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那差头在附近少说也是个小小的地头蛇,一些摆摊的商户都是阿谀奉承,屁民更对自己尊敬的要命,在自己手下前面听到这话,顿时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习惯性的嚣张道:
“呦呵这儿是金陵,不是京城!你们东厂才来了多久,就当自家了”
“呵呵。”那东厂役长闻言从上到下瞧了一眼兵马司差头,也是怒极反笑,冷不丁猛地朝他小腹一脚踹过去,唾沫横飞的喊道:
“大爷是东厂的人,也是你这狗屁杂碎更说上话的就是当场把你当从犯砍了,你能把老子怎么样瞧见了没,这是当今皇帝陛下的手书,一干东林皆逆臣,都要清算了!”
“好,你东厂狠,我们走!”
差头见到周围番子已经把手握在双刀的刀柄上,顿时犯了怂,捂着肚子赶紧咬牙切齿的离开,虽然吃了个哑巴亏,但是起码能保住命。
......
在南京城东集菜市口,周经武看着身旁一脸微笑的马士英,觉得这个
第三百零八章:议立新君
凌迟,在宋代和元代大致相同,虽然也有,但并不是朝廷规定的法定刑法。
及至有明一带,凌迟被朱元璋钦点为死刑之一,是一种十分残忍的酷刑,始于唐代一种叫“竹槎”的刑法,就是把人绑在竹槎上曳来曳去,至肉烂露骨再杖死。
最初受此刑者是牛仙童,因收受幽州张守珪贿赂,被用这种酷刑处死,牛仙童首开剐刑先河,后来为朱元璋以剐刑对付赃官激起了灵感。
“竹槎”之刑,后来演化为“屠割”,多用于军中。
唐安史之乱时,杨国忠就是被乱兵“屠割”,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剐刑正式用于处死犯人,到了辽代,剐刑被写入法典,同时将剐刑晋级为“鱼鳞剐”,故此称为“凌迟”。
最初的凌迟,都是用渔网勒在犯人身上,刽子手用刀脔割从网眼突出的肉,直至肉尽见骨,至死方休,而且也没有刀数限制,割死为止。
到了明代,凌迟成为一种最常见,也最常用的刑罚。
在大明,历史上被凌迟处死的大臣有几位,其中以郑鄤、袁崇焕最为著名,但总体来看,明朝凌迟最多的还是赃官污吏,因为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赃官。
一开端,朱元璋处死赃官,用的酷刑比凌迟还狠,叫“剥皮楦草”,其实穿越过来的崇祯皇帝也曾有模有样的学了几例,相比之下,后世那鞑清的十大酷刑就太小儿科了。
后来,朱元璋将剥皮与凌迟并用,为了使酷刑“规范化”,又亲自规定凌迟刀数,这也便是方才马士英喊出那一番话的由来。
一般来说,喊出这话就是在告诉百姓,此乃是穷凶极恶之人。
凌迟最初只要六刀,朱元璋觉得不解气,改为六十刀,后又改为一百二十刀,还觉得不解气,钦点要对罪大恶极者凌迟三千六百刀。
凌迟,说起来容易,可当时的刽子手没有这技术,据说朱元璋来了个刽子手大比武,一个姓赵的刽子手最终夺魁,割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才把犯人割死。
此后,明太祖朱元璋定制,大明凌迟极刑刀数为三千三百五十七刀,这个刀数朱元璋很是称心,称其谐音刚好是“散散吾气”。
但事实上,此前真正判三千三百刀数的根本没有几个人,除了郑鄤、袁崇焕和刘瑾之外,就只有被京城一带颇有名气的刽子手裴五爷亲自处理的大汉奸宁完我。
刽子手这种差事类似后世国企,虽然是铁饭碗,但并不好干。
刽子手行刑时,凌迟刀数只许多不许少,不达标时刽子手同样会被凌迟,刀数多了刽子手则会受到奖赏。
历史上凌迟郑鄤和袁崇焕时,刽子手都尽可能的多割,郑鄤和袁崇焕被割了三千六百刀,而刘瑾被割了四千两百刀,可称明朝第一剐。
除此之外,宁完我被裴五爷活剐了四千一百九十七刀,只差一丁点儿,就能破了刘瑾那个刽子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说来也是可惜得很。
无论裴五爷还是如今金陵城有名的刽子手刘老四,凌迟的步骤都是一样。
在等待到时辰之后,刘老四深呼口气,起身喝一口酒水喷予刀口,继而取出小钳,二话不说就将钱谦益十副指甲尽数拔除,在人犯惨嚎之时,刘老四取出棉花塞到他嘴里,从胸膛左右两处分别直接开刀。
头两刀时,钱谦益胸膛处血流如注,制止不及,直渗到小腿处,真看得围观众人心惊肉跳,刘老四却是不慌不忙,取出大刀将钱谦益小腹挖个硕大窟窿,继之再细剐八刀。
头十刀之后,看似粗壮的刘老四却有些气喘,坐在一旁早就准备好的小椅上稍事歇息,待他不久后再起身之时,钱谦益浑身鲜血几乎流尽,紧接着再剐十刀。
 
第三百一十章:群起而攻之
现在厂卫势力熏天,京畿一带,光是有钱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有钱只要被厂卫盯上,稍做手脚,那帮扒皮噬骨的狗东西就能罗织一万种你闻所未闻的罪名,分分钟让你变成乞丐,或是搞得你家破人亡,身败名裂。
如今这位皇帝好像突然开了窍一样,厂卫在京势力甚至比阉党执政时期更甚,所以说,眼下在金陵混出来的人精们都明白一个道理:
“光有钱的那叫暴发户,除了有钱还得有人,你才能在如今这种时候混得开,吃得香!起码等被打了那天,你散尽家财还有那个能力自保!”
那都得有什么人当官的。
搁从前话说,就是只要某户跟东林党搭上关系,朝中的事那就一概不算什么事儿了,若有人想要当官,今后仕途定然也会是一路畅通。
这些读书人给自己人牵线搭桥玩自保,那是个顶个的精通。
就好比眼前这位靠茶马发家致富的蒋征大老爷,东林党在被朝廷诛灭之前,每年姜家给他们的钱那是大把大把的花,作为回报,东林党也都没少给他造声势。
什么叫造声势,说白了就是吹捧个名声出来,让那些屁都不懂的老百姓佩服你,觉得你是个天大的好人,这样以来,你就什么都好做了。
退一万步来讲,朝廷在动你的时候,考虑到你在民间的声名,一般也会考虑再三。
现在从商的人里面也是有四六九等的,有好名声的就是贵族一般的人物,赵满和蒋征不同,两人一比,赵满实际上就是个十足的土财主。
可赵满混到如今江南布匹第一家的地位,虽然没有好名声,但他总会有其它别的什么东西,赵家有的,就是一个官途。
在赵满看来,虽然你蒋征财力比我强,但是老子赵家从前和庞氏一样也是做官的,老子自己也曾做过官,这个道道就很深了。
混过官场的人再去跑商,那都是商户中地位最高的。
因为但凡明眼人都能明白,官场上最常见的就是个官官相护,别管赵满人家做过多大的官,起码保护伞肯定是有的。
赵家财力不弱,朝廷的路子定然也是不少,有了这个官途,赵家人如今在各处做官的也是不少,所以才能混到这个地步,这里面的门路可是怎么说都说不完的。
......
如今的东厂,可真是够忙活。
怎么说呢,朝廷要诛东林,别的不说,光那钱老狗的“十族”就要有多少人,有多少家,每天都杀,又要杀多久
要是京城的东厂倒还能有那个人手,再不济也有大理寺和刑部来帮忙,可是金陵城如今就只有一个东厂是崇祯信得过的,大理寺和刑部都被严令禁止参与此事。
李有成才来金陵不久,东厂在这里的势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可观,这时候已经是人手不足了。
早在几日前,李有成就已经飞信朝山东的东厂分署,让他们派人来金陵城,想来今日也该快到了。
说白了,若不是有马士英、周经武这两个实权派人物铁了心的罩着,东厂在这边儿也就根本发展不起来,只怕刚到就会被打了回去。
如今东厂借着圣旨的机会强行抓人,很快引起了大街小巷各种人的不满。
其中有早就看厂卫不满的,也有不少和东厂有渊源的,还有不少闲着没事找抽的青皮,不过大部分还是财阀们有意安排的。
金陵城哄闹异常,不过由于神武军弹压及时,至今还没出什么太大的乱子,这时候,远远的从城外跑来一队人马,却见为首的是个东厂百户。
这批人马自凤阳而来,是那个地方东厂衙门接到李有成飞信派过来的。
这批番子大约有三百来人,看见头顶“观音门”三个大字以后,百户也是松了口气,挥手示意番子们下马,步行前往分署去见李有成。
走了没多久,路过一个茶馆,百户正在观察南京城内,对城内的繁华叹为观止,忽然被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子酸水泼中。
下意识的,百户擦擦脸,转头就去喊:“吗了个巴子的,哪个不长眼的犊子干的!”
&nb
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门
太平门位于南京城的东北垣,是南京城北面的正门,以南是朝阳门,西北方向是神策门。
因为代表监狱的贯索在天市垣,而不在代表天廷的太微垣,所以南京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大牢就设在门外贯城坊。
这南京内城太平门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为的正是城内太平安乐,按民间的说法就是当年牢狱中时常传出囚犯的哀呼之声,便将此地叫做“太平”,付以寄托。
虽然叫的好听,在这里发生的事儿却一点也不太平。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修建城墙,当时的官员认为南京城内十三门,需得上应星宿,才能福寿永康。
太平门,属于北斗七星中的“天权”星,位于斗柄与斗勺连接处,因而太平门一带又被称呼成“贯索”——紫微斗数星曜之一,主“词讼”,就是打官司。
于是,朱元璋干脆就把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大牢就设在太平门外,除此之外,他还在太平门外立牌坊一座,上书“贯城”。
当时刘基就曾向朱元璋建言,说是在“贯索”围成的星环中,如果没有其他星在里面,说明政简刑清,反之则说明有冤假错案,需得彻查,朱元璋深以为然。
洪武、永乐两朝时,各种大案争相不绝,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均是铁石心肠,各在这太平门外的石道上大开杀戒,杀的几乎都是读书人。
现在民间的卷宗很难查到,但是崇祯皇帝内廷档案记载的清清楚楚,当时被杀的人可谓数以千计,这还是保守估计。
一些封建迷信之人常说,每到夜晚便能听见太平门外石道上当年被杀那些人凄惨的哭嚎声,故而,这时候的金陵人又称呼此地为“孤凄埂“。
究其原因,这时候的人都对这里有一股子惧怕之意,认为此处不祥,厂卫在太平门外石道被困,其中就已经有百姓发现这个事,开始有些退缩。
“长生,快到夜晚,还是离孤凄埂远些吧,免得被邪气入体,失了那一身浩然正气。”这时,一个士子显然也是有些忌惮,皱眉说道。
“哼,要走你走,我不走!”然而被劝到的那人根本不领情,冷哼说道:“钱老今日又被割了几百刀,难道你想让钱老继续受此苦难吗”
这人说话间无形扣了一顶硕大的帽子下来,起初问话那人当即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因为这个时候,其余的士子已经各自怒发冲冠的看过来。
看那模样,似乎自己出言只要稍有不慎,就将会落得那些厂卫一样的下场。哪还有什么昔日同门的情份在里面,好像都被洗脑了一样。
众人正在喊打,番子们被逼无奈,外围不少人已经抽出刀徐图自保,但至今还没人敢砍第一刀。
为首的士子似乎也知道番子投鼠忌器,自己人多倒根本不怕他们什么,难不成这些番子还能将自己这几百人一并杀了不成。
那士子摆手几下,站出来高声要喊出些什么,可他话还没出口,刹那间,一支飞箭直接将他脖颈射穿,顿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抽搐着倒在血泊之中。
周围人群顿时一肃,百姓们不再上前,各自面面相抵。
士子们推出几个胆大的上前,然而不待他们说出话来,就见神武军都督周经武带着大批兵士包围了石道,他眼光死死地盯着这些士子道:
“你们好大的胆子,东厂奉驾贴拿人,闹了这么久的拒捕这笔账还没算,如今竟然又敢公然与朝廷作对!本都督看,你们是一个都不想活了”
一名士子却是冷笑一声说道:“谁叫那昏君宠信权阉,被蒙蔽了双眼亦殊不自知,我辈士子熟读圣贤书,奉己为公,自然要站出来替天下人鸣不平!”
“正是!”已经有人说话,后面的人胆子自然大了些,又一个士子站出来喊道:“所谓的商税,不过是那昏君与民争利,变着法的收取辽左三饷而已!”
“取消三饷才多久,这昏君如今又在榨取民财,哪里有丝毫仁圣之君的样子!”
“呵呵,你们这些人可真是死有余辜。”周经武冷笑几声,攥紧拳头,猛地直接一脚踹在最开始说话那个士子的小腹上,紧跟着跨前两步用右手紧紧捏住他的喉咙,冷笑道:
&n
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当我不敢动手?
“安敢如此,安敢如此......”
听到这个消息的蒋征再也坐不住,起身连连踱步。
他怎么都不会相信,那可是几百号士子,再加上周围哄堵的百姓,更是人山人海,难道法不责众这一套不管用了,还是这周经武擅作主张,想要跟自己来个鱼死网破。
蒋征还在想,赵家家主赵满却是毫不在意,阴阳怪气儿的道:“那神武军究竟是什么来头砍了三百来人,剩下的都抓了,就不怕摊上事儿
看他的意思,仍是不怎么相信管家报回来的消息,往四周看看,其它户的家主基本也都是这个意思,对此嗤之以鼻。
毕竟这也太扯蛋了,自己方才还在好端端商量瓜分庞氏家财的事,都是激动兴奋的不行,眼看着回去就能拿地契田产去交接了,这可倒好,一下子就变成即将被捉拿的钦犯,这角色转变也太快太突然了点。
再者说了,那崇祯以前压根不敢沾上任何坏名声,可谓对名节看重到了极点,人就算是变,也不可能变的如此彻底吧。
从前爱惜颜面的一个皇帝,你说一下子变成六亲不认,就连最基本的面皮都不要了,这事儿搁谁谁信
更何况,那可不是几百头猪,那是金陵城内甚至江南都名声不小的东林才子!
“蒋征,你家这老管家是不是该换了”
“就是,咱们朝中哪家没有人,眼下都没听到任何风声,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可能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我看你家这管家怕不是被吓傻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