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竹下梨(书坊)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五二零 乔迁之喜
直到这些人全都进去,黄季方才长长的吁了口气,一摸额头,却已经是一头冷汗。dm半是急的,半是担心。
方才他一直挡在门口,是以老褚并未看到外面有什么,以他的心性,怕是看到了也不会多想。
“方才咋了?”方才黄季不让他话,把个老褚憋得够呛,赶紧问道。
“没啥。”黄季沉沉摇头,打开门指着方才那些人进去的宅子,问道:“那是谁家?”
“王老家的祖宅。”老褚瞧了一眼道:“都有百多年了,喝,那宅子我进去过,前后有两进,都是青砖青瓦的,住着也不知道得多舒坦。后头还有个场院,也是宽敞,比咱这窝儿可强似百倍。”
“王老的?”
黄季脑海中浮现出方才瞧见的那虽然年纪不,但身板儿硬朗结实的老者的样子,他没空儿听老褚闲扯,打断道:“那王老,你可听他认识什么人么?”
这个老褚却是一问三不知了。
黄季没奈何,只得叮嘱了几句,尤其是嘱咐他不要泄了自己行踪,然后便是匆匆离开。
那些不知来头的人到来之后,这里已经不能多呆,若不然被他们发现,怕又是一场风波。
黄季走的时候,心中已经满是疑虑。
那王老,不简单呐!
…………
今日,安乡墩中喜气洋洋。
盖因对今日的安乡墩来,乃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今天,他们便要乔迁新居。
现如今住在安乡墩中的所有人家,都要迁到磐石堡中。磐石堡内城的那片四合院已经全都建好了,门窗家具等等也一应置办的齐全,所有东西都弄了进去,并且开着门开着窗量了几日,把味道都给散得干净。
今日乃是黄道吉日,宜搬迁,是故便定在了今日。
王氏一大早便起来了,天还麻黑着呢,昨日许多用不上的东西就已经收拾好了,只余下一些必须要用的。一大早起来之后,她便把几个孩子弄起来,一起收拾东西,捆扎箱笼,准备待会儿来人的时候直接搬上车就成了。
所需要收拾的东西已经没多少了,但他们收拾的速度并不快。自家丈夫不在,大儿子也不在,现如今家里最有气力的竟然便是王氏了。
她把那口铁锅并着几个碗碟拿到屋子外面去,心翼翼的放好,不由得扶着腰喘了口气,抹了把额头上的细汗。
“这么冷的天儿,竟然出汗了?难不成是自从当家的做了官之后,我也不怎么干活儿了,这身子骨儿也将养的娇贵了?”王氏有些好笑的想着。
往常做这些事,对她来可是轻而易举。
天还没亮,黑色的天空中有几颗星辰闪亮,一阵寒风刮来,便是让人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丈夫不在,她是很理解的,但是大儿子明知道今日就要搬家了,昨日却还不回来,让她心里有些难过,又有些无奈。自从他跟着他父亲做事之后,便再也没回过安乡墩。王氏明白是为什么——想来是见识外面的好,便嫌弃这里的住处简陋逼仄了。
“要走了啊,这就要走了啊!在这儿住了多少年了?”
王氏回头看看自己的屋,再看看那高大的墩台,在漆黑的夜色中耸立着,宛如一尊蹲坐的巨兽。
想要就要离开此处了,她神色间有些怅然,自从十四岁上嫁过来,她已经在这儿生活了三十来年了,骤然便是要离开,难免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但是很快,这略有些惆怅的心情便是变得欢快舒畅起来。她又不是什么多愁善感的怀春少女,而是一个操持了这个家二十多年,每日劳心劳苦的女子。就算是本来再怎么样,被生活磨得,也要变得现实起来。对她来,离开这里所带来的那些微惆怅,远远不如要住进新的大房子所带来的喜悦和期待来的强烈。
一想到再也不用一家人挤在这么一个简陋的破屋里,她便是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那磐石堡里的新宅子她是见过的,喝,很大很宽敞,屋子也很多,怕是自家这些人,一人一间房子都住不满。
也干净,也敞亮,不是朝北而是朝南,见日里阳光也好,晒被子晒衣服都是正当。
想想嘴角便是忍不住流露出一丝笑意,跟那房子比,自己这个,真真是狗窝一般了。
王氏忽然伸手拧了一把自己,神色间竟有些不真实的恍惚感,感觉似乎就跟做梦一样。
几个月之前,自家男人还是个不起眼儿的,也没有丝毫级别和本事的老墩军,整日价便是守着这一个婆娘几个孩子过日子。浑浑噩噩,不知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或许那会儿也没人想这个略有些深奥的问题。对他们来,能活在当下,维持自己不饿死便是很好的了,想未来,那实在是一种很奢侈的行为。
但是似乎一夜之间,这日子就改变了。
董大人来了,董大人打了胜仗了,董大人杀了鞑子,杀了马贼了,董大人升官儿了……董大人官儿越做越大,而自家男人,安乡墩的这些老部下们,便都跟着水涨船高了。自家男人也当了官儿了,也长胖了,脸上的皱纹似乎也舒展开了,整个人分明就变得跟之前不一样——或许这玩意儿就叫气度吧!
而自己本来因为这辈子就要老死在这个偏僻的边墩,这间低矮逼仄的屋了,却没想到时来运转。在自己四十多岁的时候,竟然又是重得了这么一个机会。
以后的日子,就要红火起来了。
非但是她一个如此,整个安乡墩的所有人,几乎都是有一种不敢相信的虚幻感。
他们所有人都是要迁走的,墩中这些人家,李贵一家,王羽一家,张七四一家,霍让一家,苏大成一家,现如今都在董策手底下做事,自然都是分了宅子。除此之外,王通也分了。他的婆娘现如今还住在离着十里铺不远的乡下,也是时候迁过来了。
至于石进,周伯周仲耶律斡里和并着王浑这几个光棍儿,董策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一律也分了。孤零零的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外面觉得有些凄凉,想必时间一长也膈应得慌,心里就觉得不舒坦了。一旦有这种想法,那么张罗着娶一房娘子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董策如此做,也未尝没有帮着他们成家立业的意思。
以他们的地位,再加上这一套很拿的出手的宅子,无论是娶一个流民的闺女,还是从别的地界儿迎娶,面子上那都是很过得去的。
“只是不知道,离开了这里,以后可还能见到他么?”
王氏心中忽然浮现出这么一个念头,她顿时便愣住了,然后脸上便是布满了惊慌失措。她使劲儿的晃着脑袋,咬着嘴唇,拳头无意识的在空气中砸着,似乎要把自己脑海中的这一丝情绪给驱逐出去。
不知为何,想到再也难以相见的时候,心里竟有些酸楚不舍。
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的那些霸道热烈的话,还是因为他那炽热的拥抱和好闻的男人的气味儿?
“我可是有有夫之妇啊,是有丈夫的人,我怎么能想着他念着他?”
家丁们要么是在磐石堡当训导官,要么是在窑厂,或是在董策府上驻守,现如今安乡墩中已经没有董府的家丁了,王氏给家丁们做饭的差事,也早就没了。而她和董毅英,也是好有一阵子没见着了。
王氏并不知道现如今董毅英就在磐石堡,董策的安排李贵等人尚且不那么清楚,更何况她一个妇道人家,又哪里会知道这些消息?她还以为董毅英给调出去做什么事儿了,便以为一离开这安乡墩,此生再也难见。若是知道董毅英就在磐石堡,又不知道心里作何想。
虽有那么儿异样的情绪,但总归,今日的安乡墩是喜气洋洋的。
等到了天亮时分,东西差不多就都收拾完了。以前觉得自己没什么家当,穷得很,但是现在收拾出来,一眼瞧去,却也是不少。搬家这事儿,麻烦就麻烦在,你似乎什么东西都不愿意舍弃,什么东西都想带着。结果零零碎碎的,最后就很不少。
约莫辰时中,也就是后世的八左右,安乡墩外响起了一阵车轱辘压在地面上的轧轧声响。
紧接着,十余辆大车便是鱼贯而入,停在了墩台前头。
李贵和王羽并着李贵的大儿子李阿大从当头那辆车上跳下来,安乡墩的这几户妇人老都在自家门口等着呢,一瞧见这个,赶紧都围了上来。李贵穿了一身青衫,他现如今虽然已经很有了些威仪,但却也知道该在谁面前摆威风,该在谁面前随和一些。这安乡墩里的人,可都是互相之间知根知底儿的,谁不知道谁啊?在他们面前抖威风,反而是让人背地里笑话,还不如自然一些,该怎地怎地就是。李贵团团拱了拱手,笑道:“列位,列位,今日董大人事务繁忙,未曾亲来。但是大人他了,今日咱们安乡墩的这些老人们,都是当初跟着他的,他绝不会亏待了咱们。咱们今日乔迁新居,乃是一件大事,就算这会儿不到,今日也必定会来。霍家姑娘,苏大使他们几个,都有差在身,因此今日就我和王羽老弟过来接大家。来,大伙儿都往车上搬东西吧!”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五二一 别了
然后转身又招呼那些车夫们:“都过来,帮把手。”
几个车夫赶紧恭敬的应了,纷纷过来帮着搬东西。
这些车都是牛车,速度不快,但是胜在拉扯的东西多,走路也平稳。安乡墩到磐石堡也不算多远,而且还有一条嘉靖年间修的官道通着,过去倒是很方便的。
李贵带着李阿大过来,王氏赶紧欢喜的迎上去,正要话,却没想到李贵皱着眉头在地上扫了一眼,很是不悦道:“咋这么多东西?”
“啊?”王氏一怔,讷讷道:“这些东西,咋,不带到磐石堡么?离着这么远,以后还要来取,那多麻烦?”
“不要了,都不要了,立刻扔了。”李贵指了指地上那些东西:“你瞧瞧,这都是啥破烂,这破凳子你带着干啥?还有这咸菜缸子,多少年了?你看不见上都有裂纹了啊?还有这草席,都快烂了,还要干啥?”
“乔迁新居,乔迁新居,那是有讲究的。用不着的破烂东西,都要扔,若不然带到新居里头去,那就是晦气!这些乱七八糟的,直接扔了就是,到了新宅子,咱们再置办新的。你瞧瞧你呀!唉……”李贵瞪了她一眼:“真不知道你咋个寻思的?”
“哦……”
李贵在这个家中素来有威严,王氏见了他本来是满心的欢喜,却没想到当头就给他训了一通,心下十分委屈,却不敢多什么,只是默默的应了一声,开始收拾东西。
她瞥了一眼李阿大,见他还在那儿站着,便招呼道:“阿大,快过来帮着为娘搬东西。”
“娘……”李阿大磨磨蹭蹭的走过来,满脸都是为难:“你以后别叫俺阿大了,多难听呐?让别人听见了笑话。”
王氏一怔:“那叫你啥?”
“前些时日,俺爹专门寻张寒张先生给俺改了个名字,那张先生可是个有大学问的,起出来的名字听着就不寻常。”李阿大炫耀道:“俺现在叫李养浩了。娘,你以后叫俺养浩,可别再叫俺阿大。”
王氏看着自家儿子,看着他那一身合身的白衫,头上拿吏巾,再看看他脸上那满是炫耀的表情,忽然感觉一阵心力交瘁。自己这个儿子,咋就有儿不认识了呢?
自家夫君,自家儿子,怎么都变成了这样?
王氏正要搬东西,李阿大,哦不,现在应该称呼为李养浩了,他却是懒得动手,想来是自认为现在有了些身份,便不愿意做这等活计了。只是让自己母亲干活儿却又有不孝之嫌,李养浩干脆便叫了两个车夫来帮忙。
该扔的东西都仍了,倒是很快就弄完了。
约莫辰时末,十余辆牛车便是轧轧的驶出了安乡墩。
李贵把大门重重的关上,仰着头往上看了一眼,门上的匾额上头,‘安乡墩’三个大字赫然入目。虽由于不知道多少岁月的雨打风吹,这牌匾已经很是陈旧,但那字迹,还是可见的。
高达五丈的墩台巍然屹立着,依旧那般的坚固雄伟。墩台上头,望厅前面那两丈高的旗杆上,一串红灯笼在随风飘扬。
那串灯笼,似乎更残破了一些。
李贵瞧着,忽然长长的吸了口气,神色间有些难以名状的情绪,似乎是怅然,又似乎是庆幸。
就要离开这里了,这一次,不是出去做差事,而是彻彻底底的离开,虽磐石堡和这里离得并不远,但是这里,以后却是董大人私人的地面了,自己这些人,怕是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些祖祖辈辈住的房子,那座自己在里头住了超过四十年的陈旧房子,怕是很快也要消失。
这个让自己几乎一辈子碌碌无为,却也让自己得遇贵人,从此发达甚至更有可能飞黄腾达的地方,以后就永远的都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了。
李贵忽然自嘲似的一笑,这里,又有什么好怀念的呢?除了穷困,除了混日子,还有什么?
他深深的看了一眼,便是转身,离开,再也不回头。
王氏坐在牛车上,撩了撩头发,回头看了一眼安乡墩,心里不知道是啥滋味儿。
那个人,怕是再也见不到了吧。
孩子们却是发出一阵阵欢声笑语,霍青桐的弟弟和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嘻嘻哈哈的笑闹,神色中满是愉悦。对于这些孩子们来,安乡墩实在不是个好地方,又穷又脏,地方逼仄,也没什么好玩儿的。对于父母口中高大漂亮的大宅子,他们是十分好奇和期待的。
霍刘氏看着自己儿子,脸上满满的都是笑意,这一下,可以跟闺女住一起了,省的她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老是来回奔波。她想的还更远一些,现如今自家有了房子,以后霍东娶媳妇儿也是方便。只是自家闺女这亲事,却是让她愁得很……
牛车晃晃悠悠的,虽然慢,却是坚定的往前挪动这。正午时分,便到了磐石堡,他们中不少人都是第一次来。一路进了城门,内城,绕过军营,见到这高大的城池,刁斗森严的军营,都很是震撼,便是那些孩子也不敢笑闹了,都是老老实实的呆着。
直到到了自家宅子前头,才是都放松下来,脸上都是露出了笑意。
看到这青砖青瓦,石头台阶,高大门楼,两进院子,门前影壁,大伙儿脸上满满都是藏不住的喜悦。这宅子建的如此考究,瞧一眼就觉得浑身舒畅,可比之前那狗窝儿强出万倍。
几个孩子一声欢呼,也不管是谁家了,一路笑闹着冲进去。
这些宅子都已经安了大门,但都是没上锁,钥匙也还没给。
李贵等人招呼着大伙儿下来,便准备把东西给搬进去。正在这时候,忽然王羽指着西边儿道:“瞧,大人来了。”
大伙儿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几个家丁簇拥着一个高大的年轻人正自策马向这边而来,被众人簇拥其中的可不正是董策。
大伙儿赶紧放下手中活计,都是迎了过去。董策到了近前,马前已经是跪倒一片,董策跳下马来,笑道:“起来吧,起来吧,都是熟人了,不必搞这些。”
待众人起身,他扫了一眼,笑道:“今日是你们乔迁之喜,咱们都是老相识了,本官是特意来祝贺的。”
“实在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只得送些黄白之物应景儿。”董策摆摆手,身后董勇振便是从马鞍一侧的兜囊里拿出几个大红包来捧在手中。董策接过一个,走到李贵面前递给他,李贵待要推辞,董策已经是把脸一板:“又弄这些虚的不是?你们在本官麾下做事,尽心竭力,这份心意,是该到的。”
李贵连称不敢,赶紧接了。入手却是一沉,这红包又大又重,里面怕不得有二三十两银!
便是对现在薄有身家的他来,这也是一笔很不的银子。
今日搬家的每一家,董策都是封了一个大红包,众人自然是连声道谢。
等到发完红包,李贵笑道:“大人,咱们能有今日,能住上这等宅子,都是您的恩德。您跟咱们几句?”
“那就几句?”董策瞧着众人笑问道。
这会儿自然没有什么不识趣的,大伙儿纷纷应是。
“好,那本官就一句。”董策瞧着众人,高声道:“这兴许是你们第一次乔迁之喜,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次!跟着本官,绝不会亏待你们,升官发财,只等闲尔!瞧着吧,以后不得你们果断时日就要升官儿,这宅子嘛,自然也是要时时换的。祝贺各位,官越做越大,宅子越来越大,家中仆役田产越来越多!”
完便是哈哈大笑。
“好!”众人轰然叫好。
董策的这些,可不正是他们的心里话?也正是他们所渴望奢望的。
若是这辈子都呆在那个的安乡墩中,过着暗无天日,毫无指望的碌碌生活,他们或许还没什么期盼,也没什么野心。但是现如今做了官吏,有了权势,过上更好的生活了,自然而然的便也想往前看,想要水涨船高,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是人之常情。
而毫无疑问,他们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便是跟着董策,一路走下去。只盼着这位主公,能够步步高升,连带着自己等人也是升官发财。
董策朝后招呼了一声:“来,把咱们的一万响拿来。”
后头几个家丁应了声是,便是从马后面抬出一个大麻袋来,把麻袋口给解开,倒出来一个大坨。却是团成一团的鞭炮,外头都用红纸包着,乃是很喜庆的颜色。这一万响可不会像是后世一些奸商一样,虚数骗人,有的只有两三千个,这会儿做生意,最重一个信字,是一万响,正儿八经的就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不敢真有一万之数,那就有儿犯避讳了。一万个鞭炮,便是个体再,有这么个数目那也很不得了了。在地上盘着,直径怕不得有四五尺那么大。董勇振便带着几个家丁把这鞭炮散开,一头儿拿个长竹竿挑着,剩下的那些还在地上拖了老长。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五二二 里子面子
明朝的鞭炮制造技术,其实已经是非常先进,而且创意多多,丝毫不逊色于后世。dm像是金庸的神雕侠侣里头,杨过为了给郭襄贺寿,除了请了那许多武林群豪之外,还放了几个大烟花,每个大烟花都在空中能凝结出一个硕大无比的字体来,良久也不消散。其实这并非是金大师的虚构,至少在明朝,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可以在空中凝结字体的烟花,京城老店里头就有卖的。不过那是压箱底儿的好东西,价格也是不菲,往少了,也是五百两银子打底儿!
五百两银子,在这年头儿,可以在临清这样仅次于南北二京的大埠买上一栋两进的宅子外加十来个丫鬟厮仆人,足够你很是无忧无虑,花天酒地的过上一段日子——就为了放这么个烟花就要五百两?
是以平民百姓是买不起的,就算是一般的官员富商也舍不得,只有那些真正的奢靡权贵之家方才会买。
董策这一万响也不便宜,乃是为了今日专门从阳和城采买来的,也足足花了是十两银。
他招呼一声,董勇振便是拿出个火折子来,把鞭炮燃。
瞬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便是轰然响起,一阵阵烟雾也腾了起来,鞭炮炸响,红色的纸屑四处飞溅,顿时便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息。
大人们都是喜气洋洋的瞧着,脸上尽是笑意,孩儿们则又是欢快的闹腾开了,围着鞭炮欢呼着乱转。他们家里都这般穷困,竟然是从都未曾见过鞭炮,这会儿自然是新奇兴奋。
其实想想,也是让人心酸。
这种一万响的鞭炮,按照后世的标准的话,大约一秒钟是能燃放八个,而这个年代还要慢一些,是以等这一万响放完,竟然已经是过去了超过一刻钟的时间了。红色的纸屑铺了一地,烟雾弥漫,空气中是那种刺鼻的火药味道。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大伙儿的情绪。
这会儿霍青桐,苏大成他们也都过来了,现如今大伙儿手底下都是事务繁忙,但这儿事件还是能抽出来的。再了,自家搬家若是还不过来,未免也有些不过去。
紧接着,石进,周伯周仲兄弟,张寒并纪长风及宋黑郎,王浑耶律斡里和等等,也都过来了,一眼瞧去,整个磐石堡的高层,都是汇聚于此。大伙儿跟董策见了礼,便是纷纷去祝贺。这是恭贺同僚的乔迁之喜,除非是那等有深仇大恨的,要不然怎么可能不来?
你来了或许别人记不住,但是若你不来,人家定然是把你记在心里了。
不得心中就得有些芥蒂。
既然来了,自然不能空手过来。
这是人情往来,自然是必须的,一来是给人家面子,二来若是什么都不带空手过来,就算人家不什么,丢人的也是你。反正这等人情,迟早是要走还回来的,而且现如今大伙儿都刚当官,宦囊也丰厚,以后再有什么事儿,道贺的时候拿的就得多了。
石进,周伯周仲,王浑,耶律斡里和这五个人,乃是各自封的银子,他们现如今都是领着董策给开的银饷,每个月数目都是很不少,他们又没什么开销,吃住都是公中的,这些银子便都攒了下来。
尤其是现如今已经开始带兵的这些军官,每日都吃食堂,倒是没什么灶这一,毕竟便是普通的新兵吃的也很不错——不过他们也有些特权,诸如随时可以去,随时热饭热汤供应。若是不愿意出来,还可以直接着人过来一声,食堂便有人把饭菜给他送到住处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