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见状,刀手反手从凳子上拿起一把细长的刀具,一刀插到他的脖颈处,血流如注之下,高尔俨更是表情狰狞可怖,但却怎么都喊不出一句,只剩下不断抽搐的份了。
不少男子虽然将眼睛睁开大大的,但他们同样是纸老虎,心中其实非常害怕,但人就很奇怪,越是害怕,你就越是想清楚的看看。
要知道,赶上这么一次活剥,不知道还要不要再等上两百年,这就和后世很多人看流星雨和日食月食的心态一样,看了又不少块肉,过了这村儿可就没这店儿了。
有些女子忍不住自己好奇的心情,就用手挡住眼睛,但却在中间留出一道缝隙,看她们的表情,时不时的挡住缝隙,开始尖声喊叫。
当然,大多数的小孩子都被父母用手挡住,这即将发生的血腥场景,身为人父母的,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家孩子见到的。
不过有些人一时看得呆住时,往往又只顾上自己吃惊,忘记手中的孩子。
等剥皮结束,时间已经缓缓来到傍晚,百姓已经散了大半,那些商贾和各地行人更不会一直将这种恐怖的刑法看完全程。
此时楼下虽然人数还很多,但多半是先前抢不到位子后赶来看一眼热闹的。
原本在观看的郑鸿奎早就转回到雅间的桌子上,一口口的喝酒吃菜压惊,郑彩也没看多久,不少包了雅间的大户老爷们已经纷纷下楼准备各自回府。
郑森仍在原地站定不动,攥紧拳头,双目通红。
当天夜里,
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内厂李有成
自朝廷大军回到京师之后,李有成便暂时卸下一直以来的包袱,一心只想着回家去寻妻子团聚。
毕竟,任何一个人离开家久了,都会想妻念子,虽然他李有成走的时候还没有子女。
当打开大门的时候,李有成不禁呆立当场,只见到自己妻子面色惊愕,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左手怀里正抱着一个一岁多大的婴孩,右手却吃力的举起一根不大不小的木棍。
当下,李有成不禁泪如雨下,这孩子是谁的,不言而喻。
“相...相公...!”
这女人许久没听见自己男人在南京的消息,不知死活,再加上许多人都说李有成已经在南京死了,这种消息三人成虎,女人虽然不敢相信,但却还是逐渐变得心如死灰。
大半夜的听见动静,她本以为是前些时日许荣秀手下的青皮们又来寻衅滋事,正打算和他们拼了,一个吃惊,差点没一棍子打在李有成头上。
“我回来了。”
纵是两人之间有千般言语,此刻也都一句话说不出来,李有成上前几步紧紧将自己媳妇抱住,保证道:
“我回来了,我带着皇上的赏赐回来了!”
“呜呜呜...我就知道,你肯定能回来......”
“是啊,我回来了,皇上安排我在内厂供职,还封了我太子少保的荣衔!从今以后我就只向皇上呈报,再也不走了,就一直留在京城!”
女人依然没说什么,手中木棍“咣啷”一声落到地上,她的泪水浸湿了李有成的肩膀,木棍落地的声音,倒是引得怀中孩子受惊而呜哇大哭起来。
“来,让我抱抱他!”
说来也是奇怪,方才还受惊哭成撕心裂肺的孩子,到了李有成怀里却逐渐止住哭啼,小胖脸一耸一耸的,就这么笑吟吟看着他。
听见李有成的话,女人赶紧神经兮兮的将他拉到房中,关好大门,小声说道:“相公你这次回来可要小心!”
提起许荣秀这个人,李有成倒是皱了皱眉头,一边逗弄自己儿子,一边不经意似的询问道:“怎么说”
“自从那姓许的接你的任做了东厂的掌刑千户,做事那可是愈发嚣张了,厂督掌管东厂以来的好名声,都叫他给搞得臭不可闻!”
“街坊四邻都对他恨之入骨,没有不受欺压的,这许荣秀根本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从前你的那些兄弟,近些年都不剩下几个,要么是被赶走,要么是被换掉,有几个甚至都已经被害死了!”
女人越说,越是咬牙切齿。
“什么,他真这么做了厂督呢,没有处置吗,我记得厂督大人一直都十分清明的,不会纵容这种人到处张扬。”李有成有些吃惊,立即问道。
“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这些都是白日里听街坊四邻口口相传的,近些时日那许荣秀手下的青皮们,也常来门外喊一些yin言yin语,若不是这次你回来......”
女人说着,当即便是嘤嘤的小声哭起来。
李有成一下子就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若非自己这次回来的及时,只怕自己媳妇就要遭了这些青皮的侮辱,当即冷哼一声说道:
“岂有此理!这个许荣秀,简直是欺人太甚了,东厂不过是替皇上办事,我掌刑的时候,何曾有番子敢像他这般嚣张,该杀!”
王承恩身为东厂提督,许荣秀这般嚣张,目无王法,简直成了京城里的一大害,他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处置的动作,不知刻意纵容还是事出有因。
想到这里,李有成脸上激动的神情逐渐平淡下去,回身将老婆和儿子一齐抱在怀里,静下心说道:
“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次我被皇上调到内厂掌刑,内厂有监察东厂之权,谅他也不敢再这么放肆。”
“再者说了,这件事厂督也该是心中有所计较,这浑水,咱还是别趟了。”
厂卫之间的事,你以为看清楚了,其实你根本就是看了个皮毛,李有成前后在东厂、南京和内
第四百四十一章:两厂相争
夜半时分,家家户户都在熟睡之中。
这时候的人可鲜少有后世那种熬夜的毛病,都知道熬夜伤身最极,除非有不可推脱之事,否则就算朝堂大员,该什么时候睡觉,那也得什么时候上床睡觉。
这种时辰,除去那衙门中专门拎着灯笼出来定点报时的,还有那些巡防的兵士,街道两侧四下根本看不见一个人影,就连两侧房屋中,都是漆黑一片,静谧无声。
然而在一片贫民居所巷尾的房中,却是灯火通明,一群人在互相聊着什么,忽地,一人听到另一人的话,一锤砸到桌子上,不可置信的问道:
“郑兄弟,你说这些,可都是实情”
“李大哥,你看我可像是那种说假之人”
看了郑森一眼,李有成摇头道:“若非如此,南京之时,我也就不会在东厂大牢向厂督力保你了,看来这许荣秀,所作所为的确是太过分了。”
“你要我怎么办”
终于来到正题,郑森有些振奋,起身朝他揖身道:“李大哥,小弟说句不好听的,我也知道你与嫂子才团聚,想安平无事,我郑森又何尝不想平平安安,了却余生”
“但这许荣秀乃是条毒蛇,今日你不和我一起把他扳倒,来日他定会反咬你一口,到了那个时候,家破人亡,不过在旦夕之间!”
“李大哥曾是东厂掌刑,见识过番子们折磨人和胡乱安罪名的手段!对付这种人,一味忍让,总不是办法呀!”
转头看了一眼内室中睡得正香甜那母子俩,李有成心中暗暗发誓,自己绝不会让他们受到丝毫伤害。
不待郑森说完,他猛然起身,摆手道:“不必说了,我已明白怎么做。”
“不过我现在不再是东厂的掌刑,要见王承恩不是那么简单,这事还得让方督公出马才行,起码这姓许的,还不至于闹到他的头上。”
“这内厂的方督公,人品如何”闻言,郑森有些担心。
“皇上亲自任命的内厂督公,几次在刺客手上救圣驾,还曾奉旨出去劳军,无论内侍还是在军中,威望都是极高。”说着,李有成顿了顿,继续道:
“虽然前段时日出了内厂包庇罪人之事,但至今督公依然掌管内廷环卫,人品如何,剩下的就不必我再多说了吧”
“既是深受皇上信任,此人当是与王厂督一样,足以可信!”郑森点点头,策定之后,意气风发的说道:
“明日,我就要为黎民百姓除了这一大祸害!”
......
西什库对过,有一条不大显眼的街道,叫惜薪司,这里本是内府衙门惜薪司的所在地,是专门职掌宫中薪炭的衙门。
说白了,就和后世的物业供暖机构差不多。
武宗正德年间,惜薪司的人被改编成为第一批的内厂番子,当时三厂一卫并存,但是这设置最晚的内厂,权利比其余厂卫更大。
惜薪司的衙门所在地被直接改造为内厂总署,权倾一时,甚至超过了同时期的东西两厂与锦衣卫。
这天清晨,两名内厂番子刚轮值来站岗不久,便从前方街道角落见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人,待这人走到近前,他们连忙低头喊道:
“见过掌刑千户大人。”
李有成随意的摆摆手,什么都没说,只是抬起头看了一眼头顶的四个凌厉大字——“大内行厂”。
他深呼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自从上次的事情发生以后,这段时日方正化都过的胆战心惊的。
为什么呢,因为他发觉自己愈发的看不懂这位皇帝爷了,相关的一干人等该诛的诛,该罚的罚,就只有自己是奖赏慰问了一番。
方正化知道,崇祯皇帝这么做肯定不是单纯的奖励,那是故意让自己于心不安、度日如年,就用这个法子在惩罚自己,比直接杀了都难受。
这么久以来的忐忑不安,让方正化逐渐变得心力交瘁,对下面约束也是更为严格,不过让他担忧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崇祯皇帝再把这短命的内厂给革了。
其实方正化这么想,也不无道理。
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
“放肆,本督在这站着,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爬虫出来耀武扬威了”
看见来人,方正化上下打量几下,却是不屑地道:“想当初,本督与你东厂的王厂督一齐被皇上委以重任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他又头也不回的问道。
“对了,李掌刑,我内厂的卷宗是不是有查过这个问题”
李若链闻言立即站出来,流利的说道:“回禀督公,我内厂奉皇命监察两厂一卫,是有查过东厂之事,当初您与王厂督复设两厂之时,许千户才刚被召还,还是一个小小的档头。”
“好家伙,这几年,一下子爬到掌刑的位子上来了”方正化微微一笑,朝他道:“许千户,这官儿升的可真是够快的啊!”
看着眼前这一唱一和的两人,许荣秀面色逐渐阴沉下来,内厂可以明目张胆的调查东厂,这倒是个真真切切的麻烦。
毕竟,皇命不可违!
早在许久之前,他就已经接到消息,说有许多不明来历之人在暗中调查自己,当时许荣秀就觉得奇怪,这天底下什么人敢查到自己堂堂东厂的第一掌刑头上来。
自然,最有嫌疑的便是这又称“大内行厂”的“大内办事厂”,毕竟皇帝当初复办的时候,就给了内厂最大的权势,可以制衡两厂一卫。
可许荣秀查来查去,发现并不是内厂的人在与自己作对,却是郑氏下头的人在插手。
说句实话,这根系庞大的郑氏即便是许荣秀也不敢轻易去动,就算是崇祯皇帝想触碰郑氏,那也要考虑了诸多因素,并且调动陆海重兵,才会有所动作。
说起来倒也无可厚非,自金门炮战击溃荷兰人之后,郑氏便已经雄霸整个东南海域,整个福建几乎都成了他们的天下。
时人有“八闽以郑氏为长城”一说,更显出郑氏在东南一带的威望之重,恐怕早已超过了当今朝廷。
陆地上还好说,郑氏毕竟还达不到明目张胆叛国的地步,可一旦你到了海上,就算是挂着大明玄鸟旗的朝廷水师,没有郑氏令旗,在整个东南海域那都是寸步难行。
这还仅仅是权势,财力上,郑氏仍然是富可敌国,许荣秀想不明白,郑氏到底因为什么要查自己的底细,难不成是要对东厂动手。
不过这江南一带不是西厂的地盘吗,郑氏这手眼未免也管看的太宽了些!
能在东厂之中经受无数阴暗扭曲的争斗,爬到掌刑千户这个一人之下的位子上来的,又岂能是泛泛之辈,直到现在刀兵相见这个地步,许荣秀其实什么都领先了李有成和郑森一步。
他很快就利用东厂的情报网查清了到底是什么人在暗中调查东厂,其实这不是郑芝龙下的令,是属郑森、郑鸿奎一系的郑氏支脉,这还远远达不到整个郑氏要和东厂为敌的地步。
许荣秀能一直牵着李有成和郑森的鼻子走,甚至让整个内厂达到风声鹤唳的地步,这自然要归功于如今东厂遍布天下甚至远达海外数国的情报分支,只要东厂想查,还就没有查不到的。
在京师范围内,东厂番子何止数千,人人清一色的双刀,还有少部分配着坐骑,内厂有个千余人最多了,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许荣秀其实早就料定,东厂和内厂同在京师,只不过一个在皇城一个在大内,一山岂容二虎并立,两方迟早会有今日这一战。
听说了内厂出动人马,他便早已在东厂总署衙门布下天罗地网,并且也派人去郑森落脚的客栈拿人。
许荣秀明白,只要这一次打赢了,东厂的风头将彻底盖过西厂、内厂和锦衣卫,甚至超过魏忠贤执掌东厂时期,从而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
唯有一点,堂堂的内厂督主方正化居然会亲自出头,这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其实许荣秀算盘打的很响,能力也是极强,任东厂掌刑短短半年时间,
第四百四十三章:激斗
东华街上,刀光频现。
厂卫如虎,在帮助皇党斗东林时还不计前嫌拧成了一股绳,然自东林大部伏诛之后,两厂内斗便已成必然,针锋相对。
东厂素来作威作福,掌刑许荣秀更人称毒蛇,凶名赫赫,自是要先行下手。
内厂、锦衣卫与东厂之间早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这些事王承恩和方正化虽然早就知道,但却也无法阻止,毕竟是老渊源了。
崇祯二十年四月前,至少京师内外表象上还看着平静,东厂虽然气焰滔天,但内厂毕竟名义上监察东厂,怎么说都要给些面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