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那些事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赤脚踏沧浪
在这样骄奢淫逸的优越条件下,福王朱常洵拼命地搜刮民财,拼命地挥霍消耗。《明史》记载,“常洵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他每天吃饱了玩,玩够了睡,睡醒了再吃,对民间疾苦一概不闻不问,终于长成了一个脑满肠肥,重达三百多斤的混世大废物。
摊上这样一个爹,朱由崧想学好都难,也难怪东林党人对他不感冒。
朱由崧是福王朱常洵的长子,庶出,生母姚氏(早逝),嫡母邹妃。他生在北京,长在洛阳,11岁被封为德昌王。
在娇生惯养,奢华糜烂的环境里,朱由崧不读书,不看报,每天只知道花天酒地,追欢逐乐,悠哉闲哉,无所事事。他认为,这种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不幸的是,在朱由崧三十四岁那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使他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明末那些事儿 第159章 朱由崧不容易(2)
颠沛流离。
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的农民军包围了洛阳城。
这些因饥饿而铤而走险的农民,早就听说洛阳的福王府,比北京城里的皇宫还富有。等他们打破城池冲进王府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一个体重三百多斤的大胖子,正跪在台阶上痛哭流涕的乞求饶命。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超级白胖的人。
可怜的福王朱常洵,也许长得胖并不是你的错,可当全天下的人都饿得皮包骨头的时候,你却胖得像一头乌克兰大白猪,那可就不仅仅是遭人嫉妒人们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己极度贫困的根源,想起了自己因冻饿而死的亲人。
李自成,刘宗敏等人也两眼放光,狞笑着,吩咐手下人把朱常洵绑上,剥光洗净,抬到秤钩下一称,正好净重三百六十斤。
李自成命人从后花园弄来几只梅花鹿宰了,把鹿肉跟福王的肉放在一口巨大的锅里烹煮,美其名曰“福禄宴”,与将士们兴高采烈地大吃大嚼。
事后,农民军将王府的粮食及金银财宝,用了几千辆车,拉了好多天,才全部运走,然后把这座凝聚着民脂民膏的福王府邸付之一炬,熊熊大火三日不熄。
有人建议,应该把朱常洵的悲惨遭遇写进教材,必读对象为富二代。至于穷二代,则坚决不能让他们知道,人肉还可以与鹿肉同食。
吧正当壮年的朱由崧已经顾不了老父亲了,凭着一股急劲,他缒下城头,向北逃窜。望着王宫冲天的火光,他知道父亲必然遇害,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一辈子养尊处优的福王,已经五十三岁的朱常洵竟死得这样惨绝人寰。
朱由崧甩甩眼泪,不敢停留,一路狂奔,途中又遇上几个散兵游勇,衣服,财物全被掠走了,只保留下一条小命。他赤身**,跌跌撞撞,一个人狼狈的逃到怀庆(今河南沁阳)。
陷在洛阳城中的妻子李氏上吊自杀。过了几天,在田成,张执中几名太监的保护下,朱由崧的嫡母邹氏也来到了怀庆。提起老福王朱常洵的惨死,一家人哭得天昏地暗。
在京城的崇祯帝朱由检听到这一噩耗,也悲伤得三天不能上朝,吩咐河南的地方官为朱由崧无偿提供住处,馈赠衣食,决不能亏待自己这位堂兄。
崇祯十六年(1643)七月,崇祯帝颁旨让朱由崧袭封福王王爵。为了安慰堂兄,他亲自从宫内挑选出一条最好的玉带赏赐给朱由崧。
安定的生活仅仅过了两年多,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李自成的军队又打了过来。在一个风高天黑的雪夜,大顺军制将军刘芳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了怀庆城西门,城内火光四起,一片大乱。
从睡梦中惊醒的朱由崧一跃而起,在亲兵侍卫的扈拥下,带着自己的母后邹氏,不及携带任何物品,随着逃难的人流踉踉跄跄逃出东门。
在惊恐混乱中,朱由崧跟母后邹氏被随后追来的大顺兵冲散了,朱由崧一个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落荒而逃。
在求生**的驱使下,他拔腿狂跑。但朱由崧体态肥胖,没跑多远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连腿也抬不动了,躺在雪地里直哼哼。
正在彷徨焦急的时候,一同逃难的一个皮匠,名叫常应俊,动了恻隐之心,把朱由崧背起来,在雪地里跋涉了几十里,才脱离险境,捡了条命。常皮匠一直把他护送到更北面的卫辉府(今河南汲县),投奔封地在那里的潞王朱常淓。
朱常淓是万历皇帝的侄子,朱由崧的堂叔。
他刚刚把惊魂未定的朱由崧安顿好,就听到远处隐隐传来的炮声。李自成从西安出发东征北京的大军,逼近了卫辉。
崇祯十七年三月,大难临头的潞王收拾行囊,放弃封地,带上朱由崧向南奔逃。因为京城危在旦夕,向北逃难的路已被阻断。
急急似惊弓之鸟,忙忙如漏网之鱼,他们渡过黄河,一路奔波,好不容易来到了南京北边的淮安。
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这里是淮扬巡抚路振飞的防区,由于路巡抚调度有方,尽职尽责,淮安一带仍能保持一片安宁。
这时,先后逃难到淮安的宗室还有周王与崇王。各位王爷都有家眷随行,热热闹闹,并且带有厚重的行李。唯有朱由崧孤孤单单,只有皮匠常应俊,太监田成等几个人随行,一个个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特别是囊中羞涩,身无分文,成了一伙名符其实的流浪汉。
为了填饱肚子,朱由崧向堂叔朱常淓借贷了几百两银子。现在,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如果朱由崧会唱歌,下面这首歌肯定最能代表他此时的心声: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
可是,贫困潦倒的的朱由崧并不知道,就在不远处,有一双眯缝着的眼睛正窥视着他,这个人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朱由崧的命运。
明末那些事儿 第160章 朱由崧不容易(3)
大太监卢九德
这个在附近窥视朱由崧的人,不是一个正常人(曾挨过一刀),而是崇祯帝派来守备凤阳的大太监卢九德.
守备凤阳太监卢九德,绰号“胎里红”,也算是凤阳的二把手。因为气闷,卢九德从娘胎里带来的脸上这块红记,更加显眼。他为福王朱由菘抱打不平:
凭什么不立血统最近的朱由崧?还到处宣扬他不忠不孝,浑身毛病。确实,从怀庆逃命时,他跟自己的母后邹氏失散了,但那是被乱兵冲散的啊,而不是故意抛弃。这两年,朱由崧寄人篱下,四处逃窜,惶惶不可终日,容易吗?
福王朱由崧是卢九德看着长大的。年青时卢九德曾经伺候过老福王朱常洵,并深得朱常洵宠爱。现在老福王死了,他一直在关心着小王爷朱由崧的命运。
前几天,卢太监才获知小王爷朱由崧来到了淮安。带着一腔义愤,他立刻前去探望,并把自己的想法竹筒倒豆子,全告诉了朱由崧。
朱由崧听了直摇头,他也听到了周围群众的议论,南京的官员如此力挺潞王,他感觉自己希望渺茫。再说,瞧瞧自己捉襟见肘的这副狼狈相,也自惭形秽,心灰意冷。
不料卢太监听了,却不以为然,他拍拍胸脯,大言不惭的说:“王爷,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一切包在我身上!单凭南京城里那伙书呆子文官,掀不起多大风浪,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枪杆子里面才能出政权。”
卢九德建议福王朱由崧给凤阳附近的四位总兵官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各写一封书信。他要趁着凤阳的军政一把手马士英不在家,亲自去办挺这几位手握兵权的军头。
明朝的武将,受文臣的压抑已经太久了。从明朝建国初年,因为猜忌武将会拥兵造反,朱元璋就建立起“以文制武”的管理模式。
总兵本是一品武职,却要听巡抚,总督等文官的调遣。特别是总督,号称“军门”,总兵官有事进见,必须“甲胄行跪”。即使戚继光,李成梁那么了不起的大英雄,见了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也都是一口一个“小的”,“门下”,有事“跪禀”。
总兵官高杰捧着福王的亲笔信,不禁手舞足蹈,哈哈大笑。他知道一旦拥戴福王登基成功,自己就建立了莫大的“定策”之功,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就再也不会受那些文官的气了。
他转头瞧瞧身旁的卢九德,豪爽的说:“请守备大人放心,我“翻山鹞子”高杰一定效忠福王。”
得到了“翻山鹞”高杰的保证,卢九德喜滋滋的又去找总兵官黄得功,刘良佐,事情出奇的顺利,只是在刘泽清那里遇到点算不上麻烦的麻烦。
原来总兵官刘泽清看到南京一带拥立“潞王”的呼声高涨,开初决定支持“潞王”,当听说高杰,黄得功,刘良佐三人的动向后,才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加入效忠福王的行列。
在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的组织协调下,长江以北的四位明朝总兵官联合起来,准备统一行动。
正是在这关键的时刻,凤阳军政一把手马士英从浦口赶回来了。
墙头草
凤阳总督马士英是一个有心机的人,他认认真真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感觉局势已经难以逆转。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在一个天崩地裂的乱世里,笔杆子永远斗不过枪杆子。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地方大员,马士英懂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
马士英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如果再继续坚持与史可法达成的“君子协议“,自己就真的成了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就会被新一届政府彻底抛弃。
因此他没有沉思多久,很快就拿定了主意。
促使马士英下定决心的还有一封信,一位知心朋友写来的亲笔信,那位朋友在信中起劲鼓动他,一定要拥立福王朱由崧,理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反对他。
这位朋友叫阮大铖,一个像美国股神巴菲特那样聪明绝顶的人。他的人生信条跟巴菲特一样:当别人恐惧时你勇敢,当别人勇敢时你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最大利益。
你们都看好潞王朱常淓,我偏偏要拥护朱由崧!
笔者爱喝点小酒,但不胜酒力,每次参加饭局前,老婆总一个劲嘱咐:少喝酒!少喝酒!她给我出招说:当别人都喝白酒时你就喝啤酒,当别人都喝啤酒时你就喝白酒。听了老婆的话,我的确经常受益。
马士英先生也是一个从善如流的人。他从不把原则当回事,此刻,他的决定是:选择友情,抛弃信义。信义值几个钱?又不能当饭吃。一切都应以利益为中心。
他略微感觉对不住史大人但对得起史可法,就当不成政府要员,进不了常委(大学士),甚至连凤阳总督的职位都难以保持。
于是,马士英毫不犹豫的给下属下达了一道命令:快去,分头请四位总兵官来,还有守备太监卢大人。
明末那些事儿 第161章 朱由崧不容易(4)
卢九德,高杰等人忐忑不安来到凤阳总督府,他们也怕遭到马大人责备,因为马大人毕竟平日待他们不错。但他们也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马士英对他们不利,他们也只能对他不客气。
但来到总督府,却出乎大家意料,总督府正大摆筵宴,看来是要招待什么尊贵的客人。等马士英满面春风地迎接出来邀请各位入席时,高杰几个才知道尊贵的客人原来就是自己。
马士英把儿子叫出来,吩咐向几位叔叔跪拜行礼,然后站起身恭敬地给长辈们斟酒布菜。一队明眸皓齿的舞女从内室鱼贯而出,姹紫嫣红,长袖起舞,边扭边唱,为宴会助兴。(“乃大治具,出女乐侑觞,命其子侍酒,跪起如子侄礼。”)
高杰等人真是又兴奋又感动,推杯换盏,开怀畅饮。正当酒酣耳热,气氛渐近**的时候,马士英忽然举杯站起来,表情严肃的说:
“国不可一日无君,以序以贤,无如福王,我准备写信向南京的官员通报此事,请各位一定鼎力相助!”
高杰等人听了不由一怔,随即相视一笑,站起身齐声回答:“愿听大人调遣!”
马士英满意的将整杯酒喝光,拿空杯在大家眼前一晃,朗声说道“既然如此,请诸位随我到凤阳皇陵,让朱氏列祖列宗作证,我等歃血为盟,宣誓向福王效忠。”
“得令!”卢九德和四位总兵官都痛快的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南京定策
马士英的亲笔信,没敢直接写给史可法,而是派人交给了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同时他也把准备拥立朱由崧的计划,通知了在南京的几个关系密切的狐朋狗友,其中包括诚意伯刘孔昭和吏科给事中李沾。
做好了这些工作,马士英同高杰等四位总兵官带兵五万,前往淮安迎请福王朱由崧。他见到朱由崧就说:
“士英等拥立王爷速正大位,但听说南京还有一些大臣持有异议,因此亲率精兵五万驻扎在江边,以防不测。“
大喜过望的朱由崧感激地瞅着马士英,眼睛湿润了。但马士英的话传到南京后,很多大臣都惶恐不安起来。
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二十七日上午,南京朝堂之上众臣齐聚,既有守备南京魏国公徐弘基,提督操江诚意伯刘孔昭等勋臣,也有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都察院右都御使张慎言,兼管翰林院的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等文臣,还有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等内臣。
韩赞周首先操着尖细的嗓音当众宣读马士英的来信,并告诉大家,凤阳总督马士英与高杰,黄得功等四位总兵官率领五万大军保护着福王已经到达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
力挺潞王一派的所谓“立贤派”大臣全傻眼了,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趁此机会,韩赞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拥立福王的誓词,让大家签名。
众人都把目光投向兵部右侍郎吕大器。因为南京礼部长官空缺,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浦口尚未回来,所以吕大器当时掌管着礼,兵两部的大印。他冷冷的瞅着韩赞周递到面前的誓文,面无表情,既不签字,也不盖章。
空气似乎凝固了,形势陷入僵局。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站出来打圆场说:“这是大事,不能草率,请明天禀告奉先殿后再说吧。”奉先殿就是南京供奉大明列祖列宗的太庙。
诚意伯刘孔昭等勋臣怒目而视。突然,一名文官蹬蹬蹬蹬历阶而上,冲到吕大器面前,厉声喝道:
“今日所议何事?是有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众人意见相同,只有你独持异议,难道想让我一腔热血溅满你的衣衫吗!“
大家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吏科给事中李沾,一位言官。
吕大器刚想辩解,诚意伯刘孔昭又叫嚷起来:“吕大器,不得妖言惑众!“气得吕大器怒哼一声,不再言语。
众大臣都知道,刘孔昭,李沾等人这样气焰嚣张,是因为背后有马士英的十几万大军为他们撑腰。
在强势威逼之下,大家敢怒不敢言,一个个走上前台,在誓词上签下大名,同意拥立福王朱由崧,并确定由魏国公徐弘基率领部分朝臣拿着百官签字的誓文立即前往仪真,迎请福王朱由崧。
明末那些事儿 第162章 朱由崧不容易(5)
处于困窘落魄之中的朱由崧有些发懵。
老父亲朱常洵君临天下的梦想就要在儿子身上实现,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幸福如此意外的敲门,却让朱由崧一时手足无措。
夜幕降临,他翻来覆去无法入眠。这里面有兴奋,更有焦虑。在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他不知自己能否担当得起如此重任。
第二天上午,他在马士英及四镇总兵的护送下从仪真启程,傍晚时分,抵达史可法驻军的浦口。
史可法早已得到南京的消息。被马士英诳骗,拥戴潞王,桂王的方案都已胎死腹中,史大人的心情懊恼到了极点。但时势如此,木已成舟,他心情沉重,无可奈何。
他最担心的不是自身的荣辱进退,而是南京一带的文臣武将因为拥立福王一事,已经可怕的撕裂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只怕万历年间形成的残酷的“党争”在新的时期又要重新上演。
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北方大片领土已经沦陷,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偏安江南,进而收复失地,重振大明。咳,全体文臣武将即使和衷共济,精诚团结,一致对外,也还是个未知数,何况再……
史可法不敢再想下去了。他暗暗在心中下定一个决心: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哪怕再委屈,再艰难,也要竭尽全力,弥合已经形成的裂痕,调节各方面的冲突,维持住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的国运。
……有一种行为叫做得体
总督大人马士英因为是地方官,在仪真将准皇帝朱由崧移交给前来迎接的徐弘基等朝臣,然后返回凤阳驻地。
四月二十九日,在徐弘基和史可法的陪同下,福王朱由崧乘船横渡长江,中午时分停泊在南京城外燕子矶。
这里,巨大的山石直立江中,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燕子矶,是长江的重要渡口。据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占领南京,就是从这里登陆的。
四月三十日一早,南京诸臣前来拜谒。因朱由崧乘坐的船只狭小,大臣们只能分批觐见。
首先上船的是徐弘基,刘孔昭,赵之龙等勋贵,接着是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高弘图,右都御使张慎言,其他级别稍低的官员都面向小船,在岸边叩头。
福王朱由崧身穿布衣,头戴方巾,完全一副平民打扮。他坐在甲板上,身边是破旧的被子,枕头及随身的衣服,随行的田成,张执中几个太监也都是破衣草鞋,满脸寒酸。
几年的磨难和艰苦的生活,使朱由崧早已不再是一个颐指气使的纨绔王子,他开始懂得人世间的冷暖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史可法等四位重臣跪在甲板上叩头,朱由崧赶忙还礼,并亲手将他们搀起来,嘱咐手下太监看茶,语气十分温和谦逊。
史可法等人有些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对福王朱由崧曾有的不良印象好像都随风飘走了。当几个人恳请朱由崧出来主持国政时,朱由崧却哭泣起来。他流着眼泪说:
“京城陷落,先帝惨死,一想起来就让人肝肠寸断。国家大事,全仗诸位先生主持,至于主政之事,决不敢当!我与家母失散,至今尚无消息,孤身一人四处避难,最大的愿望就是到浙东寻找一块僻静之地隐居起来,了此残生。请先生们不要再提了!”
说完之后又失声痛哭起来。
大臣们劝说几次,朱由崧都坚决推辞。
……虽然福王朱由崧没有立即接受大臣的拥戴,但他面目方正,声音响亮,谈吐谦逊,彬彬有礼,百官都举手加额,谢天谢地,感觉中兴大明又有了盼头。
五月初一,朱由崧入城。
南京人制作了几百盏五颜六色的纱灯在前面引路,一路上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摆放鲜花,香气四溢。人们喜气洋洋,夹道欢迎,万人空巷,争看福王(“士民欢悦,夹道拥观“)。
朱由崧身穿朴素的旧衣,头戴有棱角的头巾,手摇白竹扇,谦和地微笑着,颇具情趣高雅的隐士风采。
他从南京西南的水西门处离船登岸,在群臣簇拥下首先坐轿前往安葬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孝陵。在孝陵前,他虔诚的跪拜,想到太祖高皇帝的丰功伟业,朱由崧心潮起伏,徘徊良久。
他看到东边远处还有一座小的陵墓,姜曰广告诉他,那是懿文太子朱标的陵墓。这位未登帝位就英年早逝的朱元璋长子生前仁声素著,他的儿子朱允炆就是大明王朝第二任ceo建文帝。可惜朱允炆在位仅仅四年,就被叔叔朱棣以“靖难“为名夺去帝位,从此下落不明。
由于明成祖朱棣得位不正,朱标父子成为朱棣及其直系子孙心中永久的痛。他们心中有愧,都极力回避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作为明成祖朱棣的第十一世孙,朱由崧内心异常复杂,他同情朱标父子二百年来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决定骑马前去拜谒懿文太子墓。
朱由崧的行为,表明他还具有一颗善良之心,有直面历史的胸襟和勇气,是对道德人伦的一种肯定。在这件事上,朱由崧不久还要做出惊人之举。群臣注视着福王朱由崧的背影,感觉他矮胖的身躯霎时高大起来。
明末那些事儿 第163章 朱由崧不容易(6)
参拜孝陵和懿文太子墓后,朱由崧从正阳门进入南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城不愧是“留都”,不仅官职设置与北京大同小异,即使各个城门,街道以及宫殿的名称,与北京相同的也不在少数。
从东华门进入皇城,下马步行通过皇极殿,很快来到供奉皇家祖先的奉先殿,朱由崧大礼参拜,向列祖列宗禀报他这个太祖高皇帝第十二世孙的到来,请列祖列宗保佑大明的中兴伟业。
之后从西华门走出,离开皇城,朱由崧进入事先为他准备好的临时行宫内守备府住下。
文武大臣开始正式参拜。
福王朱由崧仍然谦逊躲避,站在朝臣前排的史可法严肃的说:“现在的礼节,跟舟中不同,殿下应该端坐接受。”朱由崧这才整整衣冠,正面端坐,接受了群臣的四拜之礼。
他问询诸位大臣:现在什么事情最紧要?
兵部尚书史可法回答说:“防守长江最急迫。殿下应亲自到江边缟素誓师,发兵北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杀贼复仇的决心。”
朱由崧不住的频频点头。
群臣对战守的问题又讨论了一会儿,才告辞退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