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明末那些事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赤脚踏沧浪
朱由崧的行为,表明他还具有一颗善良之心,有着直面历史的胸襟和勇气,是对道德人伦的一种肯定。在这件事上,朱由崧不久还要做出惊人之举。群臣注视着福王朱由崧的背影,感觉他矮胖的身躯霎时高大起来。





明末那些事儿 第151章 朱由崧不容易(2)
参拜孝陵和懿文太子墓后,朱由崧从正阳门进入南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城不愧是“留都”,不仅官职设置与北京大同小异,即使各个城门,街道以及宫殿的名称,与北京相同的也不在少数。
从东华门进入皇城,下马步行通过皇极殿,很快来到供奉皇家祖先的奉先殿,朱由崧大礼参拜,向列祖列宗禀报他这个太祖高皇帝第十二世孙的到来,请列祖列宗保佑大明的中兴伟业。
之后从西华门走出,离开皇城,朱由崧进入事先为他准备好的临时行宫内守备府住下。
文武大臣开始正式参拜。
福王朱由崧仍然谦逊躲避,站在朝臣前排的史可法严肃的说:“现在的礼节,跟舟中不同,殿下应该端坐接受。”朱由崧这才整整衣冠,正面端坐,接受了群臣的四拜之礼。
他问询诸位大臣:如今什么事情最紧要?
兵部尚书史可法回答说:“防守长江最急迫。殿下应亲自到江边缟素誓师,发兵北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杀贼复仇的决心。”
朱由崧频频点头。
群臣对战守的问题又讨论了一会儿,才告辞退出。
五月初二,群臣拜见福王,再次劝进。朱由崧仍然推辞。他抽噎着说出来三点理由:
第一,人生以忠孝为本。先帝殉国,大仇未报,不可谓忠,父王惨死,嫡母漂泊,不可谓孝,不忠不孝,我怎有脸面登位称尊!
第二,先帝的三个儿子,太子和永,定二王都失陷在贼营,或许还能够解救出来。
第三,桂王,惠王,瑞王是我的叔叔,都有资格继位,请先生们择贤迎立。
说完以后,朱由崧又恸哭起来。
见福王朱由崧如此伤心,大臣们解劝了一会儿,都退出去商议对策。
过了一会儿,担任礼,兵两部侍郎的吕大器带领群臣长跪在门外恭敬地呈上第一道劝进表文,恳请福王上应天心,下顺民意,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如果殿下不答应,我们就永远不起来。
群臣的虔诚和忠义让福王也颇受感动,他沉吟一下,同意暂领“监国”职务。
“监国”不是真正的皇帝,而是代替皇上暂时处理国政的人。它有点类似于“摄政王”,但摄政一般是因为皇帝小,不能亲自处理朝政,而“监国”往往是已经没有了皇帝,虚位以待。
大臣们叩头谢恩,长出了一口气。
很快,吕大器率领群臣又呈上第二道劝进表文,请求朱由崧一步到位,直接称帝。朱由崧摇摇头接过表文,提笔写下十个字:
“仍领监国,余不敢当。”
对于福王朱由崧的表现,有人说是真诚的谦逊,也有人说是矫情的虚伪,而我对他的评价是:得体。
在那种复杂的情境下,难道朱由崧爽快的答应,然后迫不及待的登上帝位才是聪明?几千年来,在中国历史的每一个转折时刻,皇位的继承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程式:劝进,推辞,劝进,再推辞,直到群臣多次热切的劝进,才勉强地有条件地接受,最后继承大位,皆大欢喜。汉高祖如此,唐太宗如此,朱元璋也是如此。
还是监察御史祁彪佳说得好:愈推让,愈彰显殿下贤德,让天下人都知道,殿下本没有争夺皇位之心。
进入南京几天来的表现,朱由崧思维清晰,言语得体,感情丰富,谦逊有礼,足以证明,他不是一个昏庸愚蠢之人。




明末那些事儿 第152章 马士英的愤怒
整备国防
弘光帝朱由崧是够大度,无私的。该封赏的都封赏了,不该封赏的也全加了官,像徐弘基,刘孔昭这样的勋臣,无官可加,就照顾他们一个儿子上大学(荫一子入监读书)。
真是皆大欢喜!南京的大臣们心情激荡,感恩戴德,准备放下恩怨,放下包袱,在新一届政府里大干一场。
吏部尚书张慎言首先提出“中兴十议”。东阁大学士高弘图也不甘落后,立即上书《新政八事》,就连魏国公徐弘基也提出了固民心,择首辅,选名将,议战守,严赏罚等五条合理化建议。朱由崧都愉快地接受了。
但当前最紧要的工作还是军事。如果没有坚强的国防,南明政权是生存不下去的。首辅大学士史可法虽然已不担任兵部尚书,但南明的实权特别是军权,都还掌握在他手里。史可法审时度势,决定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整顿防务:
第一,巩固京营。
守卫南京城本来有些军队,但一贯缺乏训练,纪律散漫,战斗力不强。史可法建议,在江南招募精壮男子充实军队,设立神枢机三大营,每一营练兵1万,以供战守,设立巡捕营(警备队),用兵6000,维持京城治安,设立五千营,用兵5000,保护皇陵。并挑选3000精兵直属兵部,保卫紫禁城(宫城)。
在这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他还命令侍卫军,锦衣卫,仪仗队的官兵,全都入伍操练,苦练杀敌本领,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养尊处优,白白地耗费钱粮了。
特别是锦衣卫的弟兄们都去演练,这个特务机构的头头们也就无事可干了,正好杜绝了刺探,告密,抓人等勾当,对于澄清吏治,收获人心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设置水师。
根据江南泽国水乡的特殊地理环境,史可法提出增设江防水师。因为没有强大的海军,就难以守住长江天堑。
过去沿江防守的士兵,合计不足2万,现在应该在九江以东,镇江以西一千华里的防线上部署5万水兵。具体说,在长江上游军事重镇九江驻扎15000人,在长江下游军事重镇镇江驻扎15000人,余下的20000水兵由江防司令(提督操江武臣)刘孔昭亲自率领,往来策应。
本来大明的江防体制,既有“提督操江武臣”,也有“提督操江文臣”,文武协和,相互牵制,但崇祯皇帝为了显示器重刘孔昭,于崇祯十七年颁旨撤销文臣,专任“提督操江武臣”。
为了充实长江防务的指挥力量,史可法建议恢复“提督操江文臣”的设置,提出由吏科给事中李沾担任这一重要职务。可李沾与刘孔昭是好朋友,他担心分走“提督操江武臣”的部分权力会惹得刘孔昭不高兴,于是恳求史可法将他改作他任,于是李沾当上了太常寺少卿,但他并不甘心。
史可法向皇上推荐的九江,镇江两处的总兵官分别是郑鸿逵(郑成功的叔叔)和黄蜚(靖南侯黄得功的族弟)。同时,史大人确定了南明军队的建军原则:“人心一,号令明,以战以守,截然不乱。”
安排好京城和长江的防务,首辅大学士史可法又将目光投向江北,向皇上朱由崧上书,要求立即着手做第三件大事。
第三,江北四镇。
崇祯十七年夏天,虽然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被吴三桂和多尔衮的联军战败向陕西撤退,但当时整个北中国,除了北直隶(今北京,河北,天津一带)被清军占领外,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四省的大部分地区仍属于大顺朝的势力范围。
而整个南中国,名义上都属于朱由崧的弘光政权管辖,其建都的南京,是大明的留都,也是大明南直隶的首府。
南直隶是一个特殊的省份,与北直隶一样,是大明王朝的两个直辖省之一。她后来被清军占领,为了消除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和影响,清廷将其改称江南省,后来又一分为二,变成两个省安徽和江苏。
以长江为界,明朝的南直隶省包括江北,江南两部分。长江以北有淮安,扬州,凤阳,庐州,安庆五府和徐州,滁州,和州三个直隶州,与大顺朝的势力范围山东,河南接壤,是南明与大顺军对峙的最前线。
五月初八,史可法向弘光帝朱由崧呈上《敬陈第一紧急枢务事》,请求将江北地区划分为四个防区,即“江北四镇”,任命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为四大战区的军事长官。以历史家的洞察力和对时局的准确判断,史大人的奏章,第一句话就直截了当的指出:
“从来守江南者,必于江北。即使在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国力那样弱小,但仍然在江北的徐州,泗州,寿州一带与北朝拉锯争雄。不能完全依赖长江防御,因为单纯的长江天险往往是靠不住的。要想守住长江,必须守住江北,而守住江北并不难,因为有黄河,淮河两道天然的屏障。“
史大人的战略构想是,先设立江北四镇,巩固住现有的阵地,然后鼓锐而前,再图进取,逐渐收复失地,统一北方。
具体来讲,江北的四个战区是这样划分的:
淮,海战区,以东平伯刘泽清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淮安,下辖淮安,海州等十一个州县,负责向北边的山东一路进取,
徐,泗战区,以兴平伯高杰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泗州,下辖徐州,泗州,亳州等十四个州县,负责向西北的河南归德,开封一带发展,
凤,寿战区,以广昌伯刘良佐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临淮,下辖凤阳,寿州,临淮等九个州县,负责向西边的河南陈州,杞县一带进取,
滁,和战区,以靖南侯黄得功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庐州,下辖滁州,和州,庐州等十个州县,负责向河南南部的光州,固始一带进取。
为了调动“江北四镇”的战斗积极性,史可法提出三条激励措施:
第一,“一切军民听其统辖,州县官员听其节制,原有兵马听其调遣”,也就是授予战区司令官辖区内的人事任免权,
第二,“荒芜的田地任其开垦,山川的物产任其开采”,也就是授予战区司令官在辖区内招商收税的经济权,
第三,“所攻取中原城池,即归统辖”,待国家重新统一后,就晋升各战区司令官为“公爵”,并子孙世袭。
设立了“江北四镇“,但不能让他们各自为战,还需要任命一位总司令(督师)坐镇扬州,统一指挥,居中调遣。
这位总司令的人选,史可法希望马士英出任,因为他是兵部尚书,并且跟高杰,黄得功,刘良佐等战区军事长官,关系非常密切。
但消息传到凤阳,马士英的反应却大大出乎首辅大学士史可法的意料。




明末那些事儿 第153章 大臣很纠结(1)
金陵惊梦。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古称金陵,是大明的留都。
公元前333年,雄心勃勃的楚威王灭亡盛极一时的越国,征服了东南一带。传说楚威王为了镇压东南一带的“王气”,曾派人埋金于此。这就是“金陵”一名的由来。
历史在这里跟楚威王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此地不仅没有因为埋金(其实是铜,古人称铜为赤金)而从此“金陵王气黯然收”,反而先后成为十个王朝的都城(“十朝故都”)。
这十个王朝依次是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大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相应的,金陵古城又有了建业,建康,江宁,上元,应天,天京,南京等多个别称。
当年,大明公司正式挂牌开张的时候,第一任ceo朱元璋先生早相中了这块山清水秀,虎踞龙蟠的风水宝地,决定把办公总部设立在这里。他调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历时二十余年,傍长江,依山势,建造了一座周长120华里,雄伟高耸,气势恢宏,呈葫芦状的城池堪称中国历史上气派最大的一座都城。
但世事难料,仅仅过了四十多年,靖难成功的燕王朱棣先生就任大明王朝第三任ceo后,一直难以忘怀自己的“龙兴”之地,况且也为了加强北方防务,于是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将都城迁往北京。
但迁都后的南京并没有成为“废都”,作为留都,明成祖朱棣留下了六部(吏部,兵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两院(都察院,翰林院)等一整套与北京中央政府相差无几的机构设置,这里的官员品级也比北京相应衙门的大臣不低。
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皇帝监工,官员们公务清闲,整天喝茶,聊天,下棋,闲得发慌。
在留都南京混事的官员,主要有三类人:
第一类:文臣。
有六部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六科的给事中(言官),都察院的都御使,御史,翰林院侍读学士等等,大约二三百人。
这些人跟北京的实权人物一样,都是凭科举考试上来的,学历一样,但命运不同,有的还因性格或政见的原因,不受皇帝待见,就像海瑞同志一样,于是给打发到“天高皇帝远”的南京来了。
但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史可法同志与他们不同。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万历二十九年(1601)出生,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县)人,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东林党元老左光斗。
史可法文武兼备,崇祯元年(1628)进士及第后,在仕途上一路高歌猛进。治理地方兴利除弊,卓有政声,统率军队南征北战,屡立军功。连崇祯皇帝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干,准备提拔他到北京担任国防部长(兵部尚书)。有人对崇祯说:“有可法淮扬就安定,无可法江南就危急,还是让他留在南京吧。”
崇祯十六年(1643),崇祯任命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尚书,主管东南一隅的军务。他是南京文武百官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
第二类:勋臣。
主要是明朝初年那些开国元勋,靖难功臣的后代,品高爵显,但大多没有实职,实际上成了被中央政府包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只有在举办各种盛典的时候才出来站站队,摆摆样子。
下面提几个人,看大家是不是眼熟。
魏国公徐弘基,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后人。
怀远侯常延龄,开国第一勇将常遇春的后人。
灵璧侯汤国祚,朱元璋的儿时玩伴汤和的后人。
诚意伯刘孔昭,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的后人。
忻城伯赵之龙,靖难功臣赵彝的后人。
在这些家世煊赫的人物当中,地位最高的是魏国公徐弘基,官居“守备南京勋臣”,而最活跃的却是主持长江防务的诚意伯刘孔昭,他的正式官衔叫“提督操江”。
当年足智多谋的刘伯温先生立下那么大功劳,却只封了个伯爵,其子孙又靠边站了二百多年,刘孔昭心中相当不平衡。如今,诚意伯刘孔昭靠走上层路线掌握了部分兵权,难免就气焰嚣张,咄咄逼人起来。
第三类:内臣。
说得好听点,叫宦官,说得难听点,是死太监。历代宫廷的后妃,宫女成千上万,为了保证皇帝一人独占和保持皇室子孙血统的纯正,用阉人做内臣真是古代帝王天才的发明。
起初崇祯皇帝朱由检是痛恨宦官的,九千岁魏忠贤被逼得在客店上吊后,舌头伸出两寸长,但朱由检仍不想放过这个死太监,专门派人剁碎他的尸身,砍下脑袋挂在老家河间府一棵大树上示众。崇祯帝亲自处理逆案,将魏忠贤的同伙(阉党)全部捉拿归案,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但后来,朱由检的想法却改变了。因讨厌大臣们结党营私,窝里争斗,他把感情的天平开始向太监一侧倾斜。从此宫廷里太监人数激增,很多被派往各地充任监军。
崇祯派到南京来的大太监叫韩赞周,担任南京内守备(官职名)。据史书记载,韩赞周还是一个不错的阉人,年纪一大把了,也没做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应该算是太监中难得的好人。
在众多中国皇帝心目中,太监才是最亲近,最忠诚的人。他们认为太监“无鸟一身轻”,没有妻子儿女拖累,没有后顾之忧,因此心目中只有皇上,能够全心全意为皇上服务。
五代时期有个南汉小朝廷,还曾专门制发过一个文件,规定凡想进入高层领导圈的男人,必须先阉割了,达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境界后,才有资格接受提拔。
噩耗
崇祯十七年春天,中国的北方烽烟四起,血流成河,百姓生灵涂炭,皇帝自缢殉国,而长江以南,因有长江天险阻隔,仍保持一片安宁祥和气氛,莺歌燕舞,追欢逐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上空彻夜飘散着香艳的歌声。
南京城内,一个身材短小,面目黑瘦,表情坚毅,双目炯炯有神的中年人不禁喟然长叹:“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啊!”
这个人就是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他正为日益恶化的时局忧心如焚,寝食难安。自从三月初接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命天下兵勤王”的诏书以后,就再也没有收到北京城的任何讯息。南京的官民人心惶惶,笼罩在一种不祥的预感之中。
四月初一日,史可法大会臣僚,誓告天地,发布檄文,号召南方各镇兵将勤王救驾。他亲自率领三千精兵首先渡江北上。




明末那些事儿 第154章 大臣很纠结(2)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古称金陵,是大明的留都。
公元前333年,雄心勃勃的楚威王灭亡盛极一时的越国,征服了东南一带。传说楚威王为了镇压东南一带的“王气”,曾派人埋金于此。这就是“金陵”一名的由来。
历史在这里跟楚威王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此地不仅没有因为埋金(其实是铜,古人称铜为赤金)而从此“金陵王气黯然收”,反而先后成为十个王朝的都城(“十朝故都”)。
这十个王朝依次是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大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相应的,金陵古城又有了建业,建康,江宁,上元,应天,天京,南京等多个别称。
当年,大明公司正式挂牌开张的时候,第一任ceo朱元璋先生早相中了这块山清水秀,虎踞龙蟠的风水宝地,决定把办公总部设立在这里。他调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历时二十余年,傍长江,依山势,建造了一座周长120华里,雄伟高耸,气势恢宏,呈葫芦状的城池堪称中国历史上气派最大的一座都城。
但世事难料,仅仅过了四十多年,靖难成功的燕王朱棣先生就任大明王朝第三任ceo后,一直难以忘怀自己的“龙兴”之地,况且也为了加强北方防务,于是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将都城迁往北京。
但迁都后的南京并没有成为“废都”,作为留都,明成祖朱棣留下了六部(吏部,兵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两院(都察院,翰林院)等一整套与北京中央政府相差无几的机构设置,这里的官员品级也比北京相应衙门的大臣不低。
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皇帝监工,官员们公务清闲,整天喝茶,聊天,下棋,闲得发慌。
在留都南京混事的官员,主要有三类人:
第一类:文臣。
有六部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六科的给事中(言官),都察院的都御使,御史,翰林院侍读学士等等,大约二三百人。
这些人跟北京的实权人物一样,都是凭科举考试上来的,学历一样,但命运不同,有的还因性格或政见的原因,不受皇帝待见,就像海瑞同志一样,于是给打发到“天高皇帝远”的南京来了。
但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史可法同志与他们不同。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万历二十九年(1601)出生,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县)人,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东林党元老左光斗。
史可法文武兼备,崇祯元年(1628)进士及第后,在仕途上一路高歌猛进。治理地方兴利除弊,卓有政声,统率军队南征北战,屡立军功。连崇祯皇帝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干,准备提拔他到北京担任国防部长(兵部尚书)。有人对崇祯说:“有可法淮扬就安定,无可法江南就危急,还是让他留在南京吧。”
崇祯十六年(1643),崇祯任命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尚书,主管东南一隅的军务。他是南京文武百官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
第二类:勋臣。
主要是明朝初年那些开国元勋,靖难功臣的后代,品高爵显,但大多没有实职,实际上成了被中央政府包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只有在举办各种盛典的时候才出来站站队,摆摆样子。
下面提几个人,看大家是不是眼熟。
魏国公徐弘基,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后人。
怀远侯常延龄,开国第一勇将常遇春的后人。
灵璧侯汤国祚,朱元璋的儿时玩伴汤和的后人。
诚意伯刘孔昭,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的后人。
忻城伯赵之龙,靖难功臣赵彝的后人。
在这些家世煊赫的人物当中,地位最高的是魏国公徐弘基,官居“守备南京勋臣”,而最活跃的却是主持长江防务的诚意伯刘孔昭,他的正式官衔叫“提督操江”。
当年足智多谋的刘伯温先生立下那么大功劳,却只封了个伯爵,其子孙又靠边站了二百多年,刘孔昭心中相当不平衡。如今,诚意伯刘孔昭靠走上层路线掌握了部分兵权,难免就气焰嚣张,咄咄逼人起来。
第三类:内臣。
说得好听点,叫宦官,说得难听点,是死太监。历代宫廷的后妃,宫女成千上万,为了保证皇帝一人独占和保持皇室子孙血统的纯正,用阉人做内臣真是古代帝王天才的发明。
起初崇祯皇帝朱由检是痛恨宦官的,九千岁魏忠贤被逼得在客店上吊后,舌头伸出两寸长,但朱由检仍不想放过这个死太监,专门派人剁碎他的尸身,砍下脑袋挂在老家河间府一棵大树上示众。崇祯帝亲自处理逆案,将魏忠贤的同伙(阉党)全部捉拿归案,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1...2829303132...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