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同艾能奇相反的是,前者是威名,而这冯双礼是凶名,因为这冯双礼对待百姓从无留手,但凡破城,都是纵兵劫掠,虽不至于屠戮百姓,却也没干什么好事。
李占春与冯双礼之间曾有不小的纠葛,听见是此人带队攻城,当下也是眼神一暗,却不再多说什么。
大西军形成一个完整的方阵,前三排大西兵左手持着简易的原型盾牌,右手拎着马刀,后面那些杂七杂八,有拿着刀枪的,也有端着草叉的,反正人头攒动,全都喊着口号向城头进压过来。
“大西必胜!”“大西必胜!”“大西必胜!”
由于人数众多,虽然大西军喊的不怎么齐整,但听在城内仅有这几千明军耳中,却仍如惊天动地一般,叫人心下颤抖、害怕不止。
方阵外围,是无数的探马,他们呼啸来去,身上披着少见的陈旧锁子甲,挥着手上银光闪闪的钢刀,不断喊着什么城头明军听不懂的话。
在大西军当中,这些人一见便知是极其精锐的存在。
看着这些马兵,李占春恨得咬牙切齿,但却毫无办法。
这些马队是张献忠经年以来,赖以不断复起的关键,就如那李闯的老营兵一般,只要不将这些人杀个一干二净,张献忠无论败了多少次,总还是能再胁裹无数的饥民东山再起。
张献忠的马队绕着孤城重庆来来回回跑了数圈,看清周围地势和城头官军的一些停当、布置后,他们又是呼啸着离开,一些人奔回冯双礼本阵汇报什么,余者则在马队统领李定国的率领下,汇聚在城的
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庆、下忠州(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来到傍晚,如血的夕阳出现在天边,与下面依旧震天的喊杀声交相呼应。
这个时候,明军全部都被围困在南门外,其余各门冲进来的大西军第一时间朝南门赶来,见到了正在苦苦支撑的官兵。
明军已经被团团围困,本就是力有不逮,此时后面又冲来大西生力军,更是应付不及,双拳难敌四手,迅速增加伤亡。
二人身上披着官军制式衣甲,他们本是亲兄弟,一人原本手上刀已经杀得卷了刃,弯腰从地上捡起一个被杀大西军手中的圆盾,另一人则端着长枪,与自己弟弟背靠背粗喘不已。
这兄弟二人不过众多明军中一普通小卒,不过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两个人的手上,已经不知道沾染了多少大西军的鲜血。
再度解决了眼前冲来的流寇,他们四目横扫,却是忽然举起手中长枪欢呼起来。
“哥,你看,是将军,他还在!”
“将军威武!!”
就在眼前不远处,浑身是血的李占春,一刀砍在贼军大将冯双礼的肩膀上,那冯双礼方才狼嚎一声落下马来,若不是其余贼人拼命去救,此刻只怕就已经是自家将军手中的亡魂了。
这一幕引得众多明军振奋不已,再度提起仅剩不多的气力,朝大西军狂砍狂杀。
“杀西贼!”
明军此时只剩两三百人,大西军仍不尽其数,但这些人全都悍不畏死,已经对大西军造成两倍于自己人数的伤亡,此刻他们举起手中刀枪欢呼起来,更是令那些有些丧胆的大西军一脸震惊。
为何这些官兵忽然之间变得如此勇悍起来,从前自己大西军在四川连战连捷,一路攻城略地都是莫少抵挡,短短一两个月,怎么会变化如此巨大。
莫非...是那朝廷大捷的消息,使得他们对如此昏暗的朝廷,又重新抱有一线希望
这股隐藏在喊杀声中的欢呼,让在众人保护中的冯双礼是又羞又恼,他才不会想那么多问题,直接推开部将狄三品,拿上长刀上马,横刀单指挑衅道:
“李占春,今日不杀你,我冯双礼三字倒过来写!”
李占春擦了擦嘴角鲜血,冷笑着喃喃自语道:“等的就是你,今日老子就算是死了,也要拉着你垫背!”
二人在千军万马之中,对周围所有人全都视若无睹,此刻在他们的眼中,就只有对方脖颈之上的那一颗人头,唯有取了那颗人头,才能证明自己是最强。
对于李占春,他明知今日必死,唯有拼尽全力留下冯双礼的命,为后续朝廷剿匪做出贡献,要知道,此人可是张献忠的左膀右臂,更是西贼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
冯双礼身为大西军中五王之一,权威不容置疑,方才已在众人面前失了一道,就这么回去,定是备受屈辱,更何况他与李占春早有仇怨。
若今日不能手刃此人,他亦将遗憾终生。
见冯双礼拨马急来,沿途就连大西的人都被横冲撞翻,李占春心知这冯双礼已被完全激怒,根本没了半点理智,自忖难以抵挡这一刀,遂撤步后退。
几个呼吸之后,冯双礼的长刀还是猛劈过来,只见他咬牙切齿的大喊道:“李占春,本督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李占春没有回答,蕴气背身,刚好从冯双礼马侧翻滚过去,这冯双礼志得意满的一招打空,回身再见到李占春脸上得意的神情,更是气的差点没在马上直接跳起来,紧接着他调转马头,再度急冲而来。
李占春方才翻滚时就在酝酿,此时大喝一声,将手中钢刀向冯双礼刺去。
冯双礼正在冲锋,刀还没来得及挥出,忽地一道破空声袭来,见一口钢刀已经凌厉无比地朝自己过来,只能回招防备。
但是这个时候,一般的格挡已经来不及,李占春出刀的速度迅如闪电,冯双礼是领教过的,脸上就因此留了一道疤。
吃一堑长一智的冯双礼早就琢磨着如何应付李占春的快刀,见他故技重施,冯双礼急中生智,忙将手中长刀横举,猛地向下一顿。
“锵”地一声,却是冯双礼手中长刀与李占春钢刀迸发出了激烈的火花,两人各自咬紧牙关,一个在马上,一个站在平地,就这样较起劲来。
如此势均力敌的战斗,直让周围兵将无从插手,一时间都是看呆住。
&nb
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庆、下忠州(下)
狄三品已经下令将城隍庙血洗,张献忠的传令兵赶到之时,只能见到满地的百姓尸骸,当下,这传令兵噗通跪在地上,完全不敢相信眼前事实。
他们大西军,竟也干出屠戮百姓的事情来了。
激愤难耐之下,这传令兵上前揪住正在哈哈大笑那狄三品的衣领,怒吼着喊道:“你这是做什么,他们是百姓,他们都是女人和孩子,为什么要杀人!”
狄三品怎么说也是千军都督冯双礼的得力属下,于冯部威望本就是相当高,如今冯双礼被李占春阵杀,他便是顺手接管了冯部兵马,岂能没有一点私心。
他一下挣脱,反手给了这传令兵一脚,冠冕堂皇的道:
“这些人哪里是百姓,都是官军细作,若将他们留下来,我大西军动向就将尽为朝廷所知!你一个小小的令兵,知道些什么,竟敢如此以下犯上”
“以下犯上狄三品,我们跟着八大王的时候,你还是官军下面的一条狗!”那传令兵倒是丝毫不惧,他怒而起身,瞪着狄三品。
不过他也不敢将狄三品怎么样,反而直接把身上大西军的衣甲撕烂,愤怒道:
“当初跟着八大王,就是为了反抗朝廷暴政,现如今倒好,朝廷知道保护百姓了,我们倒开始欺压百姓,老子不干了!!”
“我们也走!”
“就是,这些可都是川民!”
看着不断离去的冯部兵士,狄三品鹰钩鼻上挂着的双眼显得愈发深恨,他将手按在刀把子上,忽地上前几步,将正在离开那传令兵身子一刀贯穿。
“走,去哪去投官军!”
狄三品将尸体扔到一边,环视周围,沉声道:“还有谁要跟着他去投奔官军的,现在可以离开了,不过你们要横着走,因为本将的刀,可不是吃素的!”
闻言,方才那些大西军都是面色犹豫,站定不动。
不久之后,听见冯部的异动,张献忠却并未如李定国所期盼的那样,直接手刃了狄三品,正相反,他赦免了狄三品擅杀传令兵的罪过,下了一道命令,让其暂时接管冯双礼余部,主攻忠州。
其实,从张献忠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也是一时无奈之举。
冯双礼的阵亡,对大西军上下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大将战死,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冯部上下近十万人,唯有狄三品能稳住冯部人心,就此一点,张献忠便不得不利用上。
况且,不仅冯部,艾能奇等部全都高呼为冯双礼报仇,城隍庙的百姓已经死了,张献忠明知人死不能复生,更不可能为了死了的百姓去扰乱军心。
至于李定国,张献忠不是没有考虑过让他接管冯部,不过这个念头仅是在脑海中出现片刻,便被张献忠摇头否决。
在他看来,反正大西这次是必定要克定全川的,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将消散在大西鼎盛的烟云之中,这区区数百女人和孩子,又能激起多大的风浪。
......
崇祯十九年,张献忠集结三十余万大西军围攻忠州城,藩王朱荣藩焚府自尽,守备刘道贞斩大西军都督郝希文,但终究抵挡不住大西军的人海攻势。
最终,忠州城破,城内朝廷守军被全歼,守备刘道贞战死城头。
紧接着,四川总督秦良玉指挥曾英、李占春等部驰援忠州,最终以弱胜强,阵破大西军三十余万,继而奇袭重庆,收复全府,又称重庆大捷。
当时身在南京的重庆皇帝,以此大捷与遵东奇捷、定诸藩祸乱共同献表皇陵,天下雷动。
这么一看,四川境内战争的天平,像是在朝大明有利的方向走。
不过好景不长,崇祯二十年三月,张献忠尽出大西军四十余万,号称五十万,连克泸州、江津等地,最终再度攻陷重庆。
&nbs
第四百三十五章:乱世太子朱慈烺
崇祯二十年上半年的天下形势,又是风云突变。
朝廷在山西刚刚转好的形势,随着刘宗敏率领大顺军出潼关而又变得危急起来,李自成同样在陕西西安汇聚更多的兵马,但他还没有所动作。
高一功、刘宗敏率领大顺军在山西一带的攻势节节胜利,大明朝廷又开始不断失利,官军被不断击溃、歼灭,各地相继陷落的消息不断传回。
这使得没有崇祯坐镇的大明朝堂,变得人言可畏起来。
很多文官都看得出来,陈奇瑜的方略似乎在初期并没能体现应有的效果,而张献忠在取得了重庆之后,很快就第二次拿下了忠州城。
相比第一次与守备刘道贞的血战而言,这次显得极其轻松,不仅守城的明军大部分都直接投降,而且大西军几乎没有伤亡,再度将大西的旗帜插到了忠州城头。
张献忠现在的野心已经不止于游走各地,他要建立一个足以取代大明,和大顺相足而立,甚至最终统一天下的新政权。
这样一个政权,不能和原本那样,攻破一个城池抢光就转向它处,需要新型的官员团队,正巧,张献忠有自己大西的官员团队。
正在张献忠忙于置官备地的时候,重庆失守,游击李占春与贼将冯双礼双双战死的消息传到了石柱。
秦良玉心中十分吃惊,但长久的戎马生涯,却使这位老将军显得异常平静。
正是秦良玉一成不变的镇定自若,让白杆军与其余撤退到石柱的四川官军都逐渐放下心来,紧接着,她下达了重庆、忠州相继失守后的第一道总督檄令。
这道檄令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曾英放弃保宁府,带着所能带的所有兵士与物资,用最快的速度赶回石柱。
很多人都看不明白,辛辛苦苦夺回来的保宁府,为何要直接让给西贼,但秦良玉的职责不是向他们解释自己做事缘由。
由于重庆已经失陷,朝廷刚刚派到四川的一批重庆府官员没了上任地点,只好临时被安排到石柱,巡抚陈良谟也就只能留在石柱。
对于秦良玉的檄令,四川巡抚陈良谟和东厂带队的郑千户都十分支持。
在这之后,秦良玉亲自挑选了三名久经善战的白杆军骑兵,为防消息传不到,她又让这三名骑兵分走三个方向,连夜向京师递送急呈。
......
京师现在颇有些崇祯十七年时的感觉,这几天从西北和四川传回的没有一个是好消息。
各地相继失陷,无数官军英勇战死,抚恤轮番发放下去,但却丝毫不能阻止到贼军的前进脚步,这更使得朝臣们又惊又怕。
实际上,身在抚宁卫一带的崇祯皇帝,就已经不止一次的接到厂卫密奏,说是某某朝堂大官,已经秘密的将家产和家人向江南转移。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免有人就要调转矛头,将目光从贼军转移到自己人的身上,一些六科廊言官和御史,已经开始激烈的抨击五省总督陈奇瑜。
皇极大殿,太子临朝,皇后坐朝,一场特殊的朝议正在举行,因为就在前不久,四川总督秦良玉和武昌的左良玉一齐传来告急文书。
两人一个声称石柱难守,一个声称武昌告急,这更加剧了近日以来京师的紧张气氛,实际上,作为大明朝廷的权利中心,京师往往都不会是最安稳的。
“启奏太子、皇后,臣要弹劾五省总督陈奇瑜十二条大罪!”
寂静的朝堂之上,陡然出现一道雷霆霹雳般的喊声,却见是已晋为礼部侍郎的高尔俨,他将连夜拟成的折子递送到王德化手中,喊道:
“第一条大罪,陈奇瑜纵容下属,扰民辱民!官军乃护民之用,陈奇瑜却百般纵容如宣镇高杰、大同白广恩等部劫掠乡里,坏事做尽,实为国朝毒瘤!”
“第二条大罪,陈奇瑜枉顾圣恩,与贼寇互通有无!这陈奇瑜早年曾失计车厢峡,至今吾等仍存不解,请太子明察。”
“是时,贼人已尽数被围,只需一声令下,便可还天下安宁,而陈奇瑜却与贼党顾君恩私通,置国家大局与不顾,专横招抚,以致日后群贼降而复反。若非当日他放走了闯、献二贼,我大明又何至于今日之祸!”
“其三,臣要弹劾陈奇瑜通虏卖国,法理难容!其四,臣要弹劾陈奇瑜仍遵虚荣北孔,不循正派南宗,视当今圣上明旨严令于无物!”
“......”
高尔俨的嗓音颇为洪亮,回荡在殿上,久久不绝,这让第一次临朝的皇太子朱慈烺有些畏惧,还不等他回复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