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那些事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赤脚踏沧浪
明末那些事儿 第31章 天上掉下个吴三桂(4)
大清第一谋臣
范文程,字宪斗,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出生,辽东沈阳人。
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毁誉等身的人。
称扬他的人说他是一代声名卓著的开国宰辅,文臣领袖,对清朝的贡献不亚于汉之张良,明之刘基,甚至把他列入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谋略家”。
贬低他的人则痛骂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汉奸,对汉民族和明王朝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不配做忠贞爱国,先忧后乐的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后人。他之所以没有像洪承畴,祖大寿那样被乾隆皇帝列入《贰臣传》,是因为他从未在明朝做过官,享受过大明的俸禄。
范文程自幼好学,才智过人,18岁考中秀才,正当他满怀信心踏着科举的道路奋勇前进的时候,一场灾难来临了。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带兵南侵,攻陷了范文程的家乡抚顺(属沈阳卫)。
很多历史书上都说,这时,慧眼识英主的范同学立刻“仗剑谒军门”,投奔努尔哈赤,得到重用。其实这是给凶残的努尔哈赤脸上贴金。
真实的情况是:努尔哈赤的大军在抚顺一带大肆掳掠,他们不仅抢金银财宝,还抢人,老弱病残的杀掉,年轻力壮的都带回去做奴隶。21岁的范文程就这样跟众多可怜的百姓一起,被努尔哈赤带走,成了牛马不如的奴隶。
对这段经历范文程刻骨铭心。
多亏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即位后非常懂得“讲政治”,一改其父挥刀杀人的野蛮作风,重视笼络汉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范文程同学这才翻身农奴把歌唱,凭借个人过人的才智,一路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内秘书院大学士。
范文程虽是一介书生,却不像个书生,他长得体格魁梧,威武刚毅,上马抡刀,临危不惧,又能言善辩,长于用计。
有一年后金兵包围了大凌河,驻守的明将视死如归,负隅顽抗,范文程单骑赴敌垒,三言两语晓以利害,竟使这员明将开城投降。
皇太极对范文程非常重视,经常跟他谈论国家机密大事,一谈就是大半天。经常是回到家刚吃完饭想洗洗睡了,皇上又派人传旨召见。
文武大臣向皇太极汇报工作,皇太极必问:“范先生知道不知道?”大臣们有事情拿不定主意,皇太极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何不去问问范先生?”
皇太极的知遇之恩着实让范文程感动,范文程也死心塌地为皇太极效力。当年袁崇焕驻守的宁锦防线就像铜墙铁壁,后金兵每次入侵都扔下一片尸体哭泣而回。范文程献计说:“条条大路通北京,进军中原何必一定要走宁锦防线,不如换条路线,从喜峰口越过长城。”
一句话让皇太极豁然开朗。他率领八旗军很轻松的就打到了北京城脚下,搞得袁崇焕措手不及,赶快带兵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紧追。
范文程又建议马上撤兵,因为强攻不如智取,他给皇太极献上了一条恶毒的“反间计”,谈笑间就让一向足智多谋的袁督师死无葬身之地。
范文程,是明朝的克星,是大清的能臣。
现在皇太极去世了,范先生又成了摄政王多尔衮的左膀右臂。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四日,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虽然不知道李自成已经攻破了北京城,但他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已经知道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这天,他向多尔衮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
伟大领袖**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而范文程先生的原话是:“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
在这里,他高瞻远瞩,直接把与清朝争夺天下的对手锁定为李自成的大顺军。这是非常富有远见的论断。
就在一个月前,多尔衮还给李自成写信,要与农民军“协谋同力,并取中原”,他并没有意识到农民军是满清入主中原的主要对手。
而躲在北京皇宫里的李自成更是浑浑噩噩。他也许以为,大清是明朝的敌人,跟我们大顺向来井水不犯河水!或许敌人的敌人,还是朋友呢。
在李自成眼里,缺吃少穿的八旗兵就是一伙抢东西的氓流,抢完东西就走,根本不想占领中原的一寸土地。
这个见解倒跟山海关的吴三桂有一拼。这两个可怜的难兄难弟!
不过也难怪难兄难弟们如此想。范文程自己也承认:早年努尔哈赤大杀辽民,皇太极时代五次入侵,都是烧杀抢掠,无功而返,给明朝官民一种错觉满人并无大志,不过是抢掠子女玉帛而已。
范文程强调:我们如今出兵,跟以前迥然不同,我们出征的目的是“进取中原,争夺天下”,因此必须“申严纪律,秋毫无犯”,让大明朝“官仍其官,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只有这样,才能安抚中原百姓,争取汉族官民的支持。也许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因此还能够传檄而定呢!
他激情满怀的对多尔衮说:“现在,正是我大清崛起千载难逢的紧要关头,也是摄政王建立千秋伟业的关键时刻。成大业一统江山光耀后世在此时,失机会留下千古遗恨也在此时!”
一席话说得多尔衮茅塞顿开,热血沸腾,不住点头。
多尔衮果断作出决定,下达紧急动员令,征调八旗兵马迅速集结。
大学士范文程的建议,是八旗官兵加强军队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这次出征中原的战略指导思想。在这一光辉思想的指引下,多尔衮的八旗军正迅速成长为一支堂堂正正的仁义之师。
四月九日上午,十四万威武雄壮的大清兵在盛京城外整装待命。多尔衮一声令下,三声炮响,声震大地。
出发!
明末那些事儿 第32章 天上掉下个吴三桂(5)
停止前进
按照范文程先生设计的出兵路线,既然山海关难以通行,大军离开盛京,就一路向西南,准备到达蓟州,密云(位于西协,中协防区)境内后,找一两处无人防守的缺口越过长城,占领一座城池屯兵,然后稳扎稳打,伺机进攻北京城。
四月十一日,八旗军抵达狼胥山。
四月十二日,八旗军渡过辽河。
由于敌情不明朗,八旗兵行动并不迅速,每天前进大约四五十里,沿途见到野兔,野鸡到处飞窜,也会停下来组织行猎。
四月十五日清晨,八旗兵从一个蒙古小村出发,继续前进,刚走出五里地,来到一个叫翁后的小镇,多尔衮突然下令:停止前进!
原来有两位不速之客,正拦在大军前面,请求拜见摄政王,并呈上一封密封。来人正是吴三桂差来向清朝借兵的使者副将杨坤,游击将军郭云龙。
……看过吴三桂的亲笔信,多尔衮高兴得差点晕过去,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清兵几次深入中原,除了抢夺财货人畜外,一块地盘都没占领,原因就是山海关不在我手,担心山海关的守军会包抄八旗军后路。现在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竟然向我求援,那真是天上掉下个吴三桂,看来不费一刀一箭,我军就能顺利进入山海关,招降吴三桂。
他立即组织召开高层军事会议,把自己的左膀右臂阿济格,多铎和智囊范文程,洪承畴都召集来。洪承畴满腹经纶,富有韬略,松锦大战后投降了清朝,他不仅对吴三桂和大顺军的情况非常了解,而且还是吴三桂的恩师。
传阅了吴三桂的求援信后,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首先提出异议。他俩提醒多尔衮:人家吴三桂的书信上可是明明白白写着“请兵”而不是“请降”。
多尔衮狡黠的一笑:“吴三桂既然迈出了第一步,下面的事就由不得他了。李自成攻占北京,逼死崇祯,吴三桂成了“亡国孤臣”,现在李自成大兵压境,他迫不得已向我朝借兵。他已经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喽!”
多尔衮瞅了两个兄弟一眼,继续说:“立即改变行程,大军直奔山海关。当初我们确定的出兵目标是“进入中原,争夺天下”,现在我们要大张旗鼓的宣传,我们南征的目的,是为了“替崇祯报仇,消灭流贼”。明朝封吴三桂平西伯,李自成封吴三桂平西侯,我要直接晋升吴三桂为平西王,并将宁远一带封赏给他(“封以故土”),看他动心不动心?洪先生,请你按我的意思给吴三桂写一封回书。”
洪承畴怔怔的瞧着多尔衮,打心眼里钦佩这位年轻英武的摄政王。他知道吴三桂的亲信将领都是宁远人,不仅在宁远有祖宗坟墓,还占有大量田地。离开宁远,他们将一无所有。如今摄政王答应“封以故土”,吴三桂手下的众多将领必然会倾心归顺。
散会后,大学士范文程没走,对于吴三桂,他好像还有话要说。
其实,多尔衮对吴三桂也不信任,毕竟是拼杀了多年的敌手,他觉得有必要对吴三桂作进一步的考验,考验他借兵是否出于真诚。
改变原定进兵方向,直奔山海关,这是一步险棋,万一落入圈套,后果不堪设想,可万一瞻前顾后,谨小慎微,又恐怕失去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现在,多尔衮很想听听范文程先生的意见。他忧心忡忡的对范学士说:
“我大清军曾三次围困北京城,都没有攻克,而李自成一举破之,其智勇必有过人之处。如今乘胜而来,其志不小,莫非已知我军南来,故意让吴三桂引我上钩?“
范学士微微一笑:“这倒不会。吴三桂和李自成根本不是一路上的人,看看李自成在北京城里的所作所为,吴三桂是不会跟他们搅和在一起的。李自成虽人马众多,不容轻视,但有败道三条,已经丧失人心:一是逼死帝后,招致天怒,二是刑辱官绅,拷劫财货,激起官绅反对,三是抢夺民财,奸淫妇女,杀人放火,让老百姓痛恨。有此三条败道,他绝不会长久,我们一战可以将其击溃。“
范文程停了停,又语重心长的说:“摄政王殿下,自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要想一统华夏,非安定百姓,收拾人心不可啊。“
多尔衮听得不住点头。
明末那些事儿 第33章 天上掉下个吴三桂(6)
第二天,多尔衮召见了吴三桂的两个使者,让副将杨坤留在军中(实际是做人质),另派自己的心腹兼小舅子拜然陪同郭云龙前往山海关。
临行前,他把一封回书交给郭云龙,并嘱咐说:“接到平西伯的来信,非常高兴,我已经代表大清国皇帝晋升他为藩王。很快,我就会带领大军抵达山海关。”
游击将军郭云龙忍不住问:“我们吴大帅不是跟大王约定,从中协,西协也就是蓟州,密云一带进军吗?”
多尔衮面色一沉,很不高兴的说:“这是军国大事,不是你应该知道的。“
郭云龙满腔狐疑,但没敢再言语,告辞了摄政王,和拜然快马加鞭飞奔山海关。
打发走吴三桂的使者郭云龙,八旗军仍没有加速前进。摄政王多尔衮非常沉得住气。
因为吴三桂着急,他不着急。
三天以后,八旗军到达锦州,在城中歇息半天,第二天早上开拔。
四月二十日下午,八旗军到达连山(今辽宁锦西县),忽然有几匹快马迎面而来。原来是郭云龙又返了回来。
游击将军郭云龙下马快步走过来,大礼参拜摄政王,十万火急的说:“贼情急迫,朝夕将至,愿大王如约促兵以救。”随后呈上吴三桂写来的第二封信。
多尔衮瞅了一眼大学士范文程,两人会心一笑。
多尔衮把信快速看了一遍,看到吴三桂不再提中协,西协的进军路线,心中高兴,不觉读出声来:
“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京东西可传檄而定也……更祈望大军秋毫无犯,则民心服而财土亦得,何事不成哉!”
他一连把最后一句“何事不成哉!”重复了三遍,然后仰面朝天,哈哈大笑。立即下令:
“三军儿郎,加速前进,疾奔山海关。”
十几万大清军如风驰电掣,昼夜兼程,很快穿过宁远,越过中前所,前屯所,中后所,马不停蹄,一路南下,到四月二十一日夜幕降临时,已经抵达距山海关外五华里处的欢喜岭。
八旗兵急行军一昼夜,一口气竟奔驰了两百华里。
在这里,隐约可闻关内炮声隆隆,人喊马嘶,关宁军和大顺军正在拼命厮杀。多尔衮知道:目前在山海关周围,已经集结了中国战斗力最强的三支部队。
明天,山海关前,将伏尸遍野,血流成河。
明末那些事儿 第34章 血战山海关(1)
据说,登上月亮回望我们居住的地球,能够清晰可辨的人文景观只有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万里长城。
也许,当年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真的都被孟姜女哭倒了,今天我们见到的长城,都是明朝初年重新修缮的。开始是用来抵御蒙古兵南下,因为蒙古人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时时想反攻中原,后来则被用来抵挡满清的八旗军入侵,因为他们亡我大明之心一直不死。
万里长城宛如一条飞腾的巨龙,借助崇山峻岭,蜿蜒起伏,绵延东来,一直将头伸向渤海之滨,畅饮着万顷巨浪。这就是长城的最东端,俗称“老龙头”。
由老龙头沿长城南行八华里,矗立着一座雄关,虎踞龙盘,巍峨壮丽,它北依层峦叠嶂的燕山山脉,南临碧波汹涌的渤海,故名山海关(一边是大海,一边是高山)。
山海关恰巧处于狭长的辽西走廊西端咽喉之地,就像一把大锁,牢牢地锁住了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上通道。难怪前人称颂它是“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里的“两京”指的是清朝的盛京(即沈阳)和明朝的燕京(即北京),把山海关比作盛京和燕京之间的“锁钥”,真绝了!
山海关其实就是“关里”与“关外”的分界线,按照方位,关外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人们把在中原混不下去,逃奔东北谋生的人叫做“闯关东”或“耍关外”。抗日战争时期,侵占我国东北的小日本鬼子也被称作“关东军”。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北征,将蒙古军队赶出长城,然后开始修筑山海城。其后,戚继光,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军事奇才又不断的为它添砖加瓦,最终构成了这道严密牢靠,不可逾越的边塞防线。
山海城呈四方形,周长约八华里,城高十四米,墙厚七米,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它共有四座城门,东门面对辽东,称“镇东门”,西门面向京城,称“迎恩门”,南门俯瞰大海,称“望洋门”,北门面对群山,称“威远门”。
四座城门之中,最雄伟的是东门。从严格意义上说,所谓山海关即是指山海城的东城门镇东门。在“镇东门”门楼上,“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每个字都高一米半,笔力苍劲浑厚,气势磅礴。相传匾额的最后一笔,不是写上去的,而是书法家将毛笔饱蘸浓墨抛向空中点上去的。
山海关的作用,主要是抵御从东方入侵的敌人。在镇东门五里外的欢喜岭上,还建有一座用于军事瞭望的高台,名叫威远堡。
山海城并不是一座荒凉的孤城,它的周围还修筑了四座小城,像众星捧月般拱卫着中心主城。山海城西门外,有西罗城,东门外,有东罗城,南门外,是南翼城,北门外,是北翼城。它们与山海城互为犄角,不拿下这四座卫星城,就休想接近中心主城。
野心勃勃的努尔哈赤,皇太极一直在窥视山海关,一心想得到它,只因其易守难攻,坚不可摧,只好望关兴叹三十年。每次入侵明朝,都不怕跑路,绕道内蒙古,从中协或西协找处防守薄弱的地方如蓟州,密云进入长城。
……在西罗城的西边,有一条宽阔的河流,水流清澈,涉水可渡。它从燕山谷底流出,南入大海。因水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人们叫它“石河”。石河两岸,不见一棵树,没有一个土丘,地势开阔,满目苍凉,这正是非常适宜作战的地方。
这里,就是山海关大战的主战场。
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已布置两万同仇敌忾的关宁将士在石河东岸严阵以待,他们占据着战略要地,挖坑道,修工事,做好了一切战斗的准备。
山海关城头上,从前面对关外的三尊红衣大炮已经掉转方向,将黑魆魆的炮口瞄准了石河西岸。
吴三桂心中既忐忑不安又兴奋难耐。
明末那些事儿 第35章 血战山海关(2)
如意算盘。
打发杨坤,郭云龙前往盛京请兵出发后,吴三桂就扳着指头计算二人的归期。
这天,吴三桂坐在山海关城楼上,做着战败李自成的美梦。他确信,多尔衮一定会出兵,因为满洲人是不会坐视李自成盘踞京城,坐稳江山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也许很快,八旗兵就会按照约定,从中协或西协进入长城,直奔京城,跟闯贼拼个你死我活。我们正好坐山观虎斗!
等他们两败俱伤,我就从山海关起兵,跟八旗军前后夹击,让李自成全军覆没。最好是把李自成,刘宗敏生擒活捉,抽筋剥皮,碎尸万段,方解我心头之恨。
也许在混乱中,我还能将太子,老爹,还有宝贝圆圆抢救出来。到那时,拥立太子朱慈烺登基,我也能像多尔衮一样当个摄政王。
当年唐朝的汾阳王郭子仪借来回纥大兵十五万,打败了安史叛军,挽救了大唐的命运,成为名垂青史的中兴功臣。今天的吴三桂,难道不就是明朝的郭子仪?
想着想着,吴三桂不觉笑出声来。
忽然,由远而近传来一阵脚步声。卫兵报告:郭将军回来了。
游击将军郭云龙几步走到吴三桂面前,面容憔悴,神情不安。他双手呈上多尔衮的回信,并告诉吴三桂: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八旗兵很快就会抵达山海关。
正沉浸在美梦中的吴三桂大吃一惊。他急忙打开多尔衮的回信。这哪里是一封礼尚往来的书信,分明就是一封招降书。虽然多尔衮语言客气,并表示立即出兵,帮助吴三桂消灭流贼,但书信的最后一句话却直刺吴三桂的心底:
“若平西伯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可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河山之永也。”
要不是郭云龙站在面前,吴三桂真想破口大骂。大唐中兴名臣郭子仪的形象在眼前消失了,他仿佛看到五代时期卖国求荣的“儿皇帝”石敬瑭正向他招手。
怎么办?
现在李自成的二十万大军已越过三河(今属河北省廊坊市),正,来势汹汹,步步逼近山海关。这个时候,我能拿出什么理由拒绝多尔衮入关!
哎!狡猾的多尔衮!
山海关固若金汤,八旗兵每次出兵都望而却步,只好绕道蒙古,从中协或西协进入长城。现在他们准备不动一枪一刀就进入山海关,长驱直入中原。可多尔衮的理由又是如此冠冕堂皇,来帮助我们消灭贼寇李自成。如果我的关宁军能抵挡住人多势众的大顺军,我还有什么必要向大清朝借兵呢!
沉默了好久,吴三桂好像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他冲郭云龙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打败李自成才是关键。请多尔衮来山海关吧,我们走一步说一步,见机行事。”
明末那些事儿 第36章 血战山海关(3)
大战序曲。
在三河,李自成遇到了吴三桂派来的六位诈降的乡绅。这六个读书人,表情真诚,巧舌如簧,说得李自成半信半疑。
闯王李自成本人就是诈降高手,当年车厢峡一战,农民军陷入绝境,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李自成玩了一把诈降的把戏,骗取了官军的信任,才使农民军绝地逢生,转危为安。
今天,李自成不是不怀疑,但自从占领了北京,他就变成了和平主义者。李自成是太不想打这一场恶仗了!
他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明太子朱慈琅和头发花白的吴襄,又觉得招降吴三桂不是毫无希望。
大顺军的行军速度明显变慢了。
从京城到山海关一共七百华里,按正常行军速度,五天就能到达,但大顺军却足足走了八天。这关键的八天时间,给吴三桂留出了请兵,备战的时间,从而改变了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也彻底改变了大顺朝李自成的命运。
四月二十日黄昏,李自成的大顺军逼近山海关城,仅仅比多尔衮的八旗军提前到达了一天。
迎接李自成的,没有吴三桂下马请降的谦恭的笑容,而是几万弯弓搭箭,横眉怒对,严阵以待的关宁战士,和山海关城头上黑魆魆的吓人的炮口。
一切都明白了。李自成回过头来用阴冷的目光死死盯着吴三桂派来的那六名文质彬彬的乡绅。六名诈降者吓得面如土色,瑟瑟发抖,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快跑!”六个读书人像在赛场上突然听到起跑令一样,没命的向前狂奔。
李自成冷笑一声,数十名大顺军战士高举刀枪追了上去,将四名跑得稍慢的乡绅当场砍为两段,对跑得飞快的两位则一阵乱箭,一名乡绅当即毙命,另一位乡绅异常顽强,身中三箭,速度竟然不减,眨眼间跑进了关宁铁骑的营垒。
招降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唯有战斗能解决问题。
四月二十一日清晨,石河两岸突然鼓声大作,山海关战役打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