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五代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有点混蛋
吴观微笑着说道:“必然是能通过的,今日上午,我已和他们透露过了一些,这你就放心吧。”
李延庆和吴观相约明日一早,同去府衙陪同审讯蒋达,然后独自回到了一心院中。
坐在摇椅上,李延庆又琢磨起了吴观对士兵的分析,想起前世看过的史书,这唐末藩镇割据的根源不正是士兵吗
唐末五代是一个门阀贵族彻底解体,底层民众崛起的时代。
因为土地彻底的私有制,使得朝廷只能实行募兵制,士兵的一切费用都需要朝廷来出。
这些受到招募而参军的士兵,也有自己的**,自己的渴求。
他们本就受到压迫,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参军谋生。
然而当他们发现,自己手中的兵器能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时,消极罢工、抵抗命令、甚至起兵谋反就成了常态。
凭什么门阀家的人生来富贵凭什么官老爷就能盘剥百姓凭什么上级军官就能压榨底层士兵
我虽然只是个士兵,但我也想喝酒、也想吃肉、也想要女人,上边不给就先问问我这手上的刀!
唐末的藩镇割据根源就在此,底层百姓的产出满足不了上流社会的**,而因为动乱,统治阶级又不得不依靠底层的士兵来维持统治。
唐末所谓的藩镇割据,除了少数野心家外,大部分节度使都是身不由己的,节度使代表的是藩镇全体士兵的利益。
要归顺朝廷,节度使就要上交赋税给朝廷,一旦上交了赋税,就满足不了士兵们的需求。
满足不了士兵需求的节度使,往往会被藩镇内的士兵们灭掉全家,再推举一个新的节度使上台。
这一状况从唐朝中期开始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五代时期通过战争和屠杀,从**上消灭了不少藩镇的士兵,才结束了这一乱局。
此时,士兵倒逼节度使和朝廷的状况已经不常见了。
因为朝廷也摸清楚了与士兵相处的方法,那就是花钱买平安。
别看蒋达那样的州兵一年只有四五贯的俸禄,可那都是用士兵、节度使甚至皇帝的性命换来的,一开始的士兵哪有俸禄可言
因为发不出士兵的俸禄,丢掉性命的节度使数不胜数,后唐的李存勖、李从珂两名皇帝也因此而丧命
第六十八章 宋州军营
宋州节度判官窦侃拿起文书检查了一番,确认无误后又将文书,以及一份军籍递给书吏:“文书立刻送去张都监那,军籍送回库房。”
节度使李重进不在宋州,判官窦侃就是宋州权位最高的官员,全权处理宋州大小事务。
在审讯蒋达之前,窦侃还调阅了蒋达的军籍,按照军籍对照了蒋达的容貌,确认是蒋达本人后才开始审讯。
“喏。”书吏接过文书领命而去。
“若不是听这蒋达亲口所言,我实在不敢相信,竹奉璘竟然能做出此等骇人听闻之事。”窦侃忍不住拍了拍木桌,愤然说道。
赵兴业闻言抚了抚长须,叹道:“我与他在宋州也共事多年了,竟从未看透此人的真面目,实在是惭愧。”
“知人知面不知心,再说那竹奉璘常年在宁陵,赵推官看不出来是正常的。”李延庆出言相劝。
“好一个知人知面不知心,想不到李衙内如此年轻,竟能口出不凡,发人深省。”赵兴业大声说道。
对于赵兴业的奉承,李延庆只是笑了笑,并未回话。
赵兴业又望向吴观:“还有,吴书记刚上任不过两个月,就能破获如此大案,两相比较,我实在是愧为宋州推官。”
吴观拱手回道:“赵推官实在是太过谦虚,这宋州谁人不知赵推官为官清廉,断案如神,我也不过是做了点分内应尽之事,全靠这蒋达背暗投明,揭露竹奉璘的丑陋嘴脸和险恶勾当。”
“好了,场面话就不用说了,你们两人谁愿意和张都监去一趟宁陵”窦侃听着两人的互吹,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昨夜吴观已与李延庆约定同去宁陵,吴观怕此事被赵兴业抢去,未等赵兴业出声,吴观抢先说道:“下官愿往。”
“那好,今日由我署理府衙,赵推官先去州狱视察,准备关押竹奉璘的牢房,吴书记一会陪同张都监去宁陵。”窦侃安排了三人今日的工作。
“其实由下官去宁陵也是可以的。”赵兴业面带笑意地说道。
李延庆瞥了眼赵兴业,感觉赵兴业这话有些言不由衷。
窦侃闻言说道:“竹奉璘毕竟还是官身,关押在马步院有失体统,但州狱已许久未用,赵推官的责任也不轻,就不必再推辞了。”
“是,下官领命。”吴观和赵兴业异口同声地说道。
府衙事毕,吴观和李延庆先是回到节度使府,带上了乌衣台的人还有张正等护卫,一同去往城东的州军军营。
刘从义他们昨日抓到蒋达后没敢再回宁陵,押着蒋达步行回的宋城,行李和马匹都还在姚氏客店,此行正是要取回行李和马匹。
“其实那赵兴业如此奉承我们,就是想让我去宁陵,他好留在宋城。”吴观和李延庆骑着马走在队伍的前头,吴观轻声说道。
李延庆闻言想起了刚才赵兴业在府衙的表现,感觉有些疑惑:“为何他不愿去宁陵赵兴业应该能够看出来,这竹奉璘是掀不起风浪的,此去宁陵并无风险,还可以捞点功劳。”
“讨论这事之前,我想先和你说说另一件事,这两件事我觉得关联很深。”
接着吴观略带歉意地和李延庆说:“最近太忙了,其实我有件很重要的事忘了和你说,这赵兴业的妻弟,是宋州的米行行首。”
“米行的行首”李延庆闻言微微一惊,这事情确实重要,自己对乌衣台的规划,老师也是清楚的,想来老师这些天确实是因为贷款之事而忙得焦头烂额了。
“这赵兴业从做书吏开始就一直在宋州,到成为节度推官花了有接近三十年的时间,在这些岁月中,赵家也随着赵兴业的升迁,逐渐成为了宋州的大族,家族产业涉及到许多的行业,米行就是其中之一。”
听到吴观的分析,李延庆明白了,意思是这赵家就是宋州的地头蛇,乌衣台若要涉足粮食买卖,就得和这赵家打交道了。
吴观见李延庆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说道:“这事情我也是在查民间放贷之事时,偶然知晓的,前些日子府衙不是处死些钱民吗这里面就有人和宋州米行有牵连,我顺藤摘瓜,就查到了赵家。”
所谓钱民就是指此时民间放贷的人,私人开设的高利贷机构则称为钱引铺。
“所以这赵兴业不想去宁陵,是不是宋州的米行与竹奉璘之间有瓜葛他想趁竹奉璘还未抓来时,消灭某些证据”李延庆根据吴观给出的信息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我也觉得如此,刚刚赵兴业那样子,明显是不想去宁陵。”吴观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竹奉璘截的是粮船,必然要找地方处理赃物,而宋州米行的行首,正好又是赵兴业的妻弟,他们之间必然是有关联的,这关联恐怕还不浅。”
“这赵兴业不会是想去通知竹奉璘吧”李延庆有些担忧,这样竹奉璘很有可能直接逃跑,从而破坏自己的计划。
吴观摇了摇头:“赵兴业不会做这等蠢事的,他和竹奉璘顶多有些金钱上的往来,此刻赵兴业必然是会抛弃竹奉璘的。”
“对了,竹奉璘的儿子现在应该就在宋城,在州学中求学。”李延庆想起了那个曾和他一起狩猎的竹胖子。
&nb
第六十九章 幽云十六州
李延庆闻言望向自己的老师,这些士兵虽然不堪,但现在却正要依靠这些士兵去抓捕竹奉璘,言辞如此激烈会不会有些过了
可吴观却得理不饶人,继续怒斥张惟远:“这就是你带出来的兵就这样子,能成什么事”
张惟远声若蚊蝇地回道:“书记教训的是,精锐的士兵都被皇甫指挥使带去宿州了,这些留下的士兵确实疏于操练。”
现任宋州兵马指挥使名皇甫徽,现在正带领两千宋州州军,戍边于淮河北岸的宿州。
“不用打仗,就可以不操练吗”吴观瞪着张惟远大声道:“州军的粮饷节度使府可是一文都没少给!”
发足了军饷,军队却不操练,这正是吴观如此生气的原因。
宋州赋税分为三份,上供、留州、送使。
留州的钱占比很小,主要是用来给宋州的官吏发放薪俸,以及维护各级衙门的日常运转。
送使顾名思义,就是给节度使的,这一笔钱粮略低于上供的数额,主要用途就是用来供养宋州这三千州军,剩余的则归节度使。
宋州三千州军,不算粮草支出,光俸禄每年就要花掉一万多贯,还有装备支出、军官俸禄等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费用。
两个月前吴观接手节度使府时,州军的账目令他触目惊心。
如流水般花出去的军费,换来的却是些这样疏于操练的士兵,吴观如何能够视而不见呢
宋州的州军随时都有可能被朝廷征召,到时候出了漏子,可是要追责的!
“是,是,是,今后我一定多加操练他们,现在我们还是先去宁陵,抓人要紧。”张惟远一个劲地点头哈腰。
张惟远威武的外表,与他目前懦弱的样子,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令李延庆大开眼界。
之前李延庆见到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多少都会有些傲气,这张惟远好歹也是个八品武官,怎会如此不堪
李延庆联想起刚才进军营看到的那一幕,这租赁房屋所得,和发给士兵的俸禄,张惟远怕是贪墨了不少。
再加上张惟远的薪俸也是节度使府发放,李延庆坐在马背上思忖一番,倒也理解了张惟远低声下气的原因。
看着张惟远那唯唯诺诺的样子,吴观没了训斥张惟远的心情,意兴阑珊地调转马头:“那就先去宁陵再说。”
毕竟抓捕竹奉璘为重,事有轻重缓急,吴观还是拎得清的,今天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不过吴观已经决定,等宁陵事了,一定要好好替李重进整顿一番州军,防止以后出了乱子而受到朝廷的追责。
张惟远先是调遣了一队士兵去抓捕竹明义,又花了点功夫,才让一百余士兵勉强排成队、扛着长枪出了军营。
李延庆和吴观带着节度使府上的人马,跟在了州兵们的后头,此次抓捕竹奉璘,张惟远和州军才是主力,李延庆和吴观只是起一个监督的作用。
昨日突如其来的暴雨,令黄土官道上铺了一层湿湿的黄泥,这条官道还是唐朝贞观年间修建的,如今年久失修,一下雨就成了烂泥塘。
望着前方艰难行军的士兵,李延庆想起了历史上北宋的厢军,厢军正是由地方上的州军改编而来。
想来北宋地方厢军沦为专做劳役的“役兵”,是早在五代后期就有了苗头的,眼前这一百人要是上了战场,怕是一下就作鸟兽散了。
“想不到当年声名赫赫,助朱温建立梁朝的宣武牙军,如今却是成了这个样子。”吴观看着士兵们的熊样,坐在马上大发感叹。
“是啊,这才过去四十多年而已。”经吴观一提,李延庆也想了起来,宋州和汴州曾经同属宣武军。
四十四年前,朱温正是靠着勇武善战的宣武牙军打遍北方无敌手,从而取代唐朝建立了后梁朝。
当时宣武军的驻地汴州被朱温升成了东都开封,宣武军剩余的州重新划为归德军,驻地在宋州。
宣武牙军则分为两部,一部分随着朱温进京,成为了第一支侍卫亲军,剩下的一部分则成为了新建立的归德牙军。
牙军是节度使的亲军,曾经藩镇割据时,节度使大多是父死子继,节度使们往往会穷尽几代人的精力和财力,打造一支精锐的牙军,来保证自己的地位。
所以唐末五代初时,地方节镇的军队大多骁勇善战,这也直接导致了全国的四分五裂。
自朱温建立后梁开始,五代的帝王们便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削藩运动。
到第三个朝代后晋时,除了少数几个节镇外,朝廷终于在大部分北方节镇消灭了父死子继的模式,从此这些地区的节度使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与此同时,牙兵制度也走向了终结,都已经不能父死子继了,节度使们自然不会花多少钱来维持军队了。
牙兵也就改名成了州军,所以现在的宋州州军追根溯源,正是四十四年前的那支宣武牙军。
“其实,为师并不是很赞成朝廷削藩的。”吴观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回忆往昔:“四年前我考进士的时候,策论的题目正是论如何削藩。”
“所以老师才会因此落选吗”李延庆想不到老师还会有这种往事。
“也不全是吧。”吴观轻轻笑道:“那时我的诗赋也
第七十章 抉择两难,世事无常
谈及失陷的幽云十六州,李延庆和吴观师徒两人的心情,一时间都有些沉重。
“那石敬瑭确实罪该万死。”李延庆平复了一番心境后问道:“可就老师所言,幽云沦陷,主因难道不是因为石敬瑭不肯救援幽云吗”
吴观闻言立刻反驳:“卢龙牙军因为上供而缺少粮饷,士气的大幅下降,军员的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才是幽云陷于契丹的主因。”
“各个节镇上供的钱粮,朝廷不也是拿来组建禁军了吗若是石敬瑭当时愿意派出禁军驰援幽云,定然能够击败契丹!”
李延庆接着说道:“当今圣上不也正是靠着这支禁军,在高平击溃了伪汉和契丹吗甚至还是在大部分侍卫亲军临阵逃脱的情况下!”
吴观闻言哑然,低着头坐在马背上默不作声。
当今这支禁军的强大李延庆是知晓的,虽然此时禁军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病,但郭荣曾凭借这支禁军战胜过契丹。
之后的北宋朝也正是依靠这支郭荣留下的禁军,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
直到高粱河之战中被赵光义付之一炬前,这支禁军可谓是百战百胜,极少失利。
虽然老师吴观对于削藩之事的独特见解,令李延庆感到耳目一新。
但从后世而来的李延庆,认为国家的统一是必须的,对于吴观反对削藩的观点,李延庆认为是绝对不可取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