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包
许问其实不知道堆灰坊是哪里,但这些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
它跟一攒坊一样,也是一家二级工坊,不过主要擅长的不是木制匠作,而是以泥水灰塑为主。
当然,类似这样的工坊会专精一点,但也不是完全不会涉足其他方面。尤其是木工,几乎是所有此类匠作的基础,每家做大活的工坊都会拿它当教徒弟的入门工序。
刘嘉诚比魏斗下更年轻,性格也爽快一些,说完直接把东西塞进了许问的手里,都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
刘嘉诚之后是申半缘,他是一家三级工坊的传人。他本来就没有参加这次府试,张榜跟他无关,他纯粹就是为了许问而来的。
“许哥哥,恭喜你呀!也祝你接下来旗开得胜!”他笑嘻嘻地对许问眨了眨眼睛,小声补充了一句,“干他丫的!”
显然,他家消息颇为灵通,已经知道了一些许问参加院试的原因。
“来迟了一步……”齐坤出现在许问面前,脸上带着一丝苦笑。
他跟许问更熟,关系也更亲近,但就来迟了一点,就被人家挤到后面去了,直到现在才露脸。
他手里拿着一封程仪,此时同样双手奉上,郑重地道,“我们悦木轩恭祝许兄连夺县府二试物首,并预祝许兄在接下来的院试中一路高升,再登黄榜!这是我们悦木轩为许兄准备的一份程仪,同时马车食宿一应相关也全部安排好了,许兄可随时启程,前往林萝府!”
他长得一张娃娃脸,声音也清脆透亮,辨识度极高。
他的确跟许问更熟一些,非常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一年前开始,许问就已经决定了今天要做的事情,他的意志犹如磐石,不可转移,也并不讳于告知所有人。
因此,这也是以他之口,代许问为之的一次正式公布!
齐坤话音刚落,所有人就齐刷刷地看向了许问。
许问微微一笑,坦然接过了齐坤手里的东西,抱拳致谢:“多谢齐兄。林萝距桐和三天路程,我打算今天午后出发,就拜托齐兄安排了。”
他的话不疾不徐,清晰温然。说完之后片刻,人群哗然。
毫无疑问,许问这就是应了!
212 知己知彼
一两个时辰的确做不了太多事情,师兄弟们吵着给许问买了点东西、吃了顿饭,就差不多到时间了。
吃饭中途,报子们匆匆赶到酒楼,很没好气地把物首的喜报塞给了许问。
他们在府衙门口没找到许问,立刻赶去了他事前登报的地方,也就是城南梓义公所附近的那个住处。
结果到了一看,大门深锁,只有一只猫路过,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接着他们问了周围的人,打听了许问等人在哪里买东西,再度匆忙赶去,结果总是错过。最后直到快中午才在酒楼碰见他们,总算是找到了人。
许问听见他们这一番遭遇,真的挺不好意思的,连声道歉。
这事的确是他们做得不对。
按理说,看完榜他们就应该回去等喜报,再不济也该派人留在那里守着。结果一帮子年轻人也没师父跟着,真把这事给忘了。
“要不是物首……”报子悻悻地嘀咕着,非常不爽。
一时没找到人也就算了,这一路他们跟在屁股后面,阴差阳错错过了好几次,真的有点磨人。
“抱歉抱歉,是我的错。”许问一直道歉,还掏出银两来打赏。周围其他师兄弟也都齐声道歉,个个态度都非常诚恳。
报子总算气顺了,收了钱道了谢,还留了好几句吉利话。
有这么一出,许问他们也没多耽误时间,匆匆忙忙就把饭吃完了,又去梓义公所补报了名。
梓义公所比上次来的时候冷清多了,来来往往没遇到什么人。
许问报名的时候,公所的吏员吓了一跳,确认了半天才帮他登记。登记完,他快步走到外面叫了人,没一会儿,一骑飞驰出去,吏员满意地吐了口气,回身道:“不错,能赶上考前最后一波统计,你到时候过去直接报一次到就行了。”
说着他又叮嘱起了许问,“一定要记得赶紧去报道。院试不比府试县试,严格得很,错过了手续就要等明年。千万别忘了。”
他诚心好意,许问也笑着点头应是,最后吏员感慨地说:“我在这里几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府物首直考院试的。你这也是给咱们桐和涨脸了!争取考个好成绩,到时候我老何也可以到处跟人吹吹,这孩子是我经手报的名!”
许问心里感慨颇多,再次点头,认真地说:“我一定会努力的。”
报完名,他们回去收拾收拾,悦木轩派来的车已经等在了门口。
“那我走了。”许问转身跟师兄们打招呼。
“第一次一个人出门这么远……我想了想,我还是跟你一起去吧。”临到这个关头,许三眉头紧皱,又有点不放心了。
“不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这个年纪,本来也应该到处多走走。”在另一个世界,许问走南闯北,哪里不是一个人去的,早就已经习惯了。
“什么这个年纪,你现在也才十五岁。”钱明插了句嘴。
这时齐正则从车上下来,笑着劝慰大家:“许贤侄也不算一个人上路,还有我跟着一起呢。林萝是悦木轩的半个老家,我就算倾尽全轩之力,也不会让许贤侄在林萝出事。”
之前齐坤就说了齐正则会跟着一起去,但许问他们都没想到他不是在城外跟他们汇合,而是亲自来接许问了。
一群人乱糟糟地向齐正则行礼,这下许三他们总算没什么可说的了,许问终于可以背着他的行囊上车了。
他刚刚上车,一道小小的黑影突然从他身边窜上来,刺溜一下窝在车厢里,摆出了一副“我就呆这儿不走了”的样子。
许问愣了一下,伸手摸了摸它的脑袋。
“这是你的猫”齐正则看见球球,有些吃惊。
“是啊,我能带它一起去林萝吗”许问问道。
“当然可以……”齐正则惊讶地回答
213 江南路上
一攒坊送的是这个,其他三个工坊呢
许问打开了堆灰坊的那个漆盒。
系带刚一打开,里面涨得满满的东西就险些全掉出来了。
他吓了一大跳,连忙按住,发现全是大小相仿的卷轴,一共好几十个。
卷轴上方还有一张纸笺,飘飘乎乎地掉在了车厢的地毯上,许问弯腰拣起,看清了上面的字。
“江南路八府昨年院试前五名画像资料,尽数在此。堆灰坊。”
短短一句话,简明扼要,但已经足够清楚。
许问没有瞒着齐正则,两封短笺上的字都直接念了出来。此时他抬头看齐正则,中年人的眉毛高高扬起,一脸的似笑非笑。
除了一攒坊和堆灰坊,申半缘那两家三级工坊送的礼物也跟这有关。
尤其是申半缘所在的川梁轩,他们盒子里装着的是一本册子,册子上详详细细地写清了岑小衣和邓知府的家世、经历、认识的经过等情报,果然早就知道了许问参加这次院试的真正原因。
许问草草翻了一下册上的内容,突然按住它的封面,若有所思。
川梁轩这个意思是……许问跟岑小衣的怨仇不是所出无因,的确是有些内涵的
不过,有了这几份情报,他不仅能够掌握这次院试的大致情况,对整个江南路的匠作行业也能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哈哈哈哈。”齐正则突然笑了起来,把刚刚拿出来的那个盒子扔到了一边。
“原来大家想得都差不多,有他们珠玉在前,我也就不献丑了。”他笑着说。
“齐伯父本来想赠我的也是这个”许问问道。
“对,跟堆灰坊的差不多。但说到在江南路匠作业的底蕴,咱们悦木轩还是远远不如他们堆灰坊的,还是以他们的为主吧。”齐正则笑着叹了口气。
其实悦木轩在三级工坊里地位就比较尴尬。
士农工商,工匠地位虽然不高,但还是比商人要高的。
悦木轩家传的手艺就是玲珑球那样的小物,整体以木料和木器贩卖为主,“商”远比“工”的成份更重,地位无形之中就被压低了。
以前他们在三级工坊里就有点抬不起头来,更何况面对一攒坊和堆灰坊这样底蕴深厚的二级工坊,说起来连齐正则自己都有点气虚。
“这样的话,齐伯父还是给我看看吧。”许问听完,笑着伸出了手,“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见的东西本来就各有不同,两边相互补充一下,肯定更有收益。”
“……有道理。”齐正则诧异地看着许问,似乎没想到这样一个少年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他拣起那个盒子,重新递回到许问手上,半开玩笑地道,“我本来想说,礼物不合适,我只好自己上了。有人解释,总比这么一张纸看得要更清楚明白一些的。”
许问手一顿,把盒子推还给他:“既然如此,礼物我不要了,还是请齐伯父亲自教我吧。”
“哈哈哈哈!”齐正则再次大笑起来。他本来是个严肃的人,之前面对许问的笑容也多少带了点客气的感觉。但这时候,他笑得极为开心,脸上的少许皱纹都因此而展开了。
他郑重其事地把盒子放到许问手上,道:“礼物当然要送,人我也给你了。这几天你问什么我就答什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许问握着那个盒子,同样郑重地道:“伯父亲自陪我到林萝,我已经非常感恩了。”
跟悦木轩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对那里的情况其实他也是有所了解的。
齐正则的确常去林萝,但现在绝不是他出门的时间。他这次出行,就是为了许问,没有别的原因。
齐正则又笑了,点了点他手里的盒子说:“你先看看吧,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地方再来问我。”
球球在许问的怀里动了一下,换了个姿势继续睡觉。
许问摸了摸它的皮毛,点点头,打开
一攒坊的盒子,展开了里面的卷轴。
这次院试,考的是整个江南路的学徒工,也是徒工试的最后一项。
通过这次考试,他们就能摆脱学徒工的身份,成为一个正式的工匠。
之后,他们可以参加百工试,在工匠的阶梯上继续攀登。百工试最后一试为殿试,在京城的皇宫大殿上进行,由皇帝亲自监考。通过殿试,即可成为皇家工匠,从此在百工册上留名,垂名青史。
毫无疑问,这一轮接一轮的考试,就是工匠们的登天之阶!
江南路一共八府,每年府试取前三十名。
这些府试考生不是每个都会参加下一年的院试,也有一些人隔年参加,数量不像府试时那
214 见微识著
“岑小衣呢”许问忍不住问道,“我记得他好像也不是出身大工坊”
听见这个名字,齐正则嘴角微微一扬,却显出了十分的冷漠。
这个人一箭双雕,嫁祸给他儿子,让齐坤足足背了一年的黑锅,险些毁了他的一生,齐正则嘴上没说过这事,心里可是记得很清楚的。
更何况,就算跟齐坤无关,此人阴险自私、不择手段,这种心性齐正则也极为厌恶不喜。
“他出身四级工坊邱家坊,一年半前,经他说和,邱家坊并入二级工坊千字坊,他也成为了千字坊的亲传弟子。今年他也是以千字坊的名义参加院试的。”齐正则没看任何资料,徐徐道来。
“二级工坊”许问有些意外。
“一级工坊都是延续了百多年的,可看不上他。”齐正则一听就明白了许问的意思,淡淡地道。
江南路一共两家一级工坊,分别是成安坊和林园。
这两家兼作建筑类各项目,精于园林。如果说三级工坊每家只有三四样绝活的话,他们的独门绝活能堆满一整个藏书阁。
如果不是还顶着工匠的名头,这两家的作派底蕴,俨然百年的书香世家。
前两年因为徒工试的事情,中大型工坊兼并小工坊成风,成安坊和林园却毫无动静,一直稳如泰山。
许问嗯了一声,慢慢在心里理清思绪。
士农工商,工排第三,社会地位并不算很高。
这种情况下,邓知府为什么会有意招岑小衣为婿,把自己家千金许配于他
这不可能只是看中了岑小衣的个人实力和外貌,只能是因为百工试。
百工试是工匠的登天之阶,它让工匠有了当官的机会,也就是有了提高自己社会阶层的机会。
而不知什么缘故,朝廷在这方面的政策表现得有点急躁,有点急于求成的感觉。
显然,邓知府发现了这一点,想从中寻找一个机会,无论是讨得皇帝欢心还是参与其中、从中分得一杯羹……总之会有些好处。
岑小衣就是他选择的敲门砖。
这个人外表好,能力强,拥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连得县试和府试物首之位,过往成绩也非常优异。
如果他再拿到院试物首,连中三元这个成绩就能给他鎏上一层金,成为典型中的典型。
这时候,邓知府把他推上去的话,就得到了突入其中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邓知府与岑小衣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利益共同体。
“邓知府是个什么样的人”许问轻轻抚摸着球球的软毛,突然问。
齐正则突然抬头,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刚才他们说了半天工坊的事情,许问竟然没有继续关注千字坊,而是把关注点准确地放在了邓知府的身上。显然他很清楚,在岑小衣的背景组成里,什么才是最关键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