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那些事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赤脚踏沧浪
十万大兵只剩下了两三万人,都耷拉着脑袋,拖曳着兵器,两眼呆滞,狼狈不堪。
李自成知道,吴三桂的关宁军和多尔衮的八旗兵很快就会追上来,单凭现在这些士气低落,满面愁容的老弱残兵,根本无法防守北京城。
他心情忧郁的对丞相牛金星说:“陕西是我的父母之邦,富贵必归故乡,即使十个北京,也比不上一个西安啊!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不如撤出北京,退守关西。”
牛金星偷眼瞅瞅李自成,愤愤不平地说:“皇宫富丽堂皇,怎能轻易留给别人!当年楚霸王项羽推翻秦朝,在都城咸阳放了一把大火,三个月都没有熄灭。我们干脆也放一把火,焚毁紫禁城。即使后人议论起我们来,也不失楚霸王的英豪。”
这是一个典型的馊主意,李自成竟然不住的点头。既然我们不能占有,那就谁也别想得到!
出征山海关前,李自成已派人找来工匠,将拷掠勒索来的财宝连同金银器皿熔铸成金饼和银饼,形状就象运动场上投掷的铁饼,只是中间留一个方孔,每个饼有千两重,共熔铸了几万个。
现在,李自成挑选一名亲信大将,带领一万名士兵,把这些金饼,银饼像串糖葫芦似的用大铁棒串起来,装载在三千辆骡马车上,戒备森严的一路押送回西安去了。
在放弃北京之前,李自成还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举办登基大典。
他实在不甘心!难道拼杀了十几年,死了那么多弟兄,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就为了来北京“漂”一遭!只有在北京登基坐殿,才能算是君临天下,才能名正言顺的号令全国。
下属们自然也不住的催促。举办了开国大典,文臣武将们才能够加官进爵,成为真正的开国元勋,身份地位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于是,矮军师宋献策又算了一卦。四月二十九日就是传说中的黄道吉日,可以举办任何庆典。
大家都心情沉重的等待这个庄严肃穆的时刻的到来。
为了保证登基大典顺利举行,李自成加强了备战措施。
他命令驻守京畿附近地方的军队迅速向京城集中,并派兵驱使老百姓拆除护城河外的民房上万间,将城外四面的“牛马墙”都夷为平地。
很多朋友可能不了解“牛马墙”是怎么回事,其实就是设在城外的土碉堡,墙上有眼儿,可以向外打枪射箭。遇到情况紧急不能开城门时,避难到此的人啊牛啊马的,可以暂在墙内躲藏。这是明代盛行的城外防御工事。李自成担心这些防御工事和城外的民房被关宁军和大清军利用,以躲避城头的炮箭和借助这些碉堡攻城。
很多无家可归的老百姓哭爹喊娘,流落荒野。有些赖在房里子不走的百姓,当场被大顺兵杀死六七百人。
很快,大顺军又聚集起七八万军队,连营十八座,驻扎城外,由刘宗敏,李过,李岩,唐通等大将指挥,严阵以待,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明末那些事儿 第44章 北京保卫战(2)
四月二十八日凌晨,大清国平西王吴三桂率领部队逼近京城。
大顺军推出降将唐通做前锋出击。刚一交战,唐通就被关宁军大将冯有威拍马斜刺里杀出,一矛刺中大腿,坠落马下。
刘宗敏,李过,李岩等大将赶忙联营并进,救下唐通。
两军混战在一起。
不久,关宁兵身后喊杀声大起,骁勇的阿济格和多铎率领两白旗清军赶到,嗷嗷怪叫着冲了过来。他们边跑马边射箭,倒霉的刘宗敏肩头又中一箭,一头栽下马来。身边的亲兵抢着去救,抬起刘宗敏就向城门飞跑。
关宁军,大清军士气旺盛,乘胜鼓噪,一举攻破大顺军八座营寨,一万多大顺兵身首异处。李岩,李过等将领抵挡不住关宁军,大清军的凌厉攻势,败退入城。
平西王吴三桂高举大刀,一马当先,冲到城下。忽听城头一声炮响,有人厉声断喝:“吴三桂,还不退兵,更待何时!”
吴三桂猛一抬头,不禁懵了。父亲吴襄五花大绑,被两名大顺士兵押上城头,正两眼低垂可怜巴巴的看着城下。
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吴三桂心如刀绞,怒火满胸,他略一迟疑,偷眼瞧了瞧站立身侧的英郡王阿济格和豫郡王多铎,突然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动作。
他快速从背后抽出两支雕翎箭,弯弓搭箭,“嗖”,“嗖”两声,挟持吴襄的两名大顺士兵几乎同时惨叫,倒栽下城头,摔了个脑浆迸裂。
真是太快了,一眨眼功夫,谁也没反应过来。李自成以为吴三桂看到父亲,必然会暂停进攻,派人前来谈判。
见此情景,李自成不禁勃然大怒。
他从城垛口探出身来,用宝剑指着吴三桂,厉声喝道:“吴三桂,你勾引鞑子,引狼入室,认贼作父,甘当汉奸,又不念骨肉之情,我今天就杀了你全家,让世人都知道你小子不忠不孝,猪狗不如!”
随着一声命令:“行刑!”一个满脸横肉的胖大刽子手抡起鬼头刀,吴襄的人头立刻滚落地下,被悬挂在一根高竿上示众。
接着吴三桂的继母祖夫人,吴三桂的弟弟吴三辅,吴三桂的两个妹妹……眨眼之间,吴家三十八口全都身首异处。只有陈圆圆因为不在吴府,侥幸保全了一条小命。
看着家人一个个惨死,吴三桂顿足捶胸,嚎啕大哭,突然大叫一声,昏死了过去。
这正是: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明末那些事儿 第45章 北京保卫战(3)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明末大文豪吴梅村《圆圆曲》中这两句著名的诗句,既饱含谴责,也充满讥讽。
现在的吴三桂,真正成了一个不忠不孝的无耻之人。
原本只是借兵报仇,恢复大明,却一错再错,成了清朝的平西王,不得不听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调遣。
原本只想击败闯贼,攻占京城,趁乱抢救出父母情人,却导致全家三十八口惨遭屠戮。
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
如果,我的关宁军在山海关按兵不动,坐观李自成与大清兵斗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我就能收渔翁之利。因为在确定向清朝借兵前,多尔衮就已经出兵,准备长驱直入,进攻北京。
如果,对李自成不穷追猛打,而是凭借胜利的大好形势跟他谈判,逼迫他交出皇子,父母和陈圆圆,也不是没有可能起码他不会这么快就举起屠刀。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现在摆在城头的,是三十八具血淋淋的尸体。这三十八具无头尸体,彻底把吴三桂,同时也将李自成本人逼上了绝路。
醒转过来的吴三桂不再哭泣,他的眼中已经没有泪水,只有怒火与仇恨,从这一天开始,吴三桂变成了一头疯狂的猛兽,他的攻势越来越凶,越来越猛,不将李自成赶尽杀绝,碎尸万段,誓不回头。
吴三桂手下的关宁军也是咬牙切齿,热泪横流,悲愤填胸,群情激昂,他们点燃炮火,架起云梯,拼命攻城。
“化悲痛为力量,为吴老将军报仇啊!”
“冲啊!”
“杀啊!”
城头上的大顺军死伤一片。但他们仗着城高墙厚,全力反击,投石块,放滚木,射弓箭,并且开动红夷大炮与城下对攻,给关宁军与八旗军也造成重大伤亡。
四月二十九日上午,大顺朝永昌皇帝李自成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这真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开国盛典。外面炮声隆隆,血肉横飞,武英殿内鼓乐喧天,礼炮齐鸣。人们全都心事重重,忐忑不安,整个气氛就像在刑场上举办婚礼。
李自成沐浴更衣,戴上平天冠,冠前十二列宝石珠串正好遮挡住他那只失明的眼睛。他穿上赭黄袍,腰系玉带,足踏粉底金线绣龙嵌珠云头靴,连路都不会走了,一步三颤的登上那把高高在上的大椅子。
这就是九五之尊,一统华夏?李自成早就盼望这一天了,如今这一天来到了,他端坐在御座上,却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听着城外隆隆的炮声,心中越发不是滋味。
在礼政府(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文武百官在丹墀上向北而跪,向李自成行三跪九叩头礼。因时间仓促,大臣们的朝服还没有做好,干脆找戏班子要来一些唱戏用的官袍,也有人还是平日的穿戴,长短不齐,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按照程序,登基大典上的礼仪非常繁琐复杂,当年汉高祖刘邦即位,光这套礼仪就训练了三个月。现在军情紧急,没时间排练,这些在战场上打打杀杀的粗人们根本听不懂礼政府官员的指挥。有的已经跪下了,有的却还站着,本来应该站起来了,有人却又跪了下去,最可笑的是还有人趴着不起来,嘻嘻哈哈,乱糟糟的,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大将军刘宗敏也被人搀扶出来,因身上有伤,他平立不拜也不想向李自成跪拜。他当众冲着李自成大声说:“我跟你是一样的,凭什么你坐着,我下跪!”只是看到身后所有文武官员都拜了下去,不得已,才勉强弯腰拜了两拜,就立即起身退后了。
依照登基大典的议程,李自成重申“永昌”年号,追尊七代祖先为帝,封留守西安的夫人高氏为正宫皇后,由天佑殿大学士牛金星代行祭天礼。一同出生入死打天下的起义弟兄,待回到西安再论功行赏。最后颁布诏书,大赦天下。文武百官再一次叩头谢恩,山呼万岁。
“大顺皇帝万岁,万万岁!”
“永昌皇帝万岁,万万岁!”
明末那些事儿 第46章 火烧紫禁城(1)
再见,北京。
登基大典表演完了,李自成感觉在北京的使命已经结束,下令全军整束行装,收拾宫中尚未运完的宝物,随军带走。
北京的局势已是混乱不堪,即将逃离京城的大顺士兵完全失去了军纪的约束,到处游荡,肆无忌惮的抢掠财物,奸淫妇女。
午后,开始有人驱赶骡马,大车小辆从城外运来柴草薪木和硝磺,桐油等易燃物,塞满了紫禁城内除武英殿之外的各个宫殿。
临近天黑的时候,李自成发出通告,命令百姓出城避难。二更时分(晚上十点左右),李自成下令放火。
霎时,硝磺,桐油引燃木柴,浓烟滚滚,烈焰腾空,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
三千大顺士兵嗷嗷叫着在城内到处纵火,并开炮轰击那些坚固难以烧毁的建筑和内城九门,门楼,宫殿倒塌之声震天动地。火光下面是无数人的哭声,叫声和奔跑声。
城外的草场也被点燃了,熊熊大火直冲云天,与紫禁城内的火光相互辉映,照耀得整个夜空如同白昼。城内外到处人喊马嘶,啼哭之声传出数十里,惊慌失措的老百姓各门乱窜,不少人被无辜烧死。
偌大的北京城,只剩下武英殿及承天门,大明门(李自成改称大顺们),正阳门一路没被烧毁,为大顺军自己留出一面逃亡之路(“九门亦火,止留大明门及正阳门一带未烧,盖贼留一面出路也”)。
随着这场大火,北京人对李自成和大顺军的最后一丝善念被烧得荡然无存。
带着满身的血腥和罪恶,四月三十日天刚蒙蒙亮,李自成带领大顺军将士出了正阳门,向西南方向撤退。刘宗敏伤势较重,不能骑马,躺在一张长桌上,用被子覆盖住手脚,由四个士兵抬着行走。
凡是由西安跟随的文官,都有士兵护送,在京城新投降的官员,则无人理睬。这些降官大多数也不愿随军西去,他们见李自成大势已去,纷纷躲藏起来不再露面。
京城市民见大顺军主力出城,都走出家门,搬出桌椅箱柜或床铺门板堵塞住街道和胡同,举起棍棒大喊杀贼,喊杀之声传遍京城内外。
残留在城内四处放火的三千大顺兵只恨自己少长了两只脚,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逃窜,无法突围,直吓得心胆俱裂,抛弓扔枪,哀求饶命。
很多男人站上高处,搬起石头狠狠地往下砸,有的跳下来冲上街巷,用长矛直刺大顺士兵。妇女儿童也不甘示弱,敲鼓打锣甚至拿出家里的铁锅澡盆猛烈敲击,拿起碗碟或揭起屋瓦直往大顺兵的头上撂。
这些残留在城内的大顺士兵大多死在了满腔怒火的老百姓手里。每当捉到一名大顺兵,就拖到人多的地方去当场大卸八块。有一个老汉带人擒住一名穿红袍的军官,绑在一棵大树上一刀刀碎割,并把心挖出来,祭奠崇祯皇帝的灵牌,最后竟把这颗心脏嚼碎生生吞吃了下去(剖心以祭帝,因生啖焉)。
明末那些事儿 第47章 火烧紫禁城(2)
撤离京城的大顺军也不顺利。
他们怀揣金银,归心似箭,不料刚出城门不远,忽见前面烟尘滚滚,突然感觉二目难睁,于是马蹄相撞,人仰马翻。这时不远处又喊杀声大起,大顺军队伍一阵混乱。
原来吴三桂看到城中火起,预料李自成将要西逃,就派人找来几千个大肚酒坛子,里面灌满生石灰,趁着夜色偷偷埋在城西南道路上。每隔几尺远就并排埋两个,上面薄薄盖一层浮土,给李自成布下了一个原始的地雷阵。埋酒坛子的那些士兵,布置完毕就隐蔽在西山脚下,作为疑兵。
大顺军毫无察觉,万马奔驰,马蹄踩上酒坛,立即陷了进去,腾起的石灰石遮蔽了半个天空,石灰沫灌进大顺军的眼里,鼻中,口内,人和马的眼睛都被刺得难以睁开,刷刷流泪,口鼻呛得生疼,呼吸困难。前面的战马跌倒了,后面的战马又压上去,士兵们从马背上被掀下来,又不知西山脚下有多少兵马在叫喊杀贼,因此自相践踏,乱作一团,争相逃命。
吴三桂并没有让士兵一路紧追,只是下令虚张声势,惊吓敌兵。
他想趁大顺军撤离京城的机会赶快进城看看。老父亲和全家人暴尸城头,爱妾陈圆圆下落不明,他肝肠寸断。并且他也心存侥幸,盼望能找到先帝的太子和两位皇子……
正在这时,一队传令兵飞驰到吴三桂面前,大声喊道:“摄政王有令!”随即递给吴三桂一封书信。这正是多尔衮的亲笔信,信上只有简短的两句话:
“闯贼势大,军情紧急,不能给李自成留下喘息之机。将军身负国仇家恨,请协同英郡王,豫郡王全力追贼,不必进城。”
狡猾的多尔衮担心,一旦吴三桂找到了太子,拥其为君,成了京城的新主人,大清军就成了客人,处于被动地位。因为冠冕堂皇的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帜而来,再进城驱逐崇祯的儿子,行动上就丧失了道义。
吴三桂也明白,多尔衮对自己仍有顾虑,绝不会允许自己抢先进城。既然这样,多尔衮说的也对,我身负国仇家恨,与李自成仇深似海,不共戴天,决不能让他赢得喘息,从而保留实力,东山再起。
“全力出击!”
吴三桂下达了追击的命令。关宁军,大清军锋芒不减,一口气追出三十多里。大顺兵无心恋战,四散奔逃,溃不成军,从卢沟桥到固安一百多里,金银珠宝,刀剑盔甲,车辆辎重包括抢来的妇女丢弃了一路,都成了吴三桂的战利品。
明末那些事儿 第48章 火烧紫禁城(3)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顺军三月十九日跃武扬威进入京城,四月三十日狼狈不堪撤离北京,中间仅仅四十一天。
如果去掉东征山海关的十三天,李自成在北京城仅仅呆了二十八天,只当了一天皇帝,就带着永远的遗憾离去了。
可这短暂的四十一天,正是中国历史上地覆天翻的四十一天,北京人觉得天塌了,地陷了,整个世界都旋转了起来。
对于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来说,最大的变化则是民心!
民心,他们也曾得到过。李自成曾颁布军令:不私藏银两,经过城镇不入住民房,妻子之外不携带其他女人,缴获的粮食要救济贫民,马踏禾苗者斩,兵入城,伤一人者斩。严明的军纪使人心大悦,老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闯王来,城门开,闯王不来,谁将衣食与吾侪”的歌谣不胫而走,传遍大河南北。
但进入京城之后,一切都变了。苦了大半生的穷小子们,终于来到了花花世界的大城市,他们的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见了白花花的银子和娇艳白嫩的娘们,眼睛格外发亮。从上到下,全没有了约束,谁也顾不了谁,都在那里疯狂,享乐。一场山海关战役,把他们彻底打回了原形,原来本质上仍是一伙强盗。
胜者王侯败者贼,胜有胜的理由,败有败的原因,大顺军以他们在北京的所作所为,被史籍牢牢钉在了贼寇的行列,永远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一个党派,一个团体,一支部队,如果不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着想,而是把爱护人民,体恤百姓作为夺取政权前争取民心的权宜之计,那么,它总有一天会失去民心,被广大民众所认清而抛弃。
李自成的大顺军就是前车之鉴!
三百年后,郭沫若先生写出历史名篇《甲申三百年祭》,三百六十年后,有人又发表了《甲申三百六十年再祭》,今天重读两篇奇文和**同志的“两个务必”,只觉脊背生凉,虎虎有风,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只可惜,李自成,刘宗敏等人是听不到喽!
明末那些事儿 第49章 东风,又是东风(1)
顺军不顺。
撤退中的大顺军不像是行军,而像搬家,他们实在不愿做空手而归的北漂族,每个士兵都背着大包袱。在京城搜刮来的金银珠宝舍不得撂下,有的就缠在腰里,绑在腿上。大车小辆装载着金银和女人。行动缓慢,又累又饿。
五月初一上午,终于望见了涿州城,可以歇息一下了。这座小城在北京城西南120里,进军北京时大顺军曾占领过,并留下少量士兵驻守。
不料刚到城下,城头忽然炮石交加,箭如雨下,不少士兵当场毙命。
原来听到李自成山海关战败的消息,涿州城内一位闲居在家的原明官员冯铨马上组织起一伙武装,杀死大顺朝委派的官员,占据了此城。
李自成大怒,督军猛攻,激战半日,城没拿下来,大顺军却“尸横四野”。
李自成无奈,只好放弃攻城,继续南撤。但涿州顿兵,耽误了时间,安顿好战利品的吴三桂率军很快又追了上来。
李自成赶紧命人把从皇宫中带出的绫罗绸缎缠绕在树上,把大块大块的金饼银饼扔在路中间,然后催动战马,一日夜跑出三百里路,才把追兵甩在后面。
现在的李自成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只顾逃命。曾经顺风顺水,势如破竹,如有天助的大顺军再也不“顺“了。
老天爷已经站在了敌手一方。
五月三日,大顺军退到庆都(今河北省望都县),都累得口干舌燥,饥肠辘辘,有的士兵坐到地上就不想再起来了。
李自成下令埋锅做饭。饭刚做熟,还没来得及吃,吴三桂的关宁军又追了上来。气得李自成跳脚大骂:“你吴三桂就不吃饭啦!”立即拔营南下,安排大将谷英,左光先率领二万骑兵断后。
听着后面疾风暴雨般的马蹄声,果毅将军,蕲侯谷英果断勒转马头,命令士兵排开阵势,准备迎敌。
大顺军连日行军,又饿又累,骑在马上腰都直不起来了,哪还有心情打仗,望见气势汹汹的关宁兵越来越近,有的士兵掉头就跑。谷英大声呵斥,连斩三名退却的士兵,都遏制不住。
吴三桂趁势冲击,高喊杀贼,大顺军阵势大乱。谷英抡刀左右横扫,死战不退,被关宁军层层围困起来。
左光先本是一员明朝降将,已年过花甲,但骁勇不减。他见主帅谷英危机,催马挺枪,向谷英靠拢。几员关宁军将官拦阻不住,竟让他杀开一条血路。
吴三桂见左光先勇猛,无法靠近,命令关宁军将士找来几把长柄的大刀,专砍左光先的马腿。战马仆倒了,左光先被掀下马来,护卫立刻给他重换一匹坐骑,但倒霉的左光先疼得连马也上不去了,原来右腿已经摔断。
几名亲兵干脆举起他,趁关宁兵未反应过来,高声呼啸着冲出了战场。
大将谷英虽猛,但孤掌难鸣,被困在核心,左冲右突,无法突围,只杀得精疲力竭,眼前发黑,一头栽落马下,被十几竿枪同时钉在地上。
吴三桂率军追出几十里,一直追到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生擒上将三员,杀死大顺兵近万人,招降溃卒一万人,夺回被掳走的妇女二千人,缴获金条,银块七百万两,骡马器械不计其数。
这就是载入满清史册的庆都大捷,又叫定州大战。定州人斩杀了大顺朝委派的州牧董一阳,敲锣打鼓大开城门迎接吴三桂进城。
打了一场胜仗,吴三桂感觉出了一口恶气,他要在定州犒赏三军,把缴获的金银珠宝全部赏赐给手下将士们。
进城后,他首先让人布置灵堂,割下谷英和活捉的三员上将的脑袋,放在父亲吴襄的灵前祭奠,“泣血尽哀”。
在定州,吴三桂还有一件称心如意的事情,那就是跟心中一直挂念的爱妾陈圆圆相逢了。
明末那些事儿 第50章 东风,又是东风(2)
在定州,吴三桂还有一件称心如意的事情,那就是心中一直挂念的爱妾陈圆圆回来了。经过一场悲戚的生离死别,一对有情人终于破镜重圆。
陈圆圆一路被大顺军带出京城,受尽颠簸惊吓。吴三桂追赶得太快了,李自成等人只顾逃命,陈圆圆跟其他妇女一起被遗弃在败退的路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