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对此,崇祯只需稍加运作,地方上的参与豪绅们为自身安危,便会一致向自己这边涌来,自然乐得李自成继续自取灭亡。

    天下乱局,稍有家资的人都是把金银财宝埋藏起来。

    历史上闯营的人在京师发明了“拷饷”,现如今在朝廷打击下陷入困顿的他们,将同样的手法用在了富户和百姓,甚至是所有人的头上。

    李自成的手下各都打着大顺旗号,拷问这些人家资下落的时候,惯用手法都是把人架在火上烤。

    说起来,这本是左良玉在军中拷问豪绅时发明的手法,如今被闯军套用,但他们使用的频率和程度却更甚于左营。

    当然,现如今的左营已经被彻底击散,不复存在了。

    曾经左良玉在拷问的时候,这些人把家资藏匿地点交代出来之后,他就会放人离开,这也是做人留得一线。

    起码在这一方面,左良玉要胜过李自成。

    闯营则不然,就算是这些人把藏家资的地点交待出来,他们也不会放人下来,就那么将其活活烤死,有些肥胖的人,往往死后一地都满是油脂,极其恶心惨烈。

    自甲申年以来,崇祯和李自成之间的鏖战,总归是后者先玩不下去,如历史上一样,鼎鼎大名的李闯王,亲自定下了各种自取




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戏真做
    山中已经修整了半个月左右时间的闯军,在七月下旬因某些忽然而来的消息,开始转变策略,轻师急进。

    任了谁‘也没想到’,流贼没有跑到湖广,却转头杀回来,与奉命屯驻在商洛山外的甘肃总兵王世宠所部,来了个亲密接触。

    战斗发生的一开始,就注定了会是场一边倒的战争。

    就过程来看,似乎王部的兵马并没有山东军、宣大军和禁军的那种战斗力,几乎是一触即溃,没有什么过多抵抗。

    营盘内的官军零零散散的向四面八方溃败而去,途中还丢弃了无数的骡马、辎重,引起贫穷已久的流寇们一阵哄抢。

    本来李自成还觉得实在是太顺利了,王世宠不该只有这点能耐,正在他担心会不会有诈的时候,一个细节让他断定,官军这是真的败了。

    他分明见到,许多官军在逃跑的时候,都是如往常那样的崩溃四散,甚至就连大明的金色玄鸟大旗都被无数溃兵踩在脚下,成了灰黄色的土样子。

    这一战,官军败的很彻底,败的让所有人相信,他们是真的败了,甚至民间风起传言,说王世宠作战无方,被闯贼打成屁滚尿流,毫无的反抗之力。

    不过很奇怪的是,无论军中对王世宠如何的非议,五省总督堵胤锡都没有任何让别人将他取而代之的意思。

    当然,知道内幕的崇祯皇帝在西安城内坐镇时也会有人来问,谈及自己对这事儿的态度,他的回答都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堵胤锡。

    皇帝的圣意至关重要,崇祯都表露了态度,众将虽然不解,却也无法吹毛求疵的继续抓着不放,因而在民间风闻逐渐增多时,军中议论却逐渐平息下来。

    从商洛山败退回来的王世宠,刚跑了没几里,遇见武关外屯守的官军部队一同败退下来,两方大眼瞪小眼,谁也没吭声,换个方向接着跑路。

    与自己不同,这部分官军之所以安排到武关外去代替原本的山东军,就是为了让他们以假乱真,其实这拨人是真败了。

    当王世宠看见这部分明军主将时,第一印象不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而是有些不屑的意思。

    老子是按计划撤下来,你们这帮早就该换掉的东西,竟然真被流贼击溃,看来这卫所军果真是不顶用了。

    当然,这种想法是很矛盾的。

    这部分官军不被击溃,吴汝义的部下也就不会相信官军主力不在,继续在武关固守,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动作了。

    继续向北一路溃退,最终王世宠的部队抵达了议定的会合地点——“洛南”。

    在洛南,山东军的部将周世锡早率本部三千精兵在此设好大营,为王部准备了新的辎重和衣甲、骡马更换,还配置了炮营。

    两方一合军,王部也就摇身一变,从前不久那支商洛山被打成屁滚尿流的官军部队,变成了军备改革后正儿八经的明军野战兵团。

    拿下官军在商洛山外的大营之后,闯军得到了王部刻意留下的辎重和补给,这个时候如果李自成掉头直接跑到湖广去了,只怕堵胤锡会悔恨地唾骂,这个无耻闯贼!

    然而人毕竟都有贪欲,官军北面看来是又出了问题,如今留下的官军人马虽多,但战力不强,李自成尝到甜头,自然要打算继续向前,壮大自己。

    不过李自成也不傻,知道西安拿回来对他意义不大,所以这次他也不是要反攻陕西、河南,目的很简单,就是与李友、吴汝义会合后掉头进入湖广,在那里东山再起。

    按地形来看,武关距商洛最近,所以李自成打算先与武关的吴汝义会师。

    八月初五,拿下商洛山外王部大营的闯军,开始心满意足又有点小期待的北上,直奔着山阳行军。

    山阳留守的官军这时候也被吴汝义率部击溃,所以李自成也在前几日与武关的大顺军取得联系,双方商定的胜利会师地点,就是山阳。

    若说当时王部大营只是让李自成打消了一部分疑虑,那吴汝义的



第六百六十章:出师未捷,总兵先死
    ,

    陕西西安,崇祯皇帝亲自主持的批斗大会正在举行。

    “你们这些人,每月都吃着朝廷的饷银,遇到流寇却屡战屡败,商洛山与山阳一丢,洛水、熊耳山两处大营竟然不战而溃。”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见贼就跑,朕养你们又有何用!”

    崇祯皇帝愈说愈怒,下面众将都被吓成了惊弓之鸟,尤其是洛水、熊耳山两处大营的几个总兵、参将们,更是浑身哆嗦,一句有用的屁都放不出来。

    崇祯皇帝忽然说道,“临洮总兵宁之臣、安定总兵马威、洛川总兵徐一开,朕本让你们三人守熊耳山等处,扼闯贼东出,你们却不战而退,真是叫朕寒心!”

    “你们这些败军之将,本来该革职的革职,处斩的处斩,但朕今日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再给你们一次立功赎罪的机会,天子无戏言!”

    听到这话,三人以及身后一群卫所军将,都是惊喜交加,连忙匍匐于地,磕头如捣蒜般的道:

    “皇上请吩咐,纵是上刀山、下火海,我等亦万死不辞!”

    “好,这可是你们说的。”崇祯皇帝点点头,下去将第一个喊出话的宁之臣扶起来,又道:“闯贼今既已与武关之贼会合,朕料定其下一步必是函谷关。”

    “函谷关外,有我官军关乡大营,若关内贼人也出,势难抵挡两面之贼,朕命你们全数东进,驰援关乡,必须要将这些贼人,剿灭在关乡一带!”

    闻言,宁之臣等三人显然面色犹豫。

    他们之所以一兵未发,固然是有保存实力的小算盘在作怪,但除此之外,却也有久闻闯军善战之名,不敢以卵击石的想法。

    崇祯皇帝这道旨意,却是叫他们所有兵马联合,声势浩大的对已出山的闯军展开一次反扑。

    犹豫半晌,宁之臣、马威、徐一开也还是分先后的点头应下,他们三人之后,那些参将、游击们各也是不情愿的异口同声答应。

    “末将等谨遵圣旨!”

    在他们看来,抗旨是死,所有人都去拼上一拼,倒还有一线生机。

    “闯王,得到消息了,官军有动作了!”行军途中,任继荣骑着马赶上来,兴奋地说道。

    闻言,听到官军有动作的李自成也没有什么惊讶,反而有些喜悦的问道:“有了甚么动作,可是倾巢而出,准备剿灭我们”

    “闯王英明,官军正是如此!”任继荣点头说道,“那崇祯狗皇帝听说前线连吃败仗,在西安对那些将帅是破口大骂。”

    吴汝义皱着的眉头闻言舒展开来,问道:“任兄弟,朝廷出动多少兵马”

    “除了在西安护卫狗皇帝的禁军,余的都是倾巢而出!”

    “消息上说,狗皇帝调了临洮、安定、洛川等地的兵马,号称是十五万大军,要在咱们进发到关乡之前就将咱们彻底剿灭。”

    说到这里,任继荣不厚道的笑了,在他看来,崇祯这么做无疑是在恼羞成怒之下走了从前的老路。

    官军精锐都已调走,余下的这些当地官军论起野战,没有任何一支能胜得过李自成亲自率领的闯军。

    李自成嘿嘿一笑,道:“这才是崇祯该有的反应嘛!”

    骑在一头毛驴上晃着黑白羽扇,宛若一个仙风道骨般老道的军师牛金星,也是没有任何怀疑,他胸有成竹道:

    “既然如此,闯王,咱们当可以就将计就计!”

    “任继荣,你带五万人马在少华山、泰华山分别设伏,但要打了就走,将官军引到洛南,先和他们打一阵,挫其锐气!”

    听到这,任继荣静静点点头。

    “在洛南打一阵之后,若我所料不错,那时候闯王与吴将军已经把关乡的官军大营拿下,这时候咱们可以先与函谷关内的李将军会师,在大营内外设伏。”

    说到这里,牛金星冷哼几声,“待官军来到大营之外,一声炮响,三军齐出,里外夹击,官军定会大败!”

    李自成闻言大赞,心道当日强忍着没砍了牛金星这老道,看来总归还是有点



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尽出,鹿死谁手
    战场上,兵士们的心态,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甚至连主将的心态都不能和军心相提并论。

    前些年,闯军在中原连战连捷,号称几十万大军,人人都觉得自己将要跟着李自成改朝换代,士气自然不断提升。

    但当他们达到一个顶峰时,却又蓦地降低到谷底。

    典型的差别,自然就是周遇吉的宁武铁军在得到了朝廷不遗余力的支持后,足足挡住了他们接近一年的时间。

    往常的连战连捷,在那场血战中不见丝毫作用,尸体堆满了城墙,周遇吉仍然没有一丝一毫投降的心思。

    这种差别是致命的,就如贫穷和富裕一样,历史上曾连战连捷的军队,因为一两场失败而逐渐走向失败的,不在少数。

    当他们处于顶峰时,中原一带没有任何一支官军能觉得自己有实力挡住他们,所以官军与流贼之间的战斗,往往在还没开打时就已经输了。

    设置关乡大营是为了防备函谷关的流贼东出,人马足有四五万,连小型的火炮都配备上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骑兵,算是重兵驻扎。

    堵胤锡的这个战略意图,似乎有些过分明显了。

    李自成与吴汝义会师后,在各处强行招募一些乡民、流民,总数达到万人,再加上李友在关内的两三万人,加在一起也才十万人左右。

    当然,这十万人还有五万人跟随任继荣前往少华山、泰华山一带设伏阻击崇祯皇帝调派的所谓十五万驰援大军。

    所以李自成带来攻打的人马不过三四万,加上李友在关内的兵马合击,人数也才与关乡大营的官军堪堪持平。

    人数只是一方面,两方如今的军心状况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进攻方的闯军,就和上次出商洛山一样,连续打赢了多场看似不可能的战斗,关乡大营面前,五万人竟然打出了十万人的气势。

    在守营盘的官军眼中,这些流寇挥舞着各色兵器,不要命的向自己漫山遍野的压过来,好像他们都觉得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

    同样是五万人的官军,如果做出精密的部署,再加上他们是防守方,完全可能反败为胜,击溃李自成亲自率领的大顺军。

    可当他们见到打着‘大顺’旗号的闯军时,从上到下都蔓延着一股即将崩溃的气息,就连营盘内坐镇的那员总兵也是一样,十分慌乱无措。

    看样子,大营内的官军都已经认定,自己这一仗肯定会输,但是‘必胜’的大顺军,就真的是逢战必胜吗

    其实李自成的部署很有问题,吴汝义率部逼近过来的时候,并没有和函谷关内的李友部先行对接,两方前后进攻还是有很大的时间差。

    这段时间,如果是让禁军、山东军那种百战的精锐部队抓住,只会让他们逐个击破,李自成绝不会有任何胜利的可能。

    但关乡大营里的官军错误就错误在,他们不仅没有抓住时机奋起一搏,就连硬着头皮趁对方未完全包围过来时逃跑的勇气都没有。

    等到半柱香左右的功夫之后,函谷关内的李友一部两三万人围拢过来,营盘内的明军总兵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完了。

    现在这个局势,已经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真正是打不过又跑不成的死局,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无能。

    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虽然明知接下来这场战斗的成败,但他们还只能继续坐困在这座大营之中。

    闯军的进攻很简单,举着大旗,喊着号子冲上去就是,反正在他们大多数人的眼里,官军已经败了。

    头几拨的进攻,吴汝义率部负责正面进攻,但官军明知必死,却也提起了往日根本不存在的士气,对他们接连释放火铳和小炮。

    因而,闯营打前头那些能冲能打的部队都是损失惨重,一来是士气低落,二来



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将何来
    现在这个时候,人言可畏可不是说一说的,光靠人嘴是能说死人的,相比后世的喷子们,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说商洛到函谷关这一带,到处都是山、水,但这种地势也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这一带的关隘大都易守难攻,战事非常稀少。

    余的各地,尤其那些平原上的城镇,最激烈时,一日之间竟然要易换三五次旗帜,百姓流离失所,不少人都逃难到山里来。

    官军大营一动,李自成留在商洛山外官军大营的人马没多久就知道了,不过眼下这个时候,就是要和消息赛跑。

    由于群山的阻隔,消息传播也完全要靠人走和马蹄子去跑,与时间赛跑很难,但兵精粮足的部队想要赶到传递消息的人前面,还是很简单的。

    这里负责接应的闯军才刚知道,还没来得及给李自成递送消息,远远的就来了一队人马,看那旗号,正是隶于山东军的一支。

    李自成只在这里留下了一两千的人马用作接应撤退,其实知道官军主力不在以后,他也没当回事。
1...180181182183184...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