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夜怀空
钱通得到地方皇族的支持,底气也足了。他来到县衙后,立即召集担任过公差的人,组成了自己的班底。
他上任的头三天处理弊政,调出积累的冤案一一审理,又在县衙门外张榜,告示安曲父老。
“昔日陈兵入侵,致使政务废弛。数月来又有乱兵人城,残兵在侧,如虎狼依傍。本县不才,愿为百姓驱驰,但凡有冤屈受害者,皆可鸣冤击鼓上告。”
钱通坐在大堂上静侯,依他心中所想,林祈年曾经带兵入城,并且他麾下兵马在安曲城外驻守了五个多月,必然会与百姓有摩擦,甚至会有残害百姓的事情发生。
他在县衙中一直等到日头西沉,街道昏黄,只处理了几件百姓之间的小纠纷,心中颇不痛快。等待中的泼天冤案迟迟不来,着实让人等得心焦。
钱通从堂上下来,走到县衙门口左右张望。
捕头梁元诧异得很,站在他身后问:“大人是在等什么人吗”
钱通缩回头,背负双手叹气,悠然说道:“安曲百姓有冤情呐。”
梁元听得糊涂,紧跟着问他:“大人,百姓有何冤情”
钱通回头看了他一眼,面有郁色:“梁捕头本是安曲县人,难道不知道百姓有何冤情。”
“大人要不说,我还真不知道。”
钱通县令哼了一声:“安曲县城外有九曲关总镇麾下驻军,百姓深受其害,你难道就没有过耳闻。”
梁元咧开嘴唇憨厚笑道:“林将军在城外驻军并不假,但对百姓有很大好处,县城没有遭受匪乱,百姓安居乐业。林将军的队伍不但不拿百姓一根针线,还清理了战后的尸体和废墟,大家伙儿甚是感……”
梁捕头本来说的不亦乐乎,突然看到钱通的脸色变化,硬生生地刹住了嘴。
钱通冷眼侧看,轻哼了一声:“梁捕头,你是不是收了那林祈年的好处”
梁元吓了一跳,这帽子扣的可不小,他慌忙拱手辩解:“大人明鉴啊,林将军进城时,小的在南山中逃难,回来已是普通百姓,林将军能认得我是那根葱”
钱通想了想,这话没什么漏洞,便不再计较。他负手摇头说道:“自古以来,兵者半匪,危害或轻或重而已,说什么秋毫无犯,不过是自欺欺人。”
他心念一动,又捋须说道:“我知道缘由了,他们定是害怕那九曲关总镇的名头,不敢上前来伸冤,今日暂且这样,明日继续坐堂开审。”
梁元捕头拱手告退,钱通从堂桌上端起笔砚,在告示下方又填了两句话:“告官告匪皆可受理,本县秉公执法,绝无偏私。”
第二日清晨,钱通刚坐到大堂上,就有人前来喊冤,整得钱县令精神振奋,以为终于有了足够朝林祈年开刀的大案。
啪!惊堂木一拍。
“堂下何人喊冤,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堂下站着的是安曲驿站的驿丞,大脸盘小眼睛,被惊堂木这么一吓,短腿险些跪倒在地上。
“下官,下官是安曲驿站的驿丞,应该是不必跪的吧”
“你是驿站的驿丞”钱通略一思
第五十一章 人心相隔,信息不通
几日之后。
钱县令发出的奏折,经过各个驿站的驿使传递投往云都,再经过几番波折,终于呈在了乘云阁江太师的锦榻上。
江耿忠睡眼惺忪,任由几名侍女揉捏着肩膀,随后伸出枯枝般的手指,从榻前的小几上拿起了奏折。
“这个钱通,是何许人也”
他的眼神空洞,或是因为太过幽深,神情没有丝毫变化,便将奏折扔回小几上。
穆尚略一思索,面朝太师低声说:“钱通,去年恩科殿试第六十三名,是武安公窦信的同乡,也是他的学生。”
江耿忠兀起嘴角,脸上只有笑容却没有声音,好半天才有喘气声传出。
“窦信怎么会如此行事,他这是急火攻心出了昏招,还是另有深意”
穆尚拿过奏折看了一遍,凝神思索良久,才说:“根据八虎卞常胜从九曲关传回来的信,窦信曾派出女儿和崔氏子前往拉拢林祈年,这林祈年意图左右逢源,收下了窦家半数礼物。他如今却让钱通写奏折状告林祈年,实在是匪夷所思。”
“太师,也许他是想通过这折子,来查看林祈年的反应,探明他真实立场。”
“吾看未必,窦氏明知这状告折子会先落到吾手中,如果吾压下来,这折子便没有任何作用。如果吾把这折子发到林祈年手中,会使林祈年与窦氏产生嫌隙,从而完全倒向吾。”
江耿忠靠在榻上下了结语:“窦信不会做无用或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穆尚突然想起一节,拱手说道:“也许,窦信已经和九曲关的林祈年达成了某种关系,那这告状的折子不过是抛出的障眼法,企图误导我们”
“好像也只能这么理解。”江耿忠老眼眯得只剩下一条缝,含糊地问:“穆先生,依你之见,这个奏折应该怎么处理。”
“属下以为,折子上不批一字,直接派人送到林祈年手中,然后静观其变。”
“嗯,不错,咳咳咳,咳。”
“咳。”
两名侍女端来了痰盂,江耿忠吐掉之后,另一名侍女用手帕擦拭江耿忠的嘴角。
侍女将头微微偏到另一侧,疑似转移视线。
江耿忠嘴角弯出笑容,问:“吾嘴上最近皱纹是不是变多了”
侍女跪下连忙回答:“圣公,好像还和以前一样。”
“只会说好听话,算了,下去吧。”
两名侍女结伴退到堂后,穿过屏风,刚准备走出后廊,一名值守黑甲兵突然摸出金瓜锤,对准手帕侍女的头上猛砸了下去,顿时鲜血四溅。
另一名侍女背部溅满褐血,却慌忙抱着痰盂逃遁,双腿瑟瑟发抖,捂嘴唯恐发声。
脑瓜开瓢的声音很大,江太师却仿佛没听见,抬手招呼阁中内侍:“来人,把这折子封上,给九曲关送去。”
穆尚面色和煦地坐在圈椅上,抓紧的拳头又松了开来。
……
……
朝廷护送贡银的船队一路顺水而下,从凤西来到了丰县。左毅卫先锋陈光耀派出八百兵卒进行护送。
越河从丰县往下水流变得湍急,不适合行船,所以行进队伍改为车马。三十万两银子和五千绸缎装运了五十辆大车,由马匹和白牛拉运。二十名美人被搁置在四辆华贵马车上,跟在银车的后方。
御林军令旗官已经前往九曲关宣旨,命令林祈年派出部队接手贡银护送。与此同时,还有一封密信被策玄卫从京城带来。
九曲关诸将都跪在议事厅内,令旗官读完圣旨,林祈年率众跪恩站起,拱手说道:“还请令旗官下去休息,我这就派兵到前方安曲县护送。”
令旗官还礼离开后,等候在一旁的卞常胜,从宽袖中掏出信件,递到林祈年手中。
“这是太师圣公给你的信,好好品读,才能解其中深意噢。”
林祈年抖开信封,里面装的是一封奏折,他展开看了一眼,随即合上,侧头去看卞常胜。
卞太监翻起眉毛瞪了他一眼:“你看我做什
第五十二章 山雨欲来,谁在吹风
卞常胜悻悻然回到营帐中,发现身边空无一人,策玄卫亲兵都不在外面站岗。他接连翻找了三个帐篷,气恼地大叫一声:“人呢?都跑到哪儿去了!”
“来了!监军大人!”
一名亲兵跑到他面前,心虚得满头大汗,表情看起来很丧。
“人都哪儿去了!你刚刚去哪儿了!”卞常胜厉声喊道,他觉得自己对下面人太好了。
“启禀,监军,我刚刚去茅房了,他们,也都去茅房了。”
“放屁,去个茅房费这么大功夫”
“这个,请监军恕罪。”
亲兵们这些天来感染了一种怪病,去茅房解手的时候,感觉像刀割一般疼痛。整得有他们现在都不敢喝水,身体也疲惫病弱,跟没吃饱的小鸡似的。
这是从窑子带回来的病,但他们都不敢将实情说出。身为亲兵私自外出狎妓,已经触犯了军纪,染上病那是活该咎由自取。
一帮人很快东倒西歪跑过来,免强站成队列。卞常胜看过去,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一般。
“你瞧瞧!一个一个,堂堂的策玄卫!云都的时候多精神,怎么来到了九曲关,就成了这个鸟样儿!”
卞常胜指着他们痛心疾首。
其中一个兵卒刚想张口,被同伴加以眼色制止。
“罢了,过几天就是朝廷贡银车队经过九曲关的日子,太师给了我命令,要我们严密监视贡银的动向,保证银子不出差错,送到陈国人手里。你们,你们都给我勤快点!”
“是,”一个个都回答得有气无力。
卞常胜突然想起了莫剑客,这位江府客卿从来都是放飞自我,如今不知是在哪个角落练剑。
“你们看见莫剑客了吗?”
几个人面面相觑,然后异口同声地说:“见了,没见。”
“到底是见了,还是没见?”
一名兵卒抓着头盔说:“我好像在南城墙根儿看见他了。”
“把他,算了,还是我自己去找他吧。”
卞常胜没好气地转身,顺着城墙往南找去。
江府的客卿高手分为五等,一等是老卢级别的,能飞檐走壁,百万军中取敌大将首级。二等是金刀刘那种的,或快刀神速,或飞刀暗器绝妙,也算得上高手。三等就是莫剑客这种,介于高手和低手之间,本事也许不大,但是特别爱装高手风范,堪称一瓶不响,半瓶子晃荡的典范。
莫剑客此刻就站在南墙根儿,一手提着前襟,一手撑着墙壁,脸上肌肉痛苦扭曲,终于挤出几滴掉落在靴面上。
卞常胜快步走过来,看到莫剑客这幅样子,讶异地问道:“莫先生,你这是怎么了?”
莫剑客不动声色地提上裤子,抖落前襟,深吸了一口气说:“无碍。”
“前些日子练剑走火入魔,伤到了丹田,我只要用真气运功疗伤,很快便能回到巅峰时期。”
“得,”一到紧要关头,好像所有人都出岔子。卞常胜也见怪不怪了。
“那你尽快回到巅峰,过几日贡银到达九曲关,我需要你仔细盯着,保证银子安全交到陈国人手中。”
莫剑客咧起高深莫测的笑容:“卞公公请放心,有我腥风血雨莫剑客在此,九曲关内无人敢来造次!”
……
钱通县令站在安曲县城墙上,抬手遥望北方,有兵马策旗行进。
驻扎在县城北侧的曲门一千兵卒,弃掉营寨前往曲门,护送朝廷贡银前往九曲关。
钱通满意地捋动胡须,心中豪情油然而生,自己递上去的奏折终于产生了效果,这也是他主政安曲以来的第一大胜利。
为官还是要像他这样坚毅刚正,富有胆略。有几个七品县令胆敢像他这样,写折子参五品的总镇?有几个人能像他如此成功?能用严辞笔锋,逼迫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交回驿站马匹,撤走县城外驻兵。
他的这份功绩,值得在县志上大书特书,也值得在当地广为传诵,成为他为官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回头去看身边的幕僚,敛住得意神情说:
”这下一来,安曲的百姓便知我钱某人,不是只会张嘴说话,也是能够办实事的。”
北城门的墙根下,几个卖菜和卖水果的小贩急的抓耳挠腮,抓住路人询问:“咋回事,咱安曲城的驻军怎么就撤走了?”
“你问我,我哪儿知道?”
“不知道。”
一个悠闲散步的老人路过此地,看到忧伤焦急的小贩们,主动上前问道:“你们几位为何愁苦?”
他们此刻需要的就是心理诉求,连忙你一句我一句抢嘴说话。
“我们是卖菜的,不,我俩是卖果的,我们一直在这南墙下做买卖,附近营中的军爷们都喜欢吃我们家的菜,还有我们家的果。”
“还有他们家的腌萝卜,生意一直都不错,可今天军爷们怎么都撤走了,是要打仗了吗?我们这生意怎么办!”
“就是,以往我卖的果子,只要往墙根儿下一站就卖光了,可现在都一个上午了,
第五十三章 城关下交接贡银
运送贡银的队伍抵达了九曲关城墙下,队列旌旗飘展,车轱辘发出辚辚声。
林祈年蹲在墙垛间,眯眼看着山谷间一辆辆排列的牛车,车上装着银箱。箱子被封得严严实实,但他能脑补出银子闪闪发亮,晃瞎他眼睛的情形。
这是一笔很大的横财,大到他前前后后考虑了很久。
御林军校尉穿着银光闪闪的扎甲,头顶赤红色冠缨,双腿在枣红马腹上一夹,抖动马缰朝城墙跑来。
“吁!”
“御林军校尉,奉命护送贡银,在九曲关外与陈军交接,请打开城门!”
林祈年挥了挥手。
“开门。”
城墙上的绞轮转动,城门缓缓向两边打开。城关前的车队以御林军为先导,缓缓向关中开进。先贡银车,绸缎车,然后是载着美人儿的马车,最后才是荣涛带领的护卫队伍。
九曲城关中面积并不小,军队的营帐和粮草厅,校场都井然有序。突然涌进来一支这样规模的车队,秩序变得噪杂紊乱。
御林军军官们开始骑着马前后游走,调度车队,时而挥鞭抽打无辜车夫,时而破口大骂,也不知道是在骂谁。
猜你喜欢