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八百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夜怀空

    “好吧!”

    刘汝更把精锐的人马大都拨给了李纲,自己只领了一部分老弱残兵,宣威使大人要是出了什么差错,他这个武将就得引颈就戮。

    李纲不懂打仗,他未免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他认为带人冲过去,只要活捉一两个,其余人抓不住可以放掉,这样他就能找到充分的证据来收拾林祈年。

    当他带着人马在田垄道上一字长蛇行进时,那明亮的火把简直是招敌的诱饵。

    “呀噜噜!杀!”

    一支敌骑践踏着稻田冲了过来,把行进的队伍冲了个七零八落,后方的刀盾长矛兵趁机上前砍杀驱赶,仅仅是这么一个回合,宣威使大人的队伍便开始溃散,就像受惊的羊群般慌不择路。

    兵卒们跑散在稻田中,把沉甸甸的稻谷踩倒在脚下。李纲大人把嗓子都喊哑了,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众人像瓢虫般四处乱爬。

    “都别跑!站住!几个人跟我来!抓住一两个盗匪,只要抓住一两个便可!”

    几名刘汝更的亲兵挡在他身前劝说:“大人,我们快撤!前方敌人太强!”

    “住口!你们眼里若还有我这个大人,就跟我杀回去,活捉一个贼寇!”

    李纲大人明眸如星辰,站在夜下稻田中,情绪激动大声地指挥方遒。

    前方不远处几十名贼寇一字排开围杀过来,通常这种阵型只有追击残兵的时候才用。四名亲兵知道这些人的厉害,相互对视了一眼之后,大家伙儿已经有了主意。

    “得罪了,大人。”

    四名亲兵抬着李纲的手臂胳膊,撒开了脚丫在田野里狂奔。

    “混蛋,你们干什么!放开我!”

    李纲老胳膊老腿无法挣脱,只能一味地大喊大叫。

    “对不起,大人,我




第二十四章 按时发饷银
    李纲硬生生将笔顿住,有太多思绪在心头环绕,他本欲写奏疏上报朝廷,将林祈年的本性揭露。但一想到此事牵涉官田,他一旦上疏,自己在凤西的失败也会传得朝廷人尽皆知。他没有确实的证据,无法将林祈年扳倒,最多让其名声扫地。

    别忘了五品的总镇将军是也是可以写奏疏辩驳的,这样一来二回两人笔墨互相攻讦,他自信可以让这林祈年一辈子升迁无望,困顿在九曲地区,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自己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还会让朝中诸人得知凤西实情,令自己官声受损。

    狗屎固然让人嫌弃厌恶,但踩了狗屎的鞋,同样会令人嫌弃,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那林祈年能做出盗抢的事情来,说明此人对做官根本没有概念。但他李纲不同,处于二品侍郎的位置上已达六年,心中迫切希望能更进一步。此番经略凤西,虽不求能做出多大的功绩,但决计不可沾染上污点,更不可给他日后升迁带来障碍。

    如果以私人的口吻给太师写信也不可,太师等同于朝廷,如今已公私不分,自己日后的升迁,也全在江太师一念之间。

    江太师行事乖张,无迹可寻,所以他断然不能冒这个风险。

    李纲伸手捏起这张墨迹未干的纸,揉在手中团作一堆,扔进了废纸篓中。

    对于这林祈年这般行事,却无人责罚,李纲大人心中表示不碍事,多行不义者,必自毙。遇到自己这个爱惜羽毛之人,他可以大胆放肆。日后凤西稳定后,自然有新任凤西太守和新任左毅卫先锋来收拾他。

    他快速走出正堂中,站在门口大声说道:“来人,传令府库准备出银!点检装箱后,明日前方安曲县给九曲关总镇发下饷银!”

    “是,大人。”

    两位幕僚同时从侧屋中走出,对李纲大人所言均感诧异,低头思虑片刻后,认为大人现在所做出的选择才是最利于自己的。

    李纲高抬起头,青天上白云中出现了林祈年的模样,本来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为什么这么惹人恨呢这样的人能在官场世道中走多远李纲大人自己得出了结论,这小子活不过一年,被权力和血腥浸淫的云都老狐狸们,会把他啃得连渣都不会剩下。

    ……

    第二日清晨,李纲带着几名亲随,带着暂时先锋刘汝更和他麾下的三百兵,肩抗手抬着二十多箱银子铜钱往安曲方向而去。

    众军士顶着烈日到达安曲县城外,虽然已是下午申时,但赤日依然毒辣。搬运的兵卒们早已无法忍受,到处寻找凉荫躲避。

    林祈年的眼睛贼得很,大老远看见宣威使大人的队伍,便知道他们所来为何。当下命令兵卒组织人手搭设凉棚,又指派火头军生火烧锅熬煮绿豆汤,给远道而来的左毅卫兵丁们清凉解暑。

    他本人亲自上去将李纲大人扶下马,笑眉眼看起来贱贱的:“老大人年事已高,还要来回奔波运送饷银,这种事情交给下面人做便可。”

    李纲本就见惯了虚假笑容,但他在这林祈年的笑容中,居然看到了一丝真诚的影子。也许他这笑容包含着他对军饷的渴望。李纲嘴角歪出一丝笑容摇了摇头,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怎么可以对金银这种阿堵之物有贪念,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大成就,连他这样一个贪恋权位的官吏都不如。

    李纲这下心里舒服了很多,下马后从容地负手走过,坐在了凉棚中。其实他早已是汗流浃背,里衣也已拓湿,但做官的威仪是第一位的,不能像其他人那样卸甲脱衣,摘帽扇凉。只好稳稳地坐在长凳上,耐着炎热等待交接饷银。

    林祈年立刻叫来四名军士,轮流挥舞着两尺宽的蒲扇,顿时凉风呼呼大作,沿着李纲大人的脖子缝隙灌了进去,顿时四肢百骸的通泰凉爽,干枯禾苗遇到甘霖还要爽快。

    他凑到李纲耳边问:“怎么样,大人,是不是风太大,要不我让他们劲儿小一点。”

    李纲舒服地闭上眼睛:“嗯,不必,就这样最好。”

    他突然发现林祈年这个人,竟然十分会钻营,有这样的细密心思,到云都去伺候太师,都能够出头。可偏偏此人又十分大胆妄为,做事毫无底线,可真算是矛盾的集合体。

    他缓缓睁开眼睛,指着烈阳下那些晃眼的箱子说道:“这是朝廷今春预备给九曲关的军饷,才刚刚拨到凤西,我便马不停蹄给你送了过来,希望能给你收复九曲关提供助力。”

    这话林祈年是断然不会相信的,不过是相互之间心照不宣罢了。

    “十三个箱子里总共折合白银六千两,是九曲



第二十五章 破关之战(上)
    八月二十九日,林祈年带着容晏,宋横,周处机等人,又来到九曲关附近的山头上。秋季山上草木逐渐苍黄,放眼望去山林中仍遍布绿意,却已不是夏季带着水气的嫩绿,有种疏朗干枯的味道。

    远处九曲关的城头,兵卒严密值守,岗哨轮换,一切尽然有序,和他上次来观察的结论毫无分别,这说明九曲关的守将的确有有些能耐,也足够谨慎。

    宋横主动向他汇报成果:“我们在悬崖上发现了开凿中的石阶,可能是以前九曲关守将主持的工程。”

    这方面周处机最有发言权,他曾经做过九曲关偏将,内部高层核心活动他都清楚。他主动开口说道:“武安公窦信的学生担任总镇之前,九曲关的总镇是刘龙将军,曾经提出过要在悬崖顶上修建栈道和防御洞,和林将军你的设想不谋而合。不过这个工程耗时费力,要想全面完工,非三年五载不可。我大周的武将都是三年一任,上一任总镇把工程干到一半,新任总镇却全面否定了这防御工程,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武将轮换制的坏处就在这里,他们走马灯似的轮转上任,只不过是在边关熬资历而已,自然不会尽心尽力。

    林祈年则不同,他要把这九曲、曲门、安曲三地当做自留地经营下去,等拿下九曲关后,他不但要在关隘的悬崖上修建栈道藏兵洞,还要修建一座内关,两关之间通过悬崖上凿出的路径相互通连,进退有度,然后利用九曲关的弯曲官道地形,居高临下打塔防战,就算是有千军万马来攻,下场也只有一个。

    “走,我们去看看。”

    他带着众人走到悬崖下方,墙上用绳索吊挂着几十名军士,正用锤子和钢钎在悬崖上开路,形成向上的之字形阶梯。这阶梯暂时只有一尺宽,胆小恐高的人上去,一个山风吹来估计就能昏厥栽倒下去。敢在山崖上吊挂作业的,都是胆大的军士。

    宋横指着还剩两丈的崖壁说道:“再有四五日,我们便能完工。”

    “很好,”林祈年回头问周处机:“你那五百健儿训练得如何了”

    “个个皆可从天而降,林将军请跟我来。”

    他们骑着马来到周处机练兵的崖壁前,崖顶上黑压压地站了数百名军士。周处机从怀中掏出令旗伸手一挥,兵卒们迅速把麻绳抛下,拽着绳索从崖顶上滑到了地面,整个过程快速简便,而且声音动静很小。

    林祈年抬手拍了拍周处机的肩膀:“老周,能不能拿下九曲关,就看你的了。”

    周处机站直了身体拱手:“将军请放心,我周处机既然敢接你给的任务,就敢保证能把九曲关拿下来!”

    周处机自认为他是有军事才能的,只不过这么多年得不到发挥,昔日的九曲关总镇嫉贤妒能,他手下的有才干者,非要装得庸庸碌碌,才能够混得下去。

    林祈年既狂妄也极富胆略,自然不会嫉贤妒能,周处机在其手下也有了几个月的时间,并没有出彩的机会,只看到林祈年的惊艳才绝。他自己也憋了一股劲儿,要让林祈年看看,我周处机是不比你差多少的,只要有了合适时机,必会绽放光彩。

    通往悬崖顶部的台阶终于完工,为了直观地了解一下悬崖顶上的构造,林祈年亲自带着众人登顶。

    崖顶上灌木葱茏,却没有高大乔木,这给他将来的工程提供了便利,几十名健壮兵卒在前面开路,刀劈斧砍清理灌木,林祈年站在崖边探看,对九曲关的地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广元严州到凤西腹地,只有这一条通路,弯曲九折如同盘肠,就算是速度最快的骑兵,跑完这段弯曲的路程也需要**分钟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他们对于崖顶上的兵士来说就是活靶子。等将来内关建成,内外关如同两道口子,卡住了这条通路的两头,敌将就算能将外关攻破,也不过是死亡之旅的开始。而他只要牢牢占据两边的山崖,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悬崖上高低错落,暂时还需要开凿坡道,才能够通向九曲关上方的山崖。林祈年给宋横加派了人手,让他清理掉崖顶上葱郁的灌木,将崖顶上来往的通路尽快凿通,周处机将军已经等得迫不及待了。

    大周元嘉六年九月十八日



第二十六章 破关之战(下)
    周处机从城墙台阶上飞身跳下,直扑守门兵卒,将两把铁戟在手中使得呼呼生风,守城兵将们在他的手下无有一合之敌。更多的周军冲了上来,城门处的坚守士兵转瞬间被淹没。

    高中和将他的亲兵队集结起来,对着城门进行反争夺。

    周处机集结了上百人在外围守着,其余军士爬到门上去抽沉重的门档。

    “赶紧把门档打开,放我们的人进来!”

    亲兵队一个猛冲,双方刀剑相交拼杀,硬是杀了个平分秋色。

    “撤回来!弓箭手,上去射,给我射死他们!”

    周处机急躁地回头喊:“打开了没有,快些!”

    九曲关城门的门档很厚很重,特别是最上面的一层,是由沉重的铁木胶制而成,重达千斤。三五名兵卒骑在下面的士兵的头上,双臂用力涨红了脸,可门档还是纹丝不动。

    密密匝匝的羽箭泼射了过来,周军兵卒们都没有带盾牌,身上的防护也都是轻甲,自然承受不住箭矢的攒射。

    周处机挥舞着双戈格挡箭枝,身边的兵卒一个个倒下,参与抬门档的兵卒背部中箭,从人塔上栽倒下来。

    周处机扔下双铁戟回过身来,转身跳到了两名军士的肩膀上。

    “站直了!扶稳我!”

    不断有箭枝透射进来,钉在厚重的门板上,更多的军卒们挡在他们前面,当做了**的盾牌。

    周处机双手托住门档,发出了蛮牛一般的叫喊声,脚下军卒顶着肩膀硬撑着,口鼻中溢出鲜血。

    “啊!”

    沉重的门档产生了松动,被周处机托在手臂中,扔了下来。

    “开门!”

    九曲关的大门打开了,无数的火把蜂拥着涌进了城关中,这也标志着历史的大门被打开,以林祈年为首的曲门一脉,从九曲关一战开始,正式进入了史家的载册中。

    九曲关之战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战役,它的意义却至关重大。林祈年的人生将会经历无数次血与火的战争,曲门军人也将从无数场战役中名震天下。但九曲关之战,才是他们正式踏入战争角逐领域的开始。

    后世大周史官编撰史书时,谈及九曲关之战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起于九曲,天下未惊,圣宗、军神发迹之地,靖国名将皆起于此役。乃小中见大,为后世兵家典范。”

    ……

    “杀!”

    林祈年高举着火把,身后的的兵卒以他们为先导,突入敌军军阵。以三人编组的三才阵,在这样的混战局面中表现最佳,兄弟袍泽放心地把后背交给同伴,才敢奋勇拼杀,所向披靡。

    容晏挥动着青瀑剑左劈又斩,始终冲在队列的最前方,那清幽的光芒在夜色里飘忽闪烁,仿佛划破夜空的闪电。

    独眼到现在仍未找到合适他的兵刃,小铁匠暂时给他打造了一个重六十斤的狼牙棒,此刻挥舞在手中呼呼生风,挡在他前方的敌人无论穿多厚的铠甲,都被他扫中肚腹破裂,喷血而亡。

    他那颗独眼在黑夜中更显得硕大无比,镶嵌在脸盘的正中央,遇到他的陈军惊怖莫名,吓得连连后退,以为遇到了妖怪。

    双方在夜间互相抛射武器,阵型散乱,拼的就是军心和斗志。

    黑暗中无数火把交织,刀刃相加,惨叫声和喊杀声此起彼伏。

    高中和站在北向城墙上,望着对面蜂拥扑来的火把,惊惧之余,叹气说道:“夜间乱战,还能够章法有度,他们这是将小三才阵简化,刻进了骨子里。敌军完备而来,九曲关我们守不住了,撤!”

    高中和命令亲兵将北关城门打开,带领三千余残部撤出了九曲关,撤退时队形虽然紊乱,但高中和始终高竖将旗,火把举过头顶。兵将们能迅速根据将军行在,结成后退阵型,他们撤



第二十七章 将在外
    下午时分,信使骑马冲到了丰县城墙下,口中高呼:“九曲关大捷!”

    守城的兵士不敢怠慢,慌忙打开城门,信使一路打马奔至宣威使大人府邸。下马后快步跑进院子里,半跪在院中踱步的李纲面前,举起信函朗声禀报:“大人,九曲关收复,将军特命我来禀报。”

    “这么快”李纲惊讶了一声,才注意到自己的失态,背负左手右手拿起信函,打开后上面只有两行字:“不负所望,破关复土,叩谢大人发饷救急之恩,将士一心,振发搏命,此役大人当为首功。”
1...272829303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