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吹过胡杨林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焉画
刘贵枝的妈妈说了这么多,刘贵枝一直是低头不语的,可她却是在仔细地听,看到母亲流泪,她也流下了伤心绝望的眼泪。
过了不久,刘贵枝和王春生登记结婚了。既然已经结婚了,贵枝她就决心努力做个好妻子,好儿媳,不会叫满身伤疤的父母再为自己操心了。
风尘仆仆赶回黑龙江小城的李琴直奔刘凯住处,她要把此次南行见到的有关莫志刚的情况告诉刘凯,接下来她要和他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怎样可以帮助莫志刚。
刘凯向李琴表白遭拒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情绪一直很低落。
那天李琴挣脱出他的怀抱的举动,就好像是被人当头抛下一盆冷水一般,他是从头凉到脚啊!他伤心失望还有点羞愧狼狈,简直是无地自容,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那个房间的。
回来的路上他流泪了,他太伤心了。多少年的守候,原以为会感动她,结果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在他眼里我刘凯算什么,什么都不是啊!看来,她的心里确实没有我,是我自己一直在自作多情,我真的就是那烧火的棍子一头热啊!我犯贱!刘凯甚至骂了自己。
李琴下火车的时间,正是各个单位即将下班的时间。她急匆匆地行走着,为的是能赶上下班前见到刘凯。
遗憾的是刘凯已经下班了,李琴只好到刘凯的宿舍去找他。
已经回到宿舍的刘凯没有去吃饭,一个人倒在床上想心事。他近期心灰意冷,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包括吃饭。就在这个时候他听见有人敲门。
他打开房门见到了李琴,李琴的来访令他感到吃惊,他的心又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了,但他故作镇静:“是你,你来做什么?”他说。
李琴不说话径自走进屋里坐在椅子上。
“吃饭了吗?”李琴问他。
“没有。”他面无表情,木然地回答。
“出去吃吧,我请客。”李琴邀请他。
“谢谢,不敢当。”他看上去无精打采。
“走吧,我有事情要和你说。”李琴站起身来。
“有什么话在这里说好了。”他没有动,态度不冷不热。
“那好,就在这说!一个大男人怎么心眼那么小。”李琴提高了音量,然后重新坐下。
“什么事,说吧。”刘凯问。
“我刚从莫志刚那回来。”李琴回答。
“哦,你去沈阳了?”刘凯还是不温不火。
“他不在沈阳了。”李琴惆怅地说。
“那他现在哪?你见到他了吗?”刘凯这时才感觉到李琴这次过来,不是一次偶然的来访。
“他被打成右份子了,正在农村进行劳动改造。”李琴神情凝重。
“什么,你说什么,右份子?不可能!”刘凯一下子站了起来,刘凯不相信。
“我刚从他改造的那个地方回来,我见到他了,人都憔悴得不成样子了,又黑又瘦……那个地方正闹饥荒,他吃不饱还要干很重的体力活,所以,每天都在透支消耗自己的身体老本,我看这样下去啊,他挺不了多久。”李琴很忧虑。
李琴带来的消息令刘凯震惊,怎么会是这样?哦,怎么会是这样?怪不得那么久不联系了,原来是这样,我真粗心啊!突然这么久不联系其实是很不正常的啊,怎么就没想到他会遇到不测?这可怎么办啊,家里那边张媛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一定也是困难重重的啊!莫志刚啊,莫志刚!没想到你竟陷入如此困境。
“刘凯,现在别的忙我们也帮不了,眼下他最需要的是吃饭的问题,他们那边粮食不够吃,我想和你商量个办法,怎样接济他一下好。”李琴步入主话题。
“好,你说说你的想法,看我能做些什么。”刘凯答应着。
“全国粮票,需要全国粮票,用全国粮票可以买到挂面的。你能想办法给兑换点全国粮票吗?我每个月的伙食可以省下来一点,早餐不去食堂吃,剩余的食堂餐劵月底能返还给粮票,但返还的是地方领票,在他们那不管用,你想办法给我换成全国粮票,我用挂号信寄给梁老妹。对了,忘告诉你了,是梁老妹告诉我的莫志刚的消息,他就在她们那个大队改造,我听到消息急忙就去买票了,因为走得比较急,就没和你打招呼。另外也不知他提供的消息是否准确,我就想,先我一个人过去一趟吧,待打探清楚了再和你沟通。”李琴诚恳地说。
“梁老妹的丈夫是队里赶马车的,邮去的粮票他丈夫可以到公社的供销社换回挂面,然后交给铁匠铺的老铁匠,由老铁匠交给莫志刚。老铁匠那人不错,莫志刚就住在他那铁匠铺里。”李琴已经计划好了。
“我也可以省下点,我也是在食堂吃饭的,也可以不吃早餐的……”刘凯说。
“你不用,你那么大个体格,那点定量能够吃就不错了,我饭量轻,再说,我宿舍门口就有推车卖早点的,我在那买点就行了。”你琴解释。
风沙吹过胡杨林 第47章 刘凯母亲来催婚1
“好了,这事你不用再管了,粮票我来找我的朋友们换,保证没问题。”刘凯满有把握的回答。
刘凯母亲来了,她是来督促儿子找对象的。儿子都三十了,论工作,论人品都不错,给介绍的也不少,可他就是不着急,这可是急坏了老两口。刘凯还是家里的独苗,什么时候续上香火这两位老人心里才会踏实。
刚刚有邻居给介绍来的,是个小学的老师,看照片还是个俊俏的姑娘,可怎么才能牵上线呢?老两口一商量,过来一个吧,先把这个线牵了。不成也没关系,在身边督促督促他,要不然,由着他的性子来,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刘凯不想见面,但面对母亲期盼哀怨的目光又叫他不忍说出口来。上次和小崔的恋情告吹,已经使母亲伤心至极,母亲还为此大病了一场。想到这里,刘凯觉得已经很对不起母亲了,不能再在她的伤口上撒盐了。自己也确实老大不小了,该成家了。
对于李琴,自己以前是一直放不下的,现在看来是应该放下了,因为李琴的心里确实只有莫志刚。他们的感情是经过风雨考验的,他们的友谊和爱情是真挚的。看到李琴风尘仆仆地赶回来,满身疲惫地为援助莫志刚而奔波的样子,刘凯的内心很受触动。确实,这深厚的情感是令人感动、令人羡慕的。
以前自己一直以为李琴的固执坚守是不应该的,不明智的,现在看来确实要重新审视认真思考了。或许自己不应该对李琴有所抱怨和偏见,她有爱的权利,她对莫志刚的爱是不要求回报的,她只是愿意为自己坚守的爱无怨无悔地付出,至始至终不存在占有欲。她对真情的付出着实令人佩服和感动。
他记起了徐志摩的诗:“人的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这是最美的爱情,这是更高的****境界。它也可能不会完全被人理解,甚至有的人可能还会觉得这很幼稚,不过此时的刘凯确确实实在被这段文字感动着。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渴望,可李琴遇到了,她的精神世界因此而充实。我刘凯其实也遇到了,我遇到了李琴。我,也知足了。刘凯决定,从今以后,把对李琴的爱默默珍藏在心的深处。
从现在起,他要开启婚姻的大门,找个伴侣过日子。他知道婚姻和爱情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婚姻的爱情亦然随处可见,没有爱情的婚姻也是屡见不鲜,当然这二者合二为一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一旦有了那一纸婚约,刘凯他会很好地精心地去维护,他知道自己其实是渴望家庭生活的,他希望能找到合适的伴侣。
在母亲的督促下,他和那个小学老师见了面。那是个高个子女孩,微胖,不过眉眼还是挺好看的。但她不是刘凯喜欢的类型,刘凯还是希望找到像李琴那样的小巧玲珑的样子的女孩做妻子。
刘凯回来告诉母亲自己的看法,把他母亲气得够呛。
“个子高有什么不好,你听人家是怎么说的啊,人都说”高个门前站,不穿衣服也好看!“你可到怪啊,优点到你这都变成了缺点……”刘母不解地指责他。
“一个人一个眼光,我就是没看好吗。”刘凯反驳。
“你说说,你到底想找什么样的?”他母亲一直没消气。
“说不清,你不懂。妈,别管了好吗?”刘凯有点不耐烦了。
“砰!砰!”有人敲门。
刘凯打开门,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李琴。
“没想到是我吧?”李琴俏皮地边说边往屋里走,找到个椅子就坐了下来。这时她才发现屋里还有一个人。
她赶忙站了起来,望向刘凯。
“这是我母亲。”刘凯介绍“伯母好!”李琴有些不好意思,刚才自己太随意了。
“好,好……”刘凯母亲忙应声。
“妈,这是我同学李琴。”刘凯向母亲介绍。
“哦,李同学,你坐啊,”刘母热情客气地把椅子往李琴跟前挪挪。
“谢谢伯母!”李琴应声坐下。
“哦,李同学你坐,我去街上卖点东西去啊。”刘母找借口要离开。
“哦,好的,伯母。”李琴应答。
李琴是来给刘凯送粮票的,还没到月底,她是从同事那先借了一点,准备月底还上。因为换成全国粮票得需要时间,邮寄过去还需要时间,梁老妹收到还得抽空才能买回挂面……她想尽快地接济给莫志刚。
“李琴,你就别来回跑了,这矿里到这路不近,你把梁老妹的地址给我,我换好了直接邮寄过去。”刘凯看李琴比以前更瘦了,心疼地劝说她。
“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是我写给梁老妹的信,信封上是地址,信里边我做了详细的交代。你换好了全国粮票,到邮局把我的信和粮票都放到挂号信的信封里,邮过去就行了。记住,把信封封口贴好,粮票放到里边我的那封信的信封里,别叫邮局的人看到里边的粮票。”李琴细致地嘱咐刘凯。
“放心吧,我马上抓紧去办。”
刘凯母亲买东西回来,李琴已经走了。
“她是你大学的同学吗?”刘母问。
“是的。”刘凯回答。
“那她应该结婚了吧?”刘母又问。
“还没有。”刘凯回答。
“哦,那她年龄应该也不小了,有三十了吧,怎么还没有结婚啊,那……她有对象吗?”刘母继续问。
“一个人一个想法呗……妈!你查户口啊,问得这么详细。”刘凯终于忍不住地笑了。
“随便问问呗,我看那姑娘挺好的,好像她对你也挺好……”刘母试探着刘凯。
“哎呀妈哎,你是不是想儿媳妇想得神经质啦,看见女孩子就往那边想……”
“你说对了,妈是真着急啊,你看你都多大了,从小和你一起玩的那些人,孩子都多大了,可你还在这晃呢!妈就不明白了,你到底想找什么样的?那个小学老师多好啊,可你嫌人家长得高。刚才这个李同学,个子不高也不胖,应该符合你的要求吧……”刘凯母亲想把憋在肚子里的话都倒出来,可是刘凯打断了她的话题。
“妈,你说什么啊,人家有对象,你这是干什么啊,你能不能说点别的,一天到晚就是这点事,我耳朵都磨出茧子了。”刘凯烦躁了。
“不叫我唠叨,你就抓紧找对象,我已经想好了,你什么时候找到对象我什么时候走。”刘母也来了强硬态度,看来是下了决心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刘凯无奈地点点头:“好吧,妈妈,我现在就抓紧办这事,现在我的生活以相亲为主,这样总可以了吧?”
“这还差不多。”刘母总算听到了儿子的承诺。
不久,单位同事又给刘凯介绍了一个在机关团委工作的对象。这女孩子很善于与人沟通,很机灵会来事,长得也挺清秀的,刘母很高兴,觉得这回应该差不多,结果最终还是没谈成。
刘凯几乎没间断地先后看了不少对象,可就是没有中意的,旁人认为很好的姑娘,他都没看上眼,当然也有的是双方都没有看好对方的。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任何进展。
“我啊,早就叫你抓紧,你不听,这找对象也不是想找就能找到的,人家有心机的都是‘先割把草在那放着’,找不着更好的,也有垫底的,你可倒好就一个心眼。”刘母心里不舒服,在那抹起了眼泪。
“妈,你大可不必急嘛,就凭您儿子,还能找不到对象,您不是总说缘分吗,我这是缘分还没到,没准下一个遇到的就是和我有缘的人。”刘凯看母亲流泪了,安慰她。
其实他很清楚是什么在作祟。原来他找对象一直都是按着模板在找,这个模板就是李琴,他要求对方不仅形像还要神似,天啊,这上哪找去啊?
刘凯啊刘凯,你干吗要这么固执?人都是各有所长的啊!多看看那些女孩子的闪光点吧,尝试着接触接触,也许就会找到感觉。他有时候也在责怪自己,在劝说自己,可道理是道理,实践是实践,头一天晚上还想得明明白白,睡一宿觉又变卦啦,他其实还是没有真正放下李琴。
国庆节到来了,刘凯陪母亲到街心的公园去转弯,那里正在办花展。母亲在这里谁都不认识,一天到晚就围着儿子转,刘凯想利用国庆假期,好好陪陪母亲,叫她散散心。
说来也巧,竟然在公园里遇到了那个小学老师,她也是闲暇没事,出来放松放松。她一眼认出了刘凯和他的母亲。
“阿姨,你好!”她冲着刘凯的母亲打招呼,然后又冲着刘凯点点头。
“是小高老师吧,哎呀,真是太巧啦,在这又遇到你了。”刘母热情地回应着。
“今天休息,出来放松放松。”小高老师笑盈盈地说。
“你们也是休三天吗?”刘凯礼貌地问道。
“是的,你们呢?”小高一边回答一边问。
“我们也是。”刘凯回答。
“不准备回家看看啦?”刘母问。
“时间太紧张了,准备春节一起回去。”高老师回答。
“他也是春节回去,到时候你们一起走吧,路上有个伴,也好互相照应一下。”刘母并没征求刘凯的意见啊,自作主张。
“谢谢阿姨!”小高老师看样子挺愿意。
“你还往哪边转,前边的花展你看了吗?”刘凯想找借口走开了,因为他看到小高老师好像从花展的方向过来的,估计她是看过了花展。
风沙吹过胡杨林 第48章 刘凯母亲来催婚2
“没有,我刚来,我也没个目标,随便走走。”小高老师的回答令刘凯失望。
“一起走吧,你一个人也没意思,顺便陪阿姨说说话,阿姨愿意和你唠嗑。”
刘凯本想托词走开,没想母亲就势留住了小高,这小高老师也不客气,就和他们一起逛起了公园。一路上刘母不住找话题和小高聊,刘凯一直不说什么话。
这小高老师好像并不注意刘凯的举动,她只是很开心地和刘母说话,一直小心地搀扶着刘母,尤其到了人多的地方,生怕刘母不小心摔倒了。刘母被人呵护着,自然很是开心,她决定邀请小高老师晚上到家吃饭。
“小高啊,一会转完了,咱们一起回去,到阿姨那坐坐,吃点便饭。”
刘凯气得转过身去,他甚至有点后悔带妈妈出来。小高老师看出刘凯有点不愿意,就回绝了刘凯母亲的邀请。
“不了阿姨,我晚上还有事。”
“不耽误你,咱们现在就回,我做饭快,一会就好。”说罢,刘凯母亲拉着小高老师的手就往回走。
刘凯无奈地跟着往回走,很快到了家门口,竟发现李琴等候在那里。
李琴是给刘凯送粮票的,她很早就过来了,结果扑了个空。她估计他们不会走远,就一直在宿舍楼的门口等候。等了很久刘凯他们也没有回来,她等得很焦躁,也后悔自己事先没有和刘凯打招呼。
李琴的单位距离这里有一段距离,需要往返4个小时的车程,过来一趟也不容易。既然已经那么远过来了,就等吧。她一边等着一边琢磨着:这是去哪了呢?应该不会是回老家吧,若是那样自己可白等了……
李琴一直都是坐在刘凯宿舍门前的台阶上在等他,中午只是在附近的小买部买了一点零食吃的,她没敢离开,她怕错过了他。
太阳偏西了,刘凯还没有回来,李琴垂头丧气地想离开了,因为还有最后一班车了,如果赶不上,今天就走不了了。
就在她起身想离开的时候,却发现刘凯他们回来了,她发现还有一个女孩子挽着刘母的胳膊,亲密地在说着什么。
这女孩子是谁?看来,他们是一起出去的,哦,看样子可能是刘凯的女朋友……
李琴的心中不知怎么的竟掠过一丝不快。
刘凯也看见了李琴,他急忙紧走几步,来到李琴面前。
“李琴,你来啦,什么时候到的?”刘凯热情地问。
“一早就过来了,等你一天了。”李琴心里感到委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对不起,没想到你会来。”一想到李琴苦等这一整天,刘凯有点愧疚了。
“你能想到什么?你怎么会想到我?给你……”李琴心里很是不舒服。
“什么?给我什么?”刘凯没反应过来,不解地问。
“粮票,粮票!”李琴重复着。
说完,李琴转身就走。刘凯追上去:“喂,我说,你怎么生气啦?你这是上哪去啊?”刘凯内心有点不安刘母拦住李琴:“李同学,进屋坐一会吧!”
“不了,我还要赶末班车回去,伯母再见!”李琴一边回应着,一边头也不回地往车站赶去,刘凯跑到她的前边想拦住她。
“你听我说啊,我是真的不知道你过来,如果知道,我就是天大的事也会在家等你,你看你也不事先和我说一声。”
“说什么说,说有什么用,你还能推掉约会来等我吗?”李琴挖苦刘凯。
“越说越不靠谱了,什么约会,哪有什么约会?”刘凯紧忙解释“叫我撞上了还不承认,行啦,不和你说,闪开,我要赶车。”李琴推开刘凯。
李琴头也不回地往车站跑去,那辆客车还没有发车,她迅速地登上了车。车很快地就启动了,刘凯无奈地冲她挥挥手。列车载着李琴走了,抛下了困惑中的刘凯。刘凯惆怅地回到住处。
在这一段时光里,李琴都是和刘凯联手援助莫志刚的,每个月的月初,李琴都会准时地将筹备好的粮票送到刘凯这里,刘凯会很快地兑换成全国粮票,然后邮寄到梁老妹那里,由于他们的帮助,莫志刚的状况比以前好很多,刘凯和李琴是通过梁老妹的来信中知晓的这一切。刘凯和李琴自然都是很感欣慰的。
这期间刘凯一直忙着看对象,和李琴之间的沟通基本限于每月一次的兑换粮票,可每次李琴过来都是来去匆匆,两人之间也是很少深聊。这个月的月初正逢国庆假期,刘凯没想到李琴会在国庆假期也赶过来,看到李琴闷闷不乐地离开,刘凯很是有些自责。
返程的路上,李琴一直心情郁闷。等了那么久,心情不好也是正常的,可这也怨不着刘凯啊,自己事先也没有和人家打招呼,人家并不知道你要来,什么事总得讲点道理吧。李琴自己在消化怨气。
可怎么消化这气就是不顺呢,忽然的就莫名地感到委屈,有一种想放声去哭的冲动,可这是在公共汽车上啊。
李琴抑制住哭声,可眼泪确是不争气地流了出来,她内心痛苦着,是针扎般的心痛;她感到很委屈,是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委屈。
刘凯回到宿舍的时候,母亲和小高老师已经包好了饺子,就等刘凯回来好煮饺子。
“回来啦,把李同学送走啦?”她母亲问他。
“嗯,她走了。”刘凯闷声回答。
“我马上煮饺子去,你们俩唠啊。”说完刘母就来到走廊上准备煮饺子。刘凯宿舍里是不允许做饭的,那里的好多人,都是在走廊上放个煤油炉,做点简单的饭菜。
刘母离开后,屋里只剩下刘凯和小高老师两个人了。刘凯想起李琴生气地离开的,心里不好受,加之母亲添乱,留下小高在家中吃饭,他心中就更加郁闷,现在看母亲又有意躲出去,他就更是不痛快。
不痛快归不痛快,可也不能太明显地表现出来,这小高老师第一次到家里做客,大面上也得过得去啊。
他随手将柜子里的几本杂志拿出来,递给小高老师两本:“看看杂志吧,很好看的。”
“哦,谢谢!”小高老师接过杂志翻看着。刘凯自己也在那随意信手翻着看。两个人都没有多说话。
刘凯母亲煮好了饺子,三个人开始吃饭。
“小高啊,多吃点,这可是头一次在阿姨这吃饭,尝尝你自己包的饺子。”刘凯母亲边说边给小高老师夹饺子。接着又说:“头一次过来,就叫你也动手包饺子,真的不好意思啊!”。
“看阿姨说的,没事的,其实我也没干什么,阿姨您客气啦。”小高老师笑呵呵地回应。
“没想到你还这么会干活,饺子包得比我还好,一看就不是娇生惯养的孩子。”刘凯母亲夸奖她。
“阿姨,我六岁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爸爸,我从那时候起就开始自己学做饭了。后来我爸娶了后妈,后妈自己还有两个孩子,她怕两窝孩子到一起打仗,就很少到我们家来住,我爸就经常过那边去住,家里很多时候就我和我弟弟两个人,都是我做饭给弟弟吃。”
“够可怜的孩子……”刘凯的母亲听得心里挺难受,看来这是个苦命的孩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