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梦中宋韵55
接着包拯升官,从知县一跃变成端州知州。而在端州知州任上,他的表现除了清廉并无其他断案故事,在盛产端砚的端州当官,直到卸任,没带走任何一块。其实,他也根本不需要带走什么,因他得到了更大好处。下一站是御史台,己是一流的京官了。
让我以小人之心度包大人之腹:包拯完全摸准了中国古代儒家理论的人才鉴定标准“非孝子不忠臣”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父母孝顺,才会对君王忠诚。这一条百试百准!不过无论如何,包拯没迷恋权力地位,在乡下全心全意奉养父母。这样的人,该值得我们尊敬。所以把他升入御史台,完全是件好事,整风运动开始!第一枪就打中了皇帝心中最爱的最爱!
话有点绕。其实很简单。皇帝心中的最爱是张贵妃,张贵妃的最爱是她的伯父张尧佐。其实并不亲,一来张尧佐和张贵妃的父亲是堂兄弟非亲兄弟。二来张尧佐很薄情,真正做到了见死不救。父亲刚死时,张小姐举目无亲,唯一出路就是投奔伯父,可张尧佐拒绝。
彦博罢相篇
闰11月6日,张尧佐终于下台,不当三司使了。胜利!巨大的胜利包大人在宋史中唯一的一件大事完成了!那么应狂欢、应自豪了且慢!包拯们已被气得满头青筋、血贯瞳仁,都想杀人了!
因张尧佐丢掉了一三司使,却换回了4个超级隆重的头衔,每一个都是宋朝官员们苦熬半生都盼不到的殊荣:罢三司使的当天,张尧佐任宣徽南院使、淮康节度使、景灵宫使。次日,再任群牧制置使。再次日,赐张尧佐的2个儿子进士出身。
这在宋朝开国100年间从没过!灾难真的来了!大宋官场震动,每一个官员都发出了共同呼声,他们一致认为:这是比黄河大改道更大的灾难!皇帝,你怎能这样呢
从这一刻起,庆历年间因新政君子、小人之争而势同水火的御史台、知谏院再一次联手了!他们发誓要斩断张尧佐、张贵妃,再加上张氏集团里其它同伙们的爪牙,给大宋官场来个大扫除!
具体行动是先各自为战。10日,知谏院老大包拯上本,名字就叫《弹张尧佐》,里面充满了骂人的话。如张某“无功受禄,不知羞耻”“真清朝之秽污,白昼之魑魅”连带着皇帝也被泼污水,您30多年清德今天败坏,怎样面对天下臣民
御史台方面力度更大,11日,御史台老大王举正上殿当面对皇帝说:我要弹劾张尧佐!您如不同意,我直接辞职!
御史台、知谏院步步紧逼,皇帝很沉得住气。这样的事不新鲜了,想当年废掉郭皇后时,孔圣的后人与当代楷模范仲淹一起挑事,不也集体报销了吗所以赵祯坐得很稳,他把意见都压了下来,不反对也不同意。让时间去消磨一切…
他想错了。他估计真没料到,为什么给个亲戚一些荣誉性、没半点实权的头衔,就能让整个官场集体抓狂!这事的确值得深思下,难道就真只是出于义愤,要维护朝廷升官秩序吗不见得吧但那是后话…
紧接着,15日的正朔朝会上,台谏官员们集体爆发了。他们在下朝时把百官都拦住,今天齐心协力,定要让皇帝听我们的!
王举正、包拯各自率着自己精英团队,共7个人。重新回到大殿,把要回宫的皇上给拦住了。久经战斗,总被狠k的赵祯立即就明白了要发生什么事,他实在是有点烦,再不想拐弯抹角了,直接开门见山替他们找到话题——又要拿张尧佐说事节度使只是个粗官,有什么好争的
话一出口,风云变色。北宋仁宗朝最强有力、简单粗暴型的言官从此诞生!隆重介绍唐介!这人本是上殿7言官里排名最末的,这时从后面挤了出来。一句话就让皇帝摔倒:本朝太祖、太宗都当过节度使,恐怕不是粗官吧!
赵祯惊怒交集,一不留神,被抓住把柄了!正想着怎样挽回。事态己进一步恶化,这些人扔下他,扑向了殿廊下站着的宰执大臣们,主攻目标就是大宋首相文彦博!你不守祖宗规矩。只知巴结贵妃、结交外戚,无耻到这地步,为什么还不辞职。有什么脸站在朝堂之上
眼看着天下最庄严的议事大厅要变成上演全武行的菜市场,赵祯当机立断,宣布退朝。这是皇帝的特权,也是最后招数。言官们没法了,总不能学寇准,把皇帝硬按到座位里,让他老实听讲吧
当天就这样散了,赵祯慢慢走回皇宫深处,一路上从激动到懊丧,从气恼变好笑:多大点事,众位爱卿,你们就不能操心点别的正经东西
他决定先让步。16日,张尧佐被剥夺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这2个使,保留剩下的2个使,且保证:从此之后,后妃之家,不得进入两府执政。同时警告台谏部门,命他们此后如再想上殿说事,先到中书省去找宰相要通行证!这样两边各打50大板,可以息事宁人了吧皇帝真心希望,别再折腾了好吗天下有那么多正经事:黄河还在泛滥、国家还在亏空、南方还在造反,这才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啊!
但皇帝这是一厢情愿。无论张贵妃还是言官们,都还是我行我素。张mm这边视荣誉为生命,枕头风不停地吹:我要4使、我要4使,我就要4使嘛…那边言官们磨刀霍霍,张尧佐只是个小开头,真正目标还在后头!
于是事情激化,某天,皇帝悄悄恢复了张尧佐的宣徽南院使,包大人立即就火了!他冲上金殿,这次豁出去了,他要求把张尧佐赶出京城,到外地当官去,省得总不死心,早晚出大事。皇帝很耐心,跟他好商量,结果被强迫洗脸!包拯喷了他一脸唾沫…那天他再次回到后宫,张mm满脸笑容地迎上来,还想说什么。赵祯终于失去耐性,指着脸说:你只管要4使,要4使,不知包拯是言官吗
张尧佐事件至此结束!皇帝做出保证:以后如再给张尧佐升官,定先争求台谏官的意见。这话出自皇帝之口,己可说惊世骇俗了,一国之君,不能独断专行了耶!可包拯们并不满足,斩断张氏集团行动只是取得最初一步的胜利,更大战斗在后面!他们瞄准了首相文彦博!在他们看来,这人是张氏集团里做恶最多、危害最大、必须打掉的大毒瘤!
皇祐3年(1051)2月3日,耶律宗真派萧友括出使西夏,索要党项叛户。5月4日,萧友括自西夏而还,带回没藏太后的上表及马驼牛羊等上贡之物。20日,西夏使者入辽,求归还夏辽第二战中被辽军攻陷的唐隆镇,另请求在两国边境停筑城邑,宗真答应。6月7日,宗真命将各战中俘获的李元昊之妻及西夏军民安置在东京道的苏州、将征夏所获之物遣使赠予大宋。
5月23日,河渠司成立,受三司管辖,争取解决大宋如今最头痛的河患问题。
9月7日,夏竦去世。死后犹享殊荣,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献。可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的曾祖赵眺在唐朝的谥号就是文献,臣子怎能与僖祖皇帝同谥于是要改!但这一改,却是往更尊崇的方向上更进了一步,居然要谥号‘文正’!这是历朝历代所有文臣梦寐以求的最高谥号!整个两宋319年中只有6位大臣获此殊荣(武将最高谥号是‘武穆’如岳飞岳武穆)可居然让一公认的大奸邪夏竦得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宋史中一位大名鼎
智高造反篇
4月的某天夜里,他和侬建中、侬智忠动手把自己老巢一把火烧了,然后对部下们说:整个部族积蓄都被天火烧光了,现在唯一的活路,只有大家跟着我,打破邕州城、占领广州,自立一国!
当天,侬智高就率5000余人沿郁江东下,攻破横山寨。寨主张日新等被杀。
5月1日,侬智高攻破西南第一重镇邕州。同时,他终于和陈珙见面了。
侬智高气呼呼的追问:我写给大宋皇帝的信,为什么没回音陈珙答:我都上交了,一点都没耽搁,只是中书省对你不感冒,信都被“不报”了。不报是什么意思,你懂吗就是沉默不回复,但你的心情上边都知道,会给你个妥当回答的…
还在啰嗦…侬智高突然把一厚摞信砸到他脑袋上:纯粹放屁,这都是我的原信,就在你库房里刚搜出来!你这无耻的老东西,竟敢当面撒谎!拉出去砍了!
事情很明显,官场老油条陈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根本就没替侬智高传达。很小的事嘛,却不料出了这么大乱子!
这时闹剧上演,怎也没料到,邕州城里最大的官,居然开始大喊万岁。侬智高和下属们都有点愣:搞什么临终前向开封城表忠心接下来就发现陈珙竟是对侬智高喊的!他竟投降了,且直接承认了侬智高的皇帝身份!
这就是宋朝地方最高领导的风采,让没见过世面的侬智高觉得很新奇。不过以后就习惯了…他和宋朝皇帝赵祯都会发现:各级部门主管们几乎都是既愚蠢又懦弱的,很少有什么例外!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珙的部下们,历史应记住这些名字:王乾祐、张立、陈辅尧、唐鑑、孔宗旦,这些小人物们被俘不辱,宁死不屈!你可以击败我们,但伤害不了我们的尊严!侬智高们也看到了传说中的宋朝官员:高贵骄傲、不可折辱!
当天所有宋朝被俘官员都死了。邕州成了侬智高的新巢穴,他在这里把国名又变了一次:大南国。年号:启历。大封官爵。人人有份。接下来杀向大宋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广州!9日,攻陷横州、12日,攻陷贵州、16日,攻陷龚州、17日,攻陷藤州、梧州、封州,封州知州曹觐战死。18日,攻陷康州,知州赵师旦、监军马贵战死。19日,攻陷端州,知州丁宝臣弃城而逃。
1052年5月20日。被朱熹誉为“三百年间第一人”的范仲淹卒于徐州,年64。
从1044年被贬出京城后,范仲淹就开始了漫无崖际的贬官之旅。先后在陕北边关各州、邠州、邓州、荆南、杭州、青州等地任职。每到一处,都尽己所能地做事。每个地方都留下了他勤政爱民的传说。所谓游行天下,兼济苍生,他声誉攀上了一新高峰。在民众心里,他是一个官,更是一个神,或是慈悲的菩萨。对此。历代史书往往强调这对范仲淹的人生圆满是件好事,可都忽略了一点,范仲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
宋朝宰执大臣自太宗赵光义开始就走马灯似的换。换的人多,走的人也多。可只要没欺君叛国大罪如丁谓,就不会在地方上呆太久,很快就会调回京师,享乐终生。其实就算丁谓。也在晚年被刘娥赦免,只不过他还没进京城就病死了。那么范仲淹究竟做错了什么事,要在风烛残年奔波天下。直到劳累至死呢
回顾他的一生,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符合儒家教义下的典范。就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挑剔,他也拥有一从低到高、顽强自立的完美人生。无论在精神还是实质上,都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了同时代里的最大贡献。这些都被同时代人看在眼里,更被后世所承认。那个“三百年间第一人”的头衔只是个标准说法。他死后,无论宋朝还是后来的元明清三代,只要提到范仲淹,其名誉可直追华夏文明代表、那位万世师表的孔圣人!就算他的子孙没法得到“衍圣公”的头衔,可也一样得到最大程度的尊敬。如你是北宋范文正公的嫡传子孙,每个人都会对你肃然起敬!
那么提问:为什么他会像被流放一样劳病至死呢他得罪了谁,一直不被原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夏竦。这无耻的老滑头被赶出京城后,只隔了一年就又回来养老了。当时无数人鄙视他、声讨他,要他立即滚蛋!可夏竦充分发挥了他的不要脸精神,就是赖在京城里,死不挪窝!
两相对比,范文正公的遭际只能从他为人立身的亮点上去考虑了。有一篇文章,是凡识字的中国人,都曾读过:《岳阳楼记》!这不是在说岳阳楼,而是范公在贬谪之路上心潮翻涌,为自己一生做出的归纳总结。其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遭遇的根源所在!
他和夏竦区别在哪除正邪之分,在当时皇帝、大臣心中,恐怕范仲淹远远不如夏竦般可爱。那个善解人意、讨喜乖巧、从不正颜厉色、非常会享受生活的夏竦!前面提过,进入1045年后,北宋仁宗朝就开始了平安富足的好日子,内忧外患都没,养得所有人都活在美梦里!当然美梦过后变悲哀:黄河大改道,王则、侬智高造反…但只说在那段悠游岁月里,京城里的人为什么要想念范仲淹他总忧来忧去的,动不动就危言耸听搞新政,动不动就提醒大家要小心外敌内乱,每时每刻都不让大家过清心日子…
这样的人,就让他离远点,自己忧着玩去吧!这就是圣人的悲哀:孔夫子不被春秋所理解、范仲淹被宋朝当做异类。他们走的都是同一条路…
范仲淹谢幕了,他走完了自己人生,从此成了高高在上的神像,且高度随着宋朝国运的下坠而不断上升。这是他的荣耀,因在全民族的痛苦中,他当年的作为被人怀念。但也是他的悲哀,他难道会希望自己因灾难而变得神圣吗这都是后话了。在他死时。他没“300年间第一人”的头衔,只有宋史记载的:享年64岁、病时皇帝派人送药,死后“嗟悼久之”谥文正,赠兵部尚书,皇帝亲笔书写褒贤之碑。
不过翻开宋史,死后追封侍中、公爵、侯爵的大臣不计其数,派人送药更是小儿科,至于文正公谥号,真是不说也罢,还记得夏竦死后。礼部最初议定的都是这谥号!还有那块褒贤之碑,也别说了,这类碑很常见的,皇帝随手就写。范仲淹老对头吕夷简就得到过一块,人家叫“怀忠碑”忠和贤,哪个高
22日,侬智高攻到了广州城下。战绩不错啊!比当年潘美的速度都要更快些
广州知州仲简是陈珙的升级版,这位仁兄是个超镇静的人。陈珙是为安宁才压下侬智高的内附报表,而仲简则可为了安静压住急如星火的战报!
前方9座州城被连续打破。这都多危急了,他却把
狄青平叛篇
他决定先不回家了,拐了个小弯,往昭州、宾州两座西南重镇而去。18日,昭州知州柳应辰弃城而逃,广西衿辖王正伦战死,昭州失陷。
此时,大宋朝廷对两广之地已快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有人建议:侬智高的目的是想做邕、桂等7州的节度使,何不成全他而换取天下太平枢密副使梁适坚决反对“如此,两广之地还能是朝廷所有吗”之后,仁宗向宰相庞籍问策。庞籍向皇上力荐3个多月前升任枢密副使的狄青。这是宋朝西北战场上硕果仅存的一员名将了。与党项李元昊交战几年间,屈指算来,如今大宋能叫得响的将军只此一位了。狄青自己也主动请缨。翼日入对,皇帝壮其言。于是9月28日,狄青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事。按惯例,还要给他派一名‘监军’任守忠。谏官李兑反对“在军队中派监军,主将处处受限制,这是晚唐以来的弊病。如今既然用了狄青,就应该信任他,不要让他再受到限制”
10月4日,大宋抽调陕西三路鄜延、环庆、泾原各5千精锐骑兵,到广南行营向狄青报道。有人认为岭南多山,不适合骑兵作战,但狄青不以为然。
5日,侬智高攻陷宾州,知州陈东美弃城而逃。
7日,朝廷交给狄青空名宣头(填上名字就能到兵部注册当官)札子(到兵部领赏的凭据)各100道、锦袄子、金银带各200,以备其赏赐军功。8日,大宋皇宫深处的垂拱殿,一个传奇开始了:他将留下千古传颂的英名,同时也把自己一切断送!
仁宗皇帝亲自为狄青设宴送行。近百年后,宋朝第二次派出当时的第一战将征伐岭南,更是自太宗赵光义登基后,第一次不派文官做监军随行。狄青有权独自裁断南方一切军政大事。这是空前的信任。更是空前的压力。对此,狄青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臣起自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兵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至阙下”他的愿望被满足了,宋朝派出了1.5万骑兵精锐,随他过岭南决战。1.5万,这数字不算多,但参照当年潘美平定南汉时的10州军力,应说只高不低了。至于素质怎样。刚刚经历过西夏战火锤炼的大宋西军,从这时起就成了北宋军队之最强!直到帝国崩溃时,它都承载着汉人的最后希望!就连有宋一代最神勇的岳家军嫡系,其精髓部分也由大宋西军组成!
12日,侬智高胜利班师,回归邕州。知州宋克隆弃城而逃。
最强的军队向南方运动,狄青的命令己先于军队传向两广:1他命所有军队原地待命,不得出战,直到他率部赶到。2他命余靖余大人。把那个绝世昏招停了,不然我就杀了你!
余靖他想出了个超级“聪明”的招数!一个问题:侬智高最怕的人是谁对!交趾人!当年杀了他父亲、劳教过他本人,一直都灰溜溜夹着尾巴做人,从没敢大声喘气过。那么我们是不是可联合交趾人。请他们派兵入境支援呢
很好!说做就做!余靖把朝廷支给他的大笔财产划给了当时的李朝太宗皇帝,宋朝官职叫“交趾郡王”的李德政。于是李德政点集5万步兵、1千骑兵去邕州大宋境内,同时提出要求:先给付2万贯现钞、同时还要在邕州附近准备足够1万人生存的粮草。这就造成了一事实:即交趾人可大大方方进入宋境内部杀人!自古兵匪一家,本国内部军队在打仗时都会搂草打兔子。何况是外国“友邻”部队更何况堂堂中华上国,剿灭一股山林土匪都要申请支援了信不信从此交趾人会贼心大起,时刻想着冲进来烧杀抢掠这真是驱狼进虎。愚不可及!狄青严令余靖:马上给交趾人写信,让他们滚蛋!宋朝的事,他们连知道的资格都没!
对这两个命令,余靖是有选择的执行了。皇祐5年(1053)1月6日,他给交趾方面打了招呼,让李德政在国内老实呆着,没他们什么事了。另一条,狄青严令的诸将不得出战,他产生了短暂性失忆。他召见了原南方军队主将陈曙,命他立即出战,别让狄青抢了头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