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明末那些事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赤脚踏沧浪
李明睿听了,眼泪唰唰的流,他抽抽噎噎着表示愿意接受摄政王的任命。
在李侍郎的主持下,经过朝房内的热烈讨论,最后议定崇祯帝朱由检的谥号为“端”,庙号“怀宗”,合称“怀宗端皇帝”。也许是希望人们世世代代能够怀念他吧。
就这样,亡国之君朱由检除了“崇祯帝“之外,又有了“明端帝”,“明怀宗”两个庄严肃穆的称呼。
但是,自缢身亡的朱由检注定死后不得安宁,在以后的十几年里,人们由于立场不同,观点各异,又先后授予他“明思宗”,“明毅宗”,“明威宗”,“明敬宗”,“烈皇帝”,“正皇帝”,“敏皇帝”,“庄烈愍皇帝”等多个尊称,并引发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辩论和斗争。
据我所知,朱由检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庙号,谥号最多的一个,虽然这些跟他本人其实并没多大关系。至于某个称呼是何人所拟,哪一个评价于他最适宜,我在以后的叙述中还会跟朋友们探讨,商议。





明末那些事儿 第56章 多尔衮进京(5)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六,帝王庙前搭设起大大的灵堂,漆黑的神主灵牌上大书“大明怀宗端皇帝之神位”十个白色大字。因为有摄政王的谕旨,京城的官绅百姓前来吊唁的络绎不绝,都像死了亲爹亲娘似的,嚎啕大哭。他们既痛哭惨死的先帝,也在宣泄个人多日来遭遇的不幸和委屈。
原明蓟辽总督洪承畴也来了,他远远望见崇祯帝的灵牌,就开始流泪。到了近前,更是一头扑在地上不起来了,直哭得天昏地暗,嗓子嘶哑。他的泪水中包涵的可不仅仅是悲伤与哀痛。
两年前爆发的松锦大战,明军十三万人全军覆没,人们都以为主帅洪承畴会尽忠殉国。崇祯帝难过极了,亲自为洪大帅撰写悼词,在洪承畴同志追悼大会上泣不成声,并下令按王侯的规格祭奠洪大帅的亡魂。可悼词还没读完,前线却传来洪承畴降清的消息,崇祯帝颓然一屁股坐在地上。这件事对崇祯帝打击实在太大了!
想到这些,愧疚和哀伤使洪承畴哭得更痛了。
从初六到初八三天,北京城简直成了一座“哭”城,灵堂前的地面都被泪水打湿了。
人们的泪水流干了,心情反而轻松了,纷纷称颂摄政王和大清朝道德仁义,而对李自成和大顺朝则更加痛恨了。
那些投降清朝的明臣,这时也理直气壮起来了我们投降的是大明的恩人,而不是大明的敌人!
在很多人眼里,大清朝,就是大明的合法继承人!
吏来归,复其位
多尔衮简直有些感激李自成。
如果不是大顺军在京城肆意胡为,大清朝怎能如此轻易赢得民心,如果不是你们逼死了朱由检,我们又怎能想出如此冠冕堂皇的出兵理由为明帝报仇!
北京,我们是从流贼手中夺过来的,而不是取自你们明朝!
明朝,包括北直隶,南直隶这两个直辖省,共有十五个省,上亿的人口,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是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而大清国满打满算也就几十万人口,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要统治一个人数远远超过自己民族的以汉族为主的国家,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但多尔衮似乎并没有为此感到头疼或惶惑。
因为他经过深思熟虑,已经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以汉治汉”。
有个归降的汉族官员上书说:“招揽明臣,争取民心,此兴国第一急务也。”这话正中多尔衮下怀。
很快,摄政王多尔衮抛出了他进京后的施政纲领:“从古以来安定天下,首要的工作就是网罗贤才,泽及穷民。”
多尔衮的施政纲领包含两方面内容:网罗贤才和泽及穷民。此后,多尔衮在北京实行的一切政策都是围绕着这两项内容展开的。
网罗贤才,就是争取明朝官员和士绅的合作,泽及穷民,就是减轻百姓负担,赢得百姓拥戴。一句话,扩大统治基础。




明末那些事儿 第57章 多尔衮进京(6)
进城第二天,多尔衮下令:各衙门官员按原职务照常上班,将姓名官衔速速上报,朱姓皇族前来归顺的,保留爵位,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那位迎降有功的锦衣卫官员骆养性当即被提拔为天津总督,带头祭奠先帝的曹溶大人被任命为河南道御史。
多尔衮用行动,真正兑现了进京前向大明臣民许下的“吏来归,复其位”的诺言。人们感觉,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很快,十几位明朝旧臣探头探脑前来报到。多尔衮立刻接见他们,并操着不熟练的汉语怪声怪调的说:“大家不要害怕,本摄政王不会杀害你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放心照旧供职吧。”
过了几天,多尔衮又颁布谕旨:内阁,六部,都察院等各个衙门的官员,都以原官职同满族官员一同办公。明朝的大臣,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魏忠贤阉党,不论是一直忠于明朝,还是投降过闯贼,只要归降我大清,就官复原职,加官晋级。
在涿州曾狙击过李自成败兵的明朝官僚冯铨,过去因投靠九千岁魏忠贤,爬到了内阁大学士的高位,崇祯帝上台后被削职为民。他认为自己再无出头之日了。可多尔衮一听说他是个有才能的人,竟亲自写信征聘他。冯铨大喜过望,闻命即至,被委任为内院大学士,排名竟在范文程之前。
冯铨心不自安,请求摄政王将他的位次后移。多尔衮笑着说:“国家尊贤敬才,先生何必谦让!”冯大人受宠若惊,下决心踏踏实实为大清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有一位地方官员刘达,在明朝担任临汾知县,投降李自成后任巡按河南直指使。吏部向多尔衮请示:对刘达是按明朝授予的官阶还是顺朝授予的官级“复其位”?多尔衮毫不犹豫的批示:就高不就低!结果刘达被按大顺朝所授较高的官职前去上任。
多尔衮求贤若渴的开明用人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向大清朝投递官职姓名的明朝旧臣鱼贯而至,络绎不绝。
大才子龚鼎孽也听到了多尔衮的招贤令。他二话没说,牵起爱妾顾媚的手就大着胆子跑了出来,欣然接受清朝的新官职。
这些受到重用的明臣借此机会又推荐亲朋故友,门生宾客,如同滚雪球一般,摄政王多尔衮获得的有用之才越来越多。
对多尔衮这种大包大揽,普遍招抚的用人政策,有人不理解。大清朝的顺天府巡按柳寅东就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
“我朝任用汉官,凡前朝除名的赃官和流贼的伪官,一概录用,虽说宽大为怀,但好坏不分,鱼龙混杂,势必造成不良影响,应该慎加选择,甄别贤愚。”
从澄清吏治的角度看,柳寅东的建议很有道理。但多尔衮却断然拒绝,他的观点是:“国家刚刚奠基,千头万绪,百废待兴,急需用人。凡归顺官员,一经任用,就不必苛求。”
拒绝了柳寅东的意见,并不代表摄政王忽视吏治建设,放纵官员贪赃枉法。对于贪污受贿,他其实也是深恶痛绝。
多尔衮刚出任辅政王主持国政时,婉言谢绝了朝鲜国王的私人馈赠。他对另一位辅政王济尔哈朗说:
“当年我出征朝鲜,攻陷江华岛,约束军兵,严禁杀戮,保全了朝鲜国王的妻妾子女。朝鲜国王感激不尽,常常派人进献厚礼。现在我俩辅政国事,谊无私交,不应该接受这样的馈赠。不仅如此,今后凡有外国赠送礼物,各位亲王,郡王,贝勒都不能接受!”
多尔衮的提议得到了满清诸王,贝勒,大臣的赞成,从此不接受外国馈赠成为大清国的一项严肃的纪律。
多尔衮就是这样一个人讲求原则,注意自律,并能从个人自律中引申成法令制度。他的为官品性,无疑比很多明朝官僚高出许多。




明末那些事儿 第58章 多尔衮进京(7)
多尔衮非常清楚,明朝的败坏,就是由于各级官吏的贪渎成风,尸位素餐造成的。
有人说,把晚明的官员不论职务高低排成长队,一个不剩的全部杀掉,也许会误伤一些清官,但如果隔一个杀一个,则肯定会漏网太多的贪官。
面对官员的集体贪腐,杀还是不杀?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但这难不倒聪明的摄政王,他想出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简单说,就是划定了一条时间线凡五月初二日大清军进京以前发生的事情,一概不予追究,但从五月初二日,从这一天开始,如果再怙恶不悛,仍贪污受贿,则国法不容,立即砍头示众。
反腐倡廉,历来都是阻力强劲,困难重重。
设定一个时间表,对以前的罪责,暂不追究,让人人都有弃旧图新,改邪归正的机会,当然会大大减弱反腐的阻力,如果仍不改前非,继续作恶,再重拳出击,雷厉风行,新帐旧账一起算,绝不手软。同时,保护好言官(现在叫记者,很多时候二奶,小偷也能履行言官的责任)行使职责的权利,让他们勇于揭发披露,并放手发动群众监督,让大小贪官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难有存身之地。
在一个**成风,无官不贪,积重难返的社会里,多尔衮的举措虽然无奈却无疑是明智的。我思忖半天,只想用两个字来评价务实。
多尔衮早就了解明朝的官吏。当初在关外,看到明朝上上下下追名逐利,互相欺瞒,贿赂公行,觉得又可笑又可恨。
跟李自成一样,他对明朝官吏并无好感。但感情不能代替理智,如今大清朝入主中原,这些人不出来重操旧业,国家机器就难以正常运转。他们虽然品性有差,但不可否认,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知识精英,在他们手里掌握着治国的经验。
多尔衮多次公开宣称:“我大清臣子,不纳贿,不徇私,不修怨,违者必置重典。”这是他向明朝旧臣发出的严重警告和劝诫。
刚投降清朝的大文人龚鼎孽并不了解摄政王的心思,上书为贪官辩护:“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开国之初,应该对大臣宽大为怀,如果因一点贪污受贿的小事,就将大臣绳捆索绑,投入囚牢,土头灰脸,颜面扫地,谁还愿意努力为政府工作。”
多尔衮斩钉截铁的回答他:“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只要竭尽全力认真工作,朝廷自会优待尊崇。”
“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这充分显示出多尔衮反贪治腐的决心和勇气。正是由于多尔衮这种决不妥协的态度,才造就了清朝前期比较清明的吏治,才涌现出像“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这样的模范干部。
治国安邦,人才为本。事实证明,多尔衮的用人政策是相当成功的。
比较大明,大顺,大清三朝对待人才的态度,我们能看到其领袖人物的政治水平及治国能力的高下。
明朝的崇祯帝对待人才,是猜疑。
他不相信属下的忠诚和能力,熊廷弼,袁崇焕,陈新甲等一批能臣均不得善终,结果闹得各级官员人人自危,明哲保身,逐渐变成了一群怯懦无能,毫无廉耻的废物。
崇祯帝还经常哀叹:我大明朝是有君无臣。
大顺朝李自成等人对待人才,是摧残。
他们只相信暴力和铁拳,不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怀着满腔的阶级仇恨,视明臣贱如草芥,轻如鸿毛,把很多明朝的官员都逼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
李自成身边缺乏真正有见识的人才,他手下只有一群打打杀杀的莽汉。
而大清朝的多尔衮,则是求贤若渴。
他需要明臣,知道治国安邦离不开他们。因此大包大揽,兼容并蓄,并且引导得法,管理有术,使明朝旧臣在新政权旗帜下有了用武之地,从而扩大了清朝统治的社会基础,使其很快在关内站稳脚跟。
多尔衮,不仅是一代军事奇才,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明末那些事儿 第59章 多尔衮进京(8)
泽及穷民。
招揽明臣,使整个国家机器迅速正常运转起来,但多尔衮知道,要想长治久安,天下太平,还必须”泽及穷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他曾说过:“民为国家之根本,凡是可以计安民生的事,没有不与大小诸臣尽力去做的。”如果翻译成白话文,即“必须以人为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看!多么具有现代意识!
进入北京后,多尔衮认为统一中原只是时间问题,大清国即将由一个地方政权成为全国性政权,汉族百姓也是我大清的臣民,处理他们的事情,其实是在“料理家事”。
因此,多尔衮先后向礼部,户部发出指令:查找京城内的特困家庭包括沿街乞讨人员,政府发放救济,穷困潦倒,谋生无计之人可以直接向户部提出申请,要求补助。
但是京城内穷苦无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大顺军坐享京城一个月,把这里的粮草几乎全吃光了,剩余的一点粮食都是官府粮仓里的“积年陈腐之米”,糠土参半,吃下去就腹痛难受。一时米价飞涨,“公私积储荡然无存,粮草俱乏,人马饥绥”。
在这紧要关头,多尔衮的八旗军没有像大顺军那样,威逼官绅,四处抢劫,而是将辽东多年积存的百余万石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到北京,并向友好邻邦朝鲜借米万石。
解决了北京百姓的吃饭问题,多尔衮还不满足,七月十七日,他接受范文程的建议,又做了一件大快人心之事,那就是废除明末“三饷”:
“自顺治元年(1644年)为始,凡正额之外,一切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等,尽行豁免。”
老百姓又是一阵欣喜若狂,拍手称快。
有人说:明亡于流贼。
有人说:明亡于党争。
也有人说:明亡于三饷。
对于这些结论,不想做什么终极评判,因为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但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三饷加派,无异于饮鸩止渴,是明末最大的弊政。
崇祯三年(1630年),辽东局势吃紧,为了对付迅速崛起的满清政权,明朝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在正常农业税基础上,每亩农田加征一分二厘银子,全国每年共加征白银一千零二十九万两,这就是所谓“辽饷”。
因连年旱灾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陕北农民,再也无法承受加在背上的这最后一根稻草,首先被逼上梁山,揭竿而起。辽东八旗军的攻势不仅没有得到遏制,而造反的浪潮很快席卷整个北方。
崇祯十年(1637年),为了剿灭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兵部尚书杨嗣昌奏请增兵十二万,加征“剿饷”,原希望只临时加派一年,不料“剿饷”用完了,民变却没能扑灭,只好继续加派。
这一项加派又使每年增加租税银三百四十万两,走投无路的贫民纷纷加入农民军,造反的农民越“剿”越多。
崇祯十二年(1639年),既要镇压前仆后继的农民大起义,又要抵挡咄咄逼人的辽东八旗兵,内阁大学士杨嗣昌借口训练士兵,增强明军战斗力,提议每亩农田再增“练饷”银一分,共加征白银七百三十万两。
辽饷,剿饷,练饷这“三饷”加派,每年达到了二千一百万两左右,超过正常租税的几倍。再加上各级官吏借机搭车,巧立名目,层层加码,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骨髓都被榨尽了,再也没有一丝活路。
史书记载:极目四望,田地荒凉,荆棘塞路,门内蓬蒿丈余,狼狐之类白昼纵横,人立而嚎,贫民拾瓜蒌以充饥,鹄面鸠形,惨目骇心……




明末那些事儿 第60章 多尔衮进京(9)
对于明末三饷加派给老百姓造成的痛苦,大学士范文程了解的非常清楚。
当确定清朝的征税标准时,很多人主张按崇祯年间的数额征收,范学士力排众议,坚持采用万历年间征税的标准,废除崇祯年间的所有加派,他说:
“以万历年间征税数额为标准,犹恐老百姓承担不了,怎么能够再增多呢?“(即此为额,犹恐病民,岂可更求乎?)
摄政王多尔衮十分赞同范学士的意见。七月十七日,正式发布《大清摄政王安民令旨》,向全国人民宣布取消明末加派:
“予闻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养民之道,必省刑罚,薄赋税。自顺治元年为始,凡正额之外,一切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等等,尽行蠲免。各级官员须深入基层,亲自问民间疾苦,如有官吏顶风违纪,混征暗派,假公济私,坑民肥己,一旦查实,必杀无赦。”
此令一出,万民欢呼。人们都把多尔衮当成了传说中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这项政策的实施,对稳固清朝的统治起到巨大的作用。即使仅仅颁发这道法令(并不执行),也足以使深受明末弊政之害的穷苦百姓们心情亢奋的了。
但多尔衮毕竟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他在摆出一副亲民爱民的姿态,屡施善举的同时,也做了一件不得人心的事情,那就是薙发令:
“凡投诚的官吏军民,都必须薙发,并改换满族人的服饰。”
薙发,俗称剃头,是满族人的风俗习惯之一,就是把脑袋四周的头发全部剃光,只从头顶向后留下少量头发,梳成辫子,垂在脑后,那形状真像英文字母中大写的“q”,故此鲁迅先生后来才天才的创作了小说著名《阿q正传》。
其实,山海关大战获胜后,多尔衮就命令山海关城内军民立即剃发。进军北京途中,一路迎降的明朝官民也都被迫剃了发。在多尔衮看来,“薙发”是归顺的象征,归降了但不剃头,就是心存观望,不是真心归顺,只要是大清的臣民,就必须薙发垂辫。
这道奇特的法令在汉族官民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反感。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可都是孔圣人的教诲呀!
汉族人的习惯都是束发,他们平时从不剪发,而是精心梳理成发髻,戴上冠帽。这就是大汉民族的风俗,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了。
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髡刑,就是把罪犯的头发全部剃掉。在当代社会,犯人被抓进监狱,第一件事也是先剃成光头。头发并非无关紧要,它代表着脑袋,代表着尊严,所以才有三国时期曹操的“割发代首”,文革时期给所谓的地富反坏右剃“阴阳头”。
多尔衮的“薙发令”下达以后,被剃掉头发的汉人全都臊得不敢出门,有的见人就哭诉:“我究竟犯了什么罪,造了什么孽,竟被剃掉头发,遭受髡刑!”
清军占领区内特别是北京城里,一时民情骚然,有的地方甚至蠢蠢欲动,出现了叛乱的苗头。
多尔衮嗅觉敏锐,感觉情况不对,知道自己立足未稳,不能不照顾汉族人的情绪,于是马上改弦更张,下达了一道自圆其说的命令:
“以前因为归顺的百姓不容易辨别,所以我下令薙发,来区分顺民和逆贼。如今听说薙发十分违背百姓的心愿,这不是我的本心。从今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各随其便。”
看,话说的多巧妙,真是个聪明人啊!
发现制定的政策不适应形势能立即更改,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对于能够改变的事情努力去改变它,叫做勇,对于不能改变的事情学着接受它,叫做智。多尔衮就是这样的一个勇者,智者。
了不起!




明末那些事儿 第61章 多尔衮进京(10)
盛京还是北京?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因“薙发令”引起的不良影响尚未消除,京城内外又开始哄传:大清兵很快就要回关外老家,在东还前要挥刀屠城,杀光老年人和青壮年,只留下年轻女子和小孩。
一时间又人心浮动,许多人纷纷外逃躲避。
多尔衮非常懊恼。
他决定立即迁都,把大清国的都城从盛京(沈阳)迁来北京,也许这样能够安定人心,消弭流言。
其实迁都是多尔衮早就确定的计划,因为“京师乃天下之根本”。但这个想法刚一提出,就遭到英郡王阿济格的反对。阿济格牢骚满腹:
“汉人跟我们不会是一条心的。过去我们占领辽东时,不随便杀人,结果又怎样?我们的人反而被汉人杀害不少。现在我们占领了北京,就该汲取教训,放手杀戮,妇女财富任取,让将士们都欢天喜地,满载而归。”
多尔衮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天谣言四起,人心惶惶。阿济格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满族将士的心声。他们不适应北京的水土,留恋故乡,撂不下放牧喝牛奶的生活习惯。
他瞟了一眼一奶同胞的亲哥哥,冷冷的问道:“然后呢?”
“然后?然后就留一位王爷在这里镇守,大部队返回盛京,并派重兵把守好山海关。只要山海关在我们手上,辽东就有了屏障,大清国再没有后患。”
在阿济格心目中,这里不是他的家,他的家在盛京,北京只不过是曾经占领过的一座大城市。
多尔衮感到又可气又可笑,轻蔑的说道:
“鼠目寸光!出兵之前我反复强调,这次出兵与以往不同,不再是抢掠人畜财物,而是夺取中原,君临天下。先帝生前也多次讲过,若得北京,立即迁都,以图进取。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安定帝都,让她恢复昔日的繁华,然后请皇上移驾北京。这是先帝的宏愿,也是我们下一步进取中原,挥师南下,统一全国的需要。”
多尔衮的话语重心长,句句在理,特别是抬出先帝皇太极来,使阿济格闭住嘴,终于不再说话了。
迁都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多尔衮一方面向京城内外军民发布谕令辟谣,一方面修缮被李自成烧毁的宫殿,同时派人前往盛京迎请顺治帝福临前来北京登基坐殿。
1...101112131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