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至多就是,董明珠仍然与她交好而已。

    陶芳林说不清楚自己此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她既希望董明珠被赐死罪,这样一来或许对她而言就有更好的机遇,但她又清楚的明白这一切都是妄想,她望着屏风之上男子隐约的身影,她知道如果他想要一步步登上权位巅峰,晋国公府是他必须争取的助力。

    陶家,太势微了。

    眼前的路,只有一条暂时屈居人下,她没有一步登天的基础。

    什么都不能做,不能造成任何变故,不能有损殿下的计划,但是不是应当未雨绸缪也学顾氏为董明珠开脱辩护呢

    陶芳林又看了一眼张太后,紧紧抿起嘴唇。

    不能,王太后的路子是走不通的,皇后娘娘也不能完全决断殿下的婚事,只有张太后,只能通过张太后助力才能达成愿望,但现在张太后对董明珠可是满怀厌恶,如果为董明珠辩护必定会引生张太后的不满厌弃,不能堵死这条唯一的途径。

    陶芳林稍稍松开指掌,决定继续袖手旁观。

    沈皇后非常窝火!

    她有些恼怒的瞪视着春归,却见这孤女竟然落落大方由她瞪视,很是坚决的姿态!

    &nbs




第270章 恩赐礼服
    赵迳勿的这位娘子最擅长的看来不是诗词歌赋啊!

    觉得已经没有自己什么事儿的六皇子转身落座,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往膝盖上磕,一边心生感慨。

    头脑可真够机智的,竟然能凭借众人供诉推断出整个事发经过,且十分准确的抓住了关键破绽,展开雄辩滔滔,虽说和她一比显得自己早前对露娴的质问简直就像废话,根本不能确证董姑娘的清白,对比之下有损自己的英明神武,不过顾娘子的确使人心悦诚服。

    六皇子承认自己根本没有想到露娴的证供会与太孙之言出现误差,更没把握说服沈皇后“回头是岸”,他几乎作好准备把官司闹去父皇面前了。

    但这样做有个不利之处,那就是彻底与沈皇后成为敌对了,六皇子非常清楚皇后的地位难以动摇,不会因为太孙的被废便受影响,毕竟沈皇后是陪着父皇从风雨飘摇的险境一步步煎熬过来,为这份患难夫妻同生共死的情义,他那心性仁厚的父皇绝对不会辜负结发妻子。

    为沈皇后所忌恨,极不利于他的宏图大计。

    还真多亏得顾娘子能够铤身而出,手段能力不提,更难得的是她这份胆略,要知今日这样的场合,当着两宫太后及皇后娘娘面前公然与储君作对,承担的风险无异于身入虎穴揪捋虎须,若无利害攸关没几个愿意卷涉其中的。

    好比易夫人,倘若不是为了维护亲生女儿,面对这样的危局必定也是避之唯恐不及。

    六皇子虽不能肯定兰庭将朝堂人事向内眷透露多少,但从春归的言辞里,他能肯定的是这女子十分清楚不管这一事故结果如何,太孙的储位都不会因此便受动摇,也就是说无论兰庭有无告诉春归志在废储的机密,春归其实都没有必要涉险出头。

    铤身而出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证明董明珠是被陷害。

    这和五哥的目的一模一样,六皇子心想这两人仗义执言的品格的确很是可爱。

    当然相比五哥的冲动莽撞,顾娘子更加的有勇有谋,赵迳勿真是得了个贤内助,夫妻两若能齐心协力,还真是所向披靡。

    她甚至还能想到纵使今日炎热,花篱那片的土壤依然相对湿/软,太孙及高鹏肯定无法做到踏泥无痕,泥土会留下脚印,鞋底沾了泥踩在花篱上也会留下痕迹,人证实据俱全,太孙再也无法狡辩了。

    而更让众人没想到的是,现场还留下一件物证——对于个子没长齐的太孙殿下来说翻越花篱难度太大,不慎被篱架勾留下随身携带的玉佩,他竟然毫无察觉,被萧宫令拾摘下来呈上给两宫太后及皇后娘娘过目,这下子彻底没法抵赖了。

    “皇后身边的宫人看来也不是个个可信的。”王太后叹一口气:“这件事必须报禀皇上,把这两个宫人,交给高得宜审问吧。”

    司礼监太监高得宜兼任厂监,虽说他的行事比起历任厂监而言要低调许多,但东厂的赫赫威名对于内廷宫人而言实在足够心惊胆颤,别说露娴,就连看上去一直镇定自若的检贞都慌了手脚,情知一入东厂性命难保不提,死前还有受不

    尽的皮肉之苦,她们并没长着铁齿铜牙,可挨不住酷刑审问,当露娴匍匐在地承认受到了太孙的指使,检贞也膝跪下来默认了罪行。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寿阳郡主两眼一翻晕厥在了张太后的身上,但谁都知道她没有当真不省人事,并没有引起慌乱,皇后冷着脸示意两个宫人将她抬走。

    寿诞并未结束,王太后还需要去广寒殿接受女眷们的礼辞,在此之前她还有不得不说的话和皇后私下交流。

    训斥的话王太后已经懒得再说,她看着画屏移开后,芙蓉榭中那些空荡荡的座椅,还有退得远远的宫人,实在忍不住一声叹息:“皇宫大内里,就没有真正太平的时候。”

    “臣妾惭愧,扰了母后的寿诞大喜。”沈皇后说着就要膝跪,这回王太后没有阻拦。

    “我知道你接下来的话,必定是为太孙求情,他是储君,当不当罪罚我可作不得主,那些求情的话,你还是好好酙酌着留在皇上面前说吧。不过我多嘴提醒你一句,董姑娘现下穿着的可还是宫人女使的衣裙,让她这样往广寒殿去,必定引起闲言碎语众多揣测。她今日在西苑宫宴上险些受辱,若还因此遭受诽议,你打算怎么向晋国公府交待,打算怎么瞒过天下人,太孙竟然如此胡作非为!”

    沈皇后几乎直淌冷汗:“还望母后指点如何挽救。”

    王太后沉吟一阵,又是一声长叹:“这残局也只能我来收拾了,她和玉蕊的身量相差无几,又正好玉蕊下月及笄,针工局已经替她裁制好礼服,立即令人送来赐与董姑娘。”

    “可……玉蕊的礼服是按公主服制……”

    “将来的亲王妃也有资格受赏公主服制了。”

    沈皇后怔住了:“亲王妃,母后是想……”

    “不是我想,是皇上必定只能如此安抚晋国公府!”王太后扫了一眼沈皇后:“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认为晋国公府一旦与其余皇子联姻,对于太孙而言就是潜在威胁,我不妨跟你直言,我过去的确认为董家姑娘是太孙妃的不二人选,可谁让太孙竟然、竟然!”

    &n



第271章 遮掩弥补
    陶芳林是先一步随着张太后回到广寒殿,一行人离席多时,这般蹊跷的情形当然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张太后刚一落座,万选侍就摁捺不住率先凑上前来打听,陶芳林眼看着张太后就要泄露早前那桩事故,却突然听闻有人插嘴。

    插嘴的是萧宫令,她比张太后还要先一步回到广寒殿。

    “是太后娘娘前些日子因花神托梦,告知将于今日赴宴贺寿,太后娘娘本是当作趣话说与了舒、顾二位娘子听,哪知两位娘子真起了兴致,要去岛上寻觅花神的寿礼。又正好遇见了易夫人和董姑娘从采霞楼那处过来,易夫人问起两位娘子将往何处,舒娘子便如实相告,没想董姑娘却道早前在采霞楼上赏景,见东北向的一处殿苑似有祥云仙雾,转眼又散,几位都觉讷罕,舒娘子问清了董姑娘所指,似乎是在纡佩园一带,干脆邀了易夫人及董姑娘一同往那里寻找。

    没想到在芙蓉榭中,果然便见一枝琼华,虽已折枝,然尚带清露仿佛仍然植于土壤一样的鲜活,众所周知的是琼花离了江南极难成活,琼华岛上从前虽有移植,但皆是逾年而枯,更让易夫人几位讷罕的是,芙蓉榭中那枝琼华还与图谱上的琼花不尽相同,花瓣剔透真如美玉雕成,抱珠却如镂金丝蕊灿烂夺目。

    易夫人猜疑此确为花神专程为太后贺寿之礼,不敢擅动,唯恐遗落仙葩之上的仙露,忙遣宫人前来广寒殿禀报,所以太后娘娘才携同皇后娘娘一齐观赏,本是想等眼见为实之后,才好邀约圣慈太后娘娘共赏,怎知张娘娘也相随着去了,更加讷罕的是,两位太后娘娘到芙蓉榭中观赏仙葩,转眼的时间,那花枝竟然萎谢,足证当真是花神的贺礼,到底不能长存于凡世。”

    陶芳林垂眸:这说法,既是替几位娘娘的离席掩饰,还干脆让什么仙葩瞬间萎谢,省得在座的人都要去看这“奇观”。

    不过区区宫人的话,张太后真能保持缄默

    “这一件讷罕事,太后娘娘已经遣人即报皇上,要知花神虽是为了娘娘寿诞献礼,倘若不是皇上自来奉太后以恭孝,又怎能感动天上的神仙下降祥瑞。”萧宫令又补了一句。

    张太后也只能缄口不言了。

    她虽不愤自己生的儿子成为天下至尊,却被王太后占据了慈宁宫,但也明白皇帝自来恭敬嫡母,纡佩园的事故既然已经禀报天听,那就不能在大庭广众下声张,再说张太后也确然没有自信能够坐实易氏母女的罪名,让在场众人都相信太孙殿下是被诬篾陷害,她也担心口无遮拦会让事态更加恶化。

    还是先忍一时,待日后再想法子替太孙找补回来,一雪今日耻辱吧。

    万选侍却十分的不甘,把萧宫令横了一眼,但也只能横这一眼。

    她可清楚得很,相比愚蠢无知的张太后,慈宁宫那位娘娘可厉害百倍,别看这些年仿佛不问世事只顾着吃斋念佛,真要发起威来,这东西六宫可无人胆敢顶撞。就是不知太孙有没得逞,总不至于晋国公府当真乐意吃这哑巴亏罢不过就算有王太后替太孙遮掩,这事

    可没这么容易一笔带过,看张太后这神情,可是巴不得董氏女身败名裂,只需暗下略微煽风点火,这事就绝无可能悄无声息的过去。

    逼死了董明珠,晋国公还不把太孙恨之入骨

    万选侍盘算着盘算着,一边儿拍了下手掌:“娘娘寿诞上能有这般祥瑞,真是可喜可贺,遗憾的是我们这些人没有福泽,无缘亲睹花神的贺礼,况怕是只能等到圣慈娘娘寿诞时,或许才有这样的幸运了。”

    这话说得,明显暗示皇帝对待生母不及嫡母恭孝。

    陶芳林觉得万选侍实在有点画蛇添足,看张太后一贯的行事,显然对王太后的嫉恨已然有如冰冻三尺,绝不可能消释融解,根本就犯不着再挑拨,万选侍当着众人面前诽议皇上对生母反而有失恭孝,要是这话传到皇上耳中……

    岂不是成了搬起石头砸脚

    不过这样才好,这样才能拖齐王的后腿,齐王是殿下的死敌,这一世她定要想办法把齐王的臂膀东江侯府尽快铲除,也许能从万选侍身上找到契机,就像宋国公府和高家一损俱损,东江侯府乃万选侍的本家,他们同样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陶芳林一声不吭却满脑子的计较盘算,直到王太后、沈皇后一行人重新回到广寒殿她才全神贯注,留心见董明珠身上已然换了身崭新的礼服,带的是双凤如意花冠,身披正红大袖锦衣,还佩着条金线绣织的霞帔,晃眼看去与亲王妃的礼服几乎没有差别,只是霞帔的坠扣乃公主规制的镂金明珠钮。

    到底还是让董明珠因祸得福了!

    因为着装的变化,董明珠此时俨然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人物,双双眼睛都在盯着她揣测打量,但她这时还并不知道她的姻缘已经因为早前的事故基本尘埃落定——虽说是礼律规定尊卑有别,冠服制度区别的就是各人高低贵贱,等闲不得逾越,但自从太祖建国,开创恩赐近臣甚至宦官可服蟒袍之例,至后也偶有赏赐公主冠服给予臣女以示恩荣的事例。

    再因王太后一番叮嘱,明珠姑娘很单纯的相信了这身穿戴仅仅是为了掩示那桩让人



第272章 回府途中
    春归直到走出了西苑门,紧绷着的情绪仍然难以放松,当被宫人引上了她早上从太师府乘坐前来的私轿,缎帏垂挡下来,她在这密闭的空间里才能缓缓透出口气,掏出帕子擦去额头上的汗意。

    终于是有惊无险地渡过此回考验,在风波里穿行一番而毫发无伤手足俱全。

    轿子的侧窗糊着薄纱,纱窗内还垂放下竹帏,有这两层遮挡使轿内光线晦沉,一刻时间就让春归感觉憋闷,但她可不敢贸然卷起竹帏窥望,只能咬牙忍受着不算短暂的归程,越是忍受,却越觉后脊梁上像被千百只蚂蚁挤着在啃咬,细细碎碎的蜇痒刺痛。

    还真是难以描述的“**滋味”。

    宫里的女轿夫把轿子抬到北安门外,才换各家的轿夫上前抬行,春归在轿子里似乎依稀听见了兰庭的声嗓,正疑惑时,轿帘被人掀了起来,今日随行却只在北安门外等候的青萍递进来一顶帏帽,笑着说道:“大爷特地来接大奶奶回府,让大奶奶换乘府里的马车。”

    马车要比轿子颠簸,不过车厢要比轿子宽敞许多,人坐车中,可以不近车窗,就没有必要增多一层遮挡,车厢里能够通风当然会凉爽许多,减除许多憋闷之感。

    春归喜欢乘车,一直没弄明白为何世人更加喜欢乘轿,十分热衷正襟危坐在轿子里流一身汗。

    她且往头上带着帏帽,已经在心里欢呼雀跃了,没顾上考虑众目睽睽之下新科状元郎却在皇城北门顶着日头等着接她回家的行为多么引人瞩目,丝毫不曾犹豫飞速带好那顶长及膝盖的帏帽,扶着青萍的手臂登上马车,更加飞速地摘下帏帽,靠着后壁上足有三尺高的背垫,把膝盖伸得笔直,终于是惬意地呼出口长气,又忍不住地想要除下身上那件高领大袖衫。

    一边“野心勃勃”,一边又听见兰庭正和人寒喧的声嗓。

    官员们下值不少都要经北安门而出,更不论今日受邀参加寿诞的宗室王公,也得在北安门外换乘车轿,这些人遇见兰庭在此少不得寒喧几句,又因许多人都看到了太师府的这驾马车不远,停着的是女眷乘坐的步轿,猜到赵修撰为何这个时候出现在北安门,有自恃相熟的人,少不得几句调侃打趣。

    春归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再次引人瞩目了。

    所以当兰庭终于能够脱身上车时,看见的就是女子瞪视向他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大爷何苦亲自来接,这下可好,不知今日茶余饭后,有多少人家都要拿我们当作议论消遣了。”

    “议论就议论吧,从北安门到太师府这程路可不近,总比憋在轿子里强。”兰庭弯着腰往里走,与春归一样靠着背垫,不过没有也把双腿伸得笔直,他抬手轻轻两敲车壁,马车就缓缓行驶起来。

    “也是,若你仅只交待马车来接,旁人不知是你的主意,更得议论我娇气孟浪了。”春归唉的一声。

    “累着了”兰庭问道。

    春归指指自己的衣着:“大热的天,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时不时还要膝跪叩拜,捂出满身的热汗,这些也还罢了,关键是心累。”

    “况怕还一直饿着肚子吧”兰庭一探身,够取一个食盒,揭开盒盖,让春归瞧里头的糕点:“来的路上顺道去冠香楼买了几样点心,娘子先填填饥肠”

    春归都没等看清食盒里的糕点,肚子就响了一声。

    太后寿诞上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奈何都只能浅尝辄止,这宫宴别说吃出趣味,实在连半饱都需求都不能满足,舒娘子声称等到了北堤西廊,就能自自在在地品尝糕点,哪曾想半道上就遇事故,茶都没喝一口还耗废了许多计量,春归紧张得都没顾上饥肠辘辘,这个时候被兰庭一提醒,方才觉得自己浑身无力几乎就要因为肚饿虚脱了。

    饿虎扑食般夺过食盒。

    兰庭哭笑不得,又抬手敲了两敲车壁,示意放慢车速,一边递过装着冷饮的饮囊:“慢着些,仔细噎着。”

    见春归额头上亮晶晶的一片汗迹,他又连忙够过一把葵扇来替她扇风。春归完全顾不上言语,一手捏着白松糕往嘴巴里塞,一手拍拍兰庭的膝盖聊表谢意,直到终于缓和了饥肠,又十分豪放地提着饮囊灌了几大口酸梅汤,才心满意足地喟叹一声,向赵修撰报以明媚的笑脸:“终于是缓过来了,现在想着要若不是迳勿来接,回府之后还得先去见祖母,经受一番盘问说不定得被留在踌躇园一齐用餐,哪里能够大快朵颐那该如何的精疲力尽痛不欲生啊!”
1...7475767778...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