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春归原本以为兰庭佐助汾州公务是得到了翁爹的认同,且乐见其成,听这话却像翁爹压根就不情愿,却又不能不放任的憋屈,知州父亲拿监生儿子无可奈何,这样的事情当然不无蹊跷,不过春归眼看着兰庭不愿说明,她也全当没有留意,只道:“我可没觉着委屈,迳勿不用过意不去。”

    待回到了居院,夫妻两在廊庑下相对着坐下,兰庭又才说起了他的计划:“不管这事和施良行是否有牵连,胡端都不会坐以待毙任我察实他枉法循私的罪状,又他虽然打算要胁华君,华君未必就能受他要胁,为了脱罪,他应当会向提刑使周渚求援,周渚和袁阁老有姻亲关系,不会眼看袁阁老损失胡端一大党从,父亲一贯怕事,我担心周渚在上头一施压,父亲便顺水推舟把案子移交给了山西提刑司,所以只好商量着华君,我和他分头召集交识的生员,把事情闹大……”

    春归在听闻了兰庭一番计划之后,也能一下子把握住“舆论造势”的关键,想到沈夫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筹办的雅集,她也暗暗计划着利用一番相助兰庭一臂之力。

    不过内庭女眷的聚会大无必要劳扰兰庭,春归更不想借此邀功,就没把她的计划说出来。

    经过一番日观云流夜测月晕,春归最终择下了聚会的日期,预早两日便把邀帖送去了各家,其中自然也是必需包括费氏。当时这位通判家的娘子正在教训庶女,仆妇把帖子递上时她就尤其不以为然,漫不经心一瞥,却见象牙色的一页素笺,只在右下角上用笔墨勾画出折枝茉莉,大不似那些精工印制的春树金花笺纸,很有朴雅之风。

    “倒是还学了些附庸风雅的机巧。”费氏奚落一句,才去看笺纸上的文字。

    ——前蒙薛夫人雅意,趁天朗气清,借幽园凉榭,与诸典则俊雅之女士,友聚茶话。愚虽俗常,不及众位雅人清致,然承蒙厚爱,应略报心意。故定两日后,于敝园,设茉莉芳会,备简薄肴馔,虽无仙山之茗,幸有亘古之韵,又可暂将无限意,寓寄一炉烟,调品幽芳醇清。诚恳次前韵士,莫辞此番竭诚。顿首为谢。

    费氏动了动眉梢,把那请帖随手一放,又再冷冷训诫了庶女几句话,便挥手打发,侧着脸,才靠在引枕

    上,懒洋洋地道:“预备着两日后,去赴知州夫人的宴席。”

    她身边的一个仆妇,不由诧异道:“这般炎热的天气,且还是沈夫人的宴席,谁知道这位是不是计较着上回娘子给的难堪,寻机扳回一局,更不说老爷近日里,和赵知州也正闹紧矛盾,娘子何苦走这一趟给沈夫人脸面呢”

    &




第一卷 第95章 智解刁难
    春归就算不能如沈夫人、薛夫人她们一样据席落座,而是立在沈夫人身后周全服侍,但也没有穿着缟素——她是热孝里出嫁,虽说要为母亲居丧一年,可按时下的礼俗,却不用再仿在室女的规制,要寻常家居并非见客,她倒也可以穿着孝服,但今日毕竟家中设宴,沈夫人又需要她在旁周全,故而只着了水色衫子月白裙,衣裙上不绣花卉,只有襟袖上镶了一圈卷云纹样的缘领。

    素色的衣裙穿在她的身上,却更加衬托出容色无双。

    既被点了名,春归少不得一番客套例应,谦逊之辞。

    是称既不敢居功,也不敢认雅。

    “顾娘子可是大有名声,遍个汾阳城,现下可无人不闻娘子刚烈不屈的气性,要论这历来世道,也的确不少空有虚名的官绅门户,表面看着高风亮节,实则上早就是蝇营狗苟,比起那些市井门户来,更有不耻的鬼域伎俩,正有如顾娘子的遭遇,可不就是为族风败坏所累,也亏得顾娘子有这气性,不像那些羸弱的闺秀一味顺从,如今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总是我早闻大名,也是直到今日才与你这名人谋面。”费氏也跟着众人一齐打量春归,却也又是她话里带刺。

    言下之意,无非讥毁春归的家世,别看也能称为官绅世家,其实不堪得很,更是不屑春归的行为,在费氏这样的所谓高门贵妇看来,大家闺秀就该温柔和顺,论是如何,也不能把名声闹得这样响亮,沦为市井之徒津津乐道的谈资,更何况又还连带着家族亲长的名声也被败坏,把一肚子的烂绵絮摊开来给世人看。

    她今日一再刺激沈夫人,奈何对方却像脱胎换骨一般,怎么也不肯气急败坏,使她有如猛拳击中软枕里,白废了力道不说还闪得腰疼,要搁从前费氏也没这执着定要让沈夫人难堪,可随着胡端和赵江城矛盾一再激化,女眷间的交际便又增添了不少利害相关,费氏才更是不容赵门女眷赢得汾阳高门的认同。

    女眷间的走动交际,虽说不至于决定家族荣辱,但当然也有影响,好比女眷在交际圈子里受到推崇,对于整个家族的声望自然有所助长,功利场上也不全是男人间的争斗,尤其是高门女眷,能够相夫教子才是她们的基本才能,又怎么可能当真禁于内宅,日常只操劳着油盐酱醋的琐碎

    又比如子女的谈婚论嫁,往往会在好些家族间权衡选择,外部条件一眼看去相差无几,却还需要考量婚配对象本身的才品,而多数情况,其实知根知底的甚少,也不能凭借数面之缘度其行止就能判断优劣,便就需要借鉴郎君闺秀之母,看她如何为人处世、气度品行——交际得多了,再能虚应,难免也会泄露真本,男人用心于经济仕途,大多分不出太多心力教育子女,主母才需要更多担当起教子的责任,虽说并非绝对,但从普遍而言,主母的身上能够反应出子女的教养,否则为何联姻时必需考虑嫡庶,又为何哪怕是庶出子女,但凡是被嫡母教养膝下,婚配也会比那些庶母教养的子女容易许多。

    所以女眷参与的各色宴会,其实也是展示气度修养的场合,不能有贻笑大方的言行,否则一旦落了下乘,不被“圈子”认同,更甚至受到鄙夷排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夫主的仕进,有损家族声誉,因而别看着衣香鬓影间的闲谈趣话,实则也是明枪暗箭、勾心斗角。

    雅集当客人中有了费氏这么一位,就和真正的高雅幽致相去太远了。

    所以春归那番谦逊,也并非虚应,她私心里认真觉得今日的宴会完全无关风雅。

    又当然听得明白费氏那番“幸会”的话,藏着什么样的用心。

    “膏梁易出不肖,贫寒也育俊才,妾身确然是因涉世,才能明白此言原来不假,又觉庆幸的是,妾身本家宗族经此一场事故,诸宗长族老都有悔悟,决断日后约束子弟肃正家风,谨守先祖庭训,勿忘廉耻礼仪,宗长族老能够正视门中弊坏,后辈子侄方能引以为戒。”春归当然不会反讽费氏的家世,也不遮掩家门的污点,她只是提出俊才英杰并不

    由出身决定的观点,把费氏的讥刺挡了回去,至于身为女子不能强出风头,必需忍气吞声方为教养的所谓理论,她甚至懒得争辩,见仁见智吧。

    迂腐之人的认可,争来何用

    薛夫人原本并没多么留意春归,却在听闻这番话后,又将她打量了几眼,而后品茗不语。

     



第一卷 第96章 较艺评人
    费氏没能讥毁功成,反而却触及薛夫人的逆鳞,她心中大是懊恼,又岂能容得沈夫人得意便佯作是谑趣,发出“扑哧”二字来:“顾娘子当儿媳的这样谦逊,夫人您这位婆母却自夸起来,越发引得咱们对顾娘子羡慕不已了,怎么才能遇见把自己视若亲出的婆母呢,沈夫人现今是没有女儿,将来有了,怕是疼她都比不上儿媳呢。”

    春归忍不住再看了一眼费氏:我固然是个平常出身,并不能够八面张罗,更不谙熟高门女眷之间的应酬之道,但她也是极不高明呢,这“自夸”二字,岂不连薛夫人也一同涵盖,有影射薛三娘也名不符实之嫌

    怕是更该引惹薛夫人的不满了。

    果然就听薛夫人笑道:“沈夫人哪里是自夸,顾娘子果然是有意趣的雅人,先说我们案上所供观赏的瓶花,便是取择于此园中盛放的茉莉,这才是意趣天然,而并非为了花会,特意从市集上购得。而邀人闲聚,本应是出于一时兴起,少几分造作奉迎,才能称为乐趣之事。又说顾娘子所下邀帖,是以茉莉芳会的名义,便在笺上描绘茉莉的折枝,细细闻那纸上余香,若有似无间,正是茉莉气息,这多细节承应,更显雅趣意致。”

    费氏若真知谙进退之度,此时便该省悟再不适合以宾客的身份讥刺主家,但她在这样的情势下,却还一味心急:“帖子上还写明邀请我等调香,倒让我迫不及待想要见识一下顾娘子在此一门,又有多少与众不同的意致了。”

    她自己是没察觉,言谈之时已经透出更多的锋芒和锐利了。

    “怕是得让费娘子笑话了,单是瓶花一门,虽经先父授教,妾身也只是略识皮毛而已,至于香道,那就更是浅见寡识了,怎敢持布鼓雷门。”春归连忙推辞:“待妾身承蒙婆母赐教,于此一门略有长进,才敢斗胆卖弄,届时或能为娘子助兴。”

    她当真不是虚伪的谦逊,是确然不懂如何品鉴香道,对于这一门,甚至来不及听父亲评议何为优劣。春归想自己顽劣的当年,还做过把父亲珍藏的沉香片当成了艾草,用去薰驱蚊蝇这等暴殓天物的糗事。

    “沈夫人难道精通香道”费氏心里的讶异已经掩饰不住,居然把质疑脱口而出。

    “哪里称得上精通,无非闲时用来消遣罢了。”沈夫人心中畅快,谦逊起来也越发的自然。

    费氏却越发不信,想她自己于香道一门,还是因为外祖父十分谙通,在京城当年一众热爱香道的士人中,也是极富盛名,又因性喜澹泊,四十岁时便赋闲居家,而费氏的母亲是家中最小的女孩儿,这才有幸耳濡目染,深谙此门雅艺。费氏自小便跟母亲识香熏香,又看阅了外祖父传下的不少笔记著述,自信还能脱俗入品,可沈夫人何德何能也敢在雅集上卖弄品香

    沈家不过一介市井门户,靠着长女当了皇后才飞黄腾达,想当年豫国公沈寿全乍然富贵之后闹的笑话还少了买了一幅赝品,以为是吴道玄的真迹,竟编造说是他沈家的祖藏,广邀宾朋为此举办一场赏鉴会,结果差点没有笑掉别家的大牙。

    沈夫人谙知香道她莫不以为把香放在炉子里点燃,装模作样称赞几声“好香”,就能称之为品香

    费氏打算悠哉乐哉看笑话。

    沈夫人却毫不怯场,她仅管是市井出身,可姐姐选为太子妃的时候,她年岁还小,对于琴棋书画虽然没有天份学了个不伦不类,可她天生嗅觉灵敏,那时第一次入宫,圣德太后赐她一个香囊,里头盛着的是十余种干花,经她鼻子一嗅,就能分辨出一半以上,圣德太后啧啧称奇,她的香道,可是圣德太后亲自授教的!

    费氏再是家传有方,宫里难道还会少了品香熏炉一类的著述笔记更不缺乏深谙香道品流的女官,大大方便了切磋交流,在此门道

    上,沈夫人完全自信见多识广。

    既是主人宾客都有了品香较艺的共识,负责周全的春归也立即行动起来,由她率先撤走了沈夫人案上的瓶花,紧跟着婢女们也将其余瓶花一一撤走。

    薛夫人看在眼里,莞尔不语。

    心中却是暗忖:费



第一卷 第97章 技不如人
    费氏技不如人,又无心悦诚服的涵量,渐渐就显得有些恼羞成怒心浮气躁,对于薛夫人的评判她不置一词,却是把丁氏助兴的诗作挑剔一番,丁氏倒也不恼:“我虽识得几个字,懂得一些平仄韵律,可万万不敢自诩文才,硬诌出几句来,勉强应景罢了,让诸位笑话也是应该。”

    就转过头,和沈夫人攀谈起来,请教的是品香的门道,全然不理会费氏心中如何窝火,她倒是为接下来的宴会越发用力的烘托助兴了。

    费氏见丁氏这样,情绪越加败坏,于是就算午宴时呈上的肴馔,其中那道鲙鲤胎虾臇很符合她的口味,更有一道鲜鱼汤也实在让人回味无穷口齿留香,但这都不能让她的神色略微愉快,到肴馔纷纷撤下,只留了鲜果酿成的淡酒,又新上来几小碟子爽口佐酒的凉菜,费氏眼瞅着沈夫人的这场宴会是再变不出什么新雅别致的花样来,她才又再开始挑剔。

    “夫人的邀帖里,写着虽无仙山之茗,幸有亘古之音,我寻思着难道夫人还得了古曲要与咱们共赏,又欣喜着闻赏琴乐确然是件雅事,不过这时却见夫人竟然让婢仆呈上了酒水,又疑惑难道不会再赏古曲了又或者是,夫人百密一疏,忘记了操琴之时,最忌酒闹。”

    薛夫人尚还回味着早前那道鲤脍,当真是仿了古时的烹调方法,且用来盛摆的黑陶高足盘也极为古朴,素黑的盘子衬着细嫩的鲙鲤,当真有色味双绝的诱惑。口腹之欲得到了慰籍,又怎不感谢主家的盛情一听费氏又再挑剔讥刺,薛夫人心里实在觉得腻烦,奈何饮酒操琴又的确有浅俗之嫌,一时之间还真不好反驳费氏。

    她便浅啜了一口果酒,莞尔笑道:“这是什么鲜果酿的酒这口味倒比我寻常饮的那些更加清甜,又带着些微酸,当真特别。”

    沈夫人忙道:“是西番莲酿出来的,我原也不知这鲜果还能酿酒,是有回皇后娘娘赏赐下来,我饮着很觉鲜香,又去求了酿制的配方。”

    “那我们今日可是沾了夫人的光,又知道一样美酒。”薛夫人举杯为敬。

    春归在一旁看着,便知薛夫人已经对费氏心存疏远,才有意显示和沈夫人的亲近,她便又替沈夫人笑应费氏的质疑:“一来古曲残谱难得,二者此季炎热,又难有清风明月的闲静心境,故而妾身虽确然备下了亘古之音与诸位雅客共赏,却并非琴乐,还请费娘子莫心急,迟些时候便能知道这亘古之音所指了。”

    “听阿顾这样一说,连我都觉得好奇了。”薛夫人又来圆场:“先容你卖卖关子,不过眼下,却用什么来消遣这午后的光阴要真让我们干坐着饮谈,就怕一阵后犯起困来,错过了你的亘古之音。”

    费氏听薛夫人竟然把春归改称阿顾,不由紧紧蹙了眉头,很是不明白以沈夫人这样的市井出身,还有顾氏既上不得台面的家世更有损妇德的名声,怎么可能赢得薛夫人的青睐难道说素有高风峻节的名门薛家,实则也是阿谀附党之流,眼瞅着许世南入阁,他们便要通过赵江城攀附许阁老一党了

    心中便连对薛夫人也生鄙夷。

    可笑费氏也不想想她自家,早便是附党袁门,又有多么高风峻节值得自傲呢

    春归眼睛的余光,轻轻晃过费氏那张有若刷了锅灰的脸,就知道这位已经是就快炸膛了,但她却不想主动刺激,省得被薛夫人这等老于世故者看出来,倒不利于大好局势,就笑应道:“是备了一出昆曲,妾身不才,试填了戏文,也没成一套故事,只有几个散段。”

    她这话音刚落,果然就引来了费氏越更露骨的讥刺:“我就说了,次前薛夫人的雅集因未备伶人唱曲,难免让沈夫人觉得不够热闹,果然今日沈夫人便请了唱戏的来,不过这园子里看着也没搭戏台子,难不成要现搭我可不比沈夫人,惯常便不爱这般闹乱,最是个贪清雅的人,虽有些失礼,还望沈夫人能够体谅,便另寻处清静的地方,待

    等这里闹腾过去了,我再过来闻赏亘古之音。”

    “费娘子误解了,这出曲文只是清唱,没有那般闹乱,且费娘子既不想错过亘古之音,又还必须先听这出戏文,否则便会有失妙趣。”春归不待沈夫人说话,便开口应对,论来今日所备的消遣节目是她的筹办,故而代替沈夫人应对客人的质疑也符合情理。

    &nbs



第一卷 第98章 古音实事
    别说费氏没听明白春归的“回应”,在座多数也都只是听了个热闹,觉得有趣而已,这其中就包括了沈夫人,她甚至都没忍住心中的讶异,直接问了出口:“我最听不懂这些弯弯绕绕的说法,庭哥媳妇刚才说那段小品,我只觉描述的场景热闹,众生百态又确然有趣,更多的也就不知晓了,庭哥媳妇快快解释来给我听。”

    春归:……

    这种拐着弯子损人的话让她解释来听

    好在薛夫人是真被春归精心准备的一餐肴馔取悦了,再一次帮她圆场:“小品前文说的是几样人西湖赏月,却都不是为了赏月,那笔者的意思,分明是认可最后一样人才能称为赏月,又确具清梦甚惬、香气拍人的雅趣,不过呢,笔者却并没讥刺前头四样人,甚至还觉得四样人很是可看,既富众生百态的真实,又何论雅俗呢所以我和阿顾才称笔者旷达,倒教我等俗常自省,是否附庸风雅,故作姿态来博他人称赞风雅。”

    自省的其实不是“我等”,而该费氏“你等”,口口声声以风雅自诩,讽刺他人浅俗,也不想想自己就如那等“自己看月也希望别人看自己看月的人”,明明虚荣人一个,可别污了高士雅客这四个字。
1...2728293031...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