐了整整一个下午,也是疲倦不已,也跟着三五成群的走了。
倒是作为今天的主讲人,刘辰星因着听众一个接一个的单独上前打招呼说话,她不得不继续坐在正堂檐下,笑容以待。
太阳一分一分落下,西方的天空终于染成一片紫红色的云霞,到了傍晚之际。
好在已是四月初旬的天,昼长夜短,天色尚是亮堂。
坐下的听众差不多都走完了,村学的先生们也已离开,就剩做杂务的两名村邻还在收拾现场。
刘辰星动了动酸涩的肩颈,准备起身离开,却才一站起,跪坐着的两腿就是一麻,直往地上栽。
“小心!”
三个声音
第九十七章 挥一挥衣服赴考了
“刘二娘子。”
看着眼前优秀远胜过自己,甚至比他想象中还优秀成千上万倍的少女,卫三生不知道如果今天不说,以后是否还会有机会,所以他必须要说!
“现在的我已经没有资格站在你面前了,但我一定会努力追赶上你,到时请你给我一个机会!”
鼓足勇气一口气说完,许是怕被拒绝,也许是少年人特有的难为情,卫三生深深地看了刘辰星一眼,便是断然转身,极快地跑开了。
斜阳西照,少年清瘦而挺拔的身影被照得很长很长。
……
傍晚的风吹来,还犹带凉意。
刘辰星立在堂外的廊上,她身上的白色长衫被风一吹,尺余长的宽袖猎猎翻飞,舒爽的凉意袭来,吹散了下午济济一堂的人烟气,也让人的心神更为清晰。
见少年人的身影终是消失在夕阳余晖之下,刘辰星两三步走下阶梯,来到院子里,然后转身看向柳氏和刘青山道:“阿娘、阿兄,我们走了吧,说了一下午的话,真是又累又饿。”
卫三生的话,虽未直言心悦之类,可心迹已然表露无遗。
更甚至比起小儿女之间情意绵绵的话,卫三生所言更动人心,至少在柳氏看来是这样。
没有想好双方的未来,或有能力负担得起女子的终身,就不要说那些扰乱人心的话,毕竟世道苛刻,哪怕今时今日,女子地位已经达到空前的高度,仍然经不起世俗观念加在女子身上的枷锁。
她是过来人,曾经就受男子的情爱之苦,即使她根本什么也没有做,所以她不能让女儿再重蹈她的覆辙,却未料女儿竟然没有受到一点波动,简直和无事人一样
柳氏讶然地看着刘辰星,但见女儿眉宇间尽是青涩和无忧无虑的率真,她不由会心一笑。
这样也好,女儿还小未开窍,才能更专注于科举。
若真能高中进士,哪怕未来情路不顺,总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当然作为一位母亲,她只恨不得永远为刘辰星遮风挡雨,可孩子大了,有了双翅,天空又那样广阔,总该让孩子去看看,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尽所能守住这个家,等孩子累了,有一个栖息之地。
心念至此,柳氏就目光温柔地看着一双儿女,看着她的骄傲。
刘青山就没有柳氏那么多感触了,虽觉得卫三生这番话还算是一个有肩膀的儿郎,不过也仅此而已,当见刘辰星完全没受其影响,心下就只有窃喜了。
不愧是他的亲妹子,岂是臭小子们三言两语就能哄走的
“对!走了!”刘青山猛地跳下石阶,就差高兴地手舞足蹈了,“阿耶还在家中等我们吃炙肉!阿星你今晚多吃点肉,明日出发后就要风餐露宿了!”
不知道刘青山这会儿哪根筋不对,竟然劝她多吃点肉,而不是跟她抢
刘辰星纳罕地看了刘青山一眼,奈何肚子已经开始唱空城计了,正“咕咕”响得欢,索性懒得理刘青山这般高兴,只想快点回家吃炙肉,就是古代的烧烤。
没有火锅的日子,也只有烧烤可以聊以慰藉了,虽然缺少了孜然、辣椒面等调料,却聊胜于无,已然成了她现在最喜爱的食物前三甲。
又是出发前的一顿,羊肉串、猪五花、兔肉、鸡脚、鱼虾等五六样荤腥,刘千里这天在家准备了一个齐全,刘辰星也只有大快朵颐吃得直不起腰——太饱了!
而各类荤食烧烤吃过多的下场,多半世人都经历过,就是一边解决人生大事,一边听着下面猪圈的家猪嗷嗷嚎叫。
深更半夜还在叫,估计是这两头家猪通人性了吧,知道主人家明日要远行,便嚎叫表达一下自己的送别之意。
&
第九十八章 应举路上遇废庙
正如刘青山说的,出发后就得风餐露宿。
这时候大部分地区都是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岭。
放眼望去,高山密林,不但旅舍食肆难觅,还充满了许多未知。
这正是为何自古从不乏客死异乡的旅人,且举子路途死亡人数也远远大于停留在目的地的死亡者。
好在如今民富国强,虽然除去长安大明宫中有砖道,其他几乎都是土路,但本朝道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四通八达,只要顺着官路朝要去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十之**都能找到要去的州县,等远远看到土黄色的城池,那便是胜利在望了。
但苦于现在交通极其不便利,离乡远行一次,少则十天半月,长则三个月以上也是常见,路上的旅人们不免日夜兼程赶路。
是以,才有天朝唐时被称为“闽南第一进士”欧阳詹在《赋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应举》书:“月没天欲明,秋河尚凝白。皑皑积光素,耿耿横虚碧。”
大意为:在黎明时送郭秀才。
可见斯时行路,何等起早贪黑。
清河、青阳二地毗邻而居,两地相距不过一百八十里。
按照“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三十里。”的普通行程计算,从青阳徒步到清河,约三四天的脚程。
即便走得再慢,兼之颇有雅兴一路游山玩水,也要不到十天。
是故,爷仨倒不用早行夜行的赶路,一切以身体为重,毕竟途中太过疲乏,极易受病魔入体,又在荒郊野外,到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才真是得不偿失了。
许是没有具体的赶路任务,也或是现代武侠剧看多了,还有刘青山平日没事就吹嘘“游侠仗剑走江湖,只为天下不平事。”
再联系她每日必反复吟诵学习的唐诗里,处处可看到“侠”的影子,其中最出名当属诗仙李白的《侠客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何等让人热血沸腾的古诗,不愧是诗仙所作,吟诵间画面顿生:
那刀光剑影之间,仿佛现代电影《卧虎藏龙》一袭白衣的李慕白与玉娇龙竹尖相斗,也好似《十面埋伏》里金捕头带着小妹在竹林里大杀四方……总之,热血江湖,脑中出现的画面美中带刚。
刘辰星也就难得脑子里不被读书占据,留了一小片空间给心中那个江湖梦。
怀揣着这几分隐约的期待,一走就是三日,每日至少三十里路。
到底是乡野间长大,三十余里路也不算多疲乏,反倒是充满了新体验。
第一日还在青阳县境内,路有村落,即借农舍投宿。这在现代几乎不可能,除了农家乐,再是热情的乡亲们,一般也不会将自家房屋借给过路人,何况还不收钱帛
当然他们也不好意思凭白住了,又用了他人柴火,走时还是在茅屋里留了二十文。
……
时下三十里设一驿,十五里多有一馆。
驿,供出行官员们住宿、饭食和出行工具之所,一般庶民是不能借住的。
馆,即招待过往官客的旅店,有公家开的公馆,也私人的旅店。
第二日则计划着路程,赶在暮至,夜宿私人旅店。
大概已到清河境内,旅店有不少白衣举子,他们秉持“君子远庖厨”的圣人之言,不可能借灶烹饪,多在馆厅花钱用食,见彼此都是赴考的举子,几句话攀谈下来,便是称兄道弟,然后结伴而行。
还是老生常谈,世道苛刻,刘辰星身为女子,不好与一众男举子混在一起,旅途依旧爷仨行,自是没有游侠小说里的意气相投,结伴江湖了。
这日,正是出行的第三日。
清晨,从旅店出发不到半个时辰,就淅沥沥下起了雨。
俗话说:三月雨,贵如油。四月雨,好动锄。
&n
第九十九章 好香的腌肉粥
轰隆隆……
低沉的雷声从远处传来,声声作响。
这似乎只是麻痹人的前兆,等人习惯了一声声的闷雷,突然一声炸雷轰响,一道闪电劈开厚密的云层。
天幕就仿佛刹那间被撕开了一大裂口,暴雨倾盆而下。
转瞬,屋顶、地上,都是“噼里啪啦”地雨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