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这个事儿不光我从没想到,一直觉得离我的世界很遥远。
说起来,就连石头整个家族祖祖辈辈这么久了,也都没有得过的,然而我得了,原因是黑色素缺失,近期免疫力低,低于常人。正巧是白癜风高发季,所以我不幸的患上了。
现在白癜风还处于早期,医生说要先住院15天观察治疗,如果有好转,可以回家慢慢调整饮食恢复,如果没有好转,那就只能一直住院大把大把的撒钱了。
现在唯一庆幸的,是我的家人发现及时,医生说我这个还处于早期,治疗成功可能性非常大,但是费用自然很高,顾及至少要万元以上了。
抵抗低,归根结底是国庆期间出去玩,在加上前几天一直熬夜造成
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场作戏
翌日,皇极殿,朝会伊始。
“若无它事,便散朝吧!”崇祯皇帝先是故意看了一眼站在文官队列最前面的内阁首辅蒋德璟,才伸了伸懒腰道:“近期忙于国事,朕都有些乏了,要早些回去休息。”
“陛下龙体欠安,臣等惶恐!”阶下群臣连忙同声喊道。
“陛下,臣有事起奏!”
就在满朝臣工都松了口气的时候,蒋德璟却忽然不合时宜地站出来,躬身行礼说道:“陛下,臣以为复设三厂一卫乃善政,然四署衙门皆归于京,却是大大的不妥!”
三厂一卫,向来是崇祯皇帝鹰犬的集中之处,但凡敢说一句坏话之人,眼下不是被诛就是被撤,蒋德璟忽然提及此事,难不成是想要朝中再掀起血雨腥风
不过能站在朝堂上的人定然不会是区区后辈,都是大大的老油条,其实已经有不少人在暗中琢磨,这蒋德璟虽属闽党,但却更是帝党,又怎会行此荒唐糊涂之事,此番怕又是顺圣意而为。
故而,朝中诸人虽然心下震惊,但却皆是不为所动,静待后话。
崇祯皇帝听到此言,面色顿时阴沉下去,不过也没有按众人所想那般直接发作,坐下来静静说道:
“朕却以为此举百利而无一弊,到底有何处不妥,你且仔细说来,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朕可要治你的罪!”
“遵旨。”蒋德璟心道这皇上不愧是皇上,装起来倒是像模像样,当即再次行礼,同样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继续说道:
“京内东厂、西厂分而监察,而内厂独主内廷,此本为万利。”
“然至今来说,厂卫之多尤甚差吏,街巷既无官府弹压,却犹有番役厂房立之,以致地方混乱,百姓惧番役而不惧差吏,长期以往,国将不国,治又安在”
崇祯皇帝这次罕见的没有发怒,却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示意蒋德璟继续说下去。
“谢陛下,言之于此,请恕罪臣犯颜之罪。敢问,陛下复设厂卫究竟所为如何”
这可不是在商量的范围之内,崇祯皇帝眯起眼睛看了一眼蒋德璟,才是回道:“为监察文武百官臣工。”
蒋德璟点点头,又问:“如今又为何番役既监察文武百官,又管浩瀚臣民,官府、有司、都察院、大理寺设与不设,又有何异!”
听见这话,就连当日参与议政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德化都是满脸惊怒,连忙叱道:“放肆!”
喊完,王德化忽觉不妥,连忙加道:“天子在此,岂容汝等犯颜僭越!”
“不妨事,不妨事。”
崇祯皇帝摆摆手示意王德化退下,其实崇祯对历史上的蒋德璟还算是比较熟悉。
这厮在历史上记载上说的,虽然做成的实事不少,能力不错,但他说过的话却几乎都是海瑞那种直面犯颜的,也就是那种中用不中听的。
蒋德璟在原本历史上被爱面子的朱由检雪藏一段时间,直到快上吊才想起来,此番他忽出奇招,不按套路出牌,倒是挺让崇祯皇帝觉得以外。
但也就仅此而已,毕竟当了这么久的皇帝,心性也该练出来一些,寻常的话和事情基本很难让崇祯表情有所变动,除非是特意而为。
“朕觉得...”崇祯皇帝先是买了个关子,就在所有人都觉得蒋德璟此番必死无疑之时,却忽然笑了笑,说道:
“阁老说的挺对,这三厂一卫是监察天下臣民,自然不能老是在京内窝着。”
“阁老今日所说倒是让朕想起来一些事,王德化,散朝之后你亲自去曹化淳那儿一趟,就说打今儿起,西厂在京所有衙门都要尽快搬到南京。”
王德化自然不敢怠慢,连忙点头连称遵旨。
“至于东厂,就负责京内除皇城内廷以外的全
说一说今天的情况吧
今天皇后陪着朕去了趟吉大二院,全国三甲,也是吉林最能信得过的医院了,挂到了一位所谓省级砖家的最后一号,没法子,这种事摊上了不信砖家不行啊。
之前是在专科医院看的,上来就让住院,今天连行礼都带过去准备被坑,然后皇后说既然都要住了,就去二院看看,毕竟是三甲。
到了二院,砖家说我们给坑了,白癜风不需要住院。
(黑人问号)what the funk
然后砖家检查了,给开了一堆药,说这病没有去根的,我现在处于发展期,而且没人能准确说多久能治好,最主要不是那一堆价值九百五的药,是什么补骨脂针
你照伍德灯要脱光光了解病情朕忍了,反正有皇后陪着,最难以让朕忍受的是,他么这针居然要打pp针而且隔天要打一次,这么老大个人了,你让老子隔天打一次pp针......
朕已经无力吐槽了,白癜风这个病摊上就甩不掉了,现在只恨为什么没早点生个太子,就怕遗传啊,那朕可就成了家族的罪人了,毕竟在朕之前,没人得过这玩意啊!
第三百三十九章:谋立新君
距朱由菘被废不到半月,若抛出其原本王府人丁尽数入京安顿好的那些时日,其实朱由菘住进宅院不过几日之间的功夫而已。
可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竟发生了如此惊天大案,不得不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朱由菘虽被废,但时日尚短,江南、西北等许多地方都对此毫不知情,余名仍在,就算已经知道的,也还是对朱由菘原本的福王名号心有所念。
毕竟,他本人是神宗万历皇帝的亲孙子,嫡系宗亲,这一点无可否认。
这件事在两日之内迅速传遍了京城,继之便是京畿一带,搞得人人惶惶而不可终日,说什么的都有,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本该对此不闻不问的崇祯皇帝听到之后却对此极为震怒,下旨严查,说是定要将凶手缉拿归案。
除却小民深感皇恩浩荡以外,还有不少对此深感恐惧的人,不知道是什么人下此毒手,真是没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就连前福王都能死得如此凄惨,更别说自己这些毫无背景的普通百姓了。
看见崇祯皇帝对此极为夸张的反应,不少有识之士心中顿时对事情有了些许分析,但都是绝口不言,与其他人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仔细思来,这件事令人疑虑之处确有很多。
首先,本来遍布宅院周围的当地兵马还有厂卫番子似乎都在同一个晚上消失,只留下少许人把守院门,这才给那些刺客以可乘之机。
其次,在一个晚上诛灭福王满门,这等事绝非一般刺客所敢做,也并非一般人所能做,天下间人人都知道有此能力的组织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东厂、西厂、锦衣卫还有内行厂。
这些番子不仅精通暗探、屈打成招之术,在暗杀上更是极为专业,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很多人都知道,正德年间,乃是大明首度东西、内行三厂及锦衣卫四大机构并存之时。
“气焰熏灼,凡厂卫逮捕朝臣,初不俟奏请,因而牵连死者亦无计。”
不完全记载,正德年间,一夜之间整府覆灭的大臣总共有十几家,明面上,厂卫四出,搞得人心骚动,人人自危,暗地子到处探查与皇帝作对之人,轻则抓捕,重则直接诛灭。
当然,由于正德皇帝的所谓“包庇”,这些大臣的死因直到现在都是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可是谁都明白,这根本就是皇帝借厂卫之手铲除异己的举动。
眼下崇祯皇帝前脚废了朱由菘的藩号,除福国,后脚朱由菘全家便死于非命,若说两者之间毫无联系,怕只有那些屁事不知的百姓才会相信。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尽力宣传让百姓相信便是,至于那帮文官究竟信与不信,这也并不重要,反正他们基本什么都不敢做。
......
朱由菘全家死于非命的半月之后,崇祯十九年四月初,一批大臣和勋戚在阮大铖、张秉贞、徐文爵、赵之龙等人带头下,集体来到了位于杭州城内的潞王府。
说起潞王朱常淓这个人,在朱由菘死后,实际上算是血脉最纯正的宗亲之一。
朱常淓,祖籍卫辉,穆宗隆庆皇帝之孙,神宗万历皇帝之侄,光宗泰昌皇帝堂弟,潞简王朱翊鏐嫡子。
万历四十二年,潞王朱翊鏐薨,朱常淓年幼,由母妃李氏摄理王府事,万历四十四年袭封潞王。
“王爷,当今天子昏聩无能,屡残害忠良,三厂一卫四出,阉党复起,以致民不聊生,若不尽早登位,大明危矣!”张秉贞站在鲁王朱常淓跟前夸张其次的说道:
“国朝二百余年宗庙社稷,至今到了那昏君手中,就要毁于一旦!”
这话已经是大逆不道,平时说出来,杀头都是轻的,要是传到崇祯皇帝的耳朵里,按他现在的作风,诛九族只怕都是轻的。
&n
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
数日之后,南京神武军大营。
掌管神武军的都督周经武正与东厂设南京分署千户李有成在闲聊,参与此次谈话的还有南直隶镇守太监刘福和南京的京营提督大臣郭尚友。
除刘福是原本就在南京的提督太监以外,其余周经武、李有成、郭尚友三人都是先后被崇祯安排到此处,并不是本地官员。
其实最开始南京的镇守太监崇祯也想一并撤换掉,毕竟这个位子在南京还算是比较重要,后来王承恩说这刘福是他干儿子,崇祯这才将他留到现在。
到现在看来,这刘福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不过崇祯也在心下有些感觉好笑,王承恩的干儿子从勋戚到太监再到一般的文官武将,居然有好几十个,就连南直隶镇守太监刘福也是。
纵然有拉拢人心的意思,可这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想归想,崇祯皇帝还是对这位历史上忠心护主的太监总管没有任何怀疑,毕竟人家能陪着你去死,这份忠心实在太少见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王承恩再怎么忠心也还是个太监,有点私心不是很正常吗。
周经武率神武军抵达南京之后,直接接管了原南京内外城的卫戍、城防与各大军营、料场、马场事宜,原本那些人基本都被发回原籍。
至于李有成,则是处置东林余孽的急先锋,为皇帝办事从不拖泥带水。
当然,在遇到厂卫处理不了的事情时,周经武往往都会及时率领神武军出现负责弹压场面,见到这些全新装束、杀气腾腾的军兵,在那些士子血淋淋的事实以后,鲜少有甚么傻子会继续闹事。
郭尚友,又号瞻月,潍县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出身,万历、泰昌、天启年间历任县令、漕运总督、侍郎等职,官至户部尚书。
崇祯元年,阉党(帝党)覆灭,因未参与灭阉,郭尚友被昔日东林友人龚鼎孳报复弹劾,名列阉党之中,因而革职回乡。
崇祯十七年,帝党复建,帝命:先灭复社,再诛东林。
东厂、西厂、内行厂及锦衣卫均受重用,得以重见天日,霎时间,满朝血雨腥风,日夜人头滚滚,东林、复社中人亡者竞达十之七八。
人称东林其众,不逊李闯,然数载之间,受千刀万剐刑者三,遭夷平十族者四,斩尽三族者五,株连九族者十九,剥皮楦草者二十八,因罪而杀者无算,时人称为一大案——“东林党案”。
实际上,东林党案直到现在都没有结束,因为崇祯皇帝愈发觉得这东林党实在是有他的过人之处,就好像后世的传销组织一样,短时间内根本难以彻底清除。
这传销组织堂而皇之的发展到了朝堂之上,尽管东林大佬们杀的杀、逃的逃,可那些小辈后生仍是喊着忠君为国的口号前仆后继,就连崇祯皇帝自己都不知道,彻底诛灭东林到底需要多久。
一方面持续诛灭东林,另一方面,崇祯皇帝也开始着手在朝堂上建立自己的嫡系。
自崇祯十七年开始,朝廷连续启用冯铨、郭尚友、王绍微等一批在崇祯元年遭“阉党”之变削职的大臣,但令人意外的是,魏藻德还是首辅。
此后,冯铨入阁,绍微得任天官,尚友乃为提督,此时皇党初显,而诛灭八大晋商,夷钱谦益十族,蒋德璟进位,魏藻德功退,则是皇党勃兴执政之始。
崇祯皇帝在时次辅蒋德璟的建议下重新启用郭尚友,叙列往功,充为南京京营提督大臣,掌南京京营之兵马、钱粮、分配等诸事。
南京兵部尚书一职自史可法调任都察院御史以来一直空缺,朝廷也没有明旨任命其他人不缺,可是实际上,郭尚友、周经武和马士英三个人,却已经掌握了南京城全部的兵马城防。
崇祯皇帝任命郭尚友之后,自然有所防备。
&nb
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乱国
“南京事宜算是告一段落,可以回京城见见老婆孩子了!”李有成哈哈笑了几声,脸上虽然笑容满面,但却难掩话中的失落之意。
其实也是,去年他虽然对这份差事极度不情愿,但干了这么久已经有种归属感,忽然来旨意要将他调回京师,是个人都会有些难受。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回京之后自己基本一定会得到嘉奖和升职,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崇祯皇帝以西厂制衡东厂达到分庭抗礼的目的,早在去年让西厂暂主钱谦益等东林文臣抄家灭门事宜之时就已经能叫人看出端倪,毕竟天下间不能只让一个东厂一手遮天。
现在圣旨下达,也算是让李有成他们一直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嗨,谁说不是呢!”镇守太监刘福自然知道这李有成是自己干爹的心腹,当即抱以同情的笑了笑,说道:
“不过当今天子圣明无比,如此做法,定是有他的道理。”
“这话还用你说!”听见这话,周经武当即冷哼一声。
其实来南京镇守之前,他本人对太监的印象深受那些文官影响,非常厌恶这种男不男女不女的人,和刘福合作了许久,神武军在南京也亏得他出了大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