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在京师大张旗鼓的开战改
第三百零三章:帝奔
如此大的动静,一下子就让全城人变得异常惊醒,就连一些睡眼惺忪还在榻上迷迷糊糊的人,都是惊吓的翻到地上,口中失心疯了一般询问到底发生了何事。
过不多时,不少百姓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心理,纷纷互相打探情况。
胆子小的将窗户打开一道缝隙伸出脖子到处观看,大一些的则是直接开门上街,正见到与自己同样想法的人站满了整条街道,人人都是面面相抵,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方才震耳欲聋的响声恍若耳边,此时本该泛亮的天空却诡异的阴暗下来,天昏地暗,火光冲天、尘土飞扬,又是天崩地裂,万室平沉,一副末日来临的景象。
正在众人不知所措的时候,顺天府衙门和五城兵马司的差役们领到上头命令,挨家挨户的敲响了百姓的房门。
“老祝,别磨你家那杀猪刀了,新建伯亲自在菜市口训话,出去看看吧!”
“郑掌柜,把你家这烂摊子先放一放,赶快去菜市口,有热闹看!”
“多余的话就不要问了,你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大部分人本就想去,有些人则是被生拉硬拽着才肯走出家门,当他们来到街道上的时候,却发现早就有无数城防军兵士荷枪实弹列队在街上,个个面色严肃的厉害。
看到这些衣甲鲜明的官军将士,没由来的,许多人心中那种慌乱的感觉都淡下去不少。
此时的菜市场,远远半条街之外便围满了人,到处都是一片人山人海,得到消息的王先通披挂整齐,右手紧紧握在刀柄上,正在扯脖子喊着什么:
“大家不要惊慌,这是府库存放之物堆积,保存不当才造成失火,并非甚么大事!”
“陛下已经下旨将有关官员革职查办,朝廷必会严查此事,本伯会亲自领兵士上街配合有司衙门,大家可以照旧生活,一切如常!”
王先通话音刚落,人群之中顿时议论四起。
“哼,还不是大事,吕家全都被埋在府里,整条街都损毁了六成。”
闻言,一名穿着红色绸袍的富商不屑地冷笑几声,不知心中怎么想的,却是高着嗓子,幸灾乐祸一般喊道:
“哼,可真是无能,这么点小事儿都办不好,要这些厂卫又有何用可知道因他们的疏忽死了多少善良人家”
“是啊,谁知道是不是当今皇上与民争利,遭了天谴!”他身后几个不知来历的人也是纷纷附和。
现在的百姓几乎家家都供奉着各种神明,是多灾多难日子里唯一的心理慰藉,听见“天谴”二字,顿时面色大变,惶恐不已。
“鼠辈,本伯在此,岂容你蛊惑人心,危言耸听!”王先通眸子一紧,大喝一声。
没有管这人背后站着什么人,王先通跳下台,走到人群之中拎小鸡崽似的把那富商拎到台上,抽出刀之后二话不说便是斩下去。
“若有人再敢散布谣言,不论何种身份,皆同此类!”王先通举起一颗胖胖的脑袋朝周围挥了挥。
在血腥景象的刺激下,人群中的议论却少了许多,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见到王先通如此绝情,当下也是不敢多说。
见到那些暗自逃跑的人,王先通嘴角一翘,并未多管。
这些人跑出去以后,松口气正觉得自己逃过一劫之时,抬头一看,却见到早盯在此地的番子们对他冷冷一笑,血洒当场。
“大家听我一言!”这个时候,两名士子模样的年轻人却是站出来,打前那人面貌年轻,但说话前却沉稳有力:“诸位可还记得天启年京城王恭厂之事乎,言犹在耳啊!”
出来的人正是此番进京赶考的夏完淳,只听他慷慨激昂的喊道:“朝廷颁布正典,晓明法理、匡正自身,惠及黎庶,为大善之举,自然会惹得别有用心之人图谋不轨,以小事言大弊!”
&
第三百零五章:姓钱的,你的破事儿发了!
“着工部、都察院并巡视科道及顺天府、五城兵马司兵马、三厂提督掌刑主事,速赴税务、盐务两司救火,梳理民难,不许稽迟!!”
“着城防军各营加强沿街巡视,迟开早市,戒严一日,凡作乱、蛊惑人心者,毋需逮捕入狱,当街斩杀,不得有误!!”
“户部拟票,发银十万,粮后计,用于重建有司衙署与赈灾事宜,厂卫监督,伸手者砍头!”
现在这个人命关天的时候,百姓遭了灾,自然是没有办法抵御和承受,需要朝廷立即做出反应,便是所谓的“赈灾”。
深知后世地震政府反应对百姓等各个阶层影响的崇祯皇帝,立即下达了一系列的明确谕旨,明着说此事由厂卫监督,予以威慑,直接断了一些贪腐之臣从中作梗的念头。
不得不说,老大的明朝平日不动弹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可一旦动员起来,效率那是出奇的高,不知比鞑清抢到哪儿去了。
不提那些被点名救灾的各有司衙门,就连一些无关的部院都是派人出来救灾,甚至于,某些平日吃人不吐骨头的大户们,这个时候也开始假惺惺的开设粥厂、搭建窝棚。
这些人此时与对待历史上那位截然不同的态度,究其原因,正是崇祯皇帝已经大权独揽,起码在京畿这一块,是说一不二,想杀谁就杀谁的主。
皇帝亲口说出的旨意无人敢不遵,不论有心还是故意,那些灾民很快就得到了食宿救济,形势开始逐渐好转,这是好事。
大约在下旨后的当天下午,吏部、户部、工部联合调查结果便是统一让阁臣冯铨上报出来:
“...塌房四百六百五十二间,压死男女妇人计三百零六人,孩童无计,税务、盐务有司官员留存者十二名,余者皆陷,恳听圣意。”
短短半天的时间,冯铨居然把事出原因都调查出来了,直言说是有鞑清奸细勾结南京朝堂逆臣从中作梗,不知道的,怕还以为这厮是个奉己为公的铮臣。
这话虽然说的不明不白,但意思却很清楚,正是崇祯皇帝想要的结果。
其实冯铨也明白,自己身为工部尚书,掌管两司与皇家银行的兴建,忽然出了这么大的篓子,影响如此深远,自己定是第一个难辞其咎。
不过早在天启朝时便如鱼得水的他,又怎会就此无计可施
冯铨揣摩圣意,稍加思虑,结合崇祯开始此次革新的主要目的,直接不声不响的把注意力从自己和此次事件中转移到了某些“南京朝堂逆臣”和“鞑清奸细”上。
这两个词留给崇祯操作的空间很大,这正是冯铨的高明之处。
听他说完,这些还站在朝堂上的人精们一下子就明白内中含义,各自微微一笑,只是上下巍然,都不点破,谁也不会多说一句。
崇祯皇帝对冯铨太过了解,自然知道小人的危害之处,可现在这种时候,小人却也往往有他们自己的用处,“真小人”对待那些“伪君子”是狠到了扒皮碎骨的地步。
心下明白老冯心里小算盘的崇祯也不点破,笑笑说道:“冯爱卿劳累一日,辛苦了。”
看着崇祯皇帝面上的微笑,冯铨却是冷汗直冒,赶紧跪在地上连道不辛苦,为皇上服务云云,除此之外,是什么话都不敢多说一句。
“王爱卿,有司殉难官员统计出来了吗”
“回陛下,臣自接到圣意,便回去带领吏部官员走访各处,幸不辱命,已经全都统计出来,大小官吏及内侍,计六百七十二人。”吏部尚书王绍微赶紧站出来说道。
“嗯。”
崇祯皇帝点点头,说道:“在朕看来,他们和那些为国死战的将士没有甚么不同,也该一视同仁,内阁要尽快拿出一个可行的抚慰章程来,不能让天下人对朝廷寒了心!”
蒋德璟连忙道
第三百零五章:奉旨平乱
东厂,这个常人闻之色变的名字,如今竟然放肆到了自己的头上。
钱谦益见到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的李有成与他手下的番子们,当即冷笑几声,今日在场的可不只是他自己,又有甚么好怕!
“哦老夫闭门已有数日,是大门不出,二门未迈,何罪之有”钱谦益呵呵笑一声,坐在原处,静观其变。
闻言,李有成盯着钱谦益仔细瞧了几眼,直看得他浑身发毛,这才是嘿嘿冷笑几声,道:“好嘛!怪不得人说你东林人士喜好表面功夫,如今看来,却是不假!”
“放肆!”听到这话,钱谦益面色突变,手砰地拍在桌上,大声斥道:“小小千户,竟敢在诸多朝廷重臣勋戚面前如此不知尊卑,成何体统!”
“难不成,就因为你是东厂的人,就能为所欲为”
李有成看周围各个大人物们似有气动,尤其是魏国公徐文爵,看样子像马上就要出面替钱谦益说辞,当下忽然有些犹豫。
不过转念一想,魏国公算什么,东林党又算什么,就连京师的满朝公卿都对皇上毕恭毕敬,自己有皇上做靠山,后面又有神武军随时镇压,还怕这些歪瓜裂枣
眼珠滴溜一转,李有成却是接着话茬,毫不忌讳的说道:“钱谦益,今儿你可算说着了,既是东厂,自然可以为所欲为!”
“你——!”钱谦益横眉冷对,一时气节。
其余人听到李有成的话,也是纷纷愤怒的声讨,不过已经迈出一步的徐文爵,听到这话后却暗自又把脚缩了回去,就连到嘴边的话都咽下肚中。
在他看来,此人不过是个小喽啰,敢如此说话定是有所依仗,东厂最大的是王承恩,那王承恩的靠山是谁,正是当今天子。
在文官们看来,这些番子就和那昏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一个不要脸,那是一整批都不要脸,面对这种无赖,惯用的伎俩倒一时行不通了。
就像这李有成,自打来金陵搞什么东厂以外,迫害了多少无辜的文官士子,可是有马士英和周经武等人照应,文官们也就只能咬牙切齿的恨着,根本不能怎么样。
此时李有成这种话都能公然说出来,也见再扣多少顶帽子人家都是毫不在乎,根本任何礼义廉耻之心都没有了,那还有甚么好说的。
听着周围议论声愈来愈大,番子们也是有些警惕,也是暗自将手握在刀把子上,见状,李有成踏上前一步,将带有血迹的刀直接摔在地上,冷冷道:
“诸位大人、公候们,小人这里公务在身,就不行礼了。”
“京城税务司、盐务司衙署爆炸,损伤惨重!皇上震怒,满朝皆惊。经我东厂查实,确为钱谦益所为!”说到这里,李有成倒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反正已经得罪了,倒不如得罪到底。
他冷笑指着一帮围在钱谦益身边的东林党,继续说道:
“陛下已经下旨,夷钱老贼十族,本大爷好心劝你们一句,还是少关心别人的闲事儿,因为你们这些人一个都跑不掉!”
“至于其他人,闲着没事儿想要趟进这趟浑水的,小的想拦也拦不住,不过这事儿没完!朝廷那边儿后续自然有个说法,这就不是小的们能管的了。”
说完,李有成拿出崇祯亲笔书写的驾贴,正色喊道:
“皇上旨意,钱谦益拉到南京菜市口凌迟,你们中有谁,还想再跳出来辩驳的,一概同罪!还有谁想被夷平十族的,可以出来了!”
“这这这......”
闻言,足有五六十人的东林大佬们纷纷瘫软在地,不少人都求救的看着钱谦益,连道:“钱老救我!”
“钱老,您快拿个主意啊!”
“且慢!”钱谦益脑子轰的一声,他看着李有成手中驾贴,忽然摆手大喊一声,又道:“驾贴拿给老夫一观!”
“观就观!”李有成呵呵一笑,也没多想,随手把驾贴给过去。
&nbs
第三百零七章:阴险的马士英
随着千总一声令下,大批神武军兵士纷纷上前。
神武军中所有人都是起初朱元璋打天下那一批淮西兵的后裔,尤其其中军官,更是那批开国劲旅的传承者。
身为武人,兵士们早就对这些喜好夸夸其谈的文官不爽,听到自家上官这个命令出来,见周都督又是睁只眼闭只眼,不少人都是心中快意。
兵士们口中大喝“逆贼,还不束手就擒”,冲上去便是大开杀戒。
见到这些全副武装的兵士杀气腾腾冲自己过来,一干东林臣子们总算是没了任何侥幸和平日挂在嘴边的那种气节,纷纷瘫软在地,连呼求饶。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军令如山,再加上大家自身意愿,岂能停得下来。
这些家仆仗着人多势众将东厂番役打出府外,杀死两人,打伤数人,乃是板上钉钉的谋逆大罪,钱谦益因此更是百口莫辩、罪加一等,这也正是马士英、周经武之前与李有成商量好的。
最开始是马士英的意思,后来周经武和李有成觉得也是这么个理儿,既然当今天子要和当初清算阉党一样清算东林党,那倒不如把事做绝。
反正这些人日后都是要死,还不如给他们扣上一顶天大的帽子,当场杀个干干净净。
这样做,一来省去了诸多后事,免除了后患之忧,二来也能让到场的勋戚和金陵重臣们亲身体验一下,当今朝廷对整治东林的力度与决心。
家仆虽然拿着兵器,但毕竟没有经过任何操练,也根本没上阵见血,靠人多将番子击退,可遇见整齐行进的神武军兵士却一下子成了小孩子,根本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一时间,在东林士子眼中甚为庄重,往日满是东林士子在谈天说地的钱府,却充满了不合时宜的血腥。
成批的家仆在惨嚎中被当场杀死,肠子流了满地,到处都是鲜血,甚至于,李有成后续吊调动的东厂番子已经成批上街,拿着驾贴开始堂而皇之的去封东林大臣的府邸。
兵士们冲进去之后很快就把方才拿着兵器的家仆杀个干干净净,连带着,那些跟从殴打东厂番役的东林文官,几乎都被当场以乱贼之名处死。
就算有些人侥幸存活,可后续的清算还将继续,这只是个开始。
街上,一队南京城兵马司差役正在巡街,忽然从前方传来一阵哄闹声,为首的差役眉头一皱,立即带着差役们赶上去,挤开围观的人群,却见是东厂在封府。
看到兵马司的人来了,番子们倒是气势不减,一名役长走上前去,直接把兵马司的人和围观百姓一起挥手驱赶:
“起开起开,东厂捉拿朝廷钦犯,这不是你们兵马司能管得着的事儿!”
“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