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时间来到十一月十九,进入真定府的境内,这里无论官府还是地方豪族的势力在去年都已经被李自成打倒,除却地方上的穷苦百姓以外,根本谈不上还剩下什么势力。
若非要说还有甚么势力,那就只剩下崇祯刚任命屯驻在真定府城的总兵侯天锡那属下的五千多人了。
禁军兵士看到的都是一副凋敝景象,再想想京城附近的繁华,都是嗤之以鼻,十分瞧不起,用崇祯的话说,就是:“好端端的中原,还是关外蛮夷向往之地,谁成想被祸祸成这副鬼样子。”
这么一看,也怪不得鞑清入关之后北方几乎没怎么抵抗,都被流贼和官军祸祸的差不多,能跑的都跑了,敢留下来死战的都死了,剩下的自然都是想要投降的软骨头。
禁军毕竟是新军,招募的都是已经定居在京畿一带,并且有家人的男丁,在京城的时候除却操训以外,多半也就是去城内维持一下治安,都是自家的子弟兵,所以从没见过百姓如此害怕过。
自从来到地方上,其余官军身上穿的,手上拿的,还有那种精气神,就跟禁军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百姓却都是一个样,对打着朝廷旗号的官军避之唯恐不及。
禁军兵士们想不通,自己是官军啊,又不是贼。
按照张世泽事先撒出去的哨骑探听,前方平时明明有不少人烟,可一等崇祯带着大军经过的时候,却又变得荒无人烟,见不到一个人影。
崇祯也不是很明白,真定、保定虽说是刚从贼人手中收回来的土地,但也不至于成这个样子吧,这两个府境其实位置还算不错,田地肥沃,若好好京营,甚至能成为京师重镇藩屏之一。
可眼前的场景实在是太惨了,崇祯皇帝在后世的时候,每每在网络上查,看见明末如何如何惨,可那还只是停留在书面的印象上。
想想自己被那小黄毛撞得穿越到这边儿也有两年了,除却上次御驾亲征和另外玩了几次微服私访以外,压根也是没怎么出过皇宫。
这个时候官军的情况,自保尚且不足,祸祸百姓已经不可能是他们干的了,侯氏兵马素来精强,更从没有祸害百姓之事。
据厂卫禀报,本地的官员都老实巴交的,各处也不剩下甚么贼匪,再加上地方豪族基本都被李自成分着吃了,民生凋敝的原因究竟在哪儿?
事实上,朝廷官军的旗号在这个时候是最可怕的。
原来那些平民百姓,一听见朝廷大军前来的第一个念想就是赶紧收拾细软跑路,不然等他们过来又要抢上一遍,尤其是那些有漂亮婆娘或女儿的,甚至都是连夜逃亡。
崇祯皇帝是哭笑不得,想想当年大明朝皇帝御驾亲征那前呼后拥的样子,再看看自己现在,简直是太寒酸了窘迫了。
虽然京师仪式甚么做得挺足,可出来以后却压根没碰见几个百姓,堪称史上最惨亲征。
无论如何,禁军还是浩浩荡荡从真定府范围中缓缓行进,很快就来到井陉一带,知府衙门的人和各处厂卫暗探番子都是开始不断忙活往来,给大军通报各处最新消息。
无数次的教训告诉崇祯皇帝,这个时候其余的军队鲜少有甚么能靠得住的,就算是高杰和白广恩,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同样也是如此。
崇祯皇帝对自己手底下这支新军报以很高的希望,这支军队就是用全部资源打造出来最附和心中理念的一支军队,目前欠缺的只是血与肉的锻炼。
换句话说,以目前大明的国力而言,除了已经战败的西北大营之外,这支新军便是倾尽国力最后的底牌。
眼前就到了固关,既然是大战将至,固关内各路官军又是情形不明,崇祯皇帝自然不可能傻不拉几的直接跑进去说自己到了,起码也要探听清楚关内情形,在后头搞出个城池作为退路的依托之地才能安心。
第二百八十一章:禁军阵战六大营
禁军中除了以少部分的勋戚与原本京营军将以外多半都是新人,而原京营军将还留下来的,十有**又去了董琦总督的城防军,这就使得这支禁军从上到下几乎都是新面孔。
崇祯皇帝没待在营中,实际上也是为诸将创造空间,毕竟自己是皇帝,与常人身份不同,后世一个公司职员见到上级都是紧张得要死,脑子当机、经常出错都是常有的事儿,更别提自己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了。
固关就在眼前,众人不再急着赶路,而且崇祯和那些咄咄逼人的厂卫也都不在,这时候也就稍稍放松下来,商议的时候,张世泽还特意开起了团营总兵吴启华的玩笑,说人家都是兔子不吃窝边草,他倒好,专吃窝边草。
这事说起来倒也搞笑,老吴本来是十团营的一名把总,崇祯十七年重设团营的时候,老吴捡起旧差事,但却鲜少有甚么活计,除了练练新兵以外就是到处巡防,可李自成压根没打到北京城来,老吴自然每天闲的要命。
直到改组禁军和城防军之后,这种现象才得到好转,老吴更是由于资历老被众人推荐为坐营官,没多久,老吴又因为在军中表现突出而被张世泽发现。
张世泽私下查看了老吴的履历,发现这丫的是个人才,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吴启华并没有任何背景,无论自己这辈还是祖上十八代,都是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农民。
这要是给提上来,自然就成了忠于皇室的军将。
禁军中的将领大多数都是整日在一起操训和吃住,早就混的和后世室友一样熟络,都知道老吴最近和京城棋牌街酒香巷的一个寡妇聊得火热。
至于是怎么勾搭上的,这种事没人知道,也不会有谁闲得蛋疼去废那个劲打听。
老吴和那个寡妇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常人不知道,他们禁军相熟的几名坐营官心里可都和明镜一样,谈起此事又是哄堂大笑。
老吴性子发闷,平日说话少,这个时候虽然被众人开玩笑,脸上通红,话却也说的实诚:“俺和翠儿的事儿,你们不愿来不来就是,瞎说甚么!”
很显然,老吴是在维护那寡妇。
老吴恼羞成怒,熟知他为人秉性的众人也都知道这厮是个老好人,并不会真生气,当下却是笑的更欢了,坐营官李逍遥更是提着高亮的嗓门喊着:
“去去去,老吴的婚事谁敢不去,要是有那个不开眼的不去,咱和他急!”
话虽是在开玩笑,可却侧面印证了吴启华这种老实人的性子很讨人爱戴,在禁军之中威望不低且较受欢迎,这也是张世泽重用他的原因之一。
众人开玩笑归开玩笑,私底下对吴启华和董小翠的婚事还是非常在意和关心的。
就像方才喊声最大那个李逍遥,别看这小子明面上老是和吴启华拧着干,可却私下不止一次的观察了董小翠,觉得这寡妇还算不错,不能坑骗老吴,才是作罢。
老吴四十好几的人了,虽然是禁军总兵,但却没有家室,遇见那孤苦伶仃的寡妇,两人就像干柴遇见了烈火,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这些众人都理解。
至于风传那妇人已经怀了小吴这种事儿,众人心下虽然吃惊,却也无人嘴碎多说那个闲话,人家郎情妾意,而且李逍遥也说了,那寡妇不是坏女人,自己也没甚么好管的。
本来老吴是打算过几日就风风光光把那寡妇娶进门,可恰逢崇祯皇帝御驾亲征,家事自然比不得国事,老吴正在犯难。
董小翠虽然是个寡妇,却比朝堂上某些公卿大臣更懂得人情世故,主动和吴启华提起,说是等他立功回来再成亲。
&nbs
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贼丧胆者,兴平高杰也
“铛铛铛!”
此时的固关城头,正如死一般的寂静,可是忽然间一阵异常急促的铜铃声响起,紧接着便有一个把总大喊着跑过城头:
“起来,快起来,流贼攻城了!”
“他娘的,快起来,要是睡在这里,当心在睡梦中被流贼爬上来给砍死!”这把总瞧见一小圈兵士围坐在一起睡得正香,当下也没甚么犹豫,直接挨个踹过去。
不等这些兵士起身,把总便是敲着铜铃沿城墙继续走下去。
高杰可能是知道太原之败是由于自己和白广恩之间旧日恩怨没能处理好的原因,所以回来时在面对陈奇瑜的严厉切责也是根本没有狡辩,就只默默的说了一句话:
“末将自知罪孽深重,于太原一战有不可推卸之责,自请率本部军马守卫小城,与李闯决一死战,城在人在,城毁人亡!”
陈奇瑜这个人鬼点子很多,他在会议上大骂高杰,为的就是激他主动请缨。
首先一点,是陈奇瑜当时手下除了高杰本部以外,着实没有甚么打过硬仗的兵马了,牟文绶的山东军虽然建制齐全,但十之七八都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老兵太少,还撑不起台面。
高杰不同,部下几乎尽是一些百战余生的老兵,乃是如今各部官军之中有名的悍旅,甚至有人称,高杰本部宣镇兵马,乃是自大小曹战殴以来,最能使贼人闻风丧胆的军队。
并且高杰绿了李自成,两人一直是处于水火不相容,不共戴天的地步,这些事其余诸将心中也都明白。
其次一点,则是陈奇瑜在暗中设局,从崇祯可能的问罪中保下高杰。
高杰和白广恩那次闹出的乱子听在崇祯耳中就只是一纸奏报,但当时的情形只有亲历者才能明白,不可谓不大,可以预见,明军太原之败,在后世都将是影响深远的。
崇祯皇帝理事不明就擅专处置大将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陈奇瑜激高杰主动守瓮城,正是为高杰洗脱罪名之举。
按他的设想,只要高杰能在崇祯大军来到之前守住,他便是能顺便求情,当然了,要是宣镇兵都守不住这十几天的瓮城,那也就不用再想其它的什么可能性,因为固关也一定守不住。
到了那时,崇祯皇帝大可以顺水推舟留下这名悍将,除非他还是和历史上一样,什么都不管就要处置高杰。
若真是那样,陈奇瑜无论如何设局,也是不会再有第二种可能了,大明也将就此走上甲申年的老路。
除此之外,陈奇瑜也知道高杰及其麾下宣镇兵马勇猛敢战,曾正面野战击溃过鞑清伪王阿济格率领的骑兵。
据说当时宣镇兵充分利用了地势,而且具体情况陈奇瑜也不清楚,但是高杰带回来的可是实打实的辫子头,这种战绩在全国官军之中,已然是威名赫赫了。
自李自成率大军来到固关城下已经十几天了,这十几天,大顺军似乎是吸取了当年猛攻宁武关不成又损兵折将被官军掩杀击溃的事,根本没有长时间的进攻,一直都是打一会休息一会,似乎已经打定主意要和朝廷相持。
根据统计,大顺军这十几天之中最长时间的进攻也仅仅只有半天,其余大部分的进攻都是小打小闹,大多数都是等你这边起来备战完毕,刚打一阵便是退下去。
很显然,李自成是用了牛鼻子的策略,想用疲惫战术拖垮明军。
“杀官兵!杀官兵!杀官兵!”
城下,休整多时的大顺军踏着整齐的步伐,口中高呼三字口号,呈数个方阵缓缓逼压而来,看着眼前无边无际的流贼,这更是让城头已经精疲力竭的官军感到一种无尽的绝望。
固关城头,看着眼皮子底下潮水一般冲杀过来的流贼,高杰擦了擦嘴角的血迹,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提起手中钢刀。
他身旁的宣大参将胡茂珍受了几个部将的怂恿,壮着胆子上前说道:
“大帅,弟兄们不是害怕流贼,可现在已经是累得不行,流贼攻上城头,大部分人就连挥舞刀枪的力气都没了,谁能挡得住!”
“能不能——,能不能让督师换山东兵来顶一顶”
高杰仍在为太
第二百八十三章:刘宗敏的强势
远远望着,这些被木栅围起来的简单营地中到处都是身着白色衣甲的大顺军兵士进进出出,人喊马嘶的,再加上这几杆正在猎猎作响的高招旗,倒也有些肃杀的气氛。
可你若是再仔细一看,却就又会摇头失笑不已,陈奇瑜正是如此。
大顺军的营帐虽然粗粗一看气势十足,旌旗蔽日,满眼都是连营,然而内中杂乱不堪,各营虽然都统一穿戴了白色的甲胄,可建制并未有所好转,依旧混乱不堪。
这个时候的大顺军似乎犯了与往常京营一样的毛病,各种将军和营官统带的部下有所重叠,李自成在西安称帝时曾分封诸将,乃是广邀人心之举。
当时,这个做法的的确确使得众人归心,一心一意想要东征灭明,然而时间拖到现在,李自成如此做法的弊端便是逐渐显现出来。
所谓的大顺,实际上在开朝时就已经是弊端丛生,人心不整。
陈奇瑜居然还见到不少早年闯营时期的流民营,很显然,靠流民底子起家的李闯明知流民会极大的扰乱军中秩序,但却依旧选择将流民胁裹带入军中,正是不想放弃以往自己的主力炮灰部队。
目前看来,这些流民的的确确有他们存在的价值,在固关城下虽然和官军打了十几天,但是大顺军的正兵叙列基本没怎么动,损伤的都是这些流民营。
按陈奇瑜的想法,且不说一位名将、统帅亲自设置的营帐该如何尽善尽美,最起码来说,应该在栅栏边上挖掘壕沟这种道理都是浅显易,就连白广恩都知道。
眼前大顺军的营帐外并未看见任何沟壑的迹象,不知是这些贼将不重视,还是没读过兵书,所以压根不知道这回事。
除此之外,营门的设置也是非常重要,一般是按照一支军队的人数来设置,这些都是成有定规,以李自成目前麾下人马的数量来看,营门起码要比一般营寨大上好几倍,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兵士和后勤杂物人员进进出出,在混乱时也更好疏通。
可眼前大顺军营门处却是最为拥挤之地,流民、正兵和一些老营兵挤的直叫,各式推车杂乱不堪,根本看不出一个正经改朝换代的军队该有的整齐划一。
一支真正的强军,不仅从战斗力上有所体现,就连平日一些常人难以注意到的细枝末节之处,也能观察出他们的战斗力和士气,从而推断出这支军队真实的情况。
陈奇瑜虽然是文人出身,但却投笔从戎,在剿匪事业上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各式各样的官军和匪军自然见得多了。
李自成率领的这支,虽然和最初差点被自己剿灭的那支流贼有了本质上的变化,但依然没有任何开朝之军的气势。
看见眼前这个景象,任凭关下战斗如何惨烈,陈奇瑜也是毫不动摇,因为他看不出来眼前这样一支所谓的大顺军,在将来能有多大的成就。
......
“闯王,为什么还不下令”
在大帐之中的刘宗敏说出这话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在他看来,眼前这所谓的固关虽然坚固,但是和宁武关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去年被周遇吉挡在宁武关,照眼下这么看来,怕是又要被挡在固关之外一年半载,性子暴躁的刘宗敏等不下去,他手下那些各怀鬼胎的军将,更是等不下去。
“汝候说的对,依我看,就该直接下令拿下固关,不然这个时候咱们早就攻破京城,踩着那狗皇帝的脑袋当夜壶了!”张鼐也是大大咧咧的喊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