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兵部侍郎金之俊,他怎么会到这儿来”方正化嘀咕一句,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崇祯皇帝,那意思像是在问要不要动手拿下。
这件事可越来越有意思了,兵部侍郎也是正三品的职衔,以前洪承畴在这个位置上待过,算得上位高权重。
虽然金之俊对崇祯来说什么都不是,但在宣课司大使面前他可就成了一座山,能屈尊来这里,那定然是有些猫腻。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没着急,背着手吊儿郎当的走进正堂,带着陈奇瑜和方正化两个人到处乱逛,看见什么都要瞅一眼。
“这位爷面生啊,不是京城人士”
崇祯皇帝正在闲逛,忽然听见背后传来这么一声,也便是顺着声音走过去坐下,含笑问道:
“你怎么就知道我不是京城人”
“呵呵。”
那人闻言也是笑了笑,拱手说道:“在下王宏兴,户部侍郎王宏祚便是家兄,只不过家兄走的是官路,在家走的是商路。”
“不知阁下是”
“那王兄可是个大人物了。”崇祯皇帝摆摆手,说道:“小人姓齐,是通州人,不才和这两位兄弟做些珠宝生意,方才王兄是怎么看出在下不是京城人的”
“哈哈,不是我王宏兴吹,这京城里头的商人,十个有八个我都见过,而且一块儿吃过饭,还有那些官员,除了太大太小的,基本上都有过一面之缘。”
方正化看了门外一眼,问道:
“姓吴的不过是个九品杂官儿,怎么今日却有如此多的大人物来此赴宴,就连兵部的侍郎金大人都来了。”
“这你们便是有所不知了。”王宏兴没在意方正化说话中的阴阳怪气,指了指最里头左拥右抱的吴巍,冷笑一番说道:
“你们当真以为大家是来见吴巍的那都是给成国公侄子朱桢面子!”
“此话怎讲”
“这姓吴的不过是条乱叫的狗,没有谁会真正放在心上。但朱桢就不同了,他是皇亲国戚,这个名头说出去可是能唬人的。就连那些肆无忌惮的厂卫番子,听见这四个字,也是要掂量掂量。”
“看见那边儿了没在场这些掌柜、东家,多半都是附近几条街的,这次就是想沾上皇亲国戚的光,也好不再交那些子虚乌有的乱税。”
&nbs
第一百一十一章:联合执法
好端端的晚宴,谁也没成想忽然出了这档子事儿。
如果进来的是衙役或者官差那还好办,在座的谁还没点沟通的银子,交了钱就能脱身,但进来的却是一队番子,这可就棘手了。
现在的皇帝信任厂卫,被盯上的无论是多大官职,那向来都没有落着什么好结果的,更别提在场这些人了。
没人敢说什么,甚至不少人已经偷偷摸摸的想溜,吴巍就连腻歪在身上的几个女子都给推开了,顾不得再卿卿我我,额头逐渐渗出细汗。
起身之后,吴巍面色变了变,看见刀出半鞘的番子们,也知道对方不是好惹的,硬生生把到嘴边的狠话咽了回去,先是派人传信,这才迎上来堆着笑说道:
“这位档头可是认得大内御马监的刘公公下官不才,和刘公公也算是有些故交,您看,这次就算给刘公公个面子,通融通融!”
那档头刚听见这话还没反应过来,歪着脑袋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御马监好像是有一个姓刘的提督太监,紧跟着差点没当场笑出来。
这档头知道方正化多半就在里面,自然是要好好表现一番,当即是满脸的毫不在意,大大咧咧说道:
“老子只认得方督公,什么狗屁的刘公公,没听说过!”
人群之中的方正化听见这话则默默点了点头,仔细看了一眼这档头的模样,打算回去之后叫来再问几句。
正待这时,档头上前几步,直接把佩刀全部抽出鞘来朝周围毁了挥,“小的们,这是督公的意思,在场的一个都不能放走了。严明身份,但凡有官身的,全他娘抓到诏狱里!”
宋知府听这话当时就急了,怪不得今日出门眼皮老是跳,悔不该当初,没听夫人苦口婆心的劝告,没想到还真的出事了。
“本官还有公务处理,不便久留,不便久留。”
看宋知府一行人要跑,档头立马带着番子围了上去,乐呵呵的道:
“别急着走啊知府大人,咱家督公可说了,锦衣卫的诏狱早就给大人腾好了地方,就这么闲空着,多可惜啊!”
几个知府衙门的衙役各自也都佩着刀,平时在地方上也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这时候却不约而同的怂了,没有一个敢吭声。
忽然间,沉默半晌的吴巍却是冷笑了起来,冲档头阴恻恻说道:
“本官劝你还是赶紧走,趁现在还来得及!”
“你可知今日晚宴是为谁办的,不是为我吴巍,是当今成国公的亲侄子!皇亲国戚,你招惹得起吗嗯”
不待档头回话,门口哗啦啦来了一队人。
这些人由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带队,手持棍棒刀枪,面色不善,而且都穿着统一的制服。
档头好歹也是见过市面的人,当时就明白是成国公府的人来插了一脚,脸色顿时变得不太好看,这一个小事倒越闹越大了。
人群之中的方正化也是在纳闷,吴巍不过是个区区的九品小吏,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面子,就连成国公府的人都请动了
成国公府的人进来之后立马在外包围住内厂的番子们,管家背着手慢悠悠走进来,冷哼道:
“内厂好大的威风啊,连少爷的晚宴都敢扰!”
档头在内厂还只是个小角色,如今遇见这么大的阵势,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无奈之下,方正化请示了崇祯皇帝后只好亲自出面,说道:
“原来是成国公府的管家到了,失敬失敬。可是本督这就想不明白了,您一个管家,也无甚官职,管好府里边儿的事就行了,跟这儿瞎凑什么热闹来了”
在场的宾客们这时候才发现方正化一直就在自己身边,都成了不断张大嘴吃惊的哑巴,说不出一句话来。
&nbs
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总督
在回宫的路上,崇祯皇帝走的很快,因为心里实在窝火。
本来这次出来是打算和陈奇瑜换个地方边走边谈,谁成想出去之后正事是一句话没说,却发现了自己脚下一堆见不得光的烂事儿。
走回暖阁之后,王承恩、李若链、魏藻德还有几个人早已经收到消息等在这里,崇祯皇帝一屁股坐在位子上,说道:
“王承恩,拟旨。把那个成国公府的管家还有什么叫朱桢的所谓皇亲国戚,一块儿给朕拉到菜市场砍头,让老百姓看清楚,就算皇亲国戚犯了法,朕也是一视同仁!”
“真是狗屁的皇亲国戚。”说到这里,崇祯皇帝轻蔑的笑了笑,挥手又道:
“立即传话给方正化,就说晚宴的人身份验明之后,那两条街的掌柜和东家就放了吧,他们也不容易。”
“只要是发现官员,一律打入锦衣卫诏狱严刑拷问,兵部侍郎金之俊、顺天府的知府宋兴武那头儿,你们三厂一卫就可以开始逐一抄家了。现在银子用的紧,有点进账总是好的!”
言罢,崇祯皇帝看向魏藻德,恶狠狠道:
“上头的不敢闹事,下面的倒依然我行我素,日子逍遥快活!魏藻德,你回去之后赶紧叫那些官员到你府里谈一谈,就说是朕叫他们去的,让他们管管下面的门生故吏。”
“今后朕也会时不时会下去走走,但凡再发现有什么小吏在下面作威作福,上头给他们当大树乘凉的,一个都不会放过!”
魏藻德面色惶恐,心道皇帝这次忽然跑出去可真是所有人都没料到的事,定然发现了不少事情,如今可能正在气头上,他自然不敢多说什么,赶紧接旨回府去叫人了。
魏藻德跑出去没多久,王承恩便是问道:
“皇上,听说今夜晚宴成国公府给他们出头了,那边儿要不要派番子处理一下”
闻言,崇祯皇帝沉吟半晌,摇头说道:
“暂时不必!明日一早,你亲自登门去敲打敲打,最好让这老家伙派个直系的子弟去国子监,要是他装疯卖傻,你就把话说的明白点,这样朕和他都放心!”
“老奴明白了。”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转头说道:
“李若链,今夜就带着锦衣卫上街巡查,把京城物价给朕一条街不差的摸清楚,尤其是朕今日去的那两条街!还有你,新建伯王先通,速带乙子营上街巡夜,配合锦衣卫行事。”
“你们二人听好了,巡查过程中如遇恶奴阻挠,青皮滋事,商户卖傻,都给朕当成乱贼剿了!”
“臣等这就去办。”李若链和王先通互相对视一眼,点点头退了出去。
安排完今夜的事情之后,崇祯皇帝松了口气,对着面色复杂的陈奇瑜问道:
“陈爱卿,现在你该明白这大明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了吧”
“臣明白了。”
陈奇瑜本来是被充军戍边,很多消息都没有跟得上潮流,若不是听说李自成已经建国大顺,自称永昌皇帝,他还一直以为这伙人仍然流寇这种乌合之众。
若不是今夜和皇帝肩并肩出去走走,陈奇瑜还真就不能发现皇帝拯救大明的决心有多么坚定,也不会对天下间糜乱的状况有什么了解。
此刻的他,已然是不再托大,觉得事情有些棘手难办,似乎已经在思虑整体的对策献给崇祯皇帝。
看陈奇瑜眼光数变,崇祯皇帝自然明白他在想些什么,开门见山的道:
“朕此次召爱卿回来,就是为托付重用,本来想和爱卿仔细说说剿贼事宜,但时局紧迫,容不得多说了。陈奇瑜听诏。”
陈奇瑜浑身一震,赶紧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即日起,官复原职,以东阁大学士兼领兵部尚书衔,加太子太保,擢为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赐尚方宝剑,专办流贼。”
崇祯皇帝见陈奇瑜久久不能起身,便是亲自将他扶起来,说道:
“爱卿什么都不必和朕说,此次剿贼不必着急,朕明白,流贼已成气候,今时不同往日,你可先了解清楚如今形势,再行出京。”
......
入夜,陈奇瑜在驿馆之中辗转反侧良久,一直未能入眠。
这次和皇帝出去之后,他已经对皇帝非常信任,并且对
第一百一十三章:命运的捉弄
“粮草和军饷的事儿,你派阿哈们再去催催。看书阁sn至于金州那边儿,给代善传个话,对于洪承畴不要过分信任,绝对不能给他兵权,主意倒是能继续问问。”
多尔衮根本没想到自己也会被这种破事儿烦的头疼,随手便让范文程去解决,根本没正眼看一看宁完我。
宁完我这货在下面坐着,虽然满脸都是恭敬,但心中却是知晓,由于范文程的存在,自己根本和摄政王搭不上什么话,自然满怀嫉恨。
范文程听见这话,满脸都是为难之色,“启奏摄政王,臣前不久才和关内的商人联系过,只是这时,他们都有推托之词。”
“怎么说这些人平日给大清运送军粮不是挺积极吗”多尔衮有些奇怪,抽了口大烟,侧身看过去。
“回摄政王,臣觉得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姓范那八家被抄的事,让他们杯弓蛇影,不敢大动作,有所顾忌,怕落得和他们一样的下场。”
“其二,便是事实真如同这些商人说的那样,粮食布匹等物资都已经准备妥当,但明国那些番子查的紧,不好运出关外,也是棘手难办。”
范文程这话倒是一针见血,多尔衮听了之后皱眉没有吭声,不知道在想什么。
如今崇祯皇帝把范永斗那八家该抄的抄该杀的杀,再加上前段时间弄的罪己诏和忠烈祠,到处补发军饷,就连朝中的阿哈们也许久没有传出来什么消息了。
“此事倒是难办”
听多尔衮嘀咕,一旁的豪格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大大咧咧说道:
“还商量什么有的没的摄政王你也知道,辽东不稳,大军每日的开销都是笔大账,我二十万大军一齐围攻过去就行了!明国的蛮子们有何可惧”
多尔衮听见豪格的话,心中反倒是更乱了。
豪格这货代表着两黄旗王公贵族的利益,话中十有都是不能信的,再说大清就这么点家当,贸然围攻过去,要是和李自成一个结果,那才真的是进退两难。
“摄政王,草原的蛮子们有些微词”
这时,图尔格忽然站出来说了这一句话,多尔衮只好转头,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科尔沁倒是没说什么,土默特、察哈尔等其余五部的首领昨日聚在帐内,似乎是对现如今的状况有些不满。”
多铎冷哼一声,“图尔格,你可莫要涨他人志气,灭我大清的威风!就土默特那些狗蛮子,在我八旗铁骑面前,又敢有什么微词”
多铎和图尔格都是多尔衮的直系镶白旗,听见他们两个水火不相容的话,多尔衮再也忍不住,拍案而起。
“这些人让他们干什么都会有微词,如今就算是待在营中什么都不做,还是有微词。”
见摄政王大怒,周围众人再也不敢多说一句,图尔格、多铎等人全都是惶然后退几步,面有惧色。
“这倒是越议越乱了,就连本旗内部都不合,还谈什么入主中原”多尔衮放下大烟,在大帐中来回踱步,问道:
“金州那边真的平定了是何人背叛我大清!”
一个贝勒立即回道:“回摄政王,据说是一个姓周的毛文龙旧部,听此人说明国发饷和罪己诏的事,便是在金州闹事,企图阻挠我大清入关!”
“姓周,难道是周思昭”多尔衮喃喃自语,冷笑一声。
这周思昭是毛文龙的旧部,说起毛文龙这个人,那是让在场的所有八旗王公贵族恨之入骨。
此人在东江开镇,每当大清想要入关做点什么的时候,老是要在后方动手动脚,很多次都是因为这颗钉子拔不掉才草草回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