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从陈桥到崖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梦中宋韵55

    于是,李元昊喝得大醉。醉眼迷离中,他向后宫走去,那是他的私密天堂。从没任何外人能进去!

    这就造成了两个事实:1他身边没护卫;2宁令哥不是外人。他亲生儿子突然出现,拔剑就砍了过去。李元昊完全是凭着多年战场本能闪了一下,可惜真是喝多了,90%脑袋都躲开了,唯独他坚强挺拔的鼻子碍事。被宁令哥一剑削了下来…瞬间血流满面,剧痛中李元昊猛然清醒,他满殿乱跑,躲避危险。可危险比他跑得还快,宁令哥瞬间消失了…他真的只是个孩子。看见父亲满身满脸的血,立即就吓慌了。于是他就犯了第二个错误,这比他起心杀父还不可原




皇帝遇刺篇
    明镐只好使出第二招:在北城佯攻、在南城悄悄的挖地道,但这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于是还有第三招:策反!6日晚,贝州城上垂下了几根绳索,数百禁军沿绳而上。之后这些禁军干了件缺德事:他们为争功,把绳索都给烧了。于是这数百上了城墙的人只能有一个结果:寡不敌众。

    这种情况下,宋朝只好换人,明镐变成副手,又一位真正的大人物登场。他权力应说没吕夷简那样大,名望也没范仲淹高。但他三度任相,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之久!这连开国宰相赵普都自叹不如!

    8日,参知政事文彦博被任命为河北宣抚使。临走前,文彦博在自己的中书省和夏竦的枢密院都转了一圈,像是在跟同志们告别。有意无意间,他和当时军方最高首领夏大枢密互相对视了一会。结果夏大人没挺住,在文彦博温和亲视的凝视下有了点不自然:大家心知肚明,明镐的失败里就有你的努力!现在换我上战场了,你在后方给我老实点!

    这时的夏竦很快乐,奢侈的生活已回来了。至于害人,他害得也很尽性。明镐是现在进行时,之前他己害人害得天下皆知、万人侧目。对!就是石介!可他己连明镐、石介、君子党都搞倒了,该满足了吧不!搞人,是件天长地久,没完没了的享受!这只是开始!

    无耻到这地步,一般来说就没人敢惹了但文大人是例外,他最拿手的功夫就是修理夏竦这样的小人。有件事可证明:那是他在进京当参知政事前,在四川做成都知府时,被御史台弹劾了。罪名呢是他工作不忘娱乐,没能彻底地清廉到底。说工作,当时是灾年,他以种种办法。成功控制住了米价,让总是出事的蜀川之地很平稳。这就是能力!但同时,他高兴之余开始欢乐。另一面出现:他好色…

    消息传进京城,赵祯很不高兴,派出位御史,以回家探亲之名悄悄去四川探察虚实。这是个秘密工作,该御史小心出行,没张扬,一直走到了汉州。再往前走,离文彦博就不远了。这时很巧,御史大人他乡遇故知,突然见到了位久不见面的同乡。高兴之余,喝酒谈天,吃着喝着事就变了,一叫杨台柳的歌女出现,旅途寂寞的御史先生一时把持不住,就如此这般了一回…

    小事情隔天之后,他正气凛然地再次上路。决心抓住文彦博歪风邪气的小辫子,给大宋官场整整风!几天后到达成都。开始就是官面文章,当地官员在文知府主持下给御史大人接风。大摆酒席,莺歌燕语。席间少不了众多舞女助兴。这位御史扳起张铁脸不动声色地听着看着,就等着一会文彦博跪倒认罪,真诚忏悔。却不料下一瞬间,他突然间脸无人色。差点昏死过去!一舞女出场,唱了首新曲“蜀国佳人号细腰,东台御史借妖娆。从今唤作杨台柳。舞尽东风万万条”那是他写给露水夫妻杨台柳的,这位四川美女此时此刻就在他眼前唱歌!

    完了!来整风,却被粉红炮弹打中…还有什么脸说别人他第二天就回开封向皇帝“如实”汇报:文彦博是位品正貌端的好青年,是帝国最需要的完美型人才…于是文彦博进京任参知政事帝国副宰相!

    而这件事只是个开始,以后在大宋的中央政府里都能出现类似好戏。文大人要让敌人心甘情愿的为他做事。记住是心甘情愿,绝不是普通的被要挟者恨得咬牙切齿,想杀之而后快的恶劣心理。那样太丑恶了,世袭士大夫的品味,就让文大人不屑用之。与之相比,夏竦坏得明目张胆、尽人皆知,实在是不入流…

    话说这两人当天在枢密院里亲切凝视后,16日,文彦博就到了战场。他相信夏竦该收敛些了。一来他不是明镐,没那么好欺负。二来明镐也没真得罪过夏竦,只是夏大枢密看他不顺眼而已。就拿国家利益泄私愤。该杀!但千头万绪,也得先把贝州城和王则搞定!

    人和人的命运就是这么不同,明镐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失败,一点实际功劳都没,可各种实际准备都己到位了。尤其是南城的地道,几乎同时间挖好…

    闰正月1日,总攻开始!主力猛攻北城,同时精选200勇士,钻进了南城地道。王则等人在北城杀得热火朝天,南城突然陷落,官兵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要说王则就是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他都想出了一怪招:把城里的牛都集中起来,牛头冲南,成排站好。然后往牛身上泼油,继而点火,放!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战国田单复齐的火牛阵!

    办法是好办法,可惜时代变了,还想用1000多年前的事来蒙人一叫杨遂的宋兵高高举起标枪,冲着那大群火牛扔了过去!正中牛鼻。顿时一片混乱,牛群掉头就冲向了王则…佛教造反团就这样死在了一群牛的身上。贝州叛乱历时66天终告平定。王则从东平郡王成了王信的阶下囚。

    2日,文彦博派李继和回朝报捷,同时请求就在贝州城把王则砍头算了,如按规矩运送京城,整个河北路几乎遍布他的信徒,这一路上风险实在太大。可京城里还是传来了反对声:枢密使夏竦。居然还是他!没办法,小人的本性使然。

    9日,文彦博荣升帝国宰相,一跃成为朝臣领袖。

    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是北宋史上最讳莫如深的。话说李元昊死了、贝州平定了,赵祯很高兴,闰正月15日,这也是元宵节啊皇帝要一年中两过十五元宵佳节,但被他的曹皇后给搅黄了。皇后像是有什么预感,不希望这时候京城里过度的繁华混乱…

    果然7天后,就发生了宋史上唯一的一次宫廷刺杀案。

    正史记载中,这件事非常简单。22日晚,崇政殿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4个人,没任何先兆,突然暴乱。他们穿越宫墙。直入皇帝寝宫内院,快到大门时,才遇到了阻拦。阻拦的人是宫女和太监…这4人立即大开杀戒,拔刀砍人。注意:4位赳赳武夫,手执利刃,居然没能把人砍死,只是“伤内人臂”砍伤而已。他们发现根本冲不进去内殿!

    进入内殿,一位非凡女士第一次显得非凡。第一名将曹彬的孙女曹皇后站了出来。

    这是仁宗皇帝的寝宫,绝大多数时间,她都不在这里。身为皇后。她有自己住处,而今晚却偏偏在。她第一时间听到了外面嘈杂声,不同于其他宫内人士,她立即就觉察出事情的危险系数。她做的第一件事是紧紧抱住了自己的皇帝丈夫,不让他出殿查看,紧跟着命



多苦多难篇
    夏竦、文彦博,这两个人在宋史里的评价是两个极端,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都讨好这个姓张的女人。一小细节:文彦博之所以主动申请去攻打贝州,就是张美人悄悄递出来一句话——皇帝很烦恼,谁能平叛,谁就是宰相!之后才有的文大人主动请缨…

    这时皇宫行刺案后,她被皇帝隆重介绍给了整个国家:是她,只有她,才在当夜拯救了我!

    这就让人不懂了,正史里都说是曹皇后一手搞定了危机,怎突然间冒出个张美人可赵祯不管,他在这时、以及后来,都不断在正规场合强调:那晚真的危险,只有一个人始终陪在他身边。就是她,我的张美人,尤其难得的是她当时本不在场,是主动来救他的!患难见真情,我非常感动!

    这话说出去后,夏大人立即就知道了前进的方向。他很有知识地说了8个字“讲求所以尊异之礼”当时在场其他大臣们一片沉默,懂的不说话,不懂的赶紧翻书。首相大人陈执中估计还真的是不懂夏竦在说什么,所以临时咨询了下帝国最高文人翰林学士,才明白这是要给张美人升官。这位学士提醒他:这种事以前有过例子,汉朝皇帝带着宫妃去打猎,一头熊突然冲出来,一位姓冯的婕妤挺身挡在了皇帝面前,才救了皇帝一命。现在张美人功劳与之相比怎样如你答应了,有曹皇后在却尊崇张美人这种非礼的骂名,以后就会落到你头上!

    陈执中想了又想,决定不趟这浑水,夏竦你自己说吧,我什么都没听见。当天的事就这样结束,张美人的升职之路还得等,直到半年后。她终于一飞冲天,从倒数第二级的四品美人直接升到了一品第一级的贵妃!

    27日,王则被磔杀。29日,贝州知州张得一被弃市。

    2月5日,大太监杨怀敏被小降一级录用。

    2月,李元昊惨死3个月后,他的遗腹子终于出生在两岔河畔,取“两岔”的谐音起名李谅祚,就是世界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即位年龄最小的西夏第二任皇帝。没藏讹庞的惊天豪赌终于赢了。他以国舅兼国相之尊,成为西夏国最高权力的实际掌有者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李谅祚的名义分别向大宋和大契丹报丧,并请求册封。

    4月1日,大宋派任颛去西夏册封李谅祚为夏国主。

    3日,参知政事丁度被罢。由文彦博推荐,明镐任参知政事。

    10日,赵曙长子赵顼(未来的宋神宗)出生在濮王宫。

    5月24日,枢密使夏竦被贬出京城,到河南府去当官。理由大宋京城开封最近天上有太阳没云彩、且一连地震了5次。夏竦要负责!谁让他是公认的奸邪呢

    但仔细分析。联系到皇宫行刺案中夏竦的表现,唯一解释就只有他参与的太深了。此案涉及的水太深太深,也由此可以定论:那个一直压制破案进程、甚至第二天就下令杀死最后一个人证的人,只能是皇帝本人!证据有三:1能做到成功压制。只能是皇帝!如另有别人的话,之后的宋朝就会后患无穷,那个人必将有第二、第三次行动。2以后的宋朝非常平静,皇帝寝宫内外。再没半点意外发生。3张美人和夏竦的不同遭遇。

    夏大人,有一点你最好牢牢记住:领导对你好,你也别对领导太好。你永远只是个下属加外人!好吧!今生你已没机会了…但愿像你这样的人还有来生!

    同日,宋庠被任命为枢密使。次日,庞籍由西府的枢密副使改任东府的参知政事。

    这一段人事调动之后,发生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天灾:黄河大改道!

    1048年6月6日,黄河在澶州府商胡决堤,决口宽近1里,浊浪排空!黄水滚滚!横漫中原北部!空前浩劫!如此级别的黄河大改道,整个中国历史只有8次,这次排名第一!甚至超过抗日战争时期蒋委员长使用炸药的那次花园口决堤!滔滔黄河水改向北,经河南内黄之东、河北大名之西,横贯河北平原,汇入御河,再经界河入海…

    这种级别的灾难,别说古代,就是现代也无应对办法。回到当时大宋朝,巨灾面前,只能听之任之,黄河水席卷中原,它想怎么流就怎么流,能做的就是等它流够了,再说别的…

    水量变小后,救灾行动开始!按说这是号称明星无数的仁宗朝名臣群落的大好时机,该满怀激情地为人民做贡献啊!对不起!纵观整个事件,就是个经典笑话…

    前面说了,黄河这次改道途经大名府,那里有位大人物:前宰相贾昌朝。他提议要恢复旧道,让黄河走原来的路。具体做法是用京东州军来修黄河旧堤,引河水回东流,堵住商胡口。这样才能一劳永逸,让决口前的各地区恢复原样。

    反对方是另一位前副宰相丁度,这是位从现实出发的理智人。他提醒,这个“劳”得劳到什么程度。从前天圣年间,滑州也决过堤,远没这次的严重,还准备了3年多才动工。现在商胡口如此严重的局面,你得怎样动员民众,才能达到“永逸”的目的所以所谓的“永逸”根本是不实际!丁大人提出先放一放,甚至把河道再挖一挖,让水流得更多,更快些,哪怕淹得更严重也无所谓。这样转过年来,材料、人员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再去打怎么堵口子的主意…

    丁宰相很稳重,贾宰相很气愤:老丁,你完全是看似妥当,实则误国!贾宰相拿出精心准备的一张图,上面标注着黄河分流于漯川、横陇、商胡等地段位置,根据全盘地理地形的考虑,唯有恢复旧道,堵塞商胡。才是唯一正解!为做到这一点,他说需1000多万贯经费,动员民工及士兵10万人,日夜加班,100天就可完工!

    100天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太诱人了!皇帝很动心、灾民很激动,但大臣们不这么想,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

    以后的日子里,涌现出了n多种治河方案。有贾氏的恢复旧道,有丁相的缓缓处理,更有高人来了个旁河减水法。要用一条黄



包拯登场篇
    几个月后,她生下了孩子。新生命诞生,据说富商很高兴,却忘了数日子。这不是他的种,而是姓侬!这孩子很特别,他和没藏讹庞一样,有着强大的自信。没理由的,他相信自己就是要做皇帝!

    孩子长大,终于有一天知道了自己身世。二话没说,拿刀砍了养父,带着母亲回到父亲当年辖区傥犹州,他瞬间夺回了父亲原职,紧接着做出了侬族人千百年来做梦都不敢的事:他自建了一国家“大历国”!他不管宋朝有多大、交趾有多强、身后边还有个大理国,反正我就是要当皇帝!他成功了,名字也瞬间响亮:侬智高!至少交趾人是牢牢记住了他…

    多简单!不服是吧那么打服你!侬智高跟他老爸遭遇一样,被交趾人一顿胖揍,抓了回去。不过他和他老爸结局还是很不同的,可能是劳教期间表现好吧他被交趾人放回来了,且官复原职,还是傥犹州的广源蛮首领。

    但侬智高当皇帝的心永远不变。满腔怒火化做了实干精神,他边对交趾俯首称臣,边暗地里招兵买马,把四周围所有能团结的力量(雷火、频婆等4洞、思浪州、安德州)都收编了过来。势力是一天天见涨,招抚了好多蛮族兄弟,渐渐条件成熟了,又一个国家隆重登场“南天国”名字比以前的响亮,可经历使人聪明。侬智高已见识过了交趾人的拳脚,知光凭自己很难独立存活。这时他想到了光辉伟大、声名远扬、战无不胜的宋朝。他的领土在理论上是宋朝的,那就郑重诚恳地写封要求内附的报表,应没问题了吧那时山高皇帝远,宋朝是俺大哥,小小的交趾还在话下吗

    侬智高很有诚意地写好了信,派人送到了最近的大宋城市邕州,从这时起。他就成了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天天翘首以盼大宋的回信,会等上超过2年半的时间…到那时,我们再来看他。

    耶律宗真的亲征中路军回国后,萧惠的南路军和耶律敌鲁古的北路军继续深入夏境。萧惠的南路军战舰粮草绵亘数百里,部下建议他派出侦察兵随时侦查西夏动静,但萧惠不听。果然17日,西夏军突袭萧惠大营,辽军甚至都来不及披上战甲作战,便大败而归。萧惠还差点被俘。

    10月。耶律敌鲁古率阻卜部落为主力的北路军一路杀至贺兰山,擒获李元昊妻子及大批西夏官员家属归国。途中遇到3千西夏军挑战,大破之,萧慈氏奴、耶律斡里战死。

    皇祐2年(1050)1月12日,耶律宗真对征夏之役赏功罚过:这一战,萧惠的南路军是大败、耶律敌鲁古的北路军是大胜、耶律宗真自己的中路军则是不胜不败。于是敌鲁古进封漆水郡王。因萧惠之子萧慈氏奴在北路军中战死,萧惠得以功过相抵、免去处罚。13日,宗真遣使往西夏问罪。2月30日,西夏大军攻打辽国的金肃城报复。不料却被耶律高家奴大败。主将2人被杀、另一人受伤遁去、万余士兵被杀。3月10日,萧迭里得又在三角川杀败西夏军。13日,宗真派耶律益出使大宋,告知自己此次亲征的战况。16日。再派萧蒲奴等率大军伐夏。17日,命北院枢密使萧革在夏辽边境屯驻大军,以做声援。

    22日,耶律宗真驻跸息鸡淀。大宋翰林学士赵概做为此次临时派遣的宋使在息鸡淀随耶律宗真一起打猎。宗真命赵概赋《信誓如山河诗》诗成,赐以玉杯。

    5月7日,萧蒲奴大军杀入西夏。他的待遇和他的皇帝是一样的:西夏人坚壁清野。他不见敌,纵掠而还…至此,辽夏三大战之第二战、第三战接连落幕…

    现在请包拯包大人隆重登场:包大人的名望、事迹是诸葛亮那个级别的。他不仅是人、更是神!行走在阴阳两界,无论对方是谁,他都是一张铁脸相对,他的智慧就是个无敌型的放大镜,什么样的罪、什么样的,都别想逃过他眼睛!当然最最让人神往的就是他的力量:只要你有罪,就肯定罪有应得。不管你是谁!

    好了,现在从头来看他的履历生平。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并非像传说中父母早死,由嫂子养大,所以称她为嫂娘。相反,他父母都健在,和他生活在一起,直到生命最后时刻。

    包拯在天圣五年考中了进士,那一科人才鼎盛,从状元王尧臣到韩琦、吴育、赵概、文彦博等人,都先后荣登东西两府,成为宋朝顶级朝臣。与这些人相比,包拯的荣耀来得太晚了。中进士后,他以父母年老为由,辞官不做,回归乡里。一直奉养双亲,直到二老谢世。接着再守孝3年,前后共10年之久,才出山做了一个小小知县。他在知县位置上只留下一个可记载的例子。即那个著名的杀牛案。

    某人养了头牛,被人偷割了舌头,就来报官。可毫无头绪,也没证据,怎么办呢包拯也很无奈,他告诉报官者:回去杀了那头牛吧,反正它也活不成了牛被杀了后,又有一人来报官。根据大宋法律,私自杀牛者有罪。这时包拯问这位热心公民:你干嘛要割了那头牛的舌头,再来反告你跟人家有那么大的仇吗于是那人服罪…
1...3233343536...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