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五代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有点混蛋

    窦侃最大的问题就是光有所谓的仁德,但既没有办法,也不想去强征赋税,因此就一直拖着,希望朝廷能够在看到收税无望的情况下减免宋州的赋税。

    如今在自己和老师吴观的商讨下,计划的可行性相当之高,若是将我们的计划和他摊开了说,不晓得能不能得到他的合作呢如此宋州的百姓也能免于他的迫害了。

    极短的时间中,李延庆下了决断,在屏风前扯了扯吴观青色的官袍,轻声说道:“老师,要不我们向他说说我们的方案。”

    吴观回头看了看李延庆,拍了拍他的手,轻声回到:“我也是这么想的,放心吧。”

    吴观走在前头,来到大堂中央,拱手行礼道:“下官归德军节度掌书记吴观,见过陶舍人。”

    “免礼免礼,吴书记今年以一白丁之身,受到李相公赏识,被擢升为掌书记,在京中也是小有名气。今日详见,果然是一表人才。”

    谁对陶文举客气,陶文举自然不吝啬好话,总不能与所有人为敌吧,两人只在上午见过一面,草草行了个礼而已。

    陶文举又将视线投向吴观身后的李延庆,连忙起身,走到李延庆身前,还未等李延庆行礼,便扶着李延庆的臂膀道:

     




第十六章 你又懂了?
    李延庆和吴观走出州狱大堂,此时天已经快黑了,远处的夕阳正散发着最后一点余晖,大堂门口两边的木架上也摆上了火盆。

    “想不到陶文举竟然答应得这么爽快。”走出一段路之后,李延庆忍不住说道。自己本以为陶文举不会轻易同意他们的方案。

    “因为相公确实是一个有仁心的人,陶文举也是很清楚的。”吴观回头看了看李延庆,淡淡的夜色下,李延庆眼中,吴观的脸晦暗不明,只听他接着说道:

    “几个月前,相公被任命为晋阳城下都部署,带着三万大军包围晋阳城。晋阳城高墙厚,十分难攻,相公既没有驱使兵士攻城,也没有抓捕附近的百姓来填护城河,只是围着而已。

    甚至到后来,粮草接近耗光的时候,相公也约束着部下不去附近掠夺。这事,我应该没对你说起过吧”

    李延庆想了想,回答道:“确实没有。”岂止是这事没有,李延庆曾经仔细浏览了脑海中的记忆,发现原主关于他父亲李重进的记忆相当的少,甚至对他的父亲还带着轻微的恨意。

    大概是因为因为李延庆年少时,李重进跟随郭威常年征战在外,有时一两年都回不了一次家。李延庆的生母又在李延庆八岁时去世了,如今李家的主母是李重进之后续取的。

    对于前世缺少家庭关爱的李延庆来说,想起李家复杂的人际关系,想到之后要面对那么多的亲人,李延庆这些天就感到十分头疼。好在如今他还是一个人在宋城,还有时间来思考。

    吴观轻轻嗯了一声,继续说道:“陶文举的行为虽然过于暴虐,但不得不说,要想在灾年收税,不是他这样的酷吏是很难做到的。

    况且这种行为并不一定能够完整地将税收上来,宋州有些穷苦的乡县,大约是拿不出这么多的。如今你提供的这个方案,应该是很合乎他的心意的。”

    “那如今就看我爹爹的意思了。”李延庆说道。

    吴观想了想补充道:“兴许还要看陛下的意思,陶文举此刻肯定在写奏疏呢。”

    陶文举吹了吹纸上的墨迹,看着差不多干了,便折叠起来放进信封中,糊上口。又拿起另一封早已经写好的,招呼了两个护卫进来。

    “这两封都交给魏枢相,找柴指挥使要六匹好马,星夜送去,千万小心。”

    看着两名护卫拿了信封而去,陶文举回到椅子上缓缓坐下,眯起了双眼,即使如他这般精力旺盛的人,在一天的奔波劳累下,也已是精神疲惫。

    陶爽蹑手蹑脚地走进来,看见叔父眯着眼睛的样子,刚想退出去,陶文举眯着眼开口说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陶爽吓了一跳,缓了口气才轻声回答道:“已经遵照叔父的吩咐,八个城门口,用木桩各挂上了一具,呃,一具尸体。”

    今天这事把陶爽吓得着实不轻,今年不过二十岁的他,自十岁进入学堂读书,家乡山东又安定许多年了,哪见过这么多尸体呢自来到州狱之后他就一直处于惊吓和恍惚的状态之中。

    而后更是听到陶文举要他带着士兵去各个城门口挂尸体,而且还要写八份告示的命令,他既不敢违背叔父的命令,又恶心那几具不成人形的尸体,还好天黑了,他那血色全无的脸才不至于被那些同行的士兵们看真切。

    “告示也贴了吗”陶文举又问道。

    “贴了,贴了,都照着叔父的意思写的,十天之内不交税,再杀一百,一百人。



第十七章 回应
    李重进自回返开封这一个多月以来,白天一直在开封城东北的兵营中忙活。

    五个多月之前与伪汉的高平之战中,侍卫亲军在当时的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的带领下,于战场上不听命令而溃退。

    幸而在殿前军的死战之下,周军反败为胜。战后,郭荣处决了侍卫亲军司的所有高级武官,两个都指挥使更是全家皆没。

    当时的殿前司都指挥李重进空降侍卫亲军司,带着一帮士气涣散的侍卫亲军包围晋阳,结果不言而喻,自然是打不下来的。

    围了晋阳五个月后,周军在粮草不济,以及契丹军突破北部防线的情况下,仓皇撤退。

    七月回到开封后,郭荣干脆连侍卫亲军司的中下级军官都大部分撤换,一口气撤了七八十个指挥使的职。

    这可是个大工程,此时周朝的禁军军制,五百人一指挥,十个指挥为一军,若干军为一厢,而左右两厢就组成了侍卫步军司或者侍卫马军司。

    一般来说从统辖五百人的指挥使往上,已经属于中高级武官的范畴,是不直接参与管理训练军队的,所以这几十名指挥使,是联接上层武官和底层士兵的桥梁,相当重要。

    李重进这些天就一直在忙活着填补这些指挥使的人选,当然他也趁机在侍卫亲军中安插了不少自己的老部下担任指挥使。

    这事情当然是得到郭荣默许的,毕竟上下不相识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况且李重进等侍卫亲军司的高官,都是殿前司出去的,都算是郭荣的亲信。

    所以李重进也因为此事,迟迟没去宋州上任。

    此刻,李重进正在自己的营房中,翻看着李延顺带来的,吴观所写的信。

    “此事,你怎么看”李重进放下书信问道,一张宽大且黝黑的脸上,两只大眼炯炯有神地盯着他的大儿子。

    李延顺看到父亲投来的目光,低下了头,支支吾吾地答道:“三弟的主意就挺,挺好的。”

    李重进听到这答案,轻轻叹了口气,这几年来他忙于军务,有意地让大儿子接管一些政事。

    大概是从小缺乏父母关爱,以及相关教育,李延顺对于这些东西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也没有相应的能力。

    听到父亲恨铁不成钢的叹息,李延顺羞愧地低下了头,年方二十的他,长着和他爹一样的大饼黑脸,身形高大,四肢强壮,还继承了一身好武艺。可惜父亲的政治智慧,是一点没继承到。

    “方法是挺好的,想不到三哥儿年纪轻轻竟能想得如此全面,前些天离京的时候,他有这么聪慧么”李重进歪了歪头问道。

    “是不是摔了一下,变聪明了”李延顺抬头想了想说道。

    李重进胡子翘了下,瞪了大儿子一眼,说道:“要是真能变聪明,我觉得你应当摔上几下。”

    李延顺当然是不想摔的,去年刚娶了妻子,两人感情正浓,今年还生了个大胖小子,便转移话题道:

    “三弟聪明了挺好的,我嘛,就能耍耍枪,打打拳。二弟又那样子,以后爹爹身上担子也能轻点。”

    “行了行了,回去吧,看见你就烦。只要吴观一不在,就一个字都不看了。给我回去多读点书!”

    “嘿嘿。”李延顺憨笑了两下,就退了出去,书自然是不会读的。

    门口候着的翟守珣看见李延顺离去,便进到房中,并关上门。

    “子琪啊,来看看这个。”李重进说着便将吴观的信递给翟守珣。

    翟守珣是李重进续弦的弟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了,今年不过二十三岁,乃是一个县令的儿子,父亲死后便投靠了姐夫,靠着有点才学被李重进所看重,在军中做了个小吏,被李重进引为心腹。

    翟守珣接过信,仔细的翻看起来,李重进倒也不急,继续处理桌上的公文,该签字签字,该盖印就盖印。

    &nbs



第十八章 空虚感
    午后的阳光虽然强烈,但照在厚厚的油窗纸上,也只能透进微微亮光。

    李延庆悠悠地从午睡中转醒,直起身缓缓伸了个懒腰,没有闹钟的世界,还是舒适的啊,李延庆转了转脖子,发出轻微的咔咔声。

    拉了拉床头的铃铛线,不多时便有侍女捧着水盆而入,李延庆这些天来完全适应了有人伺候的生活。

    看了看进来的两名侍女,李延庆转身下床问道:“铃儿呢,怎么不见她”

    “郎君,今天是铃儿姐的休沐,铃儿姐自郎君午睡后便去南门外的连云寺了,说是家人得救,要去寺里还愿。”一名娇小的侍女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要张正去金胡里接铃儿家人的不是我么怎么如今不感谢我,倒是还愿到寺院里去了。李延庆听到此事,略微有些不爽。

    不过听到连云寺的字样,李延庆忽地想起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历史上称为“世宗灭佛”的事件。

    根据记忆,此事应当是在显德二年间发生的,后周统治范围内的寺院,十不存一,很是凄惨。一想到此,李延庆的心情又稍稍愉悦了些。

    一位小侍女替李延庆将脸擦净,另一位则将他的长发盘于头顶,用长条丝绸扎好,并插上一根鎏金的发簪。

    这位替他束发的小侍女手法并不是很熟练,弄得李延庆的发根有点微疼,不过宽宏大量的李延庆并未提出来。

    这两名小侍女都才十三四岁的年纪,长得又乖巧可爱,李延庆实在是不忍苛责啊。

    说起来,现在宋州节度使府上的侍女,都是宋州本地人,基本都是上任节度使留下来的。

    这些侍女们签的并不是卖身契,年满二十就会到期,上任节度使赵晖卸任节度使之后年龄太大,就告老还乡了,这些侍女就被做了顺水人情留给了李家。

    这种在豪门中历练过几年的女孩们,出了节度使府在婚姻市场上也是很抢手的,根本不愁嫁。

    如今节度使府上,能管事的仆人并不多,李延庆院里这几个女孩子,年龄最大的竟然是十六岁的铃儿,于是管理她们的担子就交到了铃儿肩上。

    像铃儿这种雇佣制的侍女,既有月钱,也有假期。此时社会上唐风仍然浓厚,年轻的女孩们也是经常上街游玩、郊外踏青的。

    李延庆看见两名侍女替他梳洗完毕,便出门去往吴观的院子。

    昨天晚上,两人自州狱中出来之后,吴观便说今日上午去找窦侃商量商量,上午就不上课了,但要李延庆下午去他那一趟。

    想来是要找窦侃商讨怎么实行方案,至于推官赵兴业那儿应该就不用去了,只要吴观和窦侃达成一致,赵兴业是肯定会配合的。

    李延庆早上起床之后稍稍运动了一会,便在屋中看了一上午的春秋公羊传,结合了两世的记忆和能力之后,李延庆发觉自己看这种古书越来越轻松,记忆力似乎也比穿越之前要高上不少。

    遗憾的是,李延庆自十岁开始就不再习武了,似乎是被父亲李重进所禁止了,李延庆有点搞不懂,为何以军事发家的家庭,会禁止后辈习武呢

    自穿越后的这些天以来,李延庆一直处于一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毕竟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这些天虽然渐渐融入了其中。

    但作为一个从小看武侠片长大的男人,对于武功这种既能满足男人的期待感和安全感的东西,好不容易来了趟古代,李延庆自然希望能够见识,甚至学习一点的。

    张正这个侍卫头领,沉默寡言的样子,办事又很牢靠,似乎是个不错的人选。

    脑袋里胡思乱想,脚却没停,没多时,李延庆就到了吴观院门前。

    通报之后等了一小会,李延庆才得到能够进入的许可,大概和李延庆在门外听到的女人的声音有关系,吴观是带着妻女来上任的。

    &n



第十九章 逃避有用吗?
    之前,张正对于来当李延庆的护卫这事,内心是有一些抗拒的,出身于底层的他,本能地厌恶这种官二代。

    张正是李重进的表弟,本在晋阳留守刘崇账下做一名十将,听起来很猛,其实手底下就一个队二十个人,一个没品级的小军官。

    四年多前郭威起兵造反推翻汉朝,建立周朝,刘崇作为汉朝的宗亲,依靠契丹的支持,在晋阳又建立了一个汉朝,也就是北汉,此时被周朝官方称为伪汉。

    兄弟两人自此在战场上就成了敌人,半年前的高平之战中,张正被周军所俘虏,本来是要被处决的。

    不过那天监刑的正是李重进,李重进便救下了张正。

    李重进十七岁时父亲去世,他的母亲带着李家三兄弟离开山西,投奔她的弟弟郭威。

    兄弟二人刑场重逢,却已是二十年后了。

    张正今年也已经三十五岁了,当了十多年小兵,被俘时也只是个十将。

    在军中历练多年,武艺高强,又是李重进的亲戚,李重进立刻就起了惜才之心。

    当然李重进不可能举荐他当文官,而节度使现在已经没有举荐武官的权力了,作为表亲,也不在朝廷的荫补范围内。

    所以李重进帮三十五岁仍未娶妻的张正说了门亲事,希望张正留在自己身边作为一名侍卫,毕竟是亲戚身份,比较放心。

    对于既救了自己性命,又帮自己成家的表哥,张正自然是无比的感激,对于他的要求,那也是绝无二话。

    之后接到了作为李延庆护卫,并护送他去宋城的命令,张正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就应承下了。

    来宋州前,张正和李延庆的交集并不多,面都没见过几次。

    但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和了解,张正渐渐改变了对李延庆的印象,李延庆并非他想象中的那种纨绔子弟。

    特别是李延庆坠马昏迷后,张正陷入了惶恐之中,对自己有恩的表哥将儿子交给自己,自己却把事情弄成了这个样子。
1...34567...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