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第一卷 第87章 逼得积极
兰庭还未把请托说出口,就见春归呆呆怔怔愁肠百结的模样,便想她当真是期望北窗高卧、壶里乾坤的清闲自在,奈何是嫁给了自己,就难免营营逐逐、劳力费心,于是他就先存了几分愧怍,又带着些许宽抚:“其实也不是多么重大的事,也就需要知会你一声,我是想让莫问小道长,帮忙测字寻人。”
怎知春归心中更加一片“哀鸿遍野”:这还算简单莫问那个骗子哪里能测字寻人若没我替他圆谎,那些故弄玄虚装神弄鬼的手段还不被大爷你一眼拆穿,今日真不知撞了什么邪,麻烦事一件接着一件。
但公道的说,春归不得不承认从兰庭的视角看来,这还真不算一件事儿,甚至根本不需自己出面,大约他是认为莫问是通过自己才结识,所以不能相瞒罢了。
“迳勿想让莫问寻谁”春归认命的暗叹一声,紧跟着振作精神,装作好奇刨根问底。
没办法,谁让她决定要听从那劳什子玉阳真君的指令,帮助那些心存妄执的亡魂,才不得不借莫问这小神棍的口。原本一个谎话就需要一堆谎话来圆,更何况这本身的谎话就可能要继续利用下去。
“辉辉看上去似乎不想过问。”兰庭还是看穿了春归的勉强。
“哪里哪里,我是因为夫人的嘱托忧心忡忡,这才面带愁色,不过既是迳勿的事,那也跟我的事没有两样,我们可是夫妻,当然要齐心协力并肩共进。”春归一边甜言蜜语,一边用力睁着眼,好显示自己的一片挚诚。
恰巧是半张面容,迎向廊外斜阳,她的眸仁明媚,如水珀流光,是兰庭过去的光阴里,不曾为之惊艳的姿采,纵然三春秾艳万紫千红,也无法掩没的瑰姿艳逸。
兰庭这次清楚的意识到,他因这美色当前,有刹那的心猿意马,需要避开眼睛冷静冷静,才能不露破绽的回应问话。
刚才她问的是什么来着
最终兰庭不得不握拳抵唇干咳两声以掩示其实不那么明显的尴尬后,才能如常的从“不速之客”华萧霁说起,把东墟命案的简单叙述,却到底还是露出了“神不守舍”的端倪——竟依然没说他请托莫问测字,究竟是要寻什么人。
不过春归听闻了这桩关系两条人命的案件,倒没了麻烦上身的焦虑,相比起助着沈夫人和属官女眷口舌之争,她显然更加乐意把精力放在“锄暴安良”的事体上。
“可是迳勿就因为那位华郎君的一面之辞,难道就真信了此案存有蹊跷”春归因为并没有见过华萧霁,所以还有保留意见,毕竟世上并非没有发生过妇人勾搭外男,害杀丈夫的罪恶行径,不能因为蒋氏是位于弱势地位的女子,就相信了她是被冤枉污陷的说辞。
“我起先翻阅此案的录薄卷宗时,心中就存疑惑,据审察,案发地点是在吴家,案发时间又是半夜三更,就算据吴二贵供诉,死者吴大贵当晚是在他家饮酒,起先也说了要在他家留宿,但兄弟二人的居宅,原本就是彼此紧邻,蒋氏哪来的胆量竟敢在家与奸夫苟且,这也太易被丈夫撞破了。又别说吴大家只有一进院落五间瓦房,住着一家四口人,上有寡母下有一双子女,虽不算逼仄,却也论不上富绰,怎有通奸偷情的便利”
眼看着春归先认真下来,兰庭也不再心猿意马,两人讨论案情时说到那些暧昧的词儿,倒谁也没有窘迫尴尬。
“是有些不合理。”春归颔首。
“据华君所言,案发当晚吴大贵和蒋氏的长子云康,隐隐约约听见吵闹之声,起身往屋外察看,却见父亲吴大贵已经倒卧院子里,身边丢着一把柴刀,还染有血迹,争吵的人正是他母亲还有祖母,因为蒋氏的屋子门窗都紧闭着,云康看不见里面的情形,只听见蒋氏不知在斥责谁是杀人凶手,吴母却反斥蒋氏血口喷人,威胁她不许声张,跟着又是扭打的动静,蒋氏显然不敌,哭喊呻吟,这时云康才听见祖母低喊一声‘二贵你仔细着轻重’。”
“死者的弟弟当晚在蒋氏房中”春归惊道。
“这是死者长子的说法。”兰庭补充道:“吴云康尚还是个总角稚子,但想必还算聪慧,见父亲惨死,母亲受迫,便悄悄开了院门跑出去,但他到底还是个稚子,慌乱间也不知应当如何是好,好在想到了父亲生前的好友华君就住在附近,于是跑去求助,可当华君赶到现场时,应当是吴二贵已经发觉了
第一卷 第88章 焦家母子
汾阳城郊的东墟,历来是农户、军户、匠户等等杂居之地,可虽则是籍别复杂,但在保甲制的约束下,倒也并非常生械斗纠闹的事,要说来这十多、二十年,难免有哪家的媳妇红杏出墙,哪家的兄弟手足阋墙,此类伤风败俗的丑闻,却也久未发生杀伤劫掠这类恶性案件,所以自从吴家命案发生之后,实在很让东墟的四邻街坊议论了一阵。
又焦、吴两家,就东墟而言,家境又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非那特别引人注目的门户。焦满势名下有五十亩良田,二十亩桑地,雇着两户佃农替他出力,他的爹娘都已过世,和弟弟也分了家,不过两家仍是比邻而居,走动得亲近,焦满势的长子今年满十四,小女儿却才刚过了十岁,老婆焦大嫂身体原就有些病症,据说在焦满势畏罪潜逃之后,焦大嫂重病一场,卖了二十亩良田、十亩桑地才请了医术高明的郎中,用名贵药材总算保得一条性命。
家里没了男人,且因为那起命案,外头少不得好事之人指指点点,焦大嫂无事便再不肯出门,也把一双子女约束得严厉,三口人安安静静的过着日子,寻常除了和隔壁的弟妹走动,也就只有一家族亲。
这家的男孩焦小郎,七岁上下时也送去了学堂念过书,有科举入仕的志向,且已经考取了童生,本来已经计划参加院试,这时也因为家变而耽搁下来,他倒也听教,陪伴母亲闭门读书之余,又学习着经管农事稼穑,早早就接过了养家立业的重担。
此日下昼,焦大嫂坐在屋檐下,做些缝补的活计,焦小娘坐小杌子帮手替母亲扇风,母女两一抬眼,就都能瞧见书房里半开的窗户内,焦小郎正襟危坐拿着册书本看得入神,将院子里那棵槐树荫中的蝉吵,似乎也都充耳不闻。
可忽然一阵门响,打破了这个院落的平静。
少年放下书册,妇人放下针线,连小姑娘都把团扇放在了膝盖上。
母子三人一时间都有些发怔,抬眼的抬眼转头的转头,六只眼睛一齐盯着两扇大白天也下了栓子的院门,仿佛虽说还不知道何人到访,就已经预料又有一场祸患的忧惧。
“阿母,还是让我去吧。”——当焦小郎抢先一步出了书房挡在焦大嫂面前的时候,这句话更是带着几分决然的意味,又看他整了整网巾理了理襟袖,才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院门,那架势越像要去慷慨赴义了。
而门外的柴生,打扮成风尘仆仆的模样,胳膊上挎一个包袱,用土灰色的带子绑扎紧裤脚,脚上的鞋子几乎没被磨穿露出脚趾来,一脸的胳腮胡让他看不出少年模样,他本又生得健壮,这一打扮,让焦小郎误以为叩门人比自己要大出十来岁。
“这里可是满势大哥的宅屋”柴生一开口,也果然将儿子只比自己小个两、三岁的焦满势称兄道弟。
“正……是。”简简单单的两字,焦小郎却在当中拖也个长音,足证心底的忐忑不安了。
“那你应当便是我大侄子了。”柴生呵呵笑了两声,挺起胸膛便一脚进了院门,全然不把自己当作外人般,三两步就站在了搂着女儿,侧身回避的焦母跟前,揖见道:“二位也定然便是焦大嫂、大侄女,兄弟在这里,给大嫂、侄女问好了。”
别看柴生一副江湖莽汉的做派,其实心里也在暗暗打鼓,拿不准莫问小道指点他的这套言行,能不能把一家三口给糊弄过去。
但事实证明莫问小道在弄虚作假的门道上,还真懂得不少技巧。
焦家母子虽然忧心忡忡,对待柴生这位不速之客很不热情,却并没有怀疑来人是经过了一番伪装,完全没看出他其实是个少年人。
“郎君认得外子”焦大嫂依然是侧着身,似乎还把焦姑娘更往怀中紧了一紧,连一点侧脸,都不肯让不速之客瞧去。
“弟在太康,有幸结识了焦大哥,虽说时间不长,只觉相逢恨晚。只因弟在太康开罪一个地霸,不得不出外避祸,是想往太原投靠叔父去,原本劝着焦大哥和我同行,兄弟间互相照顾,只可惜……焦大哥因为病痛,
经不起奔波了。”一路说话,柴生一路摘下了胳膊上的挎袱,两下解开,取出几块碎银子来:“这是焦大哥托我转交给大嫂以及大侄子,说他没法子再照顾妻小,心里愧恨,要是这回身体能好转,定会悄悄回来看望,大嫂子及大侄子、小侄女,定要珍重,如此焦大哥虽然流落在外,心中也总算是安稳的。”
“这真是我父亲托你转交的”
却是当焦小郎刚刚才问出这句话
第一卷 第89章 吴家夫妻
春归听完渠出的叙述,眉头紧紧蹙在一起。
“你也觉得很怪异吧,就算焦满势和蒋氏通奸,合谋杀人后畏罪潜逃,犯事的是他,他的妻儿做何这般惧怕通奸杀人罪又不比得谋逆,得把家人连坐族诛。又就算焦妻痛恨丈夫和别的女人勾联,犯下死罪,让她和儿子受人指点议论,乍听闻有人得知丈夫的行踪,她不闻不问,焦小郎却不能也不顾父亲的好坏吧,就算是装,也要装出几分担忧的模样,要不可得被指责不孝了!我听焦二说,焦小郎的志向,可是科举入仕,他已经是童生了,应当知道其中的利害。”
渠出憋不住,把她认为的蹊跷先说出来,倒有了几分和春归会商的心思。
“且柴生走后,焦妻立即把这事知会焦二夫妇,应当往常,和夫家小叔、弟妇的关系就很是和睦亲近,既如此,要心里真有怨气,数落几句焦大也是情理,却半个字没有,只是忧愁自己会遭报应……”春归实在想不通:“她能遭什么报应呢死者吴大贵就算真是被焦大害杀,焦大也不可能是得了妻子的指使呀。”
“又连焦二,既不埋怨焦大,也不关心焦大人在何处!”渠出指出。
“兴许是他们真和焦大暗中联系,明知焦大不会在太康,更不可能身患重疾,所以才一点也不关心担忧。”
“若真是这样,那胡端就没有断错东墟命案了,吴大贵就是因为撞破了蒋氏和焦大之间的奸情,被奸夫淫妇杀害,焦大畏罪潜逃,蒋氏没能脱身,企图污陷吴二贵好教自己逃脱罪责也没得逞,被明察秋毫的胡通判关押待死。”渠出话虽如此,但显然不觉此案真是这样简单。
“那么焦二嫂说全是赃官污吏造孽,又是为何呢”春归摇了摇头,显然也不觉得此案单纯。
渠出飘着近前,纵管除了春归,没人能听见她的言语,也存心把语气低沉下去:“焦二说等他侄儿当了官,焦家再不受欺凌,似乎暗指有人欺凌了焦家。”
“那便只能是指东墟命案,焦大是被冤枉,可焦大却为何逃跑,他们当初又为何供认焦大是畏罪潜逃呢”春归百思不得其解。
“或许是胡端,或许是别的什么人,有意置焦大于死地,焦家惹不起这势大的仇家,只能选择让焦大逃亡躲过这场杀身之祸。”
“可焦大表面上和吴大贵无怨无仇,甚至两人都算不上认识,假设焦大和蒋氏之间并无奸情,为何吴大贵一死,他立即意识是有人要陷害他,连夜逃亡且焦大不过是薄有产业的庶民,怎么会和胡端这样的州官结下死仇”
“兴许不是得罪胡端,仅仅只是得罪了衙门里头的某个司吏,胡端只不过断事不明,被底下人蒙蔽,断错了案子而已。”渠出提出一个可能:“这地方上,各种猫腻可有不少,往往可怕的不是阎王,就是司吏、衙役一流小鬼。”
且一地政务,相比赋税水利等事,刑案司法处于次要地位,主理这一类别的官员就难免吊以轻心,如同东墟命案一类,民杀伤民,无关君国社稷,无涉达官显贵的寻常案件,绝大多数都是草草审结。渠出的假设不是没有道理。
“总之我们现在得出的结论,是焦大家眷知其下落,且很有可能焦大不是凶手,那么蒋氏也有极大可能清白无辜,反之,蒋氏的证供可信,凶犯必定也只能是死者的弟弟吴二贵。”春归叮嘱道:“有劳姑娘,这些天必需盯紧焦家,要想还原真相,还是要找出焦大的下落,听他怎么说。”
“这我省得,不用你一再提醒。”渠出抬着下巴:“另外,你家相公那边也已有了行动,今日尹寄余可是亲自走访了东墟,问话死者的四邻亲友,我顺脚去探了探风,你想不想听都打探出什么来”
“我问相公不也一样”春归很不以为意的样子。
“我还偏要告诉你!”渠出又犯了倔强,也不管春归是不是在装模作样
,又来了一番竹筒倒豆子——
却是说尹寄余今日完全不同于柴生,是打着州衙书吏的幌子光明正大往东墟去,挨着询问吴家的四邻,又说这些布衣百姓,原本对官吏都存着忌防之心,也怕生事,往往都不愿意多嘴多舌,换了旁人这样去察案,找得到蛛丝马迹才有
第一卷 第90章 孙宁之证
此日春归还从兰庭口中,听得了关于东墟命案的不少内情。
“要说手足反目以至于让吴二贵对兄长痛下杀手,仿佛确然缺乏诱因,据尹仁兄询察得,吴家兄弟二人,旧岁时是因吴大贵院子里种植的一棵枣树起了争执,也不知为何,吴二贵忽然要让吴大贵把那枣树砍伐去,吴大贵却因枣树是祖父亲手栽种,就不愿意,兄弟两为这事争执起来,还惊动了里老调解,都说是吴二贵无理取闹。可纵然兄弟两在命案发生之前发生了矛盾,但总不能吴二贵真为了一棵树,就生谋害人命的恶念吧”兰亭不是信不过华萧霁的证辞,但他经过问察,却对吴二贵杀兄的动机产生了疑惑。
“那吴二贵和焦满势间,是否存在仇隙呢”春归问。
“两家人虽然都住东墟,但各处东西向的二牌,自来就没有交集,我看卷宗,吴二贵否定他和焦满势交识,无论吴家的甲邻,还是焦家的甲邻,也都作证二人确然没有矛盾。”
“那焦满势有没有其余的仇家呢,尤其是衙门里的官吏”
“经察,焦满势和吴大贵虽说在居住一带家境还算殷实,不过靠的都是自身的勤俭,不是依靠歪门邪道积蓄的家业,焦满势性子虽说有些急躁,但也没有和旁人出生过激烈争端,吴大贵就更是个正直仁厚的品行,二人应当都没有仇家。”
却一个无端丧命,一个负罪在身不知所踪。
“那迳勿就没察问出任何蹊跷么”春归也是一筹莫展,想不通吴大贵因何丧命,又是什么人陷害的焦满势。
“蹊跷也是有的。”兰庭喝一口茶,才继续往下说:“辉辉向我举荐了安世兄,没想到我向他请教,安世兄果然对东墟命案有所印象。”
孙宁字自安,“安世兄”正是指他。
春归也觉惊喜:“孙世兄当真留意过此案”
“据安世兄称,当时他正好任刑房的书办,也还记得当初报案人确是吴二贵,安世兄和仵作接了差遣赶去吴家,刑房司吏问案时,吴母、吴二贵与蒋氏也确然各执一词,但吴老娘虽说一口咬定长子为蒋氏、奸夫所杀,却说没看清奸夫的长相,吴二贵更说他听见响动赶过来时,奸夫已经不见踪影,只见母亲在打骂蒋氏。”
“那又怎么能牵连了焦满势的”
“东墟虽由州衙管辖,可吴家命案起初并没有引起胡端的关注,依据地方上的惯例,他这堂堂通判也的确无需亲自审理此案……”兰庭却说起了州衙官员们的职责,没有照顾春归急于断案的心情。
“我知道,好比州县发生的刑案,一般都是由推官审理,但因为东墟是属州衙管辖,而通判又对辖区内的刑案讼事都负有职权,也完全可以决断亲自主审,不过一般来说,除非案情重大,关涉广泛,否则通判更加注重粮运、家田等等事务,而不至于审断刑案。”春归打断道。
“辉辉竟知官员职能”
“也是父亲在世时,随口同我讲解过几句。”
兰庭:看来岳丈大人是完全把春归当作了承祧家业的继嗣培养呀,连官场中事,都在其年幼时就有授教。
他也不再顾左右而言他,惹得春归更加着急,颔首道:“原本的舒推官,也询问过四邻,认为死者吴大贵和蒋氏夫妻恩爱,更加采信蒋氏的证供,怀疑凶手乃吴二贵,奈何蒋氏并没有亲眼目睹吴二贵杀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