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他自以为已经为子孙三代积累下可以富足生活的财产,子孙们只要平稳的经营下去,就可以安身立命。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王久贵最烦心的一件事,居然是他的一个小孙儿因为太喜甜食,不知将来会不会闹蛀牙。

    但太平的日子总是会在猝不及防时悄然生变,眼看年近五旬,王久贵的脑袋上忽然有了绿云盖顶的耻辱,他还没从这打击里回过神来,惹生事端的妾室白氏就自尽了,王久贵到底是对白氏动了真情的,心中大觉悲愤交加,忽而间有若苍老了十岁,整个人都憔悴下来。

    哪知白氏死后,他的发妻周氏也卧病不起。

    王久贵娶妻之时,还没有发迹,因为家境贫寒,一文钱的聘金都掏不出来,只好娶了个寡妇,周氏比王久贵年长七岁,两人还是盲婚哑嫁,自是说不上什么情投意合,于是王久贵发迹后,虽说从来没想过休弃糟糠之妻,却也先后纳了两房妾室,收了两个侍妾。

    周氏早年间因为劳苦落下病痛,但因为王久贵发迹,她一直也将养得好,汤药不曾断过,病情却没恶化,突而间便卧床不起了,因这夫妻多年一份亲情,王久贵也大觉心焦。

    这一心焦,就上了肺火,牙根肿痛,把腮帮子都撑起老高。

    家里连生变故,身体又有不适,王久贵还担心着这兴许是更大祸患的预兆,所以就郁躁不安起来。

    偏这日,他的长子王平安,还拿一件事来烦扰。

    当爹的捂着腮帮勃然大怒:“都说了这一件事,咱们家千万不能掺合,你怎么就是不懂得其中的厉害!施公虽说调离了汾州,可你看看府衙里那些属官,十个中至少七个都是施公的亲信,那赵知州,虽说也有来头,在汾州立不立得住都且未必,就算他斗垮了施公,还能一直在汾州当这父母官迟早也得升迁,他一走,要若是施公的亲信继任,拿赵知州没有奈何,收拾我们一介商贾可是易如反掌,他们官场上的争权夺势,我们布衣百姓牵涉进去,那就是个家破人亡。”

    王平安心生不服,还想争论几句,就被王久贵挥挥手直往外赶:“我知道你是不愤,年年为免粮长,都要被那些官员讹诈,就听我一句劝吧,散财免灾,若舍不得这些小利,指不定就有灭门的大祸,咱们是平民,哪里能和官员起义气之争这件事你可一定要沉住气,把那差役,好吃好喝招待着,送上一分重礼,他自然明白应当如何向知州老爷回话。”

    当儿子的垂头丧气被赶了出来,迎面撞见一位管事慌里慌张跑来,又问何事。

    那管事应道:“门外来了个小道

    长,自称是什么逍遥仙长的高足,张口就说我们家宅院上方,有阴秽之气笼罩,说是……说是有蒙冤而死的亡灵,要讨还公道,要若是……要若是置之不顾,家主便难免血光之灾。”

    王平安不像他爹,往常对这些装神弄鬼的游方僧道从不轻信,此时又正积着一肚子脾气,便想喝斥管事两句,令他把那主动登门的神棍赶走,只他才一张嘴,却见老爹赤着脚便跑了出来:“真有道长这样说快快有请,快快有




第一卷 第40章 夫妻出行
    这日,春归收到柴生通过梅妒的兄长传递来州衙的回信,待拆开,却是白纸一张,她并不觉得惊奇,而是燃了一支蜡烛,把白纸在火上稍稍一烤,就显出了几行字迹,她看后,又趁着烛火把信焚毁,这才让宋妈妈去一趟外衙,询问兰庭今晚得不得空。

    自那日亲自下厨安慰了春归,兰庭虽仍关注着她心神是否恢复了安宁,奈何已经获传北平的准信,许多计划都要一一实施,知州老爷虽然是他的父亲担任,但赵老爷实在没有足智多谋的能耐,就连果敢精明都欠缺许多,直到现在还闹不清形势,兰庭不能眼见着父亲办事不利,起复之初便失圣意,而且施良行一事还涉及内阁之争,关系重大,他也只能从幕后策划更进一步,暂代父亲行使职权了。

    忙碌起来,也自然没有那多闲睱,日日陪伴新婚妻子。

    不过他当然明白宋妈妈的来意,转答的是春归有事要与他商量。

    所以这晚,兰庭硬抽出了时间,趁夜色未深,一见春归。

    “确有一件为难的事,不知迳勿能否相助。”春归知道兰庭忙碌的都是正事,但她一个新嫁妇,又还在为亡母服丧,根本便没有出行的机会,更不说去王家替白氏主持公道了,要办成这一件事,也只能依靠兰庭的配合,虽说归根结底,她做这些事是为了挽救苍生的“远大事业”,并非为了一己私利,但想到要为兰庭增添的麻烦,到底还是有些愧疚,开口提起时,未免支支吾吾面有难色。

    “说来听听。”兰庭倒不介意,仍然愉色婉言。

    “我有个旧邻,从幼拙时起,便以兄妹相称,阿娘与我落难之时,柴婶和柴生哥也曾竭力相助,柴生哥是个孤儿,被寡婶抚养长大,家里只有几亩薄田,维生艰难,于是趁农闲时候,便常在外头寻些散工帮补家用,一回到了城郊八里镇的王家,做过一月的散工,那家主理内务的娘子姓白,见柴生哥勤恳,听闻身世又甚可怜,便多给了不少工钱,柴生哥受白娘子照济,一直记得这份恩惠。”

    “八里镇王家”兰庭打断道:“家主姓名可是王久贵”

    “这我就不甚了然了。”春归撒了个小谎,心里竟然慌了一下。

    鉴于兰庭待她的真诚,她实在不愿意欺瞒,只当真无法解释她是怎么知道白氏的冤屈,并还定要替白氏申冤。把玉阳真君那套话如实道出怕是会被新婚丈夫看成癔症患者了,谁让她的经历确然奇诡非常,太过悚人听闻呢

    也只好采取这番托辞了:“柴生哥是听闻不久前,白娘子竟然急病身故,因着照济之情,就想去白娘子坟前拜祭一番,又刚好柴生哥有个好友,师从松果山逍遥道长,便想请了莫问小道同他前往。”

    她扯了这么大堆的情由,关键是要让兰庭相信莫问这个家伙谙识传说当中的道术,可这托辞连春归自己都觉得几分心虚,言语间稍一犹豫,便被兰庭察觉:“怎么了”

    也只好硬着头皮往下说:“阿爹在世时,便与逍遥道长有些结交,说是忘年之交也不为过,逍遥道长自称已经年过九旬,却完全看不出垂老的模样,我是听阿爹说,虽然,世间术士多不可信,但逍遥道长却万万不是招摇撞骗之流。”

    这话倒不是春归杜撰,她和柴生之所以认识莫问,当真因为逍遥子常带着这个路边捡来的弟子来她家作客的缘故,父亲也确然与逍遥子交好,她甚至还听父亲说过,她小时候因为能见亡灵,父亲大觉惊虑,这样的诡异当然不是圣贤书能够解释得了,于是父亲便考虑着是否应当请教一下逍遥子,又犹豫着是否会不利于春归,在逍遥子面前,就少见的语焉不详起来。

    哪知逍遥子竟似会窥穿人心,干脆道明了父亲心中的担忧,并道这无非是孩童灵识未闭的缘故,虽不多见,原本也不算悚人听闻,不需理会,随着孩童年岁增长,渐渐也就看不见不应见的事物了。

    所以在父亲看来,逍遥子确然有不凡的修为,自然不同于神棍巫骗之流。

    这时春归故作神秘的说:“我从未亲眼见识过逍遥道长的

    神通,倒是莫问小道,因他惯爱显摆,我还见识过他的道术。柴生哥请莫问同往,起初无非是想让莫问超度一番白娘子,也好报答照济之情,哪知,莫问一去,却说白娘子坟茔阴气太盛,怕并非病故,而是被人害杀!”

    “害杀”

    “是,后来莫问小道还去了王家,观测一番气机,越发笃断白娘子是死于不测,他就演



第一卷 第41章 松果山上
    在兰庭的安排下,此次出行很顺利便定下了日期准备妥当,沈夫人自然不会干涉阻止,甚至听说逍遥仙长道法高深,莫问小道又是仙长唯一的高足,且待春归不比同普通信徒,而视为知交挚好时,连沈夫人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算跟着儿子儿媳来一趟城郊数日游,不过当听春归说起往松果山道观那条曲折坎坷的窄径无法乘坐轿椅上行时,她才不得不打消了出游的念头——虽说没有缠足,可这些年来养尊处优,也是一身的娇气,靠着双腿登山且还需要一个时辰如此漫长,那万万不是沈夫人具备能力挑战的路途。

    比沈夫人更加难缠的是赵小六,熊孩子完全不在意路途的“艰辛”,晃着身子甩着胳膊的叫嚷:“我就要和大哥哥在一起,我就要和大哥哥在一起,多远都不怕,你们不准我跟着大哥哥,你们两个坏女人!坏透了的女人!”

    不过当赵老大一出面,根本不用解释安抚,只轻轻一声:“听话。”

    赵小六立即便停止了乱晃大喊,只忽闪着两只大眼睛泫然欲泣:“那大哥哥回来后,答应陪我描帖吗,答应给我讲解山海经吗上回大哥哥给我讲到柜山上的狸力,还没画出来给我看呢,多奇异呀,形貌像小猪,长着一双鸡爪,叫声像小犬,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异的野兽。”

    说得像他见识过多少野兽一样……春归腹诽,又腹诽:赵小六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好学上进了

    又说来松果山这间道观,根本便是名不符实,这里原本是间山神庙,年久失修,神像漆剥,就连庙墙都塌了一面,逍遥子云游到此,便把破庙修整一番,又在后头搭建起三间竹舍,用篱笆围出个院落来,做为他的清修之地。

    这样的地方也自然没有鼎盛的香火,达官权贵压根就不知逍遥子的名号,也就只有附近的农人和猎户,因为病痛时蒙受逍遥子的救治,会主动送来一些果蔬、粟米。

    自从逍遥子去了别处云游,这里便只留下一个莫问小道,他就是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志向便是装神弄鬼不劳而获,就连住处都懒得拾掇,要不是柴生隔上一段时间来替他修修补补,莫问早便以天为盖以地为庐了。

    春归把兰庭带到这样的破落地,想到自己对莫问小道的吹嘘,连自己都觉得脸红。

    所以当那家伙当着兰庭面前,仍然仰着面颊故作高深时,春归实在受不了这般造作的气焰,毫不留情地打压:“行了啊,莫问小道,少在咱们面前装腔作势,你有真本事就快些使出来,要让我知道你是戏弄柴生哥,看我不拆了你这几间破竹棚。”

    说着说着就痛心疾首:“你到底是有多懒呀把道长开恳的两片菜地都荒成了这副模样,草长得这么高,怕里头都藏了几窝蛇了!阿爹那时送给道长的两株墨兰,落你手里,根都烂透了!”

    小道那高挺的胸膛便稍稍一窝,挤了眼角盯着春归,心说大姑娘每当一见他,骨子里深藏的彪悍就直往外冲,温文尔雅的风度就像被悬崖上的瀑布冲了个片甲不留,那双漂亮的眼睛,和“春归”这个名字全然不符,哪有一点阳春三月的气息,简直就是电闪雷鸣。

    可这个新嫁妇,似乎忘了出身名门的世家子弟受不受得了这样的彪悍。

    小道便斜了眼,直瞥兰庭,但见他照旧全神贯注地候汤,一点不见震惊之色,反而那双干净的眼底,含着水纹一般的笑意。

    莫问不得不承认赵太师这位嫡长孙的确还有几分脱俗,看来对顾大姑娘也十分的包容,不仅陪同新婚妻子来到这荒山野岭,答应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眼看着春归“张牙舞爪”的悍妇本质,还能如此云淡风清“坐怀不乱”……

    这涵量,就远超凡人了,若是让他娶个这样的媳妇,还不如找块豆腐一头撞死去,大半生都不用活了。

    想到这里莫问又不由有些气馁,连顾大姑娘如此悍妇都能找到个良人佳婿,本道爷这样一个超凡入圣的大好少年,怎么就没有一个红颜知己以身相许呢道爷的姻缘呀,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见端倪。

    一声长叹后,故作高深的派势就彻底松懈了,肩也塌了,背也怂了,有气无力地盯着兰庭:“赵大爷也跟顾姑娘似的,认定小道是在装神弄鬼么还是根本就不信世间真有鬼神呢”

    兰庭早就留意这少年,虽说吊儿郎当不甚正经,但双眼

    清亮言行洒脱,似乎玩世不恭,却不失纯良本性,有没有玄奇之处尚不确定,但应当无甚歹毒祸心,既是春归的老友,相交未尝不可,而且,这样一个有趣的人,想必日后有了机会推杯换盏清谈闲话,也是浮生一桩乐事。

    他便隐藏起锋芒,愿意迎合莫问小道的心态:“鬼神之事,多为道听途说,一次不曾目睹,故而心中多少不甚信任,不过正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人总不能太过固执于一己认知,听内子之言,虽说对道术玄



第一卷 第42章 射覆为考
    “这样的射覆,还真是新颖。”兰庭看着莫问走至院中,却不知是被草根还是石子绊了一绊,一个踉跄险些摔倒的狼狈,不由失笑。

    “这小道,从前就在我面前显摆过,一连多次,次次均未失手,我是真不知他使了什么障眼法,兴许迳勿能够拆穿也不一定。”春归不遗余力故布悬疑。

    “小道长走得不见踪影,这里也没有其余闲人,此间布置虽说雅朴,物件还有二、三十件,仅靠猜测,相信道长并不能如此自信。”兰庭也是半信半疑,他看莫问,实在不像卜算如神的高人,却也想不透障眼法的关窍。

    “总之迳勿努力,我也先出去,盯着莫问,防范他耍花招。”春归说完,就兴致勃勃的运步如飞,根本不给兰庭阻止的余地。

    她当然不能留在这里,她必须在莫问的身边,否则不能及时告知莫问答案,那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哪里会什么占卜卦算,她若不在场,这出戏就唱不下去了。

    当然,春归也不会占卜卦算,但兰庭万万想不到,春归能够通灵,而他现在,虽说确定没有闲人偷窥,却又怎知这间屋子里,还有渠出这么个“闲魂”

    渠出看着赵大爷转了好些圈,却不把物件放在水盂里,而是拿了一方墨锭,在石砚里缓缓磨起来的时候,心道:这人也果然奸诈,定是要写上几字做为覆藏吧,如果没有自己在旁偷窥,还真不信凡人能够射中。

    又说春归,急急忙忙去了离山神庙还隔着百八十步的竹亭,气还没喘匀净,就被莫问连连追问:“我说大姑娘,你怎么知道那白氏是服草乌而死,又是怎么知道那个王平安,虽说是嫡子,却对一个风尘出身的庶母礼敬有加,还有,你怎么就能断言白氏是被害死的呢又说这射覆的把戏,可不是普通的障眼法就能射中,万一有个闪失,道爷的一世英名可就毁了,你究竟有没有把握呀,道爷看你那夫婿,长得一表人才,品行还算优佳,可还大有兴趣结交呢,要这么就毁了,你没有损失,道爷到哪里找这么好骗,哦不,这么投缘的知己。”

    “问这么多,明知我不会回答,你累不累”春归气不定但神还闲,一句话就噎得莫问直翻白眼。

    一旁的柴生还为春归助拳:“莫问,你想想道长给你取这名是什么涵意,你怎么就执迷不悟呢”

    小道这个白眼是彻底的翻过去了,倒在柴生身上直抽搐:“真行啊你们俩,从前联手欺负我吧,还算一对青梅竹马,如今青梅别嫁了,照样狼狈为奸,还有没有天理,存不存人性。”

    柴生一抖肩膀,就把小道抖在了桌子上,忠厚老实地斥道:“瞎说什么!”

    春归探身就是一拍,打在小道的脑门上“啪”地一声:“你自己说说,欺负了柴生哥多久,占了柴生哥多少便宜,就你这个好吃懒做不学无术的神棍,要不是柴生哥,早就饿死在松果山上了,装什么委屈,还天理人性呢,要不是看道长的情份,我早把你这骗子的嘴脸拆穿了,看你还能打着道长的幌子装神弄鬼。”

    这样一闹,却见渠出已然飘然而至,春归更是严厉:“还不正经些!”

    莫问一脸的不服气,却到底爬起来坐好,翻着白眼直瞅春归。

    春归不用和渠出交谈,渠出也果然具备基本的默契:“赵大爷没用现成的器物,自己磨了墨,写了一篇短文。”张口便复述得一字不落。

    这下换春归坐蜡了。

    原来兰庭这篇短文,写的是今日出行所见所感,虽不是长篇累赘,且文笔优雅叙事简洁,春归听渠出复述一遍,也有把握能背个一字不落。

    可需要复述的人是莫问!!!

    这个不学无术、顽劣恣意的家伙,针对文字的记忆一贯比寻常人的水准要低,指望他能背诵

    “说呀说呀,怎么了,我正经起来,大姑娘怎么反而不正经了,光盯着我干什么,难道这才发现道爷我超凡脱俗、独一无二大姑娘是想悔嫁了。”莫问冲着柴生长长一叹:“柴生哥呀,道爷早就提醒过你,做人还是要会些花言巧语,不能光讲什么赤胆忠心,虽说吧,大姑娘的确彪悍,但正因为大姑娘够彪悍,道爷可不敢拒绝,柴生哥节哀顺变吧。”
1...1213141516...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