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洪山诗人

    一夜过后,第二天再次上路,我们习惯了各自的角色,也不再对小胡与小戴的交往,产生过多的猜想。

    大概又经历了两三个景点,就到达山脚了。距离宾川县城不远的地方,那鸡足山的身影就突然在拐弯过后,压了过来。人群中,居然有居士在地上跪拜,朝着那神圣的山顶,在行人的路旁。

    不知道是哪个念起了经咒,惹得其中一些人也念起了自已宗派的佛经,最多的人,总会念“阿弥陀佛”,这声音渐渐成了主导。

    第一眼看到鸡足山的地方,居然让大家停留了下来,有合什的,也有肃立的。这种场面非常让人震撼,身边一些并不是居士的人,也站着不动了。

    那些跪拜的人,也许宗教震撼了他的内心。那些没有皈依的人,看到这些被震撼的人,自己也受到了震撼。

    再次集合队伍出发,大概是十多分钟以后,我们到宾川县城靠近祝圣寺的地方,叫**足山镇,一个宾馆,报到登记。因为下午在祝圣寺有个法会,法会完毕后,又要下山到这宾馆歇一晚上,第二天,再次上山,完成到华首门及楞严宝塔的旅程。

    中午吃饭时,大家都在宾馆安排的团餐聚齐了。因为按要求,下午法会的各种程序及注意事项,在利用中午的时间进行宣讲。这是组长的事,此事,完全由小胡来进行,因为最开始是他接受培训的。

    小胡讲话的语气不急不慢,但用词准确通俗,说明清晰明白。我偷偷看了看坐在桌子边的小戴,整个过程,她都是盯着小胡的。

    这祝圣寺我来过,这是第二次了,要说对它的了解,却并不多。

    从鸡足山东麓的宾川沙址入山,路旁溪水淙淙,丛荫泛碧,有一里,到“霞山一会”坊址,这里是人们门户,左书“支路初登”,右书“灵山一会”。过坊缘溪前行,过“九品石”,越“石梁桥”,经“大士阁”,见山谷丛林中飞瀑涌泻,声如雷鸣,蔚为壮观。从大士阁后的林荫小道,向西北穿行,约二里,便达鸡足山现存的最好佛寺祝圣寺了。

    祝圣寺建于鸡足山腹,原址为钵盂庵。占地面积13350平方米,坐北向南,倚山就势。四周绿树红墙,交相辉映。进“祝圣禅寺”大门,高大的照壁屹立右侧,绘有《鸡足山全景图》,东面侧门上书“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镇宝亭上八面玲珑,放生池中云山徘徊。庄严的天王宝殿,有赵朴初手书“祝圣寺”。

    当我们到达寺庙后,就看到明成师已经在等我们了。此时,万师兄主动让小胡履行组长的职责,组织大家准备进入法会的程序。而明成师身边,有好几个僧人,也加入组织者的行列。

    我与万师兄看到这种情况,知道我们所起的作用,基本上已经完成,决定先到寺院周边走一走,参观一下整体面貌。

    殿后又一庭院,钟楼、鼓楼雄峙左右,中间是巍峨、宏丽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重歇山式五楹宫殿构造,飞檐斗拱,门作户壁全出自白族艺人之手,造型美丽,雕凿精致。檐口高悬赵朴初题“大雄宝殿”、孙中山题“钦光俨然”,梁启超题“灵岳重辉”鎏金金匾。殿前置一铜铸巨鼎,香雾迷蒙。殿门楹联别具特色:“迦叶欲传衣挂尽慧灯照金顶;大士常祝圣留颗牟尼镇石钟”,暗含八座寺庵之名。

    殿堂上释迦牟尼像趺坐莲座,迦叶、阿难侍立两侧,座前供立式、卧汉白玉佛像各一尊;座背塑观音像及南海普陀胜境。殿内四周棋布彩色汉装五百罗汉像,百态千姿,栩栩如生。配设香案、供器、七珍、八宝,高悬的黄色帐幔上书满佛经。殿中香雾缭绕,灯烛辉耀,一派肃穆。殿后为藏经楼和藏珍楼,藏经楼里红漆木橱,黄铜大锁,内藏各种“钦赐”或化来的珍贵佛教经典。

    其中有光绪赐虚云的三藏大乘真经;万历十四、十七、二十九年钦赐的大藏经,有慧辉和尚携标荷经四年募化的正藏三百三十函。藏经楼后侧有藏珍楼,砖墙铁窗,严实牢固。内藏光绪赐与虚云的鸾舆、华盖法器、玉龙杯、九龙袈裟;玉观音卧像,长约一尺五寸,右手支头,双脚微屈,秀丽安祥,健美的身躯中部覆盖着绒巾。还有一批古字画,如明代屈尔仄的《墨权觉云图》,长八尺,宽六尺,笔力雄浑,烟墨含润,为“镇山之宝”。可惜这些珍贵文物多已破坏,而重修后祝圣寺也未能恢复旧观。

    藏经楼下为雨花台,系讲经说法处。雨花台下两廊嵌各种石碑。寺院东西两厢房有四殿,四堂,方丈室、僧舍等;内外庭院有长廊、曲径、洞门、花圃、茶座及台楼阁。整座寺院,结构商讨,布设井然,规模宏大,环境清幽,富有浓厚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祝圣寺原名迎祥寺,又名钵盂庵,始建于嘉靖年间。万历时,名士李贽两登鸡足,住钵盂庵,撰《李卓吾先生谈禅楼》作纪念。清嘉庆后,庵无人住,渐衰颓。光绪三十一年,虚云和尚上山,发愿扩建寺院,创立十方丛林。他亲自到国内外募化功德,筹黄金万两,来建此寺,十年始成。光绪三十二年,虚云晋京请颁《龙藏》,光绪皇帝赐名“护国祝圣寺”,该寺遂成为鸡足山十方丛林首创。后曾几度劫难,许多珍贵文物毁坏散失于60年代。1980年后,再次得到修复。1984年,被国家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为佛教活动开放场所。

    要说一个地方的宗教地位,除了与历代高僧大德的功德有关,也与政治人物与文化人物的尊崇有关。鸡足山之所以能够成为汉地佛教,甚至藏地、南亚佛教徒尊崇的地方,与它悠久的历史有关。

    尤其在中国漫长的动荡史中,能够保存下来,并一代代重新修复的丛林并不多,如果有这种丛林,当然就是中国宗教史文化史的活化石了。

    我们说中国有几千年文明,但树立在我们心中的,能够让我们崇拜的,可以震撼我们心灵的,并不只是经典及书籍中的文字。更是诸如长城大运河大雁塔嘉峪关等,优秀的凝结着智慧的建筑,以及与这建筑有关的文化及典故。鸡足山就是这样一座山,浓缩的历史,如同长寿的智者,冷静地坐在这里,让这些后人,千百遍地看。

    相传,迦叶至鸡足山后,进入禅定,奉持如来附嘱之金阑衣,以待弥勒出世而授之。显然迦叶入定的鸡足山是在印度境内的摩揭陀国,中国之鸡足山由僧人附会、仿造而来,同时也作为迦叶道场载入中国释史。至明代,山上僧尼云集,佛事最为鼎盛。"琳宫绀宇不知数,浮图宝刹凌苍苍。"据统计,有"大者七十二所塔院",且"规天矩地,制度虚敞"、"院宇壮丽"。另外还有许多"静室精舍"。至清代,这里还有寺36所,庵72所,盛时常住僧尼5000人以上。翻开有关志书,可见这里历史上几乎无山不寺。

    佛教在鸡足山的发展,其一可能与南方的开发有关。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鸡足山渐为更多的人所知,至明代这里就更加著名了。其二,许多僧人奔迦叶道场而来。其三,这里的自然环境幽偏僻而美,适宜静修。其四,这里是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荟萃之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这里佛教文化的兴盛。

    历代在此活动的高僧很多,惜无详细的记载。知名者有唐代的明智、护日,宋代的慈济,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法天、大错,清以后的虚云、自性等。许多僧人远道而来在此结茅修行,于是在这些高僧大德修行处,一座座寺庙建立起来。

    鸡足山是僧人向往的一块净地,明代僧人静闻的事迹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据冯志《仙释传》,静闻原为江苏迎福寺莲舟法师的法嗣,他禅诵达二十年,剌血写成《法华经》,发愿将此经供于鸡足山。崇祯九年,他同徐霞客结伴西游至湘江,不幸遇盗堕水,但将写经举在头顶,独不遗失。后创病死于途中。临终前嘱徐霞客将其骨灰带至鸡足山埋葬,以了其生前未了之愿。

    鸡足山佛教在清朝后期曾一度衰落,寺庙仅余十余座,且已破败。鸡足山佛教在近代的复兴,当首推虚云法师之功。

    且不说万师兄曾经在云居山学习过,系统地了解过虚老和尚的事迹,就是我本人,也看过他的年谱。如果是当代学禅宗的人,如果不知虚云名号,那就是个笑话。

    这个活了一百二十岁的传奇和尚,曾任三代帝师,经历五个政权,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佛教史的活化石。在云居山,还有他的纪念馆,还陈列了他生前所用的物品。

    虚云法师,俗姓肖,初名古岩,字德清,别号幻游,原藉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幼习儒学。清光绪八年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剃度出家,后云游天下参学访道。曾谒五台山、峨嵋山、天台山、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曾到终南山,并准备在那里结茅修行。还长途跋涉至西藏拉萨,参拜布达拉宫。他的足迹远至东南亚的缅甸、锡兰、泰国、槟榔屿等地。每到一地,他都同当地高僧大德研习经典,切磋学问,影响渐大。

    虚云法师




第五百二十章 法会之略述
    我和万师兄跑到大殿方向,才知道,新春祝福法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我在庙子也住过一段时间了,也见识了一些法会的程序,但是,对法会的具体操作模式,尤其是意义与规则,知之甚少。

    我正要请教万师兄,但看到,里面的大和尚们,已经鱼贯而入了。我知道,按这次活动的安排,这里将要进行盛大的新春祝福法会,面对下面的数百名信众,是一个庄严神圣的时刻。

    法会的程序是各有不同的,因为名称不同,内容也各有差异,但大多数有主持法师开始的祈愿文。这次是由祝圣寺方丈主持的,他的祈愿文,倒也符合这个法会的主旨。为了完整保留这个法会的全貌,我按下了手机录音键,以便事后整理出来。

    全文如下:

    今天,是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相聚在慈悲的佛陀面前,点亮手中这一盏灯,也点亮心中智慧、慈悲的明灯。在纷扰喧嚣的浮华世间,我们曾因无明而迷惘,找不到生命的究竟意义。在上下求索的人生途中,我们曾因黑暗而恐惧,看不见未来的前进方向。是佛陀的智慧法灯,为我们照亮了漫漫征程,为我们开启了生命宝藏。此刻,我们向您献上一盏心灯,感恩您慈悲的度化和指引,并在您的面前虔诚祈愿:愿我们永远追随佛陀的脚步,更愿心中的智慧明灯永不熄灭。

    今天,是继往开来之时,在这殊胜吉祥的时刻,我们相聚在庄严的三宝面前,传递手中这一盏灯,也为世间传递和谐与平安。在争斗不息的末法时代,人们因为贪嗔之心而彼此伤害,乃至干戈四起,战火纷飞。在众生共有的地球家园,人们因为欲壑难填而掠夺资源,导致生态恶化、灾难频频。愿三宝的慧心悲愿,为每一位受伤者带去无尽温暖,为所有的施暴者化解不祥戾气。

    此刻,我们人人献上一盏心灯,感恩三宝慈悲的眷顾和加被,并在这个清净道场衷心祈愿:愿这一盏灯化为光光互映的无尽灯,将我们的平安祝福传递十方,遍满世间。在新年到来,朝圣佛光这个重大活动之时,我们有缘相聚在此,是佛陀恩德的感召,也是多生累劫的善根。愿此刻的光明,照亮未来的修学之路;愿此刻的光明,照破内心的无明黑暗。

    愿我们从今日起,所言皆是良善、柔和之语;所做皆是正直、利他之行;愿我们像佛菩萨那样,为亲人、为大众、为法界一切有情拔除苦难,给予快乐。此刻,让我们以一盏心灯奉献共同的祝福:愿人人都有洒满阳光的前程,愿世界拥有和平安乐的未来。

    这个祈愿文,简直就是散文诗,很有感染力。一般人,故意把句子念得铿锵有力,或者抑扬顿挫,显示出情感变化及呼吸节奏,好像话剧演员的表演,或者朗诵课上的老师。但法师念诵祈愿文时,却语音平静,语气舒缓,有另一种强大的平静的力量感。

    祈愿文后,当然少不了诵经、请佛等复杂的程序。

    等这一套程序之后,大众们就渐次散去。整个过程,大约进行了两个小时,最后,大家陆续回到镇上的宾馆。

    在路上,我向万师兄请教,我请教的内容很多。法会真的起作用吗它的意义有哪些呢它的来源是如何的现在中国有哪些固定的法会程序规定是什么原则

    万师兄笑了笑:“庄师兄,你这十万个为什么,还真被我撞上了。”

    我在问他时,身边我们一个团队的游客,也围过来,万师兄这时不回答也得回答了。因为,他的作用,就是要解释佛教知识的。

    他是标准的老师,当然要从原则来源表现及历史发展的高度,一一说明了。可以说,他的回答,基本上就是一个关于法会的概述。

    “法会,佛教仪式之一。又作法事、佛事、斋会、法要。乃为讲说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举行之集会。即聚集净食,庄严法物,供养诸佛菩萨,或设斋、施食、说法、赞叹佛德。印度古来即盛行此类集会,其种类名目甚多。”

    “在佛教中,法会是很多的,其中最盛大的是水陆法会,也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这是为了超度水、陆、空三界亡灵而举办的法会。因为在三界中,最痛苦的又是水、陆二界的众生,所以就简单地称为水陆法会,或者叫水陆道场、水陆斋、水陆斋仪、悲济会等。水陆法会一共要举行七天七夜,包括结界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内容。”

    他讲到这里时,有游客就问到:“是不是,我们出发的崇圣寺,就是举办的水陆法会”

    “对啊。”

    “可惜了,我们没能够参加,既然你说那是最盛大的,我们居然没有看见,跑到这山上来,有点可惜。”

    这位游客刚说完,另一位游客笑到:“你没听万师兄说嘛,要进行七天七夜,就你这个身体,莫说参加活动,就是坐在那里,也受不了,那是法会,可不是看热闹。况且,你这家伙,戒律不严,念佛不勤,莫说超度亡灵,就是自己想得到超度,都要拖人后腿,对不对”

    那位中年护士,就是昨天抱住小戴的那个。她赶紧说到:“这法会是超度亡灵的,你看热闹,万一是热闹来看你呢莫闯见鬼,吓都吓死你。”

    说得周围的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那位不依,反唇相讥道:“你一个护士,相信科学的,怎么也信佛了按你们的说法,这是迷信吧,是不是,医院死的人太多了,也被鬼吓到了”

    护士并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到:“看生死看多了,人也就脆弱了,也许吧。”

    就她这种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态度,显示出了真诚。这种情感上的真诚,不仅装不出来,而且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大家再也不在这上面争论了。转过头来,要求万师兄继续上课。

    “除了水陆法会,佛教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法会。”

    “龙华会浴佛节: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弥勒佛生日的这一天,各个寺庙都要设斋,以五色香汤浴佛,以此作为纪念。”

    “放生会:也就是把那些被捕的鱼、鸟等动物释放出去,先在三宝座前说法,授三皈五戒,再把动物们放归山野水池。”

    说到这里时,又有人问到:“他们在崇圣寺的,是不是也要举办放生会”

    “是的。”

    “那可是功德啊,可惜不能参加。”

    另一位游客说到:“清静的人,念一句阿弥陀佛,功德就比天大,就看你清不清静了。”

    说得大家跟前哄笑起来,整个队伍,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大家还是继续听万师兄的讲解了。

    “盂兰盆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开坛拜佛,为父母忏罪,报父母之恩。”

    “狮子会:在每年的重阳节,在开宝寺、仁王寺都有狮子会,所有的僧人坐在狮子座下,作法事讲佛法。”

    “另外,禅宗每年的法会有祝圣会;佛降诞会;成道会、涅槃会;国忌会;祈祷会;楞严会;青苗会;观音菩萨圣诞会;达摩忌会;百丈忌会;开山历代祖忌会等。”

    此时,万师兄强调到:“至于哪个寺庙举办哪种法会,是根据现实需要及佛教宗派而定的,不是所有法会都要举办,也不是所有寺庙都有资格举办,这个要因具体情况而定。总之,大体上,比如国忌会,这种法会,在今天的中国,基本上就不需要举办了。”

    接下来,就有人问法会的仪式了。因为今天的游客中,虽然以居士为多,但看完整个法会仪式的,也是少数。不要说他们,包括我,也搞不清楚,那里面的步骤及意义、名称,甚至那些拿着各种道具的僧人,究竟在里面起什么作用,也不太理解。我们要求,万师兄把仪式这一块,讲细一点。

    “法会仪式。法会之仪式每视其性质而有不同,一般进行之方式乃以各种法物幢幡庄严佛殿,复于佛前献上香华、灯烛、四果等,并行表白、愿文、讽诵经赞等。”

    结合今天的新年祈愿法会,大家都一一对照地问了万师兄,总算把那些出场顺序回顾了一遍,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及意义。他所说的几种程序,在今天的法会上,几乎重现了一遍。对于我来说,才第一次系统直观地理解了。但是,大家对于那些僧人,具体在做什么,担任什么职务,很好奇,要求万师兄说明。
1...291292293294295...3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