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匠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包

    “那是个十六七岁,圆脸蛋儿,杏眼桃腮的姑娘吗”许问又问,脑中不自禁地浮现出那张面孔。

    “不告诉你。”史月娥笑了,对着他眨了眨眼睛。

    刹那间,许问的心里像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瞬间松快了起来。

    史月娥虽然一句也没承认,但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了。

    一直跟着他们,不断安排这些事情的正是连天青。

    而知道这件事情,引导史月娥来找他们的,不用说就是连林林了。

    这个心软的姑娘啊

    许问几乎可以想象得到,她听史月娥诉说苦衷时的表情。

    “其实你说得对,这些东西是以前我爹带我上窑的时候,我看见了,记下来的。”史月娥的声音幽幽传来,打断了许问的思绪,让他的注意力顿时集中了过去。

    提到两人共同认识的人,史月娥彻底放松了下来,虽然声音还是很但已经对许问放下了戒心,开始说以前的事情。

    “我小时候,经常跟着爹爹一起上窑。他把我打扮成一个男孩子,让我在他旁边跑着玩。偶尔闲下来,我会看见他在画这些东西,凑过去看,他就给我讲。”史月娥怀恋地说着。

    许问有些意外。

    先前他听说史光明传男不传女,宁可绝技失传也不把它传给自己的女儿,还以为他是个固守传统、重男轻女的人。

    但史月娥小时候,他其实是会无视传统,带她上窑的,还给她讲解工匠技艺的

    那他后来为什么变了以致于留下这样的遗憾

    “不过那时候我不太记事,教我的东西也记不太清楚。”她说着看了许问一眼,有点抱歉,“这种窑我记得我爹以前也碰到过,当时他就是这样画的。为什么这么画,我真记不得了。”

    “你那时候大概多少岁”许问点点头,问道。

    “四五岁,我印象里是。”史月娥说。

    那种年纪,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是一片断断续续的画面,她能记得这么多已经很厉害了。

    她又拿起笔开始继续画,可能因为两种窑洞毕竟是不一样的,她的速度比之前更慢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会落下一笔。

    “啊,我想起来了!”过了一会儿,她突然停笔轻喊,回到刚才许问指的那个位置。

    “这里我爹跟我讲过,我有点印象!他当时是说,这里的关键是这个夹角,宽窄一定要做对,这样才能让上面和两边的土层一起用力,把这个位置给顶住。”她盯着那个位置,有点不太确定自己的角度有没有做对。

    果然是利用土的应力许问了然。他也拣了块石头,在另一边计算了半天,过来给史月娥修改了一下:“应该是这样。”

    “我果然画错了吗”史月娥顿时有点紧张。

    “是有点问题。不过没关系,我看着呢。”许问并不替她回避,轻松笃定地说。

    “嗯!”这态度反而让史月娥放心了,她埋头继续,一边画,一边不时开句口,把回忆起的一星半点她爹的话说给许问听。

    “你真的很厉害。”许问一边听一边想,不时帮她补充修改一些不妥的地方,这样好一会儿,他突然赞了一句。

    “啊这些都是我爹想的,我只是照葫芦画瓢而已!”史月娥连忙解释,一点也不敢居功。

    “想想,你那时候只有四五岁,能记下这么多东西真的很厉害。而且,这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窑洞。咱们现在画的这个跟你爹当年挖的那个其实不完全一样,你是靠自己的本事做的修改。”许问的手在图上点了点,指出了其中几个位置。

    史月娥照着他手指的地方看过去,瞬间恍然大悟。

    没错,这些地方的确跟她爹当年那个窑洞不一样,是她不自觉地改过来的,而且十四兄弟没有进一步修改,表示她改对了!

    “我,我有这本事”史月娥有点不敢置信地问。

    “是的,很了不起。”许问说。

    史月娥沉默了。

    中午时间有限,他们并没有多做耽搁,而是很快继续投入工作,把这片窑洞的设计图画完。

    后面还是一样,史月娥在许问原图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许问经过计算后,进行确认或者再修改。

    午时刚过,他们完成了全部的工作,一起直起了身子。恰好也就在此时,他们听见了远处传来的声音

    村民们稍微打了个盹,要回来继续上工了。

    “我得走了。”史月娥往那边看了一眼,拍拍手上的黄土,转身准备走。

    “等一下。”许问叫住了她,指指窑上,“现在上去,还来得及。”

    史月娥怔了一怔,举步走了上去,站到了窑边坡上。13




411 血缘之亲
    史月娥走到了二层的边缘。

    她只要再往前走一步,就能踏上窑头,完成她到这里来的愿望。

    她抬起头,发现前面的黄土地上放着一块红布,布很新,在阳光下鲜红如血。

    这块布的大小颜色她都很熟悉,正是她送给罗大的那块。

    红色辟邪,她当初把它交给罗大的时候,是图个吉利,也是图个心安。

    结果罗大把它铺在了这里,是看出了她的心思吧……

    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场景,那是还很小的时候的她,穿着一身男孩子的衣服,在窑上跑来跑去。

    有临时请来的帮工看见就说,窑还没修好,小心给踩坏了。

    她爹抽着旱烟,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好窑能过大车,踩坏了表示他窑修得有问题,早塌早好。

    那时候,他吐出一口烟雾,朝她这边看了一眼,若有所指地说,窑塌了,不是山崩地动之类的大事,一定是窑工的问题,跟别的都没关系。

    对了,当时史光明修的,正是那个跟这个很像的窑洞,他坐的位置,相当于现在她所在位置的对面。

    那一眼,仿佛跨越了时空,远行而来。

    史月娥怔住了。

    许问在下面看着她,心情很平静。

    生长在唯物主义的光辉下,他当然不信女人上窑不吉利之类的事情,同样的,他也不信爬个窑就能生子这样的迷信。

    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现在的人有这样的祈愿,许问也不会强行制止,要求人家一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不过这一路下来,他已经看出来了,史月娥的心结其实并非在此,但这个,同样是要她自己解决的问题……

    史月娥爬到窑边就停下,看着前方没了动作。

    远处的声音越来越近,渐渐有些响亮了,许问不知道史月娥在想什么,但他还是没有催促。

    过了一会儿,史月娥突然跳了起来,动作非常轻快,像是一个活泼的小女孩一样。

    她轻快地踩过黄土地面,在某些地方用力跺了跺脚,好像在试探它结不结实似的。路过那块红布的时候,她把它拣起来,拍了拍灰,提在了手上。

    她在窑头上来回跑了两圈,最后回到原先的位置,跳到许问面前,满面笑容,心情非常之好。

    “太久没上窑了,感觉还是那么好。”她笑着对许问说。

    “恭喜你得偿所愿。”许问说。

    “没,我就是上去玩玩。怀念一下小时候的感觉。”史月娥出人意料地说。

    “你……”许问有些意外。

    “多谢你的帮忙,我已经想通啦。能生孩子当然是很好,但不能生就不能生吧。除了生孩子,我也还有别的用。”她语气轻快,眼中焕发着光彩,比当初的唯唯诺诺漂亮多了。

    许问看了地上的图一眼,史月娥也正好与他看向同样的方向。

    透过这张图,许问理解了史光明的思路,填上了这个设定的最后一环。

    而史月娥也渐渐回忆起了父亲当初对她的教导,如果她能将其进一步消化,那会是足以受用终身的一笔财富。

    “你爹真是个了不起的匠工。”许问说。

    他的思路别出机杼,完全出人意料,但细细琢磨起来的确非常巧妙而且实用。许问感觉,进一步研究下去,他还能把它跟以前学到的其他东西进行融合,发挥出它更大的功用。

    “对!而且,我一直以为他不喜欢生下来的是个闺女,所以什么也不教我。但其实,他已经教了我很多很多东西了。”对于史月娥来说,这其实是更重要的事情。

    史光明对待女儿的态度可以说前后巨变,这其中肯定有过别的故事。

    五连山说大很大,说小也很小,史月娥只要有心,肯定能查出过去的事。

    不过对于现在的她来说,知道有过这样的过去就已经非常足够了。

    远方声音越来越近,史月娥不想跟那些人打照面,省得麻烦。她走过来,把那块红布交到许问手上,向他挥手道别,转身向另一边走。

    走了几步,她突然转过头来,对着许问笑着眨眼:“不愧是她一直在夸的人,你也很厉害!”

    余音袅袅,直到她的背影消失,许问仍然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这时回来上工的人纷纷出现,林谢一眼看见地上完整的图形,意外地问道:“你画完了”

    许问徐徐回神,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先看向了罗大的方向。

    罗大正盯着他手里的红布,然后与他对视,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这是我与一位朋友经过商议,共同得出来的结果。请罗师傅鉴定一下是否可行。”许问说。

    “咦,有人来过”林谢惊讶。

    “对,现在已经走了。”许问一边回答林谢,一边让开地方,让罗大过来。

    这时,林谢目光一落,突然也看见了许问手上的红布。他微微睁大眼睛,显然也认了出来。

    罗大没有马上过来,而是先去安排了阳宁村青壮年村民的工作,然后才了袋旱烟,踱了过来蹲下。

    上午阳宁村的那些老者大部分留在了村里,只有一个跟了过来,正是主家的当家的。

    他很清楚这地上的图形代表着什么,眼睛一亮,紧紧跟在了罗大身边:“罗师傅,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片山壁也可以建窑洞”

    “差不离。”罗大回答得含糊不清,但当家的对他还是有点了解的,知道他这样说了,就表示这事成的可能性非常大,就等他看完了!

    罗大蹲下,当家的也蹲下,不看地上的图,就看他的脸。

    罗大的眉头一开始是拧着的,嘴里念念有词。渐渐的,他嘴里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消失,拧着的眉头却展得越来越开。最后他眉心平展,脸上的皱纹也换了一个方向延展,最后露出一个笑容,对着许问翘起了大拇指:“牛!”

    当家的马上跳了起来:“妙极!”

    他一把抓住罗大的手,喜笑颜开,“太感谢了,太感谢了,咱们阳宁村下两代的房子就靠你了!回头我得给你包个大红包!”

    “不是我做的,是他。”罗大一指许问,撇着眼皮子说,“你也看见的啊。”

    “是……”当家的一愣。这年头徒弟的成果无条件归师父所有,他的确是看着许问画出来的,但完全没想过去感谢他。

    “多谢你啊小兄弟,你太厉害了,年少有为!”他从善如流,转向许问夸奖。

    许问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这个的主干部分的确是我画的,但有一个关键环节依靠了别人的帮助。”

    “哦是哪位,放心,红包一个也不会少!”当家的大包大揽。

    “是十里村史光明史大匠的传人,继承了他的衣钵。他失去联系了很长一段时间,出现在这里也是机缘凑巧。”许问说。

    “史师傅还有传人”十里村的窑洞格局安全可靠,危急时能躲避土匪,安全时能拓展生活和储藏空间,阳宁村羡慕很久了。当家的现在一听这话,非常高兴,连忙追问,“那怎么能联系到他”

    “血缘之亲,不可侵害。那当然是要联系史大匠的独女了。”许问微笑着说。



412 雾中歌
    金向东回了家。

    刚进家门,就听见老妇人扯着嗓子在喊“谁回来了!”

    “娘,是我!”金向东扯着喉咙喊了回去。

    他满头大汗地回房,此时天色已黑,烛光已经燃起,桌上摆着饭菜,只剩下了袅袅几许热气。

    “听见声音就知道是你。”他媳妇祝红站在桌边笑,给他递上一条毛巾,“歇口气吃个饭吧。”

    她给金向东盛汤,语气有点抱歉,“没想到你们回来这么晚,饭菜隔着温着的,有点冷了。我找人把灶修了,三天内不能用,不方便热,你将就着吃吧。”

    “没事,有口热气就好,你费心了。”金向东随便抹了把汗,坐到桌边。他的确是饿了,抓起桌上粗面馒头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本来没打算做这么晚的,主要是临时出了点变动。”

    听到变动,祝红心里一紧,但看着丈夫的表情就笑了起来“我猜是好事”

    “当然,大好事!”金向东呵呵笑着,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绘声绘色地给老婆讲了一遍。

    “……其实一开始我就觉得那少年很不一样,长得好看,而且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没想到这么厉害,罗大匠搞不定的事情,他花了半天就捣腾出来了!红妹,这一下,咱们孙子住的地方也不用愁啦!”

    说到这里,他问道,“孩子们呢,睡了吗”

    他有一儿一女,在村里是个有福之人,也是因为这个,祝红今天才被选中过去送福,讨个吉利。

    “早睡了,在外面疯了一天。丫头也不像个丫头,两个一起皮,头疼。”祝红似嗔实喜地说。
1...146147148149150...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