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好不容易借多疑的崇祯之手除掉了毛文龙,没想到这货的旧部投降之后也不消停,居然在这种时候临阵倒戈。
“怎么回事洪承畴不是说金州之乱已经平定了吗”多尔衮有些意外,赶紧问道。
那贝勒不敢再说
第一百一十三章:命运的捉弄
“粮草和军饷的事儿,你派阿哈们再去催催。看书阁sn至于金州那边儿,给代善传个话,对于洪承畴不要过分信任,绝对不能给他兵权,主意倒是能继续问问。”
多尔衮根本没想到自己也会被这种破事儿烦的头疼,随手便让范文程去解决,根本没正眼看一看宁完我。
宁完我这货在下面坐着,虽然满脸都是恭敬,但心中却是知晓,由于范文程的存在,自己根本和摄政王搭不上什么话,自然满怀嫉恨。
范文程听见这话,满脸都是为难之色,“启奏摄政王,臣前不久才和关内的商人联系过,只是这时,他们都有推托之词。”
“怎么说这些人平日给大清运送军粮不是挺积极吗”多尔衮有些奇怪,抽了口大烟,侧身看过去。
“回摄政王,臣觉得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姓范那八家被抄的事,让他们杯弓蛇影,不敢大动作,有所顾忌,怕落得和他们一样的下场。”
“其二,便是事实真如同这些商人说的那样,粮食布匹等物资都已经准备妥当,但明国那些番子查的紧,不好运出关外,也是棘手难办。”
范文程这话倒是一针见血,多尔衮听了之后皱眉没有吭声,不知道在想什么。
如今崇祯皇帝把范永斗那八家该抄的抄该杀的杀,再加上前段时间弄的罪己诏和忠烈祠,到处补发军饷,就连朝中的阿哈们也许久没有传出来什么消息了。
“此事倒是难办”
听多尔衮嘀咕,一旁的豪格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大大咧咧说道:
“还商量什么有的没的摄政王你也知道,辽东不稳,大军每日的开销都是笔大账,我二十万大军一齐围攻过去就行了!明国的蛮子们有何可惧”
多尔衮听见豪格的话,心中反倒是更乱了。
豪格这货代表着两黄旗王公贵族的利益,话中十有都是不能信的,再说大清就这么点家当,贸然围攻过去,要是和李自成一个结果,那才真的是进退两难。
“摄政王,草原的蛮子们有些微词”
这时,图尔格忽然站出来说了这一句话,多尔衮只好转头,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科尔沁倒是没说什么,土默特、察哈尔等其余五部的首领昨日聚在帐内,似乎是对现如今的状况有些不满。”
多铎冷哼一声,“图尔格,你可莫要涨他人志气,灭我大清的威风!就土默特那些狗蛮子,在我八旗铁骑面前,又敢有什么微词”
多铎和图尔格都是多尔衮的直系镶白旗,听见他们两个水火不相容的话,多尔衮再也忍不住,拍案而起。
“这些人让他们干什么都会有微词,如今就算是待在营中什么都不做,还是有微词。”
见摄政王大怒,周围众人再也不敢多说一句,图尔格、多铎等人全都是惶然后退几步,面有惧色。
“这倒是越议越乱了,就连本旗内部都不合,还谈什么入主中原”多尔衮放下大烟,在大帐中来回踱步,问道:
“金州那边真的平定了是何人背叛我大清!”
一个贝勒立即回道:“回摄政王,据说是一个姓周的毛文龙旧部,听此人说明国发饷和罪己诏的事,便是在金州闹事,企图阻挠我大清入关!”
“姓周,难道是周思昭”多尔衮喃喃自语,冷笑一声。
这周思昭是毛文龙的旧部,说起毛文龙这个人,那是让在场的所有八旗王公贵族恨之入骨。
此人在东江开镇,每当大清想要入关做点什么的时候,老是要在后方动手动脚,很多次都是因为这颗钉子拔不掉才草草回师。
好不容易借多疑的崇祯之手除掉了毛文龙,没想到这货的旧部投降之后也不消停,居然在这种时候临阵倒戈。
“怎么回事洪承畴不是说金州之乱已经平定了吗”多尔衮有些意外,赶紧问道。
那贝勒不敢再说
第一百一十四章:复设东江
实际上,虽然多尔衮已经下令北返,但崇祯皇帝却是一个多月之后才知道这个消息。
下面各地文武臣工由于谓敌避战而合力瞒报,使得身在皇宫的崇祯皇帝根本不知道多尔衮什么进关,也不知道他是何时离开。
清军拔营北返的一个月之后,两人两马偶然间路过此地,看其华丽的装束,正是前往山海关一带传皇帝谕令的北镇抚司锦衣卫。
其中一名锦衣卫疾行的时候转头向路边扫了一眼,紧跟着眉头一皱,立即翻身下马,蹲在地上仔细查看,说道:
“此处有些蹊跷,似是曾有大队人马经过。”
另外一个锦衣卫闻言也是赶紧下马,发现周围不少被刻意掩盖着的行军、扎营痕迹由于时间原因,不少都已经暴露出来。
“是啊,此地应该有过大队人马驻营,可近日未曾听过哪路官军上报敌情,难道是鞑虏”
闻言,那锦衣卫千户用手擦了擦地上的马蹄印,回身问道:
“上个月曾有建奴兵马来到京畿,京营、团营备战许久,但久久却不见有什么动静。我看这马蹄印应该是一月之前留下的,那个时候可有勤王大军路过此地”
“没有!”
听见这个回答,那锦衣卫千户立时斩钉截铁的说道:
“既然如此,曾在此驻营的必是建奴无疑!此事有些蹊跷,你且先回京师上报,我继续前往山海关去寻那总兵高第!”
“好,赵千户小心!”
“快回去吧!”
另一名锦衣卫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点点头翻身上马便是按原路返回京师,而姓赵的锦衣卫千户便是和他直接分道扬镳。
又是几天之后,一队自京师而来的锦衣卫在此地呼啸停下,并且分散开来,在附近按照留下的印记向前寻找建奴大军可能的动向。
......
七月间,中原各地虽然有些寒风,但并没有多么寒冷,可金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却每天都有人冻死,实在奇怪。
说起那些冻死的人,自然无一例外全都是汉人。
自打建奴窃占辽东也有许多年了,辽东的汉人在老奴酋努尔哈赤时期便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皇太极和多尔衮主政时期说是对汉人礼遇有加,但实际上这种待遇只是那些对‘大清’有作用的汉人才能享受,其余的普通百姓,不过是旗人随意杀辱的对象罢了。
一旦家中有什么貌美的女子,百姓都会将她化的和个假小子一样,衣裳也是越土越好,最好让然是看一眼都觉得烦那种才放心。
究其原因,正是旗人在地方上的肆无忌惮,一旦某家有了什么好看的闺女,要么折磨致死,要么就是直接拉到军营中糟蹋个不成人样。
金州本地汉军的统领叫周思昭,曾是毛文龙的旧部,当日他看见旗人当街欺辱妇女,一不小心就失手杀了那人。
周思昭由此而辗转反侧,心知必定会因此而遭受金州旗人的疯狂报复,虽然自己是个驻守在金州的汉军统领,但是汉人的职务在旗人面前,根本就是个笑话,还不是和猪狗一般的活着。
六月间某一天夜晚,周思昭床头忽然多了一封信,署名大明臣,将中原发生的事情和朝廷新发诏令都写了个一清二楚。
两次大捷、枭首阿巴泰、罪己诏、筹建忠烈祠......
以上这些等等往常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再次触动了周思昭的神经,他根本就不敢相信这些是真的,但以周思昭的立场来看,当时恰好是归明的最好时机。
昔年毛文龙为袁崇焕矫诏所杀,但继任总兵陈级盛却不能有效管束诸将。
刘氏七兄弟在毛文龙时期都是南征北战,在东江诸将之中有骁勇之名,但毛文龙死后建奴开始散步有关刘氏兄弟降清和朝廷要诛杀刘氏兄弟的传闻,导致东江诸将人心惶惶。
作为继任总兵,陈级盛没能及时安抚刘氏兄弟,这也使得诸
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
此刻站在城楼上的周思昭回想起往事,仍然唏嘘不已。
“当时咱们投降,那是到了没办法的地步,一个个都穿的跟要饭花子似的,还提什么打仗”
正在这时,站在周思昭身边的东江旧将闵炼忽然说出这句话,周思昭也是无声的笑了笑,叹口气道:
“是啊老闵,整整二十年了。毛大帅,你在那头儿过的可还好吗”
说着,周思昭将手猛然拍在城砖上,恨恨道:
“朝廷良心发现,有意复我东江镇,如今多尔衮率主力入关,机不可失!就算是死,末将也要为东江镇的弟兄们搏一个忠烈祠的名份!”
闵炼听到这话,同样是神色凝重,点头道:
“说的不错,就算战死,也能入祠,东江镇的弟兄们理应得到这份荣勋!”
既然要起事,周思昭肯定不能自己单打独斗,他便是联系了在复州的汉军统领李成仁,此人是李永芳长子李延庚的儿子。
那李延庚虽然是大汉奸李永芳的长子,但却是为了大明而死,李成仁早有微词,亦有心为父报仇,当即与周思昭一拍即合。
周思昭金州起事的同时,李成仁便在复州一带积极响应,两人共同号召东江旧部和辽东一带的有识之士归明。
回到城内,周思昭看着一个中年男子,坐下来说道:
“李百户,你说你是东厂在辽东的辰颗坐记,空口无凭,你这叫本将如何相信于你”
“是啊!”闵炼嚷嚷道,“据我所知,东厂在外是有字丑寅卯十二颗坐记,辰颗的位子可不小了,该有腰牌什么的证明身份吧”
闻言,那中年男子呵呵一笑,从怀里宝贝似的取出一块略微古朴陈旧的令牌,说道:
“周将军,刘某为免建奴发现此令,素来是贴身携带,从不离身,可能证明身份”
看见这个,周思昭和闵炼对视一眼,都是不约而同的点点头,实则相信了六分,如果这个刘百户是鞑子派来的人,那他根本不会有东厂正儿八经的辰科坐记令牌。
两人为保险起见,还是故作有无的问了刘百户许多关于东厂的事情,见对方对答如流,并且根本没有什么犹豫和躲闪迟疑之色,这才相信了八分。
“朝廷可有什么话传下来”
周思昭这次复叛,实际上是被逼无奈,也相当于和建奴彻底撕破脸皮,所以他必须要替部下将士和他们的家人寻找一个容身之所。
如今只有这个刘百户来寻他,所以周思昭就算并没有完全信任对方,也只能司马当活马医了。
李百户知道周思昭等人的担忧,并没有强求,这次来的本意只是想为朝廷尽一份力,也不免自己家累世为大明臣民。
他家本是东厂安排在辽东的世代坐记,常年在一个区域为生,每个人都有正当伙计,说这家人是东厂番子,压根都不会有人信。
东厂之中像李百户他们家这样的各地坐记还有很多,多是分散在各地,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就连如今的朝鲜土地上,都有东厂失联许久的世代胥吏。
为了让各地听记、坐记的侦缉顺利,东厂甚至利用职权伪造了大量官府文书,给这些人安排了官面上的身份,因而就算有人去查,只要不是东厂主动交出文册,也根本不会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有件事崇祯曾在东厂的档案中查到过,从此便是对东厂的能量深以为然。
天启年间,正是所谓的阉党最势力最旺盛的时期,辽阳一带有个士子唤做武长春的,闲来无事去逛逛青楼。
这青楼本是士子们饮酒作乐消遣的场所,武长春酒量欠佳,在里边喝多点儿就开始胡言乱语,说了些有关阉党的坏话,没成想当天夜里就被东厂坐记一字不落的上报。
紧跟着第二天一大早,甚至还没等武长春睡醒的时候,一大批东厂番子就冲进房间把他抓回去严刑拷打,这整个过程没人知道,反正武长春最后是被定罪成建奴的奸细给直接弄死了。
整个事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若不是崇祯皇帝去翻阅档案也根本不会知道,但就是这些小事,便已经足以说明东厂的谍报势力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辽东
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难
说着,李百户已是声色俱厉,满面的失望之色,起身就要走。
这种变化使得周思昭与闵炼二人的皆是大惊失色闵,若此人真是鞑子派来的奸细,根本不会流露出如此真切的情感。
“李百户留步!”周思昭连忙上前拦住,拍着脑袋懊悔道:
“刘百户累代蛰伏辽东,东厂之事某不甚知晓,告罪告罪了!当今天子忽地圣明如斯,某心存疑虑实是情非得已,还望刘百户理解!”
“将军哪里话。”李百户回身一看,赶紧拉住要跪下告罪的两人,恳切道:
“两位将军切莫行礼,归明之后,你我便是同为圣天子效力,都是大明朝的臣子,又何必分个你我高低”
言及于此,李百户恨道:“那多尔衮先闻阿巴泰枭首,又闻金、复两州变故,必是震怒,听说此刻正率建奴大兵出关来此报复,趁尚到了,岂能放过两位将军”
“刘将军在复州距离较近,自有其它的坐记前往,周将军不必担忧。趁着还有时机准备,两位将军速带大家渡海前往皮岛,黄蜚总兵正在岛上布置防务,接应你等归明。”
起身之后,周思昭拉着李百户坐下来,听见前面的话先替刘成仁松了口气,紧跟着却又是摇头叹息道:
“李百户有所不知,虽然金州已归我手,但城中尚有许多建奴存活,各地仍有许多义士响应号召,若是某就这么走了,他们必会遭建奴报复啊,!”
李百户瞪大了眼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此时已经到了何等境地你们怎能如此优柔寡断天下间岂有两全之事,那代善已遣洪老贼带兵围追堵截,不日就将抵达,届时跑也跑不成,打又打不过,还不是被狗建奴一锅端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