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夜怀空
林祈年抬手制止了周处机的话:“关于是否屯田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谈,现在先商量如何运输粮明的史江适时地探过头来问:“大人,你心中是不是已经有了策略。”
林祈年无奈地咂了咂嘴,他从火堆前站起,五人也连忙站起,看着他闪熠幽光的眼睛,静候听令。
“宋横,明日清晨,你带一百人在此留守,我们带着队伍运送一批粮食回安曲县,用来偿还征用马匹和铁匠做兵器的钱,获取安曲百姓信任。我们会在县城各地贴出布告,用每运输一石奖励一斗稻谷的价格雇佣百姓往曲门运送粮食,先发粮食后干活儿,这样才能取信他们。”
“陈六玄,你的斥候队到达县城后,立刻带着容晏书写的招兵告示张贴至凤西城,包括所有下辖县城,以左毅卫新军的名号征召离散溃兵,饥贫百姓,上面写明凡有意参军者,到安曲县城外报名……”
……
林祈年带着兵卒到县城各个大户的门上偿还稻米,同时说明了雇佣送粮的意图,希望这些大户能派出家中牛车,人力帮助军队运输粮食。
兵卒在县城的街道上敲锣高声吆喝:“林校尉雇佣各位父老乡亲,到越丰仓运送粮食,每运送一石粮可获得一斗的奖励,如果大家不信!可以到县衙前先领上粮食,然后再干活儿!”
安曲县万人空巷,百姓们全排成长队站在了县衙前,史江带着几个兵丁维持秩序。
“都别挤!都别挤啊,运送粮食,都有机会!”
容晏和几名持笔人坐在罗圈椅中,面前桌上放着麻纸,笔砚,每前来一个人报上名字,按上手印,便可以直接前往越丰仓运送粮食。
白发苍苍的老妪站在他面前,脸上枯皱丛生,驮着腰背笑容枯涩。
“秦田氏。”
容晏皱着眉头搁下笔,摇头说道:“老妈妈,你这个年岁,不适合运送粮食,还是请家中壮劳力来替你来干吧。”
“世子爷,俺家里只有我和老伴儿,没有别人。老头子病重,只能是俺了。”
容晏摇头:“越丰仓到曲门二百里地,您这个年岁经不起折腾。这样吧,我做主赠
第四十章 运筹调度,让利于民
百姓成群结队来到曲门官道荒田,在陈六玄制定的地点开始卸粮,麻袋腾空后,通过陈六玄目测份量来发放麻布片,这东西是不可假冒的运粮凭证。
有地主大户赶着牛车来运送,把车上的麻袋一股脑儿卸到荒田里,陈六玄亲自亲点完后,把十一张麻布片儿递到大户手中。
这大户挠了挠头顶发簪,大着胆子上前试问:“六玄军爷,你给的不对,我运送的是十三麻袋,每袋一石,你怎么才给我十一张?”
陈六玄踢了踢脚下的麻袋,嘴角露出一丝嗤笑:“没啥不对的,你这每袋顶多有八斗,那就是缺两斗,十三袋算下来缺两石零六斗,我给你十一片已经是网开一面了!”
“我们家林大人说了,运送过程自有损耗,缺斗少两的没有关系,但你一下子给我缺了两石,这可有点儿过不去了啊!”
大户还要上前去争辩一下子:“六玄军爷,你肯定是看错了,我这每麻袋绝对有一石。”
“是吗??”陈六玄阴阳怪气地看着他。
“我们这儿可是有木斛,要不我们一斛一斛地量,这一石便是一斛,看看你到底缺了多少?”
大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讪笑着摇了摇头:“我看还是算了吧。”
陈六玄将双手负于身后,重重地哼了一声:“你这儿缺了两石,我自然不会为难你,但是你回去怎么向宋横队正交代?他在那边儿给你发了十三石粮,你只交回去十一片麻布。那家伙可是斤斤计较,杀人不眨眼,你老人家可别因为这两石粮食,把脑袋给搬家了!”
大户吓得浑身一激灵,抬手擦汗的动作更加频繁,连忙赔笑着说道:“可能是来时的路上没注意,麻袋松口流失了一些,我和家丁马上去找回来!”
大户说完便和家丁赶着牛车往回走,陈六玄得意洋洋地在站在荒野里,他的身后粮食已经堆成几座山。
一名斥候探头在他身边问:“队长,咱们根本就没有量斛,万一人家真要量咋办?”
“这老鬼精做贼心虚,哪儿敢真量,再说了,本队长的眼睛就是量斛!”
那大户稍瞬间便赶着牛车回来,从木板车上推下两个鼓囊的大麻袋,陈六玄低头目测份量,两石只多不少。
“六玄军爷,找回来了,您看看,够不够?”
陈六玄从手中抖出两片麻布交给他,低声警告道:“下次可注意点儿,别再半路上弄丢了。”
……
运粮的百姓在凤西平原上行进,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车轮辚辚,满载而去,空手而归。
归来的人们并非空手,他们将作为凭证的麻布片掖在怀里最保密的地方,四周无人的时候才掏出来,脸上美滋滋地仔细清点一下,心想此番回去便能从宋军爷手中换五斗粮米,抵得上县衙小吏一个月的月供了。
黄昏时分两个打柴的汉子下山,碰上运粮的队伍大吃一惊,跟着在旁边询问:“这位老客,你们这是往哪里送粮食。”
推车的汉子才顾不上和他搭话,一边走才言简意赅地说:“给军队送粮。”
“往哪儿送?”
“曲门。”
“给军队干活,干嘛这么积极?我看你们一路疯跑,生怕被别人赶上,后面有狼追吗?”
推车汉子鄙薄地抬头觑了樵夫一眼:“你懂什么,俺们每送一石粮,就有一斗的奖励。行了,别烦我了,这买卖可遇不可求,再过两天那越丰粮仓空了,想挣粮食都没地儿找了。”
“竟然有这等好事儿?”两个樵夫的柴捆掉落在地上,张大嘴巴望着浩浩荡荡的运粮队伍,每个人都低头加速赶路,对他们视而不见。
他们本来持怀疑态度,但看到无数人勤劳奔波热乎劲儿,这事儿绝对是真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远处有护送队伍的骑兵,背朝夕阳打着马朝这边奔来,对这两樵夫喊道:“你们两个,在这里做甚!”
“军爷,俺们也要送粮!”
马上军士嘿然笑道:“你们可是我安曲、曲门百姓?这桩买卖只有安曲、曲门百姓才可以干!”
“当然!我们便是这曲门附近牛家村人氏!”
“去吧,”军士抬着马鞭指向队伍往来尽头:“沿着队伍相反方向走,到达越丰仓,找宋横队正报上名字按上手印,便可以参与运送。”
“谢谢军爷!”
两名樵夫扔下柴捆互相商量:“咱们是现在就去?还是……”
“哎呀,你笨啊!赶紧回村儿叫人,把族里的老少爷们儿都叫上!把咱的麻布袋子牛车都拉上!这买卖迟了就赶不上了!”
曲门附近村庄百姓闻风而动,加入到参与送粮的大军之中。
……
……
“史江,你带领一部分人在越河边砍伐树木,做成木排。挑选一些会水,会撑船的百姓用木板沿河往下运送粮食。”
“六玄,你分出少部分人在越河曲门段等候,粮食运送到那里后就地卸下。”
“各位,这次雇佣百姓送粮途中肯定要有些损耗,不过不要紧,只要能保证三十万石粮食送到曲门,我们就可以集结起一支万人军队,进行开荒屯田。”
“我安曲是大县,虽然遭受战乱,县城和附近百姓也有三万余人,除去老弱病残,也有近两万。就算每人一次运送三石,往返来回需要两天时间,一个来回便是六万石,十天时间完全可以运送完成。再加上在越河上游下放木排运粮,时间还能控制在九天之内。”
&nbs
第四十一章 校尉征兵,将军入城
曲门荒野中最后一波送粮队伍到达,陈六玄站在粮堆之上,一边收粮一边大声喊道:“各位父老乡亲,回去嘴巴严实一点儿,不要把运粮的事情讲出来!这是为大家考虑!”
“放心吧,军爷!粮食的事情我们是绝对不会往外讲的!”
安曲的百姓们满载而归,各种车辆、牲口、人力驮着粮食回到县城中。林祈年在县城外的招兵也正在进行中,这几日从凤西城,再到下辖的各个县,左毅卫之前的无数残兵,和战后缺少粮食的百姓,都一窝蜂地朝安曲县而来。
他们本来是抱着看看的心态过来的,但看到县城城门口附近堆积的粮食,还有百姓们运粮归来的丰硕收获,便知道自己不会饿肚子了。
“都别挤,啊,这次左毅卫新军,招兵一万余人,自带兵刃者优先,别担心,大家都是机会的!”
容晏抬起酸困的胳膊揉了一下,他可是算是超负荷运转,从清晨坐在桌前,就没有片刻的休憩,手边的招兵册子写满了厚厚的几大本。
他时不时抬起头来看看前来报名的队伍,仅仅今天之内,就有三千人陆续来报名,等过来明天,招收的人数可以破万了吧。林祈年已经把条件给重新修改,限定为曾经在军中服役和青壮年,但依然有络绎不绝的人流前来。
林祈年此次招兵,将总人数规定在一万五以内,太多了不方便消化吸收,对粮食也是很大的消耗。等他们在曲门一带正式屯田,第二年收获粮食之后,可以根据产量再次进行扩招,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关于队伍建制组成,他依然采用大周军中制度,十人为一什,设什长,百人为一旅,设旅率,三百人为一队,设队正,三队为一军,设校尉,三军为一镇,设镇将军与偏将同级。如果能满编一万五千人,他麾下便可设三镇,分别由宋横,容晏,周处机各领一镇。至于史江,便由他挑选出不太中用的人组成后勤杂役部队,暂时有六千人即可。
每一旅的旅率,每一队的队正都由他从曲门带出来的兄弟担任,毕竟曾经共患难,也一起浴血奋战救粮,他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对每个人都知根知底。再有一个,这些人能跟着他在奔波逃命中坚持下来,这本身也是一种淘汰选择。
还有各军的校尉,他也已经考虑好了人选,其中有四人是同他一起火烧曲门寨的,能留下来同宋横一起坚守营寨,那份决心和胆气就足以服众,其余的人也从曲门寨诸位低级军官中选择,虽然良莠不齐,日后再从训练中末位逐渐淘汰。对了,还得给周处机留下几个名额,他带来的那七十多兵卒中,也有几个表现不错的。不能好处都给自己人占了,免得人家说他排外。
至于陈六玄的斥候队,日后让他在各军中进行选拔,有个二三百人足矣。
有了这一万五千人的编制,他勉强也够得上一卫了吧,完全够资格做正四品的先锋将军。
现在除陈六玄带领的几十人在曲门留守看粮外,其余跟着宋横和周处机的人马都已经从越丰仓回到安曲县,林祈年让他们在县城外等候,每编满一队,便派出一名队正带领前往曲门修建粮仓。
那些被指派为队正的,自然心气儿高昂,从小兵一跃成为队正,也不枉跟着林校尉在山林中奔波,出生入死,林大人没有亏待咱,不对,以后就改口称呼为林将军了。
每位队正都分配马匹一匹,缴获的陈军钢刀一柄,骑在马上挺胸抬头,口中喊了一声:“开拔!”
没有成为队正的,也不用灰心,凡是和林将军在越丰仓参与激战抢粮的旧部,都编为亲兵侍卫,跟在将军身边。亲兵队长的位置还虚悬着,那些当了队正的人是没这个机会了,所有的亲兵们都暗地里较着劲儿。
……
大周元嘉六年七月初,
林祈年征兵一万六千余人,在曲门地区建造粮仓,设寨屯田。
七月二日,在安曲县旁设营寨,驻军两千。每七日与安曲屯兵进行换防。
七月三日,陈**队已全部撤出周国边境,只留下六千多人占据九曲关,以图他日卷土重来。
同七月三日,慕容凯率骁果卫残部一万四千余人收复凤西郡城。
……
七月三日,清晨卯时。
骁果卫数千面绛色大旗迎风招展,军阵来到凤西城墙下。早有先头塘骑队进入城中,将城门大开。
执掌两卫兵马的大将军慕容凯,骑着青色健马率众立在城墙下,抬头望着残破的城墙,那墙头倒伏的旗帜依然露出破损一角,在风中兀自飘摇。
&nb
第四十二章 凤西那些事儿
太守府衙并未遭受太大破坏,可能是陈军将领入城后,把此处当做了暂时的栖息地。
慕容凯坐在府衙正堂上,背后是刺绣云燕屏风,两边各有通往别处的廊道,被格栅中门阻挡。头顶上有绿纹藻井,色泽鲜艳繁复。
裨将给他搬了一把舒适的罗圈椅子。谷云仓只能站在下面,等候慕容将军发问。
“本将问你,左毅卫先锋行辕旧址何在”
谷云仓回答:“大将军,左毅卫行辕在南城门处,但已被敌军大火烧成一片白地。”
“本将再问你,这城中的巡城兵丁和左毅卫残兵都哪儿去了,为何清理尸体的人数量如此稀少”
“陈军攻进城池后杀害了一批,多数人伪装成百姓混迹在民居废墟之中。几日前有人在城墙上张贴出征兵告示,再加上城中粮食短缺,这些人可能是投军去了。”
“征兵告示”慕容凯眉毛不由得上挑:“这告示如今还在城墙上张贴吗”
“已经被下官揭了下来。”
“呈上来!”
谷云仓抖擞衣衫,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纸,裨将上前接过,双手呈送到慕容凯手中。
他低头简单看了一下,字迹俊秀,铁画银钩,就连他这不懂书法的武夫看了都觉得舒服,而且对方打的是左毅卫新军的名号来招收兵马。
慕容凯心中不以为然,这定是九曲关边军的某个败逃将领,想要聚拢人马来将功赎罪,将来朝廷重新经营曲门九曲一带的时候,便可以率众归附,好获取微末职位。
他对谷云仓挥手:“行了,你可以下去了。”
谷云仓拱手说:“下官告退。”
对方刚转过身,慕容凯却又开口说道:“慢着。”
谷云仓只好回过身来,等候吩咐。
“这几日你先不要到越河县上任,在城中负责指挥清理尸骸,我会在军中拨出一队兵马供你调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