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我命清风赊酒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自听花

    他挥了挥手,道:“你退下吧。”

    “陛下……”萧方还欲劝说,可方景然已然不听了。

    从宫里出来后,萧方没有停留,直接骑马回城门楼,跟苏定远等人商议此事。

    方景然此举,明显是打算要派人出战,且必定不是他们这些老人。

    城墙上,众人闻讯之后,好似除了苦笑无奈外,很难再有别的什么情绪。

    苏定远手敲桌案,听萧方将殿上君臣一番话尽皆说完以后,端茶喝了一口,然后,看了身旁的苏福一眼。

    苏福看懂了他眼中的意思,可他如何能照办

    府中的少爷是少爷,可眼前




91.倒戈
    梁都城头上,是即便久经沙场,此时也不免紧张的数位梁国老将。

    离梁都不足十里外,临时搭建的箭楼上,是神情自若的燕长安,以及同样紧张的包文焕。

    十里之距,对沙场上的纵马奔袭来说,几乎是转瞬即至。

    包文焕双手握拳,恨不得下一刻此地便被他梁国铁骑踏平,可他看到了身边那人的脸色。

    平静,从容,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包文焕一愣,连忙去看那些搭建营地的北燕官兵,他们依旧在忙自己手上的活计,丝毫不以为梁**队的奇袭而有什么反应。

    他心中一跳,想也不想便欲跳下箭楼,可后衣领却被一下拉住。

    “就算你现在喊破喉咙,他们也听不到。”燕长安看他一眼,笑了笑,“你虽号称包打听,恐怕还从未欣赏过生命凋零之美吧。”

    “你这是什么意思”包文焕咬着牙,大吼道:“你究竟想做什么”

    燕长安没说话,只是负手,遥遥看着。

    城头上,看着那如长龙般掀起烟尘,在雨幕中冲出的数万大军,以及看似毫无动静的遥远处,诸将不由皱起了眉头。

    “有埋伏”赵良玉犹豫道:“可这一马平川之地,左右那几片林子又能设下多少伏兵”

    “不错,我等登高而望,燕军毫无异动。”陈兆元点头。

    高默奇薄唇抿紧,此时看着那滚滚而去的长龙,眉头一下深皱。

    “不对!”他沉喝一声,声音渐促而急,“前军太快,后军慢下来了!”

    此时,苏定远的目光,只是遥遥落在了一人身上,眼底悲凉与失望一闪而过。

    萧方双手按住城墙,急声道:“为何后军会突然放缓是何人领兵”

    “是…是牛将军。”一旁,晁炘脸色猛地变白。

    他不是蠢材,此时,突袭之中前后军突然分离,若非先前约定,那边只有一个可能。

    “鸣金退兵!”赵良玉朝一旁喝道。

    “慢!”陈兆元连忙道:“此时鸣金必会生乱。”

    “那难不成要看着他们送死”赵良玉说道。

    他们都能想到,只不过此时却不敢去相信。

    城外,纵马持枪的魏旸胥还在紧盯着那前方不远的营寨,如此白天,对方必然是发现自己等人出城迎击,可直到现在,却都没有丝毫动静。

    他虽然心中怀疑有诈,可此次本就是箭在弦上,更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现在,他所能想的,便是舍命一战,即便是死,也要让北燕这些狼崽子流血。

    可就在这时,身边那追随自己多年的副将突然拍马同行,一脸惊慌道:“将军,后军慢下来了!”

    “什么”魏旸胥没听明白。

    但下一刻,他便知道发生了什么。

    那是自后而来的喊杀声,以及前方天空中突然暗了一下,飞矢如蝗,铺天盖地。

    ……

    五月初九,北风过境,小雨。

    梁国兵马司统军上将魏旸胥率军出城,于北燕军队扎营之时发动突袭。

    同行宣威将军牛敬忠领后军反叛,与扎营前早早伪装待发的北燕精骑合围。

    梁军溃败,一时降者近万,魏旸胥战死。

    听得城外的谩骂和大笑,梁都城头上,一片沉默。

    ……

    “报,宣威将军府未见牛敬忠家眷,只有下人丫鬟尚在。”

    城门楼外,萧方神色更为苍老,他摆了摆手,让令兵下去。

    晁炘一脸愤懑,他站在城墙上,遥遥看着那一场短暂战斗之后的地方,竟忍不住淌下泪来。

    而守城将士,也无不凄然。

    牛敬忠为何会降

    很多人想起了清晨时,北燕那骑兵在城下所说的话,那便是封平北将军苏定远为北梁王。现在,



92.帝心
    苏定远是不是在等燕康,没有人知道。

    就像谁也没想到,素来得大梁朝廷倚重的牛敬忠,会临阵反叛一样。

    再加上之前所闻的黑风军统帅陈观礼也是反了朝廷,有此两人在前,所有人都不由揣摩苏定远的心思。

    若他也降了,那大梁怕是连一日都坚守不下去了。

    此时,梁国皇宫之中。

    外面下着小雨,一片阴沉,大殿里已经掌了灯。

    方景然倚躺在龙床上,身上盖了薄被,龙床边,是安静把脉的钱太医,以及侍奉一旁的大总管高尧,再就是刘皇后和万贵妃等后宫之人。

    他素来自傲,弱冠登基,一手将势大的军方诸将生生压住,让朝中此后文武平衡。倒不是他手段有多高,只是因为他拿住了苏定远。

    苏家太忠了,先皇有恩于苏家父子,没人知道,先皇留下的遗诏之中,便有让方景然将苏定远囚禁的意思。

    方景然也想学北燕皇帝那样可以无条件地信任燕康,可他发现自己做不到,只要一想到尚有他人地位能威胁到自己,他便彻夜难眠。

    所以,他只能召苏定远回京,他知道对方一定会从命。

    只不过现在,方景然静静看着明黄色的帷幔,他似乎有些后悔了。

    大梁就要完了,他现在才有了切实感受。

    并非是因为玉龙关告破,而是因为他用人不明,只顾听左相和其余皇族提议去削弱武官,回收兵权,而忘了文人士族势大,书生同样误国。以致如今朝中将领武官一大堆,却连能纸上谈兵的都寥寥无几。多是那些无能文人举荐,士族勋贵下的走狗。

    那些老将也逐渐凋零,现在尚在京城,尚还能用的,皆已上了城头。

    他所倚仗的牛敬忠,就在半个时辰前,领着他的军中嫡系投了北燕,还是临阵倒戈,将魏旸胥给害了。

    他如何忍心

    那可是同朝为官几十年的同僚啊。

    方景然想着,忽的自嘲一笑。

    “陛下。”钱太医开口道,“龙体无碍,只是方才气急攻心罢了,无需药石调养,食补便好。”

    一旁,刘皇后等人皆是松了口气,万贵妃虽受恩宠,此时却站在她之后,低眉顺眼,神情看不出什么。

    方景然摇头,叹了口气。

    刘皇后连忙道:“陛下想吃什么臣妾去做。”

    方景然看着这与自己青梅竹马的皇后,虽然尚带妆容,只不过已经难掩眼角皱纹了,原来时间真的已经过去了太久。

    他又看了看床边的其他人,自己的妃嫔们都在,她们每一个都与自己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只不过却都有些陌生了。

    当然,除了一个人。

    方景然看着站在人群中的万贵妃,抿了抿嘴,轻笑一声,“你们都退下吧。”

    “这…”刘皇后有些犹豫,想劝说什么。

    “莹儿留下便好。”方景然说道。

    刘皇后听了,目光黯了黯。

    莹儿,便是万贵妃的名字。

    没有人再开口,众人齐齐告退,就连高尧,在看了方景然别样的眼神后,也悄然退下了。

    房中,便只剩下了方景然和万贵妃两人。

    “陛下,臣妾好害怕啊。”

    无人后,万贵妃一下扑到龙床上,伸手抓住方景然的手腕,脸色凄楚,“您都不知道我有多担心,臣妾真是快要吓死了。”

    “是么”

    头顶传来的不是往日那熟悉的温柔宠溺,而是有些冰冷的语调。

    “你不应该是高兴死了么”

    万贵妃身子一僵,下意识抬头。

     



93.攻城
    万贵妃看了床上在笑的方景然一眼,她能从对方强装的平静中看到那抹癫狂。

    她无声一笑,多少有些讥讽。

    方景然一下沉了脸色。

    “燕康的儿子燕长安,陛下应该听说过吧”万贵妃问道。

    方景然沉默片刻,道:“是他授意的”

    燕长安是北燕军方的一颗新星,也是前年的武举状元,有人认为他的成就会超越其父燕康,他自是听闻过的。

    “他会带我回燕国。”万贵妃说道。

    方景然皱眉,回

    “你是北燕人”他很是惊讶,这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惊讶么”万贵妃坐在一旁,道:“三十多年前吧,平北军的铁骑过了玉龙关,那边有个边关小镇,因为不从平北军号令,便被苏恪先下令把人都赶了出去。天寒地冻,死了多少人啊。我阿爷和祖父,就是那个时候挣扎着来了梁国。”

    她的语气很平静,好像对此没有多少怨怼,可实际上,家破人亡这种事,必是滔天的血仇。

    可战争就是如此。

    方景然说道:“人人都说苏恪先心狠,可朕看,他还是善良了些。”

    “你觉得他应该像燕康那样屠城灭镇吗”万贵妃笑了,“他想过要那么做,却被苏定远阻止了,说他们是仁义之师,不该像北燕的那些野蛮人一样。”

    方景然没说话,他知道,对方这话的意思,未尝不是在嘲讽自己。

    “那么陛下,一切您都知道了,现在,想怎么惩罚臣妾呢”万贵妃神情平静下来,直视着龙床上的身影。

    “朕知道你不想死,而朕也舍不得让你死。”方景然意味深长道:“你会有用处的。”

    万贵妃眸光微沉,抿紧了唇。

    ……

    北燕军队在梁都外围了两日,丝毫不见梁都其余州郡的官军驰援。

    但梁都乃是一国都城,百姓官兵众多,而守城军备更是数不胜数,如此一座巨城,绝非简单便可攻下。

    哪怕梁军不堪一击,可同仇敌忾之下,拒守时总会有难以预料的抵抗力量。

    因此,北燕大军只围不攻,且后续援军也源源不断,大有将梁都变为孤城的意思。不过,他们对逃出城的百姓或是江湖人倒是不予理会。

    渐渐地,已经开始有梁国官兵开始逃亡了。

    又过两日,城外。

    燕长安立于箭楼望台之上,遥遥看着梁都,身旁,有偏将请示道,“今日梁国逃兵明显变多,而多是携带家眷出城,我军并未加以追击。”

    “很好。”燕长安点头,“梁**心早散,他们深知拒守无望,反不如带家人苟活。”

    “可属下担心,这会不会是梁军主将计谋”

    “你是觉得,那些逃亡之人会于他处集结成军,然后反扑”燕长安放下千里眼,问道。

    “属下拙见。”那偏将抱拳道。

    “不会。”燕长安胸有成竹道:“牛敬忠反叛是给梁军最致命的一击,现在他们担忧的,是上官态度摇摆不定,说不得早就被买通,只会在自己人背后捅一刀。大难当头,我军给予的压力足以崩溃他们的心神,却偏偏见不到生死,他们便只求能活命。”

    “可为何苏定远等人,对此并不加以阻止”

    “杀逃兵可以威慑军心,却也会散军心,恐惧是会蔓延的,没有人想死。”燕长安道:“对于有的人来说,梁都是他们的家乡,他们会拼死一战。对另一些人来说,只是这梁都的城头换了旗帜,那个位子换了个人来坐而已。只要他们能活着,对此并无两样。”

    那偏将点头,这时,营寨之中传来马蹄之声。

    “少将军,那好像...是老将军来了!”偏将双眼一亮,连忙道。

    燕长安闻言,回头看去,待看到那一行当前骑马那人后,心下悄然松了口气。

    “走,去迎父帅!”

    &nbs




94.有死无生
    那是北燕的鼓声响彻。

    中军大开,一行人马跃至阵前。

    燕军顿戟高喝,激奋声威,而城头守军则被气势所迫,眼带骇然。
1...4243444546...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