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梦中宋韵55
按理说,范仲淹等人应马上低头认罪、老实承认错误了。因这是皇帝说的话,且还引用了孔圣人的至高教诲——君子不结党!
可范仲淹等人就不!他们当场就把皇帝给顶回去了。由范仲淹亲自出面回答:臣在边关时,看到勇敢的人结为一党。懦弱的人也结为一党,如今朝廷里也是这样。一心为善的人结为一党,怎会对国家有害呢
当天,君臣不欢而散。贾昌朝们定很满意,皇帝和新政君子们生气了,而有了分歧之后,被教训的居然是皇帝!能想象吗
知谏院院长、大才子欧阳修回到家,决定教教小皇帝。于是发挥特长,写了篇名垂千古的好文章,同时也把自己和各“君子们”扔上悬崖。之后万古流芳,永垂不朽,呜乎哀哉…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没错!那篇大名鼎鼎的《朋党论》!从本质上看,这是篇翻案文章,陛下您中心论点是“君子不党”但我就是要反驳您!证明君子有朋、且朋党有用。您需做的就是“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除我们之外都赶走!那样天下就太平了!
我们应能清晰感知赵祯的感觉:你们拉帮结派都是对的治理国家,我只要把其他人都赶走,只用你们就万事ok了是吧那还要我这皇帝干什么天下到底是谁的是不是君子有德,有德者居天下你们想的就是这个吧
而《朋党论》交上去没几天。欧阳修又接连写了几个奏章,他是当时全天下最亢奋的人,一天好几遍地催皇上,真是忧国忧民——范仲淹、富弼给您出的主意。您都照办了吗得赶快啊!普天下老百姓都伸着脖子等,非得让他们把脖子伸到您屋里,才能实行吗还有您要注意:定会有各种各样小人跳出来刁难挑刺的。您要坚定立场。团结在范、富两位君子身边,千万别动摇,时间长了,自然就会看到成果的。事无巨细,范、富他们都为皇帝想到了,您只要照办就可以了。如您不照办,您想干什么想和小人为伍,当个昏君庸人吗
赵祯的心进一步低落“进贤退不肖”贤人,原来是这样的…同一时间里,大宋天下的所有臣子都在手捧语录照镜子。按欧阳大才子的《朋党论》来对照,我们都是什么呢君子脸皮别太厚,人家不带你玩,别靠得太近!小人凭什么说我们是小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凭着十年寒窗考中的进士,再一步步熬资格,从小到大做到的官!你一后生晚辈,只是笔杆子硬点,就这么糟蹋我们
别说他们,就算同在两府的其它宰执高官如章得象、杜衍、晏殊、贾昌朝甚至韩琦也都在咬牙,君子里面再细分,韩琦、尹洙他们也没份!这样局面就形成了:经欧阳修充满激情的不泄努力,范仲淹、富弼终于被孤立起来了!而他们两人正是新政的实际推行者!
随着每一天时间的过去,新政的敌人都在增加!后来连皇宫的太监们都加入了,他们在史书中留下了句很实惠的话,相信谁听了都会发愁:陛下,一个人结党,最多不过十几人,五六个人结党,就是七八十人。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余靖、蔡襄、尹洙这是多少人了何况他们的新政里,关于选官的办法,就是“推荐责任制”他们可明目张胆去选人结党了。不出二三年,朝廷内外就全是他们的人了!
局势恶劣,人心险恶…赵祯不禁在心里暗叹。怎么办这伙人快危及到江山社稷,还能由着他们折腾吗立即法办他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可赵祯没有。他仍沉住了气,仍记得自己当初是为什么才选这些人当官的。
这边,赵祯在烦恼。那边,耶律宗真也在郁闷。辽国有很多党项族人,和宋朝境内的党项族熟户一样,己养了好几代,可算是辽国人了。居民就是财富,耶律宗真四处找钱,自然把这些看得很重。李元昊却开始偷偷摸摸把这些人招回去,公然挖耶律宗真的墙角!23日。南院大王耶律高十奏称党项部叛归西夏。25日,罗汉奴、斡鲁母又奏:山西部族节度使屈烈以五部公然反叛。于是5月1日,耶律宗真就派罗汉奴率军队去镇压。没想到李元昊公然派兵过界,声援叛党。杀败罗汉奴,杀死萧普达、张佛奴,之后带着辽属的党项人举族回迁,上演了西夏版的胜利大逃亡…
这样的事是大契丹立国137年间从没过的!无论出于哪种考虑,都只有一条路可走:出兵干掉李元昊!不杀不足以立威、不杀,周边所有小国都会起来造反!
&
夏竦回京篇
衣是官服,这没的选择。住是官宅,大同小异。说他的行与食。夏竦天赋异禀,每天清晨醒来时全身冷如寒冰,得由美丽姑娘偎抱良久,才会渐渐复苏。后来证实这与他吃的东西有关。他每天都要喝两碗石钟乳粥,这东西是有毒的。其毒性就像魏晋南北朝士大夫所吃的“五石散”差不多,身上忽冷忽热,得用各种措施,才能恢复正常生活能力…至于好处嘛,据说是快乐似神仙,跟吸鸦片、海洛因差不多…
行是夏竦最有特色的方面。他出门要把两辆豪华马车联起来,中间用价值数千两白银的锦帐遮蔽,组成辆超奢侈加长型房车。夏竦就躺在里边招摇过市,就算在行路其间,也跟在家里的温香软玉,罗绮丛中一样…
可惜好日子不太长,两年不到,就因宋夏战争爆发而被派往前线。我那美丽享受的京都生活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你的怀抱呢这愿望从此贯穿了夏大人的心灵,成了他追求的最大目标。但很遗憾,总有这样那样原因阻碍他实现…其中就有御史台和知谏院罕见的一次联手。
本来新政开始时,范仲淹是完全可把御史台划归到自己势力名下的,因御史台长官王拱辰和知谏院长官欧阳修关系实在非同一般。首先两人是同年。那一年欧阳修顺利拿下了省元,放眼一看,当届的考生水平没人能与他相比。很高兴,他给自己做了身新衣服,就等殿试成功,穿新衣当状元。不过高兴得太早了,也不知王拱辰是哪蹿了出来,二话没说穿上他的新衣服就走了。欧阳修有点懵,但算了,区区一件衣服嘛。随着这件新衣被抢走的。还有他的状元。殿试中,欧阳修只名列第14。除了同年,两人还是连襟。他们的岳父是那位出油参政薛奎,薛家五朵金花,欧阳修娶的是四小姐、王拱辰是姐夫,娶了三小姐。不过这只是开始,薛三小姐去世很早,王拱辰又把五小姐迎进了门。当时京城盛传“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做小姨夫”
这是多理想的工作生活关系,眼看着御史台、知谏院这两大谏官系统并成一家。弹劾力量达到空前程度,大宋官员最恐惧的噩梦就要开始了完全正确!夏大人就首当其冲,成了唯一受害者!
那是1043年,吕夷简中风下野,大宋上层建筑在半年内共调整了3次。而第一次时,夏竦就被任命为枢密使。
顶级高官,开封京城,多年美梦终于成了!夏竦快马加鞭往回赶,但他不知道就在他赶路途中。御史台、知谏院两大系统倾巢出动,共上了11道弹劾奏章…夏竦离京城越来越近,谏官们的危机感和愤怒也越来越深…
某天,先是知谏院的余靖出马。发挥他的聊天特长。一座石塔被雷击了他都能聊两个多时辰,这种弹劾大事你猜他能聊多久于是聊天在继续,仍在继续…直到赵祯体力不支,决定退朝。这时御史台长官亲自出马。来了个决定性打击,他疾步扑了上去,这时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寇准在这一刻灵魂附体,王拱辰继承了光荣传统!他把皇帝袍子给拉住了,死不撒手:老大,您还是改主意吧!
没办法了,赵祯非常抱歉:夏大人您别进城了,直接去亳州报到!夏竦于是创造了史上最快的贬官速度:还没报到,就被赶走!
最后夏竦还是进了京城,理由很私人化,年纪大了,去亳州赶那么远的道,我歇会不成吗休息中,他把所有弹劾材料都拿到手,一一细读,心潮在翻滚、愤怒在升腾,夏竦是珍惜名誉,尤其心里敏感的人。他的身世:一个弃婴,就注定了他心细如发,受不得刺激…何况是这种污辱!
他连夜写了1万多字的奏章,来反驳这些弹劾。但交上去后,得到的是加倍的污辱。新政君子们回复“图功效莫若罄忠勤,弭谤言莫若修实行”您少说废话,办点实事才能洗掉骂名!
夏竦被气晕了,他不懂,这就是君子君子讲的是忠恕之道,这样的凶狠刻薄,拿同朝官员当敌人砍,这是哪门子君子啊…他有心忍了,但就在这时,另一位宋史里超级著名的学者暴发了,此人写了首流传千古的诗,把夏竦彻底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石介,和他的《庆历圣德诗》
石介“北宋二介,唯石与唐”这是位非同小可的大人物,无论他的学问还是脾气…说起学问和文人,在宋朝选代表,相信大家都会第一时间选苏轼苏东坡。没办法,坡仙的名气实在太大了,但学问二字绝不是指诗词歌赋,学问者,博古通今,定国安邦,包罗万象。在这方面,石介只在东坡之上,绝不在其下!
石介之所以在历史上留名,尤其是文化史上有地位,是因他在山东徂徕山下创办的“徂徕书院”世称徂徕先生!
在孔圣人的故乡讲学,你得有怎样水平!这水平就让他在新政刚开始实施的3月20日,由韩琦推荐,入开封国子监任直讲。《庆历圣德诗》就是这时写下的。
这首诗很有古风,4字一句,共954字,以“于维庆历,三年三月。皇帝龙兴,徐出闱闥”开始,到“皇帝一举,群臣慑焉。诸侯畏焉,四夷服焉”结束,石介以皇帝口吻对新政时所任命的宰执、谏官,一一称颂表彰。说这真是个开天辟地以来最好的时候啊,不仅人类,就连天地人神、昆虫草木都非常的兴奋!因您把两位大贤人升职,就是范仲淹和富弼,他俩是“一夔一契”都是古代大圣人。同时又把卑劣小人赶走,就是夏竦!这局面太好了,用诗中原话就是“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这首诗一问世,达到的效果让石介很郁闷。在他想来,这样热情讴歌新世界,是件多么及时又多么合适的事啊。这会大幅度提高新政普及的势头。让更多人加入到新政君子行列里来!
可除夏竦和众多“小人”们对他咬牙切齿外,就连新政君子系统内部,也对他一片茫然:石哥,你在搞什么
第一个对他摇头的是与他齐名的人物“泰山书院”的先生孙复。孙复和石介是同学,俩人都是范仲淹早年守母丧时,管理应天府书院时的学生。他叹口气说:石介,你的噩运就从这首诗开始!
第二个痛苦的是范仲淹,范公所担心的不止是石介个人安危,更是新政的全盘大局。他根本就不愿让石介在这种时刻到京城里来!难道还嫌不够乱吗他早就给石介下过定义,此人不可大用。死就会死在这张嘴上。他说石介刚正,天下知闻。但性格有些缺陷,走极端。如让他当上谏官,定会拿超高标准去要求皇帝,要是皇帝没做到,他就会“引裾拆槛,叩头流血,无所不为矣”
这样的言官,谁敢去用用了有什么好处但他亲爱的同事韩琦就把石介推荐上来了。事情迅速恶化。《朋党论》《庆历圣德诗》,外加言官系统共11封的弹劾奏章,这一波接着一波攻势,表面上在加强着君子们高大伟岸的形象。真是春风得意,激扬岁月。但同时也在积累着可怕的戾气。从后面发生的事
辽夏交战篇
范仲淹走后,新政君子们也被一个个踢出了京城:8月5日,富弼为河北宣抚使。9日,知谏院余靖被任命为回谢使,出使大契丹。蔡襄、欧阳修都从知谏院下岗,欧阳修去当河北路都转运按察使,蔡襄去史馆修起居注9月12日,宰相晏殊被罢。26日,杜衍以枢密使兼任宰相。贾昌朝调任枢密使,再任命陈执中为参知政事。
说来搞笑,晏殊这位大才子成了宋朝版的李商隐。李夹在唐朝牛、李两党中,身为牛党份子,却娶了李党前辈的女儿,弄得终身潦倒,里外不是人。晏殊也是这样,他是范仲淹、欧阳修的大恩人、富弼的老丈人,却对新政半点都不感兴趣。于是欧阳修被贬,他很高兴。知谏院方面的孙甫、蔡襄联名挽留,也被他拒绝。这下子谏官们火冒三丈,把他老底都揭了出来,当年他给仁宗生母写的墓志铭上没注明母子关系,最近还调禁军修私宅。就这两点,晏殊丢官罢职,去颖州当知州,官还没欧阳修的大。
7月21日、8月28日,李元昊两次遣使入辽谢罪,耶律宗真不听。9月14日,契丹大军集结于九十九泉,辽圣宗正式发布亲征命令,以皇太弟耶律重元、北院枢密使萧惠为先锋,东京留守萧孝友亦随军出征。
19日,李元昊再遣杨守素入大宋求和,奉上誓表,以臣自称。并愿将宋夏开战之后所俘汉人兵将百姓送还、将夺得的大宋寨堡归还,请朝廷岁赐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同时为避免刺激辽国,另有以乾元节回赐的名义银1万两、绢1万匹、茶5千斤,新年回赐的名义银5千两、绢5千匹、茶5千斤,中冬回赐的名义引5千两、绢5千匹,李元昊生日礼物的名义银2千两、绢3千匹。总计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恢复互市榷场…10月2日。大宋同意李元昊的求和,但同时也为避免刺激辽国,暂未将议和誓书公开,而是藏之祖庙。
10月2日,辽军祭天地。8日,擒获党项间谍,射鬼箭。耶律宗真正式第一次亲征西夏之旅。9日,李元昊上表谢罪。11日,李元昊表示愿意将叛入西夏的党项熟户归还大契丹。23日,李元昊遣使入贡。北院枢密副使萧革负责接待。24日,耶律宗真的亲征大军来到宋辽夏三国边境的河曲(还在辽国境内)李元昊已迫不及待的亲率党项三部来到谢罪。因辽国此时的先锋部队已和李元昊的倾国之兵大战过一场。结果是李元昊落荒而逃。
所以这一天,英明神武的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只能免去皇冠,身穿便服,低着头,要多乖有多乖地走过辽人千军万马,忍受着无数鄙夷嘲弄目光,来到辽国皇帝面前。接下来卑躬屈膝,就差五体投地。来个君臣大礼…史书记载,当天李元昊在鼓乐声中亲自捧杯,向辽国皇帝祝酒。折箭为誓,永为臣属。决不敢再有二心。
这一刻在天空中,契丹人的列祖列宗估计都会出现,注视着这一场面:耶律宗真,你到底该怎么办:杀了他。还是不杀
小舅子那天神经错乱,居然接受了道歉,还回敬了姐夫一杯酒。就把人放了。半点都没夸张,他真是昏了头,因只在半天过后,就180度改变了主意:杀了李元昊,发兵打过去!
之所以有这变化,辽史给出的答案是北院枢密使、韩国王萧惠最先醒了过来,他提醒耶律宗真,咬过人的狗就再养不熟了,迟早还得咬,必须得勒死!耶律宗真第一反应是犹豫,正在犹豫中,突然间得知了萧惠己领军出战,直接砍过去了!
这时怎么办局势瞬间紧张,一国之主、全军统帅,您总得有些反应吧不!耶律宗真反应真是奇妙,他居然按兵不动,留住了他的中军大营,让战场完全恢复了上次战斗的形势:还是萧惠的辽军前锋部队和李元昊的倾国之兵较量!
按说这也没什么不对,第一次赢了,第二次照旧就是了,就算按惯性思维,也很妥当。不过25日这一天,先下手的却是西夏人。李元昊突然间发起攻击,冲向萧惠的大营。瞬间变脸,再加上之前的诈降,怎么看辽国人都死定了。不过西夏军队就是不争气,在这种情况下都被辽军胖揍了一顿,赶了回来。
其中就有顶天立地的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本人。在他后面,萧惠被气疯了。实话实说,契丹人跟党项人是不一样的。同样是草原民族,辽国很大气,不仅能打,还非常守信用。某些程度上比宋朝人都诚信。这时他们面对西夏这举国皆小人、骗子的劣等民族的偷袭时,实在是鄙视加恶心,忍无可忍了!萧惠下令,一直追下去,就算累死都得宰光这些草原土拨鼠,这帮连打仗都打得一点都不男人的懦夫!
这是李元昊的生命和他的西夏国第一次离死亡如此之近!但历史就在这时转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刮了起来,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按当时话说,是李元昊和他的西夏国命不该绝!
于是萧孝友一军先败,之后萧惠的辽军前锋彻底溃败!是不是有点无厘头,太儿戏了吧一场大风就改变了10多万以上兵力的对决结果那都是游牧民族的百战精兵!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大风您倒是挺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哪可就是怕大风!其实将心比心些就会懂了。我们现代人在城市里感受沙尘暴时是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吧。那可离着大西北千万里远呢。再想想当年辽国人就在原产地里品尝最新鲜、最生猛的沙尘暴,那是什么滋味呢人种的不同,是最没法改变的事实:辽国人来自水星,党项人来自火星,就这么简单!
萧惠大败,李元昊随即冲向耶律宗真的御营,御营里也是契丹人,大风面前人人平等。于是继续大败。辽圣宗耶律宗真慌不择路,骑马一路狂奔,才没当成他姐夫的阶下囚。
这一战,辽国10万精兵全军覆没,驸马萧胡覩被俘虏,是大辽开国137年最惨痛的一次失败!败后最直接的恶果,是无条件承认了西夏独立的事实,李元昊从此和耶
新政失败篇
所以看似不作为,其实时机拿捏得妙到毫巅,且从根子上断绝了西夏和辽国对宋朝再次动武的理由。其实多简单,对宋朝来说,这两个蛮族邻居是地道的恶邻,又穷又横的主儿。他们的东西宋朝半点都不稀罕,根本没抢和计较的必要!如要说有感兴趣的东西,只有一样——燕云16州。得到这个才真正有意义。除这点外,一切免谈!
再回头说说宋仁宗赵祯在庆历新政中的表现,看看不动声色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智慧和打算
他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和外战方面一样。麻木得就像那不是他的国家,他的子民一样。他简直是放任着君子们去表现,再随便小人们来掐架,一直不闻不问,彻底隐身。直到危及到了他皇位时(夏竦的谣言)他才动用了点权力,让君子们发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